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认知心理学理论 改进政治课教学设计
学习认知心理学理论改进政治课教学设计在众多教育理论中,认知心理学以其丰富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我们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在认知心理学中,课程教学设计由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转向了对学习者个人认知结构的关注,提倡学习者在学习中要主动获取、加工和重组知识,这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发挥着前导与定向的功能,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其优劣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我们应从认知心理学理论中,梳理出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为政治课教学增添活力。
一、努力打造优良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杰洛姆·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因此,我们应把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教学设计策略不仅要考虑从宏观上对内容、情境进行设计,还要考虑从微观——学生主体上进行设计。
这些策略包括激活原有认知结构,巩固新建认知结构,促进认知结构条件化、结构化、整合化,等等。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 教材处理层次网络化,形成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建立单元标题的知识结构,找出每单元的中心与各课的关系和线索;其次,建立课标题与框标题的知识结构,找出每框的中心问题与各目目录的关系;最后,在全书内容讲授完后,反馈到总目录标题,建立单元与课标题的知识结构,整理出全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线索,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像修房子一样,“框架式”的知识体系比“垒砌式”知识体系要坚固、高效得多,且便于学生站在源头纵览全局、把握规律。
在具体知识点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围绕主线索串联起来,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知识链: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大学二年级心理学课教案认知心理学基础
大学二年级心理学课教案认知心理学基础一、引言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的认知活动及其相关的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认知现象。
二、知识框架本课程的知识框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 知觉的基本过程与机制3. 注意的作用和运作方式4. 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和模型5. 语言的认知加工和理解6. 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心理机制三、教学目标1. 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2. 掌握知觉的基本过程与机制,了解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3. 理解注意的作用和运作方式,学会调控自己的注意力;4. 了解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和模型,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5. 掌握语言的认知加工和理解,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6. 理解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心理机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知觉的基本过程与机制(3) 注意的作用和运作方式(4) 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和模型(5) 语言的认知加工和理解(6) 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心理机制2.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2) 实例分析:通过举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认知现象;(3)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认知心理学实验,生动展示相关原理;(4)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深度参与;(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作业评估: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3) 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教学反馈:(1) 反馈方式:通过课堂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教学反馈;(2) 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评价、教学环节的改进建议等。
心理学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学课程设计方案心理学课程设计的根本理念是将通过系统定义认知,行为,情绪,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内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如何建立正确的心理修养,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以及自身保护和改善心理健康的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学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会正确认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科学理论。
二、心理学课程设计的目的1、养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和能力: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客观认识自我、性格、情绪、心理健康的能力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2、助学生正确认知:以心理学的视角,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客观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自身正确认知,推动学生达到自身期望、提升自身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有效削减学生的自我怀疑、焦虑和恐惧心理。
3、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课程通过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
三、心理学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1、理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回顾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自身的心理学知识。
2、定义认知:学习定义认知,研究不同的性格类型,学习用客观的思考认识自己的性格,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以确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3、行为心理学:学习行为学理论,掌握不同行为习惯的形成原理,学习改变行为习惯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要求的行为习惯。
4、情绪管理:学习情绪的科学理论,了解不同情绪的发展与影响,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身情绪管理能力,建立正确的情绪调节机制。
5、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的科学理论,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学习建立正确的心理修养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独立、自信、快乐等正能量。
6、社会心理学: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自身的社会心理知识,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解释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概述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贡献1.3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子领域探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2.2 认知过程探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分析认知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2.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和认知测试的重要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发展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的理解3.2 心理发展的因素探讨遗传、环境、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和阶段3.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长期跟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情绪心理学4.1 情绪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情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4.2 情绪的类型和作用探讨基本情绪类型和复合情绪的形成和影响分析情绪在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4.3 情绪调节和情绪智力介绍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机制探讨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第五章:社会心理学5.1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解释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社会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和群体互动的重要性的理解5.2 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探讨从众、服从、认同和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现象和机制5.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重要性第六章:心理测量学6.1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测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2 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心理测量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调查、智力测试、性格测验等分析心理测量学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标准化问题6.3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和限制介绍心理测量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就业、心理咨询等探讨心理测量学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第七章:心理病理学7.1 心理病理学的概念解释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强调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和影响分析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7.3 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预防介绍心理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心理疾病预防的措施和策略,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第八章:咨询心理学8.1 咨询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咨询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咨询心理学在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中的作用8.2 咨询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咨询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咨询等分析咨询心理学中的建立信任、沟通技巧、心理评估等重要环节8.3 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咨询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等探讨咨询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九章:工业与组织心理学9.1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9.2 员工心理与行为探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领导力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员工心理与行为对组织绩效和发展的影响9.