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运算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运算的顺序和规则,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棒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运算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运算律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运算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运算的规律性和简便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交换律:a b = b a2. 整数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3. 整数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整数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5. 运算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律的本质,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运算律的必要性。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也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发现,不管先计算谁的苹果,结果都是一样的。
2. 探究新知(1)整数加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4 5 = 5 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整数加法交换律:a b = b a。
c. 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举例子,验证整数加法交换律。
(2)整数加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2 3) 4 = 2 (3 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整数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
c. 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举例子,验证整数加法结合律。
(3)整数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5 × 4 = 4 × 5,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整数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c. 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举例子,验证整数乘法交换律。
(4)整数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3 × 2) × 4 = 3 × (2 × 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运算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运算律的实用性。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 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巩固知识。
4.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运算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运算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运算律的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价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2.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运算律的实用性。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掌握运算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的引入和巩固练习的设计。
数学苏教版4年级下《运算律》教案
《运算律》教案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和律》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符感3.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欢乐和获得胜利的怡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正确、灵敏地应用。
难点:发现并总结加法运算律的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书、本、笔。
教学设计一、教学加法交换律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1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选择相关的已知条件,把这道题统统地复述一下。
(2)指名复述,并请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进行评议。
(3)学生各自列式。
(4)学生交流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把两个算式板书出来。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观察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解放发表观点)(2)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写出等式后,指名说出自己写的等式,教师板书。
(3)师生在交流过程中共同小结: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4)你能创造两个符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并把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来选择与所提问题有联系的条件,并进行分析、计算,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完全归纳是建立在多个而不是一个等式的基础上的,因此更有说服力。
归纳抽象的过程显得层次清撤,步步逼近,易于学生发现和理解,能够培养学生十分剧烈的符感。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1.通过例题发现规律。
(1)课件再次出示例1,提问:如果要算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式?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①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运算律的应用,导致计算繁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重要性,提高运算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提高运算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PPT课件,展示运算律的定义和运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计算。
提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运算律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运算律的含义。
如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说课稿(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说课稿(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的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运算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并能够解释和证明运算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计算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律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操作实例,发现和总结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证明。
4.练习:学生进行计算练习,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运算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等关键词,以及相关的图示和示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运算律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2.能够根据运算律,灵活运用加法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2.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在生活中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2.能够根据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2.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2.加法的结合律;3.乘法的结合律;4.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课时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课前导入、讲解、举例、小结第二课时加法的结合律课前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第三课时乘法的结合律课前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第四课时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导入、讲解、练习、小结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 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讲解法;3.对话法;4.练习法;5.小组合作学习法。
2. 教学手段1.教学板书;2.图片;3.实物;4.模型。
五、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指标1.知识水平;2.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4.队伍合作精神。
2. 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课堂表现;2.组织学生组织展示;3.学生自我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运算律的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
今后在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景教学,将数学和生活真实情境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充分培养他们的运算律应用能力。
同时,我会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数学课件,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快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质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介绍了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掌握运算律的基本概念,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运算律的规律。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运算律。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运算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PPT展示,向学生介绍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运算律。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进行回答,检查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讲解。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七课运算律教学设计
运算律教学设计姓名华启航0811100085 08数学一班授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七课运算律计划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需要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运算律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但不可主导,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
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培养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在此课中就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品质。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第七课,属于小学中年级的内容。
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加法,但是还没有接触过运算律,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所以说本课内容是一个过渡,既要用到以前的知识,又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主要解决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运算律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列举例子,再举例子中运用,使用各种方法计算答案。
运算律首先告诉学生学习原因,帮助学生探索运算律获得的原因,其次告诉学生运算律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运算律来解决。
运算律有很多种,本节课只学习加法的交换律a+b =b+c,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课本上举男生女生跳绳踢毽子的例子,由学生熟悉的出发,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最后得到相同的答案。
让学生明白加法的结合律是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又是一重点,难点。
在检查一道加法题是,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验证是否算的准确。
二学习者分析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已经学习加法了,掌握了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但是还没接触过运算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东西,新概念。
运算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期,要帮助他们完成好这个转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和意义,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能够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2.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尝试指导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具卡片。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做数学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吧!•学生回答:好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结果,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探究新知,理解运算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运算律的意义和应用。
3.巩固练习,应用运算律•教师出示一些简便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总结,强调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拓展延伸,深化运算律•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简便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总结,强调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异同点。
5.课堂小结,回顾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运算律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运算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2. 乘法交换律3. 乘法结合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乘法运算律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1)乘法分配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 × (4 2) = 3 × 4 3 ×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
