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床的成因分类问题

合集下载

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中国钨矿床划分为3类5亚类20型,现将中国钨矿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我国钨矿主要类型之一,以开发之早,产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而驰名中外。

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粤北、湘南成矿区带里。

成矿与壳源改造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关系密切,矿体多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岩体内为主,受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沿裂隙充填呈脉状、似脉状,有的产在岩体顶部顶板的围岩中。

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

矿石主要由石英和黑钨矿所组成,并含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有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广东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

(2)斑岩型钨矿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晚期的弱酸性钙碱系列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成因联系。

与钨矿化有关的斑岩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

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内,有的产在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个别的产在围岩中。

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品位低,规模大,常有辉钼矿伴生,矿体产出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现象。

矿化呈浸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

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黄铁矿等。

代表性矿床为广东莲花山钨矿床、江西阳储岭钨矿床等。

(3)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该类型也是我国钨矿床主要类型之一。

70年代以前,我国勘探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和斑岩型黑钨矿等。

当时储量组成主要是黑钨矿,约占储量50%以上,白钨矿约占20%,混合钨矿(黑钨矿、白钨矿)约占30%左右。

70年代以来,白钨矿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至此改变了我国钨储量结构,白钨矿占71%,而储量主要来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但大部分是贫矿。

这类矿床的生成和分布主要与中深-浅成的中酸性岩浆岩有关。

矿床产在岩浆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

江西钨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潜力分析

江西钨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潜力分析

江西钨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潜力分析袁晶;吕鑫;晏俊灵;徐平【摘要】在江西省钨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江西钨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岩体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等钨矿床,分别论述各类型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各类型钨矿床找矿方向并预测其资源潜力。

共圈定钨成矿远景区13处,运用含矿地质体体积法预测全省各类型钨矿资源潜力,分别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500万吨、岩体型200万吨、斑岩型约16万吨、矽卡岩型350万吨、云英岩型约50万吨。

指出江西钨矿的找矿重点,一是赣北地区钨矿成矿规律研究,提出找矿模型;二是加强深部找矿理论研究,寻找隐伏矿床;三是深入其它类型钨矿(除石英脉型)研究,特别是最具找矿潜力的大湖塘式岩体——石英脉复合型钨矿和朱溪式矽卡岩型钨铜矿,可作为该区下一步找矿的主攻方向。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8页(P288-295)【关键词】钨矿成因类型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潜力分析江西【作者】袁晶;吕鑫;晏俊灵;徐平【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江西省钨矿勘查历史悠久,自1908年发现我国第1个钨矿床——大余西华山钨矿床以来,历经早期的露头钨矿勘查、20世纪60年代地表标志带隐伏—半隐伏钨矿勘查以及2000年以后的综合信息找矿3个阶段[1],至今已发现钨矿床(点)600余处,钨矿床(点)分布广泛,尤以赣南地区钨矿分布最为密集、资源储量最大。

近年来随着武宁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2]、景德镇市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3]相继取得找矿突破,赣北地区钨矿资源潜力剧增,钨矿找矿方向发生转变。

笔者参与了江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并在前人钨矿找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江西钨矿主要成因类型、各类型典型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该区钨矿的找矿方向,并分析找矿潜力,现分述于下。

关于钨矿成矿类型理论的研究

关于钨矿成矿类型理论的研究

关于钨矿成矿类型理论的研究作者:程冰冰来源:《地球》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钨矿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并对我国钨矿的类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钨矿成矿特点分布规律[中图分类号] P618.6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50-1钨是我国得天独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资源,我国不仅钨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钨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 等特点,存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钨矿资源特点及成矿类型,将会对提高我国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制定钨矿资源政策和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1.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钨矿床的生成环境和产出部位繁杂多变,几乎遍及各个重要地史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

多元成矿体现于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源等);含矿建造的多层位(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

1.2矿床类型多样除现代热泉沉积和含钨热卤水矿床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已知的钨矿成因类型,中国都有。

成矿温度可从气化高温到低温阶段,成矿物质来源有岩控、层控以及多源复成钨矿,产状形态上有脉型,整合于沉积建造的层型,沿花岗岩和碳酸岩盐接触带形成的不规则矽卡岩带型等类型。

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

不同的构造-岩浆机制,形成各具特征的矿床类型。

1.3围岩蚀变多样平面上和剖面上有相似的分带现象。

同一矿田或矿床中,形成多型矿床(矿体)的特点,如石英脉-岩体(细脉)浸染型、石英脉-矽卡岩型、石英脉-层控型、石英脉-斑岩型等,如湖南柿竹园钨矿,有岩体内云英岩型-矽卡岩型、叠加于矽卡岩之上的网脉型云英岩及大理石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矿床;瑶岗仙钨矿床有岩体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

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

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

Coal Mining Technology︱426︱2017年12期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邓丽军 余 俊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摘要:某省份的钨矿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矿山,钨矿床产地众多、发展规模大、品位较高,矿山发展深受区域断裂带和花岗岩株的影响。

其中,岩浆岩破裂构造是矿山的重要构造。

文章结合甘肃省北山地理位置特点对钨矿床的发展形成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甘肃省钨矿床的未来找矿前景展开分析。

关键词: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2-0426-01我国钨矿床最早出现在1908年,钨矿床的发展具有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元素复杂的特点。

甘肃省钨矿床矿区位于西贝利亚模块明水-旱山微板块-内雀儿山!狐狸山晚古生代洋盆-狼娃山-白山复背斜西段南翼。

矿带是多金属成矿带,矿产数量众多,矿山开采条件好,具有广阔的找矿发展前景。

1 区域地质情况 区域地质构造是从东西向区域性双尖山-狼娃山压扭性深大断裂,以及派生的北东向扭张性断裂,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