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探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章: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0.1 心理学伦理的概念解释心理学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伦理在心理咨询、研究、教学等领域的作用10.2 心理学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探讨保密性、客观性、尊重、公正等心理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分析心理学伦理决策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0.3 心理学与法律的关系介绍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如法庭咨询、犯罪心理分析等探讨心理学在法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和限制第十一章:健康心理学11.1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健康心理学在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中的重要性11.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应对策略等分析心理疾病对个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1.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和干预策略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12.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12.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探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应用12.3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探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第十三章:临床心理学13.1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评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13.2 临床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临床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咨询等分析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治疗计划和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13.3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临床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等探讨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四章:跨文化心理学14.1 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跨文化心理学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中的重要性14.2 文化差异与心理现象探讨文化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现象的影响和差异分析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4.3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跨文化心理学在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探讨跨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15.2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类型和步骤探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心理学研究设计类型和步骤分析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15.3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和责任强调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如保护参与者权益、确保研究真实性等探讨心理学研究者在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教案,涵盖了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病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心理学伦理与法律问题、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十五个章节。
大学二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导论大学二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导论一、导论1.1 引言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知觉、记忆、学习和语言等认知活动。
本教案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与认知心理学相关的实际应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 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了解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概念和理论2.1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认知活动和心智结构的科学,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2.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注意力和感知:探究人类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的作用;- 学习与记忆: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和记忆机制;- 认知发展与智力:了解人类的认知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测量;- 语言与思维:探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决策与问题解决:研究人类的决策过程和问题解决策略。
2.3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信息处理模型:人类思维过程可以类比为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认知结构理论:人类的知识和思维活动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存在;- 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认知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 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人类在认知冲突和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三、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1 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研究认知过程;- 认知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条件和操作变量,以控制和测量认知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认知过程在大脑中的神经基础。
3.2 常用的研究工具- 心理学测验:如智力测验、注意力测验和记忆测试等;- 实验设备:如眼动追踪仪、脑电图仪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机等。
四、认知心理学的应用4.1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习障碍矫正:帮助学生改善注意力、记忆和学习策略等认知困难;- 教育评估与咨询:通过认知测验和评估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授课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3. 分析认知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教学难点:1.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视频3. 学生课堂讨论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有哪些分支?2. 引出认知心理学,并简要介绍其定义。
二、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问题解决等。
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a. 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标志着心理学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主义。
b.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认知模型。
c. 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主流。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观察被试者的行为,以研究认知过程。
2. 访谈法:通过与被试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认知过程。
3. 脑成像技术:通过观察大脑活动,研究认知过程。
四、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1. 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的。
2. 认知模型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解释。
3. 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与大脑结构密切相关。
第二课时一、认知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学习策略、教学设计等。
2. 心理咨询领域: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3.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认知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如招聘、培训等。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认知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三、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认知(rèn zhī)心理学》课程(kèchéng)教学大纲课程(kèchéng)英文名称:《Cognitive Psychology》课程(kèchéng)编号(biān hào):学时数及学分:学时:54。
学分:3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
本大纲主笔人:林海亮一、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认知心理学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
它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
