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创新题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全册)doc-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全册)(共9页)

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全册)doc-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全册)(共9页)

初(Chu)中化学创新试题〔全(Quan)册〕第一(Yi)卷〔选(Xuan)择题,共38分〕一.选(Xuan)择题〔此题包罗 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正物的是〔〕A.自来水B.水银C.白酒D.生铁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记。

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记是〔〕ABCD3.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出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A.氢气 B.一氧化碳4.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

以下变化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此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牛奶变酸C.瓷器破碎D.酒精挥发5.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庇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不异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异;⑤不异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不异。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6.我国博得2021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以下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出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倡导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倡导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倡导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 ①②③④⑥⑦B. 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⑤⑥⑦D. 全部7.右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Zhuang)袋上的局(Ju)部图表(Biao)文字〔I为碘的元素(Su)符号〕。

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He)作出的猜想是〔〕A.此盐为纯正物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单质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D.“菜未烧熟不宜参加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不变8.如以下图,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创新题(含解析)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创新题(含解析)

专题分类:创新题1.(2019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 (1分);(2)纯净物(1分);(3)C(1分);(4)P2O5(1分)【解析】(1)白醋是酸,pH<7;(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3)金刚石含有C元素;(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2.(2019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答案】 A【解析】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能生成盐。

故选A。

3.(2019重庆B)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A.a处B.b处C.e处D.d处【答案】B【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B。

4.(2019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题型四创新实验(含微型实验)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题型四创新实验(含微型实验)

B. 供水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侧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右侧无变化
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
(2021山西)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
C. 由该实验可推出H 的密度比空气小 Y形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若将图中氢氧化钠固体更换成氯化钠固体,实验
(1)实验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燃着的蜡烛逐渐伸入集满氢气的集气瓶中(己验纯),发现瓶口有火焰出现,而将燃着的蜡烛继续伸入集气瓶内,蜡烛却熄灭了。
实验1
实验2
(2)实验2:①缓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依据_左___
_侧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_溶__液__变__为__浅__绿__色__,__右__侧__无__变__化__现象,可得出铁的金属活
动性比铜强。
②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_e_+__H_2_S_O__4=__F_e_S_O__4+__H__2_↑_。
7.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 约为5 mL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将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 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 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 B. 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D. 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

中考化学中的8种典型创新题-10页精选文档

中考化学中的8种典型创新题-10页精选文档

化学中的8种典型创新题题型一 情境渲染型解题策略 首先粗略阅读“信息”,看提问与信息有无联系,其实信息只是起到一种渲染题目的效果,对解题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题型对考生心理素质是一种考验,考点仍旧是课本中的知识,解题时完全可以不要理会“新信息”,按照已有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1】 “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9年年底前发射。

“ 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同样由长三甲火箭发射。

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 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藏,如铝、钛和铁等金属,硅、氧等非金属,以及大量的核能源材料3He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性强于铁,很活泼,所以铝制品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B.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铝和铁常温下都可在浓HNO 3中钝化D. 3He 与4He 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 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膜保护层,所以铝制品能稳定存在,A 错;硅的原子半径比铝小,B 错;3He 、4He 互为同位素,D 错,故选C 。

答案:C 【技巧点拨】 本题新情境描述与解题没有联系,此信息只起到一种渲染作用,这种题型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影响比较大,一看情境就觉得没学过,从而无法冷静思考问题。

其实仔细分析如同将题干换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与金属性质、冶炼技术水平的发展有关,一百多年前,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一的铝还是贵族人家的收藏品,但现在的铝制品已是平常百姓家必备生活品,这主要得益于电解法冶炼铝技术的发明。

Ⅰ.现代工业在1273 K 温度下电解熔融氧化铝(熔点2323 K)与冰晶石( Na 3AlF 6 )的混合物可得到金属铝与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 电解Al 2O 3法制取铝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2)在生产过程中电解池的阳极材料石墨要定期补充以弥补被消耗掉的部分,用必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石墨被消耗的原因 。

