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均势外交
英国近代均势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
英国近代均势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作者:贾珍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01期摘要:近代英国采取均势外交政策形成的原因包括由其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岛国心理,长期以来主宰国际事务的帝国主义情结,强大的海军以及无可匹敌的经济力量。
均势外交政策的实施,主要是维持欧洲政治势力的平衡,维持英国海军力量与欧洲军事实力的平衡,具体体现是抗法、败俄、制德、抑法、反苏。
均势外交政策的实施对英国的影响是助于其专注于发展自身,造就参与殖民的优势地位,但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帝国的衰落。
对欧洲及世界而言,英国实施均势外交政策的影响是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维持欧洲的和平,但也导致欧洲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陷入混乱状态;对德、日、意等实行绥靖政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关键词:均势外交;英国;欧洲;国际局势中图分类号:K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1-0067-04“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转变的各种结果。
”[1]在大多数关于欧洲国际关系的描述中,英国始终是保持欧洲力量平衡的强大捍卫者——防止欧洲国家使用不成比例的权力,保护欧洲各国不受单一国家的支配。
英国均势外交政策的内涵:即英国依靠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陆的各个国家和各个势力彼此间相互制衡,以防止欧洲大陆被一个或一群强国所统治,进而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
这种外交政策的实质是限制除英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势力,以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权益。
一、英国实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丘吉尔对英国几百年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总结:“反对欧洲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具有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找准机会联合势力较为弱小的一方以打败欧陆霸主,这是对英国几百年来外交政策的绝佳表述。
英国均势外交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历史原因,即岛国心理、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取向以及强大力量支撑,这些都是英国均势外交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
浅析1919-1936年英国均势政策的原因
浅析1919-1936年英国推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原因马继宗(陇东学院历史系05级历史1班)【摘要】从1919到1936年的近20年时间里,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政策,企图来维持欧洲均势。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考和对法国称霸西欧的恐惧。
【关键词】英国;均势;孤立;原因均势(the balance of power)是国际关系中引人注意的话题。
何为均势?大英百科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国际大家庭各成员之间恰好维持平衡的局面,借以防止任何一个成员变得十分强大,以对其他国家贯彻其意志”。
在世界近代史中,奉行均势外交最娴熟最成功的当属英国。
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
均势政策使英国的外交通过离强合弱、扶弱抑强、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应用,维持着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欧洲大陆均势,并成为这种均势的操纵者。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同协约国在巴黎东北方贡比涅森林的火车厢里签定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
战争摧毁了罗曼诺夫王朝、霍亨索伦王朝、哈布斯堡王朝三个反动的堡垒,代之而兴的是社会主义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一度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
[1]为了保持传统的“大陆均势”,英国的外交政策逐渐由联法抗德向扶德抑法的均势政策过度。
本文仅对1919-1936年之间英国推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原因作以简要分析。
一战期间,英国阵亡官兵94万人,损失商船近70%,军费开支达100亿英镑,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消耗在战场上。
美日资本趁机向英国势力范围渗透;使英国对外贸易连续出现高额逆差,工业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14%下降为1929年的9%。
农业也迅速下滑,1923年后,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数急剧下降,大量小农场濒临破产。
晚清“均势”外交与“门户开放”
晚清“均势”外交与“门户开放”杨天宏〔摘要〕 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为应对列国交侵的复杂形势,清政府制定出“门户开放”政策,并确定以“自开商埠”为其运作形式,试图通过维持在华各国力量“均势”的方式,寻求自身的生存。
这一政策对应了美国同期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但在实践层面,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仅留下了近代中国外交艰难竭蹶的历史记录。
〔关键词〕“均势”外交;门户开放;岳长开埠;东三省门户“自开”〔中图分类号〕K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6-0146-08学界普遍认为“门户开放”(open-door policy)系美国在中国推进的旨在排斥各国之独占性,以便将其势力渗入中国的政策。
实际上,与美国提出这一政策几乎同时或稍早,清政府也在酝酿推进形式相类的政策。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外国因素成为不容忽略的重要存在。
作为反制手段,清政府正式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确定以“自开商埠”为运作形式,企图制衡已在中国沿海沿江划分势力范围的东西列强以及正将侵略触角伸入中国东北的日、俄。
在外来威胁日渐加深的当时,清政府的做法虽包含有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初衷,实际作用却适得其反。
它使中国向外部世界的“开放”扭曲变形,很大程度上成了对付列强侵略的单纯外交手段,未能收到“门户开放”的预期效果。
清政府在处理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两者关系时的艰难权衡,值得研究者探究。
