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医药市场浅析
美国制药行业分析

美国制药行业分析美国制药行业是全球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制药行业之一。
该行业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药物为主,涵盖了从创新药物的发现研发到通用药物的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以下是对美国制药行业的分析。
首先,美国制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拥有大量顶尖的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如辉瑞、默克、强生等。
这些企业在研发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美国制药行业在临床试验、药物审批等方面的规模和效率也相对较高,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大。
其次,美国制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且稳定增长。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市场之一,消费者对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完善,疗效评估制度健全,这为制药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对药物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美国制药行业在科研创新上具有明显优势。
美国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和技术资源,投入巨大的研发经费,不断推出创新药物。
同时,美国政府对科研创新提供了大力支持,例如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基金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
这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使得美国制药行业在新药研发上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效益。
第四,美国制药行业的竞争激烈。
虽然美国制药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国际制药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通过价格竞争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对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另外,通用药物的生产和销售也对创新药物的市场地位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美国制药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美国制药行业是全球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制药行业之一,拥有领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然而,它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挑战。
未来,美国制药行业需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合作交流,提高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效率,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
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投资策略关注医疗器械与健康数据

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投资策略关注医疗器械与健康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医疗科技行业成为了投资者们眼中的热门领域。
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拥有庞大医疗市场的国家,医疗科技行业的投资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医疗器械和健康数据两个领域。
一、医疗器械投资策略医疗器械是医疗科技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治疗和监测等方面。
在美国,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如强生、美敦力等一直是投资者们的热门选择。
投资者在考虑医疗器械公司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技术创新能力: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投资者可以考察公司的研发实力、专利技术以及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
2. 市场需求: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广泛,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潜在的市场增长空间。
此外,政府政策和法规对市场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 财务状况:投资者需要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包括收入增长、盈利能力以及债务水平等。
同时,公司的现金流和资本支出也是需要关注的要素。
二、健康数据投资策略健康数据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个人健康信息的数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健康数据在医疗科技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投资者们开始关注健康数据的潜力,以下是关于健康数据投资策略的几个重点:1. 数据安全性:健康数据的安全性是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的数据保护措施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合规程度,以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2. 数据分析能力:健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对于公司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投资者可以评估公司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与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情况。
3. 市场需求:投资者需要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增长趋势,以确定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潜力。
此外,与医疗保健系统的整合和医保政策的关联也需要考虑。
总结:在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投资中,医疗器械和健康数据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

目录1 导言 (3)2 有关理论、核心概念 (3)3 全球战略实证分析 (4)3.1 “三步走”战略目标 (4)3.2 外部环境分析 (4)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4)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6)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印度药企 (7)3.3 内部条件分析 (8)3.3.1 资源分析 (8)3.3.2 能力分析 (9)3.3.3 SWOT 分析 (9)4 对策建议 (10)4.1 人才策略 (10)4.2 创新研发策略 (10)4.3 营销策略 (10)4.4 合作并购策略 (10)5 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1 导言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04年12月复星实业正式更名。
