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是指小儿脾胃功能不健全,食物积滞于胃肠道中,进一步发生积滞化热,出现发热、口渴、躁动等症状。
治疗这种证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泻火:使用中药清热泻火的方法可以通过促进积滞的排出,减少积滞物的热化,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常用的清热泻火的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等。
2. 疏肝理气:小儿积滞化热证常常伴有脾胃气滞、肝气郁结等情况。
通过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出。
常用的疏肝理气的中药有柴胡、枳实、香附等。
3. 调理脾胃: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不健全,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
可以选用益气健脾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4. 饮食调理: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小儿的饮食调理,避免给予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发生积滞化热的情况。
小儿食积的中医治疗
食积一食积的概念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食积又称积滞。
二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
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
三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泻,臭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
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二)辨证分型1.食滞脾胃2.脾虚夹积四治疗一)分证治疗1.食滞脾胃:治法:消乳消食,化积导滞。
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香附3 g 神曲9 g 麦芽g 9 陈皮3 g 砂仁3 g 炙甘草3 g2. 脾虚夹积:治法: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方药:健脾丸加减。
常用药:党参9 g、白术9 g山楂3 g、神曲3 g、麦芽3 g枳实6 g、陈皮3 g二)适宜技术1、中成药剂1).王氏保赤丸每服1/3-1支,1日2-3次。
用于乳食内积证。
2).枳实导滞丸每服2-3g,1日2-3次。
用于食积重且化热便秘者。
3).小儿香橘丹每服2-3g,1日2-3次。
用于脾虚夹积证。
4).小儿健脾丸每服2-3g,1日2—3次。
用于脾虚夹积证。
2单方验方1).炙鸡内金30g,研细末。
每次1g,每日2-3次,开水冲服。
用于乳食内积证。
2).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
每次0.5—1s,每日2次,开水冲服。
用于乳食内积便秘者。
3、药物外治4、针灸治疗针刺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脾俞、胃俞用于脾虚夹积。
针刺四缝穴用于食滞脾胃。
5、推拿疗法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
乳食内积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
脾虚夹积者,加补脾土100次,运水人土100次。
治疗小儿积滞病,中医有良方
治疗小儿积滞病 ,中医有良方积滞作为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症。
它的另外一个名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小儿积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及时会对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出现积食后食物在孩子的胃部,肠道消化不了,也吸收不了。
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还会因为肚子疼哭闹不止。
在大便时大便会有明显的酸臭味,这种情况会让新手爸妈格外着急。
中医认为,积食大多是因为孩子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肠胃脾运失司所导致的病症。
孩子出现这些病症后,就不想再吃饭。
这种情况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尤其是在感冒或者暴饮暴食后。
对于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反反复复的出现积食病症,那么面对反反复复的积食中医是如何认知并治疗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中医对小儿积滞病的认知和症状判断1.基本认知积滞在中医中还被称作为是积食。
伤食主要是食物停留在胃或肠道内,不经身体吸收,无法正常的消化或排出,这属于一种病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食物经过。
嘴巴的咀嚼后进入胃部,胃部会对食物进行腐熟,再经过脾脏的运化、吸收转化为水谷精微,运送到周身脏腑,食物中的糟粕经过肠道二次吸收后,最终经过肛门形成粪便。
当摄入过量的食物或者脾胃、肠道超负荷运转,没有办法完全的腐熟、消化、吸收食物时,食物就会在肠道内形成累积。
久而久之,食物停留在肠胃,肠道之间就会形成堵塞,让整个胃肠道越来越疲惫。
人体的气血、精液也无法流通,就形成滞留状态。
滞留不仅是一种致病原因,更是身体所发出的一种不良反应。
2.相关症状孩子积食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况,这样能早发现孩子积食的症状,尽早的进行治疗。
