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木通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硫化汞的含量测定
本品含硫化汞不得少于96.0%。
附 注
• 人工朱砂 :又称“灵砂”,是以 水银、硫黄为原料,经加热升炼而 成。含硫化汞在99%以上。 • 银朱 : 与人工朱砂是同原料,同 方法,在同一罐内制成,只是结晶 的部位不同。
雄 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硫化物类雄黄族雄黄的矿 石
产地:湖南、湖北、贵州、云南
弹性和挠性
• 弹性是指片状矿物药受到外力能弯曲
而不断裂,外力解除后,又恢复原状 的性质,如云母片; • 如外力解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称挠性,如金精石。
磁 性
指矿物可以被磁铁或电磁 铁吸引或其本身能够吸引物体 的性质。
气 味
二、矿物类中药的分类
矿物学上的分类,通常是根据其阴 离子的种类进行分类,例如硫化物类的 朱砂;氧化物类的赭石;硫酸盐类的石 膏等。 从药学观点来看,是以阳离子为依 据进行分类,因为阳离子通常对药效起 重要的作用。如汞化合物类的朱砂等; 铁化合物类的赭石等;钙化合物类的石 膏等。
结晶习性
多数固体矿物为结晶体。其中有 些为含水矿物,比重小、硬度低。 水在矿物中存在的形式,直接影响 到矿物的性质。由于各种矿物含水 的存在形式不同,矿物的失水程度 也不一样,这种性质可以用来鉴别 矿物类中药。
透明度
• 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按矿物磨 至0.03mm标准厚度时比较其透明度,分为3类: • 透明矿物,能容许绝大部分光线通过,隔着 它可以清晰地透视另一物体,如无色水晶。 • 半透明矿物,能通过一部分光线,隔着它不 能看清另一物体,如辰砂、雄黄等; • 不透明矿物,光线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即使 是在边缘部分或薄片,也不透光,如代赭石。

中药鉴定学培训讲座PPT内容宣讲

中药鉴定学培训讲座PPT内容宣讲

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性及其位置
1 实 用 性 强:主要研究内容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4 中成药
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 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 应用的剂型。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3 饮片
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 疗需要的加工品。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9 天然药物: 取自天然的有效物质制成的药物。 10 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使用的传统药
物。
11
中医:我国自古以来传统应用的医药学理论和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中药的鉴定总论 ppt课件

中药的鉴定总论 ppt课件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地方药品标准(现已取消不用):
2、核对文献: 植物分类学著作:《东北植物检索表》、
《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品种方面的著作:
《中药志》、《中药材品种论述》;
3、核对标本:针对未知种属
二、性状鉴定
1、形状: “×形 ×状”、长、宽、狭 2、大小:长短、粗细、薄厚 3、颜色:复合色以后一种色为主色 4、表面特征:光滑、粗糙、皱纹、皮孔、毛茸 5、质地: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粉性
要求; “量取”: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约”: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10%。
2、方 法: (1)取样前:
注意品名、产地、规格、外包装是否一致,检查 包装的完整性、有无污染、霉变等情况。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检定用样品原则如下: 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对于贵重生药,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6、断面特征:
自然断面:是否易折断、有无粉尘、响声; 注意观察:平坦、纤维性、颗粒性、裂片状、胶丝、层层剥离;
横切面:木部与皮部比例、维管束排列方式、射线分布、油点
7、气、味:
8、水试: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 色变化及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性变 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 易干燥。加热时间的长短及采取何种加热方法 ,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白芍煮至透心,天麻 、红参蒸透,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等。
• 熏硫 有些药材为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
燥前后用硫黄熏制,如山药、白芷、川贝母等 。 • 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 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 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 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 仲、玄参、续断等。 • 干燥
• 中药材的贮藏保管和变质防治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部颁药品标准》 地方药品标准
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 取样 • 鉴定 • 结果
三、中药鉴定的方法
• 来源鉴定 • 性状鉴定 • 显微鉴定 • 理化鉴定
新技术和新方法
• 指纹图谱: DNA指纹图谱 化学指纹图谱
总之,丰富多彩的云南中药资源,是云南 中药现代化推进和发展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应 珍惜它,开发利用它,同时保护好它。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1、萌芽阶段
无文字记载,以口碑师传为主。
2、性状记述阶段
• 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 ,著者不详,成书年代在东汉末年。 《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 动、植、矿三类,共365种,分上、中、 下三品,是汉以前中国药物知识的总结, 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要求不同,一般 来说都应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适度、 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 质破坏少等要求,以保证药材质量。
• 中药材加工的方法
• 拣、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

