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fa19fefab069dc5022019d.png)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多做题,少看书,熟体系,懂规则,抓重点,记特例。
”1.多做题,少看书。
也就是多做商品编码的题目,不用过多去看报关员考试教材中讲述的几十页关于商品编码各个类章的介绍。
正如前文所说,考试中非常难的编码并不多,只要考生抓住最基本的编码,那么本题拿到应该拿到的一半以上甚至二十六分以上的成绩就没有问题。
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考生对这本编码书的体系掌握得熟不熟,是不是把当中一些特别的商品在平时都注意到了,是不是对品目的排列中一些例外的商品有大致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大量的题目。
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体系、熟悉一般、记忆特例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把这些零散的记忆积累起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之下把那些常考的特例记下来。
惟其如此,考试才能查得又快又准。
有些人把商品编码看的很神秘,把商品编码的学习看得很深奥,到处搜寻查寻编码的秘诀,甚至会受到很多所谓的“专家”的蛊惑,总认为欲查对编码,必先了解商品;如果考试考不出分数,就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商品,不了解商品,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专家,似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查寻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能,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望题兴叹,自动放弃,所以大部分人对编码的学习就掉入这样一个意识怪圈,将所有的困难都归于客观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想,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多少是成天查编码的?有哪个进出口单位会成天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确定归类的复杂商品?如果不是这样-----肯定不是这样,每个公司做的大多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产品,那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又有几个是编码查寻高手?再说,有那么丰富经验的人大约也已经是报关员了,那还考什么报关员考试?这么一想,我们就明白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基本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商品知识的菜鸟,对这群人我们高谈工作经验不但无聊而且荒唐。
没经验我们就有没经验的做法,我们面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工作,培训辅导的目的不是让有经验的人变得更有经验,而是让完全不懂的人短期之内获得突破。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42165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e.png)
商品归类的技巧经验一、根据功能特点进行归类根据商品的功能特点进行归类是最常见和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可以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放在一起,方便顾客查找和比较。
比如,将所有的家电产品归类为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将所有的家具产品归类为沙发、床、餐桌等。
这样做可以使顾客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提高购物体验。
二、根据使用场景进行归类商品的使用场景也是进行归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将商品按照使用场景进行归类,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比如,将所有的户外运动装备归类为登山用品、露营用品、健身器材等;将所有的厨房用具归类为烹饪工具、餐具、储存容器等。
这样做可以让顾客更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使用场景的商品。
三、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归类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归类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来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将商品按照这些需求进行归类。
比如,将所有的化妆品归类为护肤品、彩妆、美发用品等;将所有的服装归类为男装、女装、童装等。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销售额。
四、根据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根据商品的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将商品按照价格和品牌进行归类,可以帮助顾客更好地进行比较和选择。
比如,将所有的手机归类为高端手机、中端手机、低端手机等;将所有的汽车归类为豪华车、中档车、经济车等。
这样做可以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预算和品牌需求的商品。
五、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归类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归类是一种基于实际销售情况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通过分析商品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商品热销,哪些商品滞销,然后将商品按照销售情况进行归类。
比如,将所有的热销商品归类为畅销产品、爆款产品,将滞销商品归类为清仓产品、限时促销品。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库存和制定销售策略。
六、根据季节和节日进行归类根据季节和节日进行归类是一种根据时间因素来组织商品的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和节日的特点,将商品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组合。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0eb3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商品分类方法在进行商品分类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展示商品,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
一、按照用途分类。
按照商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日用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也方便商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的制定。
二、按照材质分类。
另一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是按照商品的材质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木质、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和特点,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三、按照功能分类。
