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合集下载

武汉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分析及对策

武汉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分析及对策

2 万 ,其 中两 院院士5 人。武汉是全 0 4 国第三 大教育 中心 ,其 中东湖高新技 术开发 区更是第二 大智力 密集区 。如
此强大 的科教资源 无疑能 为武汉构建
区域金融 中心提供 大量优 秀的人才。 ( )劣势分析 二
1产 业 结 构 不 合 理 .
才从华 尔街 外流 ,这 给武汉 的人才引 进提供了绝好 的机会。
社 会的试点使 武汉赢得 了一个快速 发 展 的理想平 台 ;而伴 随着 “ 十一 五”
作为农产 品和原材料 基地 的定位 未 曾
改变 ;同时武汉 的钢铁 、现代机 械制 造 业仍 然在 不断加 强 ,而第三产 业的 发展却未得 到重视 。相 比于 上海 这个 全 国金融 中心 武汉 的第一和第二产 业
部第五 。。
下 大 量 金 融 机 构 的倒 闭 会 导 致 金 融 人
金 融 中心 的计 划 ;在 华 中地 区 ,武 汉 、郑州 、长沙提 出区域金融 中心的 构想 。在西北地 区 ,兰州 、西安都在
争取成 为该地 区的金融 中心 。重庆和 成都 则在争取成 为西南地 区的区域金
融 中心 。
发展 。
2经济优 势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武 汉 国 民 经 济 保
持着 良好的发展 势头 ,其经济 总量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 中部 六省 的中心城市 的首位 ,在全 国2 个地级 市 以上的城 市 中 ,综 合 1 1 实 力居 第6 ,是 中部 地 区唯 一进 入 位 全国综合 实力1 强的特大 中心城市 。 O 就 金融业而 言 ,武汉 已形成 多种 金融机 构并存 的多元化金 融体 系。武 汉市外 资银行数 量和 国内商业银 行网
吴 家山海峡两 岸科技产 业园 为核心 的

基于兰州市为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基于兰州市为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基于兰州市为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赵亮【摘要】区域金融中心为区域资金融通、聚散、区域资源整合提供平台。

对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为兰州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思路;区域资源整合【作者单位】赵亮,华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区域金融中心是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货币金融业务的汇集和转口地,它是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地区)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由于其重要作用,国内的一些地区和大城市开始注重建设和发展金融中心。

2010年5月国办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兰州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培育和发展金融产业等意见,为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

一、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突破甘肃省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甘肃省投资拉动增长特征明显,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与银行贷款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但是,“十一五”期间,信贷融资已经成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短腿”。

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就是为了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努力掌握金融资源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金融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突破加快发展的资本瓶颈。

(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

从产业结构看,我省的产业仍是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型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从企业的性质看,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在非国有经济中,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发展需要资金的密集投入,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有利于解决大、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金融资源的快速积聚和集中,带动并促进工业企业和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促进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全市1.3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汉、回、藏、东乡、撒拉等38个民族。

金融中心的建立可有效整合区域的金融资源,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将对均衡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统筹区域发展,以及发展民族经济稳定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意义

构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意义
构建 郑州 区域 金 融 中心 的现 实意义
口文 /赵
( 河南化工职业学 院

河南 ・ 郑州)
0 1 0年 1 1月, 河南 省委 省政府把 中原经 [ 提要] 建设 区域金 融中心, 能够促 2
( 一) 区域金 融中心。 区域性金融 中心
进金 融资本及其他 生产要 素在 中心城 市 济区建设写入河南省“ 十二五 ” 规划 , 并提 是 指在 某一 区 域 内金 融机 构集 中 、 金 融 信
届一指, 是 带 动 河 南 省经 济 发 展 的主 导 力 全 的 区 域 金 融 中心 要 具 备 以下 条件 : 量, 要加 快 郑 州 的 经 济 发展 必须 加 设
第一, 扎 实的经济基础 。扎 实的经济
河 南 省 地 处 九 州之 中 ,有 “ 中原 ” 之 金融 中心 的 建 设 。 金融 中心 作 为 金融 服 务 基 础 是 金 融 产 生 的前 提 条 件 , 也 是 区 域金
二、 区域 ・ 陛金 融 中 心概 述
第二 , 一 定 的金 融 条 件 。一 定 的 金 融 条 件 指 的 是 区 域 金 融 中心 的 形 成 要 具 备 完 善 的金 融市 场 、 高 素 质 的 金 融人 才 、 健
以弥补其该方面 的不足 , 从 而 提 化 办 公 是 时代 发 展 的必 然 要 求 。 采用 网络 作 能力 直 接 影 响 着 农 民的 思 想 觉 悟 和 生 和 培 训 ,
成条件及重要 作用, 最后阐述构 建郑州区 是 中部 地 区 实 现 崛起 的重 要 规 划 , 为 中原 的空问集聚 , 金融机构集聚状态中各市场
域金融 中心对 中原经济 区建设 的现 实意 经济 区建 设 翻 开 了 新 的一 页 。

