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知识产权法》教学课件第九章
第九章 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4.地域法律效力不同。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 (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 • (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 (4)科学发现; • (5)工业品外观设计; • (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 • (7)禁止不正当竞争; • (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 《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列示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为: • (1)版权及邻接权; • (2)商标权; • (3)地理标记权; •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 (5)专利权; •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 (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 • (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概述
• 著作权,是指作者基于文学、艺术 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第二节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概述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 著作权法,是指调整因确认和保护 著作权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节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概述
(三)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
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相同或者近似的
2.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
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
第四节 专利法
一、专利与专利法的概念
• 专利即专利权,是指发明人或者专 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 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知识产权法》教学课件第九章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一、实用性
(一)实用性的概念
所谓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进行制造或者使用,并 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专利法中的实用性条件意味着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能够在实际中 再现且有益。
(二)实用性的判断标准
判断实用性时仍应遵循一定的标准,违背这些标准则可能出现判断错 误: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一、新颖性
无论是外观设计专利还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作为取得 专利权条件的新颖性在含义上是完全相同的。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23条第1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 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 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 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该条第4款规定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 设计”。
准,是指把在本国领域内公开的技术作为现有技术。所谓绝对标准,是 指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技术的公开状态,不论在哪一国家,只要一项技术 已经公开,则进入现有技术范围。 • 时间标准:一种是以发明完成为界限判定现有技术的范围,称发明标 准;另一种则是以申请专利的时间为标准来划定现有技术的界限,称申 请标准。这两种标准分别与专利法采用先发明制还是先申请制相对应。
1.具备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应当能够制造或使用,即具备可实施性。 2.具备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必须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即具备有益性。 在专利审查程序中,实用性的审查判断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审查 程序上也是最先审查实用性,然后再进行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二、新颖性
(一)新颖性的概念
外观设计专利的创造性要求虽不能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相比,但显然 高于作品的独创性。此外,我国专利法中所称的“明显区别”也不同于商标 法中关于商标显著性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工程重点教材”书目及对应课程一、“工程重点教材”书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23)二、“工程重点教材”对应课程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0-30)◆文学类专业《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专业《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专业《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专业《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专业《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专业《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当代经济史、新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等◆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总则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行政法、中国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程序法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刑事诉讼法专题、刑事程序法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含新中国法制史)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概论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则)、刑法(总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中国宪法、宪法学原理等◆艺术学类专业《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戏曲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戏曲理论批评史、戏曲美学、戏曲通论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学、中外美术概论、艺术学导论、艺术学、艺术学基本问题研讨、艺术学基础、艺术学基础知识与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学理论入门、艺术学原理、艺术导论、艺术导论与欣赏、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艺术原理、艺术原理与实验、艺术导学等◆教育学类专业《中国教育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名家及其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萃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中外教育家思想、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思想评述、中外教育思想择介、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简介、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研究等。
《知识产权法教案》课件
《知识产权法教案》课件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特点1.2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作用1.3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4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第二章:著作权法2.1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2.2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2.3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与保护期限2.4 著作权的限制与侵权行为第三章:专利法3.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3.2 专利的类型与条件3.3 专利申请与审批程序3.4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第四章:商标法4.1 商标法的保护对象4.2 商标的注册条件与程序4.3 商标权的保护与限制4.4 商标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知识产权合同法5.1 知识产权合同的定义与类型5.2 知识产权合同的成立与生效5.3 知识产权合同的履行与变更5.4 知识产权合同的解除与违约责任第六章:不正当竞争法6.1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与类型6.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6.3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侵权行为6.4 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第七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7.1 知识产权侵权的定义与特点7.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7.3 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形式与赔偿计算7.4 知识产权侵权的抗辩事由与诉讼程序第八章:知识产权行政保护8.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机关与程序8.2 知识产权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实施8.3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与执行8.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国际合作第九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9.1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管辖与程序9.2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与证明责任9.3 知识产权民事判决的国际承认与执行9.4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的犯罪类型与处罚第十章: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10.1 全球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概况10.2 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与协定10.3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完善10.4 知识产权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特点难点解析:理解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特点,以及它们在法律保护中的具体体现。
知识产权法全套教学课件
著作权审查标准
审查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属于法定 作品类型、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