按照商品的功能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清洁用品、厨房用具、健康保健品、儿童玩具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商品的作用和效果,有利于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四、按照品牌分类。
按照商品的品牌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国际大牌、国内知名品牌、新兴品牌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的品质和定位,也有利于品牌商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五、按照价格分类。
最后一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是按照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将商品分为高端奢侈品、中档品牌、平价品牌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有利于商家进行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的制定。
总结。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销售商品。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0e0d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1.png)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一、商品分类标准1. 按照商品属性分类(1)食品类:包括生鲜、熟食、零食、饮料、粮油等。
(2)家居用品类:包括厨房用品、家纺、个人护理、清洁用品等。
(3)服装鞋帽类:包括男装、女装、童装、鞋帽、箱包等。
(4)电子产品类:包括手机、电脑、家电、数码配件等。
(5)文具办公用品类:包括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等。
2. 按照商品用途分类(1)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洗发水等。
(2)节日礼品:如月饼、粽子、年货等。
(3)季节性商品:如夏季的防晒霜、冬季的保暖内衣等。
3. 按照商品品牌分类(1)国内品牌:如华为、美的、蒙牛等。
(2)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宝洁、苹果等。
二、商品管理方法1. 商品陈列管理(1)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商品新鲜度。
(2)根据商品属性和用途进行合理分区,方便顾客选购。
(3)采用有吸引力的陈列方式,提高商品展示效果。
2. 商品库存管理(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销售情况,合理调整库存,避免积压和断货。
(3)对滞销商品进行促销,提高库存周转率。
3. 商品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商品验收制度,确保进货商品质量。
(2)加强商品在库养护,防止商品损坏、变质。
(3)定期对商品进行抽检,确保销售商品质量。
4. 商品价格管理(1)制定合理的商品定价策略,确保价格竞争力。
(2)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商品价格。
(3)对促销商品进行价格优惠,吸引顾客购买。
5. 商品促销管理(1)策划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提高商品销售额。
(2)合理分配促销资源,确保促销效果最大化。
(3)评估促销活动效果,不断优化促销策略。
三、商品分类细化与优化1. 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顾客需求(1)针对不同年龄层、性别、消费能力的顾客,对商品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2)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商品分类。
2. 跨界融合,创新商品分类(1)结合时尚潮流,推出跨界商品组合,如运动与时尚结合的服装区。
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
![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2b44a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f.png)
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商品归类工作指的是对各种商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工作。
它在商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库存、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
商品归类工作主要包括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标注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商品归类工作的主要内容。
商品归类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商品进行分类。
商品的分类是根据商品的属性、功能、用途等特点进行划分。
通常可以按照商品的种类、品牌、规格、材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服装可以根据性别、季节、类型(上衣、裤子等)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根据种类(饼干、巧克力、零食等)、口味(甜的、咸的)进行分类。
通过对商品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方便后续的整理和检索工作。
商品归类工作还包括对商品进行编码。
编码是为了方便对商品进行唯一标识和管理。
通常可以采用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包括商品的种类、规格、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以及与具体商品对应的唯一编码。
通过编码,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快速识别和管理,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商品归类工作还包括对商品进行标注。
标注是对商品进行标识和描述,以便于消费者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标注内容通常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通过对商品进行清晰准确的标注,可以提高商品信息的透明度,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商品归类工作还需要进行库存管理、货架摆放、物流配送等工作。
库存管理是指对商品库存情况进行监控和调配,以确保商品供应充足;货架摆放是指根据商品的分类和特点,合理布局商品陈列区,提升商品陈列效果;物流配送是指根据商品的特性和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运输路线和方式,以确保商品安全、及时送达。
商品归类工作是商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标注以及库存管理、货架摆放、物流配送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优化商品信息管理,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
![商品归类的技巧 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eca6d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8.png)
商品归类的技巧经验商品归类是指将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销售。
