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
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6、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内,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
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群体心理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
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组织心理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
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3。
领导科学问题➢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严格控制条件缺点:推广性差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1.人格(个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3.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
4.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6.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9.印象: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10.首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11.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
1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13.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14.定势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有一种不自觉的准备状态,按其外部特征进行归类,从而产生出定势效应尤其是初见。
15.态度: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一致性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6.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17.非正式群体:指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发形成的群体。
18.社会助长作用:也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19.社会抑制作用:指个体在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时,会导致个体付出的劳动比单独时偏少,效率不如单独完成任务时高。
组织行为学
OB重点集合第一章导论1.组织行为学定义和对其有贡献的学科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利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有贡献的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
2.OB模型自变量:(1)个体水平的变量(个人的或传记的特征、人格特征、内在情绪框架、价值观与态度和基本的能力水平)(2)群体水平的变量(3)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因变量:(1)生产率(2)缺勤率(3)流动率(4)工作场所种的越轨行为(5)组织公民行为(6)工作满意度第二章能力与学习1.能力定义及内容定义: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内容:(1)心理能力:即从事那些如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2)体质能力:记那些从事技能要求较少而规范性要求较高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2.情商的五个方面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感觉自我管理:监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动力感同身受:识别别人的情绪社交技能:与他人的交往3.能力-工作的匹配:高工作绩效取决于该工作本身对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的要求,当能力与工作相匹配时,员工的工作绩效便会提高。
4.学习--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5.学习理论的内容:(1)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性条件反射(3)社会学习理论6.行为塑造的方法以及结论方法:积极强化:行为之后,给予积极刺激—行为变的更加可能发生消级强化:行为之后,取消消极刺激—行为变的更加可能发生惩罚:行为之后,给予消极刺激—行为变的更不可能发生忽视:取消所有强化物—行为变的不可能发生结论:(1)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他们强化了反应,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2)惩罚和忽视消弱了行为,并减少了以后类似行为发生的频率。
7.强化程序和结论:程序:(1)连续强化: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2)间断强化:只对部分理想行为给予强化。
a固定时距: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给与强化。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简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组织中个人如何与其他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当代组织中,组织行为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行为:个体的认知、态度、动机以及行为。
2.群体行为:小组和团队的形成、发展和维持。
3.组织行为:组织的结构、文化、领导和管理等方面的行为。
4.环境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和适应。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至关重要:1.个体认知:个体对于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个体的认知会影响其行为和态度。
2.动机:个体在行为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工作表现和满意度。
4.组织文化: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发展。
5.领导:组织中对员工进行指导、激励和管理的过程。
领导对于员工的行为和绩效有重要影响。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组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提供了对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2.组织发展:组织行为学帮助组织改进其结构、文化和管理方式,以提高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3.领导力发展:组织行为学研究了领导者的行为和效果,可以帮助发展有效的领导力。
4.团队建设:组织行为学研究了团队形成、发展和维持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效能。
总结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科学,可以帮助理解个体和群体如何影响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它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在实际组织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三:1、边缘性、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
它既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3、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相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说,它是属于应用性科学.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二、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试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特别是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1、由组织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小沃特曼在1982年出版的《寻求卓越的经营之道》一书中提出,组织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有四种类型:⑴20世纪初――30年代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理性的“经济人".⑵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以梅约、麦格雷戈、巴纳德、塞尔兹尼克为代表的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把人看成“社会人"。
⑶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钱德勒、劳伦斯、洛希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把组织看做是开放的理性模式.⑷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维克、马奇为代表的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强调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是指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有效性的学科第三章1、刻板印象:是指过度推论、过分简单化的对人们的个性进行推断的自我知觉现象。
