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2)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a0696358fafab069dc02ce.png)
(一)理论课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能够说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任务、发展简史、基本观点和基本学习方法,阐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基本要求:能说出动物牙齿的演化特点、演化学说,牙齿的分类特点,牙齿的主要功能;解释不同的临床牙位记录方法;能描述牙齿的内外部结构,解释牙体解剖应用名词和基本表面解剖标志;能阐述各类恒牙的内、外部形态特点,描述乳牙的内外部形态特点;能说明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重点:恒牙的解剖特点,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恒牙髓腔的形态特点。
第三章牙列、咬合与颌位基本要求: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牙列,说出牙列大小的主要描述方法,阐述牙列三维方向上的排列规律,并能解释纵牙合曲线、横牙合曲线等概念;能够解释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阐述牙尖交错牙合三维方向上的咬合接触特征,概括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能够描述建立正常牙合的三维方向动力平衡,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牙合特征;能够解释三种基本颌位的定义、特点、正常的标志、形成机制,并说出它们正常的意义。
重点:正常牙列中牙倾斜规律;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牙尖交错牙合的三维咬合接触特征、牙尖交错牙合正常的标志;三种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正常标志以及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
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基本要求:能够阐述颞下颌关节各组成部分的解剖特点,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特性,以及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能够阐述咬肌、颞肌、翼内肌及翼外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描述舌骨上肌群各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描述口颌肌链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特点及运动特性,咀嚼肌各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
第五章口腔功能基本要求:能够说出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和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阐述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能说出咀嚼运动的神经控制、咀嚼运动的类型、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以及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能解释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及咀嚼肌力、牙合力、最大牙合力及牙周潜力等概念,能阐述咀嚼运动咀嚼周期的特点;能够说出味觉感受器的分布以及主要的味觉传导通路、口腔内部触压觉的主要特点、口腔内部温度觉的主要特点,能阐述四类基本味觉及其在口内的分布规律、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痛觉的定义、口腔内部痛觉的主要特点。
1.绪论及牙的组成分类
![1.绪论及牙的组成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ef7f065ddccda38376bafdf.png)
2.发音和言语 3.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4.必要时作防御武器
第三节 牙的萌出
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发育、钙化、萌出三个阶段 牙胚:由来自外胚叶的成釉器和中胚叶的乳突状结缔 组织构成,形成牙滤泡。(图)
1.概念: 发生 development:牙胚 乳牙胚 恒牙胚 出龈 : 萌出 eruption: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口腔解剖生理学
1、牙体解剖学
2、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 3、口腔生理
第一章 牙体解剖学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牙的演化
鱼 类
两栖类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人类
鱼类牙齿特点
同形牙:全口牙都是三 角片或单锥体。 多牙列:在每一牙后, 有多数后备牙,牙缺失 后可由新牙补充,去旧 更新,终生不止。 端生牙:此类牙无根, 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边 缘。
乳牙列(20颗)
正常萌出:
6个月~2 .5岁
乳牙牙合:
2.5岁~6岁
恒牙列 32颗
三.牙的功能
1.咀嚼
(1)机械加工——切割、撕裂、捣碎、 磨细 (2)化学加工——唾液混合 (3)激动消化液的分泌
(4)增加嗅觉和味觉
(5)增加胃肠蠕动
(6)增强自洁
(7)发现异物 (8)缓解精神紧张 (9)刺激颌骨发育 (10)促进牙周健康 咀嚼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刺激饱食中枢,增强 记忆
牙萌出的时间是哪一个时间? A. 牙出龈的时间 B. 牙冠完全萌出的确时间 C. 牙达到咬合接触的时间 D. 牙冠在隐窝开始移动的时间 E. 牙冠萌出2/3的时间
所谓“解剖牙冠”是 A. 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 B. 牙体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 牙体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D. 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E. 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口腔目录汇总
![口腔目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b4e9e21453610661ed9f479.png)
口腔颌面部X线技术特点 牙齿、牙周组织正常及病变X线影像 颌面骨炎症X线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X线诊断 颌面骨损伤及系统病在颌面骨表现的X线诊断 唾液腺疾病的X线诊断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
藻酸盐印模材料和蜡型材料的形变实验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粘接材料的粘接性能实验 基托材料、银汞合金和石膏的力学性能实验 口腔材料的硬度实验
第六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牙 第九张 牙龈病
周 第十章 牙周炎
病 第十一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学 第十二章 牙周医学
目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录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第十五章 牙周基础治疗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实习一 实习二 实习三 实习四 实习五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第七章 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第八章 牙外伤
第九章 牙慢性损伤
第十章 牙本质过敏症
第十一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十三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牙 第十四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体 第十五章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十三章 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
第十四章 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第十五章 口腔预防实习教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口 第四章 腔 第五章 黏 第六章 膜 第七章 病 第八章 学 第九章 第十章
口腔粘膜病学概论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唇舌疾病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艾滋病
口腔解解剖 选择
![口腔解解剖 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4e8d44201f69e3142329427.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颅;面;颈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包括()。
()共有20个,()共有32个。
双牙列;乳牙列;恒牙列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三类;恒牙分为()四类。