天然药物学 茎木类药材木通鸡血藤等护理课件

天然药物学 茎木类药材木通鸡血藤等护理课件
高。
茎木类药材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 制炎症细胞的活化等方式,达
到抗炎作用。
抗菌作用
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等 方式,达到抗菌作用。
抗肿瘤作用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 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等方式,达 到抗肿瘤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调 节免疫因子的分泌等方式,达
03 茎木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
茎木类药材的采收时间与方法
采收时间
茎木类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此时植物生长旺盛,有效成分含量高 。具体采收时间还需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采收方法
采收茎木类药材时,应选择健康无病的植株,割下或挖取其地上部分,保留根 部以利再生。同时,采收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采伐。
06 茎木类药材的养护与保存 方法
茎木类药材的养护方法
分类养护
根据不同茎木类药材的特性进行分类 养护,如木通、鸡血藤等,以便更好 地管理和保护。
控制温度和湿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养护茎木类 药材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 度都可能影响药材的质量。
防虫防鼠
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虫害和鼠害,如 定期检查、使用防虫剂等,以确保药 材不受损害。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茎木类药材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 反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 。
茎木类药材的使用禁忌与替代品
禁忌
部分茎木类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或滥用。孕妇、儿童 、老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时需特别谨慎。
替代品
在无法获取某些茎木类药材时,可以考虑使 用其他具有相似功效的药材进行替代。但应 注意替代品的药效和安全性,并在专业医师 指导下使用。

6中药鉴定学2,3

6中药鉴定学2,3

《中药鉴定学》(6章2类)第六章茎木类中药(2类)1.大血藤21)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2)性状鉴别:表面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红棕色内皮。

横切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大血藤与鸡血藤的区别),木部黄白色,有细孔状导管,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

3)化学成分:①鞣质。

②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药材是大血藤)4)薄层鉴别:大血藤对照药材2.苏木31)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2)性状鉴别:①呈长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②表面黄红色或棕红色,具刀削痕。

③横断面略具光泽,髓部明显④横断面有的可见带亮星的髓部。

⑤气微,味微涩。

3)理化鉴别:取粉末,加水放置,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

置紫外,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显猩红色,置紫外,显蓝色荧光,加颜色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置紫外,显黄绿色荧光。

4)薄层鉴别:苏木对照药材、巴西苏木素(苏木的红色成分)5)含量测定:原苏木素B、巴西苏木素3.鸡血藤41)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2)性状鉴别: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或黑棕色,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的中药是鸡血藤),髓部偏向一侧。

3)化学成分:①黄酮类。

③三萜类。

④甾醇类。

⑤鞣质等成分。

(不含生物碱)4)薄层鉴别:芒柄花素(鸡血藤和降香的共同之处:①豆科植物②质硬)(3类)1.降香 61)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①树干的心材和②根的心材(药用部位)。

2)性状鉴别: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

质硬,有油性。

气微香,味微苦。

入水下沉(的中药是降香)。

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2.通草 71)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药用部位)。

2)性状鉴别:①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

②体轻,质松软,易折断,③断面显银白色光泽,④断面中部空心或有半透明圆形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

