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巴纸: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纳西族历史 纳西族的东巴经书啥样
纳西族历史纳西族的东巴经书啥样>东巴经最早用原始旬形文字书写,后出现东巴文和格巴文混写以及用格巴文书写的东巴经书。
东巴经的外观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横宽纵短,比例约为三比一,在经书的左端用线缝订,从右往左翻页书写。
另一种也是横宽纵短,但比例不一,且都在经典横宽的上端用线缝订,从下往上翻页书写。
东巴经的封面,分横本横书和直本直书两种。
横本横书是把长条形的经书横放,在横条封面的正中,打出长方形图框,在图框上端正中,画一个“八宝”图案,两边画巾帘饰图至图框两边。
图框里面,左边画一个祭司坐(站)像,口中出气,以示诵经;右边书写经典所属仪式和具体经书名称。
图框和图案外的两边,用红、绿纸装璜装帧,衬出封面书写内容。
直本横书是把长条形经书放成直条,使装订线一端在下。
在封页中间处拦腰打出两条横线成一长方形图框。
在图框上端及下端各画一个“八宝”图案作装饰。
在图框内从左到右书写经典所属仪式和具体经书名称。
里页用尺子画长条横线分行(除木牌画稿等特殊经书外),一般分三行或四行,上别的有分六行或十行的。
要从上行的顶格起头,从左到右书写经文,一般说完一句或一段话,要用竖线隔开,又继续朝左书写。
定完正面后,翻页书写背面。
用东巴文书写的经文,不是一字一音的语言记录,而是一种书写极疏散的块状语言文字,即一种提醒式省略速写的文字记录。
经文中的一个字,有时读一个音表示一个词,有时读几个音表示几个词,有时读几个音表示一句话或一段话。
用格巴文加注音的东巴文、格巴文混写本,增加了记录语言的密度。
清末至民国,才出现了少数用东巴文或格巴文一字一音记录的东巴经典。
在古代,东巴经都属于东巴祭司家庭和个人所有。
一般要把同类经书放在一起,几本或几十本叠放一打,用两块比经书稍宽大的木板从上下两边夹住经书,再用麻绳捆好,放在神龛里。
经书使用日久损坏,便用新经书纸抄写代之。
自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法、俄、美等国传教士和人文与自然科学考察者,先后从丽江搜集并带走大量的有关东巴文化的文物,收藏在以上这些国家,其中收藏较多的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
纳西族东巴纸新法探索
田野调查 ○
直接用于抄纸 , 而大具则把纸浆放入石臼或 木臼中 (和圣文用木臼 、杨顺用石臼) , 加入 适量的纸药 , 再用木杵舂 。造纸工具也比白 地多了一个石臼或木臼 (图八) 。其二 , 纸经 晒干揭下后 , 大具还要用石头磨光纸面 , 而 白地造纸没有这道工序 。相比较而言 , 白地 的造纸方式显得更原始 、更传统 : 而大具的 东巴造纸 , 有一部分是后来增加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袭职 。这一看法值得商榷 。因为从造纸 在纳西族相邻民族出现的时间来看 , 纳西族 在很早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术 。
在中国 , 传统造纸技术有两个截然不同 的系统 , 一种为抄纸系统 , 另一种为浇纸系 统 。用固定式纸帘浮于清水之中 , 把处理好 的纸浆放到纸帘上 , 在水中荡匀而成纸张 , 一张纸贴一张板 , 最后在阳光下自然晒干 , 是浇纸法的重要特征 。浇纸法生产的纸厚而 坚韧 , 其技术普遍见于印巴次大陆和东南亚 地区的手工纸 。而用活动式纸帘 、加纸药 、 槽式捞纸 , 把抄出的湿纸一张张垒在一起压 榨的方法 , 是抄纸法的主要特征 , 所生产的 纸薄而均匀 。抄纸法主要 源 于 内 地 汉 族 地 区[5] 。历史上 , 与纳西族比邻的各少数民族 中 , 白族造纸属于中原传播而来的抄纸法系 统 , 而藏族造纸属于浇纸法系统 。纳西族在 与他们的交往中 , 兼收并蓄 , 博采众长 , 创 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东巴纸 。东巴纸的制作 , 既有抄纸法 , 又有浇纸法 , 它是汉藏的造纸 技术的融合 , 在中国手工造纸史上占有重要 的一席 。
(5) 漂洗 。将煮熟的皮料捞起 , 放在簸 箕中滤水冷却后 , 拿到河里漂洗 , 边洗边搓 , 尽量将灶灰冲洗干净 , 并把皮料中杂质除去 , 随后将皮料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 。一般每公 斤树皮可煮得 5~6 个团料 。
纳西族 --东巴纸
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
现有人口为三十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九人。
他们使用东巴文和哥巴文。
现在还在用一种古老的纸那就是东巴纸,它可以保存一千年以上。
暑假我去丽江做了东巴纸。
我觉得这十分神奇,就想去亲手做一下。
来到了东巴纸坊,是一位纳西族的大姐姐教我的。
开始做东巴纸了,姐姐教我把细纸浆用勺子弄到水缸的竹帘上,舀到看不到竹帘为止,还要把细纸浆用手拍拍平,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竹帘抬起来,把它倒放在木板上,用手按,把水挤出来,等挤不出水了,就把把竹帘小心地拿开,接着用擀饺子一样的东西来挤水。
不过第一次滚要轻轻地,因为细纸浆还没完全固定在木板上,第二次就要用力了,要滚到没有水出来为止。
还有滚得时候不要来回滚动,要不然就会弄成一团了。
如果想让东巴纸漂亮,你可以在细纸浆里面放一些三角梅的花瓣。
做好的东巴纸要晒干才行,下午做的只要晒到明天就好了。
还有告诉你啊,细纸浆是用树皮做成的。
如果你也想东巴纸,那就来丽江吧!。
东巴纸,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贵的纸!
