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篇----秋季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082062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b.png)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建议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葱等,以舒肝解郁、行气活血。
春季气候干燥,易引发口渴、喉咙痛等不适症状,因此要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代谢旺盛,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养阳、养脾胃。
建议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以清热利湿、养心安神。
同时,夏季要避免过度贪凉,以免损伤脾胃。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候逐渐转凉,空气干燥,需要注意润肺防燥。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肺、养阴、养皮肤。
建议多吃些润肺防燥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以润肺生津、滋阴润燥。
秋季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多喝水,避免皮肤干燥。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养阴、养骨髓。
建议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以温阳补肾、活血通络。
冬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补肾益精的食疗。
中医四季养生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在春季要养肝、养阳、养筋骨;夏季要养心、养阳、养脾胃;秋季要养肺、养阴、养皮肤;冬季要养肾、养阴、养骨髓。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日常保健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fc16c530561252d381eb6e5c.png)
秋季养肺宜吃十种果蔬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 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 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柑桔: 柑桔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 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 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三)切勿懒床贪睡 降低了心脏及全身肌肉的收缩力,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卧室中空 气混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等病; 懒床贪睡又使昼夜有规律分泌的激素失常,兴奋中枢收到抑制,更 会加重秋季心情抑郁的症候。 (四)秋不忙添衣 秋冻,即“秋不忙添衣”,需灵活掌握;微量的寒冷刺激,可提高 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增快,机体的抗寒 能力增加;秋季切勿过分御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 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 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 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橄榄。 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 的作用。
一、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 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
秋高气爽,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 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 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 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我国 古代民间有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之 一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 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
立秋四季养生之秋保养心脾预防感冒
![立秋四季养生之秋保养心脾预防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6a8035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9.png)
立秋四季养生之秋保养心脾预防感冒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表示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
在立秋这个时节,人体的阴阳气血转换较快,因此保养心脾对于预防感冒和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秋季保养心脾和预防感冒的方法。
一、合理饮食,宜温补益秋天气温的变化较大,再加上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对衰弱,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秋季饮食宜温补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肉类、水果和新鲜蔬菜等。
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和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胃肠道。
此外,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避免边吃边走或熬夜吃饭。
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此外,秋季气候干燥,适当参加一些室内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运动前,注意热身活动,以免引发肌肉拉伤和扭伤。
同时,注意运动后适当补水,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三、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心情舒畅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常常会感到喜悦和满足。
然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和学习压力大,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抑郁等问题。
因此,要学会放松自己,调整心态,减少精神压力。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放松,比如听音乐、瑜伽、阅读等。
此外,与亲友交流沟通也是舒缓压力的有效方法。
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气温变化较大,人体易受寒邪侵袭。
规律作息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每天保证6-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尽量保持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
睡前避免看电子屏幕、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入睡。
睡前可以适当放松自己,比如洗个温水澡、听一段轻音乐等。
五、适当保暖,防止感冒秋季温差变化大,早晚的温度会比较低,容易引发感冒。
因此,适当保暖非常重要。
在秋季出门外出时,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受凉。
尤其是头部、脖子、手脚等容易受凉的部位,要做好保暖工作。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c9d35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a.png)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四季养生的原则。
四季养生是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采取相应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方法,以达到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原则。
