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父母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父母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1、当小孩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赶忙更正;
3、当小孩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白费;
4、不断提醒小孩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小孩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可怕批判而舍弃绘画;
5、当小孩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爽快地进行夸奖,总要重复“不要自豪”之类的话;
6、要求小孩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小孩进行比较“你看人家画得给你好”,以为能够刺激小孩的上进心;
8、过早地把小孩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9、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小孩当面讽刺讥讽;
10、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小孩喜爱的作品;假如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小孩绘画方面确实应该“补课”了。
宝宝学画画注意事项!宝宝画笔使用和摆放的潜在隐患

宝宝学画画注意事项!宝宝画笔使用和摆放的潜在隐患很多宝宝家里,都会有画笔,让孩子涂涂画画。
但是这些蜡笔的摆放和使用,是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为父母的你有当心吗?意外1:宝宝吞食画笔现在的画笔与过去的石蜡笔相比,大都有含铅的化学物质,而这种有害物质一旦被孩子吸收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影响宝宝宝宝四肢的生长发育、阻碍宝宝学习听力能力的提高和对宝宝的记忆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当孩子误食画笔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
应对这种时候极少数情况下,妈妈应该及早到医院为宝宝做腹部透视,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并无发育完善,与成人相比,各方面机能都要脆弱得多。
预防宝宝铅中毒预防铅中毒1、多吃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
因为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为溶于水的物质,从而排泄物随着我们的粪便排出超音波。
2、多吃含核酸宽广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我们体内镉的代谢。
3、天吃少量零星大蒜可减少铅中毒发生率。
因为大蒜中有大蒜素,它可与锌无毒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
意外2:颜料进眼睛里宝宝用沾有颜料的手指揉眼睛可能引起宝宝散光,更会加剧视力模糊。
颜料进眼睛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宝宝准妈妈用沾染颜料的手揉眼睛,眼珠另一种情况是颜料水溅进眼睛里。
两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都有可能感染宝宝的眼睛,对爸爸妈妈的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应对:妈妈应及时用清水为宝宝清洗眼睛,冲洗时要将眼睑分开,翻开上睑,让上下结膜充分暴露,研磨边冲洗边让孩子的眼球向各方转动,一千万不可不做处理就直接送医院。
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后,应按医生要求进行检查。
看眼睛内的颜料是否已经清理干净,并确定是否继续急症室观察,是不是要进一步做深度处理。
预防措施:在宝宝学画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在旁边看护,而且要防止宝宝和别的歇息宝宝互相嬉闹,在自学有关颜料画时,谨记嘱咐宝宝当手指蘸上颜料时,不能揉眼睛,而且不和别的宝宝嬉闹,尽量让颜料盒远离妈咪。
意外3:笔尖插进眼睛这种情况一方面危险,很多时候由于宝宝对事件的后果众说纷纭不明所以,导致他们的一些不堪设想的爆裂行为。
肖临骏:少儿美术教育警惕这8大误区

我们知道学好美术,当然要从小教育,因此在对待少儿的美术教育,家长和老师就要格外的细心,小编整理了少儿美术教育的8大误区,望引以为戒!误区1:孩子画得一点儿也不像,没有绘画天份,不用学美术父母需要对儿童美术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观念,并懂得欣赏孩子的作品。
我觉得,父母让3~9岁的孩子接受美术教育,目标不是要培养小画家,而是让孩子在美术创造过程中获得快乐、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美术教育的活动应该是富有美感的、快乐的、创造性的游戏过程,对某些孩子来说,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心理治疗。
大多数孩子喜欢用美术来表达情感,不爱画画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艺术细胞。
他可能会更喜欢捏泥巴玩陶艺,或是剪纸编织做手工,或吹塑纸版画等。
总之,美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像”与“不像”不是评判一幅美术作品好坏和孩子是否有艺术天赋的标准。
小孩子刷墙式的涂鸦也好,玩泥巴也好,都是一种尝试体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充分享受情绪的宣泄与探索的乐趣,所以家长不要限制孩子自由,也别对小孩指手划脚。
小孩子画画皆由心起,充满童真童趣的涂鸦符号,远远比所谓的“画得像”的简笔画有意义的多。
误区2:小孩子画画就是画着玩,拿张打印纸给他涂鸦就好每次有朋友让我帮忙看画时,看到在那些皱皱巴巴的劣质纸张,或打印过的废纸上的稚嫩可爱的涂鸦杰作时,我都会苦口婆心地建议朋友们:快给孩子买些专业素描纸、水彩纸或速写本来涂鸦。
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享用好的绘画材料,并珍惜每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涂鸦作品,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与爱护,也是基本的艺术态度。
普通白色打印纸轻薄光滑,不仅非常影响绘画涂鸦的效果,而且因为太白,长时间作画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
相同道理,正版钢琴曲谱的纸张一般都偏黄,就是为了降低练琴者长时间看琴谱的视觉疲劳。
素描纸、水彩纸是初学者常用的纸张,好的素描纸略微发黄,表面有点小粗糙纹路清晰自然,厚度适中有韧性,多次擦蹭修改之后,纸张不会有大的损伤。
引导孩子画画的三点注意事项

引导孩子画画的三点注意事项引导孩子画画的三点注意事项孩子大部分都想通过绘画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以便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
