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doc

合集下载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对电路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能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与提高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实验用交流电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电路图,让学生了解交流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引入功率因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辅导。

5.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实际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2. 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 答案:(1)见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2)根据实验数据和所学知识,自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例题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和功率因数的提高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2024年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2024年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六章“模拟电子电路”,具体内容为第1节“放大器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 学会分析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了解放大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放大器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放大器性能指标的理解。

教学重点: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种类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放大器实验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放大器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放大器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示例:手机耳机、音响、麦克风等。

2. 理论讲解:(1) 放大器基本原理(2)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增益、带宽、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3) 放大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3. 实践操作:(1) 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2) 分析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3)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放大器电路。

4. 例题讲解:(1) 计算放大器的增益。

(2) 分析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5. 随堂练习:(1) 画出一个放大器的电路图,并标出各部分的作用。

(2) 根据给定的放大器参数,计算其增益。

(1) 放大器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 放大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放大器基本原理(1) 信号放大原理(2)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 放大器种类及其应用3. 示例电路图及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计算给定放大器的增益。

(3) 分析一个实际放大器电路,指出其优缺点。

2. 答案:(1) 放大器工作原理:通过有源器件(如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2) 增益计算:根据放大器电路的参数进行计算。

(3) 实际放大器电路分析:结合实际电路,分析其性能指标、工作状态等。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第 二 讲教学章节: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1.3~1.4 独立电源元件,二极管教学要求:1、熟悉电压源和电流源;2、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3、熟练掌握二极管的特性;4、掌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重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工作状态。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联系实际,多媒体,板书。

教学内容与进程:一、引入:电压源和电流源 1、电压源⑴ 两端的电压仅由自身决定,与流过的电流及外电路无关。

⑵ 流过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电压源置零,等效于两端短路。

电压源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2、电流源⑴ 电流源的电流仅由自身决定,与两端的电压无关。

⑵ 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电流源置零,等效于两端开路。

电流源不允许外电路开路。

二、实际电源的模型 1、电压源模型2、电流源模型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1.4 二极管 三、PN 结及其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所示,VD 是文字符号。

R -+U +U s -R -+U I s四、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参数(1)正偏导通(2)反偏截止(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正向特性:二极管正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电流开始快速增长,对应的电压称为死区电压,也称阈值电压或开启电压,记作U T ,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电压称为二极管导通电压或管压降,记作U D 。

方向特性:二极管反向电流一般很小,小功率硅管为几μA ,锗管为几十μA 。

反向击穿特性:反向电压增高到一定数值U (BR)时,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五、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六、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应用在反向击穿区的特殊硅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

七、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状态。

光电二极管又称光敏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05
常用低压电器与控制 电路
常用低压电器介绍
刀开关
用于接通和分断电路的 电器,如负荷开关、隔
离开关等。
熔断器
用于电路过载和短路保 护的电器,如熔断器、
自动开关等。
接触器
用于频繁接通和分断大 电流电路的电器,如交 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
等。
继电器
用于自动控制和保护电 路的电器,如时间继电
器、热继电器等。
欧姆定律及应用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例如,已知电路中的电压和 电阻,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已知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可以计算出电路中 的电压;已知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逻辑电路,包括编码器 、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
分析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0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半导体材料特性
介绍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掺 杂原理及PN结的形成。
半导体二极管
阐述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 要参数及应用。
半导体三极管
详细讲解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 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及主要参 数。
基本控制环节和典型控制电路分析
01
02
03
04
点动控制
通过按钮直接控制接触器的通 断,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自锁控制
利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实现自 锁功能,使得电动机能够连续
运转。
正反转控制
通过两个接触器实现电动机的 正反转控制,同时需要加入互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 = U/R。

1.3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并联电路:元件并行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第二章:电子元件2.1 半导体基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电性能不同的材料。

PN结:P型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形成二极管。

2.2 二极管结构、符号和性质: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应用:整流、稳压、调制等。

2.3 晶体管结构、符号和性质:三极管,控制电流的放大作用。

应用:放大、开关、稳压等。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交流电路交流电: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电。

