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社会调查(正确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社会调查(正确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社会调查(正确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题目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 )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 )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是:有计划、有目的,描述、解释题目2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

正确答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具体对象题目3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题目4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和()两部分内容。

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正确答案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题目5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正确答案是:社会组织,社会产品题目6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

正确答案是:描述事实,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题目7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是:古希腊,认识社会题目8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正确答案是:西欧,美国题目9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是:经验论,实证主义题目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进步。

正确答案是:数理化,定量化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题目1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社会调查与研究简答题(补充)

社会调查与研究简答题(补充)

简答题(以“简述”后的发音排序)C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

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D1.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①研究的广泛化。

②方法的科学化。

③手段的现代化。

④研究的专业化。

2.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答:①简捷性原则。

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

②相关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

③同层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

④穷举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

⑤互斥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

⑥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

3. 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1)朴实。

(2)准确。

(3)简明。

(4)庄重。

(5)修辞。

4.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

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①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②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③导语也称前言、导言。

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

社会调查教程考试要点

社会调查教程考试要点

1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其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个案调查:也称个别调查,指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对特定个别对象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指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总体值: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总体值只有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

样本值: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置信度:也称置信水平,指总体值落在样本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置信区间:指的是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误差范围,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

定类测量:也称分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比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

集中量数分析:指使用一个典型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别的数值围绕在它的周围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 ,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离散量数分析: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全距、标准差) 。

目的: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

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1 、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 2 、研究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 3 、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 、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或方法。

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创造性、可行性、科学性初步探索的定义、任务和方法:是指在正式调查之前查询资料、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 了解调查任务,确定研究课题, 明确调查内容,增加感性认识,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定调查方案奠定基础。

电大-社会调查研究问题解答

电大-社会调查研究问题解答

电大-社会调查研究问题解答社会调查研究问题解答导论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专门性。

第二,系统性。

第三,客观性。

第四,实证性。

第五,针对性。

4.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研究的广泛化。

方法的科学化。

手段的现代化。

研究的专业化。

5.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

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

(2)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

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

◆个人。

◆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阶级和阶层。

◆民族。

◆社区。

◆社会行为。

◆社会产品。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一)简答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背景。

社会实践调查的背景是当前社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教育不公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调查内容。

1. 贫困问题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和生活困难。

我们发现,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确实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 环境污染调查,我们调查了一些工业区和污染严重的地区,了解了环境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我们发现,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3. 教育不公调查,我们调查了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发现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的问题较为严重。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刻了解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和教育不公。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建议。

1.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2.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3.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

六、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2023-10-29
目录
•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 •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 •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 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 社会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 • 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
定义和含义
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收集和分 析关于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数据,以解释社会现象, 探索社会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监控社会发展状况,评
估政策和社会措施的效果。
改进社会服务
02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社会服务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
高服务质量。
引导公共舆论
03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社会信息,帮助公众更好
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公共舆论。
04
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 法
研究问题的确定
医疗服务评估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用来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医疗机构了解服务中的问题和不 足,为改进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06
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 和挑战
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正朝着多 元化的方向发展,研究 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 社会、文化、经济、政 治等多个方面。
精细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在方法和 技术上越来越注重细节 和精度,对特定领域或 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03
揭示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
等。
解释社会现象
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
通过分析数据和文献资料,探究社会现象背后的原 因和影响因素。
解释社会关系
研究不同群体、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环
境和社会问题,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我们选择了当地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三、调查内容。

1. 生活状况调查,我们了解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居住条件、教育水平、医疗保障和就业情况。

2. 社会环境调查,我们调查了当地的环境卫生、交通状况、文
化娱乐设施和社区管理情况。

3. 社会问题调查,我们了解了当地居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服务不便等。

四、调查结果。

1. 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较好,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相对较差。

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但医疗保障和就业情况仍有待改善。

2. 社会环境,环境卫生和交通状况较好,但文化娱乐设施和社区管理亟待改善。

3. 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教育资源不足和医疗服务不便是当地居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五、建议与展望。

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扶贫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

2.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娱乐设施和社区管理的投入,改善社会环境。

3. 政府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
堵。

4. 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加大对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问题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期望,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地点。

本次调查选择了当地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作为调查地点,以全面了解不同群体的生活情况。

