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制度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规范的进货验 收查验制度
建立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制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
开展专业的进货验 收查验培训
培训验收人员的专业能力
提高验收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判
断能力
加强进货验收查验的 质量控制
规范验收流程
严格把关验收标准和要求
及时反馈进货验收查 验结果
向供应商及时反馈验收结果
收查验人员的培 训和考核
培训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标准、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和验收 报告制作等方面。
不同级别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员的培训和考核 内容和要求
初级医疗器械 进货验收查验

接受基本医疗器械 知识、医疗器械进 货检查基本技能的 培训和考核,达到
基本工作要求
专家级医疗器 械进货验收查
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高层管理人员
负责制定进货验收 查验的管理制度和
文件
基层管理人员
负责具体的进货验 收查验工作
中层管理人员
负责组织、协调和 实施进货验收查验
过程
医疗器械进货验 收查验的评估和
反馈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的 评估和反馈是指对医疗器 械进货验收查验制度的有 效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 并及时反馈问题,进行改 进。评估需要确定评估的 重点和标准,对评估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存在 的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改 进措施。
不同级别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查验员的职责和要求
初级医疗器械 进货验收查验

负责执行医疗器械 进货检查任务
专家级医疗器 械进货验收查
验员
负责组织、指导和 审核医疗器械进货 检查任务,参与医 疗器械进货的重要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日常所必需的重要设备之一,正确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于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以保障医疗机构的运行安全和医疗质量。

2. 背景医疗器械的进货检查验收是指医疗机构在购买医疗器械时,对所购买的器械进行检查、验收和登记的程序。

通过进货检查验收,可以确保所购买的器械符合质量标准,从而保证医疗机构的工作正常进行。

3. 目的制定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所购买的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因为器械质量问题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该制度还可以规范医疗器械的进货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4. 内容4.1 进货检查•医疗机构在进货之前,应先调查和评估所购买的器械的性能、用途、适应范围等相关信息,确保所购买的器械符合医疗机构的需求。

•进货前应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器械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进货时应对所购买的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标志、规格、包装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器械无损坏、无缺陷,并与合同中的规定进行比对。

4.2 验收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验收标准应有所不同。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并明确标准的执行责任人。

•验收标准应包括器械的外观、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验收标准细化为具体的检查项目和要求,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流程。

4.3 验收流程•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验收区域,对进货的器械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标准,对所购买的器械进行逐一检查,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

•如发现器械有损坏、缺陷等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对于严重问题,应立即停止验收,并向上级报告。

•验收合格的器械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入库登记,并进行相应的标识,以便后续使用和管理。

4.4 验收记录和归档•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验收记录和归档制度,确保验收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证据的保存。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必备的重要设备之一,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本文档旨在介绍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目的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减少患者风险;保证医疗器械的功能完善和性能稳定;防止医疗器械采购中出现损耗和浪费;规范医疗器械的进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进货查验流程医疗器械进货查验的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进货申请医疗机构在需要进货医疗器械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提交进货申请单。

进货申请单应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进货来源等信息。

3.2 供应商选择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器械进货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供应商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器械销售资质和合格产品。

3.3 签订合同医疗机构和供应商在确定医疗器械进货后,应签订供货合同。

合同内容应包括医疗器械的详细信息、价格、交付方式、支付方式等。

3.4 检验验收医疗器械进货后,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进行检验验收。

检验内容应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检查、功能性能检查和质量安全检查等。

检验结果应记录在进货记录表中。

3.5 入库管理检验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入库,并进行编号、标识和归档。

入库后的医疗器械应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确保安全和易于查找。

4. 进货查验要求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高风险医疗器械,应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对于中风险和低风险医疗器械,应进行外观检查和部分功能性能测试;进货查验的过程应记录详细的检查结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对于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退换货。

5. 进货查验记录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和报告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于追溯与查询。

进货查验的记录与报告应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供应商信息、检验结果等内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最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最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最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最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引言本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流程,确保所采购的医疗器械满足质量要求,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本制度适合于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进货环节。

二、定义1. 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定义,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缓解疾病的器械、装置、器具、仪表、设备及其材料。

