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 感想与收获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感想与收获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普通人,我深感上海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
一、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各类国际性会议、展览和活动纷纷选址上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二、金融中心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人才。
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此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也使居民的投资渠道更加丰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理财和投资的机会。
三、贸易中心上海建设贸易中心,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竞争与合作。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上海的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和商品进入上海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使上海成为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
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船舶制造、港口服务、物流等。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感受到了航运业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如更快的货物运输、更多的国际航线等。
五、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上海,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此外,科技创新也带动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上海建设五个中心,让我深感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便捷的物流服务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质量。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思考

权 ” 根 据 国 际 国 际 中心 建 设 要 求 . 海 具 有 自 己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上 上 海 建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优 势 : 、 济 基 础 厚 实 。金 融 中 心 1经
是 商 品经济 高度 发 展 的产物 ,是 经济 中心 功 能进 一步 增 强 的必
3 上 海 建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国 际金 融 中心的建设 步伐 。 争夺金 融 主导权 。本 文结合 国际金融 中心 建设 所 产 生 的 经 济 效 应 和 当 前 宏 观 经 济 形 势 。 上 海 建 设 国 对
际 金 融 中 心 进 行 思 考 . 析 出上 海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此 提 出 当前 分 由 上 海 建设 国 际金 融 中 心 所 面 临 的 几 大 挑 战 。 关 键 词 : 际金 融 中 心 ; 海 ; 济 效 应 ; 势 ; 势 ; 战 国 上 经 优 劣 挑
心 。但 面 对 4月 1 日的 股 指 期 货 全 线 大 跌 和 当 前 中 国 房 价 问 题 、 9 人 民币币 值等一 系列 问题 , 文对这 种 经济形 势下 上海 建设 国际 本 金 融 中心 进 行 思 考 。 2、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经 济 效 应 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01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需要灵活应
对各种不确定性,保持稳定发展。
竞争压力
02
随着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加剧,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需要不断提
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法规与政策调整
03
随着国内外法规与政策的调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需要密切关
注并适应新的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展望
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上海环球金 融中心有望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
引领金融创新
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等领域,上海环球金融中 心将引领行业创新,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上海环球金融中 心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未来挑战
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旅游服务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周边交通便利,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其 他旅游景点和购物中心,同时中心内也提供了各类旅游服 务,如导游服务、旅游信息咨询等。
文化交流功能
国际交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为国际化的 商务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 的企业和人士,为国际间的交流
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文化交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了各类文 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 会、文化节等,促进了不同文化
规模
该建筑占地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达到约120万平方米,集 办公、商业和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环保设计
绿色建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的能 源系统和优化的建筑布局等措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环保
该建筑采用了节能玻璃幕墙和自然通风设计,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和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

中提 高 我 国的综合 竞争力 , 持 我 国 国 民经 保 济 的良好势头 至关重要。 从一些发达 国家现代 化建 设 的历 史进 程
来看 , 国际金融 中心 的形 成和 发展 , 对推 动 国 民经济 发展 起 着重 要 的作 用 , 国际金 融 中心 已 日益成为一个 国家 经济制度 和综合 实 力 的 缩影。 一个 国 际金 融 中心 的 崛起 , 仅 能 够 不
济持 续快速发展提供 充分 的金 融支持 。
形势 发展趋势 的基 础上 , 再次 深刻 阐述 了“ 金
融是 现代 经济 的核 心” 一论 断。他指 出“ 这 金
融在 市场 配置 资 源 中起 着核 心 作用 , 融是 金
调 节宏观 经济 的重要 杠 杆 , 融是 国家 经 济 金 安全 的核心。 江 总 书记 的精 辟论 断, 一 步 ” 进 增 强 了我 国加 快金 融发展 的紧迫 性 , 一 步 进
会和政 府 财政 收 入 , 相 当长 的 时间里 不 断 在 强化经济 中心 的地位和 功能。
世界上 大多数 国家经 济 的大 力发展 都 离
不开金 融 中心 的支持 , 特别 是 对 内需主 导 型 的大 国经济 , 发展 自身 的金 融 中心 , 务于 自 服
身的 经济体 系, 通过 金 融 中心联 通 全球 经 并
中心 对 一个 国家 的长远 发 展 、 国际竞 争和 金 融安全 至关重要 。作 为 中国近代 金 融 业的发
源地 , 上海早 在 2 0世 纪 3 0年 代就 曾经是 远
有条件 充分 利 用 当前 国 内外 的新 机 遇 , 突破 传 统 的产业层次 , 挥后发 优势 , 设 国际金 发 建
