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坚持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
9.坚持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
【文章题目】:坚持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论文摘要】:本文联系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
从“宪法法律至上”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入手,逐层分析宪法的特征与效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宪法至上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
【关键词】: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
【正文】: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突破。
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这次讲话,是对建国以来政法工作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指导新时期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的新理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新时期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先导,它源于法治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法治实践。
我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一、宪法的特征和效力(一)、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普通法律最重要的区别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一个国家的普通法律可以有几十部甚至几百部,但一个国家的宪法只有一部。
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因为宪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内容上,它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比如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国家制定的任何法律都具有法律效力,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法律地位。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第01期)-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考点1维护宪法权威1.(2022年江苏苏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这充分表明,在我国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权、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
①②③:题干中,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体现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故①②③正确;④: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
2.(2022年江苏扬州)从有关中国和美国对比材料中可见,中国更加注重A.文化发展多样化B.生物保护多样性C.尊重和保障人权D.国际交往新式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
C:分析题干,当今中国的做法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而美国发生的事件,造成人们恐慌,给人身安全带来伤害,是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因此相比而言,中国根据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故C说法符合题意;ABD:题干强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问题,与文化发展、生物保护、国际交往方式无关,故AB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3.(2022年浙江绍兴)2021年,国家医保局经过努力,把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价格从53680元降到了33000元,生动诠释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追求。
类似的这些努力有利于①完善民主集中制②尊重和保障人权③维护公平与正义④促进社会的和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
②③④:材料中,国家医保局把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价格从53680元降到了33000元,这是关爱人民的体现,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维护公平与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这与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无关,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9.1坚持宪法至上(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9课坚持依宪治国教案(教学设计)第一框坚持宪法至上一、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领会:理解为什么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3、提高: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指导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自觉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二、教学重点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三、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四、教学方法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猜谜语:法中我第一,国法我根本。
诸法由我生,效力我为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宪法的根本地位(二)新课学习【教师】讲解新知:环节一【播放视频】《宪法与我们的生活》【设置问题】通过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第78页“阅读与思考”以及课前搜集的其他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思考回答:说说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其他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吗?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与宪法相抵触,是依据宪法还是普通法律?【教师分析】宪法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与宪法相抵触,则依据宪法。
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归纳总结】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
2023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坚持宪法至上
③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④ 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授予的,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守护人民利益。【权力的来源】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 ①是一个政党。 ②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参政党,八大民主党派即参政党) ③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思考:居委会、村委会;政协是国家机关吗?)
高频考点2:党的领导
课堂笔记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1)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2)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国 家 重 和立保 障 人 权 法
执
监
法
察
普
法
教
司育法Fra bibliotek(1)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公民
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明确公民的各项具体权利。)
( 2 ) 行政机关 , 严 格 执 法 :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 公 正 文明执法,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3)监察机关,公正监察: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 公职人员的监督。 (4) 司 法 机 关 , 公 正 司 法 : 审 判 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5) 全 民 守 法 :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高频考点3:宪法基本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新添加,理解记忆)
有关宪法的普法教育横幅30条
有关宪法的普法教育横幅30条1.“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2.“尊崇宪法,国家稳定之根;践行宪法,民族复兴之魂。
”3.“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护宪法于魂!”4.“以宪法为纲,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5.“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依宪法而行,保国家昌盛;守宪法之规,护社会安宁。
”7.“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8.“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尊严,推动法治建设!”9.“宪法至上,权威如磐,引领法治时代新航。
”10.“宪法与你我同行,法治让生活更美好!”11.“宪法为纲,纲举目张,构建法治和谐家园。
”12.“宪法为本,法治基石,铸就国家辉煌未来。
”1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15.“宪法如光,照亮法治之路;宪法如盾,守护公平正义。
”16.“宪法定乾坤,法治兴伟业,共筑中国梦。
”17.“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18.“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开启法治盛世华章。
”19.“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20.“深入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2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2.“坚持依宪治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3.“坚持宪法至上,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4.“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宪法全面贯彻落实!”25.“弘扬宪法精神,彰显法治力量,铸就国家辉煌。
”26.“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坚定法治信仰!”27.“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28.“捍卫宪法尊严,筑牢法治长城,成就伟大梦想。
”29.“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30.“贯彻宪法精神,建设法治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3.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地位)(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为什 么要向宪法宣誓?)(P2、P22~25) [2022桂林18(2),梧州6①④,北部 湾4①②;2020桂林5]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 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7.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5~6) (1)国家性质方面: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经济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经济基础。 (3)政治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基本途径和形式。 (4)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 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武装力量方面: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考点 3: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构成和内容。(P20~21)