2. 进货:指医疗机构从供应商采购医疗器械的行为。

三、采购前的准备工作1.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预算,明确所需采购的医疗器械种类和数量,并编制采购计划。

2. 资金准备:确保采购所需的资金充足,并按照财务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批。

3. 制定采购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医疗器械的采购标准,明确要求的质量、规格、性能等。

四、供应商选择与评估1. 供应商筛选: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需求,从合规的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名录。

2.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资质核查、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服务水平评估等。

五、采购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确认所需医疗器械的详细信息,包括价格、型号、规格等。

2. 询价与比价:向多家供应商询价,并进行价格比较和性价比评估。

3. 商议、签订合同:与供应商商议相关事项,并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4. 商品验收:在采购到货后,进行商品验收,包括数量、质量、规格等的检查与确认。

5. 入库及质量管理: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入库管理,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和管理。

六、验收标准及注意事项1. 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性能、安全性等。

2. 医疗器械的验收方法: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制定相应的验收方法,包括检查、测试、抽样等。

3. 验收记录的保存:对每次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七、附件1. 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采购计划模板- 供应商评估表- 采购合同范本- 验收记录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业规章,用以规范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2. 定义2.1 医疗器械2.2 进货检查验收制度3. 进货前准备工作3.1 选定供应商3.2 确定采购需求3.3 筛选合格的医疗器械4. 进货检查流程4.1 检查采购合同和清单4.2 检查器械包装和标识4.3 检查器械外观和完整性4.4 检查器械性能和功能4.5 进行质量检验5. 进货验收流程5.1 验收前准备工作5.2 验收人员安排5.3 验收标准及要求5.4 签收和存档6. 问题处理和异常情况6.1 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 6.2 退货流程6.3 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7. 相关记录和文件7.1 进货检查记录表7.2 进货验收记录表7.3 退货记录表8. 风险管理8.1 风险评估8.2 风险防控措施9. 法律法规引用及解释9.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9.2 医疗器械进口管理条例10. 附件1. 本文档涉及附件:A. 采购合同样本,B. 进货检查记录表格,C. 进货验收记录表格2.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指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医疗器械进口管理条例:是指国家对医疗器械进口的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范本二:1. 引言1.1 目的和依据1.2 适用范围2. 定义和缩写词解释2.1 医疗器械2.2 进货检查验收制度3. 进货前准备3.1 选定供应商3.2 制定采购计划3.3 编制进货清单3.4 制定进货标准和验收标准4. 进货检查流程4.1 检查采购合同和清单4.2 检查器械包装和标识4.3 检查器械外观和完整性 4.4 检查器械性能和功能4.5 检查质量文件和证书5. 进货验收流程5.1 接收验收5.2 验收标准5.3 实施验收5.4 形成验收记录6. 异常情况处理6.1 发现不合格品6.2 退货流程6.3 处理供应商违约行为7. 相关文件和记录7.1 采购合同7.2 进货清单7.3 进货检查记录7.4 进货验收记录8. 风险控制8.1 风险评估8.2 风险防控措施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指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1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提高鉴别能力,识别伪劣产品,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入库验收时,严格遵循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接洽订购。

做到不购无证货,不购无牌货,不购无把握货,建立可靠的购货途径。

二、医疗器械进入仓库时,必须认真填写“一次性医疗器械入库登记表”,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复核人签名等。

三、购回的医疗器械应当天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进库及出库不得同时进行。

需冷藏检验试剂应优先安排清点验收,然后立即放入冰箱。

四、大包装的医疗器械进入验收区时,先将其外面清洁,在脱外包装同时进行初步清点。

五、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查明原因。

六、医疗器械验收,必须由库管人员与送货人共同进行,逐箱验货到最小包装。

如发现原箱短少,由验收者及送货人核实并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七、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

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入库。

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如有铅封轧印必须清楚。

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入库。

八、验收完毕,在合格医疗器械的进货单上签名,将产品次序摆放到货架上,并及时电脑入账。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1. 引言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与收货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告机制。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和收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类器械、试剂、耗材等。

2. 术语定义2.1 医疗器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条,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缓解人体疾病的设备、器具、器械、材料或其他产品。