区域范围内的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岩发育快速,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分布。

其中,华力西中期是该地区岩浆岩发展规模最大的地区,主要成岩基、岩株状产出。

岩浆岩具有很强的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等特点,局部还有碱性岩出露。

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岩浆岩矿性发展良好。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甘肃省北山矿区能够被人们肉眼看到的地层挤压发展强烈,呈现片理状发育,产状比较凌乱,总体走向是60度到80度。

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亚组倾向南南东,倾斜角度是65度到85度。

在矿区的南边和北边的大小冲沟中有分布第四系全新统。

北山小白石头钨矿床出露地层为蓟县系平头山组下亚组,结合岩石的特点,岩性段可以具体划分为三层。

首先,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

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的钨矿床是比较厚实的大理石,颜色是纯白色;其次,甘肃省北山矿区中岩段。

钨矿床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钨矿床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钨矿床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任彦然(地球化学0902班,434023)内容摘要我国是钨矿产的优势国,钨的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量的40%左右。

中国钨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可概括为分布广、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复杂、矿床类型多,特别以高度发育的石英脉型钨矿床著称于世。

矿床类型丰富多彩主要以为钨矿床的生成环境和产出部位繁杂多变,几乎遍及各个重要地史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即成矿物质的多源性,成矿条件的多样性,成矿作用的多因性。

钨矿床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石英脉状钨矿床(石英大型钨矿床、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石英细脉浸染型钨矿床);第二类,层控型钨矿床;第三类,矽卡岩型钨矿床。

本文按照这三类钨矿床的各自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进行论述,并将这三类进行对比,这对于丰富我国的钨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理论的研究以及指导以后对钨矿床的开采利用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石英,矽卡岩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被划分为有色金属一类,而绝大多数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都与花岗质岩石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

而与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浆往往来源于地壳本身,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演化成矿的呢?研究表明,中国钨矿床具有多元成矿的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含矿建造的多层位(远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并且在五个阶段的矿化过程中,仅最早阶段为岩浆水,其余阶段都为大气降水为主。

而成矿与大地构造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观点认为,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与板块俯冲的弧后地带,但是也有人认为大陆碰撞也是可以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钨矿床聚集区,拥有大量钨矿床,储量方面也是高度集中,但是不同地域地区的钨矿床的虽有相似之处,却也有自身的独特性。

大型成矿带例如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无锡成矿带。

南岭地区钨矿成矿机理探讨

南岭地区钨矿成矿机理探讨

南岭地区钨矿成矿机理探讨魏绍六贾宝华曾钦旺我国钨矿分布面广(图1),类型较齐全,除在美国发现的卤水钨矿床(Sealers Lake)类型外,其余均有产出。

我国钨总资源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又集中于南岭地区。

对南岭钨矿成矿机理进行探讨,总结钨矿成矿过程,对南岭钨矿的找矿勘探工作必将有所促进。

注:引自中国矿业网根据大量相关研究及钨矿找矿勘探工作,现在我国地质界普遍认为,南岭钨矿成矿为多阶段多次逐步富集成矿,其成矿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过程:1.原始地层中钨的富集:我国主要钨产区都是富钨、锡、铋、铅、锌的地球化学省(成矿元素富集以Be、Mo、W、Sn、Bi、Pb、Zn、Ag为主),据《华南钨矿地质》一书统计(P123),世界最大的钨矿集区—华南区的地层中钨为9.53 ppm[1],为世界地层中钨平均值1.3 ppm的7.33倍。

一个巨大的区域内地层中钨元素普遍高度富集一定是有其原因的。

据刘英俊《元素地球化学》一书[2],钨(锡、铋)主要存在于地核中,而地幔中钨含量低(表-1),从理论上说,由于钨是一种(据黎彤,1976)高密度物质,原始状态下,钨在应该从地核到地壳逐步降低,实际不是这样(表1)。

由于地売中钨元素含量高于地幔,反映地球演化的早期钨元素主要是通过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岩浆活动将钨从地核带到地表。

造成地売中钨高于地幔。

且不均匀分布,从实际情况看,①花岗岩是由陆壳形成的,世界各地花岗岩中钨是不均匀分布的(表-2),可以间接说明世界地壳中钨是不均匀分布的。

②南岭成矿带中由东安期的川中微型陆块和晋宁期古扬子板块东南侧的江南古岛弧分布有超铁镁带,可推测这些钨产区在深部有较多的深源物质喷溢,带来了较丰富的钨元素,形成了这些钨矿集区钨(锡、铋)等元素的初始富集。

也就是说,在地壳形成的早期,经过深源物质喷溢,形成了南岭钨矿集区钨的最主要原始富集。

2钨元素通过地层演化在部分沉积地层中局部富集:在外生条件下,于地质条件的各异,经过风化-剥蚀-运移-沉积-成岩旋回;钨含量必然产生不平均,钨主要存在于硅铝质岩中,碳酸盐中含量较低。

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钨矿床,其中含有大量的钨矿物,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是影响该钨矿床成矿富集的关键因素。

一、成矿流体来源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与古老的太古宙基底岩浆活动有关。

在古老的大陆背景下,具有丰富的地热条件和矿质构造环境,造就了这一区域的钨矿床形成。

同时,在地壳活动和构造变革的作用下,使得深源热液流体与地表热液流体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

