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叙事作文教学设计东宝区文峰中学夏静【教学目的】1.学习在叙事作文中处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写作技巧,初步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体会以小见大的表达路径。
3.在写作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投影课件“纵观平常多少事,小事不小却能大。
如何寻得大道理,六个要素要巧抓。
”从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引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板书:以小见大),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见微知著的表达效果(板书:见微知著)。
师:下面我们看一组来自课文的例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导学案中的思考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通过六个例子,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初步明确在叙事作文的细微之处,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对每种方法进行归纳,并相机板书(板书:巧用时间、巧借地点、巧塑人物、巧绘细节)。
1.阅读《散步》选段,思考:文章将时间选择在“初春”,描写初春的景色,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假如换个季节,好不好?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莫怀戚《散步》2.《散步》中的人物,为什么都不取名字,而用母亲、妻子、儿子来代替。
想一想,给文中的母亲、妻子和儿子,每人加上一个姓名,好不好?为什么?3.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木兰诗》,有人说文中的人物“木兰”以谐音理解,有“慕男”之意。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4.到九年级,我们还将学到课文《愚公移山》,这是一篇我们熟知的寓言故事,该文塑造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和智叟,作者表达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主题。
从这两个人物的姓名来看,你有什么启发?5.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选择了在两处地点发生的事,一是百草园,意在写,二是三味书屋,名为“三味”,实则无味,意在写。
见微知著是怎样的意思
见微知著是怎样的意思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什么: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
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
英文解释
from the first small beginnings one can see how things will develop;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from one small clue one can see what is coming;recognize the whole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part ;
开头相同
见利思义见惠见影见赏见轻见知见官见义必为见风使帆见微知萌见遗见时知几见雀张罗见天日见贤见所未见见经识经见粮见贤思齐
结尾相同
先见贽见法我见核见眼不见岁见召见梦见通见叩见日见图穷匕见视而不见捉襟肘见可见陛见畛域之见穴见瞥见
用法
作谓语、宾语。
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现代文造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近义词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可见一斑、未雨绸缪、一叶知秋
反义词
以偏赅全,以偏概全。
见微知著的小故事
见微知著的小故事有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见微知著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故事: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X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
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
"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
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
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
"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
"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解析]有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
在生活观念上,越是细微的追求,越是反映观念的本质。
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慎重行事啊。
不然,就会差之亳屋,失之千里。
相关人物介绍: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商周之际淇河流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被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儒家前驱"。
形容微小却起到很大作用的成语
形容微小却起到很大作用的成语形容微小却起到很大作用的成语有: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秤砣虽小压千斤。
1、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zhù]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2、以小见大[yǐxiǎo jiàn dà]: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出处]出自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xīng xīng zhīhuǒ,kěyǐliáo yuán]: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
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qiān lǐzhīdī,kuìyúyǐxuè]: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5、秤砣虽小压千斤[chèng tuósuīxiǎo yāqiān jīn]: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
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衡量人才的重要途径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衡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从细微处全面考察下属。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考察是识别和衡量人才是否堪当重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我国早在汉代就确定了刺史六条,用以监督和考察百官的政绩与行为,并把它立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可见,对人才的考察由来已久。
但中国人一直比较内敛,向来都是含蓄不露,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考察的难度,中国管理也自有一套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察人法宝,即见微知著,从人不经意的细节中洞察他的本性。