但具体怎样去辅导孩子画画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引导孩子画画的三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仔细观察,找准立足点。
孩子乱抹乱画的时期过去之后,便开始对他周围的比较简单的事物产生要画下来的兴趣,这时候家长只要教给孩子仔细观察,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去用画笔表现物体。
要做到不示范、不临摹、不替孩子动手画,给处于智力启蒙阶段的儿童安排一处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
利用美术的手段,教他们观察,帮他们分析,大胆地表现在纸上,这样就避免了三笔画个鸭、五笔画个人的方法留给孩子的被动印象,培养他们大胆、果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发挥想象,捕捉闪光点。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作为家长,要强调尊重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自身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落笔,大胆表现,随心所欲地选用他们的作画工具、颜色、方式,来表达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的闪光点,让他们的感受自然地表现在纸上,流露在画中。
三、把握时机,发现切入点。
一般的孩子到两岁左右,已开始能握笔画杠,横的、竖的、斜的,无意识地自己去画,到两岁半左右,便开始画圈,这是孩子普遍都有的最早的“美术作品”,最初级的绘画意识的萌芽。
你注意到了吗?如果到了两岁半,家长没有发现孩子绘画才能的显露,或许您的孩子乱画一段时间之后,兴趣会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但一般情况下,过一段时期后,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去画他经常接触到的小东西,孩子的绘画兴趣会时强时弱地伴随他成长的过程。
拓展:如何教孩子画画概要:1、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2、画幼儿最感兴趣的事物;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4、有意识的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
它总是和激发求知欲、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以及初步美的欣赏能力等,融合在一起的。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儿童画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面是一些儿童画画的注意事项,帮助孩子在画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长。
1.提供适合的画画材料: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画画体验,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技能水平的画画材料。
对于幼儿,可以选择大一些的色笔和粉笔,让他们更容易握住和控制。
对于稍大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提供不同种类的颜料、画笔和纸张,激发他们对不同材料的兴趣。
2.鼓励自由创作:在儿童画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由创作,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指导,让他们自己选择主题和方式,并尝试新的颜色和形状。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让孩子专注于画画,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安静、明亮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将画画的区域保持整洁,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孩子自由移动。
还可以在工作区域放置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玩具和音乐,以帮助孩子感到放松和愉悦。
4.鼓励观察和记录:在画画之前,鼓励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帮助他们记录下来。
可以带孩子外出观察大自然景观,或者在家中观察家具、植物和动物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从而在画画中表达更多元化的内容。
5.学会分享和欣赏:在儿童画画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会分享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可以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家中或学校中,让他们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欣赏他人的作品,鼓励他们参观美术馆和画展,了解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6.不给过多的评价和压力: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给予过多的评价和压力。
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作品,不要过分关注画图的结果。
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画画的过程,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7.教导正确的握笔姿势:良好的握笔姿势对于孩子的绘画技能发展非常重要。
教导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画笔,并提高绘画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特殊的练习工具来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握笔习惯。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儿童画画是培养儿童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画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儿童在画画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提高画画效果。
以下是儿童画画的一些注意事项:1.提供安全的画画环境:为了保证儿童在画画时的安全,家长应该提供安全的画画环境。
确保他们在公共区域或有监护人的陪同下进行画画,避免使用有毒物质或食品作为颜料,确保画画区域的通风良好,以防止过度接触有害气体。
2.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为儿童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提供稍微大一点的画笔和颜料,以方便他们掌握。