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包括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学习者通过认知心理学课程中提供的科学的实验设计,了解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07《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61807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学时数:54 学分数: 3执笔人: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认知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它主要阐述认知心理学的实质、核心、基本观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如何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去研究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是学习心理学专业其它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先行的核心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实质、核心、基本观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实质、核心、基本观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
(二)教学内容:重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核心、信息加工观点。
难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认知(课堂讨论)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反应时是字母间隔的函数(课堂讨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第二章知觉(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模式识别。
(二)内容:重点:模式识别。
难点:模式识别。
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模式识别。
模式(课堂讨论)结构优势效应第三章注意(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二)内容:重点:过滤器模型难点:反应选择模型第一节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第二节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课堂讨论)第三节中枢能量理论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自动加工(课堂讨论)第四章记忆结构(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感觉记忆、两种记忆说、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二)内容:重点:两种记忆说难点:感觉记忆第一节两种记忆说第二节感觉记忆第三节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心理学教案_大学
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让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领域。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认知现象(如记忆、注意力、问题解决等),引发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
2. 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认知心理学概述1.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认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认知图式理论:介绍认知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2. 认知模型理论:介绍认知模型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3. 认知发展理论:介绍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认知过程:介绍认知过程的基本内容,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
2. 认知神经科学:介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3. 认知障碍:介绍认知障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治疗方法。
二、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案例,分析其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2.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认知心理学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针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领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领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掌握程度。
《认知的概述作业设计方案》
《认知的概述》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认知的概述》是一门涉及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了解认知的基本观点、认知过程、认知发展以及相关钻研方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认知领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目标:1. 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2. 掌握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3. 了解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影响因素。
4. 熟悉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方法和技术。
三、作业内容:1. 个人进修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钻研主题,撰写一份个人进修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钻研目标、方法设计、结果分析以及结论和展望。
学生需要在报告中运用教室所学知识,展示对认知领域的理解和思考。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认知心理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和钻研。
小组需要准备一份PPT 展示,并在教室上进行讲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实验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包括实验目标、假设、实验设计、材料和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在实验设计中思量实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及如何运用教室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要求:1. 个人进修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要求结构清晰、逻辑周密、表达准确。
2.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表达能力。
3. 实验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设计,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作业评判标准:1. 个人进修报告:内容丰富、观点奇特、逻辑清晰,能够深入分析和讨论选定的钻研主题。
2. 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精神、表达清晰、内容丰富,能够吸引听众并引发思考。
3. 实验设计:实验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数据分析合理,能够有效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六、作业时间安排:1. 个人进修报告:学期中段提交。
2. 小组讨论:学期末进行。
专题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设计一(认识自我)
二、教学设计 我就是我,不断成长的我
【学情分析】 每位同学身上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缺点。在自我认识方面,有些认识是积极的,有
些是消极的。通过团体辅导,让学生重新检视自我,接纳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不断克服缺 点,注意自我形象塑造,不断完善自我,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给自己贴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标签,以及这些标签对自己的影响; 认识到自我是可以不断地变化的。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 容。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 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 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 定的尊重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
还是心理上的我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变化的”。 比如,在学习兴趣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自我暗示来进行改善。
【教学反思】 合理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的成长课题。本课
引导同学们认识标签产生的心理暗示作用,鼓励同学们撕掉消极标签,善用积极标签,但 这仅是一个开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要反复地强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化为实 际行动。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战胜自卑,提升自信!
7.容易出问题的自卑感。 接近青年期的高中生,更加关注自己,急
切地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超越他人。这 种自我显示的欲望往往是与本人的能力有差距 的,因而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产生自卑 感,特别是很在乎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学习, 这种情况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也应该看到,易 有自卑感的高中生往往都有着强烈的想超越别 人的欲望。
大学心理学教案: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
大学心理学教案: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心理学教案中关于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
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都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支,它们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认知和学习的关系,并将相关模型应用于大学教育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六个主要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概述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包括认知心理学概述和学习理论概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详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一些主要理论模型,如信息处理模型、心智模型和学习风格理论。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学习理论模型,如行为主义、构造主义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接着,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大学教育中,包括教育设计中的认知因素和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案例研究。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为大学教师提供有关如何设计有效教学方案的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了解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教育中各个方面的影响,能够促进有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发展。