东巴纸,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贵的纸!也许我们都见过乾净、洁白、细腻的宣纸,可是在美丽的云南,却有另外一种纸,它纸质厚实,纤维粗重,可以双面书写,经久耐用,能防虫蛀。
这是用纳西族东巴造纸术做的东巴纸。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造纸术,被称为是人类手工造纸活化石。
东巴纸,是以前纳西族东巴祭司用来抄写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专用纸张。
东巴意为智者,是纳西族中最高级的知识份子,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擅长歌、舞、经、书、史、画、医。
纳西族至今仍保留使用著其独特的东巴文字,也是现在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字灵动活泼,衬在古朴的东巴纸上,也是极有韵味的。
关于纳西东巴始祖丁巴什罗造字的记载中有这么一段话,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著蓝鸟带来的灵感,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察星圆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宇。
这个粗糙的树皮即指东巴纸。
据资料记载,东巴造纸术源起于唐朝,今天的工艺依然沿袭著唐朝时的特点。
如果想瞭解真正的东巴造纸术,一定要去到云南省迪庆州三坝乡白地村。
那里是东巴教的发祥地,也是纳西族东巴的圣地。
这里有一位大东巴和志本。
大东巴往往掌握著最精深的纳西文化,当然也包括造纸。
东巴造纸术流传千年,在文革时期曾被迫停止,上世纪80年代才恢复。
和志本老人便是最早开始恢复东巴造纸术的人。
为了学习东巴纸术,和志本花了10年的时间。
造纸过程的工序有采集原料、晒乾、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环节。
全程都是纯天然的材料,而且制作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
东巴造纸术兼具了浇纸法和抄纸法两大造纸方法的特点。
首先,要先去附近的山上砍下当地造纸的树,当地人称之为苟树。
砍树要找粗壮、表皮细滑,旁枝较少的。
将合适的枝条砍回来趁鲜剥皮,只有这样树的水分才较少,容易干。
将黑色外皮剥乾净,只要那一层白色的内皮。
然后将这些白树皮自然晾乾,用水浸泡,将所有黑皮、杂皮都剔除掉,直至树皮都已泡软。
纳西族东巴造纸的考察和技术创新
纳西族东巴造纸的考察和技术创新杨莹纳西族约于公元八、九世纪前在与藏族的交往中就学会了造纸,纳西族是云南最早掌握造纸技术的民族之一,它对于研究人类造纸的雏形有着珍贵的民族学价值。
针对东巴纸生产过程中原料枯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情况,探索出了既环保、又能实现东巴纸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纸的生产已进步为机器制造,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原始手工造纸。
其中纳西族的东巴纸颇负盛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我跟随考察团一行,在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大具乡白麦村、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等地考察了纳西族东巴造纸的情况,参予并深入研究了东巴造纸的整个过程,对提高东巴纸的实用性,作了一些技术创新,希望有益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1 东巴纸:纳西族宝贵的民族遗产纳西族现有人口30多万,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丽江市,香格里拉县及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
纳西族至今保留着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在历史上由纳西族东巴教的传承者“东巴”们掌握和传承,从而称“东巴文”,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典籍被称为“东巴经”,传抄东巴经的纸被称为“东巴纸”。
据考证,纳西族地区早在唐代中期就已经从藏族那里学会了浇纸法造纸。
现存最早有时间记录的以纸质承载的东巴经出现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
由于木氏土司对汉文化的大力推崇,排挤东巴祭师,以及内地的造纸技术具有出产量高,所造的纸宜于书写绘画等特点,从而“东巴纸”工艺随着东巴们隐没于山区民众中,逐渐成为书写“东巴经”的专用纸.东巴纸工艺由于其技术简易、纸张厚实宜于保存和造型等特点而被东巴们流传下来。
正因为东巴纸的制作工艺反映出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术在特定历史年代和特定地域碰撞交流的独特面貌,因此被誉为“造纸活化石”,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工艺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 东巴纸的技术考察东巴经卷帙浩繁,至今仍保留有纸1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
【民俗】东巴文化:古纳西的文明传承
【民俗】东巴文化:古纳西的文明传承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虽然只有约三十万人口,但其民族文化却引人瞩目、名扬中外。
这就是纳西族独有的文化传承——东巴文化。