一、春季养生1.注意调节情绪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体也处于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这时候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悦心情,避免过度忧虑和抑郁。
2.宜清淡饮食春天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加快,胃肠功能也会有所增强。
因此,春季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易消化的食物。
3.适当运动春天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
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缓和性运动。
4.保护肝脏春季是肝脏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肝脏。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西红柿等。
二、夏季养生1.避免暴饮暴食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容易出现口渴、食欲不振等情况。
但是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季白天长夜短,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避免在午休时间睡过头。
3.适当运动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中暑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防晒和补水,并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
4.保护心脏夏季是心脏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心脏。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绿茶、海带、紫菜等。
三、秋季养生1.调节情绪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
因此,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稳。
2.宜多食用温性食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代谢减缓。
因此,应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
3.适当运动秋季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
可以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缓和性运动。
4.保护肺部秋季是肺部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肺部。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苹果、百合等。
四、冬季养生1.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代谢减缓。
因此,在冬季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宜多食用温热食物冬季气温较低,应该多吃一些温热食物。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6794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8.png)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一、春季养生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人体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中医的养生观念中,春季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养生:1.合理调整饮食:春季气候多变,宜多食用具有“散寒祛湿”的食材,如姜、葱、蒜、辣椒等。
同时,要适量增加蔬果摄入,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注意起居调节: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早晚温差较大,人们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早起晚睡要逐渐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3.适度运动:春季适合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有利于调节情绪。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炎热的天气会使人感到疲惫、易出汗。
中医养生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1.饮食清淡: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所以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尽量少食用油炸、辛辣、油腻等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如黄瓜、西瓜、苦瓜等,以保持补水和清凉。
2.午休充足: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较大,午休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补充体力和调整体温。
3.避免暴晒:夏季阳光强烈,外出时要注意防晒措施,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防护措施,避免晒伤。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阳气渐消的季节,人体阳气也逐渐收敛。
中医养生认为秋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养肺润燥:秋季气候干燥,易导致人体肺部受损。
养生时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2.适度运动:秋季气温适宜,人体精力充沛,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如登山、游泳等,以增强体质。
3.合理安排作息: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人们要注意增减衣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室内外温度的平衡。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阳气蕴藏的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阳气也相对收敛。
中医养生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保暖防寒:冬季气温低,人体易受寒邪侵袭,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好头、颈、胸、腹、腰等寒凉易感部位。
2.合理补充营养:冬季人体消耗相对较大,要适当增加热量的摄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四季养生】秋季养身体哪个部位 秋季养肺很有必要
![【四季养生】秋季养身体哪个部位 秋季养肺很有必要](https://img.taocdn.com/s3/m/fa0c13330066f5335a8121f4.png)
【四季养生】秋季养身体哪个部位秋季养肺很有必要春季养肝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秋季应该养身体的哪个部位呢?秋季养生的重点应该是肺部。
秋季为什么要养肺中医方面认为,肺属于金,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到处都是金黄色,所以说秋天养肺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选择。
在另外,肺部和皮肤黏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天的时候容易伤害肺脏的情况,主要就是由于天气干燥导致的。
另外,我们的呼吸道系统其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外部的物质能够从鼻腔然后再到气管最后进入我们的肺部,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肺部不适的情况。
秋天的时候早晚温差比较大,并且干冷的空气容易伤害我们的身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出现。
如果秋天的时候肺部受到了伤害,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出现一些肺部疾病了,这样更加的麻烦,所以说秋天养肺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爱美女性网秋季养肺吃什么好? 7道养肺润肺食谱推荐秋季养肺一、枸杞黑芝麻粥材料:黑芝麻、大米、糯米、枸杞、糖桂花勺,冰糖勺。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枸杞泡软,糯米要提前浸泡小时。
将水煮开后,放入大米和糯米、黑芝麻。
用小火将粥煮得黏糯后,放入冰糖和枸杞再煮约分钟即可。
吃时浇上一勺糖桂花。
功效: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
