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监测预报

合集下载

松毛虫能预测气候吗

松毛虫能预测气候吗

松毛虫能预测气候吗1、松毛虫的生活习性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松树上有许多缀着一个个白色的小圆柱。

每一个圆柱都是松毛虫妈妈产的卵。

小圆柱的上面还有层层叠叠的鳞片,这鳞片很柔软,盖在小圆柱的上面,它可以给松毛虫宝宝取暖,这些鳞片是松毛虫妈妈从自己身上取下来的。

可以看出松毛虫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

松毛虫的卵会在9月份孵化。

松毛虫从卵里爬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啃食自己巢穴的针叶,就会落到附近的枝叶上。

有时4、5只松毛虫会一起落到同一根枝叶上,这便是未来毛虫大军的雏形。

松毛虫们有时候会一起排队觅食。

每一只松毛虫都有可能当领袖。

它们每天可能会走30米的路程去觅食。

第一只松毛虫不论做什么动作,后面的毛虫就会跟着它做。

松毛虫是气象预报员。

正月里松毛虫会进行第二次脱皮。

虽然它不像以前一样漂亮,但是它增添了一个器官,这对它非常有帮助。

它的身体里有许多小裂缝,小裂缝里有许多“瘤"。

如果第二天会下雨,那么头一天晚上它们就会躲在巢穴里;如果第二天天气晴朗,那么头一天晚上它们仍然会出门觅食。

(1)松毛虫能预测气候吗扩展资料:松毛虫的大量发生不但使林木遭受严重损失,同时也直接威胁着林区的人畜安全。

人畜接触到松毛虫的毒毛后会引起皮肤发炎、关节肿痛,以至终生残废。

一旦体内摄入毒毛,将会引起肠胃发炎、溃疡,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由松毛虫引起的人类疾病医学上称之为“松毛虫病”,近年来曾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近段时间谋道辖区森林内野生菌生长快、且多为杂菌,集镇上销售野生菌较多,森林内的植物也潜伏着无法预知的疾病危险,为防患于未然,保障辖区内的群众身体健康,谋道食药监所正加强巡查和整治,对于销售野生蘑菇的一律没收销毁处理。

2、《昆虫记》里作者称2什么是“小小气象预报员”松毛虫能预测天气,它是小小气象预报员。

冬天和晚上的时候,是松毛虫们最活跃的时候,但是如果北风刮得太猛烈的话,天气冷得太厉害,而且会下雨下雪或是雾厚得结成了冰屑,在这样的天气里,松毛虫总会谨慎地呆在家里,躲在那雨水不能穿透的帐篷下面。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基本知识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基本知识

一、概述(一)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意义和特点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是指森林保护工作人员根据森林害虫发生规律、近期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结合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估计害虫未来发生发展趋势,及时通报有关林业部门,使之能依照测报的信息,作好害虫防治工作。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相比又有其特点。

①种群估计难度更大。

森林树高林密,冠幅庞大,对害虫进行抽样估计比较困难。

②建立预测模型的过程复杂。

森林昆虫群落中的相互关系往往是非线性的,有阈限、饱和点和时滞,一般包含许多随机性的相互作用,许多过程具有后效性。

由于这些原因,组建预测模型相当复杂。

③预测预报的时限较长,森林害虫预测预报中的短期、中期、长期预测预报的期限有时比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的时间长。

(二)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按预测预报的内容划分①发生期预测:是对害虫的卵、幼虫(或若虫)、蛹、成虫等某一虫态或虫龄出现或发生的初盛、高峰和盛末期进行预测。

②发生量预测:是对害虫可能发生的数量或虫口密度进行预测,了解是否有大量发生的趋势和是否会达到防治指标,以确定是否开展防治工作。

③分布蔓延预测:是对测报对象可能分布和蔓延危害的地区进行预测,以确定采取控制其扩展、蔓延危害的措施。

④危害程度预测:是在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预测测报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

以轻、中、重表示。

其划分标准是:叶部害虫,树叶1/3以下被害为轻微,1/3—2/3被害为中等,2/3以上被害为严重;树干及枝梢表面的害虫,树干及枝梢被害20%以下为轻微,21—50%为中等,51%以上为严重;树干及枝梢的钻蛀性害虫,以树干及主梢被害株率10%以下为轻微,11—20%为中等,21%以上为严重;种实害虫,种实被害率10%以下为轻微,11—20%为中等,21%以上为严重。

按预测预报期限的长短划分①短期预测:通常根据害虫前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时期和数量预测后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时期和数量。

预测期限较短,仅在一个世代或半年以内。

松毛虫灾害监测与防治方法

松毛虫灾害监测与防治方法

松毛虫灾害监测与防治方法摘要从固定标准地调查、性信息素引诱、卫星遥感等3个方面总结了松毛虫灾害监测方法,并从营林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杀虫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松毛虫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松毛虫;灾害监测;防治松毛虫,通常又被称为毛虫、火毛虫,对于松树林来说是最主要的害虫。

松树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但松毛虫一旦大面积发生,将会对松树的生长造成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

如何更准确地预测松毛虫的发生和进行松毛虫的防治已成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松毛虫作为松树林头号虫害,其综合防治措施要通过监测和防治相结合。