二、成矿作用机制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是通过热液作用和成矿元素迁移作用实现的。

随着地质时间的推移,远古岩浆和变质岩体在地壳构造运动作用下分解和变异,主要矿质元素逐渐向流体中迁移,形成了高浓度的元素盆地。

当这些元素盆地遭受地表热力系统的显著影响时,就会形成具有高浓度的富集热液流体,从而诱导富钾、酸性典型变质岩产生分解、改造作用,进而使矿床不断富集。

同时,随着热液流体在地下穿流改造的作用下,形成的钨矿床在其成矿作用过程中,也受到各种地质构造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的成矿动力学环境之中。

三、成矿流体特征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以下特征:1、强氧化性:成矿流体中氧化还原反应活跃,氧气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充分参与化学反应。

2、高温、高压:成矿流体温度高达200℃左右,同时压力也极高,有超过200MPa的情况。

3、酸性:成矿流体具有较强酸性,而钨矿物也对酸性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4、低硫、低盐度:成矿流体中硫和盐度含量都很低,而钨矿床的形成与硫反应不明显。

综合来看,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流体的性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因此,在研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方面,我们需要更全面、深入的探究,以便更好地解析钨矿床的成矿机理。

下面是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相关数据分析。

一、钨矿资源储量据统计,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含有丰富的钨资源储量,其总资源量超过100万吨,其中可采储量为70万吨左右。

广西大明山地区泥盆系下统钨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广西大明山地区泥盆系下统钨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广西大明山地区泥盆系下统钨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摘要:大明山地区大型钨矿矿床位于广西中部大明山背斜北西端。

成矿主要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深大断裂及其裂隙系统有关,地层岩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条件、层控矿床依据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

建立了钨矿床成矿模式。

关键词:钨矿;大明山地区;矿床成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内生矿床的矿床成因、控矿地质条件研究及成矿模式的建立是矿山地质找矿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成因和成矿模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内生矿床找矿预测的成败。

成矿预测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对大明山钨矿区内的泥盆系下统下部的层状贫钨矿床开展详细研究工作,进一步查明了成矿物质来源,富集规律,扩大了区内找矿远景地段。

笔者通过系统地研究、查证大明山地区钨矿的矿化类型、控矿地质构造、围岩蚀变特征等,总结该地区的泥盆系下统(d1)层位钨矿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

1 矿区地质特征大明山地区大型钨矿矿床位于广西中部大明山背斜北西端。

按出露的下泥盆统地层界线圈闭,背斜整体呈北西—南东走向。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古陆块南部,罗城-来宾褶冲带与大明山褶冲带接合部位,北西向的南丹—昆仑关深大断裂东南段。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赋矿层位以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为主,那高龄组及燕山期花岗岩次之,岩性组合为中—细粒含泥质石英砂岩,石英细砂岩及砂质页岩,侵入岩体为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株及花岗斑岩枝(脉)。

控矿构造有北西西向对称穹状七凤背斜,北西-南东组为主的,区域性南丹-昆仑关深大断裂带及其次级甚至更次级断裂直至节理裂隙。

成矿主要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深大断裂及其裂隙系统有关,地层岩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晚期的七凤花岗岩体(群);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矿床成因与区域性深大断裂活动及燕山晚期岩浆侵入有关。

2 矿床地质特征大明山矿区钨矿经前人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钨矿:(1) 层状、似层状钨矿床:赋矿围岩为下泥盆统碎屑岩层,北西-南东方向已控制最大宽度为1公里多,向南西缓倾斜,倾角20°左右,延深控制最大长度为几公里,含w03 0.2%以上的主矿层厚度一般为10-30米;矿石具条带状构造,即由粉尘状的钨铁矿小颗粒聚集而成的小薄层与细粒石英砂岩小薄层相间产出所致;层状矿体中钨的含量较均匀(含w03 0.1-0.5%),矿石的物质组成简单,钨铁矿成分单一。

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069CITYGEOGRAPHY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高 毅 哈清山 王 渊 冯亚洲(咸阳西北有色七一二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23)摘要: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的中段。

出露地层有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上寒武统石瓮子组、中奥陶统白龙洞组、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中泥盆统大枫沟组和中泥盆统古道岭组。

本文通过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特征等分析,初步认为棋盘沟钨矿床整体就位受晚古生代碎屑沉积-海西期变质建造控制,空间展布受东西向褶皱构造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于印支期花岗岩岩浆,属“三位一体”复合成因钨矿床。

关键词:棋盘沟钨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1 地质背景1.1 地层。

棋盘沟钨矿区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东秦岭-大别山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天竺山地层小区。

地层走向近东西。

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为本区含钨矿化蚀变带主要赋矿层位。

岩性主要以灰色、灰绿色二云方解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变粒岩及薄层大理岩,发育褶皱构造,普遍糜棱岩化。

近南北向裂隙发育较普遍,沿裂隙面常发育钾长石英脉。

矿物颗粒粒径较粗,普遍碎裂,沿裂隙充填方解石脉,主要蚀变矿化为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及白钨矿化。

1.2 构造。

棋盘沟钨矿区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和中元古代变质构造杂岩地段褶皱构造发育,区内最大褶皱构造为棋盘沟背斜,位于棋盘沟中部中元古代变质构造杂岩地区,棋盘沟背斜明显受后期叠加变形,两翼发育一系列小型次级褶皱。

两翼岩性为大理岩与片岩互层,以片岩为主。

近核部位置发育石英脉,脉内及与片岩接触面可见白钨矿化。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北西向主断裂构造和近南北向次级断裂,其中北西向主构造为区内的导矿构造,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为区内的容矿构造。