(1)构成:
宪法 序言 (共 第一章 总纲 一百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十 第三章 国家机构 三条)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 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022柳州 18(1);2021桂林9A]
※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P16~ 18)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 腐败,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 利益。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1. 宪法概述宪法的定义: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地位:国家治理的基础,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的作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公民权益2. 宪法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法治原则: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保障原则: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3.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4. 宪法的基本内容国家的性质和制度:国家的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机关的设置、职权、职责等国家标志和象征:国旗、国徽、国歌等5. 宪法的实施与保障宪法的实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要遵守宪法宪法的保障:通过法律、制度和机制保障宪法的实施6. 宪法的宣传教育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增强宪法的权威宪法宣传教育的内容:宪法知识、宪法精神、宪法价值等宪法宣传教育的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7. 宪法与公民生活宪法对公民生活的影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公民的行为公民在宪法中的地位: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尽的宪法义务: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参与宪法实施8. 宪法与人权保障人权的概念: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促进人权的实现人权保障的意义:维护人的尊严,促进社会进步9. 宪法与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指导法治建设,保障法治实施宪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宪法是法治的基础和保障10. 宪法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概念:国家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宪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宪法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11. 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历史背景:宪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宪法的发展历程:从封建法到现代宪法的演变宪法的历史意义: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12. 宪法的国际比较宪法的国际视野:比较不同国家的宪法制度宪法的国际影响:国际宪法对国内宪法的影响宪法的国际交流:宪法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与合作13. 宪法的解释与适用宪法解释的方法:文义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等宪法适用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宪法解释与适用的关系:宪法解释是宪法适用的前提14. 宪法的监督与审查宪法监督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审查的程序: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宪法审查宪法监督与审查的意义:保障宪法的权威和实施15. 宪法与人权保护人权的概念: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促进人权的实现人权保障的意义:维护人的尊严,促进社会进步16. 宪法与国家制度国家制度的概念: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宪法对国家制度的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宪法与国家制度的关系:宪法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保障17. 宪法与公民参与公民参与的概念: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对公民参与的规定: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宪法与公民参与的关系:宪法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促进公民的参与意识18. 宪法与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宪法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宪法是法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宪法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19. 宪法与国家发展国家发展的概念: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宪法对国家发展的保障:宪法为国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宪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宪法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保障20. 宪法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概念:国际社会对全球事务的管理和治理宪法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宪法是国际法治的基础和保障宪法与全球治理的关系:宪法促进国际法治的发展,维护全球治理的秩序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21. 宪法与人权保障的具体措施法律保障:通过立法保障人权司法保障:通过司法保护人权行政保障:通过行政措施保障人权22. 宪法与公民的社会责任公民责任: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宪法规定:宪法对公民责任的规范公民责任的实现:通过宪法规定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23. 宪法与国家安全的保障国家安全: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安全宪法保障:宪法对国家安全的保障措施国家安全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国家安全的基石24. 宪法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宪法保障:宪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经济发展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25. 宪法与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国家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宪法保障:宪法对文化繁荣的保障文化繁荣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文化繁荣的保障26. 宪法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宪法保障:宪法对环境保护的保障环境保护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环境保护的保障27. 宪法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宪法保障:宪法对科技创新的保障科技创新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科技创新的保障28. 宪法与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宪法保障:宪法对教育发展的保障教育发展宪法的关系:宪法是教育发展的保障29. 宪法与医疗卫生医疗卫生: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宪法保障:宪法对医疗卫生的保障医疗卫生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医疗卫生的保障30. 宪法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宪法保障:宪法对社会公平的保障社会公平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社会公平的保障。
洛阳市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洛阳市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2021年12月4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我市某中学组织了宪法知识竞赛、宪法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
如果给本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题,最恰当的是()A.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B.杜绝违宪行为,珍惜美好生活C.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D.学习党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C:题干中该中学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故C选项说法正确;A: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学校举办宪法主题教育,增强同学们的宪法意识,不能体现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故A选项不合题意;B:“杜绝违宪行为”过于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故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D: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学习宪法,与学习党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无关,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A.农民B.知识分子C.人民D.个体劳动者答案:C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内容的正确认识。
ABCD: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宪法第一章第二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制度入宪()①能激励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维护宪法②有利于保障、维护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③有利于用宪法代替普通法律,发挥宪法作用④能够保证全体公民尊重宪法、认同宪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宪法宣誓制度。
①②:题文中,宪法宣誓制度之所以入宪,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此举能更好地培育宪法意识,彰显宪法的权威,能激励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有利于保障、维护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①②正确;③:错误,宪法是根本法,不能代替普通法律;④:“保证”一词太绝对,说法④错误;故本题选A。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复习判断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并对它们负责,受它们监督。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
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5.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6.在我国,人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7.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错误(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了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党内法规的 立、改、废、释工作,形成完善的党 内法规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 度保障。