为什么上海没有像香港一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为什么上海没有像香港一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会A1015李霄娜所谓国际金融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国际资金的集散中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竞争的根本,就在于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掌握,在于对全球资本控制权、支配权的争夺。
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包括亚洲在内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努力争取把本国、本地区某一大都市培育成为区域或国际的金融中心,使之能在促进本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上海和香港谁能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个在经济金融界颇有争议的问题。
(一)中国地广人多,经济规模庞大,完全可以容纳两个国际金融中心。
在一个国家内,已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下,如果再打造一个功能相同的国际金融中心,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在服务功能上寻求不同点,将上海打造成较之香港具有不同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美国有纽约和芝加哥两个国际金融中心,这两个金融中心各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与上海等内地金融中心,如果也能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在互补与共存、共赢中促进两地金融共同做大做强。
(二)要维护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的金融业在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作用。
香港回归祖国后,如何维护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个必须十分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香港作为重要的贸易与金融中心,对内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内地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发挥好香港的作用,有助于推进内地与香港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就香港而言,其定位必须立足于中国,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角色十分重要。
香港的未来系于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内地的支持,离不开与内地经贸、金融的加速融合。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持,还取决于香港金融监管与管理体制能否不断改进和完善。
对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

一
.
目标 一阶段性 .渐进式
地建立全面性的 国际金融中心
( 阶段性和渐进性 一)
笔者认为,建立 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 应该具有阶段性 、渐进性。 从时间上看 ,伦敦 、纽约等老牌 国 际金 融中心 的形成经历 了百余年 的漫漫 征途 ,而新加坡 、香港等新兴市场 的国 际 金融 中心 的形 成 也经 历 了3 年 的 时 0 间 因此 ,对于上海 来说,要建立一个 完整意 义 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可能也需要 几十年甚至更长 的时间 。 从空间上看 ,上海 目前要做 的事情 首先是巩固国 内金 融中心 的地 位 ,之后 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 区的 区域 性金融 中 心,然后再成为世 界性的金 融中心 从 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 资产情 况看,截止 到2 0 年1 月 .上海市 中资金融机构存 00 i 款 总额 为7 0 . 2 4 74 亿元^ 民币,贷 款总 额 为5 3 . 1 元人 民币,这 两项 指标 823亿 上 海 占 全 国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6 1% 和 .3 5 9 %。而从 上海 市外资金融机构 资产 .4 概 况看 ,截 止 ̄ 2 0年6 ,上 海市 外 10 0 月
国 际金 融 中心 后 ,只 会 对 亚 太 地 区 的繁
,
在 上 海 建 立 中心都 是为 了推动中 国经 济 的发 展 ,在 这 一 点上 ,没 有 矛
盾 。 前 面 提 到 ,上 海 历 史 上 曾经 是 远 东 的 金 融 中 心 , 改革 开 放 后 在 金融 方 面 又 走 在 上 述 其 他 几 个 城 市 的 前 面 。 根据 统
计 , 2 0 年 上 海 金 融 保 障 业 占全 市 00 G P 比重 达到 1 . ,使 得其他 城 市 I的 52 在这 方面要逊色不少 。因此,无 论从历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资料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资料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上海市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将成为上海金融业的新地标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旨在提供一流的金融办公空间,并为城市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以下是关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的详细资料。
项目概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核心商务区,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达到600米,共有120层,是继上海中心大厦之后,上海市的第二高建筑。
该项目由一座高层办公楼和一座豪华酒店组成,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世界一流的服务设施。
建筑设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中心的标志性特征。
建筑外形呈现为立方体的形状,从远处望去,宛如巨型水晶塔耸立在上海的天际线上。
建筑外墙采用透明玻璃幕墙,使建筑整体更具透明感和现代感。
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拥有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和可再生能源设备。
功能布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功能布局合理,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的需求。
项目共设有100层的办公空间,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办公环境。
整个项目还设有多个用于会议、展览和培训的会议室和展厅,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活动。
酒店部分提供了豪华的客房和优质的餐饮服务,为商务人士提供完善的服务体验。
配套设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期间,将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设施。
停车场将提供大量的停车位,以满足员工和访客的停车需求。
商业中心将引入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提供高品质的购物和餐饮选择。
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健身中心和娱乐场所,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平衡。
经济效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的建设将带动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项目预计将吸引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地位。
项目建成后,将为上海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商务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结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项目,将为上海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机遇。