它是基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2、参照框架理论:假设个体的判断和认知不仅受到认知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是发生在一个恰当的参照框架下的,这里的参照框架指的是“一套控制感知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假设”3、虚假同感效应:指的是我们对他人的信仰和特质与自己的信仰和特质之间的相似程度的高估4、晕轮效应: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冲突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5、期望效应:指的是预先的期望会抑制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知觉过程对信息的选择、对知觉对象的解释,都会偏向知觉主题预期的方向6、归因理论:就是解释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7、归隐的三要素(凯利):哈罗德﹒凯利提出了一个解释人们怎样决定他人行为的原因的模型,他认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关注三个主要因素,即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8、自立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更好的表现自己9、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归因时往往忽视情境的影响,而高估个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动机、态度和人格等的影响,哪怕别人的行为很明显受到了情境的左右10、情绪智力:是指感受和表现情绪、促进情绪思考、理解和情绪分析以及调节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11、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合称态度的ABC模型12、压力的来源:组织压力源和生活压力源⑴组织压力源:任务压力源、角色压力源、人际压力源、物理压力源① 任务压力源:任务压力源是指工作任务相关的压力源② 角色压力源:角色总是与组织或群体中某一位置的与其行为相联系,组织或群体中的个体会面临角色的要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要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组织行为学研究范围------ 定位于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即组织行为学的自变量可以理解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而组织行为学的因变量可以包括生产效率、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的流动性、缺勤情况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个体行为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对“共性”的研究是组织决策重要的依据条件。
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美国学者霍夫斯德(Greet Hotstede)认为,人的个性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表现为四个维度:(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前者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趋向建立松散的社会结构(如美、英、荷兰等),后者强调集体为核(2心,趋向建立紧密型的社会机构(如诸多亚洲国家)。
(3权力距离:表现为人们权力、权威、尊敬和崇拜的程度。
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群表现为组织内权力差异的认可以及对权威的尊重。
反之,则表现为上下级之间更多的平等。
(4确定性规避:表现为社会人群对社会前景的估计以及对待风险和安全感的态度。
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其成员常表现为不安,并能对风险泰然处之(如瑞士、北欧等国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前者强调自信和物质主义(如日本、美国),后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相互关心(如北欧国家)。
2群体行为群体是指个人的集合。
表现为三个特征:(1群体是一群人的集合。
01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运用专门实验仪器测试被试者(个人 或群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最大特点在于, 研究工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其控制条件严格,可以避免 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是,实验室实验为达到精确性和可控性而牺牲了现实 性和普遍性,再加上人工实验室脱离了活生生的组织环 境,增添了人为因素,真实性较差。因此,对于实验室 的结果不能迷信,对其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必须持 慎重态度。此外,许多心理和行为规律,如群体行为中 的情绪感染、冲突等,难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本章提要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系统内的个体、群体、组织 及其关系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者描述、解释、预测 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与组织运作绩效的科学。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大家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 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通过把握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体系,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通过了解组织行为 学的历史沿革,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比较组织 行为学和相近学科的关系,正确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 性质。
四、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即在正常工作和劳动情景), 有目的、有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如 对领导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研究,对于职工的工作技能、 工作压力等的研究都可以用现场观察怯。运用现场观察法,必 须明确了解“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怎样记录”等问 题,以便不失时机地捕捉到有关信息。 现场观察的最大优点在于:对于所研究的群体不施加任何 影响,不改变活动进程,因此能够掌握研究对象的许多生动活 泼的实际材料,所以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资料的可靠性、可 信度较高。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 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但任何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因 此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群体中去。
组织行为学
二、观察法
观察者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 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 内在的心理状态。现在许多研究采用录像机 和录音机协助观察。
说明观察法的分类并分析各类的优缺点(领会) 分类一:按照观察者和被观察这关系分为参与观察 法与非参与观察法两类 参与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 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不参与被 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成飞 非参与观察法。 二者比较:采用观察法的优点是确保观察到的资料 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作观 察者,可能会影响到观察的客观性。二是在观察别 人时,可能会是别人感到人自然。 此外,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均受本人的价 值观、个性等的影响较大,信度和角度也会受到一 定的影响。
2、人的行为的特点(领会)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动态性 (4)可控性 (5)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1、定义(识记) 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 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 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 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雪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 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 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改造,增强活力,提 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 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 高工作绩效。 (应用)
(3)再次是由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组织 行为学也是管理学的反战,它是一种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学。而管理学既有作为人们共同 劳动的协调和指挥的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 监督劳动者劳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这种社 会属性和阶级性。
《组织行为学》
个性差异与管理对策
性格特征 开朗直率 沉默寡言 气质类型 多血型 粘液型 行为表现 坦白直爽、兴趣广泛、爱发牢骚、 不拘小节、言行有时易被人误解 管理对策 表扬为主,防微杜 渐
倔强刚毅 心胸狭窄
粗暴急躁 自卑心理 傲慢自负 疲疲沓沓
胆汁型 忧郁型
胆汁型 各类型 多血型 各类型
能吃苦、办事有始有终,但缺乏灵 经常鼓励,多教方 活性,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不冷静, 法 容易产生抗拒情绪,求胜心切
气质差异管理:
1、正确认识人的气质类型 2、根据员工气质类型合理安排工作和选 拔人才 3、根据气质特征合理搭配群体成员 4、根据气质特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五.性格