●概述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样,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
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
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
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
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
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组成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这种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经用东巴文书写、念诵的经书,就是“东巴经”,纳西语称“东巴久”。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用本地一种木本植物皮所制的厚棉纸(俗称东巴纸)订成册,书写工具有用锅烟灰拌胆汁制成的墨及自制的竹笔。
其内容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
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研究综述
还提出 ,中国传 统造纸有浇纸法 和抄纸法两个不 同的工艺体 系 ,而纳西 族的手工造纸是唯一一 种兼 具两种 工艺特 点 的传统 手工造 纸工 艺。嘉
禄 、张程还就纳西族造 纸工艺起 源研究 ,在论文 《 从纳西族东巴纸看传 承造纸工艺演进 》 中提 出,纳西族东 巴纸 的造纸工艺介于浇纸法与抄纸
法之间 ,是从浇纸法过渡到抄纸法 的 中间形 态的历史 遗存 的学 术假说 , 并 由此假说对造纸工艺演进问题做 了综合研究 ,认为 :纳西 族造纸工艺 是 由中原文化圈传人的 、造纸法传人西藏应在唐之前 。 二 、从 原 料 的 独 特 性 到 工 艺 的 “ 原始性 ” ( 一 ) 东 巴造 纸 工 艺原 料 的独 特 性 2 O世纪 3 O 一 4 0 年代美 国人洛克 ( J ・ F・ R o c k )在 白水 台时 ,曾注 意到当 地 东 巴经 所用 的纸 张 ,并 在 其 著作 《 纳 西 族 的 生活 与文 化 》 ( T h e L i f e a n d C u l t u r e o f t h e N a—k h i T r i b e f o t h e C h i n a—T i b e t B o r d e l r nd a ) 中对这种奇特的纸张及其经典作了详 实的介绍 ,其 中谈到 了东 巴纸 的原 料及造法 ,他认为造纸的原料为瑞香科荛花 。这是 目前所见 对 白地东 巴 造纸工艺原料最早介绍的文献。刘仁 庆的 《 我 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 工纸》 一文介绍 ,东 巴纸的原 料有两种 :一种纳西 语叫 “ 糯窝” ,即构
纳 西 族 东 巴造 纸 工 艺 研 究综 述 闫美 霖 Nhomakorabea 立 文
摘 要 :本文 以纳西族 东巴纸工艺探 源、 东巴造纸工艺从 原料 的独特性到 工艺的 “ 原始性” 等研 究主题 为线索 ,梳理 了一些 国内外 学 者针对纳西族 东巴造纸工 艺的工艺本体和工艺发展 的现 状研 究,并反 思传承和发展 东巴造纸 工艺最有效 的方 式就是将 东巴纸 重新运用 于人
云南纳西族东巴纸和藏族藏纸造纸工艺比较研究
纳 西 族 东 巴纸被 认 为 是 世 界 上 现存 的 最原 始 、 最古 老 的 手 工造纸 , 被 称 为 是 人 类 手工 造 纸 的“ 活化 石 。 由 于 纳 西 族 东 巴 教 的祭 司叫 “ 东 巴” , 因而 有 学者 称 为 “ 东 巴教 ” , 把 用 来抄 写 宗教 经 典 的 文字 称作 “ 东 巴文” , 而 东 巴纸 就 是 用于 记 写 东 巴经 的 。 纳 西族 是 中 国 5 6个 民 族 之 一 , 其 主 要居 住 地 在 滇 西 北 的 丽 江 市 。 东 巴教 是 我 们 了解 纳 西族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能 做 “ 东 巴” 的 必 须 是 男子 , 东 巴的 传 承 方 式是 家庭 或 亲 族 世 袭 制 。 正 是在 这样 的 环 境 下 , 纳 西族 信 仰 东 巴教 的 族 民们 为 了发 扬
自己 的 宗教 , 东 巴纸 应 运 而 生 。
1 . 泡软 。在 纸料 采 集 回 来后 , 东 巴纸 和 藏 纸都 需要 将 收 集 好 的 纸料 进 行 浸 泡 , 以便 植 物 外 皮 脱 落 , 留 下 适 合 造 纸 的 无 杂
质 洁 白 的 良质
2 。 漂洗。 煮帝 1 过 的 纸料 , 东 巴纸 加 入 过 灶 灰 , 藏 纸 加 入 过 草 木灰 , 目的是 除 去 纸 料 中 的杂 质 , 不 容 易发 霉 。 3 . 捣 碎 。 用 木槌 反 复 捶 打 洗 干 净 的纸 料 在 木 桩 上 , 直 到 最 终 呈 现植 物 纤 维 网 状 , 也 就 是 我 们俗 称 的 纸 浆 。 4 . 晒 纸 。 东 巴纸 和 藏 纸都 要 将 定 型 的 纸晒 干 。
纸 的技 艺保 存 更 为 完好 。
浅析东巴纸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价值
纸论坛 ■ Paper Forum造 信息82No.11 2021浅析东巴纸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价值摘要:纳西族东巴纸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结合了汉族、藏族以及纳西族等民族的造纸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以及研究价值。
文章将纳西族东巴纸与视觉传达领域相结合,从中探讨纳西族东巴纸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将之与现代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合与表现出来。