正确的商品归类能够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商品归类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根据功能归类一个常见的商品归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商品的用途和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电子产品可以按照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功能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按照谷物、肉类、蔬菜、水果等功能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商品的归类更加清晰明了,方便消费者查找和购买。
2. 根据材质归类另一种常见的商品归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材质进行分类。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将商品按照材质分类,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棉质、丝质、毛织等材质进行分类;家具可以按照木质、金属、塑料等材质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质和风格的商品。
3. 根据价格归类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合适的商品。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低价、中价、高价等价格区间进行分类;电子产品可以按照经济型、中档型、高端型等价格区间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符合自己预算的商品。
4. 根据品牌归类品牌是商品的重要属性之一,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常常会考虑品牌的声誉和质量。
根据商品的品牌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牌进行分类,如国际品牌、国内品牌、时尚品牌等;电子产品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牌进行分类,如苹果、三星、华为等。
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和产品。
5. 根据销售渠道归类商品的销售渠道也是商品归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商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购物习惯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
例如,服装可以按照实体店销售、网店销售、专柜销售等销售渠道进行分类;食品可以按照超市销售、农贸市场销售、电商平台销售等销售渠道进行分类。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有例题)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有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deab9cc1c708a1294a4401.png)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有例题)第一节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商品归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目录结构的撑握情况,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情况,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情况,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一般商品的归类技能、技巧。
为此,要求学生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必须熟悉《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的目录结构,真正理解有关品目条文、类注释、章注释、子目注释的含义,弄清归入不同品目相似商品的区别,学会运用归类总规则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弄清归入不同品目相似商品的区别,学会运用归类总规则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特别是总规则一和总规则六,即依据品目条文、子目条文及注释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
下面从不同角度分述商品归类的一般思路:一、根据品目条文进行归类的思路和范例品目条文和注释作为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就某个品目所含商品的范围而言,有些品目一目了然,品目条文非常简单,如品目0202的条文“冻牛肉”;有些品目在同一品目内包含多种相似商品(往往用分号将这些相似商品分开),要仔细分析这些相似商品的区别及所含商品的范围,如品目0306的条文中用两个分号分成三种不同范围的商品,第一种商品的范围为带壳或去壳的甲壳动物,只能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的,不能蒸或用水煮,第二种商品的范围必须是蒸过或用水煮过的带壳甲壳动物,不论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第三种商品的范围为供人食用的甲壳动物的细粉、粉粉、及团粒,若是用水煮过的去壳对虾均不符合该品目条文所含商品的范围(超出第三章所允许加工范围的甲壳动物归入品目1605)。
品目8419包含了两种不同范围的商品中,并用分号分开,分号前的商品必须是非家用的,不论是否用电加热,分号后的商品必须是非电热的,不论是否家用,若是家用电加热的商品则超出该品目所含商品的范围(此商品归入品目8516)。
进行商品归类时若遇到某种商品可归入两个及以上品的的情况,此时还可查看品目条文中是否出现“品目……的……除外”,若存在此条文,可根据该品目条文来确定商品的归类(见例5、例6)。
商品归类的定义
![商品归类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fee1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8.png)
商品归类的定义商品归类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和划分,以便于商家和消费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选择商品。
商品归类在商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商品归类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按照功能归类根据商品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商品分为日用品、家电、服装、食品等不同的类别。
日用品包括洗护用品、清洁用品、厨房用品等;家电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等;服装包括男装、女装、鞋帽等;食品包括生鲜食品、干货、饮料等。
按照功能归类可以使消费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二、按照销售渠道归类根据商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将商品分为线上商品和线下商品。
线上商品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的商品,如淘宝、京东上的各类商品;线下商品是指通过实体店铺进行销售的商品,如超市、商场中的各类商品。
按照销售渠道归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购物习惯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
三、按照品牌归类根据商品的品牌和制造商,可以将商品分为不同的品牌类别,如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运动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饮料品牌。
按照品牌归类有助于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商品进行比较和选择。
四、按照价格归类根据商品的价格水平,可以将商品分为高档商品、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
高档商品是指价格较高的商品,如奢侈品、名牌商品;中档商品是指价格适中的商品,如一般品牌的服装、鞋帽等;低档商品是指价格较低的商品,如廉价品牌的家居用品、饰品等。
