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eaed2df705cc1754270908.png)
设计说明1.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路面技术交底文件”。
2.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碎石场石灰石碎石。
按9.5mm~19mm(1#)、4.75mm~9.5mm (2#)、2.36mm~4.75mm(3#)、0mm~2.36mm(4#)备料。
(2)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3)矿粉:拌合站自制石灰石矿粉。
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0-145(℃)。
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1%,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
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一.原材料试验1.沥青试验结果2.集料试验(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3)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5)细集料试验结果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AC-20C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2.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孔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矿料间隙率最少值。
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AC-20C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AC-20C沥青混合料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如下:设计空隙率为4.0%,从上图及表中可知,OAC1=4.08%(密度没有出现峰值),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C mix~OAC max为3.86%~4.42%,因此:OAC2=(OAC mix+OAC max)/2=4.14%。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b877e53186bceb19e8bbb4.png)
AC-20沥青混凝土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设计一、概述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目标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5、设计图纸要求三、生产配合比设计1、原材产地1)、集料铜川恒益建材有限公司2)、矿粉、0-3mm机制砂铜川达从道建材有限公司3)90#A道路石油沥青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2、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拌和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各档集料的比例,经冷料仓给料、干燥筒混合加热、二次筛分、各热料仓取样筛分、合成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取4.45%的油石比基础上分别制备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检验、确定出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及各仓集料的最佳配合比。
根据各热料仓矿料的筛分结果确定合成级配曲线,经过试配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各热料仓矿料比例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8%:5%:25%:38%:4%,其合成级配能够满足设计级配要求。
3、AC-20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筛分及合成级配1004、最佳油石比确定经过马歇尔最佳油石比试验(试验结果见相应试验记录)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按设计的矿料级配组成,依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取4.45%为基础做马歇尔试件,分别测定其马歇尔指标,其试验结果见下表:5、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选定图沥青最佳用量计算OACmin=4.25,OACmax=5.15a1=4.35, a2=4.35, a3= 4.3, a4= 4.7OAC1=4.4,OAC2=4.7最佳沥青用量OAC=4.4,最佳油石比4.6.6、结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C-20型级配生产配合比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8%:5%:25%:38%:4%,油石比为4.6 %。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6efc60f763231126edb112d.png)
AC-20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3、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二、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三、材料要求1.沥青下面层采用优质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
沥青下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3.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4.矿粉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等杂质应除净。
矿粉要求干燥、洁净,禁止使用回收粉尘。
沥青面层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四、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标准AC-20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如下)五、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要求,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使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级配的中值。
2、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AC-20目标配比中各矿料的含量,进行冷料仓调配,使之符合进料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调试。
各冷料仓进料比例如下:仓号集料名称进料比例(%)4 10-25mm碎石 243 5-10mm碎石 282 3-5mm碎石 141 0-3mm石屑 31外加矿粉:3%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计算的矿料组成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9ed284cb9f3f90f77c61b83.png)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该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配合比设计中沥青采用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现将试验成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内容1、原材料试验对平度市黑羊山碎石场提供的石灰岩集料和大沽河砂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等试验;对莱西望城谭格庄石粉加工厂的矿粉进行了亲水系数、筛分和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对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2、AC-20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在规范要求AC-20型级配范围基础上,对设计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并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水稳定性检验。
二、试验说明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2、在沥青混合料时间的成型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58℃、矿料加热温度为18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45℃。
3、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三、计算说明1、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γse=(100-P b)/(100/γt-P b/γb)式中:γ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本次试验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根据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进行反算。
P b——试验采用的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γt——试验沥青用量条件下实测得到的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2、矿料全体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 sbr sb=100/(P1/γ1+P2/γ2+…+P n/γn)式中:P1、P2、…、P 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0fbb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5.png)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AC-2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的路面铺设材料,其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重要路段。
在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沥青含量、骨料配合比、沥青粘结剂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首先,在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级配是指不同颗粒大小的骨料在混合料中的分布情况,对于混合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目标密度和最大骨料粒度等参数,我们可以通过筛分试验和密度试验来确定所需的骨料级配。
其次,根据混合料的设计厚度和使用要求,我们需要确定AC-20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
沥青含量对混合料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合料易软化,含量过低则会影响混合料的抗水性和耐久性。