金融集聚与南宁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金融集聚与南宁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式化 的模型证 明了金融发展 与经济发 展之 间存 在着互 为 因果 的关 系 。四是信息与示范作用 。区域 经济 开发建 设在 很大程
度上是一种政府 的理性 行为 , 而金 融 中心 的构 建则 最能 反映
出政府激发地区经 济发 展潜力 , 推动 地 区经济 发展 的信 心和
【 收稿 日期】 o 9 3 2 2 0 一o —1
【 作者简介】 邓永华( 9 5 , 江西南昌人 , 西师 范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20 1 8 一) 男, 广 0 7级硕 士研 究生 , 究 方向 : 研 区域 经济政策 与
城 市化 ;
陈叶玲 (98 )女 , 南邵 阳人 , 西师 范 08 研 区域 经济学 、 区域
工具 、 、 机构 制度 、 、 法规 政策文化在一定 地域 空间有 机组合 的
现象和状态 。 从 动态的角度 , 金融集 聚可 以定义 为金 融 资源 与地 域条 件 协调 、 配置 、 合的 时空 动态变 化 , 组 金融 产业 成 长、 发展 , 进 而在一定地域空 间生成金 融地域密集 系统的 变化过 程。金融
在现代市场经济 条件下 , 济 中心是 金融 中心 发 展 的基 经
础, 金融 中心是经 济中心发展到高级 阶段 的表 现形式 , 展建 发
设金 融中心的最 终 目 是发 展经 济。因此 , 何汇 聚金 融 资 标 如
源, 构建 区域性金 融 中心 , 过金 融 中心 的集 聚 力 、 通 辐射 力 和 带 动力 , 增强 区域金融业 的 自主创新能力 和金融 核心竞 争力 , 进 而更好地 为区域经 济建 设服务 , 为 区域经济 开 发建 设 中 成 亟待解决 的重点 问题 。
达到一定规模和 密集程 度 的金 融产 品 、 工具 、 机构 、 度 等在 制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国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及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区域边界日益清晰,各区域为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推动金融体系优化整合。

经济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制订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规划。

截至目前,国内至少已有32个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

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宁波、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杭州、南京、南昌、苏州、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广州、南宁、重庆、成都、昆明、绵阳、乌鲁木齐、西安、兰州。

从其建设金融中心规划看,主要特点有:(一)建设金融中心多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一般是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龙头,且相比于省内其他城市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

各省市区为加速金融业发展,提升金融对经济的带动水平,通常会鼓励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从提出金融中心建设的城市来看,除天津、西宁、银川、贵阳、拉萨和海口外,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均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总计25个城市,占全部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城市的78%。

(二)区域分布广泛目前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遍布全国,相邻区域内往往不止一个城市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

如在东北三省,3个省会城市均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在华东地区,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目标的城市多达11个(见表1)。

(三)金融中心定位有所不同从各城市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层次定位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定位为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这些城市经济基础强大,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如北京、上海、深圳;第二层次定位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城市通常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潜力,且在地理位置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如南宁市临近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其金融中心建设定位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第三层次定位为建设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些城市一般是本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见表2)。

(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设发展目标各具特色结合本地金融中心建设层次定位和自身经济特点,各城市在金融中心发展目标方面也存在差异。

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策略探索

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策略探索

设 的要求, 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股票与期货交易额 带作 用 , 是全 国 8大铁 路枢 纽 和 8大区域 性 只。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
全 国 3大 邮政 电信 枢 纽和 6大通 信 枢 纽 之