一、“门户开放”思想主张的酝酿早在鸦片战争结束之际,主动对外开放的思想便已初露端倪。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今英夷既以据香港拥厚赀,骄色于诸夷;又以开埠裁各费,德色于诸夷。
与其使英夷德之以广其党羽,曷若自我德之以收其指臂。
”[1]所谓“自我德之”,即隐含主动开放以通好外人之意。
同期夏燮“大张通市之谕”的主张,虽着眼点在以“夷人”制“夷兵”,亦寓有主动对外开放的思想。
[2]魏、夏二人的主张,应为近代中国“门户开放”思想主张之嚆矢。
我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
我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具体变化趋势如下:
1. 从封闭到开放:自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放宽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签署了大量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2. 从被动到积极:过去,我国外交更多地以被动、回避的姿态面对外界。
然而,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外交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型。
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
3. 从政治至上到多元化:过去,我国外交更多地以政治为中心,强调政治利益和政治合作。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
我国外交逐渐从政治至上的模式转向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外交,注重全面发展和多元化的外交方式。
4. 从双边到多边:我国外交逐渐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转变。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机构和机制,支持多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
通过多边合作,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推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从地区至全球:过去,我国外交主要关注周边地区的事务。
然而,随着我国
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我国外交逐渐超越地区,更多地关注全球事务。
我国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国际秩序。
总体上,我国近代外交正朝着更加开放、积极、多元化、多边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全球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在过去,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不过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开始转向。
在这个时期,中国签署了很多条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签署于1895年,结束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授予日本在中国的更大权力。
这个事件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外国强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债务并且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外国强国的控制。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试图采取一种叫做“门户开放”政策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关系。
但是,随着国家的腐败和对外侵略的加剧,尤其是二战期间,中国在外交上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试图打破西方霸权并推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大力支持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并支持亚非国家的解放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
这个事件导致了中国采取了更加独立和非对抗性的外交政策。
1978年,中国开展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候,中国试图更加积极地与世界互动。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加入了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特点。
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独立、开放、合作”的外交政策,对“南南合作”(亚非拉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主张。
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大成功,并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
总之,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从被天朝列强围困,到与苏联紧密结盟,再到推广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个演变反映了中国在自身和国家利益与全球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融合,我相信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变革和发展。
晚清大国均势外交的现代启示
晚清大国均势外交的现代启示王煜琦晚清的大国均势战略是时代的产物,众多沟通中西、承旧启新的仁人志士出谋划策,通过“鉴诸国”和内在感悟制定了均势外交方略,旨在强国环伺的区域环境中探索一条生存之路。
文章从国家实力、国家战略、制度文明、普世价值四个方面,探微该均势政策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意义与现实启发。
晚清大国均势外交是清末中央政权统治阶层作为弱小一方,利用西方相互牵制的平衡理论和传统思想中的纵横思想,身处强国环伺之间求得生存的一种经世外交方略和手段,其经验教训值得后人不断地进行反思。
1 外交并非救国之本,实力才是兴邦之道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有丝毫不能假借者焉”。
弱国并非全无外交,但是积贫积弱的大国且无后发制人的实力作保,维持列强在华势力均衡这条路走不远,战场缺少胜算,谈判桌上必定吃亏。
早在十九世纪初,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已出现一个普遍倾向,强调学要有用,意思是说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支持或者指导应对外洋威胁。
在实践过程中,晚清一面寻求师夷长技以制夷,一面在具体国际交往中将平息战争的立足点放在列强贡献力量上,往往反被宰割。
任公语,“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联之,不过临时而已,盖有一种战国策之思想,横于胸中焉”。
