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传授目标1.认读“鞅”1个生字,会写“孝、葫、础”3个生字。
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领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明白“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明确、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法制看法,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传授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商鞅南门立木的汗青故事和意义。
传授难点明白“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明确、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传授准备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明白课文内容。
传授时长2课时传授历程第一课时一、发言交流,导入新课1.同砚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2.你对商鞅有哪些明白呢?(出示商鞅图片)【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连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为了进一步明白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标题。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西席检测生字和词语。
(1)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2)认读词语“葫芦、基础、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
(3)重点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让学生用“冥思苦想”、“惹是生非”写句子。
【注意“惹是生非”的“是”不要写成“事”。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走得大,走得快。
喜笑颜开: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
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惹是生非:引起麻烦或争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讲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天下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优良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国都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要修业生能正确、娴熟地朗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促进朗读;敷衍学生的回答,不要求联合和准确的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二、研读课文,深入感悟。(用时:20分钟)
1.组织研读第一部分。思考:(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2)第一句话写什么?(3)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设计意图
一、质疑导入,揭示新课。(用时:5分钟)
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谁愿意先来谈一谈?
2.老师简介商鞅和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
1.学生就课题质疑,并交流。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
2.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试着给课文分段。(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商鞅受权变法;第二部分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第三部分南门立木的影响。)
3.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并相互交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以商鞅________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接着写____________,最后写“立木取信”产生的社会影响。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改以前先分段再概括段意的传统教学,降低了分段的难度,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目标1.熟悉“商鞅变法”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3.理解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能够运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理解夷门之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3.能够准确地使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诱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古代中国是否能够走向强盛;3.给学生留下一张作业:“列举一下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二)讲解与练习1.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进行相关的练习,辅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3.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如:“为什么说夷门之变是一次农民起义?”(三)巩固与提高1.让学生“独立思考,群体交流”:各自列举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再交流归纳;2.辅助学生掌握文字的加工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3.通过短文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以及提高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并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他们对商鞅变法及夷门之变的理解;五、教学资源1.商鞅变法和夷门之变的相关视频;2.课程笔记和相关练习及认知巩固材料;3.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等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置了多个学习环节,但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让学生天然产生学习动机,学习效果比较好;2.在课程考核和评估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很多说明文《麋鹿》、《神奇的克隆》、《恐龙》,这些说明文咱们一读题目就知道了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齐读课题。
这篇说明文要说明对象是什么的?(海洋)这里有一个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生交流: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我们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
指导朗读。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
(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③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怎么样?(密切)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总写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形象描述,这样就生动、有趣多了。
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学内容为商鞅变法和南门立木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2.认识南门立木的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商鞅变法和南门立木的故事并能简述其内容。
2.能够归纳商鞅变法的目的和作用。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明确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谁,商鞅的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属于战国时期,秦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商鞅变法主要包括推行法家思想、改革军制和封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2.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推行法家思想、改革军制和变革封建制度。
其中推行法家思想,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改革军制,则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变革封建制度则是为了消除封建贵族的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行了法家思想,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军制,则是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扩大疆土,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创造了条件,变革封建制度,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内部的割据势力。
3. 讲解南门立木的故事1.南门立木的故事南门立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人像一样的树木,因为自己有高贵的品质、坚强的品性,能够承受风雨的考验,从而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
2.南门立木的道理南门立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经过磨练、经历考验之后,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像南门立木一样,能够承受风雨的考验,最终成为了城市的象征。
而一个人的品质、品性等内在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
2.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案例分析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五)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
(六)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商鞅变法的相关故事。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了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分析,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导入新课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秦国的崛起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如商鞅变法的目的、措施等。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如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学生分享自读感悟,如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商鞅的智慧和决心等。
3.课堂讲解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如表明商鞅变法的决心、展示秦国的实力等。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理解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分析其寓意。
2.教学难点: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以及商鞅南门立木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商鞅南门立木》这篇课文。
你们听说过商鞅吗?知道他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吗?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注意读音、书写和词义。
2.学生自主练习生字词,教师检查。
四、故事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理解商鞅变法的初衷。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对商鞅南门立木寓意的理解。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商鞅南门立木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案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商鞅南门立木的现代意义》为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自主写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写作心得。