同时,要选择易于清洗的颜料和纸张,以方便儿童在画画时避免弄脏自己或周围的环境。
3.鼓励儿童自由创作:在儿童画画时,不要过于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鼓励儿童自由绘制他们想要的东西,不限制题材和形式。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4.帮助儿童发展绘画技巧:除了鼓励自由创作之外,也要帮助儿童发展绘画的基本技巧。
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线条和形状绘画,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配色练习,或尝试绘制不同的物体或风景来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5.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扬:在儿童画画时,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扬。
不论他们的作品是否完美,都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画画并不断进步。
6.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除了画画技巧,还可以培养儿童欣赏艺术的能力。
可以带他们去美术馆欣赏不同类型的作品,或者和他们一起看绘画书籍和杂志,鼓励他们学习和欣赏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形式。
7.保持兴趣的持久性:画画是一个需要持久性的活动,儿童可能会因为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而失去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儿童画画是一项有益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孩子涂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孩子涂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涂鸦是一种艺术,孩子涂鸦是兴趣的体现,也是自身创造力的发挥。
对此,家长不可制止,只需正确引导,便可让孩子在涂鸦中快乐成长。
那么,什么是涂鸦?涂鸦有何意义?涂鸦要注意什么?孩子墙上乱涂鸦怎么办?什么是涂鸦涂鸦由英文“Doodle”一词音译而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graffiti出现于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
起先,涂鸦者把自身的绰号和家中的门牌号画于墙面等类似物质上。
之后,汽车、站台等物质也可作为涂画的介质。
涂鸦本是唐朝卢仝用来称儿子胡乱涂画的行为的词语。
后人从卢仝的诗句中化用了“涂鸦”一词,并沿用至今。
本文所说的涂鸦指的就是孩子胡乱涂画的这一行为。
当然,如今的涂鸦不仅是一类视觉艺术,可以被涂鸦的素材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素材为变形英文字体,此外还有各类写实以及卡通人物等等。
通常,涂鸦中会有鲜艳的色彩,令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和宣传效果。
就字义的角度来说,涂:随意涂抹;鸦:色彩。
“涂”与“鸦”的结合是指随意用色彩涂抹。
可用作书法拙劣的谦辞。
例如,《镜花缘》所说的“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
亦可指艺术上各色交汇,用抽象感涂画色彩的别样风格。
涂鸦的意义如果约2岁大的小朋友有一支笔的话,他会在很多东西的表面进行涂画,画得随心所欲。
专家表示,孩子的此种行为是绘画活动的开端。
画线条的活动开始于宝宝涂鸦的最初阶段。
当孩子开始涂鸦时,其自我表现开始慢慢在画作中展现。
这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动作的共同产物。
涂鸦可以表现小朋友当时的身心状态,还可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
儿童涂鸦可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依据涂鸦,我们可以推断出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
涂鸦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1岁-2岁或2.5岁)(1)概述孩子的涂鸦由若干线条构成,主要依靠手和手臂的简单活动完成。
(2)特点孩子涂鸦时,手指紧抓着画笔,不太使用手腕。
线条的走向、长短都由手臂的摆动方向决定。
孩子在画线条时,其画笔偶尔会脱离纸,一般会在线条画完时才离开。
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

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大全小孩子总是喜欢用各种颜色去填满他所在的空间,不论是纸上、墙上、家居上,亦或是他们的脸上,他们是在用涂鸦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孩子天生都是会涂鸦的。
那么,父母对于孩子的涂鸦不要刻意指导,要学会“听”他的涂鸦所要表达的事物,理解他涂鸦里述说的内容。
涂鸦的好处1、促进手眼协调1岁半到2岁的宝宝,手部小肌肉还不能控制自如,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从歪歪扭扭画出纸外的一条直线到封口的一个圆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
2、鼓励自我表达涂鸦也是宝宝内心世界的最真实的流露,当他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会通过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父母还可以通过涂鸦来与宝宝沟通,以此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3、自娱自乐,激发创意涂鸦还是宝宝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画画,他们能从随意的线条和缤纷的颜色中获得想象的自由和创造时的快乐。
虽然涂鸦好处多多,父母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宝宝涂鸦,但如果对涂鸦的地方没有约束,则会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手画画,直接导致宝宝没有制约乱涂乱画的坏习惯,于是本可以促进宝宝身心成长的一件好事,变成了一个乱涂乱画的坏习惯。
正因为是听,所以主动权在孩子,父母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画,而要学会“听”,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就是他用涂鸦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乐趣所在。
当然,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涂鸦,是有不同的听法的。
