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配血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制度
配血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制度血液配型和输血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血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血标本采集、核对、运送三个方面探讨了相关制度。
一、血标本采集制度1.1 采集准备1.1.1 采血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熟悉血液生理、免疫学等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关培训及考核。
1.1.2 采血前应检查采血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清洁、消毒。
1.1.3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采血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1.2 采血过程1.2.1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1.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一般为静脉,优先选择外周静脉。
1.2.3 采用自动化采血设备,确保采血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2.4 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采血,并进行处理。
1.3 血标本处理1.3.1 采血结束后,将血标本放入专用容器,容器应具备防漏、防震、保温等功能。
1.3.2 标明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采血日期等。
1.3.3 将血标本及时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标本质量下降。
二、血标本核对制度2.1 核对人员要求2.1.1 核对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熟悉血液配型、输血等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关培训及考核。
2.1.2 核对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核对工作的准确性。
2.2 核对内容2.2.1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确保与采血标签信息一致。
2.2.2 核对血液标本,包括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保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
2.2.3 核对输血指征,确保输血治疗符合临床规范和患者实际需求。
2.3 核对流程2.3.1 核对人员收到血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核对,确保标本新鲜、无破损、无泄漏。
2.3.2 核对过程中发现疑问,应立即与采血人员、实验室及临床医生沟通,查明原因,确保输血安全。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血标本采集存放及交接管理制度及流程
血标本采集存放及交接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血标本采集存放及交接管理制度及流程1. 简介血标本采集、存放及交接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一、背景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血标本采集则是临床检验的基础。
一次成功的血标本采集对于后续的检验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血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建立科学规范的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制度1.管理责任(1)医院负责建立和健全血标本采集的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部门与操作部门的责任;(2)医疗机构应当向所有从事血标本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熟知相关操作规范;(3)医院应当每年对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2.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1)在进行血标本采集前,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2)采集过程中应当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采集完成后,应当及时将标本放入采血管中,并在管子上做好标识;(4)在采集完成后,医务人员应当核对标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血标本采集运送(1)当血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当立即放入专用的运输盒中,并做好防护;(2)运送过程中应当避免剧烈摇晃,避免血标本破裂或漏出;(3)送到检验科室后,应当进行标本交接,确保无误。
4.交接管理(1)检验科室接收到血标本后,应当及时核对标本信息,并录入系统中;(2)标本送检前应当进行科室间的信息传递,并做好标本保护措施;(3)送检完成后,应当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或者患者本人。
5.质控管理(1)医院应当建立血标本采集的质控体系,保证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检验科室应当及时处理检验结果,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血标本采集长期追踪体系,确保患者的检查结果得到及时反馈。
三、总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是医院质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专题]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专题]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一、前言血液样本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其采集、处理和运输过程的管理至关重要。
要确保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和规范血液样本的运输过程,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处理和运输的科室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实验室、科室护士、医生和检验师等相关人员。
三、运输流程1. 血液样本采集: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在标本管上标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确保血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血液样本封存:医务人员应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封存在密闭的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标记样本信息,防止样本泄漏或污染。
3. 血液样本包装:封存好的血液样本应放置在专用的运输盒内,并在外部标明患者姓名、送检科室、时间等信息,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被正确识别和处理。
4. 血液样本运输:运输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血液样本送往指定的实验室或科室,并注意避免样本的振荡和温度变化,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血液样本接收:实验室或科室人员应按照标本接收流程,接收并登记已送达的血液样本,并对样本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样本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血液样本处理:实验室或科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对接收到的血液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或相关医务人员,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四、运输安全1. 运输设备:运输人员应使用封闭、防冻、防摔的运输盒和容器,确保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温度控制: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血液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温度的影响,影响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防震防晃: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晃动和震动,避免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泄漏,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最新范本模板】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
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一、制度概述血液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交接管理是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确保血液标本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该制度与流程旨在规范血液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交接过程,最大程度地降低错误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二、收集环节1.收集准备(1)收集准备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采样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收集准备人员应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等,确保准确无误。