按照价格归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商品。
五、按照销售季节归类根据商品的销售季节,可以将商品分为春夏季商品和秋冬季商品。
春夏季商品是指适合春夏季节穿戴和使用的商品,如短袖衣物、凉鞋等;秋冬季商品是指适合秋冬季节穿戴和使用的商品,如长袖衣物、棉鞋等。
按照销售季节归类有助于商家合理安排商品的上架和促销活动。
六、按照产地归类根据商品的产地,可以将商品分为国产商品和进口商品。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db7b28fbb68a98271fefad4.png)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摘自杨昇老师编著的《201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考点精讲》尚睿英教育师资团队经过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多年考生答题的状况和心得,总结出了一套报关员考试中商品编码的学习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十八个字:“多做题,少看书,熟体系,懂规则,抓重点,记特例。
”1.多做题,少看书。
也就是多做商品编码的题目,不用过多去看报关员考试教材中讲述的几十页关于商品编码各个类章的介绍。
正如前文所说,考试中非常难的编码并不多,只要考生抓住最基本的编码,那么本题拿到应该拿到的一半以上甚至二十六分以上的成绩就没有问题。
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考生对这本编码书的体系掌握得熟不熟,是不是把当中一些特别的商品在平时都注意到了,是不是对品目的排列中一些例外的商品有大致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大量的题目。
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体系、熟悉一般、记忆特例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把这些零散的记忆积累起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之下把那些常考的特例记下来。
惟其如此,考试才能查得又快又准。
有些人把商品编码看的很神秘,把商品编码的学习看得很深奥,到处搜寻查寻编码的秘诀,甚至会受到很多所谓的“专家”的蛊惑,总认为欲查对编码,必先了解商品;如果考试考不出分数,就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商品,不了解商品,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专家,似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查寻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能,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望题兴叹,自动放弃,所以大部分人对编码的学习就掉入这样一个意识怪圈,将所有的困难都归于客观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想,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多少是成天查编码的?有哪个进出口单位会成天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确定归类的复杂商品?如果不是这样-----肯定不是这样,每个公司做的大多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产品,那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又有几个是编码查寻高手?再说,有那么丰富经验的人大约也已经是报关员了,那还考什么报关员考试?这么一想,我们就明白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基本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商品知识的菜鸟,对这群人我们高谈工作经验不但无聊而且荒唐。
简述商品归类的六大规则
![简述商品归类的六大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4261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b.png)
简述商品归类的六大规则商品归类是商业运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帮助企业或商家更好地管理和销售商品。
商品归类的六大规则是:功能规则、材质规则、用途规则、形状规则、价格规则和品牌规则。
首先是功能规则。
根据商品的功能特点进行归类是最常见的方式。
比如,手机、电视、洗衣机等都属于电子产品类别,而衣服、鞋子、袜子都属于服装类别。
功能规则能够让消费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也能够方便商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制定。
其次是材质规则。
商品的材质也是归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比如,木质家具、塑料容器、金属餐具等都可以根据材质进行分类。
材质规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也能够帮助商家进行采购和生产计划。
第三是用途规则。
根据商品的用途进行归类也是常见的方式。
比如,厨房用品、办公用品、户外用品等都可以根据用途进行分类。
用途规则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也能够帮助商家进行市场定位和销售推广。
第四是形状规则。
商品的形状也可以作为归类的依据。
比如,圆形饼干、长方形电视机、方形餐桌等都可以根据形状进行分类。
形状规则能够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也能够帮助商家进行产品设计和展示陈列。
第五是价格规则。
商品的价格也是一种常见的归类方式。
比如,高档奢侈品、中档消费品、低价实惠品等可以根据价格进行分类。
价格规则能够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进行选择,也能够帮助商家进行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制定。
最后是品牌规则。
商品的品牌也可以作为归类的依据。
比如,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品牌可以根据品牌进行分类。
品牌规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自己信赖的品牌,也能够帮助商家进行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制定。
商品归类的六大规则包括功能规则、材质规则、用途规则、形状规则、价格规则和品牌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帮助企业或商家更好地管理和销售商品,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灵活运用这些规则,以实现最佳的商品分类效果。
学习商品归类的方法
![学习商品归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3e9bd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d.png)
学习商品归类的方法学习商品归类的方法导语:参加报关员考试的时候有很多人会问应该如何学习商品归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份资料,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商品归类更加明了。
要想避免出错,就要从头开始认识商品归类。
有些人可能简单地以为归类就是查查编码,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一、准确认识商品归类学习和工作1、什么是《协调制度》?《协调制度》是国际上多个商品分类目录协调的产物,是各国专家长期努力的结晶。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协调,适合于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个方面需要,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