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秘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秋季养肺二、山药大枣糯米粥材料:粳米,薏米克,山药(干),荸荠克,枣(干),白砂糖。
做法:糯米、薏仁分别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荸荠、山药去皮,洗净,分别捣成粉末;红枣去核,洗净备用薏仁、糯米下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置旺火上煮至米粒开花;将红枣下入锅内,转小火熬煮成粥;待糯米软烂时,边搅拌边将山药粉洒入锅内,约煮0分钟;将荸荠粉和白糖入锅搅匀,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山药红枣粥是一道汉族药膳。
用山药、红枣、大米熬成的稀饭,有治疗子宫脱垂,肺气肿的功效。
四季养生秋季篇
![四季养生秋季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3842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d.png)
四季养生秋季篇秋季是万物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自然界的各种动物都在忙着储存食物和能量,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
店铺为大家介绍四季养生秋季篇。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之道秋季指阳历8月7日即从立秋之日起,到阳历11月7日立冬之日止,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秋季是收敛、较燥的季节,在中医学五行为金,五脏为肺,五色为白色,无味为辛,情志为悲。
睡前可吃些养心阴的事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藕粉、桂圆肉水等;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心肾相交,有利于阴阳相合,使睡眠达到最佳境界。
早晚可适度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入睡之前,一定要关窗闭户,以防寒湿之邪入侵。
秋气应于肺,燥气可耗伤肺阴,补肺润燥可适当服用梨、蜂蜜、甘蔗、百合、沙参、麦冬、菠萝、香蕉、萝卜等含水分较多的甘润事物,以补充水分,防止口唇开裂等。
特别是晨饮淡炎水,晚饮蜂蜜水,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
秋季谨防感冒;秋季防细菌性痢疾;秋季防便秘;秋季防疟疾;秋防老寒腿;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秋季防支气管炎;秋季防花粉病;秋季防哮喘;秋季防胃病;秋季防肥胖;末秋防冻疮;根据中医学春护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四季健脾胃的原则。
秋季以调理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为主。
经络多分布于手臂前内外侧,腿部前内外侧。
圣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阴气,顺应自然界“秋主收”的规律而重视蓄养阴精,以适应阳气收藏的需要,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四季的秋季养生诀窍秘诀一1.拒绝秋乏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
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但为了不因此影响工作和生活,最好还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99132228f61fb7360a4c65b4.png)
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
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
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
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
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
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皮肤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
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黄帝内经》里关于四季养生最出名的一句话。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秋季养生的方法。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四时养生,实际上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讲脏腑。
所以它讲“肝气、心气、肺气、肾气”,不讲肝脏、心脏、肺脏、肾脏。
古人用词非常妙,如果讲肝脏内变,我们就可以特指是“肝”,可它没讲肝脏,而是讲肝气、心气、肺气、肾气。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到:秋三月,此谓容平。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总结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d107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png)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总结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总结导言:中医养生注重顺应自然,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调整饮食、起居和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达到保健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养生知识出发,详细介绍中医对于每个季节养生的要点和方法。
第一部分:春季养生1. 春季气候特点:春天阳气逐渐升发,气温回升,昼夜温差大。
2. 饮食调理:-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芦笋、菠菜等。
-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葱等。
- 宜多喝温开水或淡茶水。
3. 起居调理:-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运动调理:- 多参与户外活动,如散步、晨跑等。
- 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第二部分:夏季养生1. 夏季气候特点:夏天阳气旺盛,气温高,湿度大。
2. 饮食调理:-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黄瓜、西瓜、草莓等。
- 忌食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 宜多喝凉开水、绿豆汤等清凉饮品。
3. 起居调理:-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阳光下。
4. 运动调理:- 避免在中午和下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进行剧烈运动。
- 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适量运动,如游泳、打太极球等。
第三部分:秋季养生1. 秋季气候特点:秋天阳气渐收,气温适宜,干燥少雨。
2. 饮食调理:- 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 忌食辛辣和油腻食物。
- 宜多喝温热的饮品,如红枣水、菊花茶等。
3. 起居调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使用加湿器。
4. 运动调理:- 可选择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健身操等。
- 避免剧烈运动过度消耗体力。
第四部分:冬季养生1. 冬季气候特点:冬天阳气收藏,气温低,干燥寒冷。
2. 饮食调理:- 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蒜、羊肉等。
- 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物。
- 宜多喝温开水、姜汤等暖身饮品。
3. 起居调理:-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
- 居住环境适当加湿,并保持通风良好。
四季养生之秋季养生
![四季养生之秋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421c6c5fcc17552706220838.png)
秋季养生:起居
起居:天冷注意增衣,“秋冻”,保持足够睡 眠,注意防燥
运动:户外活动,秋天登高,慢跑
调志:秋季易悲,应心情舒畅,乐观积极
秋季养生:疾病预防
防病:润肺止咳,增加免疫力(运动、冷水 洗面),防止秋冬感冒、鼻炎。
流鼻涕,鼻塞怎么办?
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用食中 二指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鼻为肺窍,穴居两侧, 揉之可宣肺气、通鼻窍。
Page 8
Hale Waihona Puke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护国寺中医医院
何谓四季养生?