2.2 验收指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检验、测试、比对、验证等,确认其是否符合指定的标准和要求。

2.3 收货指收取医疗器械的过程,包括运输、接收、检查、分类存储等环节。

3. 验收管理流程3.1 采购前的准备工作3.1.1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临床需求和经费预算,制定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明确采购的品种、数量、技术参数等。

3.1.2 制定验收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法规要求,制定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并确定验收所需的设备、试剂等。

3.1.3 确定供应商通过公开招标、比选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或协议。

3.1.4 编制采购合同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合同条款,包括数量、质量、价格、送货时间、支付方式等,并签订采购合同。

3.1.5 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审核供应商所需的资质和相关证件。

3.2 验收与收货流程3.2.1 接收医疗器械验收人员在供应商送货到医疗机构后,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和验收标准进行接收。

3.2.2 进行数量和质量检查验收人员对所收到的医疗器械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确认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的约定和验收标准。

3.2.3 进行技术参数和性能验证验收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进行验证,确认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的要求。

3.2.4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对其功能性能进行测试,确认是否满足临床需求。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质量的提升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品质和安全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和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必要性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有效途径。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高低。

同时,医疗器械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机构很难辨别医疗器械的正规性和质量。

而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会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并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医疗机构职责所在,也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一环。

二、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目标1.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通过制度的建立,医疗机构可以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甄选具备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并对进货的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确保器械的质量安全,减少质量风险。

2.提升医疗器械的使用效能。

医疗器械的使用效能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升,通过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的医疗器械,提高医疗操作的效率,减少错误操作的发生。

3.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流程。

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采购流程需要规范有序,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采购过程的程序合规,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提高采购效率。

三、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具体内容1.供应商资质审核。

医疗机构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只有通过审核的供应商才能在医疗机构中供货。

2.医疗器械进货前的检查要求。

医疗机构在进货之前,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核对,以及器械的包装状况、封口是否完好等外观检查。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确保所购进的医疗器械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医疗器械的进货验收工作。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并确保采购渠道合法、供应商资质齐全。

2、质量验收部门负责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验收。

3、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对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入库存储和保管。

四、采购环节1、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采购流程,选择合法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2、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3、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五、验收要求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

2、验收应在规定的验收场所进行,场所应具备与验收医疗器械相适应的条件,如照明、清洁等。

3、验收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的法定标准、合同约定的质量条款以及采购凭证,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逐批验收。

六、验收内容1、医疗器械的外观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变形等情况。

标签和说明书是否清晰、完整,内容是否与注册证相符。

医疗器械的外观是否清洁、无瑕疵,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2、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检查核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规格型号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检查医疗器械的配置、附件是否齐全。

3、医疗器械的有效期检查检查医疗器械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近效期的医疗器械应特别关注,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4、医疗器械的性能检查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医疗器械,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如血糖仪、血压计等,应进行准确性测试。

七、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如实填写验收记录,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供货单位、数量、单价、到货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结论等内容。

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范围内所有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使用活动。

第三条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安全、有效的原则。

第二章医疗器械购进管理第四条医疗器械采购实行统一管理,医学装备科负责医疗器械、仪器的采购,药械科负责医用耗材的采购,其他部门或者人员不得自行采购。

第五条采购科室应当从具有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索取、查验供货者资质、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等证明文件。

第六条对供货者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具备良好质量信誉的供货者。

第七条采购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价格、供货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合理选择采购品种和供应商。

第八条采购科室应当与供货者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交付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九条采购科室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采购情况。

采购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 2 年或者使用终止后 2 年。

第三章医疗器械验收管理第十条医疗器械验收是指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查、数量核对的活动。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验收工作由医学装备科负责组织,药械科、使用科室等相关人员参加。

第十二条验收应当按照采购合同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等证明文件进行,重点检查医疗器械的质量、数量、包装、标识等内容。

第十三条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当及时入库;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当及时退货或者更换。

第十四条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医学装备科,由医学装备科协调相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医疗器械储存管理第十五条医疗器械储存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妥善保管。

第十六条储存医疗器械的库房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医疗器械储存要求;(二)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三)库房内设置必要的消防、监控、报警等设施;(四)库房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一、采购管理
1.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明确需求和采购规格。