该项目的建设将提供一流的金融办公空间和服务设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入驻,促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崛起。
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未来

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未来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和东方之珠的代表,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Global Financial Center,简称GFC)作为上海金融体系的核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建设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角度,探讨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
一、建设先期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业发展的中心之一,开始着力打造起自己的金融中心。
首先,上海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吸引国际金融业参与者。
其次,上海加大法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上海提升自身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国内金融业务的支持和服务。
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凭借各种有利条件的相互融合发展,迅速崛起。
2009年,上海成功承办了世博会,这使得上海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后,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设现状截至目前,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初见规模,并且逐渐在国内外金融界崭露头角。
首先,上海已经拥有了一批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业务。
其次,上海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已初具规模。
再次,上海的金融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科技的应用正逐渐渗透各个金融领域。
此外,上海也成功申请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试点城市,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建设挑战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国际金融业务在上海的占比相对较低,还需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公司落地。
其次,上海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需求。
再次,上海的金融科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提升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四、未来展望尽管面临挑战,但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发展仍然前景广阔。
首先,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改革将为上海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企业提供机遇。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然而,在金融领域,上海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如何加强金融中心建设,成为了上海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思路和实践,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建设金融生态系统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
这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建设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和跨国公司来到上海,促进国际化进程。
2.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建立风险保障体系:建立金融风险保障体系,增加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支持,保护安全感和信心。
二、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
加强监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机构的监管能力。
2.强化金融安全防范:加强金融安全防范,防止金融诈骗和其他不法行为。
3.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观念,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中国,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这些新技术和服务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
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科技优势和资金优势,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推广。
2.集成区块链技术:集成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交易的快速、高效和便捷,打造国际化的金融生态系统。
3.吸纳领先技术和人才:吸纳领先技术和人才,创造管控更高效的生态环境,培养更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加强国际合作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希望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城市。
加强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案:1.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上海市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体系优势、国际交通优势等资源,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诸多优势

彭 兴 韵 (中 国 社 科 院 金 融 研 究 所 货 币 理 论 与 货 币 政 策 室 主 任 )
老 7业 地 整改进 足 筒 =
哈尔滨 属于 内陆边 疆省份 ,改革 开放相对滞 后 ,经济 市场化 、外 向化程 度较低 ,老工业基 地又形成 于计划经 济时期和我 国 工业 化初期 阶段 ,体制性 、结构性 制约 因素积 淀较 深 。突破老工 业基地 的困境要 求我 们求变 ,国家政 策的 引导 推动我们求 变 。 而 老 工 业基 地调 整 改造 ,决 不 只 是 简 单 地脱 困 ,而 是 从 ‘ ’到 ‘ ’的脱 胎 换 骨 过 程 。 老 新 按 照 新 型工 业 化 的 要求 ,坚 持 内增 活 力 、外 借 助 力 ,以新求 变 、 以新 图 强 ,并 着 力在 ‘ ’字 上下 功 夫 。 其 中 ,国 新 企 的改制 、配 套改革 和提 升竞争 力等 方面能 够顺 利完成 ,为 哈尔滨 老工业 基地 的发 展奠定 了基础 。在 改革 的实践 中 ,我 们探 索并 创造 性地运 用了具有较 强指导性 和操作性 的运营增值 攀强发展 、增资扩股 战略 重组 、跨国 重组 内外互动 等模式 , 大地推 极
| : 海建 没 际 金融 I 心其 有 渚多优势 l l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 快速的增长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现在我国已是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 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了 中国
必须建设国际金融 中心。当中国在- 世界经济 中的 权重不断加大的时候 ,中国的发展需要建设国际 金融 中心,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致力于国 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目前 ,综合各方面条件 ,特 别是从历史条件和区位条件来看 ,上海具有诸多 优势 ,可 以建设成为—个具有 中国特色的国际金
