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修订要点分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教材修订要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教材修订要点
(三)补充或改写学生实验
为进一步统一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标准》在附录1中列出了20个物理实验,作为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其中,九年级教材中涉及的有:基本操作类实验3个,测定性实验1个,探究型实验3个。
(四)加强STS教育,注意联系实际
本次修订尽量保留了“STS”“科学世界”等栏目,并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做了适当的补充。
作业2-2:本学期使用该册教材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本学期使用该册教材修订要点
一、理修订教材的总体变化
(一)调整教材结构
1.电学内容整体移到九年级
2.优化“物质的结构”主题的线索
3.整合“生活用电”相关内容
(二)修改知识内容的表述
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和一线反馈的意见或建议,针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不同的处理。1.解压缩2.比值定义3.删减或降低教学要求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修订要点:
1.改变I、U、R关系的探究思路
2.改写“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3.增加“科学世界:酒精浓度检测仪”
第十八章电功率修订要点:
1.增加“电功”概念,完善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2.修改“电功率”的表述
3.改写“焦耳热”演示实验
4.明确电能表“标定电流”与“额定电流”的区别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修订要点:
1.兼顾城乡差别,补充“城市住宅配电系统”
2.修改“安全电压”的表述
3.增加“高压触电”相关知识
第二十章电与磁修订要点:
1.整合部分节次
2.“实验研究电磁铁”改为“演示实验”
3.改进“交变电流”演示实验
(五)优化版式和插图
保留章首图和章首语,在每章的第一节题后增加“节首图”;提升插图质量。
二、各章修订要点

国培作业:本学期使用该册教材修订要点——谢丹军

国培作业:本学期使用该册教材修订要点——谢丹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⑶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
⑷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一方面获得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面积”的编排,与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作业2-2:本学期使用该册教材修订要点

教材修订后的简单分析及应对策略

教材修订后的简单分析及应对策略

教材修订后的简单分析及应对策略作者:巨海波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11期摘要:西藏自治区自2010年9月份开始在高中学校全面启动了新课程改革。

最新的教材相对于2010年使用的教材已经作出了部分的调整修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3月第4版,2009年5月第11次印刷版本(以下简称“旧教材”)与最新的2008年3月第4版,2014年6月第5次印刷版本(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比较,以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阐述对教材修订的一些简单看法。

关键词:教材修订;新课程;应对策略一、修订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对教材上的部分材料,包括图片资料、学生活动的资料以及个别辅助文等进行了修改如,旧教材中第4页阐述物物交换时,给出的图片资料为“盐”“矛”“咖啡”“红珍珠”“牛奶”,其中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装的,咖啡是在一个瓷器杯子里,最初的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这显然不符合史实。

在新教材中上述图片改为“盐”“布匹”“粮食”“茶叶”“马匹”,更加符合时代特点。

虽然都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但能看出教材修订者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敬意。

2.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如,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知识点;供求影响价格“买方市场、卖方市场”知识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物价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知识点;消费类型“按消费对象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知识点等进行了删减,删减的内容笔者认为多是一些繁琐的概念或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材容量,减轻了学生负担。

3.对部分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了重新整合如,旧教材在阐述“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知识点时,将其放在“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后利用小字部分阐述,新教材将这一知识点提前到课本首页,放在商品的含义后阐述,且在教材的正文中明确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对教材修订的建议

对教材修订的建议

作为多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师,对教材修订的建议,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本册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并对小数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实行了整理与复习。

新教材继承了旧教材中较好的教学特点仍然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特点。

本册教材的修订特点能够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部分、三个重点、四个领域”。

“一个理念”是指本册教材所体现的新教学理念;“两个部分”是指本册教材能够分为新知识教学和已有知识整理复习两个部分;“三个重点”是指本册教材有“圆柱与圆锥”、“比例”、“整理与复习”三个重点单元;“四个领域”是指整理与复习单元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点此下载作业】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点此下载作业】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2)体操类运动中的基本体操、广播体操、韵律活动与舞蹈以及适合本水平学生条件的其他体操类项目。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是:
横队、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等队形动作;站立、蹲立、坐位、仰卧、俯卧的各种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各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有利于发展学生节奏感和协调性韵律动作;唱游活动等。
(二)进一步明确体育课程性质,强化运动技术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课标实验稿》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形成集体精神和能力)
学习目标:学习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环境和新集体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环境和同伴发生变化时,也能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如:在新分组后也能很快地和新伙伴一起愉快的学习。
可以选用以下的内容和手段发展:在体育环境和学生集体被有意识地变化或自然发生变化时,进行体验性或集体性游戏,以及团结友爱的教育。
评价视点:完成柔韧性成跪坐姿势,上体向后躺倒至头着地为完成,头不着地时不算完成。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会调控情绪并有自信)
学习目标: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转移的作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在体育活动对情绪转移的作用与效果。如:能回忆和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后情绪变好的事例等。
(五)强化和明确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评价,给予建议和范例
运动参与(水平一):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教材修订思路及六大改变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教材修订思路及六大改变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教材修订思路及六大改变修订思路一^合:强调整体架构1.整合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进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是评价学生的基石。