2.进行供应商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合同履约情况。

4.建立采购档案,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合同、付款凭证等。

二、收货管理
1.收货前,根据采购合同和产品要求进行收货准备工作,确保接受合
格品。

2.质量技术人员参与收货,对每个批次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和确认。

3.收货人员填写收货记录,包括收货日期、数量、品类、生产日期、
供应商等信息。

4.收货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存放、封存、保管等工作。

三、验收管理
1.验收前,明确验收标准,包括质量指标、性能规范、检验方法等。

2.质量技术人员参与验收,根据验收标准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和评估。

3.验收记录应包括验收日期、数量、评价结果等。

4.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按制度进行退货或更换,并追究供应商责任。

四、库存管理
1.建立合理的医疗器械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库存数量控制、库存周转、库存盘点等。

2.库存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医疗器械库存情况,确保库存满足临床需要。

3.动态跟踪医疗器械库存情况,并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五、质量控制
1.及时整理和保存采购、收货、验收等相关资料,做好质检备案工作。

2.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器械质量问题。

3.定期组织质量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以上是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医疗机
构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器械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高效、规范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不仅可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性,还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医疗器械进货前的准备工作、进货检查的内容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阐述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医疗器械进货前的准备工作在制定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之前,医疗机构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建立并完善器械采购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采购的合法、透明和规范。

其次,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器械目录和考核评价体系,对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和评估,从而为进货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还需要确保采购人员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进行准确、全面的进货检查与验收。

二、进货检查的内容进货检查是指医疗机构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对供应商提供的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估。

进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标识与出厂合格证明、器械外观与包装、产品说明书与检验报告、器械性能与安全性测试等。

首先,医疗机构需仔细检查医疗器械的产品标识与出厂合格证明,确保器械的生产厂家和合格标志等信息准确无误。

其次,医疗机构要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与包装,包括器械是否完整无损、包装是否规范等。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还需检查其外形尺寸、材料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仔细研究产品说明书与检验报告,确保医疗器械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最后,医疗机构要进行器械性能与安全性测试,确保器械的性能可靠、安全无虞。

三、验收标准在进行进货检查后,医疗机构需要依据一定的验收标准,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判定。

常见的验收标准包括: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书等。

验收标准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工作。

2. 验收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采购的医疗器械,无论是直接购买还是租赁。

3. 验收流程3.1 出库验收3.1.1 出库前准备查看采购合同、验收单等文件,确保与实际出库的器械一致。

检查器械包装完好,外包装无破损。

3.1.2 出库验收查看器械标识和说明书是否完整,无缺损或涂改。

检查外观质量,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根据器械类型和规格,进行功能验收。

3.2 进库验收3.2.1 进库准备对比出库时的清单和实际进库的器械,确保一致。

确认器械包装完好,无破损或污染。

3.2.2 进库验收验收人员检查器械标识和说明书是否完整。

检查器械外观质量,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根据器械类型和规格,进行功能验收。

将验收结果录入质量管理系统。

4. 验收标准器械标识和说明书完整无缺损。

器械外观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器械功能正常,符合规格和性能要求。

器械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5. 异常处理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验收人员应立即停止验收,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由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6. 验收记录和报告每次验收都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验收时间、地点、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验收报告应及时完成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7. 审核和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验收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验收流程的有效性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8. 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器械质量验收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9. 修订和废止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器械质量验收流程,应及时进行修订或废止,并重新制定最新的管理制度。

以上为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要点,对于质量验收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医疗机构应全面执行本制度,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购进的医疗器械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本企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工作。

三、职责分工1、质量验收员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工作。

2、采购部门负责与供货单位沟通协调,提供验收所需的相关资料。

四、验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产品标准、产品技术要求等。

3、本企业制定的医疗器械质量验收标准和操作规程。

五、验收程序1、收货采购部门购进医疗器械后,通知仓库收货人员进行收货。

收货人员应核对医疗器械的运输方式、到货温度、数量、规格、型号等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并检查运输过程中的包装是否完好。