1.3 岩浆岩。

棋盘沟钨矿区处于宁陕-金堆城燕山期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与北西西向印支期区域构造岩浆岩带交汇部位,钨钼成矿主要与印支晚期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江口酸性岩基为代表,并发育懒板凳等形态复杂的中、酸性小岩体。

概述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概述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概述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前言赣南地区其黑钨矿探明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被誉为“世界钨都”。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区域地层的含矿性及多期次岩浆岩构造演化特点,全面探讨了地层和岩浆岩等地质要素在区内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扮演的“角色”,为新一轮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

1、区域地层的含矿性我国主要产钨地区都是富钨、锡、铋、铅、锌地球化学省(成矿元素富集以Be、Mo、W、Sn、Bi、Pb、Zn、Ag为主),据《华南钨矿地质》一书统计,世界最大钨矿集区——华南区的地层中钨为9.53×10-6,为世界地层钨平均值1.3×10-6的7.33倍。

多年的研究表明,处于华南区的赣南正是一个W、Sn、Pb的高背景区。

据于崇文等(1985)研究,赣南1084件不同时代沉积岩的平均W丰度为3.24×10-6,Sn为3.70×10-6,分别是克拉克值的2.95倍和2.18倍。

进一步统计发现,赣南W元素在早石炭世、泥盆纪、寒武纪、早震旦世的地层中富集(表1)。

上地幔钨的不均匀性,可能是大区域钨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一个原因。

钨是一种高密度物质,在原始状态下,钨理应从地核到地壳逐步降低,但实际并非如此,而是地壳的钨含量高于地幔(表2),反映地球演化早期通过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地幔以分异作用的方式,或者通过火山作用,把钨及其它亲氧元素从地幔(地核)带到地壳甚至地表,使地売的钨含量高于地幔。

因此上地幔钨的不均匀性,使带入地壳不同区位钨的含量不同,进而造成钨的含量在地壳中不均匀分布。

不同时代外生条件的巨大差异,岩浆分异作用及变质作用,是各时代地层钨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外生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各异,经过风化—剥蚀—运移—沉积—成岩,钨在最终沉积成岩的地层中富集。

这也正是自震旦纪至寒武纪接受了厚逾万米的地槽型沉积的赣南地区,在相应时代的地层中具有较高钨背景值的一个原因。

岩浆分异作用及变质作用的影响,将在后续章节详述。

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李 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 黄山 245000)摘 要: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

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赋存于兰田组三段地层中,其成因为是地层、岩性和岩体的侵入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同时具有壳源物质的混染,矿体围岩主要为矽卡岩、角岩(角岩化板岩)、花岗闪长岩,逍遥矿区的断裂构造、岩浆侵入接触带构造及褶皱构造都是形成矿床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逍遥钨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2-009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Xiaoyao tungsten deposit in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LI Hu(332 Geological Team of Anhu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Bureau, Huangshan 2450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Xiaoyao Tungsten Mine in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summarized. The Xiaoyao tungsten deposit in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occurs in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Lantian Formation. Its genes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strata, lithology and intrusion of rock mass.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are derived from magma and contaminated by crust-derived materials. The surrounding rocks of the ore body are mainly skarn, hornblende (hornblended slate) and granodiorite. Fault structure, magmatic intrusive contact zone structure and fold structure in Xiaoyao mining area a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ore deposits.Keywords: Xiaoyao tungste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位于江南隆起北东缘的皖浙坳褶带内,是江南隆起带内大型W-Ag-Zn-Pb-Cu-Mo重要矿床,根据成矿作用,为原生矿石,主要是岩浆期后高一中温热液阶段的产物,即岩浆热液交代型矿石。

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9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刘志明,赵 灿,郭 琪(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摘 要:东阳大型钨矿的位置为陕西南秦岭,当地为多金属成矿带,其矿体被背斜构造和派生的关联构造所影响,北北东向横张节理、东西向背斜褶皱构造彼此交汇,构成了丰富的钨石英脉带地段。

这一矿体的形成,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之间关联密切,当地特征呈现出“一矿三型”的特征。

对陕西南秦岭的钨矿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了解本处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成因,对“南坞北扩”理论的发展及后续的矿藏开发均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陕西南秦岭;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08-0092-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Tōyō large-scale Tungsten Depositin South Qinling, Shaanxi ProvinceLIU Zhi-ming, ZHAO Can, GUO Qi(Shangluo Northwest Nonferrous 713 Group Co.,Ltd., Shangluo 726000,China)Abstract: The location of the large-scale tungsten deposit in Tōyō is south Qin Mountains, Shaanxi Province, where the ore bodies are affected by the related structures of the anticline and the derived structures, and the north-northeast transverse joints and the east-west anticline folds meet each other, forming a rich tungsten-quartz vein section. The formation of this ore bod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bodies of the Yan Mountains period, 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 mine and three typ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ungsten deposit in south Qin Mountains, Shaanxi Provin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outh-dock-north expansion”an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deposit.Keywords: south qin mountain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收稿日期:2022-04作者简介:刘志明,男,生于1987年,汉族,湖北赤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矿产勘查。

赣中徐山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赣中徐山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23年 7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赣中徐山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余若同1*,蔡报元1,余光模2,黄志斌1,马 天1(1.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江西 南昌 330030;2.江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5)摘 要:赣中徐山钨矿属于典型的“三位一体”的矿床,即石英脉型钨矿、矽卡岩型、花岗岩型钨矿床;其中,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体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符合“五层楼+地下室”型钨矿床的特征。