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键词 】 海; 关 上 国际金 融 中心 ; 融 危 机 ; 遇 ; 战 金 机 挑
自 19 9 2年 启 动 国 际金 融 中心 建 设 以 来 , 海经 过 十余 年 的 发 展 . 取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 成就 。 目前 上 海 已成 为 全 国 金融 中 心 , 具 备 了冲 并 击 国 际金 融 中 心 的 潜力 。 上海 市 政 府 提 出 了 争 取 到 22 0 0年 将 上 海 建 设 成 为金 融 体 系完 善 、 管 有 效 、 务 高效 的 国 际 金 融 中心 的 总 体 目 监 服 标 。然 而 ,0 7年 以来 一 场 由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引发 的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给 上 20 海 国际 金 融 中 心 建 设增 添 了变 数 。 经 风 光 无 限 的 国际 金 融 中心 成 为 曾
中心建设增添了变数。 芎经风光无限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 ‘ 策源地” ‘ 和‘ 重灾区”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 部分国家釜融系
统 面 临崩 溃的 危 险 。 此 次金 融危 机 给 上 海 带 来 艰 巨挑 战 的 同 时 , 带 来 了可 贵 的 历 史机 遇 总 体 而 言 , 遇 重 于挑 战 。 也 机
离 。 在这 次 金 融 危 机 中 , 国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普 遍 加 大 投 资 , 大 内 我 扩
此 次 国 际 金融 危 机 的 “ 源 地 ” “ 灾 区 ”众 多 金 融 机 构 破 产 倒 闭 . 策 和 重 , 部 分 国家 金 融 系 统 面 临崩 溃 的危 险 。 金 融 危 机 还波 及 实体 经 济 . 成 造 全球 经 济 放 缓 和 失 业率 急剧 攀 升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分 人 对 上 海 国 际 部 金 融 中心 建设 提 出 了质 疑 , 为 上 海 应 该 暂停 , 至 终 止 国 际 金 融 中 认 甚 ( ) 上 海 提 供难 得 的 “ 三 为 前车 之 鉴 ” 美 国次 贷 危 机 和 由此 引发 的 。 心建 设 。 者 认 为 , 次 金 融 危 机 给 上 海 带来 艰 巨挑 战 的同 时 . 带 来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给 正 在 学 习 国 际金 融 先 进 经 验 的 上 海 提 供 了难 得 的 “ 笔 此 也 反 了 可贵 的历 史 机 遇 , 总体 而 言 , 遇 重 于挑 战 。 如 果 上 海 能 够 把 握 机 面 教 材 ” 机 。总 结 此 次 金 融危 机 的经 验 和 教 训 可 以 使 上 海 的 国际 金 融 中 遇 , 以舍 我 其 准 、 争朝 夕 的精 神 , 实 努 力 , 能化 危 为 机 , , 只 踏 必 更快 、 更 心 建 设 少 走 弯 路 。 从 这 次 金融 危 机 中可 以吸 取 的 教 训 很 多 . 主要 的 最 好 地 推 进 国际 金 融 中心 建 设 。 可能 有 两 点 。 是 虚 拟 经 济 必 须 与 实 体 经 济 匹配 。金融 业 和虚 拟 经 济 一 国 际金 融 危 机 给 上海 带来 的 历 史 机 遇 的 发 展 不 应 脱 离 实 体 经 济 的基 本 需 求 , 融 衍 生 工 具 的 杠 杆 放 大 倍 数 金 ( ) 升 上 海金 融 业 的相 对 竞 争 力 。此 次 金融 危 机使 纽 约 、 敦 要 控 制 在 市 场 主 体 可 以 承 受 的范 围 内 。 国 次 贷 危 机 总体 而言 是 金 融 一 提 伦 美 等 国际 金 融 中 心 元 气大 伤 , 多 金 融 机 构 在 欧 美 等 主要 市 场 的 业 务 萎 对 实 体 经 济 的 过 度 供 给造 成 的 。 海 的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建设 必须 与 上 海 许 上 缩 。 海 的金 融 体 系 在 危 机 中 受 冲击 相 对 较 小 , 行 稳 健 。 为 上 海 逆 乃 至 我 国 的 经 济 结 构调 整 和产 业 升 级 结 合 起 来 , 能 在 脱 离 实 体 经 济 上 运 这 不 势 加 速 发 展 创 造 了条 件 。 一 是 有 利 于 吸引 境 外 金 融 机 构 来 沪 开 展 业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金 融 。二 是 金 融 监 管 必须 跟上 金 融 创 新 的步 伐 。 融 监 金 务 。一 海 在 吸 引 外 资足 进 步 . 相 管 的 缺 失 是 美 国 次 贷 危 机爆 发 的 另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实 践 证 明 , 靠 放 L 但 依 对 而言 外 资 金 融 机 构 数 目仍 不 是 很 多 。 以 上 海 陆 家 嘴 金 融 贸 易 区 为 松 金 融 监 管 来 促 进 金 融业 的发 展 是 拔 苗 助 长 的 短 视 行 为 , 沙 地 建 楼 是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摘要:纵观多个国际金融中心,总结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并以此来分析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关键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1世纪全球竞争的重要领域已经发展为抢占国际金融新格局中的制高点。
上海作为我国承担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双重责任的领头城市,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无论是在提高我国实体经济实力,还是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以及国际战略主动权和金融创新等方面都有着迫切的必要性和非比寻常的意义。
本文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
1、优越的地理、交通和通讯条件从阿姆斯特丹的第一个股票市场,到如今稳坐国际金融中心的伦敦和纽约,我们不难看出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它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历史因素、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等多层次条件来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外界大环境;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便利的交通设施不仅对实体经济的意义重大,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交通费用等其他因素也息息相关。
在地理区位上,上海具有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良好优势。
上海和香港、新加坡、东京等主要金融中心时差不大,同时能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构建连续的接力交易。
在2009年9月8日,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gdci)报告在上海发布,纽约、伦敦、上海分别以624.4分、553.9分和513.1分列前三位,上海在“航运能级”分指标上表现尤为突出。
2、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实力对金融制度形成和金融市场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首先,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业的崛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受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收入水平则直接影响居民的资产选择偏好,从而决定居民对金融的需求程度。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潜力往往会产生一种引导效应,对各跨国企业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的选址产生影响,引导金融集聚。
稳定的政治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gdp的高速增长。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者:宇鸣来源:《中国经贸》2008年第07期日前,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就如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向记者作了详尽的阐述。