语文要素就像将珍珠串成项链那样,它既是统编教材编写的主线,又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

然而,新修订的统编教材对其中一些模糊或者重复或者不易操作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整合。

如:三上与四下童话单元整合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五上与五下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单元整合为:关注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了解景物特点。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一篇,读第三自然段披露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批注,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说清楚;第二篇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和同学交流;第三篇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批注,再和同学交流。

2.整合内容板块新修订教材进一步优化全书框架结构,明确板块和栏目的定位,理清内部的层次,加强整合,减少支脉,避免琐碎,也强化了单元一体化设计:横向看,每册教材阅读学习内容,覆盖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纵向看,教材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安排的语文要素都体现了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进阶性。

在修订中加强了学段之间阅读能力、语文要素的进阶与衔接,理顺了单元课后习题的关系,实现了课后习题的结构化。

如,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就开始“标注单元”,更好的与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顺序衔接。

再如,整合了“语文园地”栏目,将原来独立的“口语交际”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提升语文园地作为综合性语文实践这样一个栏目的功能。

同时对“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也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将原来的“查字典”这个栏目并入到“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并入“字词句运用”。

又如,调整了部分单元的表达话题,以更贴近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升单元阅读和表达内容的关联性。

适当调整了关联性不高的习作话题,更加注重单元内容整体性,使单元习作尽可能体现“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进阶原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说明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说明

综合与实践与探索规律
“综合与实践”活动着力体现发现和提出 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规律”更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探 索规律的过程
谢谢各位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按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呈现活动线索
强调数量关系式在学生确定解题思路过程 中的作用
加强对解题结果的检验
注重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
百分数
把百分数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合并成一 个单元
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强调百分数在数据分析 过程中的作用
适当调整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实际 问题的教学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线索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把分数除法和比合并成一个单元 进一步细化重点内容的认知线索
不再由现实情境引入比的基本性质
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心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
在梳理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引发假设的需要
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假设策略的 深刻体验
在回忆既有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对假设策略 的认识
教材的基本结构
1. 方程 2.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积的变化 3. 分数乘法 4. 分数除法 5. 认识比 大树有多高 6.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 解决问题的策略 8. 可能性 9. 认识百分数 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10. 整理与复习
各单元教材修订说明
长方体和正方体
揭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材修订工作方案

教材修订工作方案

教材修订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教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修订工作变得必要且紧迫。

本方案旨在制定教材修订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规范与时代的接轨。

二、修订范围与原则1. 修订范围:包括课程设置、知识点的内容和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

2. 修订原则:(1) 紧跟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2) 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突出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3) 兼顾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4) 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方式。

三、修订步骤1. 编制修订方案:组建修订专家组,明确修订的目标和任务。

2. 调研分析:对现有教材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3. 制定修订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材修订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安排。

4. 审定大纲:由专家组审定新教材的大纲,明确内容和知识点的变动。

5. 编写教材:根据大纲编写教材的内容和实例,突出核心概念和重点知识。

6. 试用与修订:将新教材试用于少数学校,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修订。

7. 正式出版:完成修订后,正式出版新教材,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全区域的学校。

四、时间安排1. 编制修订方案:2周2. 调研分析:4周3. 制定修订计划:1周4. 审定大纲:2周5. 编写教材:4个学期6. 试用与修订:1学期7. 正式出版:6个月五、组织实施本方案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成立教材修订专家组,并与各学科组建教师研修团队进行配合和支持。

修订专家组将根据任务量和进度,适时召开会议进行沟通与协调。

六、评估与反馈教材修订专家组将对修订后的教材进行评估,以确保修订的质量与效果。

并通过定期的调研和教师座谈会,收集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作为后续修订的参考。

七、预算与资源保障教材修订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2014年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培训讲稿整理目录:1.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性,进一步体现教学课程内容核心。