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中线为通过()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左右两中切牙4.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近唇线角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E.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白色半透明状C.覆盖牙冠表面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C.白色透明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B.下颌中切牙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B.1:17.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牙骨质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牙尖B.舌面隆突C.切缘结节D.嵴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冠牙合颈高度、颊舌厚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C.舌面与颊面大小约相等D.发育沟有“H、Y、U”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B.下颌第一磨牙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牙冠为标志:C.上颌第二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D.下颌第二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嵴D.牙尖偏近中18.寻找颏孔时常以()为标志:D.下颌前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上颌尖牙20.不能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22.六岁左右萌出的恒牙有:A.中切牙B.侧切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大者B.牙合面有两个牙尖E.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C.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发育沟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B.舌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C.切缘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C.牙冠凸度过小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B.牙冠凸度过大29.牙冠的凹陷部分包括:A.窝B.沟D.点隙30.关于上颌中切牙唇面形态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D.可见切缘结节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A.后,下,外B.后,上,外C.后,下,内D.后,上,内E.以上都不是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A.眶上神经B.眶下神经C.眶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E.以上都不是3.尖牙窝位于哪些个牙根尖的上方()A.上颌尖牙B.上颌第一前磨牙C.上颌第二前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前牙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A.提口角肌B.提上唇肌C.提上唇鼻翼肌D.颧大肌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包括()A.颧突B.颞突C.额突D.牙槽突E.腭突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A.1cmB.0.5 cmC.1.5 cmD.0.8 cmE.以上都不是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A.眶上缘B.鼻腔C.颞下窝D.口腔顶E.翼腭窝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A.前面B.后面C.内面D.外面E.以上都不是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 A.上颌结节B.牙槽孔C.颧牙槽嵴D.尖牙窝E.颏棘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A.翼内肌B.翼外肌C.尖牙肌D.三角肌E.以上都不是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A.前内下B.前外下C.前下D.后外上E.以上都不是12.在眶下管内发出的神经有()A.上牙槽前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以上都不是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cm,以免损伤眼球、A.0.5B.1.0C.1.5D.2.0E.以上都不是14.翼腭管由()骨构成A.上颌骨B.蝶骨C.颞骨D.下颌骨E.腭骨15.硬腭的组成()A.上颌骨腭突B.腭骨水平部C.上颌骨牙槽突D.腭骨的垂直部E.以上都不是16.下列哪些牙的唇颊侧骨板较舌侧骨板薄()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下颌尖牙17.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是()A.上颌骨B.下颌骨C.牙槽突D.腭骨E. 以上都不是18.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的根尖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上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9.颏孔多位于()的下方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D.下颌第一与第二前磨牙之间E.下颌第一磨牙20.系指同一部位的结构为()A.牙槽骨B.筛状板C.硬板D.牙周膜E. 以上都不是21.距上颌窦底壁最近的牙尖为() 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22.上颌骨的血供丰富,包括() A.上牙槽动脉B.上牙槽后动脉C.眶下动脉D.腭降动脉E.蝶腭动脉23.在外斜线上附着的肌肉有() A.提上唇肌B.降上唇肌C.降口角肌D.颏肌E.颈阔肌24.颏孔多朝向()A.前下内B.后上外C.后下内D.前上外E.以上都不是25.起于下颏棘的肌肉是()A.颏舌肌B.颏舌骨肌C.下颌舌骨肌D.茎突舌骨肌E. 以上都不是26.附着于内斜线上的结构有()A.颏舌骨肌B.下颌舌骨肌C.蝶下颌韧带D.颞下颌韧带E.翼下颌韧带27.在下颌骨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的凹陷是()A.二腹肌窝B.舌下腺窝C.颌下腺窝D.关节翼肌窝E. 以上都不是28.在下颌骨内斜线下方,中线两侧近下颌体下缘处有不明显的卵圆形凹陷是() A.舌下腺窝B.颌下腺窝C.二腹肌窝D.关节翼肌窝E. 以上都不是29.下颌骨骨质最致密处是()A.髁突B.牙槽突C.颏孔D.下颌支E.下颌下缘30.喙突上附着的肌肉为()A.咬肌B.颞肌C.颊肌D.翼内肌E.翼外肌31.在关节翼肌窝上附着的肌肉有()A.翼内肌浅头B.翼内肌深头C.翼外肌上头D.翼外肌下头E.以上都不是32.在下颌小舌上附着的结构有()A.翼外肌下头B.颞下颌韧带C.蝶下颌韧带D.茎突下颌韧带E.以上都不是33.下颌骨的髁状突又称()A.喙突B.肌突C.关节突D.翼突E.牙槽突34.在下颌骨内侧面,位于二腹肌窝后上方的腺窝是()A.二腹肌窝B.舌下腺窝C.颌下腺窝D.卵圆窝E.以上都不是35.在下颌隆突处,由前向后有()越过A.下牙槽神经B.咬肌神经C.颊神经D.下颌舌骨肌神经E.舌神经36.下牙槽神经口内法阻滞麻醉时,为使针尖避开下颌小舌的阻挡,接近下牙槽神经注射,针尖应在()A.下颌孔平面B.下颌孔上方约0.5厘米C.下颌孔上方约1.0厘米D.下颌孔上方约1.5厘米E.以上都不是37.附着于下颌角的结构是()A.翼下颌韧带B.颏舌肌C.翼内肌D.蝶下颌韧带E.茎突下颌韧带38.离下颌管最近的是()A.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B.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C.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D.下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磨牙的根尖E.以上都不是39.以下不是下颌骨血供来源的是() A.下牙槽动脉B.舌深动脉C.翼内肌动脉D.咬肌动脉E.颞肌动脉40.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A.颞骨B.颧骨C.蝶骨D.枕骨E.舌骨41.围成眶上裂的骨是()A.蝶骨大翼B.蝶骨小翼C.上颌骨D.筛骨E.以上都不是42.出切牙孔的血管神经是()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B.鼻腭神经、血管C.腭前神经及大血管D.腭中、后神经及血管E.以上都不是43.出腭大孔的血管神经是()A.腭前神经及腭大血管B.鼻腭神经及血管C.腭降动脉及腭神经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E.以上都不是44.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 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B.腭前神经及腭血管C.鼻腭神经及血管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E.以上都不是45.与上颌骨额突相连接的骨是()A.颧骨B.鼻骨C.泪骨D.额骨E.筛骨46.两侧髁突的水平轴与下颌支表面()A.平行B.相交成锐角C.相交成钝角D.相交成直角E.以上都不是47.两侧髁突的水平轴的延长线相交于枕骨大孔前约() A.100--110度B.110--125度C.145--160度D.150--165度E.以上都不是48.髁突的功能面有()A.前斜面B.后斜面C.内斜面D.外斜面E.以上都是49.颞下颌关节的组成()A.下颌骨髁突B.颞骨关节面C.关节盘D.关节囊和关节韧带E.关节间隙50.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区是()A.髁突的前斜面B.髁突的后斜面C.关节结节的前斜面D.关节结节的后斜面E.以上都是51.以下是颞下颌关节关节盘特点的是() A.在关节窝与髁突之间B.卵圆形C.内外径大于前后径D.厚度不均E.以上都不是52.颞下颌关节盘最薄的是()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3.颞下颌关节盘无血管和神经的是()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是54.颞下颌关节盘最好发穿孔,破裂的部位是()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5.颞下颌关节盘最厚的部位是()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6.下颌隆突是由()汇合成的骨嵴、A.内斜线B.外斜线C.髁突D.喙突E.以上都不是57.TMJ韧带包括()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盘锤韧带D.翼下颌韧带E.茎突下颌韧带58.关节窝顶部与颅中窝间骨板厚度约为()A.0.5mmB.1.2 mmC.1.8mmD.2.0mmE.5.0mm59.TMJ盘由胶原纤维和粗大的弹性纤维组成的结构是() A.颞前附着B.下颌前附着C.颞后附着D.下颌后附着E.以上都不是60.TMJ的侧副韧带()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盘锤韧带D.茎突下颌韧带E.以上都是1.TMJ的功能解剖特点有()A.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的复合关节B.具有多个运动轴心C.是左右联动关节D.与牙合关系密切E.由滑动组成的简单关节2.关节盘(TMJ)四周与关节囊相连,把关节间隙分为上下腔,其特点()A.关节盘直接附着于髁突B.上腔大而松,称滑动关节C.上下腔相通D.下腔小而紧,称铰链关节E.以上都不是3.面部表情肌的排列方式有()A.平行排列B.环行排列C.叠加排列D.放射状排列E.以上都是4.当小开颌运动时,下颌下降约为()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5.当下颌向左侧运动时()A.左侧髁突滑动,右侧髁突转动B.左侧髁突滑动,右侧髁突滑动C.左侧髁突转动,右侧髁突转动D.左侧髁突基本转动,右侧髁突滑动E.以上都不是6.起自上颌骨眶下缘的表情肌是() A.笑肌B.颧大肌C.颧小肌D.提上唇肌E.提口角肌7.狭义的咀嚼肌包括()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上肌群8.