频率、周期和相位:交流电的基本参数。

3.2 频率响应滤波器:根据频率选择通过的信号。

放大器:增加信号的幅值。

3.3 谐振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谐振条件、谐振特点。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4.1 测量仪器示波器: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信号。

4.2 测量方法直流测量和交流测量: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测量误差和精度:仪器的误差和测量结果的精度。

4.3 数据处理平均值、均方根值和峰-峰值:描述信号的统计量。

信号处理和分析:滤波、放大、采样等。

第五章:电工电子应用实例5.1 照明电路灯泡的选择、接线和保护。

5.2 电源电路稳压电源: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

5.3 充电电路充电器:适配器和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

5.4 传感器应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5.5 家庭电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

第六章:电机及其控制6.1 电动机的基础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电动机的分类: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主要包括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以及功率因数的概念和改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对电路的影响,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的功率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方法。

难点: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功率因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板、示波器、实验用交流电源。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展示家庭电路和工业用电设备,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功率问题。

2. 知识讲解:a. 介绍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b. 解释功率因数的概念,分析功率因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c. 讲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交流电路,计算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使用示波器和实验用交流电源,观察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电路现象。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功率分析a.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b. 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对电路的影响c.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2.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b. 分析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功率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节能、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等。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路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学习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2.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应用电源的种类和特性开关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4. 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的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逻辑门5. 实验操作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基本电路的搭建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实验法:进行电路搭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2.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板、测量仪器、工具等。

3.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视频教程等。

4. 网络资源: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网站、论坛、教程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第3-4周: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应用,电源的种类和特性。

3. 第5-6周:开关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4. 第7-8周: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5. 第9-10周: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的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6. 第11-12周: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逻辑门,实验操作,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内容包括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掌握功率三角形的画法,以及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功率三角形进行交流电路功率的分析。

3. 能够正确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概念,功率三角形的画法及应用。

难点: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流电路演示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电工电子实验箱,交流电源,电表,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交流电路实例,引出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概念。

b. 讲解功率三角形的画法及应用。

c. 演示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电路搭建。

b. 学生通过实验箱测量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4. 例题讲解:a. 结合教材例题,讲解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方法。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加深理解。

5. 随堂练习:a. 老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老师对答案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功率分析a. 功率因数b. 功率三角形c.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计算2.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b. 分析交流电路功率因数对电路效率的影响。

2. 答案:a. 有功功率:P = UIcosφ无功功率:Q = UISinφ视在功率:S = UIb. 功率因数越接近1,电路效率越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误差。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2. 课程课时:10课时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适用对象:高中阶段学生5.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二、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表示方法2. 直流电路直流电路的基本元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3. 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表示方法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4.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应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5.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等效电路分析法三、教学过程1. 课时分配: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2课时)直流电路(2课时)交流电路(2课时)电子元件(2课时)基本电路分析方法(2课时)2. 教学方式:课堂上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

2. 实验设备: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3. 教学辅助软件:如有需要,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电路仿真软件等辅助教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与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操作与演示: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进行示范演示,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小组讨论与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精品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精品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析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中复数表示法的应用。

2. 学会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3. 能够分析并改善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功率因数的改善。

难点: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路图,示波器。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电路元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个实际电路,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如何计算。

2. 知识讲解(20分钟)(1)回顾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入复数表示法。

(2)讲解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

(3)分析功率因数对电路效率的影响,探讨改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功率计算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现场完成一道有关交流电路功率计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复数表示法2. 功率计算公式3. 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答案:根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例题,自行计算。

2. 拓展延伸:分析家庭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提出改善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复数表示法应用3. 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4. 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关键环节。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主要包括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以及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

2.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理解其作用和实际应用。

3. 掌握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了解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交流电源,电容器,电感器,示波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计算器,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验室设备,展示一个实际的交流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路中功率因数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功率因数计算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10分钟)针对练习题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2. 内容:功率因数的概念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2) 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3) 计算交流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 答案:(1)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cosφ = P / S,其中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

(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感器等。

(完整word版)课程教案电工电子技术

(完整word版)课程教案电工电子技术

山东协和学院课程教案使用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层次本科总学时 80 授课教师马磊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授课学年 15—16学年学期第一学期课程教案课程教案附页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直流电路:由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闭合路径,它是由各种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用导线连接组成的总体。