监测方法可采用固定标准地调查监测、性信息素引诱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几种方法,重点研究和发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手段,综合运用。

采用营林技术、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等方法。

1 松毛虫灾害监测方法松毛虫的监测关系到松毛虫防治方案的制订,监测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防治效果的好坏。

通常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监测。

1.1 固定标准地调查监测固定标准地调查监测方法是选择固定的地方和固定的植株作为监测对象,记录灾情发生情况的方法。

首先在松树林中选择30~50块0.2 hm2以上的松树林作为固定的调查标准地,将这些标准地的各种因素作好记录。

然后在每一片固定标准地选择20~30株的松树作为标准株来进行监测。

标准地和标准株一旦选定好,就不要随意更改,以免造成数据的不连续性,监测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对于标准株的监测应贯穿松毛虫的整个生育期,调查松毛虫的卵、幼电虫密度等数据,并及时进行处理汇总分析。

1.2 性信息素引诱监测性信息索引诱监测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引诱剂吸引松毛虫进行监测的方法,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且费时低成本。

首先,选取好放置诱捕器的地点,通常每0.2 hm2放置1个,而且在放置的时候应该注意挂在位置较高的树冠上。

然后,可以每天或隔天对诱捕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马尾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

马尾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
马尾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 治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马尾松常见病害 • 马尾松常见虫害 •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案例
01
马尾松常见病害
马尾松赤枯病
总结词
由病菌引起,主要危害新梢和针 叶。
详细描述
病斑初期为黄褐色,后变为灰白 色,针叶枯黄,严重时整株死亡 。多发生在5-6月和9-10月。
马尾松枯梢病
总结词
由病原菌引起,主要危害新梢。
详细描述
病斑多从叶鞘开始,逐渐扩展到侧枝和主干,导致整株枯死。多发生在4-6月和 9-10月。
马尾松毛虫病
总结词
由马尾松毛虫幼虫引起,主要危害针 叶。
详细描述
毛虫大量取食针叶,导致针叶枯黄脱 落,影响树木生长。多发生在春季和 秋季。
02
马尾松常见虫害
松材线虫病
症状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 ,会导致马尾松针叶失绿、黄化
,进而整株枯死。
传播途径
通过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和木材 传入;清除病死木,减少传染源 ;喷洒杀虫剂或设置诱木诱杀媒
介昆虫。
松突圆蚧
症状
松突圆蚧是一种介壳虫,寄生在马尾松的枝干上 ,吸取树液,造成枝干枯萎。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对于 马尾松而言,农业防治包括选择健康种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度 修剪等措施,以提高树体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清理林下杂草和枯枝落叶,保持林内卫生,以减少病菌和害虫的滋 生。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树种搭配,提高林分的通风性和光照效率,降低病 虫害发生的机率。

监测松毛虫实施方案

监测松毛虫实施方案

监测松毛虫实施方案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农作物和森林树木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需要实施科学的监测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监测松毛虫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首先,监测松毛虫的实施方案需要确定监测的时间和地点。

通常来说,松毛虫的孳生期在春季和夏季,因此监测时间应选择在这个时段。

同时,根据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确定监测地点,可以选择一些可能受害的农作物和森林地区进行监测。

其次,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粘虫板法、诱虫灯法、生物学调查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进行实施。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设备的设置和维护,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监测松毛虫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

监测人员应当及时记录监测结果,包括松毛虫的数量、分布情况、孳生期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松毛虫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监测松毛虫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机制。

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农民群众发布,提醒大家注意松毛虫的防治工作。

同时,一旦发现松毛虫数量异常增多或者造成严重危害,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监测松毛虫的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系统的数据管理,才能及时了解松毛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能够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重视,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和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酉阳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酉阳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植物医生ZHI WU YI SHENG热处理两种方法。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植物安全,害虫不产生抗性,天敌来源广,且有长期抑制的作用。

但往往局限于某一虫期,作用慢、成本高、人工培养及使用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必须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生物防治可分为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病和保护天敌(姬蜂、广肩小峰、猎蝽、螳螂)等。

5.药剂防治5.1食叶害虫防治国槐尺蠖、杨树枯叶蛾,天蛾类幼虫等,可喷施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5.2刺吸式害虫刺吸式害虫主要有红蜘蛛、介壳虫、蓟马、粉虱、蚜虫等。

可喷施15%扫螨净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40%速扑杀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介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粉虱和木虱;用25%吡蚜酮悬浮剂1500~2000倍液防治粉虱和蚜虫;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蓟马和蚜虫。

5.3天牛幼虫对浅层为害的天牛幼虫,可在树干上刷内吸性较强的45%毒死蜱乳油100~500倍液;对深层为害的天牛幼虫,可插“敌敌畏”毒签,用黏泥封口,形成密闭“毒气室”熏杀幼虫,效果较好[4]。

参考文献[1]贾倪高.枣树星天牛的防治[J].湖南林业,2009(4):29.[2]彭月英,张强潘,陈方景.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140-141.[3]丁银花,樊丽春.缙云县原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14-217.[4]薛小娟,闫茹.柳树光肩天牛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2010(22):174.酉阳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胡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局,重庆酉阳409800摘要:经多年林地调查和室外饲养观察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在酉阳县一年发生3代,世代交替,虫态重叠,以低龄幼虫越冬。