所以,中国式管理讲究识人必须从外到内去认识人的质性,也就是从外表的仪态、容貌、声音、神色、眼神、举止等求其内在的精髓。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1周亚夫可谓汉景帝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后又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也算是忠心耿耿了。
可是汉景帝在选择辅佐少主的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把他抛弃了,原因何在呢?在古代的时候,每个皇帝年老之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就空前复杂起来,每个皇帝都会费一番心血。
汉景帝就碰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太子才刚刚成年,需要辅政大臣的辅佐,汉景帝为此试探了一次周亚夫。
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看了,很不高兴,就回头向主管筵席的官员要筷子。
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给你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足吗?还要筷子,真是讲究啊。
”周亚夫一听,赶紧摘下帽子,向皇帝跪下谢罪,汉景帝说,起来吧,既然丞相不习惯这样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为止了。
周亚夫听了,就向皇帝告退,快步出了宫门。
汉景帝目送他离开,并说,看他闷闷不乐的样子,实在不是辅佐少主的大臣啊!所谓见微知著,汉景帝试探周亚夫的方法可以说是很巧妙,辅佐少主的大臣,一定要稳重平和,任劳任怨,不能有什么骄气。
因为少主年轻气盛,万一有什么做得过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长者风范的人,才能包容这些过失,一心一意地忠贞尽责。
从周亚夫的表现来看,连老皇帝对他不礼貌的举动,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以后又怎么能包容少主的过失呢?赏赐他的肉,虽然不方便食用,但在汉景帝看来,他也应该二话不说,把它吃下去,这表现了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
见微知著的典故_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见微知著的典故_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见微知著,微:微小;著:明显。
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想知道见微知著的典故是什么吗?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见微知著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见微知著的典故《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见微知著解析[释义] 微:微小;著:明显。
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语出] 《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正音] 著;不能读作“zhuó”。
[辨形] 微;不能写作“徽”。
[近义]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用法] 指从事物的苗头可以推断其发展趋势并认识问题的实质。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明智的人善于~;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英译] 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见微知著成语接龙著作等身身家性命命里注定定倾扶危危言逆耳耳闻眼见见弹求鸮鸮啼鬼啸啸聚山林林下风气气消胆夺夺席谈经经纶满腹腹心之疾疾病相扶扶危救困困而学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烂海枯枯木发荣荣古虐今今愁古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议街谈谈笑自若若明若暗暗察明访访亲问友友风子雨雨散云飞飞鹰走狗狗彘不若若敖之鬼鬼哭神嚎嚎天喊地地久天长长相思守守缺抱残残篇断简简贤附势势倾天下下里巴人人地生疏疏水箪瓢瓢泼大雨雨零星散散马休牛牛羊勿践践规踏矩矩步方行行侠好义义正词严严于律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而不野野心勃勃勃然奋励励精图治治国安民民生凋敝敝帷不弃弃同即异异想天开开诚相见见笑大方方骖并路路见不平平原易野野草闲花花残月缺缺口镊子子曰诗云云期雨约约法三章章句之徒徒有虚名用见微知著造句1、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2、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3、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使用见微知著造的句子
使用见微知著造的句子使用见微知著造的句子用见微知著造句1、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2、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3、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4、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5、本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6、人们对自然现象往往还能见微知著,而对社会现象却不能见微知著,原因就在于不能“静”,为“好恶”“利害”所惑。
7、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
8、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9、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0、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
11、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12、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才能够更好的把事情解决掉。
13、我很欣赏你的这种见微知著的变现,对你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的。
14、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吧。
15、我想你如果在生活当中有了多思考的习惯就会有了见微知著的能力了吧。
16、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能力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17、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他那见微知著的能力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18、文世间之事往往能见微知著。
19、今天我有道题不会可我要追根求源,无独有偶我看到了司空见惯的水,我见微知著,突然明白了,我知道这是我锲而不舍的结果。
20、当然,之所以知此见微知著的探照出社会百态也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叙事艺术。
21、夜雨潇湘说:见微知著,人微言轻,这些话题都可以,“微”时代,就是草根的力量汇聚的时代。
22、配合是心理学研究、是见微知著、是看得懂眉头眼额,更重要的,是对老闆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见微知著的近义词
见微知著的近义词一、【近义词】原始见终、因小见大二、【词语注音】jiàn wēi zhī zhuó三、【基本词意】[释义] 微:微小;着:明显。
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语出] 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例句]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
”四、【英文翻译】See Wei Zhi with五、【详细解释】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