区域 性 金 融 中心 建设 意 义 枢 纽机 场 之一 ,全 国 7大公 路主 枢 纽 之一 , 均 居 中部 六 省省 会城 市 第一 位 。 险 市场 增 保
金 融 中心 的 建 设对 区域 经 济 建 设 的 意 义重 大 , 国各地 很 多城 市都 提 出 了建 设金 全
的结 算服 务 , 能 满 足各 类 资金 融 通 的需 流 、 金 流和 信 息流 在 此 汇 聚 和 分散 , 金 而且 资 为
融中心的设想 , 根据公开资料 , 已经制定相
立足 中原 经 济 区 发展 , 分 利用 河 南 作 充 应 的发 展 规划 , 上 海市还 出 台 了全 国首 上 , 而且 为第一 农业 大 省 的优 势 , 点研 究和 发展 大 重 部 推 进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建 设 的 地 方 性 法 宗农产 品 期 货 , 一步 增 强郑 州商 品 交 易所 进 规——《 上海市推 进国际金 融中 心建 设条 在 国际农 产 品市场 上 的定 价权 , 务 于 国 家 服 例》 。 粮 食 安全 战 略和 农业 现代 化 发展 。 强 国际 加 郑 州市 具 备 发 展 区 域 性 金融 中 心 的条 交流 与合作 , 渐 发展 成 为在 国 内外 具 有重 逐 件 , 们 相 信 , 他 地 区 规 划 中也 都 会 提 出 我 其 要 影 响 的现代 化综 合 型期 货和 期 权 交 易所 , 当地具 备 发展 金融 中心 的条件 。 因 此 , 正 要 为把 郑 州 建 设成 为 “ 方 芝加 哥 ” 东 发挥 应 有 确看待郑州市金融 中心的发展。 如果不抓住 的作 用 。 机会 , 加快发展 , 将会在金融发展领域 失去 ( ) 三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引进 国内外 先 机 ,甚 至会 落后 于 条件 不如 郑 州 的城 市 , 金 融机 构 不利于支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 而且在 政 府 应 采 取相 应 的财 政 政 策 吸 弓 国 内 1 中国 目前 的环 境 下 , 府推 动 是金 融 中 心发 政 外金 融机 构进 驻 。主 要 包括 : 是优 惠 的税 一 展 的核 心 要素 。 因此 , 州 区域性 金 融 中心 郑 收政 策 , 二是 财 政 直 接 弓 导 , 以财 政 资金 1 如 建 设 需 要 加 大 力度 , 采取 得 力措 施 , 快 发 加 引导 金 融投 入 ,建 立财 政引 导 的产 业基 金 ,

试论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

试论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
试 论 建 设 济 南 区 域 盒 融 中 l 问题 的
郭 涛
( 天津 大学管理 学 院 ,天 津 3 0 7 ) 0 0 2

要 : 区 域 金 融 中 心 是 在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形 成 的 区域 性 资 金 集 散 地 。 一 个 区 域 金 融 中 心 必 须 具 备 雄 厚 的 经 济


济 南 建 设 区 域 金 融 中心 的基 础 条 件
前 ,济 南 是 人 民 银 行 济 南 分 行 的 所 在 地 ,是 山 东 证
实 力 、 发 达 的金 融 市 场 、 良好 的 金 融 环 境 等 要 素 。 济 南 作 为 山 东 的 省 会 ,在 发 展 经 济 ,创 造 良 好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的 同 时 ,力 求 打 造 一 个 金 融 商 务 中 心 区 的 品牌 ,无 论 对 金 融 业 本 身 ,还 是 对 济 南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都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区域 金 融 中心 是 资 金 依 据 一 定 的路 径 ,通 过 一 系 列 措 施 从 分 散 到 集 中 ,经 过 一 定 渠 道 流 入 资 金 需 求 相 对 集 中地 区或 流 向其 他 区域 的过 程 中形 成 的 区域 性 资 金 集 散 地 。一 个 地 区 要 建 立 起 区域 金 融 中心 ,必 须 具 备 雄 厚 的经 济 实 力 、高 度 集 中 的金 融 机 构 、发 达 的金
wh c a i l r c i a in f a c o nl h n n ei d sr s l ,b t lo t i a Ss sa n b e d v l p n . i h h sv t a tc l g i c n en t ap s i o y t t e f a c u ty i ef o i n t u s o Jn n’ u t i a l e e o me t a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构想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构想
维普资讯
倔衙 研宅考 08v ̄4 期( 考20 - g 2 总第27 期) t - - 1 0
: — 1 ¨ ;
市 场选 择 的结 果 。 考 虑 到 中 国现 阶段 的 实 际 情 况 , 推行第 一种 模式 条件 还 不成 熟 O 由于 金 融 要 控 股公 司所需 要 的市场 条 件 、 律 基 础 和监 管 框 法
国 3 个 省 区中惟有 这 两地 实现 了十 年 翻番 的 目 1
来 提高集 群 区 内金融 企 业 的 微 观效 率 和行 业 竞
争力 , 通过 市场 信息 传播 和 金融 交 易行 为 推动 并
标 。在其 他省 区中 , 长较 快 的有 重 庆 、 增 江苏 、 浙 江、 宁夏 和 山西 , 它们 的增 幅都 超 过 了 3 % 。 另 0 外, 海南 、 吉林 、 龙 江 、 南 、 北 、 西 、 州 、 黑 湖 湖 广 贵 云南 、 海这 些 地 区 都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负 增 长 , 青 特
架 在我 国有待 进一 步探 索 和完 善 , 时 间 内也 很 短
难普 遍 采用第 二种 模式 金 融 结 构 的资 源 优势 , 而且 在法 律制 度等 方 面还 具 有 比较 广 泛 的
实践 可行性 。因此 , 国商业 银 行 可 以通 过 发起 我
的协 调 , 在 此 基 础 上 注 意 金 融 资 源 在 地 区 之 并 间 的协 调 ; 次 是 在几 个 潜 在 的金融 中心 城 市 , 其 应 该 进 一 步强 化 金 融 服务 业 的集 群 发 展 。 就 前 者 而言 , 区域 划 分 的角 度 来 看 , 从 目前 金 融 服务 业 在 东 部地 区 优 势 明显 , 中 部 和 西 部 则 相 对 而 比较 落 后 。西 部 大 开 发为 西 部 地 区 的 经 济 和社