本文在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富集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等归纳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床成矿机理。

认为徐山钨矿区三种矿床类型矿源是同一的,同一矿源进入不同围岩和熔矿裂隙进行充填、交代,才形成了徐山“三位一体”的矿床。

含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矿床为气化-高中温度热液阶段,为燕山中期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关键词:赣中;徐山钨矿;三位一体;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3-0085-3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Xushan tungsten depositin central JiangxiYU Ruo-tong 1*, CAI Bao-yuan 1, YU Guang-mo 2, HUANG Zhi-bin 1, MA Tian 1(1. Basic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Nanchang 330030, China; 2. Jiangxi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 Nanchang 330025, China)Abstract: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central Jiangxi is a typical "Trinity" deposit, that is,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 and granite type tungsten deposit; Among them, quartz vein type and granite type ore 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asically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storey building + basement" tungsten depos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the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enrichment law of the deposit, the source of metallogenic materials and metallogenic fluid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hree types of deposit sources in Xushan tungsten mine area are the same. The "Trinity" deposit in Xushan is formed only when the same source enters different surrounding rocks and molten ore fissures for filling and replacement. The ore bearing fluid is post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with medium high temperature, low salinity and low density; The deposit is a gasification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tage, which is a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metasomatic deposit after the mid Yanshan magmatic period.Keywords: Central in Jiangxi;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Trinity; ore-forming source; metallogenic mechanism收稿日期:2023-04作者简介:余若同,男,生于1984年,江西新余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丰城市徐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丰城市徐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8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丰城市徐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黄美俊1,朱志成1,喻军敏2,王思学2(1.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江西 南昌 330001;2.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徐山钨矿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武功山隆起区东端,区内由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组成褶皱基底,上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不整合其上,燕山期岩浆活动剧烈,构造发育。

构成徐山钨矿石英脉型钨矿、云英岩化花岗岩型钨矿及矽卡岩型钨矿三位一体钨矿。

关键词:徐山钨矿;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3-008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Fengcheng City, Jiangxi ProvinceHUANG Mei-jun 1, ZHU Zhi-cheng 1, YU Jun-min 2, WANG Si-xue 2(1.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Nanchang 330001,China; 2.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5,Jiujiang 332000,China)Abstract: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Fengche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end of Wugongshan uplift area of Caledonian fold belt in South China. The fold basement is composed of Upper Proterozoic epimetamorphic rock series. The strata of Upper Paleozoic and Mesozoic are unconformity. The Yanshanian magmatic activity is intense and the structure is developed. It is composed of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greisenization granite type tungsten deposit and 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Keyword: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Genesis of ore deposits徐山钨矿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南东168°方位,直具33km 处。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目录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2)一、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层 (2)2.产状 (2)3.构造 (2)4.岩浆岩 (3)二、矿床地质特征 (5)1.矿体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6)2.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矿化富集特征 (6)3.钨成矿的规律 (7)4.成矿分析 (7)参考文献 (7)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摘要江西西华山钨矿产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文章通过对西华山区域地质概况的分析和该地区某一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的问题。

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脉钨矿床是中国发现最早,有着近百年采钨史的大型钨矿床。

西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北9km处, 为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累计探明钨储量为8.13×104t,并伴生可观的钼、铋、锡、铜、稀土等矿产。

是赣南钨矿的一个典型矿床。

一、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西华山钨矿田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江西省南部北东向池江大断裂的北西盘,赋存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株之中。

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的变质石英砂岩、板岩、粉砂岩。

地层走向北东东或南东,倾角60~80°,为一套复理石建造特征。

在一些山岭上残留有中泥盆统砂砾岩层。

由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和岩浆的侵入,使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热变质。

钻孔中常见到黑云母角岩、角岩化砂岩、板岩及斑点状板岩等。

2.产状西华山含矿岩体以60~70°交角不整合侵位于寒武系浅变质岩内,岩体直接与石英砂岩、云母石英片岩、砂质板岩接触,形成明显的接触变质带。

岩体由近及远,变质作用由强变弱,形成了宽度不等的角闪石角岩带和斑点状板岩带。

含矿岩体北西—南东长7 km,北东—南西宽5. 5 km,略呈椭圆型,为一小型复式侵入体,出露面积20 km2。

同位素年龄值为184~140Ma(王泽华等, 1981),属于燕山早期产物。

由北西向南东侵入,先后由五个侵入阶段组成(刘家远, 2005),与钨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γ52b)、第一次侵入的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γ52a),其边部分布着略具北西走向的两组六个钨矿床。

分析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分析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分析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陈宇鹏(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本文以大溶溪白钨矿床为研究案例,首先阐述了该矿区(床)地质特点,接着详细阐述大溶溪白钨矿床三大形成因素,分别包括热、构造事件、碱(钠)交代作用以及矿床形成因素。

希望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研究地质方面,提供参考与见解的作用。

关键词:白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大溶溪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119-2An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dawangxi scheelite deposit in Hunan ProvinceCHEN Yu-peng(Hu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sha 4100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arongxi scheelite deposit as a case study, first describ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bed), and then details the three major formation factors of the Darongxi scheelite deposit, including thermal, tectonic events, and alkali (sodium) metasomatism. And formation factors. It is hoped that relevant practitioner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ights in the study of geology.Keywords: scheelit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asons; darongxi大溶溪白钨矿床的位置在湖南省的安化县,是近些年发展的比较大规模的白钨矿床。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西北部,是一个类型为斑岩热液型的大型钨矿床。