性格的概念: 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 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和气质: 1、区别:先天与后天、可塑性 2、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性格一定程 度上可以掩盖或改变气质。
二.态度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种现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 倾向。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态度的特征: 对象性/内隐性/后天性和社会性/相对稳 定性
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 解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影响行为:分离或一致 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行为反应方面的因 素/态度自身的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行为 可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两大类。 (1)微观行为:个体行为、人际行为、群体行为、 群际行为。 (2)宏观行为: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学习。 2、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行为、领导心理和 行为、组织心理和行为、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
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2.大五模型: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被称为“大五”(big five),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
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
3.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为此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4.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的过程,同时是感情的交流过程。
5.互动式沟通分析(TA沟通分析):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任何事情都牵涉到其自我状态的表现。
TA认为,沟通过程是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指向另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
在沟通中,根据沟通发起方选择的自我状态、发起者希望对方采用的自我状态、及接受方实际回应时的自我状态,可以将沟通分为三种型态:1、互补沟通(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2、交错沟通(Crossed transaction)3、隐藏沟通(Ulterior transaction)6. 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是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7.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时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8. 基本归因偏见(基本归因错误):当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9.框架效应: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10.社会闲散(社会闲散效应):社会闲散效应是指当个人的努力与别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工作起来就没有分开来那么起劲,即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在多人共同完成比个人单独负责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付出较少的努力。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引导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通过三个层面分析组织行为——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层面。
第二章1.人性假设理论埃德加•沙因(美):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2.马斯洛(美)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卢因人类行为公式:B=f(P•E)需要: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3.人格的概念: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体回应他人、跟他人互动的所有方式的总和。
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持久稳定性等特点,是每个人特有的,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
4.迈尔斯—布瑞格斯心理类型测量指标MBTI(1)美国的心理学家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MBTI。
该测验中所测量的心理类型其实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比较偏好的行为风格,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倾向。
(2)四个维度:外向-内向你从哪里获得能量?(注意力集中的方向);感知-直觉你注意并且收集什么样的信息?(获取的信息类型);思维-情感你如何评估和处理所获信息?(信息处理方式);知觉-判断你如何决策?(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表格看看拉就行了。
5.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能够有效预测组织行为的其他人格要素(1)、控制点(2)、马基雅维利主义:重视实效,与人保持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可以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崇尚成功,忽视道德内涵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3)、自尊(4)、自我监控(5)、冒险倾向(6)、A型人格6.价值观的内涵(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者人的行为,而且影响着人在工作经历和组织中的整体感受。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
2.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
对于了解人和认识人,组织行为学是所有管理者的必修课。
3学习组织行为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认识的进步奠定基础。
4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利于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分为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知觉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常见的归因偏差包括:基本归因错误(总是低估外部因素如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内部特质与态度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和自我服务偏见(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等外部环境因素)价值观:代表了人最基本的信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工作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休珀提出的,指的是个体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的表述,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
梅耶及其同事认为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独立的维度:情感承诺、连续承诺、规范承诺能力:是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创造力人格:与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功能性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特质是指用于描述个人行为的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大五模型: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四个维度,外向的(E)、内向的(I),感觉的(S)、直觉的(N),思维的(T)、情感的(F),判断的(J)、知觉的(P)情绪:指的是由特定的人或事物引发的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1、归因:当我们观察人类行为时,总是试图解释“为什么”他以某种方式行动,这种将观察到的行为归咎与某种原因的过程,成为归因。
2、情绪劳动:员工要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
3、工作参与:它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4、角色冲突:当一个人同时扮演多钟角色时,他就承担了多钟角色期待,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那么就很难服从另一个角色要求,这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包含这样的情境:个体所面临的两个或更多的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
5、折扣性原则:外在奖励越多,内部动机的效果就会越打折扣的规律。
6、自我服务偏见:在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时,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环境(如运气),这成为自我服务偏见。