翼内肌起自()A.翼外板内面B.腭骨锥突C.翼外板外面D.上颌结节E.颞下面9.舌骨上肌群中参与下颌运动的是() A.二腹肌B.茎突舌骨肌C.颏舌骨肌D.下颌舌骨肌E.颈阔肌10.具有提下颌作用的肌肉是()A.翼内肌B.翼外肌C.颞肌D.咬肌E.二腹肌11.翼外肌的主要作用是()A.张口作用B.使下颌前伸C.使下颌做侧方运动D.升下颌E.以上都是12.具有降下颌作用的肌是()A.二腹肌B.下颌舌骨肌C.颏舌骨肌D.颈阔肌E.翼外肌13.提下颌并前伸的肌()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颏舌骨肌14.具有侧动下颌功能的肌()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下肌群15.关于腭帆张肌,正确的说法是()A.为三角形薄肌B.在翼内肌和翼内板之间垂直下行,呈直角绕过翼突钩C.具有拉紧软腭的作用D.起自翼内板的基部和咽鼓管的软骨附近的骨面E.止于腭腱膜16.具有升软腭作用的是()A.腭帆提肌B.腭帆张肌C.腭舌肌D.腭咽肌E.腭垂肌17.下列属于浆液性腺的是()A.腮腺B.下颌下腺C.舌下腺D.唇腺E.味腺18.腮腺导管的最狭窄处位于()A.出腮腺处B.在咬肌前缘处C.穿过颊肌的部位D.开口处E.以上都不是19.舌下肉阜上有()A.舌下腺大管的开口B.颌下腺导管的开口C.腮腺导管的开口D.舌下腺小管的开口E.以上都不是20.腮腺的特点为()A.属于浆液性腺B.分为浅叶,深叶及峡部三部分C.外面包有腮腺鞘D.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E.腮腺实质内有淋巴21.腮腺的神经支配有()A.耳大神经B.耳颞神经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E.以上都不是22.属于颈外动脉分支的是()A.甲状腺下动脉B.舌动脉C.面动脉D.上颌动脉E.枕动脉23.属于面动脉分支的是()A.下唇动脉B.上唇动脉C.内眦动脉D.颏动脉E.腭升动脉24.平舌骨大角尖的血管为()A.甲状腺上动脉B.舌动脉C.面动脉D.颌内动脉E.颏下动脉25.上颌牙的血供来自()A.脑膜中动脉B.上唇动脉C.上牙槽后动脉D.上牙槽前动脉E.以上都不是26.颅内外静脉的交通有() A.导血管B.板障静脉C.眼静脉D.脑神经和血管周围的静脉网E.以上都不是27.脑膜中动脉入颅处为() A.圆孔B.卵圆孔C.棘孔D.眶上裂E.眶下裂28.颈外动脉的走行特点为()A.起自颈总动脉B.在颈动脉三角内先在颈内动脉前内侧,再转向上后C.经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浅面,进入下颌后窝D.上行于腮腺浅面E.在下颌骨髁突颈部后内方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2终支。
口腔解剖生理学 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
![口腔解剖生理学 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b770a44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1.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口腔解剖生理学-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福建医科大学成人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2021级起)第一部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口腔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学习口腔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3.中国口腔解剖学和生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1.牙齿的进化:牙齿的进化特征。
牙齿的进化理论和各种牙齿的特征;2.牙齿分类、牙齿功能和临床牙位记录;3.牙齿的组成;4.一般应用名词和牙齿表面标记;5.恒牙的位置、数量、形态特征、齿形描述及相关差异;6.乳牙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恒牙的分化;7.乳牙和恒牙的萌出和替换;8.牙齿形态的生理意义。
9.髓腔各部位名称;10.老化和髓腔病变;11.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12。
恒牙髓腔的形态学和应用解剖;13.乳牙牙髓腔的形态、特征和应用解剖。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1.牙列的形态和生理意义;2.排齿倾角;3.he表面的形态特征;4.尖点交错的名称和定义;5.牙尖交错he的咬合接触特征;6.建筑物的动态平衡;7.不同发育阶段的He特征;8.面部标志和面部协调第十四章颌位与下颌运动1.牙尖脱位、下颌后接触位、下颌姿势位的定义、标志及生理意义;2.下颌骨的三个基本下颌位置之间的关系;3.下颌前突位和下颌外侧位正常。
4.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意义及正常体征;5.下颌运动受限;6.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及相关神经反射;7.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第十五章咀嚼、口腔感觉、生理功能1.咀嚼的定义和神经控制;2.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3.咀嚼周期的定义和特征;4.咀嚼运动的类型;5.咀嚼时的肌电图;6.咀嚼时的生物力;7.咀嚼效率;8.咀嚼和牙齿磨损;9.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10.咀嚼对he、下颌和面部生长的影响。
11.感觉类型;12.疼痛类型;13.疼痛感知的影响因素;14.口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5.唾液的性质、组成和功能;16.唾液的分泌和调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974140ccbff121dd368393.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b40aa90029bd64783e2c74.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英文名称:《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60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训课2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学员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口腔临床课程及军事医学课程的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口腔临床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修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口腔颌面影像针诊断学》、《牙合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等后续的口腔临床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1、要坚持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3、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和组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
4、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门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最终要应用和服务于具体的临床操作,口腔临床操作中的很多细节都贯穿该课程的知识,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学用结合,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学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注重实践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实训部分包括了牙齿雕刻、口颌系统常规检查、下颌运动检查、咀嚼效率测定等与临床操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重医大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重医大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f471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9.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前≡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后继的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其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临床技能。
实验室学习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践操作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进行实验时和分析实验结果要求实事求是,并结合理论课讲授内容独立思考,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为106学时,其中系统理论课为42学时,实验课为64学时,于第七学期完成。
参考书目:1、《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五版2、《口腔解剖生理学》王惠芸著3、《口腔头颈部临床解剖学图谱与生理学图解》教学时数分配表内容总时数讲授时数实验时数绪论11牙体解剖生理学431132牙列、牙牙合与颌位1064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1899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24915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头部局部解剖22口腔功能844合计1064264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其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难点:教授方法:自学。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牙的组成、分类和功能,临床牙位记录法;牙的表面标志及应用名词。
恒牙解剖形态特点;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腔各部名称。
熟悉牙齿萌出、替换的规律;乳牙的解剖特点;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孚L、恒牙的髓腔解剖形态。
了解人类牙齿的种族演化史;牙齿形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1、牙的组成,分类。
2、牙的表面标志及应用名词。
3、恒牙的解剖形态。
4、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
教授方法:课堂讲授,幻灯片,实验室示教和实习。