关键词:东巴纸;视觉传达;研究价值解放后,由于东巴教被认为是迷信活动而遭到禁止,东巴纸在那个时代消失的无影无踪。
改革开放后有一部分人继续东巴造纸,也是从那时候起,东巴纸恢复了一线生机。
虽然东巴纸在云南丽江以及香格里拉地区还有生产,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东巴纸境况堪忧。
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丽江古城几乎被商业吞没。
在丽江,各种所谓的“东巴纸”产品琳琅满目、充斥于市,其实它们都是一些经过包装的白族白绵纸、江西云龙纸以及日本和泰国的进口纸。
这些商家还雇人扮演东巴,表演造纸技艺,以吸引游客;并用低成本的原料取代稀有珍贵的荛花树皮,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手工。
在这样的市场冲击下,那些真正的东巴纸由于制作成本高,在竞争中往往不占优势。
纳西族东巴造纸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然而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假冒的东巴纸出现在市场上,真正的东巴纸无却人问津,东巴纸传承人赖以生存的空间也被破坏了。
那些打着“东巴纸”旗号的商铺其实只是将东巴纸、造纸技艺作为一个概念炒作,真正的传承人在这一炒作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份额乃至生计和依托。
2 纳西族东巴纸的视觉传达设计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且历史悠久的民族。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
造纸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开创了图文载体的新纪元。
东巴纸是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忠实地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并传承着纳西族的文化,见证了纳西族文化的进步。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作者:雷虎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6年第02期在香格里拉的白地村,纳西族人还保留着一种原始的造纸术——东巴纸制作技艺。
东巴纸传人每天清晨都要盛装打扮,然后登上白水台祭祀,此后便要开始制作拥有“千年不腐”美誉的东巴纸和抄写东巴经。
东巴纸是东巴经唯一的载体,保留着纳西族最后的文化基因。
但如今,即便是在纳西族祖地白地村,会做东巴纸、认识东巴文的纳西族人也屈指可数……前两次我去香格里拉旅行,在旅馆的墙上看到了白水台的照片。
白水台所在的白地村距香格里拉县城约有百公里,途中得翻越几座高山,来回需要整整两天时间。
因此,我和几个驴友都认为,孤零零的一处白水台景观不值得我们大老远赶去,于是两次都与白水台失之交臂。
这一次,为了一种叫“东巴纸”的古老手工艺品,我们特意奔赴白地村,直到亲眼目睹了白水台的灵秀风光,我才知道自己曾经错过了怎样的美景!而在白地村最令我难忘的,是承载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东巴纸”。
它就像一块人类手工造纸的“活化石”,凭着“千年不腐”的传奇保留着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白水台东巴纸传人的祭祀地进白地村的山路很曲折,我们的车颠簸了4个小时,仍然看不到连绵山峰的尽头。
当我们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同伴黑余忽然惊呼了一声:“看,哈巴雪山!雪山近了,白水台就不远了!”果不其然,车辆拐进山谷后,我们很快就发现车窗外立着一座奇特的山峰,在它的山腰处竟然有一片白色的“梯田”,就像一个系着玉腰带的“土豪”似的。
黑余说:“那不是梯田,而是由于碳酸钙溶解在泉水里后形成的台幔,也就是著名的‘白水台’。
”到达白地村后,纳西族的东巴纸传人李秀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她建议我们先在村里休整,第二天一大早随她一起去登白水台。
因为朝阳初升时是白水台最神圣的时刻,作为大东巴家族的传承人,她每天都要在朝阳升起时登台祭拜。
于是等到次日清晨6点半,我们便随李秀花一起来到白水台晨祭。
白水台在村口的半山腰,台顶有几汪泉池,传说是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所以被纳西人称为“仙女浴池”。
香格里拉东巴纸 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cene人神沟通的一妖文字的起源,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埃及的象形文字、赫甌形文、轄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这軸形文字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最终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有T 文:?一 纳鳞巴文,晡火相传.在香格曲有f 名叫白地村的村庄,还有f 东巴家族,保留着用东巴文书写、占卜的传统。
他们至今还手工做书写东巴文的独槪ES _东瞰这一次,"纸"为你而来,将给我们带来无尽惊喜的"丝路纸jr 之旅,便从香格 酸立的东raw始.Sce n ery /风物志白水台白水台,仙人遗田落人间前两次去香格里拉旅行,看到县城青年旅馆墙上的白水台照片时,都有过呼朋唤友说走就走的冲 动。
但白水台距香格里拉县城有百公里,进出白水台得翻越几座高山,来回得整整两天时间。
我最终 和青年旅馆中的驴友一样,认为孤零零的一座白水 台花两天不值,两次都选择了放弃。
而这一次,赴白地村是特地为东巴纸而去。