二、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插图。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秦国历史。
2.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教育意义。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商鞅南门立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颁布”的意思。
2.学习用“只有……才……,尽管……但……,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
3.了解商鞅为改革变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课时一.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讲的是什么?二.出示资料,了解背景。
1.认识商鞅。
(资料见教案后)2.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资料见教案后)三.检查预习,解决疑问。
1.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解决生字新词。
学生明确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颁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词。
3.解决预习本上的质疑问难。
(有些问题可以放到课分析课文中去解决。
)四.初读课文,练写片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商鞅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
3.以“初识商鞅”为题,写一段人物介绍。
第二课时一.片断交流。
二.研读课文。
1.当商鞅宣布把一根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可以得到10两黄金时,老百姓有什么反应?(让学生从“七嘴巴舌”、“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相信”、“悄悄地溜走”、“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千上百,但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等描写当中,体会这件事在老百姓心中的轰动程度。
)2.老百姓为什么会轰动?(一来10两黄金不是个小数目,对老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二来找一根木柱从南门到北门根本不可能什那多的钱;三来朝廷这样做的目的老百姓一时还摸不着头脑。
)3.当商鞅把奖励从10两增多到50两时,想像一下,老百姓会有什么反应?(四人小组讨论,组内轮流说话。
)4.当有人把木头扛到北门时,商鞅兑现他说的话了吗?5.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三.课处延伸。
1.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诚待人)2.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鞅南门立木》。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 对课文中所体现的诚信、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 讨论与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和所体现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的心得体会。
3.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背诵评估: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和对中国的贡献。
2.掌握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实践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本《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商鞅的基本情况和变法思想。
2. 学习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投影展示商鞅南门立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木雕的形象、设计构思和寓意。
•老师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作者、艺术风格和主题。
•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3.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文本结构和写作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商鞅南门立木的主题、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4. 理解商鞅变法(约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简单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基本思想和实践。
•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5. 读懂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学生再次阅读商鞅南门立木,尝试从文本中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商鞅对秦国的贡献。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讲解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6. 思考与拓展(约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的文本,通过分析和讨论,更好地理解了商鞅变法的思想和对秦国的贡献。
在思考与拓展环节,我们也了解了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实践。
六、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对秦国的影响。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难点: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认识人物1.导语:先人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从中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和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为了争取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旧的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法成功,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
2.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商鞅(教师补充)。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变法内容主要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十年之后,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4.教师小结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前,为取信于民而发生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注意把握以下词语:葫芦基础便宜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惹是生非定斩不饶言而有信说话算数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⑴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⑵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对重难点处加以强调。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学习并驾驭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依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相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文道结合,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3)抓住商鞅的言行,体会其胆识与魄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懂得要言而有信。
(2)体会商鞅的胆识与魄力。
【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2、难点:通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授课时数】2课时【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搜集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与学】一、诱导定向1、板书课题;2、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商鞅个人资料(对不正确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要随后订正。
)3、引导喜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学生和老师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指导自学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自学生词:划诞生字新词,利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2)商鞅是怎么做的?(3)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自己对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感想?3、存疑:登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成果沟通1、生字生词:老师依据学生自学状况,对重点生字的书写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加以关注。
2、课文朗读: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刚好指导,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读。
3、沟通问题答案,整体感知四、深化领悟探究归纳(一)究立木之因,感信用珍贵1、默读其次、三小节,思索:商鞅为什么要“立木”?实行变法的困难在哪里?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重重困难”、“苦思冥想”和“最终”等词语。
2、相机补充背景资料,帮助相识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板书:自古驱民在信诚(二)识方法之巧,晓取信之难1、出师不利(1)起先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持什么看法?深层次的缘由是什么?老师为学生供应当时黄金的购买力资料,引导学生相识赏金与扛木头的不成比例(也为学生相识商鞅的品质埋下伏笔)。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word教案
商鞅南门立木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全篇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选编本文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
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2、你对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课件出示商鞅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商鞅南门立木_语文S版
6商鞅南门立木教课目的1.认读“鞅” 1 个生字,会写“孝、葫、础” 3 个生字。
理解“绞尽脑汁、健步如飞、喜笑容开、诚心真意、招惹是非”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指导学生依据提示,领会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4.认识“一诺千金、说道做到和奖惩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初步成立法制观点,在生活中要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教课要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课难点认识“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和奖惩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教课准备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认识课文内容。
教课时长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话沟通,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闻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2.你对商鞅有哪些认识呢?(出示商鞅图片)【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着重课内与课外的联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线。