秋季养生
自然界阳气渐衰,阴寒日生,雨水减少,气候干 燥,天气由热转凉,万物凋零。
人体机能由旺盛到收敛,由阳转阴,秋与肺相应, 五行中属金,五志中属悲。
秋季养生:饮食
多食甘酸:减辛增酸以养肝,多汁果蔬
多喝水:水为阴中之至阴,水为万物之母。秋天 主燥。
四季养生——秋主排毒
![四季养生——秋主排毒](https://img.taocdn.com/s3/m/b624a6d984254b35eefd3436.png)
2011年7月尚泉男子美容SPA养生馆排毒活动策划书四季养生——秋季进补先排毒活动背景据了解,国内排毒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广告轰炸与市场培育,已经使排毒美颜的观念深入人心。
排毒类产品,正在从弹性消费型的奢侈品,向刚性消费型的必需品过渡,排毒市场已经进入收获期。
目前,国内排毒市场产品虽然不少,但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单纯性的胃肠道排泄性排毒,比如: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一品堂芦荟排毒胶囊等。
而现实的市场消费群体则不在满足单纯性的胃肠道排毒,对五脏六腑全身性的排毒产品需求增加。
“圣草净”——作为由国家卫生部下属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起的“全民健康排毒养生工程”唯一指定的排毒产品,不仅满足了目前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国际、国家安全认证。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厂家直接帮助商家快速将“圣草净”产品等健康理念推向消费群体,达到开拓市场,引进更多客源的目的;同时以植入式销售方式,不需要商家投资,以实现三方共同获利的目的。
活动开展会前:由北京华夏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与尚泉男子美容SPA养生馆约好时间、地点,由公司派遣讲师、营养师对美容师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如下:1、为什么秋季进补前需要先排毒。
2、圣草净产品特色,功效等。
3、如何电话邀约客户过来参会。
会中:由北京华夏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组织高级讲师,高级营养师,主持人参会。
会议内容如下:1、秋季如何养生。
2、秋季多发病种。
3、人体为什么会生病。
4、认识毒垢。
5、引起毒垢的原因。
6、毒垢对人体的危害。
7、怎样排出毒垢。
8、圣草净产品介绍。
9、圣草净出单。
会后:由北京华夏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人员对客户进行体验服务,并负责将毒素送医院进行分析检查。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5980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0.png)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养生经典,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养生智慧,对于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四季养生原文展开,带您一起探索黄帝内经中的智慧。
春季养生篇黄帝内经中提到:“春者,发陈乃应,故多风。
……物以时时和,不以时时和,邪气乃生。
”这表明春季养生应注重舒展肝脏、调畅气机,避免疾病的侵袭。
在春季,可以借助适当的饮食疗法调理肝脏,如多食用具有疏肝作用的食材,如柠檬、苹果、菠菜等,以帮助舒缓肝火,并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夏季养生篇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夏四月,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正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时刻。
在夏季,人们需要避免暑湿邪气的侵袭,注意清凉降暑。
饮食上,宜多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滋润体内的阴液,调节体温。
秋季养生篇秋季是天地阳气渐收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其天气凉飕飕”、“此谓天衰”。
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肺防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多食些梨子、白果等润肺食物,同时避免过食辛辣、燥烈的食物,以防对肺脏产生不利影响。
冬季养生篇冬季天寒地冻,人们需要更加注重保暖和防寒。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至阳气绝,地气上腾,故以平旦卧,与时俱起。
”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辣椒、大蒜等,以帮助体内产生热量,维持体温平衡。
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受寒。
总结黄帝内经提出的四季养生原则,以适应自然的阴阳变化,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
春季舒展肝脏、夏季清凉降暑、秋季养肺防燥、冬季保暖防寒,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四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人们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的智慧已经传承至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77a94dc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4.png)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黄帝内经四季养生读《黄帝内经》,可以明白身和心和宇宙的关系。
以下是黄帝内经四季养生,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养生的四个境界养生有四个境界,分别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春季的养生之道春三月(农历正、二、三月),是万物萌发的时节,天地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人们应晚睡早起,起床后松开头发,到庭院里散步,舒展身体,神志随着春天的生机而勃发。
而对待万事万物,也要符合春天生机蓬勃的特点,让它们生长而不要扼杀,应当给予的就不要剥夺,应当增加的就不要减少。
这才是对春天生长之气的正确呼应,也是身体养生的必经之路。
若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脏之气,由于春天阳气不生,到了夏天阳气则不长,那么就会出现虚寒之症,适应夏季的生长之气就少了。
夏季的养生之道夏三月(农历四、五、六月)是草木茂盛万物秀美的季节。
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
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太热,应让心中充满愉悦,心态平和;让万物成长,使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散发。
假设能够调理生气,疏通暑气,这就是适应夏天调养“长气”的道理。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理,心气就会损伤,到了秋天就会生病,造成“收气”的能力减弱,冬天就会重复发病。
秋季的养生之道秋三月(农历七、八、九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形态都已处于平定。
天气转凉,秋风劲急,暑热尽消,地气肃清。
此时应该早睡早起,与鸡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
精神情绪要保持宁静稳定,以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
同时收敛神气,使秋气得以平息;不要胡思乱想,让肺气畅通。