一看食欲在初期孩子有伤食的状态时,大部分食物还停留在胃肠,部分脾胃仍在运作,但是有超负荷现象,到了饭点,孩子仍然能感受到想要吃饭有饿意,但是食欲明显比平时减退,伴有饱腹感,老是没有吃几口就觉得饱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酒精。
体内的脾胃虚弱,气血精液在体内流通受阻。
小儿积食怎么治
小儿积食怎么治孩子零食肉类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小儿积食怎么办?父母都为此感到头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
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1、推下七节骨:”七节骨“是从第四腰椎到尾骨末端的一条直线,操作者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地直推即可。
2、补脾经:将孩子的拇指微屈,操作者用自己的右手拇指从孩子指尖沿拇指外侧(桡侧)缘推向指根,或用拇指反复旋推孩子拇指指肚的螺纹面。
3、清大肠:从孩子虎口开始,沿食指外缘(桡侧)推到指端;4、清胃经:操作者左手握住孩子拇指,右手拇指从孩子拇指手掌面的第2节推向指根。
以上各动作每次重复100~300次,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症状轻重适当增减次数。
按摩前,操作者可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涂抹双手,以免损伤孩子皮肤;按摩力度适中,不要太大、太猛;饭后半小时内不可进行推拿按摩。
小儿积食带来的危害1、积食与咳嗽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
这在古代的医书上有很多记载,比如《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器官,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这要从中医上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所以说,看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
这时候给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肺胃同治的药,效果就会特别好。
2、积食与发热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这类孩子大多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这都是吃东西吃住了。
《脉经》中就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
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3、积食与肺炎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
老中医:小儿积食的家庭调养方法
小儿积食以食欲不振、胃胀胃痛、大便不调为特征,一般属于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范畴。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求旺盛,同时肠胃功能尚未完善,所以积食现象比较多见。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时间长,活动减少,更容易发生本病,家长有必要了解小儿积食的判断和调养的知识。
中医药在本病调护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小儿积食的表现有以下表现即有积食可能。
1食欲:食欲下降或者食欲紊乱,易饱易饥。
2气味:口臭或者伴有酸腐气味。
3口舌:舌苔白腻分布不均,或口角出现糜烂、口疮等。
4肠胃:腹部胀满、灼热,大便稀软粘腻、有酸臭味,或夹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便量及次数增加。
5睡眠:睡眠不稳、夜间哭闹、流口水、磨牙、说梦话等。
小儿积食的饮食调养积食的调养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包括定时定量进食,定时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等。
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食疗,以下食物对积食均有一定的作用。
1白萝卜:清热化痰、理气消食,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2山楂:含多种有机酸、脂肪酶,能促进蛋白和脂肪的消化,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伤食后腹满饱胀,尤其是肉类食物导致的食积不化最为适宜。
不过生山楂酸涩,可以食用山楂糕、山楂片等代替。
不过山楂中的有机酸成分,不利于牙齿健康,所以吃完山楂后要漱口。
3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化滞的作用。
此外,米仁、白扁豆、山药、莲子都有可以增加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经常容易食积的小儿,可作为平时调理的食品,市面上有八珍糕等小吃就是以这些食品为主要原料的。
还有些食物不宜消化,比如糯米、蜂蜜、板栗等,积食期间注意少吃或不吃。
另外还有些食物多食容易上火胀气的,可能会加重口臭、睡眠不稳等症状,所以也要注意控制,比如羊肉、猪肚、黑豆、芋艿、核桃、桂圆、鸡蛋等。
小儿积食的外治调护推拿捏脊(或称捏积)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每日清晨或者洗浴后,让孩子俯卧床上,大人由孩子的尾椎开始沿着脊椎骨向上捏到大椎穴为止(低头时,颈部最高的椎骨就是)。
中医对小儿食积的治疗概况
小儿积食怎么办小儿积食的解决办法