而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积极向外洋购买军备,建制军队,设立制造局,试图改变军事废弛的局面,这些措施都说明了统治阶层意识到了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历史证明,一些小国在动荡年代背靠大国尚可苟且生存,西方的丹麦、比利时等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条道路并不适用于大国,尤其是庞大且虚弱的中国。
因此,国家的和平状态需要实力来维持与维护,权臣李鸿章产生均势思想的出发点是在均衡大国权势,以期实现本国政治目的,但是在最初选择过程中对现代国际政治实质认识不清,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与规划,并且没有很好维护和保障其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核心利益,只是将注意点放在当时日益紧张的局势,争取列强同情,将晚清带入挨打境地。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吕光凤05 王芳07(水土学院2013级农水班20134031)摘要: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演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规律与认识关键词:清朝;中美;中日;一、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一)清政府外交(1840-1912)——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以前: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至5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均势原则的特点及其运用
均势原则的特点及其运用所谓“均势”是各大国之间的一种实力平衡状态,是对立大国或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未出现一方占有优势的客观反映,是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常译作“势力均衡”。
简单地说,均势就是国际体系中国家权力大体均衡地分布以及达到维持这种均势的过程。
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
摩根索说:“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
”均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而不是造就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
均势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并在国际关系中作为外交政策的一个原则被加以广泛运用,始于近代。
它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均势原则的特点1、均势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的均势是在16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争夺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重点在欧洲。
到了近代晚期,随着国际关系的复杂化,亚非拉美也成了它广阔的角逐场所。
在列强推行均势原则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矛盾构成格局的多变,其手段和形式是多样的:(1)以牺牲弱国利益为前提,求得列强间的力量平衡。
均势外交只能用于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小国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均势的筹码。
如:18世纪后期俄普奥三国为了维持均势、避免彼此冲突,三次瓜分波兰;1907年英俄划分在伊朗的势力范围;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波兰和萨克森成为大国“补偿原则”的牺牲品。
(2)联盟。
这是指各国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通过与别国的结盟、协定和互相保证来增加自身实力和维持均势,如一战前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实际上,维护和保持均势并不总是结盟的动机,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自我扩张和制造不均衡。
(3)分而治之。
主要是使用策略分裂竞争对手,或使他们保持分裂状态,借以削弱竞争对手,或使它处于软弱状态。
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的均势外交一、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在近代国际关系上,英国坚持了数百年的均势政策,主要变现为维持和左右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集团像话制约抗衡,避免欧洲陷入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和控制之下。
然而在20世纪初,欧洲复杂的国际关系迫使英国改变其外交政策,弃孤立,求结盟。
英国岛国的地理特点,所以英国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任何一个强权,任何一个强权的出现,对英国都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作为岛国的英国幸运的是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又通过一系列战争使得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英国有力量对欧洲进行调节,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干涉时卓有成效的。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节结束,可以说英国在交战国的哪一方,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一方倾斜。
英国广大的殖民地,强大的经济实力,让英国威风八面,也没有了岛国的孤独感。
“只有当某一国过于强盛,或是威胁应归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或是威胁他的海上霸权,英国才积极地坚决的干涉欧洲政治。
”因此采取不断变换支持或反对一国或数国的策略以维持主要大国力量之间的平衡,以防出现一个在力量上对所有其他欧洲国家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联盟,或形成一个将英国孤悬海外、组织英国进入欧洲大陆的欧洲帝国。
简单地说是不让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如果出现强国,英国必须联合其它国家与之为敌,否则,统一欧洲大陆的强国会对英国产生致命的威胁。
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不停地与欧洲大陆诸国结盟、为敌。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中,英国支持奥地利,以对付法国等国,目的是不让奥地利受到过度削弱而导致法国过度强大。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为避免普鲁士被奥法吞没转而支持普鲁士。
英国组织多次犯法同盟反对拿破仑是为了避免一个统一的欧洲帝国的可怕噩梦。
英国这种多变的实用主义,使他们得到了一个著名的称谓——“背信弃义的英国人”。
英国不选择国家,只选择强者的做法必然让英国在战争中消亡。
因为一个国家无法恒强,而且不加选择的同强者战争,这本身就是自杀的战法。
“均势”近代欧洲外交思想的灵魂
(三)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欧洲均势体系形成的个人层面的因素