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 一) 理论价值� 随着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的兴起, 国内 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理论研究随之升温, 尤其 是 21 世纪以来 , 区域性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 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
� 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 ( 服务全球, 0 201 1 年 2 月间 , 据库为例, 在 1 98 题名中包括 如伦敦 � 纽约 ) 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 服务某 一国际区域, 如香港� 新加坡) , 国内金融中心可 进一步划分为全国金融中心 ( 服务全国) 和区域 性金融中心( 服务国内某一区域) �本文的研究 对象是 金融 中 心 的最 低 等级 � � � 区 域性 金 融 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 � "区域金融中心 " 的文章分 别有 1 09 篇和 1 45 篇, 其中, 发表于 2000 年以后 的有 7 0 篇和 1 25 篇, 分别占 64 % 和 8 6% � 总体来看, 国内已有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 研究以规范研究为主 , 主要集中在建设区域性金 融中心的可行性� 目标定位 � 现状分析和对策建 议等方面, 而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很 2 01 1 年 2 月
间 25 4 篇关于 "区域( 性 ) 金融中心" 的研究文章 中, 实证研究仅有 5 篇, 占文章总数的 2 % , 这不 能不说是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研究的一个不足 � 更进一步来看, 国内现有关于区域性金融中 心评价研究 ( 后文有详细综述 ) 以综合评价 ( 如 形成潜力� 竞争力 ) 为主, 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均包 括描述性指标 ( 描述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如金 融市场 规模 � 金 融机 构实 力等 ) 和 解 释性 指标 ( 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 如经济发展� 法律 政治环境� 基础设施等 , 这些是解释评价对象金 融发展原因的 指标, 因 而可称为解释 性指标 ) � 由于强调评价的综合性 , 因而无法有针对性的评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

西安缺乏实力强、辐射能力广的大型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较少,银行的新品种、新业务的开发与推广不如国内其他城市。

证券业主要集中在经纪、自营和委托理财3项业务,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债券市场集中于国债、货币和同业拆借,也不够发达;保险产品单一,主要集中在寿险和普通财险上,风险过于集中、险种有待拓展。

因此总体来讲,西安市的许多金融机构资产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对外辐射能力有限。

1.3 金融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西安市金融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机构,银行贷款门槛过高,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而在金融产业链方面则体现在对全市金融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扶持和整合,金融产业链不够完整,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2 加强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2.1 分步发展、阶段推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金融中心的建立要依托于一定的金融商务区的发展。

依据西安市的未来城市规划,将在浐灞建立西安的金融商务区,按照一核、两带、三片区的总体布局建设。

一核为金融商务核心区,位于紧邻浐灞河的中心位置。

两带即灞柳西路灞河景观展示带和桃花源浐河景观展示带。

三片区包括北片区,位于安邸桥立交以北,构成区域配套服务平台,依托浐灞商务中心,形成区域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东片区,位于东三环以东,形成金融配套服务平台;西片区,位于东三环以西,构成金融后台服务平台。

为更好的推进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根据西安的发展现状,实施“分步发展、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

第1步,2015年建成对西北金融发展有强大辐射作用的西北金融中心,第2步,2020年建成在整个西部有较大影响力、辐射力的区域金融中心之一;第3步,2030年左右将西安发展成辐射能力覆盖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我国重要的几大区域金融中心之一。