著作权保护范围及限制
著作权保护范围
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著作权限制情形
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情形,允许他人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作品而无需获得作者授权。
商标审查流程
商标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审查通过后予以 初步审定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已解决的,予以核准注 册。
商标权保护范围及限制
商标权保护范围
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 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或类 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 似的商标。
商标权限制
商标权的行使受到一定限制,如合理 使用、先用权、权利用尽等原则。
刑事责任
严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如 商业贿赂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
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合规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 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规范员工行 为,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防范不正当竞争风险,包括加强员 工培训教育、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采取法 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要点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 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 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原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 信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及认定标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 6)知识产权是指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国家 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 7)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以及国 民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2021/7/23
4
• 本书作者认为:
• 所谓的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 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及其他无体财产 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2021/7/23
16
三、知识产权法的历史沿革
• 1.知识产权法的起源 •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 2.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
2021/7/23
17
四、知识产权法律渊源
• (一)国内法律规范 • 1.宪法 • 2.知识产权法律 • (1)有关知识产权的专门法律 • 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 • (2)基本法律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 • 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 • (3)其他法律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 • 3.国家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定 • 4.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 理解:
• 1)知识产权并非单纯产权,有些甚至根本 与产权无关。
• 2)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客体但不是 唯一客体,其客体应为无体财产。
• 3)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 4)知识产权是无体财产权。
2021/7/23
5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 1)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性。 • 2)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 • 3)知识产权具有权利性。 • 4)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2021/7/23
18
(二)国际条约
•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管理的国际公约 • 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尼泊尔公约…… • 2.其他组织管理的国际公约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 世界版权公约 • (三)我国签订的知识产权双边协定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03
四、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1992年《伯尔尼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
第一章 著作权
原始版权即“翻印权”,该保护制 度最早起源于宋,宋曾颁布 “禁擅 镌”的命令。
15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授予印刷商 冯·施贝叶为期5 年的印刷出版专有权,被
01
02
认为是西方个由统治政权颁发的保护翻印 之权的特许令。
汇编作品
影视作品指摄制在一定物体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 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亦称视听作品。 影视作品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
影视作品
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其中的剧本、音乐等可单
2、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作为绝对权利,其属性最为完整,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二、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虽同属知识产权类型。 1、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 创造,它抛开了表达形式而直接深入到技术方案本身。
2、保护条件不同: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首创性。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
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概念
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 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01
特征
除知识产权共有特性为,具有内容的双重性,具体化的
专有性、著作权人身权保护期无限性;
02
中国著作权原则 一、保护作者权益原则。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 二、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三、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 强制许可使用等制度。
05
第一章 著作权法
第九章 知识产权法共244页
• 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 商标权。
• 知识产权的特征:
• ①专有性,又称独占性,垄断性,排他性。
• ②地域性。
• ③时间性。
•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
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1886年制定于瑞士伯尔尼。截至2019年12月
31日,缔约方总数为157个国家,1992年10
25
Rights Reserved
2019/11/23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6
Rights Reserved
2019/11/23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7
Rights Reserved
2019/11/23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019/11/23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15
Rights Reserved
•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 品;
2019/11/23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16
Rights Reserved
2019/11/23
50
Rights Reserved
• 2.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 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 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 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知识产权法完整教学课件
二 章
•(一)思想与表达的含义
•(二)思想与表达相区分原则
著
• 1、含义
作
权
➢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中属于表达的部分,而不保 的
护思想。
客
• 2、思想和表达的分界
体
➢方法:汉德法官的“层次摘要法”
“层次摘要法”
第
二
章
著 作 权 的 客 体
3、思想、表达相区分原则的例外:
合并理论与场景理论
第
二
章
•合并理论:当某种思想只有一种或有限的几种表
二 章
汇编,而且使用者可以通过电子或其他
手段使用其中的数据。
著 作
➢数据库与汇编作品的关系
权
的
•(二)数据库的保护
客
➢ 保护的必要性
体
➢ 保护方式的立法例:(1)汇编作品
(2)特殊权利
➢ 我国保护现状
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
二
• 思想
章
• 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及实用功能
著
• 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品的著作权
• (二)汇编作品
第
二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
章
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
著
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作
• 分类:
权 的
集合作品、事实汇编
客
•(三)汇编作品的独创性及保护内容
体
•(四)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 (一)关于“数据库”
第
➢是指对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系统
• (三)知识产权的政策工具属性 • 从公共政策角度进行的研究 • 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 •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3、著作权人的权利:
(1)人身权: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2)财产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复制、 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改编、 翻译、注释、编辑、整理、许可)
5、著作权的取得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的是自动获得原则,作品一经 完成就自动产生权利,故对于一般文字、音乐等作 品,作品所有人具有是否登记的自由决定权,法律 鼓励作品所有人进行登记。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 人或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 人个人所有;