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到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各种生产机械的电器控制部分及计算机、各种测试仪表等,从广义说,都是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如图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1、组成: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源 是供应电能的设备。

在发电厂内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2)负载 是使用电能的设备,又称用电器.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灯、电炉、扬声器、电动机等。

(3)中间环节 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

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2、电路模型和电路图实际电路元件电磁性质较为复杂。

为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需用能够代表其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理想电路元件就是指只反映某一个物理过程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源等。

用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即为电路模型,手电筒电路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

RL C干电池电源开关导线中间环节白炽灯负载ELR oR S课程教案附页内 容时间分配3、作用(1)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照明电路、动力电路等。

典型电路是电力系统。

发电机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输电线电动机 电灯电炉负载电源中间环节(2)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如测量电路、扩音机电路、计算机电路等。

典型电路是扩音机。

晶体管放大电路扬声器中间环节电源负载二、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doc(最新整理)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doc(最新整理)

教者科目电工电子技术班级0904课题§2.5 R-L-C串联电路课型新授时间2010-12-13地点0904班教室教学目标1.掌握R-L-C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掌握阻抗模的概念3.理解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学案教学任务实施过程教学内容目标实现形式1.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任务一(复习)3.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学生回顾1.RLC串联电路的电路图(1)大小关系任务二(学习RLC串联电路)2.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相位关系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探究、思考任务三(练一练)2道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2.5 R-L-C串联电路知识目标:1.掌握R-L-C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掌握阻抗模的概念3.理解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及难点:R-L-C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任务一:复习问:前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电路?答: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问: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任务二:学习RLC串联电路一、电路图问:由这个电路图我们可以知道RLC串联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RLC串联电路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组成。

问:在如图所示的直流电路中,总电压等于什么?答:总电压U=U1+U2+U3。

问:那在RLC串联电路中,u=u R+u L+u C,正确吗?那U=U R+U L+U C,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二、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数值关系(1)瞬时值表达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可得u =u R +u L +u C设:则:所以(2)相量表达式设 则 所以Z:复阻抗Z :阻抗模X : 电抗tωI i sin 2m =stωI u R sin m R =)90(︒+=t ωIm u L L sin X )90(sin ︒-=t ωIm u c c X CL R U U U U ++=00∠=∙I I 00∠=∙IR U R 090∠=∙L L IX U 090-∠=∙C IX U C )([)(90900000C L C L C L X X j R I jX jX R I IX IX R I -+=-+=-∠+∠+∠=++=C L R U U U U 则22)(C L X X R IUZ -+==)0090sin()90sin(sin -+++=++=t I X t I X t RI m C m L m ωωωC L R u u u u(3)相量图(假设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①电压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所以U=U R+U L+U C是错误的。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内容包括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计算,功率三角形的应用,以及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功率三角形进行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3. 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功率因数的计算。

难点:功率三角形的理解与应用,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板,示波器,交流电源,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家庭用电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功率因数的概念,讲解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b. 详解功率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

c. 分析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a. 演示一个具体的交流电路,展示如何使用功率三角形进行功率分析。

b. 讲解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计算。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b.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2. 内容:a. 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b. 功率三角形的构成及应用。

c.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b. 分析电路中功率三角形的应用。

2. 答案:a. 功率因数计算结果。

b. 功率三角形的分析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研究其他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进行课堂分享。

b. 结合实际电路,探讨功率因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内容包括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掌握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分析纯电阻、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

2. 学会运用复数表示法分析交流电路。

3. 能够分析纯电阻、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难点: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复数运算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等。

2. 学具:计算器、复数表格、交流电路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家庭电路中交流电器的功率消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

2. 理论讲解:a. 介绍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

b. 讲解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c. 分析纯电阻、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

3. 例题讲解:讲解并分析具体例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分析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流电路的功率。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公式。