⑤气微,味淡。

1。

中药鉴定学课件

中药鉴定学课件
质地:触摸药材的质地,判断其是否干燥、 柔软等
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判断药材中含 有哪些有效成分
炮制方法:了解药材的炮制方法,判断其 是否经过正确的炮制过程
产地:了解药材的产地,判断其是否来自 正宗产地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
外观鉴别: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理化鉴别:利用化学方法检测药材的成分和含量 生物鉴别:利用生物技术检测药材的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 安全性评价:检测药材的毒性、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
中药的理化鉴定
性状鉴定:观察中药的外观、 颜色、气味等
显微鉴定:观察中药的细胞、 组织、粉末等微观结构
理化鉴定:测定中药的化学成 分、含量等
生物鉴定:利用生物技术鉴定 中药的活性成分、毒性等
中药鉴定技术与方法
中药鉴定的常规技术
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 中药的组织结构
理化鉴定:利用化学方法测 定中药的化学成分
现代时期:以《 中药鉴定学》为 代表的中药鉴定 学著作
当代时期:以《 中药鉴定学》为 代表的中药鉴定 学著作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学:中药鉴定学需要生物学知识来识别和分类中药
化学:中药鉴定学需要化学知识来鉴定中药的成分和性质
药理学:中药鉴定学需要药理学知识来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临床医学:中药鉴定学需要临床医学知识来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YOUR LOGO
中药鉴定学PPT 课件
汇报人:
,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中药鉴定技术与 方法
中药鉴定学概述
中药材的鉴别与 评价
中药鉴定基础知 识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与评价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中药鉴定学概述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作用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14
(2)寻找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①从古代本草中寻找。 ②调查、整理和推广民间用药,以扩大品种。 ③大力研究野生变家种家养,以扩大栽培面积。 ④进行药源普查。 ⑤从生物的亲缘关系上寻找野生资源。 ⑥从有效成分筛选。 ⑦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新药。 ⑧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15
(3)中药资源的保护
药工业应用(保护企业、保护植物)。
17
在加大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力度时,也要 重视资源保护和发展生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 植物种质库,对有开发利用前途的各种药用资 源进行系统的调整、研究、整理、总结工作, 恢复和新建一些重点药材种植基地。另一方面, 开展野生变家种试验推广研究,按照GAP的要 求种植,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13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1)寻找扩大新药源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中药生产虽然成倍增长,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外 的需要,且中药大多依靠野生资源,经逐年采 集,有些品种的产量有所下降,造成常用中药 材的紧缺;一些多年生的道地栽培药材,由于 需要量很大,虽一再扩大种植面积,也不时形 成缺货现象;有些药材本来产量就小,更显得 供不应求。有些品种是国际、国内公布的珍稀 濒危动、植物品种,必须保护和尽快寻找代用 品。要解决上述问题,除发展野生药材之外, 必须家种家养,扩大栽培面积、增加圈养头数 ,以弥补产量,努力寻找新的药源。
1、保证药材质量 2、便于临床用药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3、利于运输、储藏、保管 4、消除或降低副作用 5、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
35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要求不同,一般 来说都应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适度、 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 质破坏少等要求,以保证药材质量。
36
• 中药材加工的方法

中药鉴定学木通

中药鉴定学木通
墩果酸等,水浸液中含有多量钾盐。
五、关于马兜铃酸的毒性:
• 1、一个时期,国际上所谓“中药肾病” (CHN)一说十分流行,主要是针用中药有肾中毒和致癌的问题。
• 2、2004年8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 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 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 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 剂的监管。
3、木通 Caulis Akebiae
•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 三叶木通(八月柞) 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 白木通A. trifoliate (Thunb.) Koidzumi var. australis(Diels) Rehd.的茎藤
• 煎汤内服,3-9g。
2、川木通 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 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绣球藤C.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产于四川、 贵州、湖南等省,清热利尿,通经下 乳 。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 本品有利水通淋,清心泻火,通经下乳之功, 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小便短赤、水肿、 周身挛痛、经闭乳少等症。
木通
二、性状鉴别:
• 关木通: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粗1.5-6cm, 表皮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纵沟及斑状浅 棕色残余栓皮,节处略膨大,质坚体轻,不 易折断;
• 断面小孔密布,呈多层同心环状排列,与类 白色射线交叉呈蜘蛛网状;
• 髓部明显。
• 味微苦。
小木通药材外形
• 3、木通:呈圆柱形,扭曲,直径 2cm以下,外表栓皮黄棕色至暗棕 色,皮孔明显,有纵沟纹及横裂纹, 断面有淡黄色或灰白相间的放射状 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苦。