孩子2-3岁时,对他的涂鸦,要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要听他讲述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岁以后,则要对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这是在做什么?”在孩子6岁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为孩子画形状,甚至事无巨细地指点孩子使用颜料,让他(她)全部涂上,带孩子写生等,这样会限制孩子手的功能、眼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情感和意欲的功能及社会性五方面的发展。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

儿童画画注意事项儿童画画是一项有益的艺术创作活动,可以不仅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然而,为了确保儿童画画的安全和良好的体验,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画具和涂料。
确保画笔和颜料的质量良好,无毒无害,以防止孩子们摄入有害物质。
可以选择使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蜡笔、水彩笔或绘图铅笔等。
此外,必须确保在绘画期间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画板或报纸来保护桌面和衣物,以防止颜料渍染和弄脏衣物。
其次,鼓励儿童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想象力。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和表达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限制他们的主题,也不要过于纠正他们的画作。
通过鼓励和正面的反馈,让孩子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愿意在画画中实践和尝试新的创意。
另外,给孩子们提供适当的绘画环境。
选择安静、明亮的地方,以避免儿童分心或受到干扰。
确保他们的绘画区域宽敞舒适,并提供所需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此外,确保附近有洗手间和清洁用品,以方便孩子们清洁和处理颜料。
与此同时,鼓励儿童在绘画时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手部协调。
确保他们坐在合适的高度的椅子上,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这有助于预防肌肉疲劳和关节问题。
此外,鼓励孩子们使用整个手臂而不仅仅是手腕和手指来控制画笔,这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画画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和轻松的。
不要对他们的作品有过高的期望或不合理的要求。
尽量避免过分批评或挑剔,以免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创意。
相反,要关注和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以增加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将儿童画作与他人分享。
鼓励孩子们与家人、朋友或同学分享他们的作品。
这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
同时,可以将他们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家里或学校,以鼓励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潜在兴趣和才能。
总之,儿童画画是一项创造性和有益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遵循上述注意事项,能够确保孩子们在画画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和乐趣。
儿童学习画画的4个误区

⽆忧考为⼤家收集整理了《⼉童学习画画的4个误区》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童学画画误区之⼀:临摹式画法,不符合⼉童⼼理特征,死板僵化,只会照样画,不会想着画。
不利于独⽴创新精神的培养。
⼉童学画画误区之⼆:素描式写实画法,压抑了孩⼦的⾃我潜能,⼩孩画⼤⼈画,童⼼扭曲了。
⼉童学画画误区之三:重技轻道。
只知学技术,不知学规律,是舍本求末的教学法。
⼉童学画画误区之四:程式化的画法,限制了孩⼦们⾃由创意发挥的天赋,不利于孩⼦想象⼒的发展。
⼉童⼀旦打破程式化的画法,就能展⽰天才的本性。
正确对待和指导儿童画

正确对待和指导儿童画一、不要抹杀儿童绘画的兴趣,要相信孩子是未来的人才。
一些家长对儿童心理不了解,看不懂儿童画而过分挑剔,常说:“这孩子真笨,尽胡画。
哪有人比房子还高的!”“你画的这像什么呀,难看死了!”儿童对自己所画的画正心满意足时被泼了冷水,从此丧失了绘画的信心。
还有的家长干脆说:“这孩子没有画画的天才,不是那块材料!”这种定论也是影响儿童绘画兴趣的心理障碍。
幼儿一会拿笔就喜欢画画,这是本能,他们画在手上、画在身上、画在纸上、画在地上、画在墙上,到处都有儿童绘画的痕迹,画画伴随着孩子长大。
然而有的孩子却明确表示不愿意学画画,这使不少家长大伤脑筋。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找出儿童不愿意画画的原因。
幼儿涂鸦是一种学习活动,往往不被大人理解,认为是胡闹,画画弄脏了衣服要挨打,无意中限制和抑制了儿童的绘画兴趣。
二、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某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
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
这种现象在家长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为什么这种不利倾向能够长期地较为普遍地影响着许多家长呢?我们设身处地地分析一下家长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家是把孩子画画看做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衡量儿童画这种能力的主要标准囿于“像不像”、“美不美”和“行不行”。
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是指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画,以符合或接近成人画的标准者为“美”,否则为“不美”;所谓“行不行”是指以成人画的画法来要求儿童,近于成人的技能技巧者为“行”,反之为“不行”。
诚然,儿童画的确是儿童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儿童自我表现能力的体现,它反映着儿童本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1.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刻更正;3.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铺张;4.不断提示孩子留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留意力集中或由于可怕批判而放弃绘画;5.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高傲”之类的话;6.要求孩子达到尚无力气达到的绘画技巧;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8.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9.由于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10.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宠爱的作品;假如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当“补课”了。