该矿床的主要矿化体为石英脉和长英质脉状岩体。

石英脉呈北西向,以斜坡脊为主赋矿,长英质脉状岩体则呈东北向展布,以中轴线为主赋矿。

矿石主要以黄铁矿、白钨矿和石英为主要的成分。

瑶岗仙钨矿床受到新元古代许多成因事件的影响,主要包括陆内造山期和岩浆活动期。

这些事件对瑶岗仙钨矿床的成因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该区域形成矿床前,早期发生的陆内造山期导致了岩石圈下地壳的压力变化,随之而来的热液运移便在瑶岗仙地区形成了广泛的热液蚀变带。

岩浆活动期是该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浆运移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压状态,带走了许多矿质,同时将这些物质注入到了地下的热液系统。

这样一来,就为之后的成矿过程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瑶岗仙钨矿床的成矿模式主要包括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岩浆热流体运移和热液诱导形成。

在岩浆热流体运移阶段,石英脉和长英质脉状岩体形成了由深部向浅部迁移的导矿通道。

这些通道在富含热液物质的介质中迅速形成,并最终形成了沉积层和地层的赋存条件。

热液诱导形成阶段则是指在具备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热液体通过与地下蚀变岩的接触,吸附及游离珍贵金属、稀土等矿物元素,顺着通道、孔隙或断层等之间的路径,最终赋存于了特定的成矿规律下。

瑶岗仙钨矿床的成因过程非常复杂,但是它的大规模分布、含钨量高等特点使它成为一个极具经济价值的矿床。

同时,该矿床的地质信息也为研究类似矿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照作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类矿床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成因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撑。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湖南瑶岗仙钨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模式,我们需要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下面是对瑶岗仙钨矿床的主要数据分析:1. 钨资源量瑶岗仙钨矿床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钨资源储备地,目前已探明的钨资源量达7万吨以上。

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的开采需求,同时也能为全国的钨矿开发提供极大的支持。

江西崇仁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江西崇仁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Fig.1 Geological map of Juyuan tungsten ore area
收稿日期:2019-02-26 作者简介:陈立泉(1989-),男,福建尤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2
2 矿床地质
2.1 地 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上部库里组 (Pt13b k),
岩性为深灰色绢云母千枚岩夹硅质绢云母千枚岩、 凝灰质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为赋矿地层。钻孔深部 揭露到神山组(Pt13b s)上段,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薄 层含碳绢云母千枚岩夹灰绿色粉砂质千枚岩,常为 矿体的底板。矿区地层总体产状为走向北东,倾向南 东,倾角 20毅~50毅。受加里东期构造的影响,岩层强 片理化,线状构造发育。燕山期构造运动使地层中的 挤压带脆性变形,叠加发育强弱相间的层间断裂系 统。地层中含 W 元素丰富,为钨矿的形成创造良好 的条件(图 2)。
1 区域地质
聚源钨矿位于武功山—会稽山成矿带,构造岩 浆复杂,已勘查发现有下桐岭钨矿、浒坑钨矿、徐山 钨矿等大中型矿床,成矿背景好。区域出露地层有库 里组和上施组,为元古代裂谷海盆环境下形成的火 山沉积碎屑岩。其上叠有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含煤 矿碎屑岩和晚白垩世—古近纪红层碎屑岩以及第四 纪沉积。加里东期、印支期的构造运动造成区域地层 褶皱与多层次推覆、滑脱构造发育。燕山期岩体侵入, 同生构造发育,后期热液活动剧烈,为钨锡矿的形成 创造了良好条件。紫云山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发育一
紫云山岩体 K-Ar 法同位素年龄值为 143~155 Ma, 其侵位于三叠系安源群中,为晚侏罗世。紫云山岩体 为葛仙山序列 S 型花岗岩,属于燕山期第三阶段酸 性侵入岩类。
王元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斑岩,在矿区呈北 东-南西展布,出露长约 900 m。二长花岗斑岩为灰 白色,中粒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 物成分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及白云母,副 矿物锆石、独居石、磷灰石、褐帘石等,蚀变矿物白云 母、石英、绿泥石、方解石、黄铁矿等。岩石化学特征,