三、调查内容。

1. 调查对象,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生活状况、教育情况、医疗保障、就业状况、环境问题、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

1. 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家庭生活比较稳定,但也有一部分家庭因生活压力过大而存在矛盾和问题。

2. 教育情况,大部分家庭都重视子女教育,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3. 医疗保障,大部分居民对医疗保障表示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居民认为医疗费用过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

4. 就业状况,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但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依然严重,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5. 环境问题,城市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

6. 社会安全,大部分居民认为社会治安比较稳定,但也有一些居民对社会治安问题表示担忧。

五、调查建议。

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高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2.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青年在家乡创业就业。

4.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5.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六、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调查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社会调查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一、社会调查的的概念要了解社会调查的种类和程序,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调查,什么是社会调查。

“调”是“计算”的意思,而“查”是“寻检。

如:查究。

查核。

”调查,就是调查者为了了解调查客体的状况而对调查客体进行的查核和计算。

这里所说的状况,既包括事物“质”的方面(查核),又包括事物“量”的方面(计算)。

同时,这里所说的状况,既应包括事物静态的方面,又应包括事物动态的方面。

我们进行调查,既应了解事物当前的状态,又应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调查,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如实反映。

调查,是调查者努力使自己的认识贴近客观现实,而不是相反。

调查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调查对象的性质和数量也是客观存在的。

调查者在进行调查时,就是努力使自己认识、了解、把握客观事物的“质”和“量”。

只有使自己的调查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调查才有成效,否则就是对客观实际的曲解。

因此,我们可以把调查归纳为:调查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于客观存在的调查对象的性质和数量进行的了解。

调查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对于自然现象的调查和对于社会现象的调查。

所谓社会调查,不过是调查的一个分支,是调查者对于社会现象进行的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实质任何一种人类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主体进行的,该行为总是有一定的作用对象的,主体进行该种行为总是有一定目的的,主体为了实现该目的总是要使用一定的手段的。

社会调查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也有一定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手段。

我们可以从主体、客体、目的和手段四个角度把握社会调查的本质。

其一,社会调查的主体可以是单个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由许多人所组成的组织。

通常,在需要进行个案式的社会调查时,社会调查的主体是单个的个人,而在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时,社会调查的主体是由许多人所组成的组织。

这些组织可以是常设机构。

也可以是临时机构,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民间组织。

其二,社会调查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如前所述,调查可以按照调查的对象划分为对于自然现象的调查和对于社会现象的调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

社会调查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专门性。

2.系统性。

3.客观性4.实证性5.针对性。

4.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研究的广泛化。

方法的科学化。

手段的现代化。

研究的专业化。

5.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2)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

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1.个人。

2.初级社会3.群体社会组织。

4.阶级和阶层。

5.民族。

6.社区。

7.社会行为。

8.社会产品。

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1.课题确定的方法;2.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3.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4.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5.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6.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20秋 期末复习练习题_3345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20秋 期末复习练习题_3345

20秋期末复习练习题导论一、单选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A. 费孝通B. 陈翰笙C. 李景汉D. 陶孟和二、多选1.社会的基本要素有()。

A.自然环境 B. 社会产品C. 人口D. 文化2.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组织的有()。

A.工厂 B. 学校C. 医院D. 报社3.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阶层的有()。

A.工人 B. 农民C. 政党D. 军队4.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行为的有()。

A.离婚 B. 自杀C. 犯罪D. 上访5.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产品的有()。

A.歌曲 B. 电影C. 广告D. 服装三、名词解释题社会调查研究四、简答题2.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与单位有哪些?3.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二、多选题1.ACD 2.ABCD 3.AB 4.ABCD 5.ABCD三、名词解释题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四、简答题2.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与单位包括:社会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社会中的一切具体事物、具体现象:个人、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与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3.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一、单选2.描述型研究是指()。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其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

A. 定量研究B. 预测性研究C.描述型研究 D. 横剖研究4.社会调查研究按照其目的,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背景。

在当今社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践调查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查内容。

1. 环境污染,调查了城市中心区域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和垃圾处理情况,发现空气质量较差,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垃圾处理不规范。

2. 贫富差距,调查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发现城市居民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好,而农村居民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

3. 教育资源不均,调查了城市和农村的学校教育资源情况,发现城市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条件较好,而农村学校条件相对较差。