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3年内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
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其专注于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全球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秉承“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理念,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和整合式发展三方并重,在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创新战略为先导,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医药企业。
这次我主要研讨复星医药的外延式扩张,亦即是全球战略,现阶段它主要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模式来开展相关的全球业务。
006 美国《植物药工业产品指南》浅析

问题 上 F A 内部 却 分成 支 持 和 反对 两 大 派 系 , D 双
方各持 己见 , 相持 不 下 。 此后 , 指南 》 该《 几经 易稿 , 先 后 在 内部 出 台 了 第 二 稿 ( 9 7年 ) 第 三 稿 ( 9 9 19 、 1 9 年 ) 第 四稿 ( 0 0年 ) 及 目前 的 最 终 法 案 ( 0 4 、 20 以 2 0 年 ) 在该 《 南 》 , D 明确 阐述 了植物 药不 同于 。 指 中 F A 化学 药 的一 些特 点 : 物药 的化 学 组 成通 常 为 多种 植
国对植 物药 产 品的苛 刻态 度来 说却有 着 十分重要 的 意义 。 方 面 , 指南 的 问世将 标志 着美 国最 终 承认 一 该 了植物 药作 为药 品 的合法地 位 ; 另一方 面 , 指南 降 该
医学政 策委 员会 ”2 名 委 员都 由总 统直 接任 命 , ,o 以
深 入讨 论 补充 替代 医学 的政 策 方 针 , 发掘 其 潜在 价
管, 因此在 2 世 纪 7 O O年 代 以前 , 物药 在美 国一 直 植 处 于被歧 视 和 被排 挤 的地 位 , 应 用 与发 展 受 到严 其
些 固有 的 缺 陷 , 国 F A 近 年来 加 强 了对 天 然 美 D
植 物 药 的 管 理 。2 0 0 3年 启 动 了 对 膳 食 补 充 剂 的
品 指 南 》 Gud n e fr Id sr oa ia D u ( ia c o n u ty B tnc l rg
D HE , S A) 明确 地将 包 括 ( 分 ) 部 中药 在 内的 植 物药 列 为饮食 补充 剂的 范 围。然 而对 于这种介 于食 品和
Po ut, rd cs 以下 简称 《 指南 》的最 终稿 。该 指南 由美 )
美国医药企业营销策略

美国医药企业营销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中,营销策略对于美国的医药企业至关重要。
美国医药企业采用了多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吸引患者、医生和保险公司的关注,并提升产品及服务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国医药企业营销策略:1. 医学教育和宣传:美国医药企业经常举办专业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来提供医学教育和宣传。
这些活动给医生和保健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医疗技术和产品的平台,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通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医药企业能够增加产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2. 市场推广和广告:医药企业通过广告、电视和网络推广等方式,向广大受众宣传其产品和服务。
这些广告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曝光度,还能提供关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
此外,医药企业还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社交媒体和其他公共活动来加强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3. 社交媒体和在线营销: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媒体的普及,医药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利用这些平台来传播信息和互动。
通过创建有吸引力的内容和互动性的社交媒体活动,医药企业可以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支持。
4. 医院和医生关系:与医院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医药企业的重要策略之一。
医药企业可以与医院合作,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设备,并为医生提供培训和支持。
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还能为医药企业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5. 患者支持和教育计划:医药企业通过为患者提供支持和教育计划,增强其产品的可及性和诊疗效果。
这些计划包括提供患者教育材料、举办康复活动和组织支持小组等。
通过关心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医药企业能够建立长期的患者忠诚度和口碑。
综上所述,美国医药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各有侧重,旨在提高产品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医学教育和宣传、市场推广和广告、社交媒体和在线营销、医院和医生关系以及患者支持和教育计划等手段,医药企业能够有效促进产品的销售,并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
抗癌药之王

植物抗癌药之王“紫杉醇”市场前景浅析据悉,目前抗癌药物销售份额约占世界医药市场的15%,在畅销的植物来源抗癌药中,“紫杉醇”无疑独占鳌头。
紫杉醇的开发利用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紫杉醇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1992年开发上市的一个全新植物抗癌药。
紫杉醇的作用机理与已上市的其它化学合成抗肿瘤剂或植物抗癌药截然不同。
它主要以抑止肿瘤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肿瘤体积逐渐缩小而非直接杀死癌细胞。
在上市短短几年内紫杉醇制剂的全球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创下单一抗癌药销量之最。
紫杉醇在美国最初批准的临床用途为治疗晚期卵巢癌与非小细胞肺癌。
此后,美国临床医学界陆续发现了紫杉醇有不少令人感兴趣的新用途,其中包括与抗艾滋病药物合用可治疗卡波济氏肉瘤(一种艾滋病人特有的恶性肿瘤)以及用于结直肠癌、膀胱癌和乳癌等一系列的棘手肿瘤疾病。
由于紫杉醇适应症的扩大及其副作用相应小于其它抗肿瘤药物(化疗药),故该产品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并已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首选抗癌药物。
尽管价格昂贵,但由于疗效确切,紫杉醇制剂在市场上始终畅销不衰。
目前销售的紫杉醇按原料来源不同可分成二类。
第一类即直接从太平洋紫杉(Pacific Yew)树皮中提取的原料加工成的药剂,第二类为半合成紫杉醇即先从欧洲观赏紫杉嫩枝条或树叶等可再生资源中提取出“10浆果赤霉碱”,经半合成即成为紫杉醇。
半合成紫杉醇制剂现主要由法国普朗克制药公司独家生产,商品名为“泰索帝”。
上世纪90年代中,意大利一家专门从事植化产品开发的公司Indena曾与施贵宝合作,拟在实验室中批量培养紫杉树皮细胞并从细胞培养液中直接提取紫杉醇原料。
遗憾的是,这一方法虽然可行,但实际产量微不足道,若要满足国际市场对紫杉醇原料药的巨大需求,实在是杯水车薪。