《中药鉴定学总论》课件

《中药鉴定学总论》课件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01
中药储存与保管的概念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是指对采收的中药材进行合理的储存、保管和维护,
以保持其质量和药效的过程。
02
中药储存与保管的方法
主要包括干燥、防潮、防虫、防鼠、防霉等措施。同时,根据不同中药
材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储存和保管方法。
03
中药储存与保管的注意事项
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交叉感染和混淆,确保中药材质量
理化鉴定
总结词
理化鉴定是通过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等方法 对中药进行鉴定的方法。
详细描述
理化鉴定主要依据中药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 质进行鉴别,如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等方法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复杂成分的中药具有较 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理化鉴定需要 使用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且操 作较为繁琐。
可靠、安全有效。同时,还要注意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储存设备,确
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04
中药的鉴定方法
基源鉴定
总结词
基源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础,通过对中药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矿物种类进行鉴定,确定中药的来 源。
详细描述
基源鉴定主要是通过观察中药的植物形态、花、果实、种子等特征,动物形态、骨骼、器官等特征, 以及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来确定中药的来源。在进行基源鉴定时,需要掌握大量的植物、动 物、矿物知识,以及各种特征的鉴别要点。
感谢观看
量进行鉴定和评价。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 门必修课程,也是中药学领域
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重要性
1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对于保 证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具有重要意义。

木通

木通

木通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MutongAKEBIAECAULIS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quinata(Thunb.)Decne.叶木通Akebiafrz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干燥藤茎。

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30~70c-m,直径0.5~2cm。

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

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

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气微,味微苦而涩。

【鉴别】(1)本品粉末浅棕色或棕色。

含晶石细胞方形或长方形,胞腔内含1至数个棱晶。

中柱鞘纤维细长梭形,直径10~40μm,胞腔内含密集的小棱晶,周围常可见含晶石细胞。

木纤维长梭形,直径8~28urn,壁增厚,具裂隙状单纹孔或小的具缘纹孔。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110(220)μm,纹孔椭圆形、卵圆形或六边形。

(2)取本品粉末1g,加70%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木通苯乙醇苷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l0.0%(附录ⅨH第一法)。

木通、厚朴、辛夷、五味子.ppt

木通、厚朴、辛夷、五味子.ppt
木通

P179
木通科植物五叶木通、三叶木通、或白 木通的干燥藤茎。
生药性状
圆柱形,表面灰棕色, 外皮粗糙,有许多不规则 纵裂纹及横裂纹。断面皮 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 黄色小点,木部黄白色, 导管孔细密排列,射线浅 黄色,放射状,髓小,有 时中空。 体轻,质韧,气微,味微苦而涩。

正品木通的功效

性温,味酸,甘。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咳虚喘,遗尿尿频,久泻不止, 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症。 使用注意:酸涩收敛,凡表邪未解,内 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均不宜使 用。

现代临床

一般脑神经疾病:头疼、头晕、失眠等 神经衰弱症。 肝炎:复发率高


不明原因的低血压
小结

关木通断面特征。

厚朴的拉丁名、来源、生药性状、粉末 特征。 五味子的来源、生药性状、药理作用。
辛夷的来源、生药性状。



主要用于实胀。
厚朴花



厚朴的干燥花蕾。4~5月花蕾未开时采摘, 稍蒸后晒干。 性微温,味苦。 理气化湿 用于痞满胀闷。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上品