它是一部完整、系统、通用、准确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协调制度》是一本协调国际上多种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多用途的6位数字的国际贸易商品目录,诞生于1983年,生效于1988年。
《协调制度》全称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英文简称为Harmonized System (HS)。
《协调制度公约》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协调制度》自制定以来,每4-6年就会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已实施1988、1992、1996、2002和2007年版《协调制度》,今年实施2012年版《协调制度》。
2、什么是商品归类?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明确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3、如何进行商品归类?通过对通关商品和物品的名称、性状、规格、成份、物理量、原理、功能、工艺流程、用途、包装、分类、鉴定等与商品使用价值密切相关要素的研究,以及确定通关商品和物品的进出口报验状态,运用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税目条文以及本国和外国海关及国际海关组织对有关商品所作的规定、限制、要求等,对通关商品和物品做出准确归类。
商品归类的简便办法
![商品归类的简便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b7b5dcad51f01dc281f1d2.png)
有列名归列名;没有列名归用途;没有用途归成分;没有成分归类别;不同成分比多少,相同成分要从后。
一、列名优先原则:有列名归列名本文所述“有列名”是指《税则》中税(品)目条文或者子目条文中列名具体或比较具体的商品名称,即商品表现出的特征与商品归类的语言基本吻合。
例如:1.已冲洗并已配音的供教学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税号3706.1010);2.规格及形状适于安装在船舶舷窗上的安全玻璃(税号7007.1110);3.功率为80瓦的吊扇(税号8414.5110)。
这其中包括《归类总规则》规则二(一)所示的:在进出口时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的,该项商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例如:1.缺少四个轮子的高尔夫球车(税号8703.1000);2.缺少鞍座的山地自行车(税号8712.0030);3.未喷漆的自行车架(税号8714.9100);4.缺少螺钉的塑料制眼镜架(税号9003.1100);5.已剪裁成型未缝制的机织面料分指手套(税号6216.0000)。
以及这些商品的拆散件及成套散件(SKD—成套部件,CKD—成套散件),例如:1.高速摄影机成套散件(税号9007.1910);2.机动游览船成套部件(税号8901.1010);3.尚未焊接装配的成套心电图记录仪(税号9018.1100)。
还包括《归类总规则》规则二(二)所示的:某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但不得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的。
例如:1.加碘的食用盐(税号2501.0011);2.加糖的牛奶(税号0402.9900);3.加有着色剂的砂糖(税号1701.9910);4.皮革制分指手套、口上镶有兔毛皮装缏条(税号4203.2990)。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理解“有列名”即是由品目条文及子目条文所组合而成的商品名称,已完整或者基本描绘出我们进行归类的进出口商品的特征。
显示出的商品列名与实际商品已经具体。
由此,根据《归类总规则》规则三(一)所示,列名比较具体的税(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税(品)目,即本文所称的列名优先的原则。
商品归类知识点总结
![商品归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3147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9.png)
商品归类知识点总结一、商品归类的概念和作用商品归类是将货物按照其特征、用途、材质、功能等性质共同归纳到同一类别或种类中的一种操作。
商品归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商品进行管理、统计、监管、税收征收等工作,同时也为了使消费者更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帮助商家进行市场定位和竞争分析等。
商品归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管理:通过对商品进行归类,能够使商品的管理更加有序和规范,可以减少混乱和错乱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
2.统一征税:在国际贸易和国内征税方面,商品归类可以帮助政府按照相应的税则进行征收,防止税收漏洞和税收征收的不公平性。
3.统一监管:通过商品归类,可以对商品的出口、进口、运输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监管,帮助政府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4.统一标准:商品归类也有利于制定和统一相关的商品标准,帮助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
5.市场分析:商品归类有助于帮助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分析,找到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位点,提高竞争实力。
二、商品归类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商品归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1.通用原则:商品归类应该根据商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随意划分和分类,而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归类。
2.实质原则:商品归类的结果应该要符合商品的实质和特征,不能因为形式上相似而归类到错误的类别中。
3.一物一次原则:同一种商品只能归类到一个类别中,不能重复归类到多个类别中。
4.最高准则:当商品有多个归类标准的时候,应该按照最高标准进行归类。
5.最终用途原则:商品的最终用途是商品归类的重要依据,可以根据商品实际的使用功能进行归类。
三、商品归类的方法商品归类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情况进行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功能归类:按照商品的实际功能和用途进行归类,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和实用,通常适用于对日常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归类。
2.按材质归类:按照商品的主要原材料和材质进行归类,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归类。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db9dd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8.png)
商品归类题解题思路及方法(1)解题思路:查阅类、章标量,绿豆淀粉制的干粉丝,应归入第19章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
因为1902品目所称面食是指植物粉用水混合后,揉成面团制成的未发酵产品,所以本题商品具有面食的特征,应归入1902面食,无论是否煮熟、包馅或其他方法制作……最终作为以其他面食列名的一杠子目下的食品归类,即归入。
注意:严格讲绿豆粉不同于绿豆淀粉。
二、根据“同级比较、逐级确定”的原则进行归类的思路和范例所谓“同级比较,逐级确定”即规则六,是指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只能同一级子目间相互比较,逐一(由上一级到下一级)确定各级子目,该原则适用于子目的归类。
在比较子目时只能是同一品目下的不同子目相互比较,不能用同一级子目(如同为一级子目或二级子目)但不属于同一品目下的同级子目相比较。