2.认数和计算单元的修订说明3.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修订说明4.解决问题的策略修订说明一、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性,进一步体现教学课程内容核心苏教版教材的整体印象:实、新、细、活。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本次调整的主要变化:单元少了,体例变了,内容结构发生了变化,更加重要的是隐形的变化。

一、完善知识结构,体现数学本质。

1.注重体现乃至突出课程内容的实质。

如统计图取消箭头,保持一致性;几何部分从体到面,再到线点。

2.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内容单薄的单元。

3.加强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二、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丰盈数学教学过程。

1.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如“平行”,将“在同一平面内”改变为“像这样”。

2.丰富适切的素材以引发学生动机。

3.加强概念教学展开过程。

4.加强直观和操作活动。

5.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如“时间单位”教学后移,一年级不再教学了;“时、分、秒”集中移动到二下;“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合并到三下。

五下“找规律”部分删除“图形的覆盖规律”策略,降低了难度。

三、积极探索尝试,推进课程建设。

1.“综合与实践”突出活动,适当加强综合性、实践性。

2.增设“动手做”,培养实践能力。

3.加强数学活动,数学学习的回顾与反思,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调整探索规律的要求与内容。

用专题活动形式代替“找规律”单元,加强活动,加强规律的表示与交流,重在探索规律过程的展开,不在应用规律,减轻学生负担。

5.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

6.关注过程性评价。

7.发挥算盘在认识万以内数和多位数中的作用。

二、认数和计算单元的修订说明一、认数部分的主要修订内容【整数部分】1.调整编排结构。

(1)整合千以内数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2)调整认数学习结构。

原来先学习数的组成,接着学习读写。

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2008年9月印刷)修订要点

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2008年9月印刷)修订要点

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2008年9月印刷)修订要点2008年9月“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普通班)各讲主要修订内容如下:第一讲中文图书著录规则1)ISBD的背景和目的新增对ISBD统一版的介绍:2007年,国际图联出版了ISBD统一版,将原来包括在各种专门ISBD中的全部资源类型的描述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版本。

同时对所有资源的著录要求进行更新,使各种资料的著录与FRBR模型相符。

出版ISBD统一版的原因:1)根据FRBR的要求,ISBD中的某些数据元素应为必备,尽管它适用于ISBD的各个分则,但却只体现在2002年出版的ISBD(M)(《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和ISBD(CR)(《连续性资源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以及2004年出版的ISBD(G)(总则)。

2)ISBD规则中的某些条款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

3)具有一种以上形式特征的出版物需要采用不同的ISBD进行著录,而不同ISBD之间又存在着矛盾。

ISBD统一版要达到的目标:准备一个基于各种专门ISBD的统一的最新的ISBD,以满足编目员和书目信息用户的需求。

对各种类型资源的著录制订出尽可能一致的规定,对于特殊类型的资源按不同需要提供特殊的规定。

统一版采用新的结构重新编排每种ISBD的相关条款,这种条款的组织方式是:先是适用于所有资源类型的一般条款,然后是添加特定的资源类型所要求信息的特定条款或与一般规则不同的例外情况。

ISBD统一版网址:/VII/s13/pubs/ISBD_consolidated_2007.pdf2)版本项新增民国时期图书版本说明的著录规定由于台港及民国时期图书版本印次情况复杂,CALIS联合目录对台港及民国时期图书版本说明的著录规定如下:当规定信息源提供版次和印次信息分别说明时,则按规定信息源的版次著录。

当规定信息源提供的版次和印次不区分时(即印次也按版次说明),则按以下规定处理:•当规定信息源提供除“初版”以外的版本信息,如“再版”、“四版”等,同时在规定信息源之外有明确的不同版次的出版说明,将规定信息源提供的版本说明著录在205字段$a。