在运作模式上可以借鉴曲江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政企结合的运作模式,成立金融区项目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金融商务区的项目开发与建设,包括项目招商、配套设施建设、地产开发等。

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探讨

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探讨

年 国务院 发布 的《 国务院关于 支持河南省加快建 设中原经济 区 的指导意 见》 明 确指 出 , 加快推 进郑东新 区金融 集聚核 心功能 区建设 。2 0 1 1 年底郑州经济工作会议提 出, 2 0 1 2 年郑州 以建设 “ 四 中心一名城 ” 为 目标 , 其中“ 四 中心 ” 包括 区域 性金融 中心 建

郑 州 建 设 区域 性金 融 中心 的 优 势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 6 1 1 2 . 8 亿元 , 比年初 增长 8 . 9 % 。2 0 1 1 年郑州全市保费收入为 1 5 9 . 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 . 1 % 。
4 、 强大的政策 支持 。区域 『 生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 金融 支撑政 策。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 已经 上升为国家战略 , 为
总量在全国 2 8 7 个地级 以 城市排第 1 9位 。 随着 中原经济区建 设 的持续推进 , 河 南正处于 工业化 、 城镇化 和农业 现代 化快速 发展阶段 ,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十 二五” 期 间河南 经济总量有望继续保持 1 0 %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 同时 , 河南是 全 国重 要的粮食 、 能源 、 原材料和装备制造 业基地 , 发达国家和 沿海地 区企业 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的步 伐正在加快 , 河南具
郑外f 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迎来了历 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2 0 1 1
1 、 独特的 区位优势。地理 区位优势为构 建郑 J 、 『 、 l 区域 } 生金融
中心提供 了首要条件 。郑州作为中原地 区公路 网中心 , 承东接
西, 连南贯北 , 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得天独 厚 , 是全 国重要 的交 通通 信枢纽 , 物 资集散中心和 能源 、 信息 等交流和 交换 的重要 战略节 点。京广与陇海铁路 、 连霍高速与京珠 高速 、 G1 0 7 ( 京深

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简介金融中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金融行业中的核心地位,是各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业务的中心集聚地。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未来金融中心将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事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设金融中心,以提高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水平。

建设基础建设金融中心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中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通讯、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建设。

特别是要建立先进的通信网络和快速、安全的交通体系,以便于金融机构之间的便捷联系。

法律法规保障法律法规保障是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措施。

必须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保障金融市场的公正、透明和稳定,同时保护投资人的利益,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机构是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完善的金融中心,需要建设多样化、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建设建设完善的金融市场需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

这些市场需要透明、公正,具备高度自我监管能力。

同时,建立先进的金融工具,优化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金融机构分类建设金融机构建设需要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

通过多元化、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建立,以提高金融中心的整体能力和影响力。

人才建设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人才保障。

人才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资源,金融中心需要引进优秀的各类金融人才,建立良好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金融人才薪酬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在金融中心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金融信息系统建设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包括金融市场信息、金融机构管理信息、金融监管机构信息等多个方面。

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平台,满足不同种类金融信息的需求和交流。

大数据建设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能为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战略方向开始逐步深入人心。

金融中心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高金融产业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本文将从金融中心的概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金融中心的概念金融中心一般被定义为一个金融机构聚集的地区,通常由银行、证券、保险、商品交易和外汇交易等各类金融机构组成。

金融中心不仅指金融业机构的密集程度,还包括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聚集程度。

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有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城市。

二、建设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推动金融创新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推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加速金融市场的完善。

通过金融创新,可以增加金融行业的竞争,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 提高金融产业规模金融中心可以集聚金融机构和人才,提高金融产业规模,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中心可以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和就业。

3. 增强城市形象和影响力金融中心代表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三、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目前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

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代表,去年9月,上海开始正式试点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获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香港和深圳也成为了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城市。

虽然目前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压力。

首先,金融领域的监管和管理还不够规范和健全;其次,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还不够强;最后,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结论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加速金融市场的完善,提高金融产业规模,增强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浅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

浅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

浅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诸问题引言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给各地城市提供了发展成为金融中心的机遇。

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市也在积极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然而,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浅议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 城市定位与特色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武汉市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城市定位与特色。

在当前的金融业竞争中,各地城市都在争相发展自己的金融品牌和特色。

武汉市要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突出自身的优势,打造独特的金融中心。

2.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

武汉市需要加大对金融场所、金融交易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投入,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3. 金融监管与规范作为金融中心,武汉市要加强金融监管与规范,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4. 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日益成为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武汉市应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便利性。

5. 金融合作与开放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武汉市需要与其他金融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金融交流与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推动区域金融发展。