例题7、长途客运车辆(50座柴油发动机)安装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解题思路:查阅类、章标题本题商品长途客车(50座, 柴油发动机)安装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作为汽车附零部件,应归入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第87章。
章内相关品目为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品目至所列车辆用。
防抱死制动系统是车辆用抽动装置。
所以本题商品应归入以“制支器、助力制动器及其零件”列名的一杠子目。
考虑到该子目下列名子目均按商品编码所列车辆划分的,故应先看本题商品所述长途客运车辆所属子目。
因为长途客运车辆应归入。
所以本题商品长途客运车辆安装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最终应归入以“子目及所列车辆用”列名的子目。
注意:这里可能会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不能归入以“防抱死系统(abs)”列名的子目。
这是因为归类总规则六明确规定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解题思路:猪肝缺罐头属于猪的食用杂碎,一般鲜、冷、冻的猪肝应归入品目,但本题为煮熟的猪肝罐头,已超出了第一类所允许的加工范围,应按进一步加工的肉类食品归入第16章的品目,比较该品目下的一级子目(即先确定一级子目),子目为动物肝,子目为“猪的”肉及杂碎(未列出肝),对于本题的“猪肝罐头”而言,子目的“动物肝”更具体,所以确定归入第二个一级子目。
商品分类的原则
![商品分类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9fb05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8.png)
商品分类的原则
1.利用性质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按照其性质是否相同或相似进行分类。
例如,将电子产品、家电、服装等分类,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商品。
2.利用功能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按照其功能是否相同或相似进行分类。
例如,将厨房用具、卫生用品、办公用品等分类,以区分不同功能的商品。
3.利用用途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按照其在不同领域或场合的使用进行
分类。
例如,将户外装备、运动器材、家居用品等分类,以满足不同用途
的需求。
4.利用形态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按照其形状、结构或样式的差异进行
分类。
例如,将圆形、方形、长方形等进行分类,以区分不同形态的商品。
5.利用材料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按照其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
将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等分类,以满足不同材料的需求。
6.利用品牌进行分类:商品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牌进行分类,以满足顾
客对于一些特定品牌的需求。
然而,商品分类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由于商品的特性和需求的
多样性,商品分类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灵活性和主观性。
不同商家对于商
品分类的标准和细致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无法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新型商品的涌现也会对传统的
分类方法产生挑战。
因此,在商品分类的实践中,商家需要灵活掌握分类原则,并不断根
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
析等工具,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顾客需求和商品属性,从而提供更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商品分类服务。
84章商品归类详解
![84章商品归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1cd10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b.png)
商品归类详解一、引言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框架下,根据商品的属性、用途、材料、生产方法等,将商品划分到相应的编码中。
这一过程是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管理的基础,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解析商品归类的原则、依据、重要性、操作流程以及提高准确性的措施。
二、商品归类的原则商品归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和国际性。
科学性原则要求归类结果符合商品的内在属性和客观规律;系统性原则要求归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层级结构和逻辑关系;国际性原则要求归类结果与国际接轨,能够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
三、商品归类的依据商品归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的用途:商品的用途是决定其归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应归入交通工具类;用于医疗的仪器应归入医疗器械类。
2.商品的材质:商品的材质也是归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由金属制成的自行车应归入金属制品类;由塑料制成的玩具应归入塑料制品类。
3.商品的生产方法:不同的生产方法使得商品具有不同的特性,从而影响其归类。
例如,通过印刷方法生产的图书应归入印刷品类;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药品应归入化学品类。
4.商品的化学成分: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商品,其化学成分是归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含有特定活性成分的药品应归入相应的药品类;含有特定重金属的废料应归入相应的资源类。
5.商品的功能:商品的功能是决定其归类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机应归入通讯设备类;具有保温功能的热水器应归入家电类。
6.商品的外观特征:商品的外观特征有时也会影响其归类。
例如,外观独特的艺术品应归入艺术品类;形状特殊的建筑装饰材料应归入建材类。
7.商品的规格和参数:一些商品需要根据其规格和参数进行归类。
例如,根据发动机排量的大小,汽车可以被归入不同的编码;根据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平板电脑可以被归入不同的编码。
8.商品的进口国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进口国家对商品归类有特殊的要求。
仓库管理中的货物分类与储存技巧
![仓库管理中的货物分类与储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e612a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a.png)
仓库管理中的货物分类与储存技巧在仓储管理领域,货物分类与储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分类和储存可以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发货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货物分类方法以及一些高效的储存技巧,帮助您优化仓库管理。
一、货物分类方法1. 按商品特性分类根据商品的特性,可以将货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例如,将易碎商品、液体商品和危险品等单独分类,便于合理储存和管理。