四、调查结果。

1.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监管。

2. 贫富差距问题突出,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3. 教育资源不均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五、调查建议。

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倡低碳生活,减少污染源排放。

2.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六、结语。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途径。

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建议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名词解释及问答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名词解释及问答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问题解答问题解答(一)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专门性。

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

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第二,系统性。

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

第三,客观性。

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

第四,实证性。

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

第五,针对性。

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研究的广泛化:从社会调查的主体来看已经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调查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调查范围来看,往往在整个地区、整个部门的范围内进行,有时还会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进行调查。

方法的科学化:现代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了其他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渐形成一门方法性科学。

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调查的工具和手段也日趋先进和多样化。

此外,社会调查的程序、组织方式、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以及问卷设计、调查方式、统计分析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营业性调研机构也日益涌现并不断壮大。

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

其关注的焦点通常不是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分布,而是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

与探索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描述法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

2.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research):解释原因,说明关系。

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和描述性研究同样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更为严谨,针对性愈强。

往往需要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3.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research):对所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用于该现象或问题本身比较特殊,尚无涉及;或本人对该研究的目标不够熟悉和了解。

直接成果: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深入的研究方法;探讨进行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4.总体(population):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元素(element):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5.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即总体的一个子集。

6.抽样框(sampling frame):又叫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7.分析单位:社会研究的研究对象,即研究中将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

五种类型:个人(大学生、工人)、群体(家庭、邻里)、组织(工厂、公司)、社区(乡村、城市)、社会产品(其他分析单位如书籍、歌曲)。

8.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xinz i一、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1、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得出科学理论>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制定措施、解决问题>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实践中检验理论>二、调查研究的3个工作准则:1、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困难。

2、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

3、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在现实工作中,作为一名调查研究人员应努力做到(6点):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不畏艰苦,勤奋工作。

3、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利益和名誉。

4、主动与被调查者建立关系。

5、具备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

6、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四、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4个不同的观点:——<重点>1、关于社会规律性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有规律;<2>人为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不具有规律。

2、社会现象的三大对立:<1>实证主义强调宏观研究,强调整体认识和客观检验(代表人物:孔德),主张在宏观层次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

<2>人文主义强调微观研究,强调个体认识和主观判断(代表人物:狄尔德),主张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

3、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对立:<1>客观解释;静态分析及定量分析;实证主义者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这种解释是象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外部原因。

<2>主观解释;动态分析及定性分析;人文主义者则认为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除外部原因外,还有内在原因。

4、在分析方法上的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静态分析和数量分析;<2>人文主义者强调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

五、马克思方法论4个的基本观点: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目的一、实践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目的。

1.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困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们组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协商、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各界人士,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实践内容。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学生们将前往当地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志愿者活动,陪伴老人、孩子,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爱。

同时,学生们还将参与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为创建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实践效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困现象,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心和善良品质。

总之,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学校能够继续举办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xinz i一、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1、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得出科学理论>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制定措施、解决问题>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实践中检验理论>二、调查研究的3个工作准则:1、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困难。

2、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

3、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在现实工作中,作为一名调查研究人员应努力做到(6点):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不畏艰苦,勤奋工作。

3、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利益和名誉。

4、主动与被调查者建立关系。

5、具备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

6、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四、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4个不同的观点:——<重点>1、关于社会规律性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有规律;<2>人为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不具有规律。

2、社会现象的三大对立:<1>实证主义强调宏观研究,强调整体认识和客观检验(代表人物:孔德),主张在宏观层次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

<2>人文主义强调微观研究,强调个体认识和主观判断(代表人物:狄尔德),主张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

3、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对立:<1>客观解释;静态分析及定量分析;实证主义者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这种解释是象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外部原因。

<2>主观解释;动态分析及定性分析;人文主义者则认为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除外部原因外,还有内在原因。

4、在分析方法上的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静态分析和数量分析;<2>人文主义者强调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

五、马克思方法论4个的基本观点: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践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实践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实践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实践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一、实践背景。

在大学生活中,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践目的。

1.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将亲身感受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出对社会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提高综合素质。

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这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所在的小组选择了到当地的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

我们为老人们做了理发、按摩、唱歌、讲故事等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孤独和需要关爱的心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四、实践收获。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增强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愿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结语。

通过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社会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深入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包括提供数据支持、改善政策决策、推动社会变革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