所以国际市场上至今仍沿用十年前确立的紫杉醇原料药两大制备方法(即紫杉树皮提取法和树枝提取一半合成法)。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第3种方法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报道。
美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美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美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当时美国的第
一家药房在波士顿成立。
从那时起,医药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
18世纪和19世纪初,药房成为美国的主要药物提供者。
这些
药房不仅销售药物,还提供医药咨询和制剂服务。
当时的药物主要是植物提取物以及一些家庭制剂。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由于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药
物制造业开始兴起。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制药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生产和销售。
其中一些公司后来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制药巨头,如辉瑞和默克等。
20世纪初至中叶,医药技术和知识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医药行
业的发展。
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推出,使得医药行业愈发专业化和创新化。
同时,政府也开始对医药行业进行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20世纪后半叶,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物制药公司开始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等技术生产蛋白质药物。
这些创新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见病等领域的突破。
21世纪以来,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改变医药行
业的格局。
从电子健康记录到在线医疗咨询,从虚拟临床试验
到个性化治疗方案,医药行业正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研发效率和患者体验。
总体而言,美国医药行业经历了从药房到制药公司,再到生物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中,医药行业在改善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析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医药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篇1:《试谈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通过目前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及时的做出改正。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医药营销应倡导绿色营销、大力推行营销创新,打造高素质的医药营销人才队伍,才能让医药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开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市场营销从进入我国开始,从无到有的发展至今,已经日益完善和成熟。
医药产业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行业,是为人类提供了更高的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医药健康是一个庞大而潜力无限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医药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的发展。
1市场营销概述市场营销又叫市场学,是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的一门专门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其产生价值的基础是交易,根本的手段就是刺激并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取利益。
市场营销本身从出现到发展至今,也经历了很多阶段,从最开始的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到以消费者为主体,发展至今则以整个社会为主体。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都将市场营销的意识和理念渗透到各自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医药企业,作为盈利组织,更加离不开市场营销。
医药市场营销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
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是指医药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问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营销调研,计划,执行,控制管理目标市场的需求水平、时机和构成以实现企业目标。
可见,搞好医药市场营销的基础和前提应是以下四个关键: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运用技巧、医药市场的特点以及科技的发展;国家对医药产品的生产、研究、销售等环节的政策法规;企业具体产品的具体情况。
2医药行业产品的营销策略目前很多企业已经非常关注市场营销的理念及重要性,但由于市场营销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许多营销方法还在摸索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3
15
16
15
报告指出,非专利药产品使用增长对市场的影响日趋明显。2009年非专利药(包括品牌 非专利药)的使用量依然处于增长态势,目前占据美国处方总量的 75%,与 2004年(该数值为 57%)相比大大提高。包括品牌非专利药在内的非专利药物使用量持续增长,2009年非专利药 物的处方量增长幅度为 5.9%,而同年品牌药的处方量下降幅度达 7.6%。分析指出,非专利药 上市品种多,可及性增强,以及支付方影响力增强等都是推动非专利药物使用增长的原因。
表 5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前十治疗类别
单位:百万张
排名
治疗类别
2009年 处方量
2008年 处方量
2007年 处方量
2006年 处方量
2005年 处方量
美国医药市场处方数量
3922.0 3841.9 3804.8 3706.4 3545.1
1 降血脂药
210.5 203.1 197.2 181.2 160.2
幅度显著的是阿斯利康公司(AstaZeneca)和罗氏公司(Roche),增幅分别达到 13.7%和 13.5%;
下跌最为惨烈的是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跌幅达到 17.9%(具体见表 3)。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亿张。相比 2008年不到 1%的增幅,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的处方量增势明显,民众的医药消
费需求显现。按处方张数对美国医药市场的治疗类别、领先品种、领先企业和销售渠道进行
排序,其结论与销售金额排序存在不小的差异。
从治疗类别分析: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前十治疗类别如表 5所示。与 2008年相同,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表 2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十强产品
单位:亿美元
排
2009年销 2008年销 2007年销 2006年销 2005年销
表 3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十强制药企业