通过试验室的沥青含量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确定合适的沥青含量范围。
接下来,根据确定的沥青含量和级配要求,我们需要进行骨料的粘结剂选择。
骨料粘结剂是指沥青的粘结性能,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粘结剂有聚合物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并进行试验评估其性能。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是通过马歇尔稳定性试验来评估混合料的抗压能力和抗变形性能,以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塌陷和变形。
流动性试验是通过滚筒法来评估混合料的可铺性和可塑性,以保证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铺设质量。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试验,我们可以得到合适的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料和施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和维护损坏的路面,以确保路面的安全和舒适性。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a4ed17964bcf84b9d57bfd.png)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摘要:我国的公路养护将成为新的热点,而利于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本文对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配合比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采用对旧沥青路面铣刨后,将RAP材料运送到拌和厂经热再生拌和设备加热后与新的沥青混合料按设定的掺加比例进行拌和后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现提出如下施工指南。
1 原材料要求厂拌热再生的原材料主要有新加沥青、新加集料、矿粉以及沥青面层RAP材料。
(1)新加沥青:沥青面层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或90号,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新加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应按每2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3)新加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施工单位应按每1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进场填料不少于每50吨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5)沥青面层RAP材料:厂拌热再生用的RAP为原公路中面层沥青面层的RAP材料,要求RAP材料粒径规格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团块,且应干燥、洁净,含泥量不得大于1%,用于再生生产的旧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应小于31.5mm(方孔筛)。
检测内容和频率要求:RAP材料每500T检测一次,检测RAP材料的级配和残留沥青用量。
AC-20沥青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AC-20沥青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8c8629f46527d3240ce0b8.png)
AC-20沥青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十天高速公路H-M02标AC-20沥青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使用规范、规程及标准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4、《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5、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陕西境内安康至汉中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二、原材料情况1、沥青:采用壳牌A级90号道路石油沥青改性为SBS(I-C)改性沥青,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指南及规范要求如下表;2、矿质材料:①粗集料:采用西乡清泉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碎石,粘附性5级,规格为19~26.5mm、9.5~19mm、4.75~9.5mm、2.36~4.75mm。
②细集料:采用西乡清泉石料厂生产的机制砂,规格0~2.36mm③填料:采用沥青拌合站石灰岩磨细矿粉。
三、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根据组成材料筛分试验结果,经试配最后确定一组级配,各种材料比例为19~26.5mm、9.5~19mm、4.75~9.5mm、2.36~4.75mm:0~2 .36mm机制砂:矿粉=6:33:23:9:26:3,详见矿料级配设计计算表。
四、马歇尔试验1、计算矿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γsb及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b=100/(6/2.708+33/2.708+23/2.701+9/2.688+26/2.672+3/2.713)=2.695γsa=100/(6/2.729+33/2.735+23/2.729+9/2.725+26/2.718+3/2.713)= 2.727 2、预估适宜的油石比Pa根据以往经验预估适宜的油石比P a= 4.0P b= P a/(100+ P a)×100=4.0/(100+4.0) ×100=3.853、以预估的油石比为中值,按0.5%间隔,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试件,采用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沥青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书
![沥青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fdcdb608a32d7375a517802f.png)
沥青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书1 概述本次AC-20沥青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参考施工图设计文件并依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以下简称“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材料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料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矿粉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沥青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3)。
3 设计级配选择3.1 初选级配依据设计方法,在选择集料结构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粗、中、细三个级配,选择三个级配的初试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这三个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流值等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3-1,各种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三种试验级配的矿料比例及三种试验级配各筛孔尺寸矿料通过率明细见表3-2。
3.2 试验级配的评价根据初始沥青用量___%进行室内拌和三种级配。
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方法,成型试件温度___℃。
初始沥青用量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于表3-3。
表3-3 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依据表3-3的评价指标分析,可以得出级配______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级配______不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本次配合比设计选择级配_____为设计级配。
3.3 确定设计级配的最佳沥青用量设计级配确定后,采用沥青用量3.4%、3.7%、4.0%、4.3%、4.6%,成型试件温度___℃,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试验结果见表3-4。
由表可知OAC1=____%,OAC2=____%,所以OAC=____%,最佳沥青用量取用____%。
3.4设计结果表3-5 最佳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通过表3-5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级配____为设计级配,配合比比例为0-5料:5-10料:10-20料:矿粉=___:___:___:___,最佳沥青用量取用_______%。
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5208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7.png)
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吴迪;李红星;张佳鹏;王国田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创新》
【年(卷),期】2024()10
【摘要】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对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配比进行设计研究,本文依托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高速公路质量提升(二期)A2-1标段,对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马歇尔实验获得相应数据最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5%时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等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结果表明:该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性能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有效节约沥青与石料材料,路面性能良好。
【总页数】5页(P170-174)
【作者】吴迪;李红星;张佳鹏;王国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八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217
【相关文献】
1.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研究
2.AC-20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
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路面改造中的配合比设计与研究
4.