崇义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其控制措施

崇义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其控制措施

关键 词:松毛虫:发生规律 ;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 号:¥ 6 . 734 l 2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编 号:10 -4 4 2 0 )0 一o 4 —0 0 6 2 9( 0 9 1 02 3
崇义 县有松 林面 积 52万 h ,是松毛 虫常 发 . m
制 松毛 虫发生 ,发生面 积显 著下 降 ,成 效 明显 。
县 。 由于气 候适 宜 ,食料丰 富等 原因 ,每 隔 35年 ~
松 毛 虫就会 周期 性发 生 。19 9 4年后 我县通 过加 强虫 情 测 报 ,采 取 营林技 术和封 山育 林 ,生物农药 防治 轻度 发生 面积 ,化学 农药压 低 高虫 口密度 ,黑光妁’
2 监 测 预报
21 建 立健 全虫情 监测 网络 . 我 县在松毛 虫常灾 区每 10 0 2 0 0 h 设一 0 ~ 0 m 名 兼职测 报 员。全县共 设 了 2 名具有 中专 以上学 5
历 ,热 爱本职工 作 ,责 任心 强 ,经 过专业 培训 ,能 熟练 掌握 测报技 术的兼 职测报 员 ,负责 乡镇虫 惜测 报 作 。兼职测 报员在 做好 吲定洲 报点监 测 ]作 的 1 二
同时 ,还 充分发 挥护林 员查报 虫情 的作州 。护 林 员 每 天都要 巡 山护 林 ,我 们把 查报 虫情 的任 务落 实到
生态环境极不利于寄生虫、寄生蜂、益鸟类等天敌 的正常栖息、繁衍 ,无法提高松林本身对松毛虫危
害的 自控 能力 ,导致松 毛虫 危害 愈来愈猖 獗 。1 9 94
年 后 我县通 过加 强虫情 测报 ,采用 综合 防治措施 控
3 控制措施
收稿 日期 :2 0 .2 1 0 90 -1
从而调 动 了护林 员查 虫报情 的积 极性 ,形成 了 比较 完整 的虫情监测 网络 。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

预防性喷药
01
在病虫害高发期前,定期喷洒预防性药剂,有效预防和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
治疗性喷药
02
当发现病虫害时,及时喷洒治疗性药剂,有效消灭病虫害,防
止病害扩散。
合理使用农药
03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
药,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性昆虫、鸟类等 ,通过它们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森林生态平衡受影响
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会影响森林生态平衡,导致其他植物和动物 的生长和生存受到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病虫害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马尾松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病害如松材线虫病、松瘤病等;虫害 如松毛虫、松褐天牛等。
分布
马尾松病虫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其中病害的发生较为普遍,虫害则因地区 而异。
02
马尾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松苗猝倒病
症状识别
松苗猝倒病是一种由土壤中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侵染 马尾松等松科植物。感染猝倒病的松苗在未出土前易发生猝 倒,无法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土地进行育苗,避免 使用低洼地和粘重土壤。进行土壤消毒,用敌克松或苏农 6401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加强苗期管理,及时进行排灌, 合理施肥,增强苗木抗性。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
2023-10-28
目录
•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概述 • 马尾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马尾松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 马尾松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马尾松病虫害是指其受到外部或内部有害生物的侵害,导致其生长不良、产 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作者:陈炳雄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7期摘要: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本土树种,典型针叶树种,分布范围广。

马尾松繁殖能力强,耐干旱、贫瘠,生长速度快、丰产、优质,其用途非常广泛,在建筑、造纸、化纤、家居等行业都是很好的原材料。

所以,培育优良的马尾松树种成为南方一些地区人们的热衷,比如广西的岑溪市,在这方面发展就很迅速,目前松林面积近11.33万hm2,占岑溪市林业用地20万hm2的56.7%。

但是,马尾松的病虫害却极大地影响着马尾松林的生长和发展,为此,本文就马尾松常见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探讨,对松毛虫等食叶害虫和松突圆蚧以及松梢螟等常见病虫害的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论述,以供马尾松病虫害防治作为借鉴。

关键词:马尾松;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421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1.1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危害特征马尾松毛虫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市)均有发生,在广西岑溪1a发生4代,是我国松林第一大害虫。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为害松林,幼虫一般可分为6龄,低龄时集中取食,第3龄后分散为害。

当出现松毛虫大发生时,大量的马尾松林遭受严重影响[1]。

如果防治不及时,马尾松毛虫就会继续扩散蔓延,严重时,全部针叶被吃光,松林就像被火烧了一样。

如果连续几代危害则会造成连片的松林枯萎死亡。

木材、松脂的产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森林生态环境也会遭受严重破坏。

另外,松毛虫的幼虫还具有毒毛,能够使人发生皮炎和关节肿痛,甚至严重的会导致残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非常大。

根据本人的长期观察,松毛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马尾松林的林分状况和环境因子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高海拔、松阔混交林或者植被覆盖度较高的林分,发生松毛虫的几率较低;在低海拔、干旱的丘陵地区的松林质量差或者植被覆盖度低的林分,大面积发生松毛虫的几率就高。

第一章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概述

第一章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概述

第一章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概述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有害的任何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或品系)或生物型。