白地村"纸旅”,白水台便成为了超值"彩蛋"。
进白地村的山路十八弯,这让一直就方位感不好的我一上路就处于“找不到北"模式。
同伴中去过 白地村的纸设计师黑余说:"从香格里拉坐车只需两个多小时,抵达白地村时估计正踩上午饭饭点!”结果,车颠簸了四个钟头,连绵的山峰还不见尽头。
当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大伙儿北方饿狼看绵羊 一般的目光向黑余聚焦时,他就浑身不自在了:"看,雪山,雪山近了,白水台不远了!"谁信?大家对黑余这样转移矛盾焦点的拙劣方式表示鄙视。
"看 雪山!哈巴雪山!停车,我要下去拍! ”不 知是谁突然吼了一声,一语惊醒车上饿得昏昏欲睡 的众人。
只5秒钟,整车人都不见了,全下车拍照了。
哈巴雪山就如同白头宫女立在小丫鬟间一般, 在青色的群山中显得鹤立鸡群。
看到哈巴雪山时,我就开始做着"面朝雪山,日照金山”的美梦。
但车辆拐进山谷,立马让我黄梁梦一哈巴雪山不见了,但是我也没有太过失望”因为我发现车窗外有 座山峰竟然像一位系了玉腰带的土豪一样立在我眼 前,它腰际的玉腰带反射过来午后的寤,炫得我 睁不开眼一_E 土豪的玉腰带便是白水台了”一车人都端好相机准备朝白水台奔,颇有"磨刀 曜曜向猪羊”的味道。
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
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取材独特,技艺传统,实用性强,是东巴经书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研究我国传统手工 造纸的实例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东巴造纸也被开发为旅游纪念品出售,或被作为东巴画的绘画纸张, 市场前景较好。由于这一独特工艺仅为东巴所掌握,且传子不传女,在传承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当地的主要造纸 艺人和志本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加上原材料资源有限,东巴造纸的未来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基本内容
东巴纸,主要用于抄写东巴经书。东巴纸厚实、耐磨、防虫蛀、较光滑、呈象牙色。东巴纸是中国所有的手 工纸中最厚的,耐磨损,在中国传统的手工纸中,唯有厚实的东巴纸可以双面书写。东巴纸以荛花韧皮为原材料 而成,尧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可达八百年至千年,纳西族民间有东 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材料
东巴造纸采用当地独有的一种植物“阿当达”,即瑞香科丽江荛花为主要原料。
制作技术、方法或过程
造纸过程一般包括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环节。
工具
工具主要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
谢谢观看
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
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简介
目录
02 历史渊源
03 基本内容
04 材料
05
制作技术、方法或过 程
06 工具
东巴纸制造工艺
东巴纸制造工艺
东巴纸制造工艺是中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传统手工造纸技术。
这种纸以纳西族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龙巴草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漂白、晒干等工序制作而成。
东巴纸具有质地坚韧、经久耐用、不易变色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书写、绘画、印刷等领域。
东巴纸制造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千多年来一直是纳西族人用于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在东巴纸上写下的文献被称作“东巴经”,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和缺乏传承人,东巴纸制造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专家学者和当地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推动东巴纸制造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开展东巴纸制作技艺比赛、建立东巴纸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等。
总的来说,东巴纸制造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东巴纸为话题的作文
以东巴纸为话题的作文
《神奇的东巴纸》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巴纸吗?这可真是个超级神奇的东西呀!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展览,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东巴纸。
哇塞,那简直让我惊呆了!它不像我们平时用的纸那样白白的、平平的,东巴纸有着一种特别的质感,摸上去糙糙的,但又感觉很厚实。
我好奇地问旁边的讲解员叔叔:“叔叔,这东巴纸为什么这么特别呀?”叔叔笑着回答我:“小朋友,这东巴纸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呢!”我瞪大了眼睛,“真的吗?快给我讲讲呗!”叔叔就开始给我详细地介绍起来。