浅析废旧油皮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配合比调整5.不同掺量RAP精分料厂拌热再生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caa4e8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5.png)
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2.1沥青:A-70石油沥青。
沥青试验结果2.2粗集料采用碎石集料规格:15~23mm、10~15mm、5~10mm、3-5mm粗集料试验结果2.3细集料采用石屑集料规格:0-3mm细集料试验结果2.4填料采用矿粉:矿粉试验结果材料筛分汇总三.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3.1委托方拌和楼料仓为1#料仓0~3mm,2#料仓3~5mm,3#料仓5~10mm,4#料仓10~15mm,5#料仓15~23mm。
3.2按集料筛分进行组配,配合比为5#料仓:4#料仓:3#料仓:2#料仓:1#料仓:矿粉=19% :27%∶19.5%∶12%∶20.5% :2%。
四. 最佳含油量的选定4.1根据目标配合比以3.8%、4.0%、4.2%三个不同含油量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
4.2采用表干法检测试件密度,根据集料比例及含油量,分别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和计算见试验记录表。
4.3标准击实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数据见试验记录表。
试验记录表4.4根据试验数据选定最佳含油量为4.0%。
五、配合比设计检验5.1按最佳含油量为4.0%制作二组试件,测得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为2.416、空隙率(平均值)为4.6%、饱和度68.8%为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将第一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9.47 KN。
5.3将第二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48h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8.34KN,计算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3f54b8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引言:AC20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配合比的合理性对于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及配合比中各组分的作用。
一、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沥青含量、骨料粒径和配比的合理性等。
下面是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个原则:1. 沥青含量:AC20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一般控制在4%~5%之间。
过高的沥青含量会导致沥青膜流失,过低的沥青含量则会降低路面的柔性和抗裂性。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注意控制沥青含量的合理范围。
2. 骨料粒径:AC20沥青混凝土采用的骨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的粒径分布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粒径应控制在5mm~20mm之间,细骨料的粒径应控制在0.075mm~5mm之间。
3. 配比合理性: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比要考虑沥青和骨料之间的黏结性。
一般来说,沥青和骨料的黏结性越好,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就越高。
因此,在配比设计中要注意控制沥青和骨料的比例,使其达到最佳黏结状态。
二、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组分的作用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包含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和填料等多个组分,各组分的作用如下:1. 沥青:沥青是AC20沥青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到黏结骨料的作用。
同时,沥青还能够提供混凝土的柔性和抗裂性,使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2. 粗骨料:粗骨料主要负责承受交通荷载,提供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粗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其硬度和强度等因素,以保证路面的抗压性能。
3. 细骨料:细骨料主要填充在粗骨料之间,起到填充和增强的作用。
细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表面性质等因素,以保证沥青和骨料之间的黏结性。
4. 填料:填料的作用是填充沥青和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填料的选择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以保证填充效果的良好。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3908b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f.png)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1、经试验确定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各种特性: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密度(老化、弹性恢复、黏附性需附在配合比内)集料:石灰岩碎石粗集料1#(19~26.5)mm、2#(9.5~19)mm、3#(4.75~9.5)mm、4#(2.36~4.75)mm;机制砂细集料5#(0~2.36)mm: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筛分矿粉:筛分、密度、亲水性、液塑限2、选择一组合成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3、以0.5%间隔变化油石比,3.5%、4.0%、4.5%、5.0%、5.5%制备试件。
5组马歇尔试件结果汇总:对应油石比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粉胶比0.6~1.6 ;沥青膜厚度6~9um)4、绘制油石比与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的关系图。
5、确定最佳油石比:初始值1(OAC1)、初始值2(OAC2)=(OACmin+OACmax)/2最佳油石比OAC=(OAC1+OAC2)/26、检验最佳油石比下的粉胶比和沥青膜厚度粉胶比FB=P0.075/Pbe Pbe:混合料中有效沥青含量沥青膜厚度DA=(Pbe*10)/(ρb*SA*Ps) SA:矿料混合后的比表面积ρb:沥青25度的密度在最佳油石比下的马歇尔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7、性能检验试验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抗拉强度马歇尔稳定度MS、浸水马歇尔稳定度MS1、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MS0未经冻融循环Rt1、冻融循环Rt2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高温稳定性检验:车辙试验8、结论油石比:4.3% 掺配比例毛体积相对密度粉胶比沥青膜厚度。
AC-20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计算书
![AC-20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28e452aef8941ea76e05dc.png)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项目名称:S201线克榆改建工程第七合同段路面工程2、起讫桩号:K157+936~K186+5613、使用部位:路面下面层4、使用气候条件:夏炎热区(1-1区),干旱区(4区)。