】3.为了进一步认识商鞅,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学,小组沟通。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1)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2)认读词语“葫芦、基础、绞尽脑汁、健步如飞、喜笑容开、诚心真意、招惹是非”等。
(3)要点理解“绞尽脑汁、健步如飞、喜笑容开、诚心真意、招惹是非” ,让学生用“绞尽脑汁”、“招惹是非”写句子。
【注意“招惹是非”的“是”不要写成“事”。
】绞尽脑汁:深邃地考虑。
健步如飞:形容脚步走得大,走得快。
喜笑容开:由于快乐而笑脸满面的样子。
诚心真意:情意真切诚心,没有虚假。
招惹是非:惹起麻烦或争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叙述的是我国战国期间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成立起一种诚信守纪的优秀社会风俗,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国都南门“立木守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信心和意志。
)【要修业生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注意在评论中促使朗诵;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一致和精准的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_语文S版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生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到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次默读课文。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文章分段,试着概括段意。
4.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2~14):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15):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文本。
1.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什么?(立木取信)3.怎么理解“立木取信”?(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4.师生共同深入体会商鞅南门立木的良苦用心。
二、细读品析,深入理解。
1.话题一: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面临哪些困难呢?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适时简介贵族及百姓各自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师:秦孝公虽是一国之君,权力无边,但是,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想做什么都也难以实现。
2.话题二: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用“”在文中画出,简单写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可以从事故中人们及小伙子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上分析体会。
3.话题三:同学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发表观点。
师:大家可以从“立木取信”这件事的作用及意义上加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商鞅南门立木》,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
板书课题。
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
二、从了解商鞅变法的困难入手,简介背景。
过渡:商鞅南门立木的目的是为了变法,那么商鞅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指名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1)一方面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
你能否结合资料谈谈贵族为什么会反对。
生答。
(教师适当简介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旧贵族养尊处优,担心变法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因而反对变法)
商鞅变法的部分内容
①鼓励生产,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
②奖励军功,取消世袭制,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即使是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
③废井田,开阡陌,(即开垦掉井田的界限,封立新的界限,荒田、山林谁开垦谁占有),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④推行县制。
(2)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生简单谈理解。
(老百姓认为朝廷要进行改革只是形式而已,是不会真的加以改革的)
教师小结: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基础”.虽然秦孝公是一国之君,权力无边,但是,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想做任何事情都是难以实现的。
对于变法,虽然有一些贵族也是持反对意见,但相对来说,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才是最致命的。
三、品析细节,深入理解
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请用“~~~~~”在文中画出来,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找句子写批注。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评议、补充。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教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关键语句加以理解、品析) 文段一:
“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金十两。
”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古人云“口乃心之门”“言为心声”,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描写围观群众的议论和他们表现的语句,看你能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读出他们的情感和认识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①“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a.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恐怕是耍人玩儿的。
”) b.议议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对朝廷挂出的告示不信任,认为告示中所说的扛一根木头就赏金十两是不可能的,朝廷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让老百姓去做,这只是朝廷在耍人玩儿罢了)
c.读读句子,读出老百姓对朝廷的极度不信任。
“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金十两。
”
从句子中提炼出一个词,结合黄金的现在的价格,讨论为什么说这件事稀奇。
“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抓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解人们的困惑,并用生活
中的俗语丰富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语言。
指名三人合作朗读。
文段二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更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怕惹是生非,自讨苦吃,悄悄地溜走了。
因此,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百上千,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
从“成百上千”与“没有一个人上前”的对比中,读出人们对朝廷的不信任。
过渡: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商鞅将赏金加到五十两时,终于有了第一个敢于以身试法的勇士,他真的相信商鞅相信朝廷吗?
文段三
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
a.了解小伙子的表现:“走出、挽起、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嘟囔”,感受小伙子行动的干脆、麻利。
b.理解小伙子的用意:“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
(从小伙子的语言,体会他此番扛木行动只是为了试探或考验商鞅是否说话算数,而不是冲着赏金而来)
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人们对朝廷并不信任,对商鞅挂出的告示充满猜疑,哪怕面对十两黄金、甚至五十两黄金的诱惑既不心动也不行动,更有胆小怕事之人认为其中藏有是非偷偷溜走,只有这位胆大的小伙子挺身而出去扛木柱,想试探这位新来的左庶长是否讲诚信) d.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小伙子行动的果断,以及言语中试探与挑战的语气。
总结:刚才我们从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听出了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从成百上千人的围观与无一人尝试的对比中看出了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从唯一的勇士小伙子的言行举止中见识了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此时此刻如果商鞅直接颁布变法令,百姓们会相信吗?如果商鞅说奖励农耕,谁生产的粮食和布匹多了,就减轻官差和徭役,百姓们会相信吗?如果商鞅说奖励战功,谁立下战功就加官进爵,百姓们会相信吗?如果商鞅说废井田开阡陌,谁开垦的土地归谁占有,百姓们会相信吗?那么如果此时此刻,商鞅颁布变法令,对百姓而言,无疑是一纸空文。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又怎能立?此时的秦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之危矣。
所幸,秦孝公的一纸招贤令所引来的商鞅,挽狂澜于既倒,救社稷之安危,他的南门立木之举,无疑会成为秦朝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商鞅是否实现了他的诺言呢?那此时此刻小伙的表现又如何?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
a.理解词语“喜笑颜开”,从小伙子的表情体会其高兴的心理。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高兴的成语。
b.议议: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
(联系上文中小伙子的言行.体会此时的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得到赏金而高兴,更值得他高兴的是,商鞅兑现了告示中的承诺,让他感受到这位左庶长是一个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讲求诚信之人.以后朝廷中就有了值得老百姓信任的官员了) c.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小伙子内心的喜悦。
此时此刻,商鞅趁热打铁,他郑重地对百姓们说,引读。
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
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
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如果你是当时围观百姓中的一个,你会怎么想呢?
生答。
四、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作为一个改革家,商鞅有着过人的胆识与魄力,他的“立木取信”之举,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年之后又一为改革家王安石这样称赞商鞅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其中的“一言为重百金轻”就是对南门立木这件事的高度赞誉。
其实,不仅一个朝廷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我们每个人也都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诚信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的美德,它是做人的准则,是得到他人信任的基础。
小练笔。
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诚信”一词,“诚”是由“言”与“成”组成,“信”是由“人”与“言”组成,这就是说“人只有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才能成功。
愿同学们一生与诚信相伴,与成功相伴。
板书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
不信相信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