强化党内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 全党内法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党 内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党内法规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 形式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 党员干部的法规意识,营造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法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 为,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保
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 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不得有超越 宪法法律的特权。
权力制约和监督
国家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防止权 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障公民 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严格依法 行政,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提高法治专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其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完善诉讼制度
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明确各自职 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确保侦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 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 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 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 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 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一、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制度的法律基础,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其权限,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宪法至上的原则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法治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其他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任何国家机关和组织、个人都不得有违宪的行为。
宪法的规范性:宪法不仅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还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能和权力。
宪法的规范性体现为其对国家机关及公民的行为具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确保国家治理和公民权利的稳定与有序。
三、宪法的实施宪法的普及与教育: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的基础。
通过广泛的宪法教育和宣传,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和尊重,使宪法成为全民守法的基本准则。
宪法的解释与适用:宪法解释是确保宪法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
国家应设立专门的宪法解释机构,负责对宪法条文进行解释,以指导实际的法律适用和实施,确保宪法在具体案件中的正确适用。
四、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修改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宪法修改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议和批准,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宪法修改程序来进行。
修改的范围:宪法的修改应在保证宪法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涉及国家制度和基本权利的修改必须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审慎的决策。
五、宪法的监督司法审查:确保宪法至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司法审查机制,对违宪行为进行审查和纠正。
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发现相关法律法规与宪法不符的,可以提出违宪审查,确保宪法的权威和实施。
权力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应接受宪法监督。
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能时,应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和宪法的规定,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维护宪法的权威。
六、宪法的保障法律保障:各级立法机关应制定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对宪法实施进行具体化和细化,确保宪法原则在法律体系中的贯彻执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9课时 坚持宪法至上 含答案
第9课时坚持宪法至上知能优化训练一、中考回顾1.(2022湖北武汉中考)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
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探究活动。
下列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小轩: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B.小辉: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C.小静: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小雯: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2.(2022湖南邵阳中考)习近平主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关于宪法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法律至上,树立宪法意识②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依宪治国③我们要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至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2四川泸州中考)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泸州市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网上学习、“宪法晨读”等宪法进学校主题活动。
这有利于我们() ①认同宪法,理解宪法的价值在于监督公权力②学习宪法,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③践行宪法,把宪法的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④了解宪法,知道宪法的规定具有具体性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江苏扬州中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①坚持依宪治国②树立尊重宪法的理念③加强宪法监督④用宪法落实其他法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1云南中考)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MV《少年》,感动了无数网友。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这个世纪少年,使命永远放心间,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②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③已经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2020广西梧州中考)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学生社团在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活动中,展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适的是()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D.宪法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二、模拟预测1.下面漫画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新进展A.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B.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C.要求审判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D.要求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③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就能杜绝一切腐败现象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我国的国家机关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要做到()①行政机关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②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③监察机关要依法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A.①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4.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2)认真学习新法新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3)积极宣传新法新规,使新法新规深入人心。 (4)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6.(做法类)保障宪法实施,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 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认同宪法。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3)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 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6)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7)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建议类)建设法治中国,请你出谋划策。 (1)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依法行政。 (4)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5)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6)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7)坚持依宪治国,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考点二:规范权力运行,崇尚法治精神
素材: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22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 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 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起。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要有敬畏之心、越 要严于律己。 ▲2022年7月8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某某受贿、操纵 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一案。 ▲2022年7月11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某某涉嫌受贿、徇私枉法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 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长春市中级人民 法院提起公诉。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导语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怎么做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加强宪法监督
体认宪法价值 理解宪法精神
明确宪法地位 树立宪法信仰
教材内容梳理
教材从学生问题入手: 宪法是什么? 宪法与公民有什么关系? 宪法有怎样的价值? 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
法治思维是法治行为的先导,提升学生法治行为能力是培养学 生法治思维的归宿。教学中要注意找准法治教育的落脚点,使学生 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处理问题的法律方法,并积极参不 法律实践,养成法治习惯,使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谢谢 看
收
利? …..