7、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雇员的一种自由的非正式的工作所要求的行为,有效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可以想到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对工资群体和组织的建设性的陈述;帮助团队中的其他人;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关心组织的财产;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惯例;能够接受临时的强制性任务。
8、工作倦怠:也称工作过劳,工作枯竭。
指的是个体在过重工作压力下出现的一种身心衰竭、厌弃工作的综合征。
这种综合症状有三个突出特点:自我感觉很糟,丧失成就感;待人冷漠,易受激惹;身心疲乏。
9、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压力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当工作任务比较简单时,压力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水平;当工作任务比较困难时,压力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10、集体效能感: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对于他们的团队能够完成某项工作目标的共同的信心。
简答:1、间断强化分为哪四种类型?定义:间断强化指的是选取理想行为中的一部分进行强化。
现实生活中,几乎总是以间断强化为特征,这种强化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第二章1,P44需要与动机转化关系示意图2,行为科学:人的行为分三类,一是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进行的行为。
二是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三是间接行为,指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所做的行为。
3,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手段、办法、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4,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
5,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6,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7,感觉和直觉的关系:共同点:二者都是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所产生的主观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应过程。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之上产生的,它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
8,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9,社会知觉的分类:A,对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B,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C,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D,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10,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1)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个人的价值观、对未来的预期、身体状况,自身条件等。
(2)知觉对象的特征: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3)知觉的情境因素:a,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连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组织: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合活动过程。
气质: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态度:是指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动力定型: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实质就是把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各组织单元和个体的具体目标的过程。
社会助长: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助长。
社会堕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所付出的努力少。
从众: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在群体的压力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
群体思维:(小集团思想)是指参与一个统一集体中的人们的思想作风,在这种群体中认为追求相互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
群体转移:是指在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或观点团队: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它以成员高度的互补性、知识技能的跨职能型和信息的差异性为特征。
领导:在一定条件下,指引和影响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朝着组织所要实现的某种既定目标前进的一种行为过程。
二、简答题1.人群关系理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什么区别?1)传统管理理论把人当做“经济人”对待,认为金钱是刺激经济畸形的唯一动力;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做“社会人”加以尊重,认为影响人积极性的,除了物质利益因素,还有社会的、心里的因素,如:交往、友谊、归属感和尊严等2)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单纯的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等物质因素制约,因而在管理上只注重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等,即以“事”为中心;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态度3)传统管理理论只注意正式组织的作用;人际关系学说不仅重视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通过霍桑实验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重要启示。
1)确定适宜的目标2)提高职工的期望值3)增强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关联性4)正确认识报酬在职工心中的效价3.激励的原则有哪些。
1)组织目标的设置与满足员工的需要尽量一致2)管理政策、规章制度要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要有良好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4)奖励良好的人群关系5)形成良好的风气6)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4.简述群体决策的利弊。
利: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3)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4)增加合法性弊:1)浪费时间2)从众压力3)少数人控制4)责任不清5.员工应对不公平的方法有哪些1)自我安慰2)改变比较或参照对象3)改变成果4)改变自己的投入5)改变他人的投入或产出6)摆脱目前的分配关系6. 简述费德勒领导方式有效性的权变因素。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忠诚、喜爱和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对下属的吸引力。
2)任务结构。
指任务的明确度和下属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3)职位权利。
指与领导着职位相关的正式职权以及各方面的支持程度。
7.简述目标设置理论的内涵1)明确性: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提高绩效2)难度性:困难的目标,如果能够被人们接受,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3)反馈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反馈比无反馈能够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4)参与性:如果人们有机会参与目标的设置工作,则目标更有可能被员工们接受8.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
1)组织目标的赞同2)良好地工作心理环境3)奖励方式得当4)良好的意见沟通5)同事间关系和睦6)优秀的管理人员7)对工作的满足感8)合理经济报酬三、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打造高绩效的团队。
1、清晰的目标:坚信共同目标包含重大意义和价值,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
2、相关的技能: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
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须的技能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间有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
3、相互信任的氛围:通过团队学习而行文的组织文化和管理层的行为塑造,对行为相互信任的群体内氛围很有影响。
4、良好的沟通:通过长筒的渠道交流信息,管理层和团队成员间有健康的信息反馈机制。
5、不断地探索和调整:以个体为基础进行工作设计时,员工的角色由工作说明、工作程序、工作纪律以及其他一些正式文件明确规定。
6、恰当的领导:有效的领导能够让团队成员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他能够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
7、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合理的基础结构(培训、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系统)外部:提供完成宫锁所必须的各种资源。
2.谈谈在当今条件下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1)工作本身:报酬、晋升、认可、福利2)工作条件:上司、同事、公司、管理3.社会堕化相关知识(又称社会逍遥)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产生原因:不公平感、责任分散、职责不清如何避免:组建较小群体、明确成员分工,衡量个人绩效,采用科学的激励机制4.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1)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群体凝聚路越高,组织绩效越高。