(3)收集准备人员应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进行采样,并确保采样器械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2.采集操作(1)采集前,收集准备人员应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保证操作的卫生。
(2)采集场所应保持清洁,可进行表面消毒处理。
(3)采集准备人员应将适量的血液抽取到采血针或采血管中,同时确保血液的流畅。
(4)采集完成后,收集准备人员应迅速将血液标本转移到采血管或采血管盖中,同时加盖好。
三、运送环节1.运送准备(1)运送准备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穿戴与操作岗位相适应的衣物和防护用品。
(2)运送准备人员应将血液标本放入指定的运送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密封可靠。
(3)运送准备人员应核对血液标本的相关信息,如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等,确保准确无误。
2.运送过程(1)运送准备人员应按照指定的路径和方式,将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或相应的标本处理区域。
(2)运送准备人员应轻轻摇晃运送容器,以确保血液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3)运送准备人员应妥善处理血液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意外溢漏事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四、交接管理1.交接准备(1)接收人员应核对血液标本的相关信息,如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等,确保与运送单据一致。
(2)接收人员应检查血液标本的容器密封性和完整性,并查看标本是否存在溢漏、破损等情况。
2.交接过程(1)接收人员应准确记录血液标本的接收时间、数量和运送人员等信息。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血液样品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液样品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立和说明血液样品采集运送、交接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以保障样品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遵循本制度与流程,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控血液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交接过程,以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2. 采集血液样品2.1 采集设备和条件为保证血液样品的质量,采集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清洁。
采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采集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2.2 采集程序- 采集前准备:确保采集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核对采集所需信息。
- 采集操作:遵循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步骤,采集适量的样品,并确保使用正确的采集管。
- 采集后处理:妥善处理采集设备和废弃物,记录采集信息。
2.3 采集记录采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采集相关信息,包括采集日期、时间、样品编码、采集人员等,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血液样品运送3.1 运送准备运送人员应在运送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运输的完整性、稳固性和密封性,确认样品的标识和相关信息等。
3.2 运送过程- 运送温度控制:根据样品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温度,确保样品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运送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样品的安全性,防止样品泄漏、破损或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 运送记录:运送人员应及时记录运送相关信息,包括运送日期、时间、样品编码、运送人员等,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样品交接管理4.1 交接程序- 交接准备:交接人员应核对样品相关信息,确保交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交接操作:采取适当的交接方式和步骤,确保样品在交接过程中不受污染或破损。
- 交接记录:交接人员应及时记录交接相关信息,包括交接日期、时间、样品编码、交接人员等,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 交接责任交接人员应明确交接的责任和义务,妥善保管好样品,在交接过程中注意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反馈样品异常情况。
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目标本文档旨在规范血液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交接管理,确保血液标本的安全和准确性。
收集血液标本的要求- 执行收集血液标本的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 在收集血液标本前,执行人员应正确洗手,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标本收集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操作应迅速、准确、安全。
- 收集血液标本后,应及时进行正确的封存和标注,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血液标本的运送- 血液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标本应选择适当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和污染。
- 在运送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标本的震动和温度变化。
- 标本的运送应有明确的记录,包括运送时间、运送人员和运送目的地。
标本交接管理- 标本交接应通过明确的程序进行,包括核对交接人员身份以及核对标本信息和数量。
- 交接人员应保证标本交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签署相关的交接文件。
- 在交接过程中,应注意标本的温度和保存条件,确保标本的稳定性。
- 若在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监督与评估-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标本收集运送和交接管理的执行情况。
- 若发现问题或不规范操作,应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 经常对执行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管理制度与流程- 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执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 定期评估和更新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其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一致性。
- 通过内部和外部审核来监督和评估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
以上是血液标本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基本要求和流程,旨在保证血液标本的安全和准确性。
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专题]【最新范本模板】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专题]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
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血样品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样品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1. 采集流程1.1 采集前准备1.1.1 确保采集设备和消毒物品的充分准备。
1.1.2 根据采集目的选择适当的采集器具(如针筒、采集管等)。
1.1.3 对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了解采集流程和操作规范。
1.1.4 确定采集点和采集时间,并进行相应安排。
1.2 采集过程1.2.1 患者个人信息确认: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1.2.2 采集部位准备: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并进行消毒。
1.2.3 采集操作: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采集,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2.4 采集完成后,对采集区域进行处理和消毒。
1.3 采集后处理1.3.1 将采集的血样转移到相应的中,并进行标识。
1.3.2 根据采集要求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时间等。
1.3.3 将血样送至指定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
2. 运送和交接管理2.1 运送前准备2.1.1 确保运送的完好,无漏洞和破损。
2.1.2 确保运送内放置吸收性材料,以防止血样泄漏。