思考题:1、牙是如何演化的?2、牙的组成及功能?3、横崎和斜靖?4、上颌第一磨牙的牙牙合面的解剖形态?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6、牙髓腔及各部名称?第三章牙列、牙胎与颌位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牙列的概念和生理意义;纵牙牙合曲线、横牙牙合曲线、牙牙合平面:牙尖交错牙合;牙尖交错位、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的概念和解剖生理;下颌三个颌位的关系;牙牙合与颌位的关系。
牙体解剖学
![牙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c1c7797f1922791788e87e.png)
第一节 牙的演化
两栖纲 牙数较鱼类减少
爬行纲 牙已逐渐分布于上下颌骨上 槽生牙:有较完整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 侧生牙: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附着于颌骨
第一节 牙的演化
鸟类 现代鸟类牙已退化。 古化石鸟上下颌各有一排单锥体牙。
哺乳纲 异形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类。 双牙列:一生只替换一次。 牙数显著减少。牙根发达,深埋于颌骨牙槽 窝内。主要功能是咀嚼。
切牙类 尖牙类 前磨牙类 磨牙类
一、切牙类
上颌中切牙 上颌侧切牙 下颌中切牙 下颌侧切牙
上颌:中>侧
下颌:侧>中
(一)切牙组(incisor teeth)
共同特点: 1.牙 冠:4个轴面,1个切嵴
唇舌面: 梯形,长>宽 邻 面:三角形,颈1/3最宽 2.牙 根:均为单根,较直
1.上颌中切牙 右侧牙列为图例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1 1 ) 上颌中线两侧 切牙组中最大的
根据牙在口腔存在时间的暂久分类
2.恒牙(permanent teeth) 恒牙公式:
I 2 C 1 P 2 M 3× 2 = 32 212 3
二、牙的功能
(一)咀嚼 (二)发音和语言 (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外部观察 剖面观察
三 、牙的组成
(一)外形观察
牙冠(dental crown) 牙根(root of tooth) 牙颈(dental cervix)
萌出顺序大约为:上颌为6、1、2、4、(3、 5)7、8。下颌为(6、1)、2、3、4、 (5、7)、8。
第四节临床牙位记录
部位记录法 通用编号系统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部位记录法
1.牙弓分区:
右上 A C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附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515b4d02768e9951e7389f.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和()。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包括()和()。
()共有20个.()共有32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和()三类;恒牙分为()、()、()和()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4.中线为通过()、()和()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色泽较黄C、覆盖牙体表面D、覆盖牙根表面E、以上说法都不对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C、白色透明D、围成牙髓腔E、是牙体的主质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A、1:2B、1:1C、2:1D、3:1E、1:37.牙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牙骨质B、牙本质C、牙釉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尖牙B、上颌前磨牙C、下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下颌磨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畸形舌侧窝B、斜面C、发育沟D、嵴E、裂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颊尖高大.舌尖特小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颊面宽于舌面D、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前磨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D、颊尖偏远中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牙冠为标志: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近中舌尖最小B近中舌尖最大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嵴B、舌面有舌轴嵴C、牙尖偏远中D、牙尖偏近中E、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18.寻找颏孔时常以()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下颌尖牙D、下颌前磨牙E、下颌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侧切牙B、上颌尖牙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22.六岁左右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 D、颊尖偏远中E、以上都不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形态不规则B、牙冠凸度正常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过大E、以上都不对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B、牙冠凸度过大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A、副沟B、嵴C、裂D、点隙E、发育沟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C、切1/3有两条发育沟D、可见切缘结节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A、切缘平直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C、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A、牙釉质B、牙本质 C 、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A、发育沟B、裂C、副沟D、窝E、以上都不是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A、牙冠B、牙根C、牙颈D、根尖孔E、以上都不是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A、发育沟B、副沟C、裂D、窝E、以上都不是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42.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3.乳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牙冠短而宽B、体积小C、乳白色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E、乳前牙宽冠宽根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6.根管系统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髓腔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D、通向牙周膜E、根中1/3较多49.根尖分歧多见于:A、上切牙B、尖牙C、下切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0.副根管多见于: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以上都不是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根管分型不包括: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型D、三管型E、四管型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56.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A、1:1B、1:2C、1:3D、2:1E、3:157.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1/3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58.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13%59.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嵴6.颈嵴7.三角嵴8.轴嵴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楔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试题]口腔解剖学 选择题
![[试题]口腔解剖学 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a813b76529647d272852e4.png)
[试题]口腔解剖学选择题口腔解剖学选择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口腔;颅;面;颈 )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双牙列),包括(乳牙列;恒牙列)。
( )共有20个,( )共有32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三类;恒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类。
4(中线为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近唇线角)。