这符合秋天“收气”的道理。
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冬天时会生消化不良的腹泻病,这样阳气在冬季不能储存,人们适应冬天的能力就会降低。
冬季的养生之道冬三月(农历十、十一、十二月)是万物闭藏、生机潜伏的季节。
河水结冰,大地冻裂。
在如此恶劣的外界环境下,人们不要轻易扰动体内的阳气,为避免寒气侵袭,应早睡晚起,等到阳光出现时再起床。
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仿佛埋伏藏起来一样,又像有私心一般,还好像有所收获却又不露声色。
中医保健养生(秋冬养生篇)
![中医保健养生(秋冬养生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ffa6c576a20029bd642d90.png)
限
酒
依据1997年11月美国高血压侦测治疗评估委员会的建议, 正确的饮酒习惯,一天喝酒少于纯酒精30毫升,相当于: 1. 720毫升啤酒 2. 300毫升红酒或绍兴酒 3. 60毫升烈酒(威士忌、白兰地、高粱酒)
体重过轻者及女性应减半,这样的饮酒习惯对血压
无害,并可以使高密度胆固醇升高。
中药治疗
适当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低、中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
等。由于运动时不用大量耗氧,反而呼吸了充足的氧气, 使体内的糖完全分解而释放能量,糖的消耗有利于脂类代 谢,从而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 无氧运动是指强度较大剧烈的运动。由于需要大量耗氧, 而人体在短时间内难以提供,糖没有充足的氧气就不能完 全分解,导致体内乳酸堆积,腰酸背痛。长期剧烈运动易
◆饮食防燥
1. 多补充水分 ---开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梨、橙子、马蹄、莲藕、萝卜 2. 其他滋阴润肺食品:百合、银耳、芝麻、白果、蜂蜜、鸭、兔、龟肉 3. 早晨宜喝粥:玉竹粥、生地粥、百合粥、银耳粥 4. 少辛增酸(辛-肺-金 酸-肝-木 金克木):少食葱、姜、蒜、辣椒; 适当多食苹果、石榴、杨桃、山楂、葡萄等 5. 秋季忌食辛辣烧烤、燥热伤津之品:煎炸鱼、油条、炒花生、煎蛋、 花椒、桂皮、狗肉。生冷之品、瓜类也不宜多食——“秋瓜坏肚” 6. 注意事项:上述饮食适宜于脾胃正常或阴虚体质者,脾胃虚寒、常腹 泻者慎用
常见食物的四气分类
性温:糯米、黑米、西米、高粱、黄牛肉、牛肚、
狗肉、羊肉、鸡肉(微温)、羊奶、虾、桃子、 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金橘、杨梅、石榴、 樱桃、松子仁、核桃仁、葱、大蒜、韭菜、香菜、 洋葱、南瓜
性热:辣椒、胡椒、肉桂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28191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引言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养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黄帝内经》,人体和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因此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口诀,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春季养生口诀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宜调养肝脏和脾胃。
根据《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护肝脏:春季养生应注重保护肝脏,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清肝明目。
2.调理脾胃:春季是脾胃阳气充足的时候,可以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体力。
3.适度运动:春季宜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晨练、散步等,有助于健康和增强体质。
夏季养生口诀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人体易出现阳气亢盛和阴气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饮食清淡:夏季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清爽、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鲜等,有助于消暑和补充水分。
2.避免过度疲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疲劳,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充足的休息。
3.心情愉快:夏季阳气旺盛,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脾气暴躁。
秋季养生口诀秋季天气逐渐干燥,人体容易出现肺燥和阴液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补充阴液:秋季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芝麻、莲子等,有助于滋润肺脏和养护阴液。
2.锻炼健身:秋季适宜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改善肺功能。
3.预防感冒:秋季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提高免疫力。
冬季养生口诀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易受寒邪的侵袭。
根据《黄帝内经》,冬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暖防寒:冬季宜多穿衣保暖,防止受寒,切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减少感冒和其他寒冷疾病的发生。
中医四季养生秋季养生PPT课件
![中医四季养生秋季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116a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8.png)
保持卧室安静、舒适、温暖,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024/1/30
18
05
起居调护
2024/1/30
19
秋季起居调护原则
早睡早起
秋季应早睡早起,与鸡同鸣,使 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
适当秋冻
秋季天气转凉,不要过早、过多 增加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
,提高抗寒能力。
心态平和
保持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以良 好的心态应对季节变化。
24
自我保健按摩手法介绍
揉腹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腹,可促进肠道蠕 动,缓解便秘。
搓腰
用双手掌心上下搓摩腰部,可起到温肾壮腰、固 精益肾的作用。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用拇指按揉可起到健脾 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2024/1/30
25
定期体检,关注健康指标
血压
秋季血压容易波动,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水 平。
10
03
运动锻炼
2024/1/30
11
秋季运动锻炼原则
01
02
03
量力而行
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 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 体损伤。
2024/1/30
持之以恒
秋季气候宜人,是锻炼的 好时节,应坚持运动,保 持身体健康。
动静结合
除了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外,还应注重休息和静养 ,避免过度疲劳。