原来呀,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用来记录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专用纸。
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要经过采集原料、蒸煮、捶打、抄纸等好多好多道工序呢!就好像我们做一件很难很难的手工一样。
我不禁感叹道:“哇,那得花多少功夫呀!”叔叔点点头说:“是呀,所以东巴纸才这么珍贵呀!”
我看着那一张张东巴纸,想象着古代的东巴祭司们认真地在上面书写和画画,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这东巴纸不就像是一个时光的载体吗,把过去的故事都留了下来。
我还听说,东巴纸非常耐用,可以保存好多年都不会坏呢!这可真厉害,就像我们的友谊一样坚固,对吧!
同学们,你们说东巴纸是不是超级神奇呀?我们可一定要好好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呀,让它们一直流传下去,就像星星一直闪耀在天空中一样!这就是我的观点,东巴纸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
东巴纸 文化传承作文
东巴纸文化传承作文
“哎呀,这纸可真特别呀!”我看着手中的东巴纸,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那天,我们一家人去丽江古城游玩。
古城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充满着各种新奇好玩的东西。
我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好奇地张望着四周。
突然,我看到了一家小店,店里摆放着许多精美的纸张。
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拉着爸爸妈妈就跑了进去。
“哇,这些纸好漂亮啊!”我兴奋地叫着。
店老板笑着走过来,对我们说:“小朋友,这可不是普通的纸哦,这是东巴纸,是我们纳西族的宝贝呢!”我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东巴纸?为什么叫东巴纸呀?”老板耐心地解释道:“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用来记录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专用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拿起一张纸仔细端详起来。
这纸摸起来很厚实,上面还有一些特别的纹路。
我转头问爸爸:“爸爸,这东巴纸这么特别,那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呀?”爸爸笑着说:“这可复杂了,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呢。
”我皱起眉头:“哎呀,那多可惜呀,如果以后没人会做了怎么办?”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所以呀,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呀,不能让它们消失。
”
我看着手中的东巴纸,心里想着:这么好的东西,可一定要传承下去呀!就像我们学的知识一样,也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东巴纸,它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是纳西族文化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
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这种独特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是吗?。
文化传统 东巴纸作文
文化传统东巴纸作文
《东巴纸,文化传统的美丽承载》
嘿,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去云南旅游,在丽江古城那旮旯瞎逛。
然后就看到了一家店,里面摆着好多漂亮的纸张,当时我就好奇地走进去了。
老板热情得很嘞,跟我介绍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东巴纸呀!哎呀妈呀,我一听就来精神了。
我仔细瞅着那些东巴纸,嘿哟,那纸张摸起来的感觉可特别了,有点粗糙但又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感,就好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似的。
老板还让我看了制作东巴纸的过程嘞,那场面,可有意思了。
工匠们先把一种植物纤维泡在水里,然后就开始各种捣鼓呀,就跟我们小时候玩泥巴似的,哈哈。
之后又把捣好的纤维弄成浆,再均匀地铺在一个特制的框子里,等晾干了就成了东巴纸。
我当时就在想啊,这东巴纸不仅是纸啊,它还承载着纳西族那深厚的文化传统嘞!这每一张纸里都好像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
纳西族的人们用它来记录文字、绘制图案,把他们的历史、信仰和生活都留在了上面。
离开那家店的时候,我还特意买了几张东巴纸带回来呢。
现在有时候拿出来瞅瞅,就会想起在丽江的那段美好时光,想起那神奇的东巴纸和它所代表的文化传统。
哎呀呀,这东巴纸可真是个宝贝呀,真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传统哟!。
东巴纸调研报告
东巴纸调研报告东巴纸调研报告一、引言东巴纸是中国云南省的一种纸张制品,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遗,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巴纸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特进行本次调研报告。