对于易碎商品,可以加强包装,并采取相应的储存措施,以避免货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2. 按货物用途分类将货物按照用途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例如,将零售商品、批发商品和样品等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以方便挑选和发货。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使仓库内的货物摆放有序,提高工作效率。
3. 按货物形状和尺寸分类根据货物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分类,可以充分利用储存空间,提高存储密度。
将相似形状和尺寸的货物放置在一起,可以避免空间浪费,并便于进行库存盘点和查找。
二、储存技巧1. 合理选择储存设备合理选择和使用储存设备是高效储存的关键。
例如,使用货架、托盘等储存器具,可以充分利用仓库的储存空间。
同时,对于某些特殊货物,如液体或危险品,应选择专用的储存设备和容器,以确保储存安全。
2. 使用标识和标识牌在仓库中使用标识和标识牌,可以提高货物的查找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每个储物区域,可以设置明确的标识,包括货物名称、存放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这样,在需要查找或发货时,可以迅速定位所需货物,减少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建立合理的仓库布局建立合理的仓库布局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货物存放的便捷性和整齐度。
合理规划仓库内的工作区域和通道,确保货物的自由流通和储存空间的最大利用。
同时,保持仓库的清洁和整洁,有助于减少货物损坏和污染。
4. 定期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是仓库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库存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货物存放错误、过期和损坏等问题。
同时,定期盘点还有助于控制和管理库存,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降低资金占用和滞销风险。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cffbb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0.png)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商品分类是商业运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帮助商家更好地管理商品,提高销售效率,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一、根据商品属性进行分类1.1 按照产品性质划分按照产品性质划分是最基础的商品分类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将商品按照其所属行业或类型进行划分,如食品、服装、电器等。
1.2 按照产品用途划分按照产品用途划分是另一种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同类产品按照其使用场景和目的进行划分,如家用电器中的厨房电器、卫浴电器等。
1.3 按照产品规格型号划分按照产品规格型号进行分类是针对同类产品规格不同而设计的一种分类方式。
例如,手机可以根据屏幕尺寸、内存大小等规格进行分类。
二、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分类2.1 按照销售额进行分类按照销售额进行分类是基于销售数据统计而得出的一种分类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将商品按照其销售额高低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2.2 按照销售数量进行分类按照销售数量进行分类是基于销售数据统计而得出的另一种分类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将商品按照其销售数量高低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偏好。
三、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分类3.1 按照消费者年龄段进行分类按照消费者年龄段进行分类是基于消费者群体特征而设计的一种商品分类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将商品按照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划分,如婴幼儿用品、青少年时尚等。
3.2 按照消费者性别进行分类按照消费者性别进行分类是基于消费者群体特征而设计的另一种商品分类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将商品按照适合男性或女性等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划分,如男士服装、女士化妆品等。
四、根据市场趋势进行分类4.1 按照季节变化进行分类按照季节变化进行商品分类是针对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人们购物需求变化而设计的一种商品分类方式。
如夏季可以推出清凉饮料、冰淇淋等商品,冬季可以推出羽绒服、暖宝宝等商品。
4.2 按照节日活动进行分类按照节日活动进行商品分类是针对不同节日和特殊活动而设计的一种商品分类方式。
《商品归类技巧一本通》(可编辑)
![《商品归类技巧一本通》(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13d633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6.png)
《商品归类技巧一本通》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第一段“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要将数以万计的商品归入编码表中的几千个子目之内并非易事,为便于查找编码,《协调制度》将一类或一章商品加以概括并冠以标题。
由于现实中的商品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一类或一章标题很难准确地对本类、章商品加以概括,所以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
换句话说,类章中的商品并不是全部都符合标题中的描述。
例如: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贱金属制的机械设备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及醋”,但是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饮料的瓶装蒸馏饮用水却不归入该章,而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品”,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第二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这有两含义。
第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是按品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商品编码;第二,许多商品可直接按目录规定进行归类。
这里介绍一下类注、章注(简称“注释”)的作用。
注释的作用在于限定品目、类、章商品的准确范围,常用的方法有: 1、以定义形式来界定类、章或品目的商品范围及对某些商品的定义作出解释。
如第72章章注一(五)将不锈钢定义为:按重量计含碳量在1.2%及以下,含铬量在10.5%及以上的合金钢,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元素。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手册中规定:不锈钢含铬量不小于12%。
显然两者规定不相同,但作为《协调制度》归类的法律依据是前者。
2、列举典型例子的方法。
例如第12章章注一列举了归入品目1207的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的果实;再如25章章注四列举了归入品目2530的主要商品。
3、用详列具体商品名称来定义品目的商品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摘自杨昇老师编著的《201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考点精讲》