高中政治教材主要修订部分比较表 《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教材主要修订部分比较表 《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必修4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目题相呼应。〔建议:联系P23第四自然段新增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论述内容进行复习。〕
第一单元第三课
P23〔第一自然段〕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某某论成果,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P22〔最后自然段〕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新增内容表达了党十七大的精神。〔建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等角度,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有必要补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P93
P93〔第一自然段〕新增: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强调了“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即“以人为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依据,也表达了党的十七大精神。
P72〔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P72〔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目题的修改与课文内容更加的妥帖,也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第三单元第九课
P73〔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72〔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增“坚持〞两个字, 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P29〔虚框内容〕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建议: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单元第五课
P36〔第四自然段〕“意识活动是通过……〞
P36〔相关〕“意识活动是通过……〞
把课本原文内容调整为“相关〞,明显降低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的要求难度。〔建议:让学生了解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即可。〕

一、教材的修订思路

一、教材的修订思路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键能 键长
分子的空 间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 斥模型
键角
杂化轨道理论
共价键的极性(键的极性与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
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
分子的手性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
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
感受分子的空间结构(分 子是有空间结构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解释分子空间结构的原因
分子结构是可以测定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用通式AXn(Em)来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 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组成[如NH3],式中A表示 中心原子,X表示配位原子,n 表示配位原 子的个数,E表示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m是电子对数。
m=(A的族价 – X的化合价• X的个数+⁄-离
离子的性质:不再说“一般地说 , 离子晶体具 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
以上讨论了NaCl和CsCl两种离子晶体,实际上, 大量离子晶体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不是单原子离子,有 的还存在电中性分子。离子晶体中还存在共价键、氢 键等。
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 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4.结合教学实践,修 改部分内容
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该节两个核心问题: 1.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引出原子轨道的概念)
关于“核外电子排布”,教材围绕 以“构造原理”为主线进行编排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关于“构造原理”的说明
1.构造原理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核电荷 递增),新增电子填入基态原子的能

聚集状态、超分子;

五年级语文新教材修订要点

五年级语文新教材修订要点

五年级语文新教材修订要点一、总体介绍《课标》对进入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

教材编写者认为,理解这些目标,既要基于前两个学段的水平,又应把它们看成一个需要经过两年努力实现的学习任务。

第九册教材是给刚刚进入第三学段的学生使用的,教师只有瞻前顾后,熟悉前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前八册教材,同时大略翻阅一下六年级的教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第九册教材。

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第九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一)、关于单元数量第五册到第八册(中年段)每册都有12个单元,进入五年级(小学高年段)后,为什么单元数量减少呢?这是因为,①课文内容相对加深了,要求提高了。

②课文文化含量增大。

比如,《中国一日》通过中国一天经济生活的几个数字,引导人们思索改革的意义和困顿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名作,触及人性的许多问题,景物、人物、情节的描写都值得认真探究,学生阅读后会有大量想要交流的看法。

③比较前几册,文章体式的多样性更突出,而童话和儿童故事则减少了。

④要求提高了。

比如,前几册在学习现代文的基础上对照学习古文片断,从第九册开始,则以学习古文为主,对照学习现代文。

还比如,自读要学习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比起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来,也是比较难的。

(二)关于体例九册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但是有四点比较明显的变化。

①改为每篇课文后面不再有一栏“日积月累”,“语文天地”中安排“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

这些词句并非如前几册那样表示保底的学习内容,而只是象征性地提示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这是因为,第一,前四年已经学习了读写中最常用的2500字,积累了不少词语、句子,学习了诸如多音字、同音字、多义词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在阅读和写作的大量实践中反复深入地学习它们,学会运用它们,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工具作用。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1)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2)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3)重视“音乐本体”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
(4)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穿承。
(5)重视唱歌(及合唱)教学。
二、对“音乐审美”的解释:是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三、课标具体改内容:有63处作了修改。如,“即兴创造”改为“即兴创编”、“音乐鉴赏”改“音乐欣赏”等等。强调视谱、合唱;京剧学习要求降低了,1-2年级没做要求,京剧只学片段等。
四、教材修订、评价及教师科的合格教师(或中级职称教师),请具体列出所教学科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执教年段
初中(是)小学(否)
执教学科
音乐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一、向音乐本体回归。母语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视谱学习、合唱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的修订要点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的修订要点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的修订要点修订后的济南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更加与时俱进,在内容、栏目、板式设计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主要有:一、部分章节内容经过精简整合,相关知识联系更紧凑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

这两个单元,特别是第一单元是以后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本教材突出了绿色植物、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在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教材对部分内容实行了精简整合。