哈密沙东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哈密沙东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哈密沙东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姜晓;郭勇明;杨良哲;田吉山;李延鹏;吴家林;霍卫强;赵海龙;任林【摘要】ShaDong tungsten deposit is situated in Hami city ofXinjiang ,and is located in middle -tianshan Block, North side of the Alatage-Jianshanzhi large fracture,and outputed KaWaBuLaKe group of Jixian- series of carbonate construction. In the region,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ed .development of magmatic rock is beneficial for tungsten ore preconcentration. Based on the regional study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rebody characteristics 、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ineral Association features, there is a discussion on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genetic type of ore deposit has several more features, it's an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origin of magmatic hydrothermal composite scheelite bed. The discovery and exploration of tungsten deposits have been Broken the situation of finfing large scale tungsten deposit in middle -tianshan Block, it is also provided foundation and criteria on finding this type of deposit in the area ,and has very significant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新疆哈密市沙东钨矿床位于中天山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产于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的一套碳酸盐建造中.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钨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研究、矿体特征和控矿因素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属构造、地层控矿与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白钨矿床.该钨矿床的发现与勘查打破了中天山一直未能找到大型钨矿床局面,为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依据与找矿标志.【期刊名称】《新疆地质》【年(卷),期】2012(030)001【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新疆;沙东钨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意义【作者】姜晓;郭勇明;杨良哲;田吉山;李延鹏;吴家林;霍卫强;赵海龙;任林【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沙东钨矿位于新疆哈密市正南约150 km,是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于2011年在沙垄东钨铅锌矿普查时发现的.通过大量钻探、槽探及详细填图工作,控制了主要白钨矿体,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延伸较稳定,达到大型规模,其伴生萤石也达大型规模,找矿前景良好.笔者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初步总结,对矿床成因提出初步认识,并初步探讨了找矿标志.中天山成矿带上具大型规模的矿种主要为铜镍矿、铁矿、铅锌矿,未发现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的高温热液大型白钨矿,沙东大型白钨矿的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天山无大型白钨矿、萤石矿的空白,为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指明了方向.1 区域地质特征图1 新疆哈密市沙东一带区域地质简图Fig.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Shadong area in Hami,Xinjiang(据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田吉山等修编,2011)1.第四系;2.寒武系西大山组;3.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4.华力西中期花岗岩;5.华力西早期花岗闪长岩;6.华西力早期花岗闪长岩;7.矿区;8.断裂;9.地质界线沙东钨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交界部位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上,也称中天山地块[1] .北以阿齐克库都克-沙泉子深断裂为界(图 1),南以卡瓦布拉克-红柳河深大断裂为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浅海-滨海相富含硅质碳酸岩夹碎屑岩建造.区内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频繁剧烈,华力西早期次之,以酸-中性侵入岩为主体,多呈岩株状产出.区内以中深变质作用为主,混合岩化、动力变质作用较强,接触变质作用次之.近EW向深大断裂控制着地层、岩浆岩、变质岩的展布.本区属中天山铁、铜、镍、铅、锌、金、银、锰、钨成矿带一部分,图兹雷克复背斜南翼与阿拉塔格-尖山子断裂次级韧性剪切断裂复合部位控制钨矿化体产出.区域上已发现一定规模的白石头钨矿、绿洲泉钨矿,说明该区带是一条钨多金属有利成矿带.图2 新疆哈密市沙东钨矿地质简图Fig.2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Shadong W-sulfide deposit,in Hami,Xinjiang(据哈密沙垄东钨铅锌矿普查,姜晓等修编,2011)1.第四系;2.青白口系天湖群斜长角闪片岩、石英岩;3.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变粒岩;4.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5.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片麻岩;6.蚀变带;7.肉红色花岗岩;8.黑云母花岗岩;9.闪长岩脉;10.白钨矿(化)体;11.萤石矿(化)体;12.向斜构造;13.背斜;14实测及推测平推断层2 矿床地质特征2.1 地层矿区位于天山中间隆起的次级褶皱——图兹雷克复背斜南翼❶卢银桢,刘广水,任经午.新疆哈密县1246高地铁铜矿点检查评价报告,1980.出露地层主要为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青白口系天湖群中深变质岩及少量第四系(图2).其中,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为主要赋矿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出露岩性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夹片岩,地层总体走向 NE 向,北侧向北倾,倾向351°~10°,倾角60°~78°,向南地层倾角变缓,局部因褶皱地层南倾.2.2 岩浆岩矿区东南部有华力西中期肉红色钾长花岗岩、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灰绿色闪长岩侵入,同时发生一些混合岩化作用.