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 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準今,见微知著。
”六、【拓展延伸】1、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能力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2、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3、本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4、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5、每件事都挺细致的,真是都可以让人忙的厉害,见微知著。
麻木从容地去办。
6、见微知著所有身体的小细节都在告诉我什么都是有关联有后果的。
7、配合是心理学研究、是见微知著、是看得懂眉头眼额,更重要的,是对老闆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8、我们专栏作家往往能见微知著,从自己的生活事件中摸索到新的时代精神,但时下一些重要的事情可能正在发生变化:父亲们在工作中正逐渐开始把照顾孩子当作借口。
9、夜雨潇湘说:见微知著,人微言轻,这些话题都可以,"微"时代,就是草根的力量汇聚的时代。
10、在这方面,我是个行家,能见微知著,我认为还是不做这笔生意好。
11、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以小见大初中记叙文600字
以小见大初中记叙文600字以小见大记叙文1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就是说要通过个别来窥知其全体,透过表象探究其本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只有这样,我们在建设的道路上才少走弯路,多快好省,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益。
有的人善于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发现某些潜在的规律,这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眼光,丰富的联想。
牛顿看见一个苹果从窗台上掉下来,就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定律。
哥白尼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了“太阳中心说”。
毕升从印章的雕刻、烧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莱特兄弟从翱翔天空的大鸟,发明了穿洋过海的飞机。
善于以小见大,首先要有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
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善于以小见大,还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给你一滴露珠,你要会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你要会想像那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你要会想像那大海的浩渺。
要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泣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但也有一些人对事情的萌芽与征兆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为是带偶然性的表面现象。
台湾之流,无视台湾民众寻根觅祖、回归大陆的爱国之心,逆潮流而动,顽固地坚持路线,走进了死胡同。
还有我们的一些地方,无视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现象,过度采掘,滥垦滥伐,长此以往,会祸国秧民的。
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有前瞻性,注重可持续发展,需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就是要以小见大。
前几年我国的电力供过于求,有关部门被假象所迷惑,就决定停建所有的火力发电站,结果导致了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电力紧张局面的出现。
现在我们处于多变的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尽快的了解它们,把握它们,做到为我所用。
这样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因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记叙文2夜深人静,突然听见窗外小木锤敲击在竹筒上发出的“咚咚”闷响,我抬起了头,看向窗外,一辆略显老旧的,让人熟悉的小木车缓缓驶过。
高一议论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就是说要通过个别来窥知其全体,透过表象探究其本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只有这样,我们在建设的道路上才少走弯路,多快好省,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益。
有的人善于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发现某些潜在的规律,这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眼光,丰富的联想。
牛顿看见一个苹果从窗台上掉下来,就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定律。
哥白尼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了“太阳中心说”。
毕升从印章的雕刻、烧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莱特兄弟从翱翔天空的大鸟,发明了穿洋过海的飞机。
善于以小见大,首先要有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
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善于以小见大,还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给你一滴露珠,你要会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你要会想像那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你要会想像那大海的浩渺。
要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泣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但也有一些人对事情的萌芽与征兆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为是带偶然性的表面现象。
台湾陈水扁之流,无视台湾民众寻根觅祖、回归大陆的爱国之心,逆潮流而动,顽固地坚持台独路线,走进了死胡同。
还有我们的一些地方,无视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现象,过度采掘,滥垦滥伐,长此以往,会祸国秧民的。
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有前瞻性,注重可持续发展,需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就是要以小见大。
前几年我国的电力供过于求,有关部门被假象所迷惑,就决定停建所有的火力发电站,结果导致了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电力紧张局面的出现。
现在我们处于多变的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尽快的了解它们,把握它们,做到为我所用。
这样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因小见大,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典故_见微知著的意思
见微知著典故_见微知著的意思见微知著,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那么你想知道见微知著有什么典故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见微知著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见微知著典故《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见微知著解析[释义] 微:微小;著:明显。