包括害虫、病原微生物、害鼠(兔)和有害植物。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9545.22万hm2,但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质量差,树种单一,人工林比重大是不争的事实,为林业有害生物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客观条件。

多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生态建设的重要制约因子之一,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近年来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1000多万 hm2,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约1100亿元。

由于林业有害生物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功能损失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就成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的主要任务包括三方面。

一是监测调查,即通过线路踏查结合标准地调查,准确掌握林间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等实时动态信息。

二是预测预报,即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历史与现实资料、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寄主、环境、气象等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对调查采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预测未来发生发展趋势,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三是防控决策,即根据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信息科学制订防治方案,供决策者参考,指导林权所属单位和个人适时开展预防与科学控灾。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监测预报是基础和关键。

监测预报工作是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先行和耳目,是制订防控预案的基础。

只有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动态趋势,在其大发生前有针对的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大发生时的及时除治,才能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果。

第一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主要内容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和连续观测,获取其发生情况的基础数据,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动的林分健康状况、天敌、气象和人为活动等相关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做出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及时发布到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林地所有者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马尾松毛虫是松林系统中的常见昆虫之一,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南山林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措施,南山林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有着大面积的马尾松。

下面一起学习南岸区南山林场马尾松毛虫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南山林场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南部河谷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干旱,易导致马尾松毛虫等食叶害虫的暴发。

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工作,从源头降低发生概率。

1马尾松毛虫发生现状为有效监测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趋势,在马尾松林区安置黑光灯,结果表明松毛虫主要集中在往年发生较严重的区域;从黑光灯收集的马尾松毛虫数量及雌雄虫比例来看,雌虫数量较多,通过监测分析,必须做好松毛虫防治工作。

2马尾松毛虫防治措施2.1生物防治2.1.1施用白僵菌高孢粉白僵菌是近几年来林场在防治松毛虫时使用的一种最常见药物,其为真菌性杀虫剂,药效强,但对人畜无害,残留、污染较少。

白僵菌分为粉剂和乳剂两种。

在防治实践中,施用量以粉剂每克含量100亿孢子,每667m2用量0.5kg;乳剂每mL60亿孢子,每667m2用量150mL,在幼虫越冬前(11月下旬)和越冬后(2—3月)施药效果最为理想。

2.1.2释放赤眼蜂采取“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释放赤眼蜂等寄生蜂卵于林场重点发生的较场坝、放牛坪、大垭口、法国教堂等区域,放蜂期与松毛虫大致发生期一致,即蜂、卵相遇时,寄生卵携带的病毒能大规模杀死松毛虫,操作较简单,对人畜和环境无毒、无害,防治效果较好。

2.2物理防治利用松毛虫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特征,在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老熟幼虫化蛹盛期开始在林区安置黑光灯(220伏、20W)。

一般选择在开阔地设置,6.7~10hm2设1盏黑光灯,5月份安置于马尾松密集的林区,选择漆黑、闷热、无风的夜晚于9点左右开灯,诱虫效果最好,有效降低了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2.3防治采用防治法是防治林区病虫害的有效方式。

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松毛虫是我国的重大森林病虫害之一,其平均每年发生面积有2000至4000万亩,常造成严重灾害。

为了全面系统地实施松毛虫虫情和灾情监测,分析和掌握松毛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松毛虫灾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确实及时、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鉴于各地松毛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已经成熟,因此本办法重点放在发生量和发生范围的监测、预测上。

1虫情、灾情监测松毛虫虫情、灾情监测主要依靠中心测报点所在地区进行的线路踏查、固定标准地调查、灯诱和性诱等手段,来掌握松毛虫的发生情况,提供抽样信息,并长期积累第一手资料,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松毛虫发生规律;通过详细的线路踏查,在测报点覆盖范围内对松毛虫实施有效监测;利用灯诱和性诱等方法实施松毛虫的早期监测与发生趋势的分析。

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应用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实现松毛虫害的遥感监测。

1.1线路踏查1.1.1发生类型划分,根据松毛虫历年发生情况及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以村或小班为单位划分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三种类型。

1.1.2各省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按森林经营的小班,对相同类型并集中连片的林地划为一个防治小班(以下简称小班),统一编号。

1.1.3在中心测报点监测覆盖范围内,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踏查路线(可设计为较为固定的巡视路线),巡视路线要覆盖常灾区的90%,在发生区应根据需要及时设置临时路线。

1.1.4在每代卵期和幼虫期对发生情况按巡视路线进行详细线路踏查,发现有虫情或灾情的小班,要立即设立临时标准地进行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要大于3亩;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5—10株标准树,进行虫口密度、针叶损失量的调查。

填写虫情调查表(表1)。

在每代防治后也要将防治情况添入表1,并汇总成,得到表4。

1.2固定标准地调查在松毛虫常灾区和偶发区中松毛虫易发生的区域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地,设立若干固定标准地,通过对标准地的定期调查,获得中心测报点关于松毛虫的虫情、针叶损失量等资料。