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 E(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 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B(白色半透明状 C(覆盖牙冠表面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C(白色透明 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B(下颌中切牙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 B(1:17(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 A(牙骨质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 A(中切牙 B(侧切牙 C(尖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牙尖B(舌面隆突C(切缘结节D(嵴 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冠牙合颈高度、颊舌厚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 C(舌面与颊面大小约相等D(发育沟有“H、Y、U”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 C(上颌尖牙 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 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 B(下颌第一磨牙 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 )牙冠为标志: C(上颌第二磨牙 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 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 D(下颌第二磨牙 17(关于上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嵴 D(牙尖偏近中 18(寻找颏孔时常以( )为标志: D(下颌前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 C(上颌尖牙 20(不能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 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 22(六岁左右萌出的恒牙有:A(中切牙B(侧切牙 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大者B(牙合面有两个牙尖 E(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C(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发育沟 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 B(舌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 C(切缘 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 C(牙冠凸度过小 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 B(牙冠凸度过大 29(牙冠的凹陷部分包括:A(窝B(沟 D(点隙 30(关于上颌中切牙唇面形态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 D(可见切缘结节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B )A(后,下,外B(后,上,外C(后,下,内D(后,上,内E(以上都不是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B) A(眶上神经B(眶下神经C(眶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E(以上都不是3(尖牙窝位于哪些个牙根尖的上方( BC )A(上颌尖牙B(上颌第一前磨牙C(上颌第二前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前牙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 A )A(提口角肌B(提上唇肌C(提上唇鼻翼肌D(颧大肌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包括( ACDE )A(颧突B(颞突C(额突D(牙槽突E(腭突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 B) A(1cmB(0.5 cmC(1.5 cmD(0.8 cmE(以上都不是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 CE )A(眶上缘B(鼻腔C(颞下窝D(口腔顶E(翼腭窝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 B )A(前面B(后面C(内面D(外面E(以上都不是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 C ) A(上颌结节B(牙槽孔C(颧牙槽嵴D(尖牙窝E(颏棘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 A )A(翼内肌B(翼外肌C(尖牙肌D(三角肌E(以上都不是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 A)A(前内下B(前外下C(前下D(后外上E(以上都不是12(在眶下管内发出的神经有( AB )A(上牙槽前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以上都不是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 C )cm,以免损伤眼球、A(0.5B(1.0C(1.5D(2.0E(以上都不是14(翼腭管由( ABE )骨构成A(上颌骨B(蝶骨C(颞骨D(下颌骨E(腭骨15(硬腭的组成(AB )A(上颌骨腭突B(腭骨水平部C(上颌骨牙槽突D(腭骨的垂直部E(以上都不是16(下列哪些牙的唇颊侧骨板较舌侧骨板薄( ABE )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下颌尖牙17(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是( C ) A.上颌骨B(下颌骨C(牙槽突D(腭骨 E. 以上都不是18(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 BCDE )的根尖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上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9(颏孔多位于( BD)的下方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D(下颌第一与第二前磨牙之间E(下颌第一磨牙20(系指同一部位的结构为( ABC )A(牙槽骨B(筛状板C(硬板D(牙周膜 E. 以上都不是21(距上颌窦底壁最近的牙尖为( A )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22(上颌骨的血供丰富,包括( ALL ) A(上牙槽动脉B(上牙槽后动脉C(眶下动脉D(腭降动脉E(蝶腭动脉23(在外斜线上附着的肌肉有( BC ) A(提上唇肌B(降上唇肌C(降口角肌D(颏肌E(颈阔肌24(颏孔多朝向( B )A(前下内B(后上外C(后下内D(前上外E(以上都不是25(起于下颏棘的肌肉是( B )A(颏舌肌B(颏舌骨肌C(下颌舌骨肌D(茎突舌骨肌E. 以上都不是26(附着于内斜线上的结构有( BE )A(颏舌骨肌B(下颌舌骨肌C(蝶下颌韧带D(颞下颌韧带E(翼下颌韧带27(在下颌骨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的凹陷是( B )A(二腹肌窝B(舌下腺窝C(颌下腺窝D(关节翼肌窝E. 以上都不是28(在下颌骨内斜线下方,中线两侧近下颌体下缘处有不明显的卵圆形凹陷是( C )A(舌下腺窝B(颌下腺窝C(二腹肌窝D(关节翼肌窝E. 以上都不是29(下颌骨骨质最致密处是( E )A(髁突B(牙槽突C(颏孔D(下颌支E(下颌下缘30(喙突上附着的肌肉为( AB )A(咬肌B(颞肌C(颊肌D(翼内肌E(翼外肌31(在关节翼肌窝上附着的肌肉有( D ) A(翼内肌浅头B(翼内肌深头C(翼外肌上头D(翼外肌下头E(以上都不是32(在下颌小舌上附着的结构有( C ) A(翼外肌下头B(颞下颌韧带C(蝶下颌韧带D(茎突下颌韧带E(以上都不是33(下颌骨的髁状突又称 ( C )A(喙突B(肌突C(关节突D(翼突E(牙槽突34(在下颌骨内侧面,位于二腹肌窝后上方的腺窝是( C )A(二腹肌窝B(舌下腺窝C(颌下腺窝D(卵圆窝E(以上都不是35(在下颌隆突处,由前向后有( CEA )越过A(下牙槽神经B(咬肌神经C(颊神经D(下颌舌骨肌神经E(舌神经36(下牙槽神经口内法阻滞麻醉时,为使针尖避开下颌小舌的阻挡,接近下牙槽神经注射,针尖应在( C )A(下颌孔平面B(下颌孔上方约0.5厘米C(下颌孔上方约1.0厘米D(下颌孔上方约1.5厘米E(以上都不是37(附着于下颌角的结构是( E )A(翼下颌韧带B(颏舌肌C(翼内肌D(蝶下颌韧带E(茎突下颌韧带38(离下颌管最近的是( C )A(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B(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C(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D(下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磨牙的根尖E(以上都不是39(以下不是下颌骨血供来源的是( B ) A(下牙槽动脉B(舌深动脉C(翼内肌动脉D(咬肌动脉E(颞肌动脉40(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 A )A(颞骨B(颧骨C(蝶骨D(枕骨E(舌骨41(围成眶上裂的骨是( AB )A(蝶骨大翼B(蝶骨小翼C(上颌骨D(筛骨E(以上都不是42(出切牙孔的血管神经是( B )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B(鼻腭神经、血管C(腭前神经及大血管D(腭中、后神经及血管E(以上都不是43(出腭大孔的血管神经是( A )A(腭前神经及腭大血管B(鼻腭神经及血管C(腭降动脉及腭神经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E(以上都不是44(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 A ) 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B(腭前神经及腭血管C(鼻腭神经及血管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E(以上都不是45(与上颌骨额突相连接的骨是( BCD )A(颧骨B(鼻骨C(泪骨D(额骨E(筛骨46(两侧髁突的水平轴与下颌支表面( D )A(平行B(相交成锐角C(相交成钝角D(相交成直角E(以上都不是47(两侧髁突的水平轴的延长线相交于枕骨大孔前约( C ) A(100--110度B(110--125度C(145--160度D(150--165度E(以上都不是48(髁突的功能面有( AD )A(前斜面B(后斜面C(内斜面D(外斜面E(以上都是49(颞下颌关节的组成(ALL)A(下颌骨髁突B(颞骨关节面C(关节盘D(关节囊和关节韧带E(关节间隙50(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区是( AD )A(髁突的前斜面B(髁突的后斜面C(关节结节的前斜面D(关节结节的后斜面E(以上都是51(以下是颞下颌关节关节盘特点的是( ABCD ) A(在关节窝与髁突之间B(卵圆形C(内外径大于前后径D(厚度不均E(以上都不是52(颞下颌关节盘最薄的是( B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3(颞下颌关节盘无血管和神经的是( BC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是54(颞下颌关节盘最好发穿孔,破裂的部位是( D )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5(颞下颌关节盘最厚的部位是( C )A(前带B(中间带C(后带D(双板区E(以上都不是56(下颌隆突是由( CD )汇合成的骨嵴、A(内斜线B(外斜线C(髁突D(喙突E(以上都不是57(TMJ韧带包括( ABCE )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盘锤韧带D(翼下颌韧带E(茎突下颌韧带58(关节窝顶部与颅中窝间骨板厚度约为( B )A(0.5mmB(1.2 mmC(1.8mmD(2.0mmE(5.0mm59(TMJ盘由胶原纤维和粗大的弹性纤维组成的结构是( C ) A(颞前附着B(下颌前附着C(颞后附着D(下颌后附着E(以上都不是60(TMJ的侧副韧带( A )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盘锤韧带D(茎突下颌韧带E(以上都是1(TMJ的功能解剖特点有( ABCD )A(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的复合关节B(具有多个运动轴心C(是左右联动关节D(与牙合关系密切E(由滑动组成的简单关节2(关节盘(TMJ)四周与关节囊相连,把关节间隙分为上下腔,其特点(BD )A(关节盘直接附着于髁突B(上腔大而松,称滑动关节C(上下腔相通D(下腔小而紧,称铰链关节E(以上都不是3(面部表情肌的排列方式有( BD )A(平行排列B(环行排列C(叠加排列D(放射状排列E(以上都是4(当小开颌运动时,下颌下降约为( D )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5(当下颌向左侧运动时(D )A(左侧髁突滑动,右侧髁突转动B(左侧髁突滑动,右侧髁突滑动C(左侧髁突转动,右侧髁突转动D(左侧髁突基本转动,右侧髁突滑动E(以上都不是6(起自上颌骨眶下缘的表情肌是( D ) A(笑肌B(颧大肌C(颧小肌D(提上唇肌E(提口角肌7(狭义的咀嚼肌包括(ABCD )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上肌群8(翼内肌起自( ABD)A(翼外板内面B(腭骨锥突C(翼外板外面D(上颌结节E(颞下面9(舌骨上肌群中参与下颌运动的是( ACD ) A(二腹肌B(茎突舌骨肌C(颏舌骨肌D(下颌舌骨肌E(颈阔肌10(具有提下颌作用的肌肉是( ACD )A(翼内肌B(翼外肌C(颞肌D(咬肌E(二腹肌11(翼外肌的主要作用是(ABC )A(张口作用B(使下颌前伸C(使下颌做侧方运动D(升下颌E(以上都是12(具有降下颌作用的肌是(ABCD )A(二腹肌B(下颌舌骨肌C(颏舌骨肌D(颈阔肌E(翼外肌13(提下颌并前伸的肌(AC )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颏舌骨肌14(具有侧动下颌功能的肌( ABCD )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下肌群15(关于腭帆张肌,正确的说法是( ALL )A(为三角形薄肌B(在翼内肌和翼内板之间垂直下行,呈直角绕过翼突钩C(具有拉紧软腭的作用D(起自翼内板的基部和咽鼓管的软骨附近的骨面E(止于腭腱膜16(具有升软腭作用的是( ABE )A(腭帆提肌B(腭帆张肌C(腭舌肌D(腭咽肌E(腭垂肌17(下列属于浆液性腺的是(AE ) A(腮腺B(下颌下腺C(舌下腺D(唇腺E(味腺18(腮腺导管的最狭窄处位于( D) A(出腮腺处B(在咬肌前缘处C(穿过颊肌的部位D(开口处E(以上都不是19(舌下肉阜上有( AB)A(舌下腺大管的开口B(颌下腺导管的开口C(腮腺导管的开口D(舌下腺小管的开口E(以上都不是20(腮腺的特点为( ABCE )A(属于浆液性腺B(分为浅叶,深叶及峡部三部分C(外面包有腮腺鞘D(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E(腮腺实质内有淋巴21(腮腺的神经支配有( ABCD)A(耳大神经B(耳颞神经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E(以上都不是22(属于颈外动脉分支的是( BCDE)A(甲状腺下动脉B(舌动脉C(面动脉D(上颌动脉E(枕动脉23(属于面动脉分支的是( ABCE)A(下唇动脉B(上唇动脉C(内眦动脉D(颏动脉E(腭升动脉24(平舌骨大角尖的血管为(B )A(甲状腺上动脉B(舌动脉C(面动脉D(颌内动脉E(颏下动脉25(上颌牙的血供来自(CD )A(脑膜中动脉B(上唇动脉C(上牙槽后动脉D(上牙槽前动脉E(以上都不是26(颅内外静脉的交通有(ABCD )A(导血管B(板障静脉C(眼静脉D(脑神经和血管周围的静脉网E(以上都不是27(脑膜中动脉入颅处为( C )A(圆孔B(卵圆孔C(棘孔D(眶上裂E(眶下裂28(颈外动脉的走行特点为( ABE)A(起自颈总动脉B(在颈动脉三角内先在颈内动脉前内侧,再转向上后C(经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浅面,进入下颌后窝D(上行于腮腺浅面E(在下颌骨髁突颈部后内方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2终支。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附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dc958195f312b3169a5ea.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和()。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包括()和()。
()共有20个,()共有32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和()三类;恒牙分为()、()、()和()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4.中线为通过()、()和()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色泽较黄C、覆盖牙体表面D、覆盖牙根表面E、以上说法都不对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C、白色透明D、围成牙髓腔E、是牙体的主质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A、1:2B、1:1C、2:1D、3:1E、1:37.牙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牙骨质B、牙本质C、牙釉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尖牙B、上颌前磨牙C、下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下颌磨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畸形舌侧窝B、斜面C、发育沟D、嵴E、裂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颊尖高大,舌尖特小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颊面宽于舌面D、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前磨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D、颊尖偏远中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牙冠为标志: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近中舌尖最小B近中舌尖最大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嵴B、舌面有舌轴嵴C、牙尖偏远中D、牙尖偏近中E、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18.寻找颏孔时常以()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下颌尖牙D、下颌前磨牙E、下颌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侧切牙B、上颌尖牙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22.六岁左右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D、颊尖偏远中E、以上都不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形态不规则B、牙冠凸度正常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过大E、以上都不对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B、牙冠凸度过大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A、副沟B、嵴C、裂D、点隙E、发育沟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C、切1/3有两条发育沟D、可见切缘结节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A、切缘平直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C、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A、牙釉质B、牙本质C 、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A、发育沟B、裂C、副沟D、窝E、以上都不是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A、牙冠B、牙根C、牙颈D、根尖孔E、以上都不是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A、发育沟B、副沟C、裂D、窝E、以上都不是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42.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3.乳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牙冠短而宽B、体积小C、乳白色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E、乳前牙宽冠宽根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6.根管系统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髓腔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D、通向牙周膜E、根中1/3较多49.根尖分歧多见于:A、上切牙B、尖牙C、下切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0.副根管多见于: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以上都不是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根管分型不包括: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型D、三管型E、四管型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56.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A、1:1B、1:2C、1:3D、2:1E、3:157.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1/3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58.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13%59.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嵴6.颈嵴7.三角嵴8.轴嵴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楔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e99c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3.png)
⼝腔解剖⽣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腔解剖⽣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填空:1.⼝腔颅⾯颈2.进化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体整体性第⼆章⽛体解剖⽣理学⼀、填空:1.双⽛列乳⽛列恒⽛列20 322.乳切⽛乳尖⽛乳磨⽛切⽛尖⽛前磨⽛磨⽛3. 3 Ⅳ6 Ⅴ4.左右两眼之间⿐尖左右两中切⽛5.近唇线⾓6.远⾆线⾓7.颊⽛合线⾓8.远颊⽛合点⾓9.近⾆⽛合点⾓10.发⽣钙化萌出⼆、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体个轴⾯上最突出的部分。
2.为经过⽛冠与⽛根中⼼的⼀条假想直线。
3.⽛冠上两⾯相交处成⼀线,所成的⾓称线⾓。