给父母的10个建议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
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舞。
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看法。
目的:增加自信念,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拓一面墙特地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拓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舞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谢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供应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
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
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开不快乐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留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准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敬重。
6.当孩子因叙述力气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心情过于紧急感动,难受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对少儿美术作品评价误区的规避分析

对少儿美术作品评价误区的规避分析少儿美术作品评价是对孩子创作的作品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旨在引导孩子的艺术创作和提高其艺术素养。
在对少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对少儿美术作品评价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这些误区的方法。
误区一:刻意挑错有些人在评价少儿美术作品时,会刻意挑出错误或不足之处,批评孩子的作品。
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还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这种评价方式也忽略了孩子作品中的优点和创意。
规避方法:在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时,应尽量从正面角度出发。
可以针对作品中的亮点和特色进行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
误区二:比较评价有些家长和老师在评价孩子美术作品时,常常拿其他孩子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某个孩子的作品比较好,另一个孩子的作品就不好。
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竞争心理,影响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规避方法: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时,应注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发展。
可以从每个孩子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出发进行评价,避免与其他孩子进行不必要的比较。
误区三:关注结果部分家长和老师在评价孩子美术作品时,过于关注作品的结果,即是否达到了某种标准或要求,忽略了孩子创作的过程和付出的努力。
规避方法:在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时,应注重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情感表达。
可以从孩子创作的过程、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出发,综合评价孩子的创作成果。
误区四:评价标准不明确有些人在对少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主观随意,容易产生片面和主观的评价结果。
规避方法:在对少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可以根据作品的整体感知、表现手法、构图结构、色彩运用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创作背景进行评价。
误区五:忽视孩子的主体性有些家长和老师在评价孩子美术作品时,过于关注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忽视了孩子作品背后的主体性,即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幼儿绘画时的不良行为

幼儿绘画时的不良行为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幼儿园那些小朋友们画画时的不良行为,这事儿可不简单,里面学问多着呢!你知道吧,幼儿园里那些小屁孩儿们,画画的时候可不像大人那么规矩。
有一回,我亲眼看见一个小朋友,画画画得正欢呢,突然就把画笔当成飞镖,嗖的一下飞出去,差点儿射中老师的头。
你说这像不像武林高手在比武啊?还有一个小朋友,画得好好的,突然就把颜料往旁边的小朋友身上抹,弄得人家像个调色板似的。
老师一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跑过去劝解。
那个被抹颜料的小朋友哭得像个小花猫,另一个还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想帮他画个花脸嘛!”你瞧这理由,多么天真可爱,又多么让人哭笑不得。
画画的时候,幼儿园里可真像个小战场。
小朋友们你争我抢,抢颜料,抢画纸,抢画笔。
有一个小朋友,画纸不够了,他就把旁边的画纸扯过来,撕得像战火纷飞的战场。
老师在一旁劝说:“小朋友们,咱们要和平共处,画画是快乐的事儿。
”可小朋友们哪听得进去,他们忙得像陀螺,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画下来。
当然了,画画时也有让人感动的瞬间。
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他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老师问他:“这是谁呀?”他奶声奶气地说:“这是我妈妈,她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你瞧瞧,这小朋友把妈妈画得像个仙女,颜料都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只为了把妈妈画得更美。
不过,有时候小朋友们画画也挺有意思的。
一个小朋友画了一只猫,画得像个大老虎,吓得旁边的同学直往后退。