叶部及枝梢森林害虫的监测预报

叶部及枝梢森林害虫的监测预报

第五章叶部及枝梢森林害虫的监测预报我国森林害虫种类众多,根据其危害部位,大致分为叶部害虫和蛀干(枝、梢、果)类害虫。

叶部害虫是指取食林木叶片的害虫,包括松毛虫类,以及部分蚧虫、鞘蛾、舟蛾、毒蛾、刺蛾、尺蠖、叶蜂、竹蝗等。

蛀干害虫是指危害林木树干、枝梢以及果实等的害虫,包括天牛类、蠹虫(蠹蛾)类和象甲及其它害虫。

第一节松毛虫类害虫的危害与调查我国的松毛虫种类多、分布广,但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只有6种,分别是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

1.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

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 thunbergii、湿地松P.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和南亚松tteri 。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0mm~32mm,翅展42.8mm~80.7mm;雄蛾体长21mm~32mm,翅展36.1mm~62.5mm。

头小,下唇须突出。

前翅较宽,外缘呈弧形弓出,翅面有3、4条不很明显而向外弓起的横条纹,沿外横线黑褐斑列的内侧为淡褐色。

后翅三角形,无斑纹。

幼虫头黄褐色,胸部第2、3节间背面簇生毒毛带,明显,蓝黑或紫黑色,有光泽。

体侧生有许多灰白色长毛。

3龄以后幼虫第9腹节腹板前缘2/3处有1个近透明的浅色圆斑。

生物学特性1a1代~5代。

在河南信阳地区,1a以发生2代为主;在长江流域诸省1a发生2代~3代;而在广东、广西、福建南部1a发生3代~4代,海南1a发生4代~5代。

越冬幼虫于翌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

在长江流域一带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结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

5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7月上旬结茧化蛹,7月中旬羽化产卵。

7月下旬孵化出第2代幼虫:一部分第2代幼虫正常的于9月上旬结茧化蛹,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出第3代幼虫,第3代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思路与措施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思路与措施

目前的预测预报算法,特别是发生量预 报算法,多是宏观预报算法,对于基于 小班的微观预报,也即精细化预报算法, 研究的还很不充分。
对于微观预报算法,除了传统的预测预 报方法、算法之外,还可以引入元胞自 动机、房室模型,进行基于小班的预测 预报。
预 算测 法预

元胞自动机模 型,Cellular Automaton,复 数为Cellular Automata,简 称CA,是一个 时间和空间都 离散的动力系 统,大量元胞 通过简单的相 互作用而构成 精态系统的演 化。
诱捕监测点,或标准地监测外业,可以在设立点的周边,聘请文化程度较 高、责任心强的农民为森防员,进行外业调查,以解决目前县级林检机构 人员不足的问题。
利用国家林业局建成的林地一张图,按 树种,或者按村、乡镇进行快速录入, 或者室内勾绘、室外移动终端现场勾绘 录入,从而就可以建立基于小班的林业 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基于小班的录入效率,可能还要高于将 要实施的按乡镇录入效率。
房室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一种数学模型。房室模型是将 机体视为一个系统,按系统动力学特点将系统分为若干个房室,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就林业有害生物预测而言,可以将小班作为房室,建立基于小班的预测预报模型。
新防治系统“测报管理”的 “国家级测报点”上报数据中, “虫情动态”、“短期预报”, “发生历期调查表”、“工作 月历”等,上报的是非结构数 据,不利于数据的提取、分析 与利用。 建议:修改成结构化数据格式 上报。
建议:根据地理、气候、森林资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 况,在现有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中,选择条件好的,开展基 于小班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量、危害程度监测,并设 立1~2个诱捕监测点或标准地,进行发生期监测。
例如:在安徽省,美国白蛾皖南、皖北各选一个测报点,松材线虫病只要 选择一个测报点,马尾松毛虫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各选一个。三种林业有 害生物监测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可以综合选择。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要素浅析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要素浅析
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诸方面 因素,但其核心 内容还是落实在“ 预防” 上, 怎样预 防灾害 ?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 高林分 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
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 目的,认真做好
2 空间要素
的防治 , 就有一种打死老虎的味道 , 花不少冤枉钱。 森林病虫害防治遵循“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 依 法治理 , 促进健康” 的方针, 科学防控” “ 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
并及时发出预报和采取有 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 内就能造成大面积 的灾害。因此 ,掌握森林病虫的 生物学特性及其在 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 时进行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期 20 0 6年 9月

西


 ̄ 12 , . o. 9 No 3
S p ,0 6 e .2 0
JANGXI P I LANT P R0TECⅡ ON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要素浅析
熊 强 ,邓 超
( 江西省新建县林业局 ,江 西 新建 3 0 0 ) 3 1o
决测报人员不足 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乡、村二 级护林员经常巡视 山场的优势, 通过有关业务知识
培训, 使他们成为病虫害监测工作的骨干 , 在全县形 成一张巨大的、严密 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 同时,加强 区域间的交流,促进信息共享的作 用也非常大 。随着我国加入 WT O,与世界经济贸
食期调查,最佳可行 时间区间在每年 3月 3日至 3
月1 7日之间。过早害虫还在越冬 ,没有出来活动,
过晚虫龄太大,这样都达不到监测预报 的准确性 。 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