同时,通过引入应用案例研究,我们将尝试在实际教育场景中验证这些模型的可行性,并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2. 认知与学习的理论模型2.1 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知觉、记忆、语言和决策等认知活动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并通过这些过程来使得个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2 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关注人类获取新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它探讨了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来优化学习成果。
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构造主义和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提供了多种解释和方法来促进有效的学习。
大学一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
大学一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大学一年级心理学教案: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一、导语: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对象(200字左右)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分支学科,涵盖广泛的领域,如记忆、学习、知觉、语言、决策等。
本教案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认知心理学,并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500字左右)1. 认知过程和结构的基本概念(200字左右)认知过程指的是人们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
认知结构则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组织和信息存储的结构。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学习认知心理学至关重要。
2.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模型(300字左右)认知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型,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信息处理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模式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强调人类信息处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认知模式理论试图解释人们在某些任务中选择的策略。
三、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800字左右)1. 行为实验方法(200字左右)行为实验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任务,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反应来推断其认知过程。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记忆实验,让被试者记住一系列单词并在一定时间后回忆。
通过观察被试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可以研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2. 神经影像技术(200字左右)神经影像技术如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EEG(脑电图)等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人脑活动。
这些技术可用于研究认知过程,了解特定任务时不同脑区的活动表现,并揭示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
3. 认知模拟(200字左右)认知模拟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模拟和预测人类的认知过程。
通过创建计算模型,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认知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验证和发展认知理论。
4. 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200字左右)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是认知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调查大量样本和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认知行为。
认知心理的教案
认知心理的教案导言:学前教育是为了教育幼儿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前教育的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和方法,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1. 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科学,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应用信息。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幼儿培养认知能力。
2. 视觉认知发展视觉认知是指通过视觉感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活动促进幼儿的视觉认知发展:- 绘画和拼图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辨别的能力。
- 观察游戏: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和场景,幼儿可以学会分类和比较的技巧。
- 图形识别: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形状和图案,帮助幼儿学习识别和命名。
3. 认知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幼儿在学前期正处于关键时期,积极的言语环境对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促进幼儿认知语言发展的方法:- 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教师应该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通过日常活动和游戏引导幼儿进行言语表达。
- 故事和情景画面:通过讲故事和展示情景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培养他们的故事理解和表达能力。
- 语言游戏和谜语:通过语言游戏和谜语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4. 认知记忆发展记忆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
以下是一些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方法:- 反复回顾和复习:通过反复回顾和复习已学内容,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 记忆游戏和挑战:通过记忆游戏和挑战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 多感官刺激和联想:通过提供多感官刺激和联想,帮助幼儿将信息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5. 认知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幼儿在学前期正处于探索和发现的阶段。
以下是一些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方法:- 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认知心理教学计划
认知心理教学计划导语:认知心理教学计划是一种以认知心理理论为基础,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思维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策略设计、实施与评估等方面,全面阐述认知心理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认知心理教学的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思维、学习、记忆、解决问题、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认知心理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心理教学策略的设计1. 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兴趣、提供挑战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如文本、图片、视频、实物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认知心理教学计划的实施1. 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期望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
2. 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材和教具,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4. 学习评估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作业、考试、项目评估、自我评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认知心理教学计划的评估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计划。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收集、教学效果的观察等方式。
总结:认知心理教学计划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
教学课程设计《心理学》
教学课程设计《心理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心理学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
此外,学生还应该通过学习心理学,培养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会介绍心理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然后,我们会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
最后,我们会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会使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后,我们会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
此外,我们还会使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的 research methods。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会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资源,我们将使用《心理学导论》作为主教材,辅助以一些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资料。
此外,我们还会准备一些实验设备,如心理测试工具、模拟实验器材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 research methods。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进行评估。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小组项目,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估。
考试将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以检验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教育学、认知心理学与认识教案
教育学、认知心理学与认识教案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其研究范畴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体系和历史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认知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知识获取与加工的过程、思维规律以及记忆、注意力、判断等认知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教学则是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认知教学的基础理论1.认知心理学的思维方式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研究认知活动的科学,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对认知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神经科学、注意力、工作记忆、学习策略及知识表示等领域。