老师笑着说:“这是什么动物呀?”小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的猫咪,它很勇敢的!”你瞧,这小朋友把猫咪画得像个英雄,简直是把自己的勇气都画进去了。
幼儿园里画画的时候,真的像个小型的社交场合。
小朋友们你来我往,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作品。
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花,旁边的小朋友就说:“你的花好漂亮啊!”然后他们就开始互相帮忙,把各自的画纸拼在一起,画成一幅大大的花园。
不过,有时候也闹出笑话来。
一个小朋友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他和爸爸一起钓鱼,结果他把鱼画得像个大怪物,吓得老师直乐:“小朋友,你这是钓的什么鱼啊?”小朋友认真地说:“这是我梦里的鱼,它特别大!”你瞧,这小朋友把梦里的鱼都画出来了,真是天马行空。
孩子画画十项注意

孩子画画十项注意孩子们最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乱七八糟”的,一般家长把这类作品称为“乱”,但专家们却把这样的画称为生动、有创见、有灵气。
●不要让孩子画简笔画。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习惯动脑筋了。
简笔画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碍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
●孩子们把画画得“乱七八糟”和纯粹意义上的乱涂乱抹是两回事。
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喷发和倾泻,后者是单纯的游戏和玩耍。
●孩子的画,画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体验的就是好作品。
●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
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
这就是儿童画。
●儿童画画时往往是漫不经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语。
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不仔细,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时的最佳状态。
●在家辅导时启发孩子是对的,安排孩子画什么?怎么画是不对的。
比如画一簇花,家长只能告诉孩子这些花的颜色、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看。
不能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那片叶子是红色的,中间有黄色的叶筋,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
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完全没有艺术细胞,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
家长不能仅凭一两幅画没画好就说这个孩子没有艺术细胞,就说没进步,越画越倒退,放弃了对孩子的培养。
艺术大门的开启不是几次就能打开的。
这时,对孩子来说“坚持”两个字很重要。
●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
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也有不想画的时候。
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不喜欢画画了。
●家长对儿童学画的想法有点像围城。
看着自己的孩子画得很仔细,很认真,却很羡慕画画泼辣奔放的。
大胆涂抹表现的孩子家长又羡慕画得很稳、很细的孩子。
幼儿美术教育注意不要误入歧途

美术教育的场所无处不在.不仅仅局限于画室、课堂.这种一味追求绘画时间的长度的作法.限制了幼儿去更大范围内感受艺术生活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反而会让孩子对绘画艺术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在厌烦中.最终放弃往美术方面的发展。
从幼儿本身来说.对美术艺术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入眼入心.逐步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会产生欣喜的感受。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发掘幼儿潜能.顺从幼儿的天性.因势利导.这是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
误区3:重技术的传授而非体验感知
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幼儿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但现代美术教育却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传授.而不是让幼儿去体验和感知。
经过专业化训练的美术教师.对纯技术方面的东西运用起来举重若轻.很多教师更倾向于进行美术技能的训练。因而.“画得像”成为某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准.也是美术教师一以贯之.倾心传授的方法。显然.这种重技术、重方法的美术教育.非但不能培育幼儿健全的艺术感受.反而过早地压抑了幼儿的天性.制约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初步建立美的感受.具备欣赏美的眼光的关键时期.甚至可能影响到儿童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以及生活的艺术化。而目前.幼儿美术教育却误入歧途.非但不利于幼儿成长.反而制约其对美的感受与想象力.进而让孩子对美术教育产生厌恶的心理。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大忌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大忌1.不要进行比较比较会给孩子留下心灵的创伤,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当你觉得其他孩子的作品更优秀时,你不妨问一下自己,这样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孩子每次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可能都集中了精神和努力,并怀着偷快的心情,此时,你若拿孩子的作品进行比较,会深深打击孩子已经建立起的信心。
即便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你也应当将那些批评的话藏在肚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表现一定会日趋完美的。
2.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和指责。
“我们家孩子对绘画真是一窍不通。
”“你的绘画水平怎么还停留在小班水准!” “这也算是画呀?” “怎么又画恐龙!你不能画些别的吗?”“颜色怎么都涂到框外去了!”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一些消极的话会让孩子以为自己在绘画方面真的没有天赋。