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纯碱2.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化合物是()A. 氧化铁B. 四氧化三铁C. 三氧化二铁D. 二氧化铁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4.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值()A. 小于7B. 等于7C. 大于7D. 无法确定5.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碳酸钙B. 氢氧化钠C. 硫酸铜D. 水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_。

2.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和水反应。

3. 根据元素周期表,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H2 + O2 → 2H2O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5.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钠是_________干燥剂。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安全地进行氢气燃烧实验。

2. 解释为什么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通常使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实验操作规范,描述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2.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正确地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3. 根据实验安全原则,解释为什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佩戴安全眼镜。

4.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废弃的化学试剂。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100克碳酸钙(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盐酸的质量。

2.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22.4升。

如果一个容器中装有5摩尔的氧气,计算容器的体积。

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解读创新实验题

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解读创新实验题

创新实验题例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例2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___________。

(3)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例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②改进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实验二:①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_________(填“b”、“c”或“d”);②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双选)。

A.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例4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1)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B2.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发生的现象是()A. 颜色变化B. 放出热量C. 产生气体D. 质量守恒答案:D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D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氧气答案:B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选用的药品是()A. 过氧化氢溶液B. 高锰酸钾C. 氯酸钾D. 以上都可以答案:D6.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锌D. 银答案:C7.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8.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C. 硫酸D. 碳酸钠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10.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D.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氧气浓度足够就能燃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2,112.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答案: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氧气浓度足够1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七 创新题型推荐

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七 创新题型推荐

4. (2018海南)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 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 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_金__属__与__稀__盐__酸__反__应__时__放__出__热__量____。 (2)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_相__同__条__件__下__,__金__属__越__活__泼__,__与__酸__反__应__放__出_ _的__热__量__越__多___。
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
5. (2020淮安)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 简便。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 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 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据图1所示实验,其设计的目的是_探__究__二__氧__化__碳__与__水__反__应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 到Y型管右侧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_O__2+__H__2O__=_=_=__H_2_C__O_3____。
(1) ClO2的名称是二__氧__化__氯__,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4_____。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_B_D__(填字母序号)。
A. 84消毒液(含NaClO) B. 双氧水
C. 氯气
D. 过氧乙酸(C2H4O3)
(3)ClO2的化学性质有_二__氧__化__氯__受__热__或__者__见__光__易__分__解__,__具__有__强__氧__化__性__和__很__强__的__腐__蚀__性_
(5)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两种气态单质。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用版中考化学分析专题课件 创新题型

通用版中考化学分析专题课件   创新题型

(1)文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塑料 。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 2H2O2===2H2O+O2↑ (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填字母)。 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 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 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 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SO2(或“H2S”)
(写1种)。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
温度和pH对硼氢化钠水解半衰期(t1/2)的影响
pH
0℃
t1/2/天 25 ℃ 50 ℃
75 ℃ 100 ℃
8
3.0×10-2 4.3×10-4 6.0×10-3 8.5×10-6 1.2×10-6
10
3.0×10-1 4.3×10-2 6.0×10-2 8.5×10-4 1.2×10-4

12
3.0×101
4.3×100 6.0×10-1 8.5×10-2 1.2×10-2
14
3.0×102
4.3×102 6.0×101 8.5×100 1.2×100
“碳捕获和碳封存”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可 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液化泵入地下长期储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 CO2等温室气体排放 。 (2)工业行业大类中, 钢铁 行业CO2年排放量最多。

初三化学创新练习题

初三化学创新练习题

初三化学创新练习题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而创新则是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关键。

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还需要通过创新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初三化学创新练习题。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创新思考可以选择一个常见的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创新题目的设计。

例如,通过研究柠檬汁和碳酸钠的反应,询问学生们能否找到比常规反应更高效的中和方法。

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中和速度和产物,寻找可能的优化方案,并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计。