而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人类知识的本体学科,其核心是以人类认知为研究对象,探究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与过程。
2.发展主题在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活动的基础上,认知教育学将认知成长、语言学、记忆研究、学习策略、信息管理等真实的理论指导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肆意鼓励学生学习和成长为目标。
认知教育学并不是教学研究的新概念,其发展主题还包括了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潜在影响、认知心理学在教学计划上的应用以及不同专业领域教学应用的研究。
3.教育的实施从教育的实施来看,认知教育学的实践可以集中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场所,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等。
这说明认知教育在不同阶段都具备相应的教学意义,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增加知识熟练度和专业技能,提高追求成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认知教育学的教学方法认知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涉及了多种领域,包括教学元素、教学设计、授课方式和学习评估等。
下面将分别阐述。
1.教学元素教学元素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成部分。
这些元素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育环境、教师和学生等。
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智力安排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和举措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大型生产力和崭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元素和授课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是认知教育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的概述作业设计方案》
《认知的概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认知的概述》是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理论和钻研方法。
学生通过进修本课程,可以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过程、规律和特点,提高对自身认知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理论和钻研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进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 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方法4. 认知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方法和应用。
3.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认知心理学的钻研过程和方法。
4. 钻研:指导学生进行小型钻研项目,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认识。
五、作业设计1. 教室作业:每节课后安置一定量的阅读和思考作业,帮助学生稳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撰写一份关于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报告。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编写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
4. 钻研项目: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认知心理学相关的课题进行钻研,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作业质量:评判学生完成的阅读和思考作业、小组讨论报告、实践操作效果和钻研项目报告。
3.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进修兴趣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课程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以更好地增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受性及其测量
2.感觉的基本规律
[建议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复习思考题]
1.请解释下述概念: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明适应、暗适应
2.视觉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主要的色觉理论。
4•基本听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听觉又是如何产生的?
5.简述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第四章知觉
[课程内容]
2•具体目标
1)心理学学科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这门学科和相邻的其他 学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以及这么学科对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了解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基本 历史和趋势。
2)掌握神经生理解剖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了解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各区域的 主要功能和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进而了解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二、知觉的相关理论
三、知觉活动过程
四、知觉过程的信息加工
第二节知觉的种类
一、知觉类型学说
二、空间知觉
三、时间知觉
四、运动知觉
五、社会知觉
六、错觉
第三节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观察
一、什么是观察
二、观察的个别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 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 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普通心理学主要培养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兴趣 和认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心态。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培养 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对本课程中容易看懂的部分 章节,如心理的生理基础、记忆、保持与遗忘,再认和回忆及意志品质等采取以学生自学 为重,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来归纳教材内容。授课的重点是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和难点。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范式而影响到心理学其他分支的 研究取向,就在于它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而这些正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 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没有任何前期心 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的教学有其特殊性。
1.总体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 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2.知觉具有哪些特征?
3•深度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的产生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4.什么是观察?良好观察的条件是什么?
2
教学内容
学时
讲授
讨论
测试(活动)
小计
感、知觉
3
1
1
5
共计
3
1
1
5
四、备课要求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 彭聃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
三、良好观察的条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一)本章重点
1.知觉的概念
2.知觉的基本特征
3.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4.社会知觉
5.观察与观察能力
(二)本章难点
1.知觉过程的信息加工
2•社会知觉
3.空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4.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
[建议教学方法]讲授法
[复习思考题]
1.请解释下述概念:知觉、社会知觉、错觉、观察。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 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 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 能力;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 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 为重要的方面。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 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 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 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 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 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 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 象的一般规律的。
3)掌握感觉、知觉、注意、意识、记忆、思维、语言、情绪情感、动机、人格、能力 等概念和相应的基本规律、学说,以及相关理论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人们的工 作和生活效率。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 地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 分析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实验及技能原理。能准确分析、统计实验结果,正确处 理实验数据,独立撰写具有相当水平的研究报告。
1
第三章感觉
[课程内容]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及其意义
二、感觉的神经过程
三、感觉器官的专门化现象
四、感觉的分类
第二节感觉性及测量
一、感觉性与感觉阔限
二、韦伯一一费希纳定律
三、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法
第三节视觉
视觉的概述
二、明度视觉现象
三、颜色视觉现象
第四节听觉
一、听觉的概述
二、听觉现象
三、听觉的理论
第五节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适应规律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感觉能力发展的规律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
2•视觉、听觉的机制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费希纳定律
4.感觉的基本规律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引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在心 理学的课程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 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 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