尚睿英教育师资团队经过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多年考生答题的状况和心得,总结出了一套报关员考试中商品编码的学习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十八个字:
“多做题,少看书,熟体系,懂规则,抓重点,记特例。
”
1.多做题,少看书。
也就是多做商品编码的题目,不用过多去看报关员考试教材中讲述的几十页关于商品编码各个类章的介绍。
正如前文所说,考试中非常难的编码并不多,只要考生抓住最基本的编码,那么本题拿到应该拿到的一半以上甚至二十六分以上的成绩就没有问题。
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考生对这本编码书的体系掌握得熟不熟,是不是把当中一些特别的商品在平时都注意到了,是不是对品目的排列中一些例外的商品有大致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大量的题目。
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体系、熟悉一般、记忆特例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做题,把这些零散的记忆积累起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之下把那些常考的特例记下来。
惟其如此,考试才能查得又快又准。
有些人把商品编码看的很神秘,把商品编码的学习看得很深奥,到处搜寻查寻编码的秘诀,甚至会受到很多所谓的“专家”的蛊惑,总认为欲查对编码,必先了解商品;如果考试考不出分数,就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商品,不了解商品,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专家,似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查寻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能,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望题兴叹,自动放弃,所以大部分人对编码的学习就掉入这样一个意识怪圈,将所有的困难都归于客观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想,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多少是成天查编码的?有哪个进出口单位会成天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无法确定归类的复杂商品?如果不是这样-----肯定不是这样,每个公司做的大多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产品,那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又有几个是编码查寻高手?再说,有那么丰富经验的人大约也已经是报关员了,那还考什么报关员考试?这么一想,我们就明白
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基本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商品知识的菜鸟,对这群人我们高谈工作经验不但无聊而且荒唐。
没经验我们就有没经验的做法,我们面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工作,培训辅导的目的不是让有经验的人变得更有经验,而是让完全不懂的人短期之内获得突破。
在商品编码学习方面,短期之内突破的方法就是狂做题。
而且这是迄今为止编者发现的最有效的编码学习方法。
如果考生能做1200个以上的编码练习,并且善于总结和记忆,考试中得26分以上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
2.熟体系
熟读HS编码书的目录,掌握21类商品的基本分类,对97章商品的章名能有模糊的印象,这样就能迅速定位所给商品的类别和章节。
近年来商品编码试题的特点是,普通的平常的商品所占比重很大,二十个题目中一般至少有十二题目根本不需要运用任何类注、章注、子目注,也不用归类总规则,在某个类别某一章节之下的某个品目中,能准确描述个商品的编码就在那里很明显地摆着,可很多考生翻遍全书找不着,从而造成了心理的慌乱和时间的浪费,最终影响了考试分数。
所以对编码的学习一定要立足于最基本的商品,要立足于对编码书编排体系的一个大致把握,要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能迅速准确定位的框架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模糊记忆HS编码的21类商品,并对每章章名有个模糊的印象,甚至对每个章节之下的品目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不是记忆,内容太多,记是记不住的)。
这样当看到一个商品名称后,大脑就会立即反应出应该在第几类第几章中去查找,甚至应该知道这个商品大约在这一章下的哪个品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查寻编码的速度。
为帮助考生对这21类商品有个大致的印象,我们搜集整理了以下口诀。
编码类别记忆口诀:
自然世界动植矿,一二五类在取样;三类四类口中物,矿产物料翻翻五;
化工原料挺复杂,打开六类仔细查;塑料制品放第七,橡胶聚合脂烷烯;
八类生皮合成革,箱包容套皮毛造;九类木秸草制品,框板柳条样样行;
十类木桨纤维素,报刊书籍纸品做;十一税则是大类,纺织原料服装堆;
鞋帽伞杖属十二,人发羽毛大半归;水泥石料写十三,玻璃石棉云母粘;
贵金珠宝十四见,硬币珍珠同类现;十五查找贱金属,金属陶瓷工具物;
电子设备不含表,机器电器十六找;光学仪器十八类,手表乐器别忘了;
武器弹药特别类,单记十九少劳累;杂项制品口袋相,家具文具灯具亮;
玩具游戏活动房,体育器械二十讲;二十一类物品贵,艺术收藏古物类;
余下运输工具栏,放在十七谈一谈;商品归类实在难,记住大类第一环。
3.懂规则
也就是学懂商品编码的六条归类总规则。
前文已经详细讲解过了,报关员考试中二十个商品编码题目,一般有二到五个题目会用到归类总规则,一般用到的都是归类总规则(三)所讲的“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三条原则,当然其他规则也会用到,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六个规则的应用。
4.抓重点
21类商品中,考试时并非每一类每一章都会考到。
近几年的考题大多集中在几个重点的类章中,所以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一定要把握重点。
经过对2001年至2008年真题统计,考核的重点类别如下:
每年会考3至4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6至8分之间的类别有三个:
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
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第十六类“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
每年会考2至3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4至6分之间的类别有:
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把第一、二、三类看做一个部分,即动植物及其产品类,在这个部分每年会考2个题目左右;
每年会考1至2个题目,即考核分值在2至4分之间的类别有:
第七类的第三十九章“塑料及其制品”;
第十类“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纸、纸板及其制品”。
以上类别之外的类别都是偶尔考起,可以不作为重点,反正考试的时候带着编码书进考场,不可能说没做过的题目就不会做,对偶尔碰到的陌生章节的题目,按正确的方法查就是了。
5.记特例
考试中除了数量最大的普通商品外,那些类章中做例外处理的商品是第二个考核重点,所以我们要把类注、章注、子目注中提到的那些例外的商品记下来,比如:“流动马戏团的马”,就是第1章“活动物”中的例外,要在第95章的供娱乐用的动物中查找(9508.1000)。
同时,还要记忆商品的别名,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商品知识。
比如2001年考题中的“猴枣”,就是商品的别名,应该归入“黄药”,编码是0510.0010,如果考生不知道供药用的“黄药”包括了“牛黄、马宝和猴枣等”,这个题目是无法做对的。
此外,对于商品的学理名称和习惯叫法也要熟悉,否则也很难将所给商品与编码对上号,比如1998年考题中的“福尔马林”,若不了解它是甲醛的水溶液,就无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