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语出] 《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正音] 著;不能读作“zhuó”。
[辨形] 微;不能写作“徽”。
[近义]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用法] 指从事物的苗头可以推断其发展趋势并认识问题的实质。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明智的人善于~;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英译] 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见微知著成语接龙著作等身身家性命命里注定定倾扶危危言逆耳耳闻眼见见弹求鸮鸮啼鬼啸啸聚山林林下风气气消胆夺夺席谈经经纶满腹腹心之疾疾病相扶扶危救困困而学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烂海枯枯木发荣荣古虐今今愁古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议街谈谈笑自若若明若暗暗察明访访亲问友友风子雨雨散云飞飞鹰走狗狗彘不若若敖之鬼鬼哭神嚎嚎天喊地地久天长长相思守守缺抱残残篇断简简贤附势势倾天下下里巴人人地生疏疏水箪瓢瓢泼大雨雨零星散散马休牛牛羊勿践践规踏矩矩步方行行侠好义义正词严严于律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而不野野心勃勃勃然奋励励精图治治国安民民生凋敝敝帷不弃弃同即异异想天开开诚相见见笑大方方骖并路路见不平平原易野野草闲花花残月缺缺口镊子子曰诗云云期雨约约法三章章句之徒徒有虚名见微知著造句1、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2、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
3、科学家们太了不起啦,搞科研时见微知著,为人类谋福啊!4、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联,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细节描写刍议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细节描写刍议描写是一种久负盛名的文学手法,它可以通过刻画详细的静物景象,把我们脑海中的情感细腻清晰地呈现出来,令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内涵。
这恰恰是让文字充满生机的动力所在,通过描写可以使文字更为深入,更有表现力。
描写一件事物,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把它们放在一起,可以充分地凸显细节,以至于使读者感觉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要刻画的事物或景象描述的太过抽象,使读者将其与世界上其他事物混淆,从而影响对它的理解;而有了细节描写,就可以将事物中最精彩的特色尽收眼底,使读者更容易把握概念,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拿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来说,从语言上看,它采用了较质朴简练的语言,但相当丰富的内容,使细节描写更加生动。
对主人公宋江来说,小说中把宋江的事迹通过细节描述,使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宋江的高尚的品德。
他的叛逆和顽强,尽管也有许多不当行为,但细节描述却把宋江最体贴大方的一面表现出来,特别是他对受折磨的每一个人都给予爱心,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使读者对宋江有更深的认识,也更易理解他的心理变化,对他深慕不已。
同样,在刘瑜的《古剑奇谭》中,描写的也是一个古代封建的社会,大量的描述了古剑奇谭里的人物,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古老的世界,同时也把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都变得生动可见。
把这些细节描写放在一起,这就使整个古剑奇谭的世界更丰富、更有活力,令读者更加深入其中,使得个小说之中的人物和故事更加生动。
细节描写可以使文字更有表现力,能让读者更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但同时地也要提醒,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过于细节,把细节描写放在适当的位置,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表现效果。
随着文学走向新生活,细节描写也会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文字更加丰富有表现力。
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限制和困难,但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还是要坚持下去,始终如一地去描绘,让文字更加生动,把世间的精彩细节展现出来,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让读者从文字中得到满足。
见微知著的小故事
见微知著的小故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故事: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X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
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
"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
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
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
"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
"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解析]有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
在生活观念上,越是细微的追求,越是反映观念的本质。
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慎重行事啊。
不然,就会差之亳屋,失之千里。
相关人物介绍: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商周之际淇河流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被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儒家前驱"。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
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
请问有什么形容从小事看大事的成语或俗语么?
请问有什么形容从小事看大事的成语或俗语么?请问有什么形容从小事看大事的成语或俗语么?形容从小事看大事的成语:1、以小见大【拼音】:yǐ xiǎo jiàn dà【释义】: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例句】: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2、见微知著【拼音】:jiàn wēi zhī zhù【释义】: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例句】: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3、因小见大【拼音】:yīn xiǎo jiàn dà【解释】: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
【例句】:他已经学会了~的处事方式。