(2)乘法交换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如:4 × 3 = 3 × 4,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
(3)乘法结合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 × 3) × 4 = 2 × (3 × 4),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3. 概念讲解与例题分析(1)乘法分配律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分析相关例题,如:4 × (5 3),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乘法交换律讲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分析相关例题,如:6 × 8,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3)乘法结合律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分析相关例题,如:2 × (4 × 5),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 练习与讨论(1)安排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乘法运算律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的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学习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商不变的规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律,是进行相应运算的依据。
教材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这些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例,初步认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能够体会到这些运算律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3. 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这些运算律的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例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规律。
2.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并掌握规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3. 实践应用法:通过一些实例计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规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计算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例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如交换律和结合律。
2. 探究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并总结出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商不变的规律。
3. 应用规律:通过一些实例计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规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计算的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扬州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
扬州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介绍了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和归纳运算律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归纳运算律的特点和规律,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运算律的定义和例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丽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和小丽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运算律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律的概念;2.了解运算律的作用;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运算律。
二、教学重点1.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律的概念;2.运算律的作用;3.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2.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1. 预习(5分钟)让学生预习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律的概念,并思考运算律的作用。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律,然后引入运算律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运算律是什么?•运算律的作用是什么?•运算律可以应用到哪些运算中?3. 讲解运算律的概念(10分钟)讲解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律的概念,并将其与学生已经学过的运算规律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律的概念。
4. 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运算律。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并在操作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
5. 练习(15分钟)为了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习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运算律的概念、作用及应用进行再次强调,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律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八、板书运算律加法减法乘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 a×(b×c)=(a×b)×c交换律a+b=b+a a-b≠b-a a×b=b×a分配律a×(b+c)=a×b+a×c a-(b+c)=a-b-a-c无注:本文档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 运算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运算符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四则运算符号和等于符号,并正确使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熟练掌握运算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正确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数学学科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运算符号,熟练掌握运算律,能够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的掌握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白板、教科书、笔。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课本、笔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老师向学生介绍四则运算符号。
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符号及其含义。
3.练习认识等于符号,并介绍等于符号的含义。
第二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1.通过大量例子,学生能够熟悉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
2.让学生自主发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并且进行多次练习。
第三步学习乘法的运算律1.老师通过板书向学生演示乘法的运算律。
2.让学生自行练习,并检查学生的答案。
第四步展开练习1.老师出示多个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检查学生的答案。
第五步课堂检测1.通过课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六步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核对学生的作业情况。
2.老师对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熟悉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并且能够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同时,通过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思考,并且对学生的不足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运算律》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发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比较的分析、抽象和概括、归纳的类比等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符号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的普遍适用性,体会数学学习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17+28=45(人)(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算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重点是:75+(48+25)=(75+25)+48
独立判断
交流判断结果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想想做做第2题
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完成
交流用加法运算律解释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 357+218 690+174
独立完成
交流验算及其依据
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按运算顺序计算
交流过程及自己的发现
指出: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8+17)+23 28+(17+23)
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它们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算法
交流:数没变,运算顺序变了
结果相同 可以用“+”连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展过程,理解不同运算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情境图等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师生合作,探索加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情境图
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参加跳绳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7人,踢毽子的有23人
找朋友(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什么样的两个数的和是100?
独立完成
交流结果以及思考过程
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条运算律?你能说出它们的字母表达式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规律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运算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运算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 整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律的意义,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加法、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乘法运算中存在的规律。
2. 探究新知(1)整数加法交换律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加法交换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整数加法结合律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加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整数乘法交换律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交换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4)整数乘法结合律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数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尝试用所学运算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注:本教案根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6.10 运算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这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例观察、发现并理解整数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够掌握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技巧。
2、分清哪些题目可以用简便运算,哪些不可以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
156+100 = 325+60=
156+37 = 325+67=
师:观察比较,这两组口算,哪些题容易算?
指出:一个数加上整百数或整十数,容易算。
2、数字游戏。
游戏规则:
一生报一个100以内的数,另一生快抢答出另一个和它相加得100的数。
如:54+()=100 86+()=100)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律?今天我们我继续来学习运算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它们的另一个用途。
(板书课题:运算律)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例题)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谁能说出算式?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29+46+54=?
2、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们觉得还可以怎样算?
你们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要注意的是,要从这个算式接着往下算,而不是另列算式。
3、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46+54+29
=129(人)=29+100 =100+29
=129 =129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4、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
么想到把46和54先相加的。
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6、教师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
一步的计算简便。
7、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69+75+25 78+(47+22)
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二、巩固练习,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学生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小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二小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三、四题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4题。
本题是“凑整”的练习,课上让学生快速的抢答,提高学生的凑整速度。
4、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3 )全班反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46+54+29
=129(人)=29+100 =100+29
=129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