对不符合收货要求的医疗器械,应予以拒收,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协商处理。

2、验收准备质量验收员在验收前应熟悉医疗器械的相关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

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尺子、温度计、放大镜等。

3、外观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否完好,标签、说明书是否清晰、完整。

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变形、生锈、污渍等情况。

4、规格型号检查核对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是否与采购订单和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一致。

5、性能检查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检查的医疗器械,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如对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准确性检查,对血糖仪进行重复性检查等。

6、标签说明书检查检查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注册证号或备案凭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说明书应包括产品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

7、验收记录质量验收员应如实记录验收情况,包括验收日期、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备案凭证号、生产企业名称、供货单位名称、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签名等。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 2 年,无有效期的保存不少于5 年。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求,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然而,由于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其质量与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对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目的和意义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器械的进货查验程序,确保所进购的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良好的质量,并能够在医疗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度的主要内容1.进货凭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凭证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进货凭证,包括合同、单据、发票等,并按规定妥善保管。

2.医疗器械供应商资质审查医疗机构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

对于供应商的信誉、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3.医疗器械合同管理医疗机构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合同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同时,还需要对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医疗器械验收标准与程序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和程序,明确各类医疗器械的验收要求。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医疗器械的外观、规格、包装、质量等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5.医疗器械验收记录与归档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验收记录与归档制度,将每一次的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详细记录下来,并按规定归档。

这有利于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便于日后的查询和追溯。

6.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的处理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针对质量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选择退换货、索赔等方式,并对此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的追溯和处理。

7.医疗器械库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库存数量符合实际需求,并通过定期盘点等方式进行管理和监督。

医疗器械收货和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收货和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收货和验收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把好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关,保证购进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数量准确、质量合格,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所购进和销后退回医疗器械的收货和验收工作。

4、职责:验收员、保管员、质量管理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公司所有购入医疗器械都必须进行入库质量检查验收。

5.2、公司医疗器械收货员和验收员必须熟悉医疗器械知识,掌握验收技能,熟悉各项验收标准内容。

医疗器械验收必须按照验收程序,由验收员依照医疗器械产品标准、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及入库凭证等,对购进医疗器械和销后退回医疗器械进行逐批验收。

5.3、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以及到货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相关采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据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核对。

对符合要求的产品,交货和收货双方应当对交运情况当场签字确认。

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当采取拒收或者其他方式有效隔离,并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或者质量管理人员。

5.4、收货人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按质量特性要求放于相应待验区域,或者设置状态标示,并通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需要冷藏、冷冻管理的医疗器械收货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到货以及在途温度、启运时间和到货时间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移入符合温控要求的待验区。

5.5、验收人员应当对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等进行检查、核对,并做好进货查验记录。

5.6、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包括:(一)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二)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或者备案编号;(三)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备案编号;(四)医疗器械的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购货日期等;(五)供货者的名称、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六)验收结论、验收合格数量、验收人员、验收日期;(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若有)。

医疗器械产品进货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产品进货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产品进货验收制度
一、目的:保证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的要求,防止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二、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进货后验收过程。

三、验收过程:
1采购部门新购进的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医疗器械成品库房的待验区。

(或者采用挂牌的形式)
2重点检查项目:
(1)外包装是否完好。

(2)对照产品注册证,检查产品外包装上的产品注册证编号是否正确,生产日期是否在注册证有效期限内。

编号不正确、超出注册证有效期生产的产品按不合格品论处。

(3)对照医疗器械制造认可表,检查产品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医疗器械制造认可表规定的一致,产品说明书描述的产品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与制造认可表描述的一致,是否夸大了疗效和隐瞒了禁忌症。

(4)如果产品有使用期限,还需检查产品是否超过了有限期限。

过期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5)购物发票检查:购物发票描述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产品编号)应与产品实际标示的一致。

实物与购物发票不一致,应退货。

3产品质量验收完毕,验收员应签署验收结论并要有记录。

各项检查记录应完整、规范。

4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通知库房管理员将检验合格的产品放置到合格区,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并通知采购部办理退货手续。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

(原创实用版4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篇1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如下:一、医疗器械采购1.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选择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

2.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由采购人员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经过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3.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并按要求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等购货凭证。