12
适合秋季的运动项目
散步
秋季气候凉爽,适合进行 轻松的散步运动,有助于 促进消化、舒缓压力。
2024/1/30
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 适合秋季练习,有助于调 节呼吸、增强内脏功能。
四季养生秋季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四季养生秋季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eb75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e.png)
四季养生秋季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动物们都在忙着储存食物和能量,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身体的养生,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根据中医学的五行理论,秋季属于金,五脏为肺,五色为白色,无味为辛,情志为悲。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
秋季的养生重点在于调理肺经、大肠经、脾经和胃经。
这些经络多分布于手臂前内外侧和腿部前内外侧。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阳气的需要,我们需要重视蓄养阴精,顺应自然界“秋主收”的规律,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在秋季,我们需要注意保养阴气,避免秋乏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睡前可以食用一些养心阴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藕粉、桂圆肉水等。
同时,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可以促进心肾相交,有利于阴阳相合,使睡眠达到最佳状态。
在秋季,燥气可耗伤肺阴,因此补肺润燥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措施。
可以适当服用梨、蜂蜜、甘蔗、百合、沙参、麦冬、菠萝、香蕉、萝卜等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以补充水分,防止口唇开裂等。
特别是晨饮淡炎水,晚饮蜂蜜水,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
在秋季,我们需要注意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感冒、细菌性痢疾、便秘、疟疾、老寒腿、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炎、花粉病、哮喘、胃病、肥胖、冻疮等。
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卫生等。
秋季养生的秘诀秘诀一:保持身体健康秋季是感冒、咳嗽等疾病高发期,因此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保暖,穿衣服要合适,避免着凉。
其次,要充足睡眠,保证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饮食方面,应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钾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
同时适当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秘诀二:拒绝秋燥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口鼻咽喉干燥、燥咳、大便燥结、口唇干燥、皮肤干裂和毛发脱落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养生篇----秋季一、中医秋季养生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但重要的是顺时养生。
那秋季养生又重在何处?总括来说,秋季养生宜“养收”。
初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气温仍然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感觉更加闷热,故有“秋老虎”之说。
但白露以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人们尤易患病,所以又有“多事之秋”的讲法。
因此,秋令养生,都应遵循“养收”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
秋季养生应舒畅情绪秋季气候日渐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
《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了秋天精神调神的具体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说,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并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这就是顺应秋季季节特点,在精神上养收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秋季养生应养肺御邪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
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昼夜温差变化大,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
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时症状也往往加重。
所以秋天要特别关心肺,因为燥邪首先犯肺,易出现干咳无痰,儿童尤甚,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秋季存在温、燥、凉多种气候,人们首先必须注意衣服的增减,朝晚觉得有凉意时不妨多披件衣裳。
而部分怕冷的人可以进行一点锻炼,逐渐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
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的秋天养生方法“秋冻”,意思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
这样,不但逐渐增强体质,也能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
二、秋令保健要以养肺为主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
中华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主。
早睡早起,起居顺时中医提倡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
秋季是万物收获的季节,天高气爽,早睡早起,养神宁志;坚持晨练,使肺气清,外邪不易侵入。
秋天正是练气功、打太极拳的黄金季节。
哮喘、老慢支病人在秋季更应注意养生保健、预防发作;已发病者应抓紧治疗,以减轻入冬后更严重的症状。
固护肌表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
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进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胃,是肺脏养生之首要。
滋燥润肺秋令保健养肺为先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
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
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防忧伤肺惊思惊恐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忧伤肺最甚。
现代医学证实,常忧愁伤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