1. 提供数据支持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准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描绘社会状况、分析社会变化、评估政策效果等方面。

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和就业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教育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2. 改善政策决策社会调查研究为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政府和组织可以利用社会调查的结果,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期望。

通过调查民意、观察社会动态和了解人们的意见,政策制定者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提升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调查市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对相关政策的满意度,政府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

3. 推动社会变革社会调查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揭示问题的根源和形成机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社会调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不平等、贫困、犯罪等问题的存在和原因,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

例如,通过对社会阶层分布和收入差距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和影响,为减少贫困和推动社会平等提供依据。

4. 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调查研究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指导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调查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诉求,指导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对社会健康状况和医疗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可以为改善医疗服务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nzi一、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1、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得出科学理论>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制定措施、解决问题>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实践中检验理论>二、调查研究的3个工作准则:1、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困难。

2、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

3、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在现实工作中,作为一名调查研究人员应努力做到(6点):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不畏艰苦,勤奋工作。

3、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利益和名誉。

4、主动与被调查者建立关系。

5、具备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

6、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四、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4个不同的观点:——<重点>1、关于社会规律性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有规律;<2>人为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不具有规律。

2、社会现象的三大对立:<1>实证主义强调宏观研究,强调整体认识和客观检验(代表人物:孔德),主张在宏观层次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

<2>人文主义强调微观研究,强调个体认识和主观判断(代表人物:狄尔德),主张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

3、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对立:<1>客观解释;静态分析及定量分析;实证主义者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这种解释是象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外部原因。

<2>主观解释;动态分析及定性分析;人文主义者则认为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除外部原因外,还有内在原因。

4、在分析方法上的对立:<1>实证主义者强调静态分析和数量分析;<2>人文主义者强调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

五、马克思方法论4个的基本观点: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即“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3、对立统一的观点,即对任何事物及现象分析都要“一分为二”。

4、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即要求“定量和定性、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六、社会调查分类3个的目的:1、从具体调查中归纳类型,通过各种类型优、缺点的分析,对调查经验进行总结。

2、依据各种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的认识,指导今后调查研究。

3、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认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七、理论研究与社会研究的比较<二者的联系>1、区别:与应用性调查研究相比,理论性调查研究更注重分析社会现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2、应用性研究与理论研究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联系):<1>应用性研究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用性研究。

<2>在具体的社会调查中,理论性与应用性很难截然分开,因为一项调查研究的任务有可能是双重的。

八、个案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1、个案调查是通过深入“解剖麻雀”来描述各个“点”的情况。

(典型调查的作用也在于此)2、抽样调查则是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它试图详尽地分析各个“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九、调查研究的总结阶段的4个主要任务:1、撰写调查研究报告;2、将调查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或理论领域。

3、总结调研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社会调研提供正反两面的经验。

4、对调查研究报告及其成果进行评估。

十、调查研究方案8个的内容:1、明确调查任务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

2、调查研究范围和分析单位。

3、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

4、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

5、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

6、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按排。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按排。

8、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

十一、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关系<2个区别和4个联系>:——>>>重点1、区别:<1>社会指标,具有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对社会生活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功能。

调查指标,是指具体的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籍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2>社会指标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制定从来的,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主要指数量指标。

调查指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从来的,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物)。

2、联系:<1>二者都用于衡量社会现象;<2>社会指标是通过调查指标而发展、完善二来的。

<3>社会调查指标可以作为制订调查指标的依据和指南。

<4>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共同的设计方法包括: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由范畴演绎出概念,再由概念演绎出变量,并以各种类型的指标予以指示和以经验分析为基础,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分类事项和度量指标,用以指示社会现象。

十二、等距抽样3个具体方法:1、将总量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2、计算抽样距离,抽样的距离是K=N/n;3、在头K各个体中,用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的序号为K。

4、自K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

十三、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关系<1个联系和2个区别>:1、联系:二者的第一步都是根据某种标准将总体划分为一些子群。

2、区别:二者的抽样方法完全不同,表现在:<1>分层抽样是在所有子群中均要抽取一个子样本,作为总体样本的一部分;整群抽样是抽取若干子群并将抽出的子群全部个体作为样本。

<2>在分层抽样中,要求层的划分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即层之间异质性高,层间同质高,适合界定分明的总体;而整群的分群标准是群间异质性低,群内异质性高,适用于界定不清的总体。