岩浆活动具多期次性,热液活动造成热液蚀变现象呈带状零星分布.矿区脉岩发育,中-酸性岩脉均可见,主要为闪长岩脉和石英脉.部分脉体含金属矿物,脉体长 5~50 m,宽 1~5 m,以NE向为主,次为NW向、近NS 向、近EW向.2.3 构造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图 2)及分支断裂通过矿区,NE向背斜、向斜贯穿全区,断裂纵横交错,伴随一些小型错断,使区内构造更复杂.断裂主要为逆断层和平推断层,据走向可分3组断裂,以NEE向和NE向为主,NW向发育稍晚.2.4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矿区处于平稳低缓磁场中,未形成磁异常,局部重力高异常与钨矿化带对应较好,矿区北部发育有突变重力低异常与矿体北部断层破碎带有关.地球化学矿区钨异常由几个相对连续、规模较大的异常组成,呈不规则椭圆状;钨元素异常峰值高,分别达694×10-6、632×10-6、463×10-6、392×10-6,元素组合W,Sn,Mo,Bi套合最好.以钨元素值20×10-6 圈定的浓集中心呈带状分布,对应于Ⅱ、Ⅲ钨矿化带(图3).2.5 矿体特征矿区内圈出4条钨矿化带,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钨矿化带.Ⅰ钨矿化带位于矿区北部,长大于 5 km,宽 50~500 m,经槽探揭露共圈定钨铁矿体 6个.以Ⅰ-WFe4矿体最大,矿体除受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控制外,尚与背斜轴部或近轴部的近EW向张性裂隙有关,呈不规则似层状,长1 650 m,视厚1~10 m,平均5 m.含铁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次为磁铁矿,TFe品位21.8%~46.85%,平均品位30.77%,含钨金属矿物主要为黑钨矿,次为白钨矿,WO3品位为 0.064%~0.8%,平均 0.15%.矿体倾向325°~345°,倾角55°~65°.Ⅱ钨矿化带位于矿区中部,长2.8 km,最宽350 m,向东延伸到图外,经槽探揭露共圈定白钨矿体3个,其中最富的钨矿体为Ⅱ-W3,呈长透镜状,长500 m,平均厚6.8 m,控制斜深150 m,最大视厚34.70 m.WO3最高品位5.12%,平均品位 0.85% ,倾向315°~335°,倾角较陡,60°~70°.矿体产于大理岩和片麻岩接触的混合岩带中.Ⅲ钨矿化带位于矿区中部,产于大理岩与片麻岩接触的韧性剪切带中,矿化体长3.2 km,宽50~100 m,经槽探揭露共圈定白钨矿体 3个,其中最厚的钨矿体为Ⅲ-W3(图4),呈层状,长大于2 km,视厚度6.4~20 m,最大控制斜深500 m.WO3品位0.064%~0.2%,倾向变化较大,32线西倾向北,东倾向南,倾角较陡,80°~90°.Ⅳ钨矿化带位于矿区最南部,矿化体断续长3.4 km,宽2~5 m,矿化体产于褐铁矿化大理岩中.区内圈出 4条钨矿化带,规模较大,成矿条件较好,控制程度较低.图3 新疆哈密市沙东钨矿化探异常图Fig.3 Geochemical anomaly map of the Shadong W-sulfide deposit,Hami,Xinjiang(据哈密沙垄东钨铅锌矿普查,姜晓等修编,2011)1.钨矿化体2.6 矿石特征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图 5)、黑钨矿,少量辉铋矿、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白云石、金云母、萤石、透闪石等.白钨矿粒度0.2~3.0 mm,呈小团块状、散点状、浸染状分布,部分沿构造面理、裂痕聚集,形成条带状、细脉状富矿石.产于长石石英脉中的白钨矿,呈小团块状、囊状等形状产出.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2.7 围岩蚀变图4 哈密沙东钨矿地质剖面示意图Fig.4 Sketch map of geological section of Shadong W-sulfide depositin,Hami,Xinjiang(据哈密沙垄东钨铅锌矿普查,姜晓等修改,2011)1.白云石大理岩;2.黑云斜长片麻岩;3.硅化;4.白钨矿体;5.钨矿化体;6.钻孔编号及位置;7断层构造Ⅰ钨矿化带围岩为白云石大理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白钨矿化、黑钨矿化、褐铁矿化,次为黄铜矿化,在钨铁矿体南部40 m的白云石大理岩中,普遍含萤石化.矽卡岩化主要发育于矿体顶底板中,见较多透辉石、石榴子石.Ⅱ、Ⅲ、Ⅳ钨矿化带围岩主要为糜棱岩化大理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围岩蚀变主要为萤石化、金云母化、白云母化、锂云母化、透闪石化、硅化,次见褐铁矿化、混合岩化.图5 哈密沙东钨矿矿石特征图Fig.5 Ore characteristics map of the ShadongW-sulfide deposit,Hami,Xinjianga——赋矿原岩为糜棱岩化白云石大理岩的白钨矿石;b——白钨矿石紫外线照射下发蓝白荧光;c——赋矿原岩为石英脉的白钨矿石;d——白钨矿石紫外线照射下发蓝白荧光3 成因初探3.1 控矿因素地层控矿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是主要赋矿地层,该地层中钨背景较高,大理岩、片麻岩既是矿源层,又是容矿围岩.岩性控矿白钨矿多赋存于矽卡岩、金云母化大理岩中.变质前原岩为碳酸盐岩,具良好化学活动性和透水性,与 WO3具亲合性[3] ,受热液交代容易生成白钨矿.构造控矿图兹雷克复背斜南翼与阿拉塔格-尖山子断裂的次级韧性剪切断裂复合部位控制着钨矿化体产出,矿体沿韧性剪切断裂带虚脱空间分布,产状与断裂带产状近一致.岩浆岩控矿华力西中期中酸性岩浆岩侵入并伴随热液活动,由于热液中富含硫、砷、硼等挥发性组份及钨、锡等金属元素,选择性交代围岩中钙质成分,使早期钨矿层进一步加富.3.2 矿床成因沙东钨矿具多期多成因特点,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是重要矿源层,华力西期花岗岩类不但携带成矿物质,且为卡瓦布拉克群中分散钨活化、迁移、富集的热动力.在构造有利部位,即图兹雷克复背斜南翼与阿拉塔格-尖山子断裂次级韧性剪切断裂复合部位,形成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白钨矿床❶姜晓,杨良哲,马金林.新疆哈密市沙垄东钨铅锌矿普查,2011.3.3 找矿标志①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是主要赋矿地层标志;②区域深大断裂次级韧性剪切断裂与背斜复合部位,是有利构造标志;③地表见白钨矿、黑钨矿是直接找矿标志;④萤石化、金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是重要间接找矿标志;⑤区域W,Sn,Mo,Bi套合较好化探异常及重砂异常是重要化探间接找矿标志;⑥局部重力高异常与钨矿化带对应较好,高精度重力异常是重要间接找矿标志.4 结论(1) 沙东钨矿产于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一套碳酸盐建造中,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极有利于钨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具多期多成因特点,属构造、地层控矿与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白钨矿床,矿床达大型规模,其伴生萤石达大型规模.(2) 中天地块广泛分布元古宙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碳酸岩建造,沿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两侧次级断裂发育,大量岩浆岩侵入,为成矿热液提供良好通道和赋存空间,具有利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找矿潜力.该钨矿床发现与勘查,证明中天山地块具寻找大型钨(萤石)矿床远景.致谢:《新疆地质》审稿专家对本文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1] 杨文勇.东疆地区板块构造的划分及特征[J] .西北地质,1990,(3):8-15.[2] 许翠芳,舒培华,王建萍.云南麻栗坡洒西丫口白钨矿成矿规律[J] .云南地质,2010,3:3l8-3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