2. 元素周期表创新练习以元素周期表为基础,设计一道创新练习题,考察学生对元素性质和周期规律的理解。

例如,可以给出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元素,要求学生分析其电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并解释其性质的原因。

这样的创新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化学方程式的创新设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但是有时候传统的方程式可能过于简洁,无法完全表达复杂的反应过程。

在创新练习题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道新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尽量详细地描述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

这样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分子模型的创新运用分子模型是一种直观展示分子结构的工具,通常用于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创新练习题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分子模型设计一个有机分子的结构,并给出其化学式和命名。

这样的创新题目既能培养学生的立体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5.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创新练习题中,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趣且安全的化学实验。

学生需要选取适当的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这样的练习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总之,初三化学创新练习题的设计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创新思考和实践应用来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练习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创新题大全

九年级化学创新题大全

1、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 b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D. 对比分析点c、d 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2、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 L 端与 R 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b 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 L 端液面高度会高于 R 端液面高度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或氧气)有关D.若将 a 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3、20℃时,NaCl 溶液情况见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5.0%B.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 45.0g/100g 水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4、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5、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 t 1 ℃,下图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电解水、氢气燃烧、氢气还原氧化铜三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水的组成,其中图二、图三中反应所需的氢气来自实验室制氢气装置。

(资料:实验室用锌粒和 10%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Zn+H2SO4 ==ZnSO4 +H2↑)①按上图一实验,写出电解水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b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按上图二实验,图二U 型管中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d 处点燃氢气,证明水的组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图三实验,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 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重难题型四 创新实验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重难题型四 创新实验
(红棕色)
C炭粉过量时,C+
(黑色)
2CO,3CO+Fe2O3
高温
2Fe+3CO2,故CO2可以循
环利用,B项错误,D项正确;澄清石灰水的主要作用是检验
CO2,吸收CO2一般用NaOH溶液,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6-
31.重难题型四
-7-
创新实验
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
氧气浓度较大 。
(4)图2实验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但仍存在不
足。请你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写出1点即可)。
氧气有关(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12-
31.重难题型四
-13-
创新实验
7.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
加酚酞溶液来判断反应发生
B.当观察到集气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C.若将装置中带有橡胶塞的注射器去掉,无法完成实验探究
D.若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氯化钙溶液,无法完成实验探究
1
2
3
4
5
6
7
-7-
31.重难题型四
-8-
创新实验
【解析】打开K1,NaOH浓溶液进入集气瓶发生反应:2NaOH
收硫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SO2。
步骤1:从A处先通空气,点燃酒精灯,观察到
硫粉熔化、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步骤2:从A处改通O2,观察到硫粉继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创新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创新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分类:创新题1.(2018某某)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 (1分);(2)纯净物(1分);(3)C(1分);(4)P2O5(1分)【解析】(1)白醋是酸,pH<7;(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3)金刚石含有C元素;(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2.(2018某某)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答案】 A【解析】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能生成盐。

故选A。

3.(2018某某B)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A.a处B.b处C.e处【答案】B【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B。

4.(2018某某)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初中化学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探究创新题精选

初中化学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探究创新题精选

F化学探究题11、为探究CO 2和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

实验现象为: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 2和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2、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道具如图3-1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紫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

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 .HCl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HCl 分子有一定质量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 .HCl 气的水溶液显酸性魔术二“瓶吞鸡蛋”道具如图3-2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 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

⑴、李明同学想选择下列装置制取干燥、平稳、大小可控的氧气流,应优先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填装置符号),其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__ ,C 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_________ 。

⑵、李明同学还想利用上述实验装置用H :还原氧化铜,但王强同学认为要将其中的一个装置改造后,才能进行H 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这个实验装置的改造方法是____ _________。

4、牙膏是由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它包括摩擦剂、洗涤泡沫剂、粘合剂、保湿剂、甜味剂、芳香剂和水分。