十七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的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十九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⒄纵观欧洲近代的均势外交,这些杰出的领袖的确为构建这一均势格局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丘吉尔曾说;“英国保住了欧洲的自由。”如果没有英国执着地扮演着欧洲均势保持者的角色,法国几乎无疑地会在十八或十九世纪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也会在之后登上欧洲盟主的地位。”英国的原则是抵制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大国力量过分强大。
拿破仑战争的败局促成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1815年)的签署使得欧洲大陆均势格局更加深化了一步。一个新名词诞生:“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即各国定期举行外交大臣会晤,互通信息,达成整体协调。⒂但结盟依然是各国维持均势或是协调的最好方式。维也纳会议后,均势及正统观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份文件中:四国同盟(英、普、奥、俄)和神圣同盟(普、奥、俄)(1815年)。这两个针对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欧洲革命的同盟组织正是欧洲的君主们设计的对付欧洲国际政治中的新局面和新问题的同盟体系。
小约瑟夫·奈教授给均势这个词赋予的第三种用法是,它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均势要求几个国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⑺如描述18世纪的“经典的均势”的欧洲体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纪被称为温和的多极均势体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wer) 的欧洲.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史实(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再就是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3)南京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2)成就: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④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70年代的外交(1)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2)成就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改革开放后(1)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2)成就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②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
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洋务运动即将步入正轨,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均势外交
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均势外交:大国保持地位的秘诀2011年01月13日00:08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提示:在美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均势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表现出全球性、霸权性和灵活多样性等特点。
受现实主义理论影响的美国政治家们认为,推行均势外交能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实现美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因而热衷于均势外交。
美国不会在短时期内放弃均势外交,但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均势外交将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和困难,尤其是冷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均势是不可能长久的。
本文摘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作者:罗会钧(作者系中南大学教授)原题为: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均势外交均势(BalanceofPower),是主权国家追求安全最普遍的一种手段。
主权国家通过自身或联盟的力量来制衡潜在或现实的对手,实现力量均衡,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均势的实践即均势外交。
谈到国际关系史上的均势外交,我们自然会想到18至19世纪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的均势政策以及德国在俾斯麦执政时推行的均势外交等。
但均势外交在时间上不只限于近代,实行均势外交的也不只限于欧洲国家,均势外交可以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出现。
众所周知,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也是一个热衷于均势外交的国家。
随着美国国力增强,出于争夺海外利益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美国逐渐放弃孤立主义,转而积极干预世界事务。
在美国干预世界事务的过程中,均势外交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研究美国的均势外交战略,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美国对外战略的特点、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拟在简要回顾美国均势外交历史的基础上,对美国推行均势外交的特点、原因以及发展前景作初步分析。
美国均势外交回顾建国初期,美国在对外战略上实行的是孤立主义,开国元勋华盛顿等人的孤立主义思想被奉为圭臬,指导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美国资本迫切需要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国关史名词解释(一)——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均势外交炮舰外交东方问题Sanshi Nian Zhanzheng1.三十年战争Thirty Y ears’War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见彩图三十年战争—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战争过程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①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619年捷克议会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
英国近现代外交演变