小儿积食怎么办小儿积食的解决办法小儿积食是很常见的一种山楂症状,小儿胃肠容易胃让孩子营养降低,小孩也不愿意吃东西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小儿积食解决方法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建立健全,一旦饮食不注意就容易出现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厌食、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怎样分辨孩子积食呢?怎样预防孩子积食呢?孩子积食应该如何调理呢?我们一起来切身感受一下。
什么是积食:蓬塔县食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呼吸系统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积食一般多发于婴幼儿,主要就变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酸臭等。
怎样分辨父母积食呢?家长可以用一只左手放在孩子肚子上,用另一只手敲,听声音,声音类似于敲熟的西瓜声音就是歌声宝宝积食了。
看舌苔,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有的甚至需要全部变厚。
看气味,积食的孩子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未降导致的。
看手心,积食的孩子嘴巴容易发热,甚至出汗,但是手背不热。
孩子积食通常还会伴有临床试验其他临床症状,比如腹胀,严重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还有的孩子会出现明显便秘,或者大便特别臭,这些情况家长都应该注意。
怎样预防孩子水盐呢?哺乳的妈妈进食要注意,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
妈妈饮食过度过度宝宝就即使奶积。
睡醒1小时不进食,宝宝刚睡醒1个小时内不要食用,因为胃等内脏时间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三餐定量,不了饱一顿饿一顿的。
多吃些容易排泄消化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的增加高热量甜食的食物,让孩子多吃水果,蔬菜。
晚上不要吃的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容易消化,晚上胃蠕动就慢了,容易积食。
晚上吃饭别太饱。
孩子积食怎么办呢?吃点山楂当零食,适当是山楂和山楂适当制品能促进胃液代谢,有消油腻,化内积的功效,帮助消化。
但是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揉脐摩腹助消化,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用中均指腹揉按肚脐部位,高难度轻柔做圆周运动,促进肠蠕动,帮助孩子消化。
小儿积食怎么办,中医为您解决
小儿积食怎么办,中医为您解决在中医看来,小孩子的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尚未成熟,运化能力自然比不上大人,如果喂养过程中又过食肥甘厚味这一类不好消化的东西,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孩子积食。
积食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疾病,首先就是对于脾胃的伤害,经常性的让脾胃过度工作,特别是吃一些如肉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脾胃也会累倒。
长期积食还容易引起反复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肿大,咽痛,呕吐,腹泻,腹痛,便秘、口腔溃疡等一系列疾病,有时还容易引起咳嗽,甚至哮喘。
积食的危害不容小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如何解决小儿积食。
一、什么是小儿积食小儿积食中医上是指小儿乳食过量,食物积聚在中焦,形成的胃肠疾患,也称之为胃强脾弱,能吃得下,但是运化消化不了,舌苔厚腻,面色萎黄,消化功能弱;通常有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脸色发黄、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及手心发热等表现。
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发烧,咳嗽等,如果积食情况一直持续甚至会转化成小儿疳积,会变得更严重。
二、小儿积食有哪些症状呢?1.口气酸臭,舌苔白腻,手脚心发热。
2.腹胀腹痛,食欲差,不想吃东西。
3.睡觉不踏实,频繁翻身,喜欢趴着睡。
4.情绪烦躁,易哭闹。
5.免疫力下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6.发育迟缓,积食影响到脾胃转化水谷精微的功能,食物吃下去无法正常吸收,人体营养跟不上,会出现瘦弱,矮小等发育迟缓的表现。
家长不可强喂,而且服用营养品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根本吸收不了,需要对症治疗,比如针灸“挑四缝穴”。
7.腺样体肥大,积食尤其是鱼类、肉类的积滞,很容易产生痰热,引起腺样体肥大,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与学习。
8.过敏性疾病,食物长期积滞在体内,会产生各种垃圾毒素,在降温、饮食不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会表现出各种各样过敏的症状。
9.孩子有积食,容易出现咳嗽、发烧、扁桃体化脓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家长往往认为是孩子抵抗力低,乱用补药,希望提高孩子免疫力,在这里小仙女要提醒家长们:积食按感冒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 调理积食的三个妙招
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调理积食的三个妙招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的一种病名。
就是吃得太多、太杂或是过于油腻、寒凉,使我们的脾胃运作超出了的负荷,因而产生了积滞。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小孩出现积食的症状以及几个家用小妙招,出现积食的时候,不妨动手试一试。