2. 复数表示法的推导过程。

3. 纯电阻、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

4. 例题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

b. 分析给定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功率消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介绍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b. 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实践题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中的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的功率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路元件,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电路元件的识别。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作用及电路图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元件模型,电路图示教板,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作用,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观察实验箱中的电路元件,并尝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实际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实际电路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电路元件的识别与作用3.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4. 实际电路例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包括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等元件。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但在电路元件的识别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电路元件及其作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布置一道拓展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照明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1.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1)明确电路图的组成部分:电路图主要由电源、电路元件、连接线和辅助符号等组成。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主要包括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以及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功率因数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尤其是无功功率的计算;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重点: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板、示波器、实验电路设备等。

2. 学具: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电路图,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的功率问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讲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分析功率因数对电路的影响。

(3)介绍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个具体的交流电路,演示如何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计算一个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讨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5. 三相交流电路功率分析(15分钟)(1)介绍三相交流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2)讲解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分析,演示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并分析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及时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取《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

详细内容包括节点电压法的原理、步骤及应用实例;网孔电流法的原理、步骤及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原理,掌握其计算步骤;2. 能够运用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计算步骤及应用;重点:理解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原理,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演示电路板、多媒体设备;2. 学具:电工电子实验箱、导线、测量仪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电路案例,引出电路分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节点电压法:介绍节点电压法的原理、计算步骤,结合实例进行分析;(2)网孔电流法:介绍网孔电流法的原理、计算步骤,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使用电工电子实验箱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2)运用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对电路进行分析,测量并记录数据;(3)分析数据,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节点电压法:(1)原理;(2)计算步骤;(3)实例分析。

2. 网孔电流法:(1)原理;(2)计算步骤;(3)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电路图)(电路图)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电路分析方法,如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环节;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宝典]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2. 交流电路的响应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2. 能够分析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3. 学会使用复数法进行交流电路的响应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的分析。

2. 教学重点: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及其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板、演示用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多用电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分析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2. 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3. 例题解题步骤。

4. 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值。

分析给定交流电路的响应。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类型的电路分析方法,如阻抗法、频率响应法等。

探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滤波器、振荡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的分析。

2. 教学重点: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及其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一、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的分析1. 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即相位差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R-L-C串联电路
知识目标:1.掌握R-L-C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掌握阻抗模的概念
3.理解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R-L-C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任务一:复习
问:前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电路?
答: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
问: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任务二:学习RLC 串联电路 一、电路图
问:由这个电路图我们可以知道RLC 串联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答:RLC 串联电路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组成。

问:在如图所示的直流电路中,总电压等于什么?
答:总电压U=U1+U2+U3。

问:那在RLC 串联电路中,u =u R +u L +u
C ,正确吗?
那U =U R+U L+U C ,正确吗? 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二、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1.数值关系 (1)瞬时值表达式
R
L C R u
L u + _
C
u
_ u + _
i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可得
u =u R +u L +u C
设:
则:
所以
(2)相量表达式

则 所以 Z:复阻抗
Z :阻抗模
X : 电抗
t
ωI i sin 2m =s t
ωI u R sin m R =
)90(︒+=t ω Im u L L sin X
)
90(sin ︒-=t ω Im u c c X C
L R U U U U &&&&++=00∠=•I I 00∠=•
IR U R 090∠=•
L L IX U 0
90-∠=•
C IX U C )
([)(90900000C L C L C L X X j R I jX jX R I IX IX R I -+=-+=-∠+∠+∠=++=C L R U U U U &&&&则
2
2)(C L X X R I
U
Z -+==
)
0090sin()90sin(sin -+++=++=t I X t I X t RI m C m L m ωωωC L R u u u u
(3)相量图(假设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
①电压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得
结论:所以U=U R+U L+U C是错误的。

每条边同除以电流I,则得到一个阻抗三角形。

②阻抗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得
任务三 :练一练
1.判断题
2.在一个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为8Ω,感抗为10Ω,容抗为4Ω,电路的端电压为200V求:(1)电路的总阻抗、电流(2)各元件两端的电压
已知:R=8Ω,X L=10Ω,X C=4Ω,U=200V
求:(1)︱Z ︳、I (2)U R、U L 、U C
解:
(1)
I=U/︱Z ︳=200/10=10 (Ω)
(2)U R=I R=10×8=80 (Ω)
U L=IX L=10×10=100 (Ω)
U C=IX C=10×4=40 (Ω)
2.作业 P40 (7)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