4. 医疗器械的采购应当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当包括采购记录、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发票和凭证等。

二、医疗器械验收1. 验收人员应当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并按照规定进行抽检。

2. 验收人员应当对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进行检查、核对,并按照规定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3. 验收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并按照规定记录检验结果。

4. 验收人员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验收结论。

5. 验收人员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归档,档案内容应当包括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验收结论等。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篇2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如下:一、医疗器械采购1.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选择质量可靠、供货及时、服务周到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

2.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3. 采购医疗器械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建立完整的采购档案。

二、医疗器械验收1. 验收人员应当认真核对货单是否相符,并按照规定进行抽检或全检。

2. 验收人员应当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检验报告书等进行检查和核对,并做好验收记录。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对进货的器械进行检查和验收的一种制度安排。

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下面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目的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达到质量和安全要求,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通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的出现,避免可能引发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度和患者满意度。

二、内容1.权责划分:明确医疗机构内各个部门在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明确检查验收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责任。

2.检查对象:明确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的对象范围,例如进货的各类器械和相关配件等。

3.检查标准:明确医疗器械进货检查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包括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等。

4.验收程序:制定详细的检查验收程序,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器械的检查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等。

5.制度运行监督:明确制度的监督机制和监督人员,并规定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和处理的流程。

三、操作流程1.需求确认:医疗机构进行器械采购时,需明确需求并制定采购计划。

2.候选供应商选择:医疗机构根据采购计划和需求,筛选多家供应商并制定供应商评估标准。

4.合同签订:选择供应商后,医疗机构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交付时间、数量、质量等要求。

5.进货检查:医疗机构收到医疗器械后,进行进货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器械的外观、包装、标志、配件和说明书等。

6.功能性检测:对器械的功能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使用需求。

7.质量检测:对器械进行质量检测,确认其质量合格。

8.验收报告:出具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报告,记录验收结果,并在必要时将问题反馈给供应商。

9.资产登记:将验收合格的器械进行资产登记,做好存档和管理。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检查验收范围1. 医疗器械的进货检查验收,包括但不限于:高值耗材、一次性器械、医用设备等。

2. 进货来源包括生产厂家、经销商、采购平台等。

3. 进货检查验收工作涉及医院采购部门、医疗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

三、进货前的准备工作1. 采购部门根据医院需求和采购预算,制定医疗器械采购计划。

2. 采购部门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进货验收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并明确双方的权责和验收标准。

四、进货检查验收流程1. 采购部门从供应商处收到医疗器械的进货清单及相关资料。

2. 采购部门核对进货清单和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采购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外观、包装、说明书等方面。

4. 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进行验收,并进行登记。

5. 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采购部门要及时与供应商连系,协商解决方案,并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修复有问题的医疗器械。

6. 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采购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付款。

7. 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采购部门要及时通知供应商退货,并要求供应商承担相应责任。

五、记录与归档1. 采购部门要建立进货检查验收的记录表格,并每次进行记录。

2. 记录内容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医疗器械名称及规格、检查结果、验收人等。

3. 进货检查验收记录要进行归档保存,便于查阅和追溯。

六、责任与处罚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组织实施。

2. 供应商应按照医院的要求提供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如有违规行为,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3. 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七、附件1. 医疗器械进货清单及相关资料。

2.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记录表。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注释:该法规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基本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制度
一、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做到不购无证货,无牌货,建立可靠的购货途径。

二、验收登记须填写“一次性医疗器械入库登记表”,验明产品合格证和标
签标识,建立购进记录,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购回的医疗器械应当天验收并做好登记,需冷藏检验试剂应优先安排清
点验收,然后立即放入冰箱。

四、大包装的医疗器械验收登记时,现将其外面清洁,在脱外包装同时进行
初步清点。

五、根据采购计划、进货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
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六、医疗器械验收,由专管人员负责验收登记。

七、外包装检查: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
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模糊齐全;内包装检查:内包装应完整、无破坏、无净化、无变形、封口应严密。

分歧格的,不予验收。

八、验收完毕,在合格医疗东西的进货单上签名,将产品序次拜访到货架上,
并实时电脑入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