其中摩擦剂是牙膏的主体,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用量在30%~55%之间。

2024年中考化学新考法提升练2:创新实验题

2024年中考化学新考法提升练2:创新实验题
123456
5. [2023·安徽期中改编]图1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图2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23456
(1)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 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
是 产生尖锐的爆鸣声 。 ⁠
通电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情况下不可燃 C. 实验②中U形管内壁可能会变黑 D. 从实验②中得到的启示是:从着火的高层房间中逃
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123456
【点拨】实验②中高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温度升高,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密度减小,使得二氧化碳上 升,A错误;实验①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 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一般情况 下不可燃,B正确;实验②中用止水夹夹紧三通U形管上 端,石蜡燃烧不充分,所以U形管内壁可能会变黑,C正 确;房间内发生火灾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在较 高的上方,所以需要伏低身子爬出门外,D正确。 【答案】 A
123456
【点拨】图2装置中的仪器均是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制得的,体现了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理念;图1装置中的 刻度管上有刻度,可以方便地读出产生气体的体积, 便于比较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而图2中的硬质塑料管没 有刻度,无法直接比较两种气体的体积。
123456
(5)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 AE (填字母)。
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
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
塞;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80 ℃的热水;
最后将A、B、C装置连接起来。将过氧化氢溶液推入锥形
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 小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

中考化学实验创新题

中考化学实验创新题

1. 过氧化钠(Na 202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 组的同学将包有Na 20 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中,当倾倒二氧化碳时,发现了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合理均可)现象;同时也惊奇地发 现棉花团燃烧了起来•V=—包有(PT 固休的棉花副1提岀词题】棉花团为什么会撚烧起来眼? I 宣厠资料】U )在常温卩恥就和氏反应主忒一种气体和碱性柳质・< 2 >在点温下血2。

2能和水发生反应;2Ma2O2+2H20=^NaOH-K )2 tU J 无本皓醱胡为白邑固体,骏系洁穽对篮邑.t 设计实验】经过说i 仑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迸行探究.① 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 装置的U 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 2O 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③ 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 一段时间后,在P 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反应放热降低石灰水的溶解度)【实验分析】无卒硫酸铜国体 饱和的澧 清右灰水(1 )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 2反应生成了氧气(O2);实验现象③ 说明该反应放出了热量;同时棉花团是可燃物,棉花团因为同时满足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所以燃烧起来了.(2)请你写出Na2O2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2+2CO 2Na 2CO3+O 2【拓展提高】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猜想与假设】(1 )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 的混合物(2)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2CO3的混合物(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设计实施方案】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 称量,得固体5g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计算分析,确定了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1 )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2 )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 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 中有NaOH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因为常温下Na 2O 2和水也能生成NaOH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 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2、过氧化钠(Na 20 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 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 20 2能分别与CO 2、H 2O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f.【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 ,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 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 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2f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再生气tt2Na 2O 2+2H 2O=4NaOH+O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I :溶液是NaOH ;猜想n:溶质是;猜想川:溶质是NaOH和Na 2CO 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现象,证明猜想I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川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川成立实验步骤和现象.3、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盐水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稀盐酸反应B. 与稀硫酸反应C. 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反应D. 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不反应4.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碳酸钙B. 氧化铜C. 氢氧化钠D. 硝酸钾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______。

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个水分子。

3.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______。

5.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 + CO2 → CaCO3↓ + H2O,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______和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3. 描述铁生锈的条件。

4.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5. 为什么说氧气是生命维持所必需的?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3%。

试计算该化合物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2. 某化学反应中,4g氢气与32g氧气反应生成36g水。

求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B5. D二、填空题1. 水2. 23. 三氧化二铁4. 无水硫酸铜5. 碳酸钙三、简答题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首先将石灰石(碳酸钙)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导管导出并收集。

中考化学创新题型

中考化学创新题型

中考化学创新题型——研究性试题1、著名化学罗伯特·波义尔(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

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解: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⑴宏观角度:其它酸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也能使花瓣变红(或变色)吗?⑵微观角度:究竟是盐酸中什么微粒(如氢离子、氯离子、水分子)使花瓣变红?等等。