二、背景信息东巴纸起源于云南省东巴文化,该文化以其独特的象形文字而闻名于世。
东巴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通过图形和符号来表达意义。
而东巴纸则是作为书写载体的纸张,为东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制作工艺东巴纸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材:东巴纸的主要原材料是多年生高粱秆,这种秆子纤维丰富、质地坚韧,非常适合制作纸张。
2. 纠杆:将高粱秆剥去外皮,然后将纤维进行纠织,使其形成纸浆。
3. 制张:将纸浆均匀地铺在纸模上,然后晾晒,使纸张形成。
4. 平整:在纸张形成后,通过轻轻拍打或烘烤,使纸张更加平整。
5. 贴花:纸张制作好后,常常会在上面贴上花纹或图案,以增加美观度。
四、历史意义东巴纸不仅是一种纸张制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中国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东巴文化的象征。
通过东巴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东巴文化。
此外,东巴纸还有着强烈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使得东巴纸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媒介。
同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受到重视,东巴纸也成为了收藏家们关注和收藏的对象。
五、现状和问题尽管东巴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东巴纸的制作数量较少,供不应求。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东巴纸的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东巴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仍需加强。
六、建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东巴纸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东巴纸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东巴纸产业的发展。
2. 市场推广: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展览等方式,增加东巴纸的知名度,提高市场需求。
东巴造纸的前“事”今生
东巴造纸的前“事”今生东巴纸,用高原特有的植物,经家传工艺制成的古老纸张。
因其具象牙色泽,防虫蛀,清香味,吸墨性强,不易变色,保存年代久,对人体有镇惊安神作用的特征,成为古代纳西人书写重要的契约及东巴经文的载体,承担着传承纳西文明链条的重任。
千百年来,东巴纸神秘的制作工艺,全靠代代相传沿袭下来。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东巴纸的制作工艺历尽沧桑变迁,经过兴盛也曾一度绝迹。
但时至今日,掌握东巴纸传统造纸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独特的古老造纸术面临失传……老东巴的遗憾和落寞白地,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乡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位于哈巴雪山东麓,相传白地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教主丁巴什罗修行传教的圣地。
东巴,是巫师,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者,而东巴文化则是纳西族文化的精华。
纳西族的文化典籍是东巴经书,主要是负责向人们解释经书的内容,而在日常生活里,他们是祭祀的主持者,东巴是巫师,也是纳西文化的学者和智者。
和志本,1926年生,是现在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在世不多的东巴艺术大师之一。
早晨六点半,和志本起床烧早火。
别看他已75岁还患过脑血栓并有后遗症,但每天早上,他都准备好五谷、松明等,在离水洞不远的敬香台上燃起一把火,冒出整个白地村的第一缕青烟,这火烧得很有章法,没见火焰,只有青烟直冲云霄。
洒一些五谷,顺时针绕香台三圈,转香台时老东巴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家人平安,一天顺当。
和家是东巴世家,在乡里算是中等富裕的家庭:有固定收入,吃穿不愁,儿女成群,孙辈众多且老伴健在。
和志本除在村子里做一般的仪式外,还上白水台出水洞边为远方的游客求福祈祷。
和志本有两个绝迹:造东巴纸和绘画。
造东巴纸是和家的祖传,从祖父开始,到和志本已是第三代,其间经过“文革”。
和志本成为“文革”后最早恢复造纸的人,他手工制作的经书用纸均匀、厚实、色正、光洁,是深受东巴经师喜爱的上品。
除了男性家人外,妇女和客人是不能看到工艺程序的,也不外传这种技术。
为了寻访这种“不外传”的纳西技艺,经过近3个钟头的跋山涉水,我从丽江古城来到白地白水台。
神奇的东巴造纸术
神奇的东巴造纸术我虽然出生在昆明,但每年都要回到父母的出生地丽江。
每次到古城游玩,都能看到很多象形文字东巴文。
这些东巴文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写在木头上,更多的是写在东巴纸上。
据说东巴纸的制作为纯手工工艺,还具有神奇的特点。
一个假期,我回丽江参观了制作东巴纸的整个过程一张东巴纸的诞生,要经过很多的工序:首先是采集原料。
原料称荛花,多生长在金沙江河谷海拔2000 米以上的贫瘠土地上,每棵一般只取0 5 米长的一段,必须趁树枝未干就要剥皮。