道德不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基于 问题情境。学生基于具体问题情境 展开探究,在体验、辨析不践行中 构建、生成知识,提高道德不法治 素养,形成观念和品质。因此,结 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合理设置 问题情境,有利于提升法治与册教 学的有效性。
法治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培养学生法治精神,不仅要求学生 对法治价值有深刻理解,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所谓法 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 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以宪法教育为主,重视宪法文本的价值,这 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编写思路和特点。讲解宪法主 要内容,固然需要借助法律概念进行阐释,但本 册教材更强调回归宪法文本,通过宪法文本为教 材理论观点提供坚实支撑。初中阶段的宪法教育 应强调以宪法文本承载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 法精神,不能只有宪法理论、没有宪法文本,或 者重理论、轻文本,把宪法教育变成空泛的政治 说教。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梳理
八年级下册
坚持宪法至上 知识点总结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基本概念1. 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2.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权力运行方式和公民权利等基本制度。
3. 宪法是一国政治生活的总纲,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标准,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2.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权力运行方式和公民权利等基本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纲。
3. 宪法具有保障国家政权稳定、促进法治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期发展稳定等重要作用。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 宪法的民主原则: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
2. 宪法的社会主义原则: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3. 宪法的全面依法治国原则: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四、宪法的修改和变革1. 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通常需要经过立法机关的通过和公民的投票才能生效。
2. 宪法的变革:宪法的变革可以通过立法、司法和宪法解释等方式进行。
五、宪法的保障和维护1. 宪法的保障权: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行使权力。
2. 宪法的维护:人民和国家机关都有责任和义务依照宪法维护国家政权、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六、宪法的实施和监督1. 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实施由国家机关和公民共同完成,确保宪法得到落实和执行。
2. 宪法的监督:宪法的监督包括国家机关相互监督和公民监督国家机关的行为等。
七、坚持宪法至上的意义1. 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宪法是国家政权的根本法律,维护宪法至上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2. 促进法治建设:宪法至上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有利于构建和发展法治国家。
3.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宪法至上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点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裁判、依法治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以法治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石。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要坚持宪法至上,保证宪法的实施和执行。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运行方式,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确保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健全法律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
要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填补法律空白,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完备性。
同时,要健全法律实施和监督机制,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此外,还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推进法治教育等方式,使全体公民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四、加强法治监督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司法权力、执法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违法乱纪。
建立健全独立、公正、高效的监察机构,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保证公正廉洁执法。
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法治监督,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加强国际合作全面依法治国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各国的法治经验,推动国际法律秩序的建设和完善。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稳定。
六、加强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保障。
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加强司法保障,确保公民的诉讼权益,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公信力。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按劳分配为主体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公民C. 国家权力机关D. 中国共产党3. 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说明()A.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B. 我国社会中不存在贫富差异C. 政府依法执政,执政为民D. 党的根本宗旨是人民当家作主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符合此规定的是()①金坛直溪村村民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②我国少数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④十三届全国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5. 如图漫画《求稳,求稳》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A. 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敢于担责任B. 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C. 用权须谨慎,徇私枉法贻害无穷D. 有权必有责,履职会被追究责任6. 下列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①宪法是我国根本法,因此违反宪法应受到最严厉的处罚②劳动教养制度因与我国宪法的精神相违背被废止③只有宪法才能确认和保障我国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①我国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②国旗、国徽和首都③犯罪的概念④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具体问题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B. 坚持依宪治国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C.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D.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9.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练习题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中的公民B. 公民中的人民C. 中国公民D. 所有中国人2.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对我国( )A. 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B. 国家性质的规定C.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规定D. 公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规定3.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②家庭保障③司法保障④社会保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是政治概念B. 在我国, 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C.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D. 在我国, 公民包括人民, 但不包括具有我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5.晓哓的父亲因她是个女孩便不让他上学,后经老师、政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指出其行为违法要受法律制裁后, 其父才同意让她上学, 这说明权利需要保障, 否则就会落空。
其中, 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A. 物质保障B. 法律保障C. 道德保障D. 精神保障6.我国是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工农联盟人民群众B. 人民群众工人阶级C. 工人阶级人民群众D. 工人阶级工农联盟7.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 这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的方式是( )A. 宪法保障B. 立法保障C. 司法保障D. 物质保障8.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这表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B.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领导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C. 各级人民代表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D.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这是因为(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0.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通常被称为“母法”的是(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基本法律、普通法律D.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1.“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以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等。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7、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的权利。