2.1.3 根据运送距离和时间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确保血样的质量和完整性。
2.2 运送操作2.2.1 确保血样的完整性和标识的准确性。
2.2.2 遵循相关运送和安全规定,确保血样的安全和机密性。
2.2.3 监控运送温度和条件,确保血样的稳定性。
2.3 交接管理2.3.1 确保接收人员的身份和权限,以防止血样被他人篡改或盗用。
2.3.2 核对血样数量和标识,确保血样的准确性。
2.3.3 确保血样接收和处理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3. 相关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和监督3.1 相关制度的建立和修订3.1.1 建立血样采集、运送和交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3.1.2 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3.2 相关流程的培训和宣传3.2.1 对采集人员、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流程和操作规范。
3.2.2 定期进行相关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对制度和流程的重视和遵守程度。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
1、标识好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往输血科。
2、紧急送检血标本应符合输血科紧急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字样。
3、受血者血标本的交接。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按照要求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等。
5、确认无误后,由血标本送交人员和接收人员共同在《输血科血标本交接记录表》上签名并注明送检时间。
6、如果应用实验室管理系统接收血标本,接收人员核对标本信息后,对血标本条形码扫描,系统将自动生成血标本接收电子文本。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最新范本模板】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
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5、受血者血标本的运输:1)标识好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往输血科。
((2)紧急送检血标本应符合输血科紧急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字样。
(3)送外单位检测的血标本应有试管盖封口,同《疑难配血登记表》一起放入标本袋并密封,观察无血液渗漏后方能送检;若采取4?条件送检,应避免该血标本与冰盒等接触发生溶血。
6、受血者血标本的交接:(1)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按照3. 2的要求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等。
)确认无误后,由血标本送交人员和接收人员共同在《输血科血标本交接记录表》(2上签名并注明送检时间。
(3)如果应用实验室管理系统接收血标本,接收人员核对标本信息后,对血标本条形码扫描,系统将自动生成血标本接收电子文本。
(4)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执行“八不”接收原则:?血标本无条形码或填写不清不收;?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血标本量少于2m1不收;?血标本被稀释不收;?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用右旋糖酐、聚乙酸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
有干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如:脂肪乳注射等),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本备用。
(5)对认定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输血科应进行记录,判断不合格性质,根据影响检测结果的程度采取让步接收或拒收血标本,并通知送检科室及时纠正或重新采集,不合格情况记录在《不合格血标本登记表》中。
7、供血者血标本的留取交叉配血时,供血者血标本应从与血袋相连的留样辫子中获得,留样时要注意保持血标本试管与血袋标识的一致性。
8、血标本的离心及检测具体执行各试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9、血标本的保存和销毁:(1)接收到的血标本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将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同放置于2-8?标本储存冰箱内保存。
(2)血标本检测完毕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必须保存于2-8?冰箱至少7天,以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追查原因。
(3)血标本按要求保存期满,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审核后,按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程》。
总黄酮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
简介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酮受到空前的重视。
类黄酮参与了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的磷酸化、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氧化还原作用、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达。
它们对健康的好处有:( 1 ) 抗炎症 ( 2 ) 抗过敏 ( 3 ) 抑制细菌 ( 4 ) 抑制寄生虫 ( 5 ) 抑制病毒 ( 6 ) 防治肝病 ( 7 ) 防治血管疾病( 8 ) 防治血管栓塞 ( 9 ) 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 ( 10 ) 抗肿瘤 ( 11 ) 抗化学毒物等。
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抗脂肪氧化、抗衰老。
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银杏类黄酮等的药理和营养性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类黄酮既是药理因子,又是重要的营养因子为一种新发现的营养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效。
目前,很多著名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都是类黄酮。
例如,茶叶提取物和银杏提取物。
葛根总黄酮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也已有多年,其防治动脉硬化、治偏瘫、防止大脑萎缩、降血脂、降血压、防治糖尿病、突发性耳聋乃至醒酒等不乏数例较多的临床报告。
从法国松树皮和葡萄籽中提取的总黄酮 " 碧萝藏 "-- (英文称 PYCNOGENOL )在欧洲以不同的商品名实际行销应用25 年之久,并被美国 FDA 认可为食用黄酮类营养保健品,所报告的保健作用相当广泛,内用称之为 " 类维生素 " 或抗自由基营养素,外用称之为 " 皮肤维生素"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碧萝藏的抗氧化作用比 VE 强 50 倍,比 VC 强 20 倍,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对皮肤的保健、年轻化及血管的健康抗炎作用特别显著。
在欧洲碧萝藏已作为保健药物,在美国作为膳食补充品(相当于我国的保健食品),风行一时。
随着对生物总黄酮与人类营养关系研究的深入,不远的将来可能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必需的微营养素或者是必需的食物因子。
性状:片剂。
功能主治与用法用量功能主治:本品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高血压症状(颈项强痛)、治疗心绞痛及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片含总黄酮,,,,,每次,片,,日,次。
不良反应与注意不良反应和注意:目前,暂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洛伐他丁【中文名称】: 洛伐他丁【英文名称】: Lovastatin【化学名称】:(S)-2-甲基丁酸-(1S,3S,7S,8S,8aR)-1,2,3,7,8,8a-六氢-3,7-二甲基-8-[2-(2R,4R)-4-羟基-6氧代-2-四氢吡喃基]-乙基]-1-萘酯【化学结构式】:洛伐他丁结构式【作用与用途】洛伐他丁胃肠吸收后,很快水解成开环羟酸,为催化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
亦可中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血浆甘油三酯。
可有效降低无并发症及良好控制的糖尿病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包括了胰岛素依赖性及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般始服剂量为每日 20mg,晚餐时1次顿服,轻度至中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可以从10mg开始服用。
最大量可至每日80mg。
【注意事项】?病人既往有肝脏病史者应慎用本药,活动性肝脏病者禁用。
?副反应多为短暂性的:胃肠胀气、腹泻、便秘、恶心、消化不良、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失眠等。
?洛伐他丁与香豆素抗凝剂同时使用时,部分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使用抗凝剂的病人,洛伐他丁治疗前后均应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并按使用香豆素抗凝剂时推荐的间期监测。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
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用药注意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
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