树皮取回来后,要用一天的时间把荛花进行蒸煮。
捞出来后的树皮就会变成褐红色。
此时很多人就围坐在一起,仔细地查看和挑拣每一片树皮,不能有一点杂质。
之后,把树皮再次放回锅里煮两天,直到煮成稀释的糊状,放在石臼中搓打,变成纸浆。
纸浆捞出来后,需要放在一个大水桶里,按定的比例加入炭灰水进行自然发酵两三天后,要把这些纸浆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贴到一块铁板上,放到室外自然晒干。
大约三四天后,取下半干的东巴纸,用铁碾子反复用力碾压,让纸的两面都变得光滑、平整。
而后继续晾晒,待纸彻底晾干后,纸色牙白,用手轻轻一揭,就可以把纸取下。
这样,就做成一张东巴纸了。
3、东巴纸有三个神奇的特点:1、东巴纸是人工制作的,也没有添加任何的现代原料。
2、东巴纸的韧性很好,对颜色的吸附能力也很强。
在东巴纸上写字作画后,用水浸泡一个多月都不会走样。
东巴纸的原料荛花具有微毒,所以制成的东巴纸不会被虫蛀。
东巴纸产量低、成本高,但丽江博物馆的东巴文物都需要用这样正宗的东巴纸抄写经文,进行记录。
每张东巴纸都来得那么不易,非常希望这项纯于工制作技艺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关于写传统民族文化的作文 古老的东巴纸
关于写传统民族文化的作文古老的东巴纸在云南丽江古城中漫游的几天里,那里的天一丝云都看不见,如大海般清澈,那里的水蓝得像是刷了一层颜料一般,美得像一幅画,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生动的、可爱的,古城中一切都是古老的,每一寸地方都看不到一丝现代的味道,只有那种悠久的韵味。
但在这片古城中的一个转角处,一个独特的店铺,映入了我的眼帘,并深深地吸引了我。
店门口的招牌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东巴纸坊。
东巴纸,这是什么呢?我满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准备一探究竟。
只见店铺中一些书本约有五六厘米厚,书的封面和封底都是牛皮手工装订的,但侧面看上去却破破烂烂,像是被撕掉了一半。
在它旁边的一些小书本侧面却是整整齐齐,小巧玲珑的样子。
我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拿起了那本破破烂烂的书,觉得这仿佛就像是古代的书一般。
一边拿起这本书,我一边询问老板,这本书的价钱,老板淡淡地说了一声:“188块。
”听到这个数字,我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么一本破破烂烂的书,竟然要188块,而且里面还是本无字天书,这不就相当于一个草稿本么!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都比这个大,而且里面全是知识,老板仿佛也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向我们一行人介绍了起了这本书的来历。
听了老板的介绍,我这才明白,这本书是纯手工东巴纸制作的,而这东巴纸的来历竟是如此不一般。
东巴纸的原料采用来自三江并流地区,海拔高达2400~3500米,被纳西人称为阁弯呆的灌木树皮以及江边河谷两岸被人称为“糯窝”的强木树皮,经过东巴家传工艺制作而成。
全是纯手工打造,手工裁边,所以它的边就会比较粗糙,一本书能在1000年中不腐烂,一直保存下去。
而那些边角比较整齐的书是用机器打磨裁切而成,但是它的原料和手工制做过程都是一样的。
我用手慢慢地再次翻开这本书,轻轻地抚摸着里面的纸张,仔细地端详着这个神奇的东巴纸。
它每页纸并不是很光滑,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纸张原料的纹理,使纸张看上去充满艺术与美感。
这东巴纸是东巴古籍能够传承至今不可或缺的,使得灿烂的东巴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怪不得这小小的一本书的价格如此不菲,原来它的材质是如此特殊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东巴纸: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导语: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
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
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
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森究鲁究”,意思是“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的文字。
”所以东巴经出现时,纸还未传入纳西族地区。
根据记载,大约在元代,丽江地区已有造纸业,但未有对东巴纸的记录。
东巴经一般没有题写抄书时间,最早有时间记录的经文出现于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
用于书写东巴经的纸称“东巴纸”,又称“白地纸”。
东巴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后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
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
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
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
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在历史上,妇女不参加造纸过程,主要是因为东巴纸一般用于神圣目的,妇女一般被认为不洁,从而即使妇女知道技术也不允许参与造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