同时,积极开放金融市场,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6. 社会环境和文化建设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金融条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武汉市要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生活氛围,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和企业前来发展。

7. 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作为金融中心,武汉市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类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确保金融安全和稳定。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调研报告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调研报告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调研报告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在如何打造一个区域金融中心,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引进更多金融机构。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通过访谈金融专家、当地政府官员以及金融从业者,了解他们对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还针对当地金融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该地区的金融环境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地理位置优势调研发现,一个地区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优势是必不可少的。

靠近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经济区域,可以更便利地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吸引外资和人才资源。

本地区也具备了这样的地理优势,位于重要的跨国交通节点,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便利。

2.政府支持调研发现,政府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该地区。

通过调研得知,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人才储备调研发现,人才储备是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

拥有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提高金融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已经建立了一批专业金融人才培养机构,并举办了一系列培训和交流活动,有望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人才支持。

4.金融创新和服务调研发现,金融创新和服务水平是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

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科技水平,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已经在金融科技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并且正在加强与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合作,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打下基础。

四、建议1.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该地区。

2.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金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一)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一)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一)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关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建议一: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防范金融市场的乱象。

建议二:促进金融业务创新•支持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金融业务的跨界融合,促进金融体系的互联互通。

建议三:培育金融人才•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建立健全金融人才评价机制,激励金融人才的创新和高效工作。

•鼓励金融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人才。

建议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吸引外资和外国金融机构进入。

•建立健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结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而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政府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业务创新、培育金融人才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关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建议一: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覆盖范围和监管深度,以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程度。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做好风险预警和防范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体系建设研究

度存在正相关性。外贸依存 度 、 外资依存度分别为进 出口总
额 和 实 际利 用 外 资 额 与地 区 G D P的 比值 ,可 反 映 一 个 地 区
经济 的对外开放程度 。进出 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越高 ,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 其所需 配套 的金融服务水平也越高 。一
t声 t j
全面高效 , 金融信息传递通畅 、 灵敏 , 资金往来 自由的资金集
散地。金融 中, C , fL 集众 多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 , 聚集大量
的资金 , 具有一定 的资金辐射 和资金吸引 的功能 , 因而成为 资金融通中心和资金集散地[ 1 】 。 金融 中心通常以某一个经济
发达的城市作 为依托 。 影 响一个金融中心集聚金融企业和机 构的 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 、 对外开放程度 、 创新投入 、 人力 资本 、 基础要素等 。 第一 , 一个地 区的金融集聚程度与该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存在正相关性 。 通过分析英美 国家的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 可知 , 金融 中心通常 首先 都是经济 中心 , 金融 中心 发源地 的 经济 与金融实 力的增长 ,是 金融 中心形 成和发展 的重要保 障。金融业是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经济运行状况对金 融业 的发 展具 有重要影 响 ,同时金融业 促进实体 经济 的发 展, 彼此互为关联 。 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时, 企业 的经 营状况 良 好, 社会对资本 的需求量大 , 金融业运 营状 态 良好 ; 而经济处 于萧条阶段时 , 企业投资 的成功率低 , 金融 风险加剧 , 不利于
[ 2 ] 韩廷春 , 龙源. 投 融资机 制 与技 术创 新 : 基于 中 国省 级 区
域的实证研 究【 J J . 科研管理. 2 0 0 7 , 2 8 ( 4 )

区域金融中心构建条件路径论文

区域金融中心构建条件路径论文

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条件及路径研究摘要: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中心具有强大的资金集聚、扩散效应。

南充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是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

南充具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独特、金融业发展较快、金融实力较强、金融创新成绩显著等优势。

因此,南充应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同时南充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还必须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加强自身金融生态建设,加快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金融监控制度和加强风险防范。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创新;金融生态;金融体系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75-03南充是四川省最早规划的四个大城市之一,2004年市委确定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来,南充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已领先川东北地区,人口资源、科教文卫等优势已辐射和影响到周边地区。

2011年国务院新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更是将南充明确定位于成渝经济北部中心城市。

近年来,南充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总量跃升1000亿元以上,是全省少数的几个总量上千亿元的地区之一,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

未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规划的逐步实施,将为南充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来更好的机遇。

为此,在四川省内地区经济实力较强、软环境相对较好、具有一定金融基础的南充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积聚社会资本,推动资本的优化配置,对于加快南充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层次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充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意义区域金融中心是指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由金融资源及其驱动的各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而形成的具有规模效益、自身增长迅速,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区域金融增长极[1]。