面向未来屠光绍介绍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的上海是一座发展之城,是一座开放之城,是一座活力之城:上海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商机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选择来上海创业和发展。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真诚期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积极参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大国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他强调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对此高度重视,始终寄予厚望。
2004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希望上海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2007年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适应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正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金融领域的许多改革开放的措施放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屠光绍认为,上海经过多年的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成为中国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主要集聚地。
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成为中国金融产品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地方。
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
迎接挑战屠光绍说,在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上海要充分发挥浦东新区改革试点的带头作用紧紧抓住国际化、市场化这一关键,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我的分析路径是首先分析其背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再分析上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再给出自己的评论。
背景:2009年4月2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意见》的出台,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政府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
中国内地计划202 0年之前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规划中的一部份。
内地有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尤其是环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因美国政府负债累累而受压。
一个更广、更深、发展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将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定义:关于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大概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金融中心是金融复合的概念。
一般谈到金融,最基本的单位是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一起构成了金融业,金融机构经营运作形成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等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并形成综合效应就称之为金融中心。
上海的目标是建设金融中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发展金融机构。
第二:金融中心是辐射范围的概念。
从辐射范围和能力看,金融中心有几类,第一类是境内中心,主要是以境内为主;第二类是区域金融中心,指在全球的一定区域内,有一定辐射范围;第三类是离岸中心,和境内相区别,主要是为境外服务;最后一类是国际中心,更准确说叫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公认的是纽约和伦敦,上海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全球金融中心。
第三:金融中心是数量规模的概念。
可分为两个指标,一个是绝对量的指标:绝对的规模能级,是指各类金融资产、金融交易的规模等;另一个是相对概念指标:即集聚程度,是指规模相对全球的占比。
第四:金融中心是综合功能的概念。
一般来说,金融中心至少有以下五个功能,即产品定价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进一步 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进一步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21年第10期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许亚岚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金融科技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极具潜力的亮点之一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中心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对提高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地位,并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未来,上海将如何朝着2035年远景的新目标再出发?对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从全球金融中心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经济》:近年来,上海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来,您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有哪些?曾刚:第一,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总指数已进前三。
按照GFCI的排名,上海从2009年3月的第35名,一路上升到2020年9月份的第3名,并且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位列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行列。
目前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齐备、境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金融市场体系,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居全球第三位,筹资额、股票成交金额分别居全球第一、第四位。
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在于:1.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管理好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财富的必然选择。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带给中国经济的一大反思就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也领会了勤劳致富、科技治国的深刻含义。
但是,由于我们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中,无论是个人的收入能力还是产业和贸易结构的定位方式都无法通过现有内需能量来支撑我们企业日益膨胀的产能,所以,中国的财富先天就带来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缺陷,只不过政府以稳定的汇率和结售汇制度的方式承担了大部分的汇率风险,今天在美联储启动印钞机购买美国国债的时候,我们更加意识到挽救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市成本也在让中国这个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债权国在承担。