5、技术指标:采用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AC-20C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空隙率4~6%,设计空隙率4.1%沥青饱和度65~75%,矿料间隙率大于13%,马歇尔稳定度大于8KN,流值1.5~4mm,6、试验日期:2005年9月15日到2005年10月6日。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相关技术要求三、原材料1、沥青:克拉玛依炼油厂90号道路石油沥青;2、碎石:克拉玛依顺达料场10~20mm,10~15mm碎石,乌鲁木齐铁路采石厂5~10mm碎石;3、机制砂:石河子市政砂石料场机制砂;4、天然砂:荣兴砂场天然砂;5、矿粉:屯河水泥厂矿粉;6、抗剥落剂:西安华泽道路材料有限公司PA-1型沥青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4%。
四、配合比设计1、沥青沥青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如下:2、集料集料各项试验结果如下:3、集料筛分结果4、矿料混合料级配组成经过计算确定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如下:掺配结果如下:矿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γsb=100/(45/2.691+8/2.684+12/2.422+13/2.583+17/2.592+5/2.835)=2.631用真空法测定4.0%油石比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490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100-4.0/1.040)/(100/2.490-4.0/0.972/1.040)=2.656其它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3.0=(100+3.0)/(100/2.656+3.0/0.972)=2.528γ3.5=(100+3.5)/(100/2.656+3.5/0.972)=2.509γ4.5=(100+4.5)/(100/2.656+4.5/0.972)=2.472γ5.0=(100+5.0)/(100/2.656+5.0/0.972)=2.454混合料中被集料吸收的沥青结合料比例:P ba=(2.656-0.972)×0.972×100/2.656/2.631=23.424%5、马歇尔试验采用φ101.3mm×63.5mm标准试件,两面各击75次,60℃浸水30min进行马歇尔试验。
AC-20中面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中面层配合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986b4d0b14e852458fb575d.png)
郝李路五莲至胶南界段路面工程AC-20下面层目标配合比郝李路五莲至胶南界段路面工程二合同项目部中心试验室二OO八年九月一日AC-20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日东高速公路日照段路面大修工程中面层设计为AC-20型沥青混凝土。
依据设计文件和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沥青采用韩国SK株式会社生产的SK牌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沥青;碎石采用五莲产石灰岩碎石,规格为: 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 碎石、 0-3mm机制砂石;五莲矿粉厂所产矿粉。
一、试验依据和方法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成型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60℃、矿料加热温度为18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45℃。
3、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二、设计过程⒈矿料混合料组成设计(1)原材料检验项目部试验室对五莲石料场提供的石灰岩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等试验;对五莲矿粉加工厂的矿粉进行了亲水系数、筛分和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对韩国SK株式会社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经试验,所选用的原材料各项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2、矿料混合料配合比计算:⑴各种组成材料的筛分试验,见原材料试验报告。
⑵各种组成材料的配合比计算:经过对各组成材料的级配计算,初步计算3种级配,经过比较、优化,最终选择2#级配为最佳级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各种材料用量为: 10-20mm碎石:5-10mm碎石: 3-5mm碎石:0-3mm石屑:矿粉= 40:23:8:25:4,合成级配计算表及级配曲线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37c054ff00bed5b8f31d3f.png)
附件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广州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七年八月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试验人员:黄涛王钊刘煜曾俊标关志深报告编写:黄涛王钊袁万杰报告审核:孙长新广州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七年八月目录说明 (1)一、原材料试验 (3)1.沥青试验 (3)2.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3)3.集料试验 (3)4.矿粉试验 (5)二、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6)1、中面层方案Ⅰ——“AC-20设禁区、控制点” (6)2、中面层方案Ⅱ (11)3、中面层方案Ⅲ (16)三、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23)四、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24)说明一、设计依据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 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通知》(2003.3)6. 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粤交监督[2002]106号《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及配合比质量管理的通知》(2002.5)7.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修编二、设计内容1. 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对原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 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提出三个设计方案;3. 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确定出最佳用油量;4.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60℃和70℃的车辙试验;5.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水稳定性试验;6.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渗水试验。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d3aa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一、引言AC2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路面铺设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变形性能。