4.⽛冠上三⾯相交处成⼀点,所成的⾓称为点⾓。
5.⽛冠上细长形的⽛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6.⽛冠唇、颊⾯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釉质隆起。
7.为⽛合⾯⽛尖两斜⾯汇合成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8.为轴⾯上从⽛尖顶伸向⽛颈的纵形隆起。
9.⽛发育的钙化中⼼。
10.为⽛⽣长发育时,两⽣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有规则的浅沟。
11.为⽛体显露于⼝腔的部分。
12.为⽛体在⼝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根与⽛冠以颈缘为界。
13.相邻两⽛邻⾯接触区为圆突⾯,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14.⽛胚破龈⽽出的现象。
15.从⽛冠出龈⾄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四、简答题:(⼀)答:如下表:(⼆)答:⽛唇⾯及后⽛颊⾯的突度均在颈1/3,后⽛⾆⾯突度则在中1/3。
咀嚼⾷物时,⽛冠的正常突度可使部分咀嚼过的⾷物擦过⽛龈的表⾯,起按摩作⽤,促进⾎液循环,有利于⽛龈的健康;若⽛冠突度过⼩或平直,⾷物可直接撞击⽛龈,使⽛龈产⽣创伤性⽛龈萎缩;若⽛冠突度过⼤,⾷物经过该处则不能触及⽛龈,长期可造成⽛龈废⽤性萎缩,影响⽛龈组织的健康。
⽛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
(三)答:⽛髓腔的形态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
乳⽛的髓腔相对较恒⽛者⼤,青少年恒⽛的髓腔⼜⽐⽼年者⼤,其髓室⼤,髓⾓⾼,根尖孔也⼤。
随着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本质沉积,使髓腔的体积逐渐减⼩,髓⾓变低,根管变细,根尖孔窄⼩,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塞。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整理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2242aba8114431b90dd8e5.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和()。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1.人类的牙列为(),包括()和()。
()共有20个,()共有32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和()三类;恒牙分为()、()、()和()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4.中线为通过()、()和()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E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色泽较黄C、覆盖牙体表面D、覆盖牙根表面E、以上说法都不对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C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C、白色透明D、围成牙髓腔E、是牙体的主质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B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E: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BA、1:2B、1:1C、2:1D、3:1E、1:37.牙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A、牙骨质B、牙本质C、牙釉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A、尖牙B、上颌前磨牙C、下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下颌磨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DA、畸形舌侧窝B、斜面C、发育沟D、嵴E、裂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EA、颊尖高大,舌尖特小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颊面宽于舌面D、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 E、前磨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嵴D、颊尖偏远中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B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 C )牙冠为标志: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近中舌尖最小B近中舌尖最大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D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CA、唇面有唇轴嵴B、舌面有舌轴嵴C、牙尖偏远中D、牙尖偏近中E、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18.寻找颏孔时常以( D )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下颌尖牙D、下颌前磨牙E、下颌磨牙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C: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BA、上颌侧切牙B、上颌尖牙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E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22.六岁左右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E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D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 D、颊尖偏远中E、以上都不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 B ):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E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CA、牙冠形态不规则B、牙冠凸度正常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过大E、以上都不对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BA、牙冠无凸度B、牙冠凸度过大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BA、副沟B、嵴C、裂D、点隙E、发育沟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B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C、切1/3有两条发育沟D、可见切缘结节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D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E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CA、切缘平直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C、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D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E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C:A、牙釉质B、牙本质 C 、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BA、发育沟B、裂C、副沟D、窝E、以上都不是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DA、牙冠B、牙根C、牙颈D、根尖孔E、以上都不是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CA、发育沟B、副沟C、裂D、窝E、以上都不是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D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42.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C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3.乳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EA、牙冠短而宽B、体积小C、乳白色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E、乳前牙宽冠宽根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C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C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6.根管系统不包括:E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髓腔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B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E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D、通向牙周膜E、根中1/3较多49.根尖分歧多见于:DA、上切牙B、尖牙C、下切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0.副根管多见于:D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B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A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以上都不是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根管分型不包括:E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型D、三管型E、四管型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B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56.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DA、1:1B、1:2C、1:3D、2:1E、3:157.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1/3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58.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13%59.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E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嵴6.颈嵴7.三角嵴8.轴嵴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楔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中根