一、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出现积食,不仅自己感觉肠胃难受,胃胀反酸、恶心没胃口,而且容易有“口气”,口臭可能会让人对你敬而远之。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比较容易出现积食,如果小孩出现以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晚上睡不安稳、舌苔白且厚、口气有酸腐味、大便恶臭、自述肚子胀(疼)等,大人就要注意给孩子调理肠胃了。
二、调理积食的妙招陈皮蜂蜜水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蜂蜜补中润燥,可以缓解腹痛、便秘。
两者合并,可以很好地缓解食积症状,促进消化。
做法:取10g陈皮,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5~10分钟,最后加少量蜂蜜饮用。
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开水泡陈皮喝。
每天可以喝2~3次。
此外,普洱茶本身就有健胃消食帮助消化的作用,用陈皮搭配上普洱茶冲泡饮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积食的食疗方法。
大麦茶功效:大麦茶听着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是什么,其实用的是炒过的麦芽,麦芽本身就有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炒过后的作用就更好了。
所以可用于缓解积食不化、脘腹胀痛。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妈妈不宜饮用此茶,因其回乳作用明显。
做法:取炒麦芽10g,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5~10分钟即可。
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糖炒山楂功效:山楂消食健胃,用于肉食积滞、脘腹胀满等,炒过的山楂,消食导滞的作用增强,对于吃多了肉食难消化的人来说,非常适合。
做法:取红糖或冰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加入山楂(切开,留核)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食用。
或直接购买炒山楂泡水喝。
小儿积食的中医有效疗法
小儿积食的中医有效疗法2 020年3月25日,承德堂,贺雪梅、贺文达、米佳。
儿科之症,常以咳嗽为多见,然积食之症亦不少。
咳嗽和积食犯之日久则易患疳病。
小儿积食,很多人误以为是小儿吃多了,其实不然。
小儿若是连续多日饥而忽饱,亦得积食。
名曰脾虚食积。
小儿若是感寒入里,食滞不化亦得积食。
名曰食积夹寒化热。
小儿饱食入睡亦易得积食。
名曰胃呆食积。
小儿吃食时,常生气啼哭,致肝郁气结亦易得积食。
名曰肝郁食积。
小儿先天亏弱,喂食太过亦得积食。
名曰乳食食积。
食积内腑,腐浊不去,蕴而化热。
故小儿食积之症常见发热,且热势绵绵。
甚或高热不退。
是症最是凶险,常常容易引起肠系淋巴发炎。
在治疗时,主在排腐去浊,清腑道而暢气机。
若是多日不大便者当导便以去浊秽。
浊秽一去,热亦随之而去矣。
小儿积食多因脾胃虚冷,乳食不化久而成积。
症见发热緾绵,至夜热甚,腹痛胀满,呕吐吞酸,足冷肚热,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或便秘或热结旁流。
在治疗是症时,可根据情况先行导便以通腑气,而后根据食积所在之病由,给以对症治疗。
脾虚之食积者,当调护脾胃,针扎四缝,再加喂服保和丸以调理。
食积之夹有寒热者,当除邪热,再服保和丸之类,除邪热以服板蓝根为佳。
胃呆食积者,则宜化腐去浊,可喂服保和丸调之。
亦可用;生芪、淮山、白术、当归、枳壳、焦三仙、炒谷芽、鸡内金、党参煎服。
肝郁食积者,当解郁化积,可用生芪、香附、陈皮、淮山、白术、当归、栀子、焦三仙、炒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煎服。
乳食食积者,治之同脾虚食积之治法。
总之,食积之症,首在通腑,一者秽浊得去,二者腑气得通,三者津液之输布可复正常,四者热邪亦可自浊去而退。
而后予以调理,使后天生化有机,正气随之渐复,病亦随之向愈。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常用药方有这些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常用药方有这些积食在小儿身上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小儿过量吃奶或是辅食导致脾胃损伤,就会形成腹胀不消化的现象。
积食的宝宝大便会很干硬,而且气味也很臭,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判断,并积极给宝宝进行治疗。
下面就来看看小儿积食的常用药方。
★小儿积食常用药方中药调理法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神曲、谷芽、麦芽、鸡内金、山楂、莱菔子、厚朴、槟榔、木香、枳壳等。
如用大米50克,白萝卜100克,胡萝卜100克煲粥;或者用鸡内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细末,拌入粥饭中。
每次用细末2克,每天2次。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凡病程比较短,孩子肚子胀胀的,并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功效:以消食导滞为主用药: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常用山楂、麦芽、陈皮、半夏、连翘等中药。
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 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 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病程较长,虽然肚子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功效: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