十四、确定样本大小应主要考虑4个因素1、研究的精确度要求;2、总体的性质,包括总体规模和总体内异质程度;3、抽样方法;4、可用于调查的人力、财力、物力。

十五、问题的设计要求应注意7个方面: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尽可能简短;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含义;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十六、答案设计的3个要求:1、使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诉性。

2、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3、精心考虑到列举的类型和归入其他一项的类型。

十七、在问卷设计容易出现6个错误:1、概念抽象(使用专业术语)。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有倾向性。

4、问题有双重含义。

5、问题提法不妥。

6、答案设计不合理。

十八、总加量表的制作4个程序:1、根据所要测量的内容或变量进行初步筛选。

2、归类回答问题的类别和设计标准。

3、试调查,检查每道题的分辨能力。

4、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组成正式量表。

十九、测评表的制作3个程序:1、首先要对欲测内容下操作定义。

2、其次根据内容或指标设计测评题。

3、最后由评定人,根据测评题进行评分,汇总得出结果。

二十、测验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最重要5个用途:1、考试与选择新进的职工。

2、分配工作岗位与任务。

3、作为调整工作与职务的参考。

4、制定培训职工的方案以及考核培训的效果。

5、作为职工咨询与指导的依据;5、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参考。

二十一、社会计量法应用主要集中4个方面:1、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

2、工作分配士气的考察。

3、组织诊断和治疗。

4、评价。

二十二、民意测验的5个程序和方法1、确定调查课题。

2、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

3、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和回收问卷。

5、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十三、访问法的准备阶段5个内容1、选择访问的方法。

2、了解社区特征。

3、确定分为对象。

4、拟订访问程序表;5、准备访问工具。

二十四、访问员的训练5个步骤1、由研究指导者作简要介绍项目概况。

2、阅读问卷,明确每个项目的内容。

3、举行模拟访问,目的:<1>发现和解决在实际访问中困难出现的问题。

<2>熟悉访问内容和磨练访问技巧。

4、集体讨论。

5、建立监督管理方法。

二十五、对于用观察法获取的资料的审核应注意4个方面:1、检查观察资料是否是严格遵守调查提纲获得的。

2、资料如果可以从多方面收集,则把获取的资料与其他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3、观察以小组为单位时,调查人员获取的资料应随时与同小组的同伴获得的资料进对比。

4、对于较重大的问题要注意调查时间的长短。

二十六、结构式观察实施4个步骤:1、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观察都首先要确定的问题。

2、将观察内容具体化,作出详细的分类,确定观察的变量和指标。

3、依据观察指标设计观察表格、卡片或拟定观察提纲,并规定标准化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

4、对观察记录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

二十七、如何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4个方面:1、提高观察者本身的观察能力。

2、注意消除观察中的偏见。

3、可以通过观察活动的组织来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4、利用现代化的观察工具,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二十八、统计分析的必要性:1、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2、统计分析是进行科学预测,探索未来的重要方法。

3、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十九、帮助解释4个主要表现:1、促进修正原解释或发现新解释。

2、帮助选择正确的解释。

3、帮助发现隐而不彰的事实。

4、条件关系的检验是研究事物发展趋势或发展过程的锐利工具之一。

三十、对关系进行说明、澄清及描述3个表现:1、清除原关系中的干扰因素;2、明确指出加强或抑制原关系的一些条件。

3、可以说明两变量关系成立的必须条件。

三十一、详析的5个一般程序:1、首先确定两变量间关系的类型。

2、确定关系的真伪。

3、将两变量的关系具体化。

4、寻找变量间的因果链条。

5、检查是否存在条件关系。

三十二、系统分析的关键要了解4个方面:1、系统的内部结构。

2、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功能。

3、系统的整体特征。

4、系统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三十三、学术研究报告和普通调查6个区别:1、有关调查方式及研究设计的介绍。

2、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

3、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4、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

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6、对调查的质量及局限性进行评价。

三十四、撰写报告的结果部分容易出现的3个毛病:1、对一大堆收集来的资料和统计数字不知该如何取舍。

2、片面的认为统计图表越多越好。

3、对图表数据的说明太过肤浅。

三十五、讨论的3个主要内容:1、对自己的研究仍未能回答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于研究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3、对探讨和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有所帮助的研究建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