为了确保AC20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本报告将从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一种合理的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粘结剂的选择三、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骨料在混合料中起到提供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为了获得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配合比。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玉石骨料、砂石骨料和碎石骨料作为AC20沥青混合料的三种骨料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骨料的粒径配合比。
四、稳定剂的选择和配比稳定剂是为了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调节混合料强度和变形性能。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抗剪稳定剂作为稳定剂,并进行适当的配比。
五、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耐水性、抗老化性和抗应力软化性。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
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前述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选择结果,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沥青黏度或回弹值、最佳骨料配合比、最佳稳定剂配比和最佳添加剂配比。
综合考虑混合料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根据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撰写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
报告包括设计目的和要求、设计原理和方法、选择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报告还可以包括对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以及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八、结论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具备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可以得出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提供了设计的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e26fc304a1b0717fd5dd4e.png)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检验报告检验:复核:签发:一、概述AC-20沥青路面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三、原材料本次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矿料为桐柏产石灰岩,采用的沥青为韩国产SK-70普通石油沥青。
表1 集料密度测试结果各种矿料和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本次目标配比设计采用的级配类型为AC-20型。
1、混合料级配表3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2、矿料配合比计算确定AC-20的三种级配A、B、C,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38.0%、35.0%、31.9%,三种级配设计组成见表4。
按油石比为4.4%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MA指标,测试结果见表5。
表4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5初始级配的体积分析由表5的数据可知,级配B、C的孔隙率满足3%~5%的要求,级配B、C的VMA 满足>13%的要求,在两个级配中选择4.75mm筛的通过率较大的为设计级配,因此选择级配B为设计级配。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 =2.663 (2)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密度γsa =2.691 (3)预估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油石比Pa =4.4% (4)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 =2.679(5)按比例称取矿料配制级配B ,采用5种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6。
表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6)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测定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绘制沥青用量与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VMA 、VFA的关系曲线,油 石 比密 度4、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由图可知: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为油石比: a 1=4.9% 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为油石比: a 2=4.4% 相应于空隙率范围中值的为油石比: a 3=4.4% 相应于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为油石比: a 4=4.4%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 OACmin=4.1% OACmax=4.7% 由此可知 OAC 1 =(a 1+a 2+a 3+a 4)/4 =4.53% OAC 2 =(OACmin+ OACmax )/2=4.40% OAC=(OAC 1+OAC 2)/2=4.46%综合考虑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5%5、沥青结合料被集料吸收的比例Pba =0.236% 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用量Pbe =4.080%6、检验最佳沥青用量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的厚度 最佳沥青用量的粉胶比FB =1.544有效沥青膜的厚度SA =5.02m 2/Kg DA =7.89μm五、 配合比设计检验1、动稳定度试验试验条件:在60℃、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检验高温稳定性。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说明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674c63b87c24028915fc3f7.png)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说明1、依据规范和要求《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原材料检测及试验2.1 粗集料:采用双田徐细良采石场石灰岩自行生产,规格有10-20mm、5-15mm、3-5mm三档石料。
2.2粗集料试验项目及结果:试验项目包括水洗法筛分、密度、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磨耗值、对沥青的粘附性。
试验结果见附表。
2.3细集料:石屑采用双田徐细良采石场自行生产的0-3mm石屑。
2.4细集料试验项目及结果:试验项目包括水洗法筛分、砂当量、密度。
试验结果见附表。
2.5矿粉:采用塔前山下边村矿粉厂生产的矿粉。
2.6矿粉试验项目及结果:试验项目包括水洗法筛分、密度、亲水系数、含水量。
试验结果见附表。
2.7水泥:采用丰城矿务局水泥厂生产的赣丰牌P.O32.5水泥。
2.8水泥试验项目及结果:试验项目包括水洗法筛分、密度。
试验结果见附表。
2.9沥青:采用江西路安特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