这样的话,孩子会渐渐讨厌拿起画笔。
从小便讨厌绘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更小的时候从周围的声音中听到了对自己指责或否定的评价。
你的否定评价无异于阻碍了孩子的自由表现之路,这对于孩子日后会有深远的影响,让其在日后成长过程中变得消极。
所以,请不要用消极的评价伤害孩子的感情。
3.出于心疼或厌烦替孩子完成作品。
有些孩子做事情比较慢性子或经常虎头蛇尾,这或许会引起父母的不满。
父母出于厌烦就会替孩子去完成一些步骤,打断孩子独立完成的过程。
孩子正思考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时候,你可能会抢过孩子手中的材料,一边指责一边替孩子完成,或者感觉孩子完成的作品比不上其他孩子,索性帮孩子进行修改,甚至把孩子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顾孩子伤心的心情。
不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尺度,逼迫孩子向父母的标准去靠拢,但也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听之任之,看到孩子不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时,不要马上帮助孩子,而是要跟孩子说:“看来这部分的操作不是太顺手啊,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怎么样?这次妈妈可以帮你一次,但下次可要自己想办法哦!”通过跟孩子一起动脑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同时通过自身的参与获得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怎样引导孩子画画
“提供纸笔让孩子随兴描绘就可以了吗?”“当我要孩子画画时,他总是说不会画,希望我代笔或抓着他的手画,这样好吗?”现代父母难为,面对瞪着纸笔、一脸无助的孩子,您是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呢?
“听”孩子的画
其实画画一点也不难。
首先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他们会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错误,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好吃的饼干....。
.孩子用“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所以,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
在引导涂鸦期的孩子(两—四岁)画出心中意象和对生活经验的感受时,您还可在孩子用点线描画的图样旁,加上附注文字。
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
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
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
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
“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
”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
以画烤肉为例,问孩子:“你和谁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边?”“是早上?傍晚?还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们还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饮料?唱歌?打球?”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
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
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
借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
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陪伴孩子进入童话世界
作画的题材不难寻,只要有敏锐的感知心:作画的方式不难,只要勇于尝试与创新。
当孩子发现新颖的、属于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现方式时,他的画就有了生命。
大人千万不可画给孩子看,或要求孩子临摹,这些都会逐渐抹杀孩子对事物的统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现内容的独创性。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1、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3、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4、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5、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
6、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画得给你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
8、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9、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
10、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爱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该“补课”了。
给父母的十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
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
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
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
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结语:家长教孩子画画主要目的是为了启蒙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专注安静的性格和喜欢画画的兴趣,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孩子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尽量让他们成为具有美的心灵、美的品德以及成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不能过早过多地想到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画家、小美术家,这样家长教孩子画画就会感到是一种有趣的绘画活动,变成一件十分轻松、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