健脾丸加减。
用药:党参、白术、山楂、神曲、麦芽、枳实、陈皮。
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小儿积食中成药——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
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
小儿食积的偏方
小儿食积的偏方
关于《小儿食积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食积是普遍的儿科常见病,小朋友没有食欲,最心痛的還是当母亲的.可是妈妈们在这个时候就不可以仅仅想方设法给孩子做好吃的,或是带他玩儿,只是应当根据一些小偏方来处理小孩的小儿食积问题.可是提示妈妈们不必无缘无故就带娃到医院开许多的药,这对小孩的生长发育和生长发育都是有不好的影响.那麼像小儿食积那样的疾病有哪些普遍的小偏方呢?
1、食积夹寒型
论治:温中健脾助消化.
技巧:揉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可是手揉的方式一定要依照药方的规定来开展,肯定不可以由于方法不对导致小孩愈来愈不舒服的状况.
选穴及位置:脾土穴、腕阳阴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肚脐及脐周边之腹部
2.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一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冲服.
或是用小青藤香6g,煎水服,1日2次.此方用以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也能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粉末.每天1剂,分2次服.针对肉食过多而导致食积则很有实际效果.
3.红曲米酒100克,下锅内炒热,分2次封袋,更替放置腹部热熨,
每日1次,每一次2~3钟头.用以虚中夹实证研究.一定要留意坚持不懈服食,实际效果才会显著,时断时续的服食不可以充分发挥中药材自身的功效.
根据所述內容的详细介绍能够掌握到,小儿食积那样的病症要不是很严重是能够根据小偏方来处理.可是这仅仅对于于不太比较严重的状况,如果是水平较为深,一定不可以再依靠小偏方.要去技术专业的医院门诊就医,依据医师的医生叮嘱医治和吃药.。
【孩子积食出现内热——中医外治法】孩子脾...
【孩⼦积⾷出现内热——中医外治法】孩⼦脾...【孩⼦积⾷出现内热——中医外治法】
孩⼦脾胃出现积⾷后,往往会积滞郁热。
家长在给孩⼦消积的同时,也要把内热清除掉。
今天给有此问题的孩⼦⼀个简单的处理⽅法,到药房抓100克吴茱萸,研成细粉,⽤时取适量醋
调和,敷在孩⼦的两脚的涌泉⽳上。
祖国的传统医学有⼀个祛⽕的概念,叫“引⽕下⾏”,就是让⽕往下⾛。
⽤吴茱萸粉加醋调成糊给
孩⼦贴脚⼼,就是按照这个“引⽕下⾏”的思路来的。
有的孩⼦咽喉肿痛,也可以⽤这个⽅法来调理⼀下,效果是⾮常明显的。
关注”中医⼉科郑医⽣“,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知识。
小儿积食的应对方法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腻且厚(好象吃的东西都粘上去一样)。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宝宝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
·宝宝肚腹胀满食、消化不好。
3、炒奶糕。将奶糕炒至淡黄色,炒后淀粉变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泻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汤。将大米洗干净,晾至半干炒成焦黄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时,过滤去渣,再加0.4%的食盐煮沸后即可。焦米汤中淀粉变成糊精,易于消化。适用于严重腹泻及消化不良的宝宝。
5、胡萝卜汁。先用胡萝卜500克,洗净捣碎,加入少许水煮10~15分钟,用纱布过滤,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钟消毒后饮用。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 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白萝卜本就是清凉败火的食物,我平时就经常单独做汤给宝宝喝,但可能是因为味道的缘故,孩子并不爱吃,现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红糖,孩子爱吃多了。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那种褐色长长,像是根茎类作物就是山药。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错的。
中医教你认清小儿积食
中医教你认清小儿积食【第一、从食欲看】1、孩子食欲很差:有的孩子没有胃口,一点东西都不想吃,中医讲“伤食者,必恶食:内有所积,外必有所恶”,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
此时往往处于积滞的初期,往往不需要用药,饿两顿,空空肚子就好了,医圣张仲景把这种方法称为“损谷”,他说这类病人“损谷自愈",损谷就是少吃东西的意思,可惜现在的家长能做到的太少了。
2 、孩子食欲超强,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中医讲“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导致积滞的时间长了化热,不仅有食积而且多伴有胃热,所以就“善饥”饿得特别快,但是孩子本来就“脾常不足”,就是说脾脏的运化功能本来就弱,再加上积滞在脾胃,脾脏又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吃越积,越积越吃,直到积热达到一定程度,或突发高烧,或扁桃体化脓。