英国近现代外交演变-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英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1.均势外交传统概念:由于人们已经把近现代西方历史的开端定在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这时正值英国的都铎王朝(Tutor dynasty)。
这既是近代欧洲国家体系孕育生发,也是英国主权国家形成确立的重要时期。
对于英国近代均势外交(Balance of Power Diplomacy)传统源头的探寻,也理应定格于此。
都铎王朝的君主们,面对欧陆诸强逐鹿争雄的局面,为这个国家“度身定制”了这样的角色:成为一个欧陆大棋局的天然平衡者。
均势外交具有极大的弹性,能够确保作为维持平衡的一方,左右逢源而位居不败之地,这也是对外政策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均势外交政策对于英国而言,包含两方面的政策取向:其一是所谓的“光荣孤立”(Splendid Isolation)政策。
“孤立”的要义并非“隔绝”,而是英国不订立约束自己行动的同盟条约,更不承诺为此承担军事义务,只是在欧陆诸强的力量对比势态趋于平衡时,放任其展开激烈角逐而不加干涉。
从这个意义上讲,“孤立”政策更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一种“责任有限”政策,或者是一种保持行动自由的政策。
这使得“八百余年来英国本土未曾受过外敌的蹂躏……”。
其二是以结盟,分而治之,操纵等为重要手段的干预政策。
这种政策定位意味着,当欧陆诸强间的力量对比天平发生倾斜并出现一国独大的趋势时,作为平衡者的英国绝不会袖手旁观,重新促成力量平衡,以防欧洲大陆内部崛起一个足以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强权。
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由于欧洲大陆的力量均衡总是被打破,英国外交从保持均势的需要出发,频繁地变换结盟对象,甚至不惜与昔日的敌手缔结同盟协定。
马克思对此曾做过深刻的揭露:“英国大臣们即使在打仗期间,以及在有关战争的一些问题上,都是同敌人勾结在一起的。
”如此翻云覆雨而朝秦暮楚,罔顾信誉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尽显英国外交为求己利、摆弄均势的恣意妄为。
近代均势外交
关于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外交近代国际关系史是整个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在进入到近代之后,才真正开始了国际关系的历史,因此,近代国际关系史是整个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发展时期。
近年来,对近代国际关系的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外交问题。
这个问题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在1980年举行的国际关系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专门就均势外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这次会议以及学者们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来看,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均势外交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关于均势外交的实质特征问题:一些学者从国家实力的角度来理解均势外交。
他们认为,近代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西方列强谋求霸权而广泛采用的外交手段。
均势外交的核心是实力,所谓均势外交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
他们总结了均势外交的几个特征:(1)推行均势外交的只能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2)均势外交的每次行动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期的外交政策;(3)均势外交以谋求霸权为最终目的;(4)均势外交总是小国和弱国作为大国搞平衡的筹码;(5)总是为大国强权政治服务,企图削弱对方,增强自己,造成有利于己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实现其霸权地位。
(张之毅等:《均势外交在近代国际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载《世界历史》1982年第3期)还有些学者从国际政治结构格局的角度去认识均势外交。
他们认为,近代大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化经常随着国际“均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均势的变化又以“均势结构”的变化为依归,国际关系的变化是表象,是动态,而“均势结构”才是导致这些表象和动态的重要基础。
(光仁洪:《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国际关系的变化》,载《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第二,关于均势外交的作用问题: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是从两种视角分别作出结论。
一种观点认为,在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新的均势结构形成,常常带来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纵然它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但是在客观上,它毕竟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减除了战乱,安定了社会,休养了生息,发展了生产”。
浅谈梅特涅的均势外交
浅谈梅特涅的均势外交浅谈梅特涅的均势外交摘要:梅特涅的均势外交借建构和维持欧洲“五强均势”格局,不仅恢复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强国地位,而且使战乱的欧洲长期保持相对和平与稳定,为欧洲顺利完成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提供了安全保证。
同时,他的均势外交也有很多消极影响。
本文将分析梅特涅均势外交的形成,特点,影响以及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关键词:奥地利;梅特涅;均势外交一、梅特涅均势外交思想的形成梅特涅出生于德意志西部莱茵区的一个封建官僚贵族家庭。
1789 年梅特涅进入斯特拉斯保大学学习。
在那里,梅特涅深受柯赫教授观点的影响,认为随着民族独立国家权力的不断增长,国际法已成为维持均势局面的一种平衡力量。
之后他又接受历史学教授福格特关于各主权国家之间采取实力平衡政策的理论,信奉福格特用调和折衷手段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贵族地位的主张。
福格特用历史事实和政治理论使柯赫那种稳健的合法主义增添了新的气息, 提出了关于欧洲新实力均衡思想和维护调和折中的贵族政治思想。
1792年10月, 法国革命军占领美茵茨, 梅特涅随父亲避到英国。
在那里, 他结识了政治活动家埃德蒙·伯克,梅特涅十分欣赏伯克关于法国革命破坏了欧洲正统秩序和社会力量均衡的反动观点,欣赏英国的均势外交,认定实践均势理论会给地处中欧的奥地利帝国带来益处。
1795年9月,梅特涅与爱丽诺·考尼特斯女伯爵结婚,这个婚姻给予梅特涅跻身于奥国上层贵族社会的机缘,并且得以接近奥皇法兰西斯一世,等待施展其均势外交谋略的机遇。
至此,梅特涅的均势思想基本形成。
二、梅特涅均势外交思想的实践1809年,梅特涅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当时的欧洲大陆处在动荡之中。
拿破仑掌权的法兰西帝国正在积极地图谋称霸欧洲,对奥地利西部造成巨大威胁;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下的沙皇俄国对东欧和近东地区垂涎三尺,给奥地利东部造成很大压力。