于是,如何管理好我们自己创造的财富就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今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揽子政策的申请已获国务院同意”的这则消息,向海内外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宏伟目标和胆略,将可能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打开财富管理的困境,并迅速成长为和制造大国相媲美的金融强国。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是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到国际化成熟阶段的一个自然结果。
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功是建成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又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崛起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前提条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简称SIFC),是上海市政府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上海市通过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及优化金融环境等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和努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金融机构的落户。
各大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包括世界知名的投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
这些机构的落户不仅为上海带来了雄厚的金融实力和先进的金融技术,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金融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上海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提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不断完善金融法规和监管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和债券通、黄金国际板等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投资机会,也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些创新举措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上海大力推进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培训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同时,上海还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人才的回流,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这些优秀的金融人才不仅为上海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也为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上海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成立了一批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和实验室,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研发。
上海的金融科技企业也蓬勃发展,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故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故事【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背景和建设情况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功能和设施四、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和地位正文(篇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于 2008 年 8 月 29 日竣工。
它是中国目前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 492 米,地上 101 层。
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 (森) 主导兴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经历了一番波折。
它原本设计高度为 460 米,但因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停工。
2003 年复工时,发现在中国台北、香港已有在建 480 米高的摩天大楼,加之日方希望兴建世界第一高楼的愿望,于是将设计高度提升至 492 米。
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大楼造型外观酷似日本国旗、军刀,引发了一些关于风水的争议,最终将原本设计在大楼顶部的圆形风洞改为倒梯形。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想象。
它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强调功能性和科技感。
大楼内部设有观光厅、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餐厅等设施,为游客和办公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同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还沿线设置了四个独具特色的打卡拍照点,通过漫步计划,让楼内及周边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这座建筑的魅力。
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和地位不可忽视。
它的建成改变了陆家嘴地区的天际线,成为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同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办公和投资的热门地点,吸引了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入驻。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领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总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集建筑艺术、科技、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建筑,它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目录(篇2)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背景和建设情况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功能和设施四、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和意义正文(篇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于 2008 年 8 月 29 日竣工。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是上海金融中心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大厦于2024年完工,高度达到632米,是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亚洲地区的最高建筑,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和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塔。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设计和结构上展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特点。
首先,该建筑采用了“实心中空”的设计理念,内外表皮之间设置了数个空心管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心“环”,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使得在台风和地震等自然条件下更加稳定。