新邵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控

新邵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控

∶摘要马尾松是新邵县的乡土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普遍栽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为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以及暴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本文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危害性;防控措施;建议;湖南新邵中图分类号S763.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5-0123-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新邵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控黄朝晖1张月娥2黄庆军3李良根4陈昀1(1湖南省新邵县林业要素市场管理办公室,湖南新邵422900;2新邵县岱山国有林场;3新邵县林业局巨口铺镇林业站;4新邵县龙山国有林场)新邵县位于湘中邵阳盆地和新涟盆地之间,俗有“湖南之心”称谓,是湘江一级支流“涟水”的发源地,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山丘占全县面积的71.6%。

资江是新邵县的母亲河,由南到北贯穿全县,流程达53.5km。

新邵县县域国土总面积178091.0hm2,有林地面积107136.0hm2,其中松林面积为35400.0hm2,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33.04%,森林覆盖率达57.48%[1]。

马尾松毛虫是新邵县本土常发性、历史性害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等森林植物,以幼虫取食松针,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2]。

马尾松是新邵县的主要乡土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普遍栽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为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以及暴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为保护县域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研究和探索马尾松毛虫的防控技术和方法,对确保县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马尾松毛虫生物学特性马尾松毛虫属完全变态类昆虫,1个世代经过成虫、卵、幼虫、蛹(茧)4个发育阶段。

成虫对紫外线敏感,幼虫通常喜食老叶,成虫通过飞翔、幼虫通过爬行扩散。

通过监测普查发现,马尾松毛虫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植物的树皮缝隙中越冬。

性信息素监测预报马尾松毛虫的应用研究

性信息素监测预报马尾松毛虫的应用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Hu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49卷第3期2020年6月Vol. 49,No. 3Jun.,2020性信息素监测预报马尾松毛虫的应用研究冯春莲⑴ 高 嵩⑵ 陈 四⑶ 夏剑萍⑷!.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武汉430079".大悟县林业局孝感432800;3.大悟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孝感432800".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摘 要:针对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预测预报困难等问题,本文应用性信息素监测技术,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6个镇(林场)近0. 53万hm :马尾松林进行了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发展动态,年均预测预报精度达92. 32%。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预测预报;应用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3020(2020)03 - 0031 - 04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with Sex PheromoneFeng Chunlian a) Gao Song !) Chen Si !) Xia Jianping 4#(1. Hubei Provincial Elimina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Forestry Pest Wuhan "30079;2.Dawu Forestry Bureau Xiaogan "32800;3 . Dawu County Elimina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Forestry Pest Xiaogan "32800;"6HubeiAcaclemyofForestry Wuhan "30075#Abstract: Aiming at the serious pest situation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and the difficulty of monitoring andforecasting , sex pheromo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monitor and forecast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fornearly 5300hm 2oCPinusma s onianaCorestinsixCorestCarmsoCDawuCounty $XiaoghanCity.Theresultsshowthatthetechniquecanaccuratelypredictthepest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C 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 $withanannual averageaccuracyoC 92.32%.Keyw&rds : Dendrolimuspunctatus ;sexpheromone ; monitoringandCorecasting ;application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是湖北省乃至 我国的主要森林害虫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尾松毛虫危害状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监测预报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江西、河南、安徽、陕西。

主要危害马尾松,亦危害湿地松、火炬松。

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虫口密度大时,将针叶食尽,如同火烧,严重影响生长,甚至死亡。

人接触松毛虫毒毛,会患“松毛虫病”,是中国南方的主要森林害虫据我省各县县志记载,最早于1720年有松毛虫发生危害。

如澧县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澧县五月早虫食松叶,至秋方解。

1953年全省22县150万亩,1954年47个县493万亩。

1983年,1988年,1995年,1996年,2003年都是松毛虫大发生年。

70年代郴县华塘一片松林,90年代邵阳至新宁公路的边境段公路两旁的松林,通道杉木桥至溪口公路两旁的松林都因松毛虫危害,引发人为砍伐,连片的松林被砍得支离破碎,变成残林。

松毛虫年平发生面积占全省年平发生面积的80%左右。

2、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成虫体色有灰白、黄褐、茶褐和灰褐色,雌成虫触角短栉状,雄成虫触角羽毛状。

前翅有3—4条不显着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9个黑斑,翅中央有1个白点。

卵椭圆形,长约,宽约,粉红色,近孵化时为紫褐色。

幼虫有黑白和红黄两型。

胸部背面有2丛蓝黑色毒毛,腹部各节有片状蓝黑色,体两侧有白色长毛。

老熟幼虫体长38-88mm。

蛹体长20—37mm,纺锤体,红褐色,节间有黄绒毛。

茧长椭圆形,灰白色,后期污褐色,有棕色毒毛。

⑴、卵:卵椭圆形,长约毫米,宽约毫米,一半浅红色,一半红白色,卵产于未被害的针叶上,多成块成串。

成堆成串地产在松针上。

幼虫孵化后吃自已的卵壳。

在没有寄生蜂的情况下,孵化率达90%以上。

⑵、幼虫:虫龄体长(毫米)头宽(毫米)13~8 ~28~ ~311~20 ~417~32 ~527~50 ~638~65 ~幼虫脱皮一次虫龄增加一龄,以二代幼虫越冬的,可达8龄。