在奥地利北部,好战的普鲁士正在迅速崛起。
而奥地利国内,统治阶级日益腐败,国力衰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外交近代国际关系史是整个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在进入到近代之后,才真正开始了国际关系的历史,因此,近代国际关系史是整个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发展时期。
近年来,对近代国际关系的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外交问题。
这个问题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在1980年举行的国际关系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专门就均势外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这次会议以及学者们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来看,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均势外交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关于均势外交的实质特征问题:一些学者从国家实力的角度来理解均势外交。
他们认为,近代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西方列强谋求霸权而广泛采用的外交手段。
均势外交的核心是实力,所谓均势外交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
他们总结了均势外交的几个特征:(1)推行均势外交的只能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2)均势外交的每次行动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期的外交政策;(3)均势外交以谋求霸权为最终目的;(4)均势外交总是小国和弱国作为大国搞平衡的筹码;(5)总是为大国强权政治服务,企图削弱对方,增强自己,造成有利于己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实现其霸权地位。
(张之毅等:《均势外交在近代国际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载《世界历史》1982年第3期)还有些学者从国际政治结构格局的角度去认识均势外交。
他们认为,近代大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化经常随着国际“均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均势的变化又以“均势结构”的变化为依归,国际关系的变化是表象,是动态,而“均势结构”才是导致这些表象和动态的重要基础。
(光仁洪:《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国际关系的变化》,载《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第二,关于均势外交的作用问题: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是从两种视角分别作出结论。
一种观点认为,在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新的均势结构形成,常常带来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纵然它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但是在客观上,它毕竟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减除了战乱,安定了社会,休养了生息,发展了生产”。
(光仁洪;《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国际关系的变化》)。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均势外交还能在一定时期内抑制霸权主义的穷兵黩武(参见《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成立大会纪要》,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通讯》1980年第1期)。
另种观点则强调,均一势外交不等于和平外交,“大国为谋求霸权有时不惜诉诸武力”。
虽然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出现过“大国之间的和平状态”,但“这仅仅是大国之间的暂时和平”,之所以出现这种“和平状态”,不能看作是均势结构所起的作用,而主要是由于“大国害怕普遍战争会引起普遍革命”。
比如,“欧洲列强的均势外交不但没有抑制了沙俄的霸权主义,相反地,这种外交恰恰助长沙俄侵略气焰,使它多次进行军事冒险”。
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并不是一部通过“均势”谋求和平的历史,而是一部激烈争夺霸权的历史(张之毅等:《均势外交在近代国际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
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维护均势是暂时的,其目的是想通过暂时的均势最后战胜主要竞争对手而打破均势,谋求自己的优势,因此,用均势来维持和平的愿望只能是主观设想,而无法实现。
(张兴伯:《试论均势主义和绥靖政策》,载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主编《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此外,还存在有第三种看法,实际上是汇总了前两种观点,认为均势外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暂时停歇战争,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安定;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私利和霸权野心的追逐,又会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
(陈文艺:《均势原则的特点及其在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载中国关系史研究会主编《国际关系史论文集》)(摘引自王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347页)黄尊严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近代卷》,近代欧洲外交的灵魂2008-02-13 16:28:17阅读(5442) 评论(16)系统分类:新闻个人分类:国际时政分析评论关键词:近代灵魂外交欧洲“均势”思想——近代欧洲外交的思想灵魂摘要:“均势”思想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
它被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这些欧洲史上流芳千古的政治家所推崇和坚守,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的空间。
但它同时也被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把均势视为永恒的、明智的政治规则,而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者理查德·科布登却称它为“一个怪物,一个没人可以理解的虚无的东西”。
“均势”到底为何物?它如何在欧洲得以萌芽并统领几个世纪?在新的国际秩序下,如何评价“均势”这个古老的欧洲格局?本文将就如下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均势、同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基辛格、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正文:一.何谓“均势”?“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的思想源于古典欧洲政治,在马基雅弗利时代,它只是一个被用来描述维持城邦之间和平局面的政治术语。