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金融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贡献率、高成长性的特点,是南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政策建议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成为了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制定合适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以期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一、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减少金融许可证申办所需资本,鼓励更多金融机构进入。

•简化金融机构注册流程,提高办理效率,降低创业门槛。

•提供更多创新金融业务的准入机会,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

•增加金融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督能力。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三、建立金融创新支持平台•设立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孵化服务。

•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在金融业务中引入前沿技术。

•建立金融创新基金,为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投资。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金融专业人才培训。

•鼓励各地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开展金融教育与科研项目。

•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五、优化金融业务环境•加强金融信息安全监管,保护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

•简化金融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结论以上只是一些政策建议,要建设一个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

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文提到的一些建议,制定出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政策,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推进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推进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心区。
3 经济结构优化难度较大 。 、 以产业结
机构或合资公 司, 吸引国内外大 型保 险集 团在 合肥设立全国营运 中心 , 后援 中心或 区域性总部 ;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 研 究设立注册地在合肥 的法人保 险机构 。 3 、发展壮大证券基金 市场 ,培 育期 货、 期权市场。由于安徽资本市场相对 弱 小 ,大量本地 企业不能 通过上市 获得资 金 。为此要加快培育安徽优势企业 、 推动 优势企业上市 ,加大优势资源整合力度 , 不断增加上市企业数量 , 支持和扶助骨干
比较坚实 的经济基础 。 3 金融业发展优 势。 、 合肥 市已形成 了
亿元, 比年初 增长 2 . 人 民币各项 贷 1 %, 6
款余额 4 1 . 2 4 8亿元 , 0 比年初增长 2 .%, 07
待提高 , 合肥距离区域性金融 中心还存在

存贷款余 额总量 占全 省的 3 .%; 1 5 全市有 上市公 司 2 2家 ;保险机 构实现保费收入 6. s 9亿元 , 6 占全省保费收入的 1%, 5 比上
定差距 。 1 金融机 构聚集度较低 。 、 金融机构数
量众多 、 中度高是构建 区域性金 融巾心 集
的重要 条件和标 志 , 合肥市 目前金融的辐 射力和 影响力有 限 , 制约了金融集聚功能
的发挥 。 区域 内金融业尚未 呈现 出明显的
合资源 、 创新产品 、 强化服 务功能 、 提升竞
年增 长 2 .%。从 总 量 来 看 , 肥 已 经 成 22 合 为安 徽 省 的融 资 中心 。
力最强 , 十一 五” “ 期间 , 全市地 区生产总
值 从 8 84 7 .1亿 元 上 升 到 2 0 . 亿 元 , 7 25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产生的背景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股日趋高涨的“金融中心热”。

由于各个主要城市都意识到金融中心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争当金融中心便成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中追求的重要目标。

据统计,国内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已有20多个,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更发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强烈呼声。

在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中,又以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城市更为引人注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委市政府2008 年4月30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也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广东省和深圳市官方的口径,深圳将要建设的金融中心被定位为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即华南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03年以后天津则明确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在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给予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特权后,天津追求成为北方金融中心的热情更为高涨。

中国金融中心热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兴起一股有关金融中心的热潮,尽管具体原因很多,各个城市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但总体上考察,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对于该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一个城市要想在国内外获得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不仅需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拥有发达的金融业、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

伦敦、纽约、东京、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新加坡、香港等城市之所以世界闻名,之所以在世界金融市场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城市都是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所在地。

特别是在当今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否在世界经济金融运转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就要看其能否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例,这两个城市都是弹丸之地,它们之所以世界闻名,并不在于其拥有多么强大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而在于它们都是著名的亚洲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之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其集中有较为雄厚的金融资源,特别是上海还拥有国内的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从而事实上具有中国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

正因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所以我国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兴起金融中心热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建设金融中心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强大的标志。

按照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原理,一个城市的金融状况、金融地位是由其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发展的历史表明,正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才逐渐自然演变成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因此可以说,一个城市金融中心地位的获得实际上是其经济实力的展示和体现。

凡是有胆略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意味着其自信具有与对应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经济实力。

再次,建设金融中心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按照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虽然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实力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城市能够通过政府的推动而建设成为国际的或者国内的金融中心,又会反过来极大地促进金融中心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因为,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就是金融资源聚集的过程,这必然会给金融中心所在地带来规模巨大的资金流入,从而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本课题组曾经对上海、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弹性为1.66,即金融发展每提高1%会引起经济增长提高1.66%,同时上期金融发展1%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1.31%;上海地区金融发展1%会引起经济增长6.579%,而上期金融发展1%则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0.35%。