这类小孩往往比较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而家长往往也认为是孩子抵抗力低,乱用补药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结果可想而知。
3、孩子食欲很旺盛,经常吵着饿,可是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胃胀不消化:中医大家叶天士认为“脾胃阴虚则饥而不欲饮食”,也就是说如果病人的得了脾胃阴虚病,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想吃东西的情况,可是由于孩子本来对饥饱在大脑中就没有什么概念,饿了或者有好吃的就要吃,就会出现吃了不消化的情况。
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积食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比较长,用药不当,伤了脾胃的阴液,造成旧积未除,反而伤了正气。
而此时家长医生往往也以为孩子的积食已经好转,从没食欲到食欲超强,这不是好转吗?可是仔细观察观察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呢?【第二看舌苔】(今天上午中心接诊的一个宝宝的舌苔照片,发烧、反复积食、大便干燥、双眼麦粒肿、咽喉发炎)这个很简单,很多家长也都知道,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有的孩子只在舌头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黄苔而周围没有舌苔,这种情况虽然也有积食但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脾胃阴伤。
小儿食积的中医特色疗法
小儿食积的中医特色疗法在儿科门诊,至少有一半咳嗽的患儿是因食积内热所致。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家长放纵小儿过食辛辣煎炸、肥甘厚腻、生冷寒凉之品及难以消化的食物,或平素常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食,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形成食积。
而停留于胃肠的食积,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可诱发多种小儿疾病。
临床上由食积化热引发的咳嗽日渐增多(包括支气管炎、肺炎)。
小儿食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素乱,主要表现为长期的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
尤以城市独生子女的发病率高。
此症状多发于1-6岁小孩,时间久了则会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食积都有些什么症状,只要符合以下两三项,就要提高警惕啦。
食积都有些什么症状,符合三项要警惕!1.掌握体温。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
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度8,或者37度。
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
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
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
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下眼皮。
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6.看食欲。
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7.看眼睛。
哪两天眼睛没精神,象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8.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儿童积食怎么办
儿童积食怎么办孩子零食肉类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小儿积食怎么办?父母都为此感到头痛。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儿童积食怎么办,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积食很多孩子生的病,都跟家长养护不当有关。
尤其是积食,光想着啥好让孩子吃啥,吃多不消化、肚子胀等“积食”现象也时常发生,愁坏家长。
食物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能量、热量。
如果孩子吃得过多,就会积食生内热,中医上叫“积食郁热”,老百姓叫“食火”。
说白了,就是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
这时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吸收。
这样一来,它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
食物没有被及时地消化吸收,就会郁积生热化火。
积食是小儿生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是因为如果有积食了,就相当于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要倒了,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很多家长都想不到的问题。
专家表示,小儿积食,中医也称“积滞”,是指孩子饮食没有节制,导致停滞中脘、食积不化,引起的一种脾胃病。
饮食不规律,吃饭习惯不好,吃一会儿玩一会儿,或者遇到爱吃的东西暴饮暴食等,都是造成积食的常见原因。
除了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不适,孩子积食还时常出现睡眠不踏实,睡觉时身子不停翻动、磨牙,口臭,手心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发现孩子积食后,首先应迅速减少孩子的饮食量,比如平时每顿饭吃一个馒头,此时可减为每餐吃半个。