⑴均势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很多杰出的外交家所推崇,当今的基辛格和小约瑟夫·奈更是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
基辛格是历史上极力推崇“均势”思想的现代大外交家之一,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中已经清晰可见他对均势思想的认知。
他说,“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把和平(其概念为避免战争)作为首要目标的时候,国际体系就处在国际社会中那个最霸道的成员的摆布之下。
而每当国际秩序认识到即使为了和平也不能牺牲某些原则的情况时,至少还可以设想求得在力量均衡基础上得稳定。
这种稳定有赖于“一种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有赖于“有关各种切实可行的安排的性质以及外交政策所容许的目标与方法”的国际协议。
稳定的局面通常不是从谋求和平,而是由普遍接受正统而产生的。
这里所指的‘正统’,不应该于公正混同起来。
它只是意味着具有行得通的安排的性质和在外交政策上能够容许的目标于方法上的以种国际协议。
它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所有主要强国都能接受国际秩序的基本安排,至少是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感到如此不满,象凡尔赛和约以后的德国那样。
”⑵基辛格曾这样评价维也纳体系维持欧洲的百年和平局面:“令人惊奇的不是解决办法如何欠妥,而是这种方法是多么的明智;也不在于解决方法如何‘反动’,而在于如何取得均衡。
”⑶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对均势思想也有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中,小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理解“均势”,就首先要理解“权力”(power)。
他形容权力就像爱情,比较容易感受到,但却很难被界定和衡量。
如同他把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一样,小约瑟夫·奈教授同样把权力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
“硬权力”即直接地或是强制性地使用权力,迫使他国改变行为,即可以依靠奖励(胡萝卜),也可以依赖威胁(大棒)。
“软权力”指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其他国家愿意效仿自己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而在世界政治中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
⑷而在小约瑟夫·奈教授看来,均势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权力分布。
⑸权力均衡也可以指一系列特别的(或稀有的)情势,其中的权力分布是均等的。
这种均势的作用是主要国家间不均等的权力分布状况的变化是揭示战争和不稳定局面的一个因素。
均势的第二种用法是一种平衡政策。
均势预示着其他国家会采取行动阻止一国发展成为主导国家。
⑹均势政策并不一定意味着国家采取行动,是自己的权力最大化,而是可以选择搭便车(bandwagon),也就是加入较强大的一方并分享胜利者的成果,国家会加入处于下风的一方,以阻止任何一个国家获得主导地位。
小约瑟夫·奈教授给均势这个词赋予的第三种用法是,它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
均势要求几个国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
⑺如描述18世纪的“经典的均势”的欧洲体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纪被称为温和的多极均势体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 wer)的欧洲.二.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近代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关于“均势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套用小约瑟夫·奈教授的关于三个分析层次的结构来构架,即大时代背景层面、体系内的层面和体系中个人发挥的作用。
(一)欧洲一统美梦幻灭后——均势思想起源的时代背景基辛格认为欧洲各国从未中东选择均势思想,这种思想是欧洲外交在严酷的打击下所形成的。
中世纪的欧洲一统的美梦幻灭后,遗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
当这一群国家不得不互相打交道时,仅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是有一国变得异常强大,得益控制其它国家,最后形成帝国;要么是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
在后一种情形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
⑻十五世纪的欧洲,哈布斯堡王朝几近永久地抱有皇位,在十六世纪前半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帝国的权威恢复到有希望建立欧洲中央帝国的程度,但是,宗教改革恰恰在那时发生了,欧洲统一帝国的希望破灭。
终结随后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显示了一项重要的原则,各国无论大小,都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派出代表参加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
⑼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短暂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混乱,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但是,随后各国从自身的实力与利益出发,企图改变原有的状态。
法国的扩张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成员是一批实力不等、相互制衡的国家。
到17世纪即将结束时,各国君主都在为增强自身的实力而绞尽脑汁。
于是,17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开始扩张。
这一扩张一方使得世界各地的财富开始向西欧集中,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他们之间无休止的纷争。
⑽1 700年——174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后,《乌德勒支和约》诞生(1713年),《乌德勒支和约》之所以著名,也就是因为它将“势力均衡”(bal ance of the power)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
(二)“同盟”与“均势”——均势体系构成的格局内层面的因素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得发展过程中,“结盟”“同盟”这些词是出现最频繁的。
“同盟”是指主权国家为了确保共同安全而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
⑾从西欧各国相互制衡的崛起过程中可以看出,寻求均势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单方面增加军备或者与其他国家结盟、借助他人的权力资源在追求均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