本册比实验教材第一单元减少了一章,把内容整合为理解生命现象和观察生物结构。

使这两章的内容更紧凑。

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生命现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并且通过探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册教材内容相对来说又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在第二单元第四章“生物的分类”中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分类单位分别单设一节讲述,让学生对生物的分类有了全面的理解,避免了以前的模糊理解;另外在具体的内容上也有所增加,比如理解身边的生物时增加本地的生物例子,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章中增加了苔藓类植物,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学生在后面进化历程学习时对植物进化的理解出现断层的理解,能更好的形成全面的绿色植物类群的概念;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中增加了一些植物净化空气的具体数据,这样更直观、更形象;在“生物圈中的动物”一章中增加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能更好的接受动物的进化的历程,更好的掌握进化树所展示的内容。

三、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删除了操作性不强的探究实验,如实验教材中的“蚯蚓对土地的翻耕”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合的观察”,教材的这种处理增加了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开放性。

四、在教材栏目和编排上作了调整,如课后的原有的“思考与练习”改为“巩固提升”,并且栏式也比以前多样化,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增的“课外实践”能引导学生课外主动调查生活中的生物,既让学生了解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又促动学生动脑、动手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修订要点分析
七——九年级新课标的修订要点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是最基本的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内容,在编排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1)螺旋上升地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不断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本套教科书改变了以往代数教科书“先集中出方程,后集中出函数”的做法,而是按照“一次”和“二次”的数量关系,使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即按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顺序螺旋上升。

这样处理,一方面克服直线式发展所产生的不易理解消化的弊病,分阶段地不断地深化对方程和函数的理解;另一方面强化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函数角度提高对方程等内容的认识,“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等就是为此而特意安排的。

(2)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突出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教科书中方程、函数等内容均注意尽可能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有关概念和方法,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究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从而体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例如,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分为以下四节: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移项与合并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全章改变了“概念——解法——应用”的传统教材结构,而以实际问题为主要线索,将概念与解法融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之中。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了“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在编排上,以图形的认识为主线,将其他内容与它有机的整合,螺旋上升。

(1)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例如,为更好地反映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前安排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七年级下学期,第6章),使坐标这种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工具能更早更多地得到使用(用坐标方法分析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等的本质特征,处理某些图形问题,加深对函数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等的认识等)。

(2)循序渐进地培养推理能力,作好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到数学结论的自然延续。

教科书从七年级开始渗透推理的初步训练,到七年级下学期的“第7章三角形”中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开始正式出现证明。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空间与图形”,而是结合各领域内容中适宜的内容自然地进行(如在3.4节的问题探究中就已渗透反证法的思想)。

(3)从感性到理性,从静到动提高对图形的认识能力。

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对图形的认识能力。

这套教科书按照“从感性直观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本质认识,从对静止状态的认识发展到对运动状态的认识,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刻画过渡”的顺序编排这个领域的内容,注意在教科书各处对于“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把握到适宜程度,并注意这四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最后部分,初步介绍了平移;在学习了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又进一步从坐标的角度对平移变换作了描述;在第19章“四边形”中,对平移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特征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第22章中的“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中,再将平移与其他几何变换结合,进行综合性应用的讨论。

3.“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前面学段已有一定基础,这套教科书(7~9年级)将它分专题编排为三章,依次安排于三个年级,即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安排于七年级下学期;第20章“数据的分析”,安排于八年级下学期;第24章“概率初步”,安排于九年级上学期。

在编写时,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1)侧重于统计和概率中蕴涵的基本思想。

编写教科书时,改变了以往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过于偏重计算的做法,而特别注意体现“通过统计数据探究规律”的归纳思想,重视反映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等。

(2)注重实际,发挥案例的典型性。

这部分的四章都注意加强探究性和活动性,各章都安排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学习”,都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实例,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作用,避免脱离实际例子的讲述概念与计算。

(3)注意与前面学段的衔接,持续地发展提高。

编写教科书时,注意了有关内容在前面学段已经具备的基础,明确了在本学段应进一步发展到什么水平,在内容和要求方面体现螺旋式发展上升。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与前三个领域有密切联系,又具有综合性。

课程标准将它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内容,足见标准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它为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课程渠道。

编写这套教科书时,我们认为既要充分注意这一领域内容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它与数学基础知识的关系,要为学习它作必要铺垫。

因此,在这套教科书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作为独立的一块内容,而是同与其最接近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教科书在每一册都安排了1~2个“课题学习”,每一章都安排了2~4“数学活动”。

这样处理,使得“实践与综合应用”以多种形式分散编排,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化整为零,经常化和生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