收涩药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北五味子”或华 中五味子——“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 实。

北五味子产于东北,南五味子产于湖北、 山西、云南等省。
植物形态

药理作用


肌肉松弛作用: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 兔 肠管 兴奋 煎剂对平滑肌 支气管 兴奋 的作用 小鼠 大剂量
或豚鼠
抑制
肠管 小剂量 兴奋

中枢抑制作用: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 抗溃疡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含广防己、青木香的中药制剂 必须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凭医师处 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 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 应立即停药,儿童及老年人慎用, 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4)凡2004年9月30日以后生产的中成 药中仍含有广防己、青木香的,一律按 假药查处。 • 3、2005年版药典已取消了广防己、关 木通、青木香的药用标准。 • 4、马兜铃酸不等于马兜铃类中药。
五、关于马兜铃酸的毒性:
• 1、一个时期,国际上所谓“中药肾病” (CHN)一说十分流行,主要是针对含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 的常用中药有肾中毒和致癌的问题。
• 2、2004年8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 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 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 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 剂的监管。
• (1)取消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 防己)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 处方中含有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应 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 中的广防己替换为《中国药典》2 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防己(防己 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 (2)取消青木香(马兜铃科植物马 兜铃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 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 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 前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中国 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土 木香(仅限于以菊科植物土木香的 干燥根替换)。
•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 三叶木通(八月柞) 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 白木通A. trifoliate (Thunb.) Koidzumi var. australis(Diels) Rehd.的茎藤 • 本品有利水通淋,清心泻火,通经下乳之功, 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小便短赤、水肿、 周身挛痛、经闭乳少等症。
三、显微鉴别:
关木通横切面简图
• 关木通横切 面详图
• 关木通粉末 图
• 小木通横 切面:
小木通与绣球藤横切面简图
• 小木通 粉末
• 木通: • 皮层纤维群与石细胞群连成断续的 环带;纤维、石细胞及某些薄壁细 胞中含草酸钙棱H11O7N)A、 B、D、Ⅳ及马兜铃苷、齐墩果酸、常春 藤苷元、木兰碱等。 • 绣球藤与小木通均含皂苷、植物甾醇等。 • 木通含有常春藤皂苷元、木通皂苷、齐 墩果酸等,水浸液中含有多量钾盐。
关木通
• 小木通: • 茎直径1-3.5cm,多弯曲 外表黄棕色、黄褐色, 有纵直凹沟及棱脊;残 留皮部易撕裂,节膨大; • 木部宽广,满布小孔, 为导管排列成若干同心 环状层纹; • 体轻,不易折断,断面 黄白色,略显菊花心; • 髓部明显。 • 味微苦。
小木通药材外形
• 3 、木通:呈圆柱形,扭曲,直径 2cm 以下,外表栓皮黄棕色至暗棕 色,皮孔明显,有纵沟纹及横裂纹, 断面有淡黄色或灰白相间的放射状 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苦。
木通
二、性状鉴别:
• 关木通: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粗1.5-6cm, 表皮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纵沟及斑状浅 棕色残余栓皮,节处略膨大,质坚体轻,不 易折断; • 断面小孔密布,呈多层同心环状排列,与类 白色射线交叉呈蜘蛛网状; • 髓部不明显, • 气微,味苦;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气味。 以断面鲜黄色者佳,色变黑者不能使用。
2、川木通 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 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绣球藤C.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产于四川、 贵州、湖南等省,清热利尿,通经下 乳 。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木通 Caulis Akebiae
关木通、川木通、木

• 木通为降火利水,宣通湿滞的常用 中药。2005年版药典新增品种。 •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之为 “通草”。
一、植物来源:
1、关木通 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 • 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木通马兜铃 (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主产吉林、辽宁 等省。 • 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 尿通淋、清心降火、通络下乳。 • 煎汤内服,3-9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