一龄至三龄幼虫取食量少,一龄幼虫沿着松针边将松针咬成缺口,受害松弯曲变黄枯萎。

1-2龄幼虫有群集性,受惊吐丝下垂,幼虫喜食老针。

一龄二龄随风飘,二龄三龄蹦蹦跳。

末龄幼虫取食量占幼虫一生总取食量的70%以上。

在湖南以幼虫在树皮缝隙中越冬。

幼虫在大松树皮的裂缝中越冬,也在幼树的枝梢针叶中越冬。

如在2米以下树干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幼虫数:福建建欧25%,安徽安庆56%,邵阳45%,东安84%。

⑶、蛹(茧):茧长椭圆形,长30~46毫米,灰白色,茧表面附有毒毛。

蛹为纺缍形,蛹长期2~29毫米,粟色或棕褐色,表面光滑。

湘南越冬代结茧多在树下,湘中、湘北多在树上。

⑷、成虫(蛾):有趋光性,飞行距离600~700米,最远20米。

松毛虫天敌多。

3、松毛虫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

发生世代随地区不同而异。

河南一年2代,江西、浙江、江苏2—3代,广东3—4代,海南4—5代,湖南一年发生一至三代。

湘西南山区1年1—2代,湘北2代,湘中、湘南2—3代。

(生活史图)一年2~3代发生区:一代幼虫期47天,蛹期15天;二代幼虫期35天,蛹期13天⑴、一年一代区:头年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中旬出蛰,4月下旬开始取食,6月上中旬结茧化蛹,7月上旬化蛾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松毛虫幼虫,8~9月份危害,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

⑵、一年二代区:先年越冬幼虫2月上中旬出蛰,3月下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结茧化蛹,5月中旬化蛾产卵,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松毛虫幼虫,7月中下旬第一代松毛虫幼虫结茧代蛹,7月下旬化蛾产卵,8月卵孵化后即为第二代幼虫,第二代松毛虫幼虫,大部分脱三次皮后,於11月上旬开始越冬。

⑶、一年三代区:先年越冬幼虫2月上中旬出蛰,3月下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结茧化蛹,5月中旬化蛾产卵,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松毛虫幼虫,7月中下旬第一代松毛虫幼虫结茧代蛹,7月下旬化蛾产卵,卵孵化后即为第二代幼虫,第二代松毛虫幼虫大部分脱三次皮后进入4龄后生长较速,於9月上旬以开始结茧化蛹,9月下旬化蛾产卵,10上旬孵化出第三代松毛虫幼虫,脱2-3次皮后,同样在11月上旬停食越冬。

8月下旬是2~3代的分化期,8月25日~9月5日是调查分化的最佳时期。

4、松毛虫与环境的关系:⑴、温度:湖南气温适宜松毛虫生长发育。

温度高发育快,湘南一年三代比例大,湘北一年三代、比例小;倒春寒对越冬幼虫影响大,冬季冰雪对越冬幼虫影响小。

⑵、光:光照充足,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光照不足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

⑶、雨:连绵久雨、骤雨对松毛虫发生不利。

⑷、湿度:高湿有利于幼虫孵化、化蛹、成虫产卵,也有利于虫生真菌生长。

⑸、风:风有利于幼虫、成虫的扩散传播。

⑹、食物:食物不足,幼虫生长弱小,蛹小、成虫产卵量少。

⑺、地形地势:松毛虫多发生在丘陵区,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很少灾害。

公路两旁、小库周围的开阔向阳的10~20年松林易发生松毛虫灾害。

⑻林相:10年-20年的纯松林易发生松毛虫,在同一片松林中,松毛虫分布林缘比林内多。

⑼、天敌:松毛虫大发生后,天敌也跟随大发生。

松毛虫的天敌多,如卵寄生蜂、蛹寄生蜂、蛹寄生蝇、白僵菌、幼虫寄生蜂、扑食性鸟类、扑食性昆虫等。

⑽、人为活动:不科学打药,打乱松毛虫发生规律性,导致年年防虫年年有灾。

科学治理,能控制松毛虫灾害。

5、松毛虫发生规律:松毛虫发生呈周期性,规律明显。

⑴、始发期:丘陵区,阳光充足,植被少,较干燥的10年生左右较稀疏的纯松林,虫口密度小(不达防治指标),幼虫生长健壮,平均蛹重一般在2克以上,有虫面积小,松林看不出危害状;⑵、增殖期:蛹重增加,雌性比增大,虫口密度急剧上升(达到或超出防治指标)发生面积扩大,危害不显着,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经过1~2代转入下一阶段。

⑶、猖獗期:(高峰期、暴发期)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有的松树针叶被吃光,此期一般持续1~2代。

⑷、衰退期:松树针叶被害程度在意85%以上,食物不足,雌性比下降,蛹瘦小,天敌兴起。

虫口数量急剧下降,留下的少数松毛虫,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又是为下一轮发生创造条件。

完成一个周期一般是3~5年。

6、种群数量上升下降的标志:⑴、上升的标致:雌性比大(大于0。

5),蛹重(大于1克),成虫产卵量大(大于300粒),天敌数量少。

⑵、下降的标致:天敌兴起,营养不良(雌性比下降,蛹小,产卵量少),虫态不敕整齐。

⑷气候适宜或特殊的气候条件。

7、虫情监测预报:⑴、虫情监测:第一、依据松毛虫发生历史、松林生长状况、地形地势,划分发生类型常灾区:3~5年发生一次,偶灾区5~10年发生一次,无灾区基本上不发生。