特别到了深秋时节,面对草枯叶落花零的景象,在外游子与老人最易伤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复发或加重。
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补脾益肺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
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即中医所谓“培土生金”),增强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饮食养肺秋季饮食以养阴润肺、润燥生津为宜。
饮食宜清淡、爽口,多食秋令时鲜果蔬,如荸荠、梨、百合、萝卜、柿和橘等。
秋季进补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采用“益阴补气”之法,具体方法有食补和药补。
合理食补:食物调补,主要是进食清淡、品种多样的可口饭菜和新鲜水果。
红枣、银耳、梨、橄榄、百合、鲜藕和鲜芝麻、莲心、蜂蜜等柔润之品,均是秋补佳品。
早秋食补必须注意脾胃功能,忌烟酒,少用烧、烤、油腻和辛辣燥热及大辛大热的食品。
此外,秋天应多吃有健脑活血和兴奋精神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鱼类、香蕉、牛奶、蛋类和豆制品等。
亦可饮用绿茶、咖啡和食用巧克力等饮食,能兴奋神经系统,驱除悲忧情绪,明显改善心境。
适当药补:药物进补主要以益气、养阴之品为主,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白术、北沙参、生地、麦冬等。
多补水分、多吃水果以润肺:秋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比夏天闷热中要快,故秋季人体同样容易失水。
秋季每日至少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或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5分钟,每日三五次即可。
更为简便的方法是去购买一台加湿器。
要多吃水果特别是梨、百合和莲心,它们既能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又有抵御呼吸道疾病的功能。
饮水要合理,少量多次;若体育活动量大时更应多饮水。
食药粥以润肺:秋天需防燥护阴、滋阴润肺,粥能和胃健脾,润养肺燥,适当多食大有裨益。
药粥为秋日佳品,老少病弱皆宜。
如梨粥、芝麻粥、菊花粥、胡萝卜粥、茯苓粥、香蕉粥、红枣粥和百合粥等,它们皆为“药食两宜”的物品,适当进服能收到益肺润燥、滋补强身的双重效果。
药粥须热食,特别是老年人和胃肠道虚弱者。
按摩鼻部,以开肺窍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
不少人鼻黏膜对冷空气异常敏感,秋天一到冷风一吹,就伤风感冒;还有的人对秋季花粉过敏,鼻咽发痒,喷嚏不断,甚至诱发气管和肺部感染,迁延难愈。
应从初秋即坚持冷水洗脸,并按摩鼻部,有助于养肺。
疑为过敏性鼻炎者,应到医院及时诊治,以阻断过敏反应的持续发展常运动以健肺“秋燥”最易犯肺伤津,导致多种疾患,故秋季应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
可根据个人的年龄、体质、喜好和兴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做操、打球、爬山、郊游、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和练气功等。
秋天运动应柔和、不可太剧烈,因“秋须守其内”,不可进行激烈运动以致大汗淋漓,否则汗液流失太多易伤津液。
中医认为,汗为人体津液所化,过度出汗会耗阴伤肺,不利秋日保健。
我国民间有九九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约上亲朋好友,郊游爬山、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不但锻炼身体、欣赏风景、调剂生活,而且能开阔胸襟、使人心旷神怡,消除忧郁、悲伤和惆怅的不良情绪,真是“一举多得”。
但老年人登山宜缓上,途中多休息几次。
不要追赶别人,也不要与他人比速度。
同时从初秋起即进行耐寒锻炼,以加强对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和晚秋寒潮的适应能力。
三、初中晚秋养生技巧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
《四时纂要》载:“取枸杞浸酒饮,耐老。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
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
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C、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抗病能力。
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
专家指出,秋冬季节之交(约十一月份)为心肌梗塞的高峰期。
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
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切忌进食过饱,其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
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两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四、【秋季保健】秋季养生指南: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
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
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
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起居调养】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
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有人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秋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缩增多,口干咽燥。
还可见毛发脱落增多,大便亦易干结。
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当多吃水果和补充水分。
秋令气温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应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
【饮食摄养】秋属肺金,主收。
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
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
因此秋季在饮食上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之外,还须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饮食自信,肠胃及伤”。
【精神养生】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会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这时,人们应该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运动护养】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在锻炼时,一方面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另一方面要针对季节特点进行自我锻炼。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
秋天气候多变,天气渐冷,此时可逐步进行一些耐寒锻炼。
【保健防病】秋季是肠炎、痢疾、乙型脑炎等病的多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