形容“从小事看大事” 的成语有哪些?以小见大、因小见大、可见一斑、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1、可见一斑拼音:kě jiàn yī bān释义: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2、见微知著拼音:jiàn wēi zhī zhù释义: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3、一叶知秋拼音:yī yè zhī qiū释义: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4、以小见大拼音:yǐ xiǎo jiàn dà释义: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意思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意思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从看似微小的事物中察觉原理、理论或总体情况,进而认识和把握更为广泛、深入的事物或现象。
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从小的事物中获得启示和认识,继而通过总结、归纳和推理,逐渐把握更为宏观、深入的事物和规律。
在认识和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只看表面现象,难以得到深刻的认识和洞见。
但是,通过对局部现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逐步发掘出宏观规律,并深入思考相关的理论和原理。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在研究某一种天然物质时,首先需要了解该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通过对这些微小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研究,才能逐步推导出该物质更为宏观的性质和作用,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类似地,对于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对具体案例和实证材料的观察和思考,从微知著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总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强调了从局部现象中把握事物本质和普遍规律的重要性,寻求更为深入、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见微知著的同义成语
见微知著的同义成语
1. 一叶知秋:看到一片叶子落下,就知道秋天要来了,就像看到孩子们穿上厚衣服,哎呀,不就知道天气变冷了嘛!比如我看到窗外那棵大树开始掉叶子了,不就说明秋天快来啦。
2. 以小见大:从一件小小的事情里能看出大道理呀,就好像从一个微笑能感受到温暖一样。
有一次我看到邻居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不就体现出他爱护环境的大品质嘛。
3. 管中窥豹:通过竹管的小孔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这多形象啊!就像我们有时候只了解一个人的一点小事,可不能轻易就下结论呀!比如只看到同事一次的失误,可不能就说他不行呀。
4. 见微知萌:从细微处就能觉察到事物的萌芽,不是很神奇吗?好比看到小草刚冒出头,你就知道春天的生机要蓬勃啦。
有一回我注意到弟弟开始对画画感兴趣,没准以后能成个大画家呢。
5. 知秋一叶:和一叶知秋一个道理呀,就像看到第一片雪花飘落,就知道冬天来啦。
记得有次看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这不就表明春天快来了嘛。
6. 原始见终:从开始就能推测到结局,这多厉害呀!就像有些事情一开始有那个苗头,最后真的就发展成那样啦。
比如看到朋友开始努力学习,最后肯定能取得好成绩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成语都好有意思,能让我们从小小的细节里发现很多东西呢!。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2020年第28期主持人语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生活中的细小之事、微小之物中挖掘出不寻常的内涵。
或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或传达一定的社会意义。
“以小”就是为了“见大”。
“小”是具体的事例,更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
“以小见大”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某些微小具体的事物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
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大事并不多,围绕我们的大都是平凡小事,但我们要学会从平凡的小事中发掘亮点,悟出道理,揭示本质。
把“以小见大”引入写人的技巧中,有助于我们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人物“亮点”,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感情表达得深厚、细腻、感人,更能通过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小事突出人物的性格,从而揭示意想不到的主题。
如何以小见大呢?小处选材。
重大的主题会从平常的小事中体现。
选材唯其“小”,才便于精雕细刻,人物才能栩栩如生,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向更深处挖掘。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生动、细致逼真的描绘。
细节虽小,但其作用可不小。
它既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又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
比如《真爱无声》中对父亲的几处细节描写,“默默地抽烟”“静静地翻着我的相册”,便使一位有着一颗挚爱孩子的灼热的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选取典型。
在众多材料中,应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入文。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入文。
美文引路荒漠中的苇王剑冰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懊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即通过小题材、小事件,或各种寻常现象、人物细节等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的社会内容,阐发深刻的人生道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爷爷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住的是茅草房,屋里是泥地,坑坑洼洼的。
后来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加上全家人省吃俭用,1987年家里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地面铺上了大青砖,平平整整的。
再后来爷爷外出打工,收入越来越多,到了1997年家里又盖起三上三下的老式楼房,地面铺上了地板砖,光亮光亮的。
几年后,爷爷回家种大棚蔬菜,爸爸开卡车搞运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我们家又盖起了现在住的别墅,屋面是琉璃瓦,楼上楼下铺的都是木地板,富丽堂皇……■吴应海听着爷爷的话,我仿佛看到了一部农村改革发展史……这段文字通过爷爷之口,介绍了“我”家房屋尤其是地面的变化。
这段独特的变迁史,巧妙地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情况,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的写法,就是典型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该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呢?【写作技巧】首先,我们要了解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般有三种:一是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
即选用生活中很寻常的素材来反映爱国、和平、环保、改革等重大主题,让读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感悟这一主题,并进行深入地思考。
二是用小故事揭示大道理。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或者是发生在自然界动植物身上的故事,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