同时适当配合一些食疗方,如糖炒山楂、白萝卜粥等。
另外,积食是“标”,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脾虚”,脾虚的孩子更容易积食。
因此,平常可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栗子、小米、红枣等,少吃生冷食物、避免着凉等。
儿童积食怎么办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
侯江红建议,先饮食调节,再考虑用药,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要求助儿科医生。
-饮食调节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小儿积食要怎样治疗才好?
小儿积食要怎样治疗才好?
小儿积食对孩子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容易造成肠胃的负担,并且孩子吸收也不好。
对于积食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如果病情持续的时间较长,不妨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因为中医治疗不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并且中医治疗还是以调理为主。
★ 1、中医疗法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见图下①),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见下图②),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2、家庭护理
吃点山楂当零食: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消油腻,化内积,敛阴开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但山楂片含有较多的糖分,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揉脐摩腹助消化: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脐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宝宝的腹部,动作轻柔地做圆周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宝宝消化。
★ 3、饮食调理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小儿食积中医治疗
小儿食积中医治疗
小儿食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的喂给生冷油腻之食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的腐熟水谷,停滞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
饮食应适度,忌暴饮暴食,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煎炒和肥腻的不消化食物。
常见病因主要是由于过食油腻厚味的食品,聚积不化,气滞不行所致
常见症状食欲不振,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呕吐乳块或酸馊食物、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厌食等
临床表现
1.乳食内积
食欲不振,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呕吐乳块或酸馊食物,大便酸臭或溏薄,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
2.脾胃虚弱
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厌食,夜卧不安,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或夹有乳食残渣,苔白厚腻,脉细弱。
治疗
柴胡三棱饮
柴胡神曲黄芩莪术人参三棱枳实陈皮半夏乌梅青皮茯苓厚朴槟榔甘草姜三片草果仁二瓣水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
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主要疾病之一,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
积食分为有形之积食和无形积食:有形积食一般是孩子饮食无规律,没有节制而形成,偶尔才会发生,这种情况为实证,可到药房选择化积药物调理;无形积食一般是指积食伤到脾以后,形成的脾虚的问题,而脾虚会增加积食的发生次数,属于虚证,这种情况在有积食时候化积,积食消除后,需要补脾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①积食实证的中药外治法: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
制作:将这两味药材研成细粉。
取穴:神阙穴(肚脐子)。
用法:每天换药1次。
可以醒脾开胃,泻热通便。
用于孩子积食的实证。
关注“中医儿科郑医生”,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儿分享。
②积食虚证的中医外治法:中药外治肚兜的方法。
临床上这种类型的积食比较多。
多数家长把这种积食当时实证来调整,当时会有好转,但过后又发作。
在调理长期反复性积食(虚证)的孩子,可以采用中药肚兜的方
法。
在中药肚兜里面放入后天散(补脾气)和消积的(化积散),如果有其他临床表现,再添加相应的对应药物。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外用方剂和皮肤接触带来的过敏性问题,同时又可避免孩子对口服中药的抗拒。
请有积食孩子的家长参考上述思路,到当地找中医儿科医生调理。
关注“中医儿科郑医生”,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