于是,可能产生以下答案:2、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

冷却,将原先源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实。

⑴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哪一步。

⑵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改进不严密的实验步骤,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

⑶若用另一个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下图中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接;接;接。

(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解:⑴做对比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即有无催化剂,其它因素应都相同。

据此,步骤①不够严密,绝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而应“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

⑵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反应后催化剂的性质和质量都保持不变,而步骤⑤只检验了氧化铜的性质是否改变,所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在步骤④后增加一步,即精确称量滤出物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创新题1.(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 (1分);(2)纯净物(1分);(3)C(1分);(4)P2O5(1分) 【解析】(1)白醋是酸,pH<7;(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3)金刚石含有C元素;(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2.(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答案】 A【解析】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能生成盐。

故选A。

3.(重庆B)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A.a处B.b处C.e处 D.d处【答案】B【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B。

4.(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成都)如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解析: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氧化物应为三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X不一定只能是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②可能有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 (重庆B )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发生了反应。

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B.NaOHC.CaO(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

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水和氧气(或H2O和O2) BC (2)下降 CO2+2NaO H===Na2CO3+H2O【解析】(1)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生成铁锈,使杠杆左侧下降;NaOH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O与H2O反应都使杠杆左侧下降;(2)由于CO2密度大于空气,左侧乒乓球受到浮力大,使乒乓球上升,而右侧乒乓球下降,杠杆失去平衡;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即CO2+2NaOH===Na2CO3+H2O,使得左侧乒乓球下降,杠杆重新平衡。

7.(黄冈)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设计与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I 实验II【探究与结论】(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气泡冒出 (2). CaCl2+Na2CO3=CaCO3↓+2NaCl (3).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4).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饱和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 (5). 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所以实验I中步骤一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气泡产生现象;(2)实验Ⅱ步骤二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3)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拓展延伸】有资料卡片中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既溶于水,也溶入酒精,而碳酸钠能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可设计如下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饱和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8.(北京)【科普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

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

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骑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答案:(1)石油,煤炭;(2)CO,化学;(3)两;(4)ABD解析:(1)化石能源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石油由2015年的33%到2030年的31%,到2050年的27%,为比例降低;天然气由2015年的23%到2030年的26%,到2050年的27%,为比例升高;煤由2015年的30%到2030年24%,到2050年的18%,为比例降低,故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应为石油,煤炭;(2)H 2O + CO 2 —————→光子晶体光催化H 2 + CO + CH 4 + CH 3OH ,在H 2、CO 、CH 4、CH 3OH 等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 ,由于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3)Bi 2Te 3由Bi 和Te 两种元素组成;(4)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是目前清洁、高效能源的发展方向,故A 正确;随着科技进步,能源的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故B 正确;石油和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用完,就不可以再产生,故C 错误;能量可以同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生活中的废热可以通过一定设置转化为电能,故D 正确。

9.(安徽)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D(1分)(2)Ca(OH)2+CO2=CaCO3↓+ H2O(2分)(3)CaCl2(1分)(4)不饱和(1分)(5)①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 的挥发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②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均加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不能。

实验方案: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

a的取值范围:4.00<a<5.30。

(4分)(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水在空气挥发中质量减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石灰水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质,其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 H2O;(3)根据表格判断浓硫酸和氯化钙的质量增加,均具有吸水性,但CaCl2安全、环保;(4)根据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可以判断10.00g氯化钠浓溶液达到饱和时还有氯化钠的质量为2.65g,最终得到2.26g晶体,说明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5)①稀盐酸也可以挥发,可以猜想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②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均加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6)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题只知道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无法通过计算判断溶液溶质的组成;可以通过方程式计算:设完全反应后生成Na2CO3质量为x2NaOH+CO2=Na2CO3+H2O8010620.00g×20% x80/106=(20.00g×20%)/ xx=5.3g ,即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为5.30g若氢氧化钠没变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00g×20%=4.00g实验方案: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