2.10沥青试验项目及结果:试验项目包括针入度、5℃延度、软化点、密度。
试验结果见附表。
3、沥青稳定碎石矿料级配的确定根据代表性集料筛分结果,求解各种规格集料的掺配比例,掺配曲线依据规范要求, 4.75mm、0.075mm筛孔孔径通过率为规范要求的中值,其他各筛孔通过百分率均接近中值,曲线成S型且没有明显的驼峰。
矿料合成结果见表1,各档矿料的组成比例见表2表2 各档矿料的组成比例4、预估沥青稳定碎石最佳油石比计算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2.693。
根据P a=P a1*γsb1/γsb(P a为预估的最佳油石比,P a1为已建类似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标准油石比为4.4%,γsb1为已建类似工程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693),得出预估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P a为4.4%。
厂拌热再生AC-20在高速公路改造中的配合比设计与研究
![厂拌热再生AC-20在高速公路改造中的配合比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3dff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1.png)
厂拌热再生AC-20在高速公路改造中的配合比设计与研究作者:陈东亮吴迪李红星张佳鹏王国田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11期摘要:本论文针对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再生沥青料的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石料的级配和物理性质等关键参数,确定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马歇尔试验和相关测试手段,对比了不同沥青料含量下的混合料性能。
结果表明,适度控制沥青料的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抗剪强度和耐久性。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马歇尔沥青混合料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建设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使用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厂拌热再生技术应运而生[1-4]。
厂拌热再生是一种有效利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的环保技术,通过将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新材料的消耗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还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然而,在再生沥青料应用于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时,其性能和影响因素需要充分考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和工程师对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广泛研究[5-8]。
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制备高性能混合料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剪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当前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基于新材料,对于再生沥青料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再生沥青料的特性与新材料存在差异,其添加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再生沥青料的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石料的级配与物理性质等关键参数,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通过马歇尔试验和相关测试手段,对比了不同沥青含量下的混合料性能。
1 原材料1.1 沥青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K0+000.000~K91+449.183)养护工程全长 91.449km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9-10],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所用原材料进行各项试验,选用辽宁盘锦SBS改性沥青,所检沥青除实测值外的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沥青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AC-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
![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AC-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7a383a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e.png)
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AC-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发布时间:2021-06-08T15:00:34.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李永芳[导读] 摘要:本文重点叙述了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选定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10073摘要:本文重点叙述了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选定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选定;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概况:新疆S201线克(拉玛依)至榆(树沟)公路,位于天山以北,准葛尔盆地、古尔班古特沙漠南端,属夏炎热冬寒干旱区(1-2-4)。
为北疆地区干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全长214.2公里,共分九个合同段,中铁五局承建第三合同段,里程为K44+968~K73+974,全长29.007公里,是利用旧路加宽的一级标准公路,重载交通,设计时速100km/h,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作为面层,它直接承受车辆作用和大气因素的作用。
而沥青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气候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大,这是沥青路面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沥青路面必须满足下列要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水稳定性能、耐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表面服务功能、行车舒适性能等。
为减少冬季严寒引起的沥青路面开裂,满足低温抗裂性要求,路面面层沥青采用标号AH-90的优质国产路用石油沥青。
沥青面层设计成沥青下面层(AC-20)和沥青上面层(AC-13)。
1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之目标配合比设计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这里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目标配合比步骤见JTGF40-2004第79页。
依步骤我们先要。
1)确定工程级配范围。