此外,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伴随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聚集,还会提升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也会带来大量相关人才的引进。

正是由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给所在城市带来无穷的经济和非经济利益,因此,国内诸多城市相继发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呼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金融中心建设不存在排他性。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中心形成一般规律看,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都拥有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城市,而这些中心城市一般都成为重要的金融中心。

如:美国有国际性金融中心纽约,也有区域金融中心芝加哥、洛杉矶等;英国有国际金融中心伦敦,还有区域金融中心曼切斯特;同样日本有东京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大阪、名古屋等。

这些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经验说明,经济发展加速加快了金融中心形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可以拥有若干个功能互补、层次不同的金融中心,同时,金融中心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起到积极作用,对所在地区发挥着重要金融支持和经济辐射功能。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构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地域空间内集聚的现象日益凸显,这也成为现代金融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一个基本规律。

而金融产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必然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金融产业的集聚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

已有的数据显示,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北京市金融业在2009年上半年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8%,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13%,居全国首位。

2009年,深圳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4%。

此外,金融业也成为上海浦东新区增长最快的行业。

当下,中国金融产业在区域的布局正经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整。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中,金融产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成为决定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和崛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于是,西安市及其所属的西安金融商务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从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区的所有中心城市距离金融中心所要求的绝对标准都有很大差距。

为此,除了从组织结构上按照区域金融中心的模式加以调整外,还需要一些具体软硬件措施,才能真正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首先,要做好西部金融中心的地理定位西部金融中心位置除了要考虑其本身要有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对较好的基础,还要考虑其地理位置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意义。

我们认为,将金融中心设在西安、成都或重庆为宜。

除了它们本身是西部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外,这些地方也是连接东西部的门户,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们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其次,要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步伐一是要深化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切实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完善内控机制,管理性机构要严格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要配合银行,充分利用呆帐准备金,加强呆坏帐核销。

同时,要完善呆帐准备金制度。

三是要积极构筑“政策洼地”,推动西部金融业快速发展。

如实行差别的准备金和利率政策、适当倾斜信贷政策、优惠的金融机构税收和利润留成政策,优先给予西部金融中心各项改革试点权等,推动西部金融中心超常规发展。

再次,要搞好金融中心的环境建设一是创新观念,更新思维,为西部金融中心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开办电子银行,发展网上金融业务,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网络和资金清算系统。

三是规范信用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金融环境。

四是为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引进高级管理与经营人才力度,壮大金融人才队伍。

同时,完善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各类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城市争抢西部金融中心无独有偶,在2004年1月7日,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其发布《上海与成都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的调查报告上,不仅将成都与上海相提并论,更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成都要当仁不让地建设成西部金融中心"。

而作为直辖市的重庆也同样提出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设想。

同样是在2005年,时任重庆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市质监局作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时就说:“重庆已成为西部金融中心。

”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正在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争取更多外资银行在当地设立分行。

专家分析认为,西安、成都和重庆都在打造各自的金融中心,都为自己的城市提出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

但就目前的状态来说,它们谁也不是真正的西部金融中心,至多也就分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因此,西安和成都、重庆目前的冲突还不太大。

但随着以后的发展,西部金融中心之争必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强势的三个城市的下一个追逐目标。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的统计报告显示,成都排第28名,西安第33名,重庆第40名。

当然,仅仅靠排名是很难说明谁就是西部金融中心的问题。

对此,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西部需要一个金融中心,西安应该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

在西部,能给西安造成“威胁”的城市也就是重庆和成都,与这两个城市相比,西安在某些方面还相对处于弱势,但从整体实力上来说,西安强于重庆和成都。

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还是银监会、保监会,它们西北的分支机构都设在西安。

而在西南,重庆直辖市后,重庆和成都势必存在一个竞争西南金融中心的问题。

率先提出西安金融中心设想早在2001年,由法国百富勤主办的“入世与西部大开发-国际资本的新机遇”国际研讨会上,西安是否具备成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资质就成为来自中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的专家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研讨会上,百富勤行政总裁鲍文德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安具备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条件,但需在“金融网络建设、监管、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建设”这四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在谈到西安构建“西部金融中心”这一核心问题时,都表示要大量引进外资(部)金融机构。

“香港之所以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是国际性银行代表处最集中的地方,西安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法国百富勤董事总经理傅庭美博说。

“金融监管的水平是在‘博弈’中提高,西安应向更多的外资金融开放,向世界开放,做到‘进入容纳’”著名经济学张曙光教授也表示道。

随后的2005年,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的袁纯清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周年的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为西安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西安一定要抓住机遇,确立西安在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