三是用小细节折射大品性。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放大人物性格特点,塑造鲜活人物。
其次,要明确选材思路。
“以小见大”的关键词是“小”和“大”,写作时必须先要确定好“小”和“大”的具体内容。
主要有两种选材思路。
一种思路是由“大”及“小”,先定好/责编:韦春艳/10C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大”,也就是文章的主旨,然后再围绕这个主旨去寻找合适的“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作者:魏雪会
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20期
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你我都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各自的姓名、服饰的品牌、汽车的标志、交通灯的颜色等等,通过这些符号来确定自我、标明个性、维护秩序等,所以,符号本身也承载着某种涵义,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而电影也拥有一个深邃的符号系统,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电影符号学的创始人克里斯蒂·麦茨认为电影符号是“视听符号”或“形象符号”,即电影符号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
本文将以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运用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外延”与“内涵”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声音和画面中所蕴含的意义。
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二重性”理论:符号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分别体现符号本身的形式和意义。
能指是构成符号的物质成分,所有的符号都必须有一个可闻可见的物质层面或介质,才能由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起到传播、交流、沟通的作用。
所指是指符号的内涵、意义或者精神层面,所有的符号都必须有这样的精神含义在里面,否则,发送者所发送的东西就干瘪空洞、没有意义。
索绪尔曾经这样比喻“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符号是一个双面实体,而能指与所指就像一枚钱币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
”法国符号家罗兰·巴尔特也曾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如果玫瑰花在法国意味着激情的话,这样,一束玫瑰花就是‘能指’,激情就是‘所指’。
两者的关系产生第三个术语,即这束玫瑰成了一个‘符号’。
”(《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3页)
电影符号学还认为,电影符号的意指应该由电影符号的“内涵”与“外延”来构建。
在能指与所指的基础上,构成了外延与内涵这对范畴。
所谓外延,我们通常指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说了些什么;内涵则意味着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所说的东西之外的其它东西。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认为,外延符号(包括外延的能指和外延的所指)又构成了内涵的能指。
这种内涵的能指,再和内涵的所指一道,共同构成内涵符号。
”(《影视美学》,前揭,74页)“在电影符号学中,外延是指电影画面和声音所具有的意义,内涵则是电影画面和声音所传达出的‘画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也就是画面和声音内在潜藏的深层含义。
”(《影视美学》,前揭,74页)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一个与其它大多数影片迥然不同的特点——多处画面构图是倾斜的,比如在影片开始的昏黄的警察盘问室里,警察对于没有作弊的贾马尔严刑逼供的场景。
倾斜的构图、暗黄色的灯光所营造的画面便是外延的能指,倾斜画面中贾马尔、警察以及地上的电击刑具则是外延的所指。
以上两者的结合构成内涵的能指,电击刑具象征着暴力,警察象征着权威,共同指向所指:弱者在暴力和权威面前是如何的无能为力,事实真相是如何被残酷抹杀的,权威是如何主观臆断,颠倒黑白的,暴露出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寓意印度现实社会的
黑暗和不公;此处倾斜的构图表明在盘问室里,在此种情境以及身份下,导致话语权的极度不平等,面对警察的百般刁难和严刑逼供,无辜的贾马尔百口难辨。
再比如,童年时贾马尔的偶像是著名影星:阿米达·巴查,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并且得到偶像的签名。
有一天,贾马尔正在露天厕所里大便,致使萨利姆丧失了一个顾客,以收取顾客上厕费赚点外块的哥哥萨利姆因此不满贾马尔的行为,在听到阿米达·巴查到来的消息后,故意将厕所的门顶住,不让贾马尔出来,以此作为报复。
被反锁在厕所里的贾马尔使劲踢打着门,但终究无效,他从身上掏出了偶像的照片,看看照片,再看看通往外面的唯一出路——粪坑后,捏起鼻子,手里举着照片,义无反顾地跳进了粪坑里。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有趣的细节,借助自然光所拍摄的画面是外延的能指,偶像的照片、厕所、粪坑是外延的所指;那么两者结合指向内涵的能指:偶像的照片象征贾马尔的梦想,是他童年时希望和梦想的寄托,厕所和粪坑象征着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种种牵绊和困难;于是三者共同指向内涵的所指:童年时期的贾马尔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为了梦想,他敢于冲破重重阻挠,即使“牺牲”自己,也绝不玷污和放弃梦想。
这也为后来即使他可能会输掉1000万卢比也决不放弃寻找拉提卡的疯狂举动做了前期的合理铺垫。
后来,他的哥哥萨利姆趁其不备,将阿米达·巴查给贾马尔的签名照卖到了电影院,当贾马尔来质问他时,萨利姆以:“人家给了很高的价钱”为由认为自己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失去自己心爱之物的贾马尔却愤怒无奈。
此处的照片是外延的能指,阿米达·巴查是外延的所指,两者的结合便是内涵的能指:两个人不同的梦想,共同内涵的所指:萨利姆与贾马尔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两人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萨利姆出卖承载贾马尔儿时梦想的照片,表明在萨利姆拥有着强烈的金钱欲,获取金钱是他的梦想;而贾马尔则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在他的理想世界里,梦想是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和买卖的,这也为他们两人成年后所选的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
这部影片的成功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它诞生在世界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害怕经济危机重演的人们忧心忡忡,担心明天就会失业,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和疑惑,从心底里渴望安全与财富。
实际上,电影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一种符号,比如贾马尔,他已经不仅仅是贫民窟的穷小子,俨然已经成为了财富、金钱、执着、梦想的象征,他甚至成为了别人梦想的寄托者,承载着无数人的金钱梦和爱情梦,所以几乎全印度的人都为他疯狂,支持他鼓励他,看到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如同自己的梦想实现一般。
符号,虽小,但是意义博大,它负载着情感、寄托着希望、承载着梦想甚至是生命,可以从小中领略到大义。
可笔者对符号学理论的理解尚浅,只能借此影片简略论述。
再者,固然符号学博大精深,但仅仅从符号学这一角度来诠释影片,难免有些狭隘;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难以穷尽内涵的深邃,或许试着从多种理论多个角度出发,才会离“内涵”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