其次,大楼外表采用了玻璃幕墙,不仅提供了极佳的景观视野,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使室内环境更加明亮舒适。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还设置了一个独特的“双皮层”系统,可以减少传统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设计上的先进性,上海中心大厦在功能和用途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大楼内设有商业、办公、文化、休闲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酒店、办公室、展览中心和观景台等。
商业区域集合了众多知名品牌的店铺,为居住者和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办公区域则吸引了众多国际和本地公司入驻,成为上海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区域则举办了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体验。
而观景台则成为上海的新地标之一,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整个上海市区的壮丽景色。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对于上海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建筑成为上海金融中心核心区重要的地标,提升了上海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和地位。
其次,大厦内的商业和办公区域吸引了众多国际和本地企业入驻,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做出了贡献。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座绿色建筑,采用了多项节能和环保措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示范,并成为了全球绿色建筑的典范之一然而,上海中心大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建筑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较高,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上海中银金融大厦项目总承包单位

上海中银金融大厦项目总承包单位
摘要:
1.项目名称:上海中银金融大厦
2.项目地位: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项目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项目建设过程与特点
5.项目的完工及意义
正文:
上海中银金融大厦,位于我国著名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该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个项目的总承包单位是我国知名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项目建设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但凭借着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专业技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探索绿色建筑的理念,使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目标。
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中银金融大厦终于完工。
这个项目的完工,不仅标志着我国高楼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上海中银金融大厦的建成,对于提升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上海中银金融大厦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辛勤付出。
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是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092 武晓龙
学号:200930085226
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个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这一决定的战略眼光及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其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是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到国际化成熟阶段的一个自然结果。
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功是建成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又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崛起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大国博弈战略。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货币金融的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地位完全不相匹配。
中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而且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削弱了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础,给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
它将通过为亚洲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以人民币为标的的投融资场所,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双轮驱动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崛起过程。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现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实现全球金融平衡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其系统性风险将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而不断上升。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并实现全球金融的平衡发展。
从国家和全球来讲,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在复苏中加快调整,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
四、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动力
五、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防范面临新的要求
从上海自身发展角度来讲,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地位,并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二、上海基本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与OTC衍生品、黄金、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
三、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功能性营运中心,如票据营业部、信用卡中心、资金交易中心等大都设在上海。
同时,在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上海的金融机构走在全国前列。
五、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拥有较强的金融资源吸引力,不断吸引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和金融人才向上海集聚。
上海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综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质是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促进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崛起的战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