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是其结果。
2)这关系受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四、案例分析:领导行为相关知识、激励部分的知识(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应用)五、其他题型(选择、填空)知识要点填空题1.霍桑试验包含的四个分实验:照明、福利、群体、谈话实验2.个性心理特征包含哪几个部分:气质、性格、能力3.态度的构成成分:认知、情感、行为意向4.态度改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着重掌握改变失调的三种方法;凯尔曼三程序理论5.组织承诺的结构: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6.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坎农-巴德、巴浦洛夫以及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7.激励的主要组成部分:强度、方向与维持8.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激励因素9.麦克利兰对高层次需要的分类类型,搞成就需要者的特点10.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11.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12.群体决策的两个副产品:群体转移与群体思维13.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关键指标特征正直程度和能力水平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关键特征,一般人们吧正直程度看的更重一些。
14.非正式沟通的类型:单线式、流言式、机遇式、集束式15.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各包含哪些因素16.权力性影响力因素: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17.非权力影响力因素: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18.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三种极端的领导作风1)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导者)2)民主式(权力定位于群体)3)放任式(权力定位于被领导者)19.豪斯的领导类型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取向型第一章1.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2.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管理者的内涵:在组织中晋升速度最快的是成功的管理者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个体(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群体、组织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5.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第二章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包括:早期理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3.霍桑试验包含的四个分实验:照明、福利、群体、谈话实验(识记)4.霍桑试验的主持者:梅奥5.霍桑试验提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6.勒温群体动力论的公式:B=ƒ(P•E)第三章1.行为的特征:目的性、原因性、社会性、自主性、持久性、可塑性2、塑造行为的方法及其内涵正强化、负强化:为了增加行为(负强化不同的是在行为之后撤销某种厌恶的刺激)消退、惩罚:如果某些后果会使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减少3、操作条件反射的内涵第四章1.个性心理特征包含哪几个部分:气质、性格、能力2.气质的四种类型及其典型特点:多血质(血液占优势):活泼型—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粘液质(粘液占优势):安静型—安静坚定,不好交际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兴奋型—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和抑制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抑郁型—消极防御反应、胆小畏缩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来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4.性格的类型:1)根据管理工作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麦科比将性格分为:工匠型、斗士型、企业人型和赛手型2)霍兰德提出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别: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3)大五性格因素: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5.学会鉴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特殊能力: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6.动机的功能、动机冲突7态度改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着重掌握改变失调的三种方法;凯尔曼三程序理论8.组织承诺的结构: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9.西方和中国经营管理价值观发展的三个阶段西方:1)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全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和经营管理行为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谋取最大利润这个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
(最原始、简单)2)委托管理价值观:不能只顾投资者获取最大利润、而要使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的人感到满意,把一块蛋糕合理切开。
3)生活质量价值观:它跳出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小圈子的利益,从社会整体的角度、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着眼,考虑防止污染、节约能源等问题,即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1)1979年之前生产型价值观: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国家指令性的生产任务2)1979-1992年:生产经营型价值观:企业接受国家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检验3)1992至今:经营型价值观:企业逐步树立起以经营为中心的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效率观念,“顾客就是上帝”、“时间就是金钱”等的观念10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坎农-巴德、巴浦洛夫情绪理论以及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第五章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1)生理需要:包括觅食、饮水、栖身、性和其他身体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情绪伤害的需要3)社交需要: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4)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如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5)自我实现需要: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2.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分类1)保健因素:与外界的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如薪金、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等2)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本身、成就、认可、晋升等保健因素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是真正带来满意的因素是激励因素3.麦克利兰对高层次需要的分类类型(识记),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权力需要、合群需要、成就需要4.ERG理论的内涵: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1)生存需要:这种需要是维持人得生命的存在的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个体对社交、人际关系和谐及相互尊重的需要3)成长需要:通过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而得到满足的需要5.理解期望理论的内涵(包括公式、扩展公式)、期望理论关注的三方面的关系期望理论由弗鲁姆(Victor V room)提出的,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人带来具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人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从激励角度来看,这一理论可用下列公式: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激励力量的效果直接表现为人们的积极性效价指:被激励对象所要达到目标的价值的认定期望值指:被激励对象对目标能收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这是一种主观概率公式扩展为:M=E*I*VA.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第一类期望E)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而达到的工作绩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