单位:亿美元
排名
企业名称
2009年销售 2008年销售 2007年销售 2006年销售 2005年销售
额
额
额
额
额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
3003
2857
2805
2703
2473
1 辉瑞(Pfizer)
278
277
314
342
343
2 默克(Merck)
198
201
表 1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十大治疗类别
单位:亿美元
排名
治疗类别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销售额 销售额 销售额 销售额 销售额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
3003
2857
2805
2703
2473
1 抗精神病药
146
142
128
114
102
2 降血脂药
14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5
162
196
2 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
200.2 193.9 186.1 177.2 166.0
132
120
107
97
89
8 强生(Johnson&Johnson)
128
156
159
157
156
9 安进(Amgen)
125
128
136
142
116
10 美国梯瓦制药(TevaPharmUSA) 121
112
98
90
73
出处:IMSHealth公司网站
从销售渠道分析:连锁药店、邮寄服务和单体药店依然是美国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2009
前五大治疗类别依然为降血脂药物、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抗抑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以及 β-阻滞剂。其中,降血脂药物和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的处方量均超过 2亿
张。据统计,前五大治疗类别产品处方量合计达 8.71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总处方量的 22.2%;
十大治疗类别产品处方量合计达 13.78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处方总量的 35.1%。
32
30
30
32
29
出处:IMSHealth公司网站
从制药企业分析:辉瑞公司(Pfizer)依然位居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榜首。2009年辉瑞
公司销售收入达到 278亿美元,与 2008年基本持平。位居第二的默克公司(Merck)2009年美
国市场销售收入下跌 1.5%,为 198亿美元。在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十强企业中,增长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廉价非专利药产品的趋势。与此类似的还有质子泵抑制剂产品,2009年处方量增长 4.8%,达
到 1.19亿张,然而其销售金额下跌 1.4%,为 136亿美元。
美国医药市场处方增长情况分析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从上图可见,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再攀新高,全年处方量增长 2.1%,达到 39.22
产品名称
名
售额
售额
售额
售额
售额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
3003 2857 2805 2703 2473
1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Lipitor) 75
78
81
86
82
2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耐信,Nexium)
63
59
54
51
43
3 氯吡格 (clopidogrel,Plavix)
报告指出,非专利药产品使用增长对市场的影响日趋明显。2009年非专利药(包括 品牌非专利药)的使用量依然处于增长态势,目前占据美国处方总量的 75%,与 2004年(该数 值为 57%)相比大大提高。包括品牌非专利药在内的非专利药物使用量持续增长,2009年非专 利药物的处方量增长幅度为 5.9%,而同年品牌药的处方量下降幅度达 7.6%。分析指出,非专 利药上市品种多,可及性增强,以及支付方影响力增强等都是推动非专利药物使用增长的原 因。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浅析
IMSHealth公司 2010年 4月初公布了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09 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增长 5.1%,达到 3003亿美元;处方量增长 2.1%,达到 39.2亿张。 报告指出,虽然美国医药市场增长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但与往年相比已有起色。非专利 药产品使用增加对市场的影响日趋明显。包括品牌非专利药在内的非专利药物使用量持续增 长,2009年非专利药物的处方量增长幅度为 5.9%,而同年品牌药的处方量下降幅度达 7.6%。 分析指出,非专利药上市品种增多,产品可及性增强,以及支付方影响力增强等都是推动非 专利药物使用增加的原因。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表 4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主要销售渠道
单位:亿美元
排名
销售渠道
2009年销售 2008年销售 2007年销售 2006年销售 2005年销售
额
额
额
额
额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
3003
2857
2805
2703
2473
1 连锁药店
1055
997
960
919
836
2 邮寄服务
515
465
441
427
383
219
206
187
3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183
161
152
145
124
4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150
165
183
187
170
5 罗氏(Roche)
143
126
119
102
80
6 诺华(Novartis)
134
122
135
136
126
7 礼来(EliLilly)
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药品销售 继续增长,金额达到 3003亿美元(如 图所示),增长幅度为 5.1%,这与 2008年仅 1.9%的增幅相比明显提 高。报告指出,虽然 2009年药品销 售与往年相比增长明显,但是整体看 来,美国医药市场的药品销售增长水 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非专利药物上 市产品增多以及民众更倾向于使用廉价非专利药物等,均成为美国医药市场销售增长缓慢的 原因。 从治疗类别分析:2009年,美国医药市场按销售金额排序前十治疗类别如表 1所示。从 表中可见,前三大治疗类别产品的 2009年销售金额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抗精神病药物依然 是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首位的治疗类别,这一情况与 2008年相同。2009年抗精神病药物 的销售金额达到 146亿美元,与 2008年相比增长 2.8%。紧随其后的是降血脂药物,2009年 销售金额达 143亿美元,然而与 2008年相比其销售金额下跌了 1.4%。质子泵抑制剂是 2009 年美国医药市场销售第三强的治疗类别,全年销售金额达到 136亿美元。整体而言,前十治 疗类别产品的销售金额总计达 937亿美元,在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占比达到 31.2%。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治疗类别中,降血脂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产品均出现“量增价跌” 现象,二者的处方量增长但销售金额下降。比如:从处方量来看,降血脂药物是美国最大的 治疗类别产品,2009年处方量达到 2.11亿张,增长 3.6%(后文将详细叙述);然而从销售金 额来看,其不增反降 1.4%,量增价跌的现象清楚地反映出民众在医疗需求方面更倾向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