8、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10、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1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劳动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8年级下册第1单元2-1《坚持依宪治国》(1)试卷及参考答案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8年级下册第1单元2.1《坚持依宪治国》分层作业(培优版)一、单选题1.根据以下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得出的我国宪法的规定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结论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合法的私有财产不民法典规定了产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受侵犯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B.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如果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D.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法律的总和2.下面同学对我国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是()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75年宪法为第二部宪法丙:1982年宪法是第四部宪法,共修订了5次,现有138条,1993年为首次修订丁:第二章是宪法的核心内容,隐私权、著作权、罢工等均出自这一章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乙D.丙和丁3.学习宪法时,张老师组织同学们对宪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以下同学们的发言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③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每一部宪法都是对前一部宪法的改进和完善④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先后经历了五次修订,“尊重和保障人权”“科学发展观”在第四次修订时写入宪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
某校八(2)班开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探究活动。
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小轩: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②小静: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③小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④小张: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下列有关宪法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即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现行宪法共订了5次D.我国现行宪法全文设有四章,共143条,核心内容是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条数最多的是第三章国家机构6.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B.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宪法,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C.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D.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国家制度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7.近日,九年级(3)班的同学制作了一期以“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板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题目】:坚持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
【论文摘要】:
本文联系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
从“宪法法律至上”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入手,逐层分析宪法的特征与效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宪法至上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
【关键词】:
宪法至上、建设法治国家。
【正文】:
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突破。
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这次讲话,是对建国以来政法工作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指导新时期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的
新理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新时期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先导,它源于法治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法治实践。
我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一、宪法的特征和效力
(一)、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普通法律最重要的区别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一个国家的普通法律可以有几十部甚至几百部,但一个国家的宪法只有一部。
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因为宪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内容上,它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比如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国家制定的任何法律都具有法律效力,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法律地位。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我国宪法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的修改仅要求过半数通过,可见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2、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就权利而言:如公民享有选举权、言论出版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人身权利;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广
泛的民主权利。
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反过来,这种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则是民主的直接体现。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实现民主的最好办法便是把自己争得的民主事实法律化、制度化,并且把这种规定上升为根本法的地位。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世界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可见国家对公民权的高度重视。
此项规定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自由是法律的价值之一,宪法作为广义的法律,也同样具有自由价值,即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通过普通法律的具体规定,以便实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最有效的保障。
(二)宪法的效力
宪法的效力是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发挥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宪法的地位、宪法的权威以及宪法的性质决定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社会共同体的基本规则,是社会多数人共同意志的最集中体现,所以宪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宪法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地位至高至上,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首先要树立宪法的权威,要实施宪政,
要依照宪法原则和内容治理国家。
“三个至上”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新成果;它是建国以来中国法治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借鉴世界法治文明的新成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对指导我国政法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不断发展好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必将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行业法律服务人员,要深入学习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结合工作实际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善于利用法律,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做到服务大局,维护教育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在于: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四是法治理念是建设我国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三、宪法至上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关系
1、坚持宪法至上,树立宪法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
宪法至上是人类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思想结晶,是治国规律的宝贵经验总结,是建设法治国家应有之义。
坚持宪法法
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建设法治国家即是目的,也是过程。
遵循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核心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威望,得到社会共同体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全面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至上原则
法治一词明确了宪法法律的最高权威,法治是众人同意的法律之治,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宪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我国宪法经历50多年发展,不断完善。
经过普法活动的开展,宪法的重要性以及宪法至上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宪法和宪政制度的进步,宪法同样可以作为公民维权的武器。
3、坚持宪法至上,才能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法律与法治的前提;宪法与宪政的前提。
法治是法律的实践;宪政是宪法的实践。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
总之,坚持宪法至上,才能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