(2)、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发明人或设计 人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其所在单位 (3)、共同发明创造人共同发明创造;
(4) 、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作出发明创造的单位 或个人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合 法受让人有权就受让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申请被批
(7)、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关于惩治 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首次在我国明确了追 究侵犯著作权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违法所得数额 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七年以下徒刑。
习题:(判断对错)
某歌星参加抗洪救灾义演,将票房收入全 部捐给灾区。他既不需要征得他所唱歌曲的作 者的同意,也不需要付给作者报酬,这属于对 歌曲作品的合理使用。
(1)、依法禁止出版的作品;
(2)、法律、法规、法院判决、政府、 国家机 关的正式文件及其译文;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习题:
下列作品中,可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 是( D )
A.历法 B.通用数表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音乐作品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9章 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46页PPT文档
二、著作权的客体
1.作品: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 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 成果。 包括文学、艺术、科学作品
2.无著作权的作品:立法、行政、司法文件及其他官 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 格、公式
3.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 作品
三、著作权的内容
精神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 品完整权
经济权利: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 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及应当由 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 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 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 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 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九章 知识产权法-PPT精品文档244页
• 三、著作权的内容 • (一)著作人身权 •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 (一)作者; •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49
Rights Reserved
• (一)著作人身权
•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22
Rights Reserved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3
Rights Reserved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4
Rights Reserved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37
Rights Reserved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38
Rights Reserved
• (五)摄影作品;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15
Rights Reserved
•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 品;
2019/11/22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All
16
Rights Reserved2019/11来自22• (2)著作权的转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
目录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本章导语
1. 本章教学目的:介绍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权利取得的条件 2.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权利取得条件的构成要件与
判断标准 3.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的含义,尤其是新颖性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一、新颖性
无论是外观设计专利还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作为取得 专利权条件的新颖性在含义上是完全相同的。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23条第1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 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 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 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该条第4款规定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 设计”。
二、新颖性
(二)新颖性的判断标准
判定一项技术的公开状态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考虑。 • 地域标准:地域标准主要有两个,即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所谓相对标
准,是指把在本国领域内公开的技术作为现有技术。所谓绝对标准,是 指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技术的公开状态,不论在哪一国家,只要一项技术 已经公开,则进入现有技术范围。 • 时间标准:一种是以发明完成为界限判定现有技术的范围,称发明标 准;另一种则是以申请专利的时间为标准来划定现有技术的界限,称申 请标准。这两种标准分别与专利法采用先发明制还是先申请制相对应。
由此可知,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新颖性条件采用的是绝对 新颖性标准加抵触申请的模式。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二、创造性
我国《专利法》针对外观设计提出了“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 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的要求。这里,“明显区别”的要求不仅是 相对于现有设计而言的,还包括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这一要求已经超越了 单独对比新颖性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三、创造性
(二)创造性的判断标准
创造性的判断标准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主体标准和客体标准。其中主 体标准就是指判断创造性的人的标准。客体标准则是指发明创造本身所应当 具备的创造性因素。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判断创造性的人应是发明创造所属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 2.开拓性的发明创造具备创造性。 3.若发明创造的目的和效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则该发明创造具有创造性。 4.发明构造的难易程度也可用作判断其创造性的因素。
(二)实用性的判断标准
判断实用性时仍应遵循一定的标准,违背这些标准则可能出现判断错 误:
1.具备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应当能够制造或使用,即具备可实施性。 2.具备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必须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即具备有益性。 在专利审查程序中,实用性的审查判断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审查 程序上也是最先审查实用性,然后再进行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
与创造性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发明、实用新型授权条件与外观设计授权条件 的不同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一、实用性
(一)实用性的概念
所谓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进行制造或者使用,并 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专利法中的实用性条件意味着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能够在实际中 再现且有益。
本章思考题
1. 比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条件。 2. 具备什么条件的外观设计可以被授予专利? 3. 试述普通技术人员的作用。 4. 什么是绝对新颖性和相对新颖性?
谢谢
外观设计专利的创造性要求虽不能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相比,但显然 高于作品的独创性。此外,我国专利法中所称的“明显区别”也不同于商标 法中关于商标显著性的含义。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三、尊重既有权利
我国专利法要求外观设计专利权“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 合法权利相冲突”。类似的条件同样也反映在其他相关法律中,如我国《商 标法》第32条就有基本相同的表述。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二、新颖性
(二)新颖性的判断标准:抵触申请
我国专利法中新颖性定义的后半部分:“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 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 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这种情形被称作抵触申请。
规定抵触申请目的在于防止重复授权。在外观设计的相关规定中亦有相同规 定。根据专利申请程序,一件专利申请通常要在申请日后一定期限才能在专利公报 上公开发表。因此,如果已有人在申请日前提出了同样的专利申请,仅从申请日前 已发表的国内外出版物上是无法找到的。
在专利法上,技术的新颖性以现有技术为参照系。新颖性判断的实质就是判断 一项技术在某一特定时间之前是否已经公开。专利法中的公开指的是一种已被公之 于众的状态,即该项技术已经脱离了秘密状态。
我国专利法上的新颖性,在公开的方式上适用任何公开途径,在时间上以申请 日为标准,在公开的地域上适用全球范围。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三、创造性
(一)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在一些国家里也被称作“非显而易见性”“先进性”“进步 性”等。我国《专利法》对“创造性”给出了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创 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 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所谓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 有的本质性区别特征,并且这种区别特征应当是技术性的,通常也就是该 发明创造发明点之所在。而所谓“进步”则是指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的水 平相比必须有所提高,而不能是一种倒退。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二、新颖性
(一)新颖性的概念
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 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 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 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 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