工程设计文件规定混合料级配类型为AC-20,混合料级配范围如下:2)选择材料并取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作者:奚林乐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0期
摘要:我国的公路养护将成为新的热点,而利于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本文对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配合比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070-0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采用对旧沥青路面铣刨后,将RAP材料运送到拌和厂经热再生拌和设备加热后与新的沥青混合料按设定的掺加比例进行拌和后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现提出如下施工指南。
1 原材料要求
厂拌热再生的原材料主要有新加沥青、新加集料、矿粉以及沥青面层RAP材料。
(1)新加沥青:沥青面层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或90号,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新加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应按每2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3)新加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施工单位应按每1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进场填料不少于每50吨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5)沥青面层RAP材料:厂拌热再生用的RAP为原公路中面层沥青面层的RAP材料,要求RAP材料粒径规格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团块,且应干燥、洁净,含泥量不得大于1%,用于再生生产的旧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应小于31.5mm(方孔筛)。
检测内容和频率要求:RAP材料每500T检测一次,检测RAP材料的级配和残留沥青用量。
2 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混合料。
根据JTG F40-2004的规定,中面层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同类型的普通沥青混合料车辙不小于1000(热拌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3 厂拌热再生配合比设计要求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①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掺加20%-30%RAP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配合比设计工作,分别取具有代表性的筛分后的沥青旧料,对其进行抽提、筛分,确定RAP材料残留沥青用量和级配。
同时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种矿料和RAP材料的合成级配,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表七的范围,使合成的沥青用量满足经验采用的沥青用量。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取得具有足够用量的RAP材料,并进行抽提筛分,确定RAP材料中残留的沥青含量和矿料的级配。
方法应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中离心分离法或回流式抽提仪法测定,可采用燃烧法测定结果作为参考,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所用的检测方法。
②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
用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经验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实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VMA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空隙率范围中值及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对应的四个油石比,求出四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但如果对选择试验的油石比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油石比作为OAC1;作图求出能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指标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Cmax,OACmin),该范围的中值为OAC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max与OAC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与OAC2 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
③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二的规定。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①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和RAP材料的级配情况,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接近目标配合比并符合表六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②确定最佳油石比。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和 OAC±0.3%、OAC±0.6%五个油石比,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绘图分析,得出OAC1和OAC2后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
按以上方法确定的OAC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OAC不一致,如相差不超过0.2个百分点,应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OAC进行试件拌和试铺,或分析确定试拌试铺用油石比;如相差超过0.2个百分点,应找出原因,进一步试验分析后确定试拌试铺用油石比。
③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生产配合比,用室内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六的规定。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
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4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现场RAP材料随机取样→②抽提试验;确定再生材料中集料级配;再生材料中沥青含量
→③材料分析:原材料质量检测、集料级配、分析各矿料的组成比例及沥青用量;要按照旧料掺量30%~50%时,应进行老化沥青性能评价及再生剂选择;要按照旧料掺量10%~30%时,将RAP作为原材料的一种,进行配合比设计→④确定RAP材料掺量、最佳沥青用量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⑤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各项性能试验→⑥确定设计RAP材料掺量及新料比例、沥青用量→⑦确定目标配合比→⑧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参考文献
[1] JTG F402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 MS22(第六版),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法.
[3] JTJ05222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