第二,以常灾区为重点,确定调查线路、调查点。

第三、以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和上报虫情的时间为依据,确定调查时间。

第四、依据调查中的虫情,设标准地详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设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调查。

标准地是指设标准株调查的这一块林地。

第五、调查内容:虫口(卵块、幼虫、茧、成虫)密度、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天敌(卵、蛹寄生率)状况、灾情调查(针叶被害程度)、种群发育:蛹重、雌性比;2~3代幼虫分化比例(8月25~9月5日);越冬代虫存活率。

防治效果。

第六、虫口基数调查方法。

卵块调查:针叶枯黄;幼虫调查(振落法、标准枝法、查越冬幼虫剥树皮法),成虫调查:灯光诱蛾、性息素诱蛾法。

性息素诱蛾:每个诱捕点设立1~2个固定样地,每个固定样地挂设1~2个诱捕器。

样地要具代表性,每个样地代表一种林相。

样地要设在交通方便、便于调查 ,又离公路和灯源较远、人为干扰少的林分中,每块样地连片松林面积要达20公项以上。

样地要尽可能保持稳定,为长期监测做准备。

样地基本情况用表1记录。

诱捕器的挂放:⑴、诱捕器:船形诱捕器由上.下两张钙塑板,粘胶片,铁丝,支撑管四部分组成。

上下钙塑板尺寸为42×28cm。

粘胶片尺寸42×28cm,单面涂胶,涂胶量为10-.铁丝长80cm,粗18mm..支撑管长度5cm。

粘胶两种,北方用胶粘度1200cps,南方用胶粘度1500cps。

⑵、诱捕器的装配底层板内面均匀涂抹粘虫胶,中心高于底面2厘米处悬置诱芯1枚(见图1)。

雨水多的地区可在诱捕器底层中间钻2-3个排水孔,及时排出雨水。

林间设置方法见图2。

⑶、诱捕器的悬挂时间在每代蛹期末期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

野外悬挂时间30天。

每年各代诱捕器悬挂位置、高度等要一致,悬挂放置时间、收取及记录时间也应一致。

⑷、诱捕器的悬挂的位置在样地内选择地势较高、开阔,郁闭度较小的林地,挂在林冠下部的枝条上,距地面不小于2米。

使诱捕器的高度与附近大部分松树林冠平行或稍高于林冠。

树木高大的松林,诱捕器也要挂在林冠下部的枝条上,或挂在山坡或山脊(靠近山脊)的松树树杆上,使诱捕器的高度与附近大部分松树林冠平行或稍高于林冠。

内面涂粘虫胶中心处悬置诱芯图1 船形诱捕器示意图图 2 诱捕器林间悬挂位置示意图4、调查与记录⑴、诱蛾记录诱捕器悬挂后,每2天调查一次。

调查人员每次观察清点诱捕到的雄成虫虫数后,还要清除粘胶上的其它虫体和杂物;诱捕的雄虫数量多时,一天观察一次。

将调查日期、引诱的雄成虫数量和天气状况填写在“松毛虫诱捕监测记录表”(附表2)。

如雨水侵入或其它虫体、杂物影响粘虫胶质量,应及时更换胶片或重新涂胶。

⑵、幼虫期调查在下代4龄幼虫期进行虫情调查。

在悬挂诱捕器的样地内,距诱捕器200米左右的地段设临时标准地,调查松毛虫幼虫数量。

调查结果记表4,实施防治的,记录防治情况。

对多个林相基本相同,诱捕的雄虫数在同一梯度内差异不大的样地,在下代4龄幼虫期虫情调查时,可以少设临时标准地。

幼虫期调查结束后,统计临时标准地的株平虫口密度,并落实到代表面积。

三、数据分析与预测所有监测点在每代成虫期后,县站整理所设固定样地调查数据,统计诱捕的雄成虫数量,分析羽化高峰,结合当地松毛虫生活史,预测松毛虫4龄幼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其它监测方法作发生期预测。

制作全年各样地观察数据曲线图。

要连续、不间断地开展工作,经过几代(几年)的数据积累,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发生量监测模型。

灯光诱蛾:⑴、在常灾区或常发区选择有代表性、便于观察调查、受灯光干扰小的松纯林的林中挂诱蛾灯。

⑵、灯与灯距离相隔500米以上。

⑶、灯的位置高于该松林50%松树的林冠,灯周围要相对空广、开阔。

⑷、定期开灯,收集成虫,清点数量。

⑸、分析比较诱蛾的数量、高峰时间、性比表1样地概况记录表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表2松毛虫成虫诱捕记录表样地号小地名挂置时间:说明:“天气”栏用数字填报,其中:1晴天、2阴天(含雾天)、3雨天、4风雪天(含台风)诱芯来源:调查人:审核人:表4 松毛虫成虫诱捕监测汇总表县(区)发生类型填表人:填表时间:审核人:表3 松毛4龄期幼虫调查表县(区)乡镇村世代填表时间: 年月日调查人:8、预测方法:⑴、发生期(发生时间)预测方法:发生历期或生活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