19.关于根管侧支正确的说法是:
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
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
D.通向牙周膜
E.根中1/3较多
20.根尖分歧多见于: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第一磨牙
5.从牙体纵剖面看,它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
A.牙本质
B.牙釉质
C.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
A.牙釉质
14.乳牙的特点是:
A.牙冠短而宽
B.体积小
C.色白
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
E.乳前牙冠宽窄根
15.牙尖偏向远中的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乳尖牙
D.下颌乳尖牙
E.以上都不是
16.三个颊尖等大的是:
A.上颌第一乳磨牙
B.在一定时间内
C.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
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
E.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是:
A.切缘平直
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
C.唇面发育沟明显
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
4.牙合面可见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
7.出龈
8.萌出
四、简答题:
(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
(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五、论述题
(一)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
(二)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进化;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人体整体性
D.磨牙
E.以上都不是
21.副根管多见于: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磨牙
E.多生牙
22.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
A.根管
B.副根管
C.根管侧支
D.管间吻合
E.根尖分歧
23.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
A.根管
A.牙冠
B.牙根
C.牙颈
D.根尖孔
E.副孔
1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
A.发育沟
B.副沟
C.裂
D.窝
E.点隙
1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颌第一磨牙
8.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四、简答题:
(一)答: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分为4尖型和5尖型,4尖型有两种类型:一种牙合面4条发育沟呈"十"字形分布,即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整个牙合面似田字形,为4尖的主要类型,约占50%;另一种发育沟呈"X"形分布,此型约占5%.5尖型约占45%,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具有5个牙尖。
一、填空:
第一章 绪论
1.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和( )。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1.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2.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3.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
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
29.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
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
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
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87%
30.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三、名词解释:
1.轴嵴
2.生长叶
3.发育沟
4.临床牙冠
5.临床牙根
6.楔状隙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副根管
24.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
A.根管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副根管
25.根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单管型
B.双管型
C.单双管型
D.三管型
E.四管型
13.C 14.ABCDE 15.C 16.C 17.ABCDE 18.ACDE 19.ABCD 20.CD 21.D 22.B
23.BCD 24.A 25.ABCD 26.ABCDE 27.D 28.ABCDE 29.ABCDE 30.E
三、名词解释:
1.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4.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5.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以上都不是
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是:
A.按一定先后顺序
B.上颌第二乳磨牙
C.下颌第一乳磨牙
D.下颌第二乳磨牙
E.以上都不是
17.根管系统包括:
A.根管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根尖分叉及副根管
18.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上颌尖牙
27.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
A.1:1
B.1:2
C.1:3
D.2:的是:
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
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
E.下颌第二磨牙
12.牙合面上发育沟呈X形分布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13.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3.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而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此三尖中,以远中尖最小。
4.上颌第二乳磨牙为三根,下颌者为二根,但根柱短,牙根向周围张开。
5.第二乳磨牙位于第一磨牙的近中且体积较大。
(二)答: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由四条边缘嵴围成:颊牙合边缘嵴长于舌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较长且直,远牙合边缘嵴较短且突。牙尖:5个,近、远中颊尖短而圆,近、远中舌尖长而尖,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三角嵴:5条牙尖三角嵴朝向中央窝,其中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斜面: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颊尖和远中尖的颊斜面和舌斜面及舌尖的颊斜面与对颌牙均有咬合接触。窝及点隙:中央窝位于牙合面二近中牙尖三角嵴的远侧及远牙合边缘嵴的近侧,窝内有中央点隙。近中窝较小,位于近牙合边缘嵴的近侧,窝内有近中点隙。沟:5条发育沟,颊沟由中央点隙伸向颊侧,经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之间至颊面;舌沟由中央点隙经二舌尖之间至舌面;近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近中,止于近牙合边缘嵴之内;远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远中,止于远牙合边缘嵴之内;远中颊尖与远中尖之间有一条远颊沟,从远中沟上分出,向远颊方向至颊面。
26.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
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
B.上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
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填空:
1.远舌线角
2.颊牙合线角
3.远颊牙合点角
4.近舌牙合点角
5.发生;钙化;萌出
二、多选题:
1.D 2.ABCD 3.ABDE 4.D 5.ABCD 6.ABD 7.C 8.BD 9.ABC 10.CE 11.DE 12.E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
A.发育沟
B.裂
C.副沟
D.点隙
E.窝
9.从外部观察,牙体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2.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3.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4.为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5.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颈缘为界。
6.相邻两牙邻面接触区为圆突面,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7.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二)答:牙髓腔的髓室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管方向斜度较大,根尖孔亦大,因此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由于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