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治疗规范
肛周脓肿健康教育
![肛周脓肿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03063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4.png)
肛周脓肿(肛痈)健康教育
一.概述
肛庸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二.治疗原则
1.脓肿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脓肿。
在腰麻或局麻下,于脓肿处切口,寻找齿线处感染的肛隐窝或内口,将切口与内口之间的组织切开,并搔刮清除,以避免形成肛漏。
2.一次切开挂线法:在腰麻下,于脓肿波动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口,充分排脓后,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
以橡皮筋结扎于球头部,通过脓腔拉出切口,将橡皮筋两端收拢,并使之有一定张力后结扎,创口内填红油膏纱条,外敷纱布,宽胶布固定。
三.疾病指导
1.用药指导:引流术或脓肿破溃后可在便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中药涂擦可止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2.饮食指导:初期湿毒邪困,邪正正虚,应给予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肥腻、醇酒炙考之品。
排脓术后1~2天给予清淡少渣饮食。
3.心理指导:强烈不适的躯体症状,患者易出现焦躁不安,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及其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
四.出院指导
1、生活作息规律,适当锻炼,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站久蹲。
2、注意肛门清洁,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患处部位不宜挤压碰撞。
3、提肛运动:深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
放为一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20~30次。
参考文献:《现代中医护理实用全书》《中医外科学》拟定人:审核人:修订日期:拟定日期:。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9adef725acfa1c7aa00ccf4.png)
肛周脓肿诊疗常规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发病多以青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中医称之为肛痈,藏毒等。
1.诊断依据一般病情急,病史短,多在一周以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肛门旁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脓肿部位高,肛周症状不突出,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热、便秘、伴有全身发热、恶寒。
检查:肛周或直肠周围间隙有炎症肿块,浅表者可扪及波动感。
血常规检查WBC总数以及中性可增高。
2.治疗原则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其他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脓肿向其他间隙扩展,加重病情。
必要时可以不待检查结果,先行急诊手术。
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术式。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考虑根治术式。
根治术的实质是在切开引流时同期处理内口,其关键是正确地寻找内口。
3.手术治疗3.1.手术指征3.1.1.脓肿已成熟3.1.2.脓肿溃破后内口未做处理,或者引流不畅。
3.1.3.无其他严重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等。
3.1.4.无其他手术禁忌症。
3.1.5.患者愿意承担可能的手术风险。
3.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压、肝功、乙肝两对半、肾功、血糖等。
3.3.术前准备3.3.1.术前谈话:术前必须向病员或者家属讲明病情、手术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病员或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3.3.2.肠道准备:生理盐水或者软皂水500ml术前灌肠一次。
3.3.3.术区准备:备皮,清洁局部。
3.4.手术方式选择3.4.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单一间隙的低位脓肿。
3.4.2.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多间隙的低位脓肿。
3.4.3.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
3.4.4.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非瘘管性脓肿、内口不明显的肛周脓肿、患者体弱不能承受上述手术者。
3.5.术后处理3.5.1.辨证论治3.5.1.1.热度壅盛症状:肛旁肿痛,皮肤潮红,溃后或者术后脓液黄稠,带粪臭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全身不适,发热恶寒,坐卧不安。
肛周脓肿(县医院适用版)
![肛周脓肿(县医院适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56d7cd360cba1aa811da45.png)
肛周脓肿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肛周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周、直肠区脓肿(ICD-10:K61),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分类:肛周脓肿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下部脓肿和肛提肌上部脓肿:前者包括肛门周围脓肿、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后者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肌间脓肿。
2. 临床表现:(1)肛门周围脓肿:常位于肛管后方或侧方皮下部,一般不大。
疼痛、肿胀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体格检查:病变处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发病时患侧出现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继而为持续性跳痛,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
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体格检查:早期局部体征不明显,以后出现肛门患侧红肿,双臀不对称;局部触诊或肛门指诊时患侧有深压痛,甚至波动感。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全身症状较重而局部症状不明显。
会阴部检查多无异常,直肠指诊可在直肠壁上触及肿块隆起,有压痛和波动感。
(4)其他由于位臵较深,局部症状大多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会阴、直肠坠胀感,排便时疼痛加重,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感染症状。
直肠指诊可触及疼痛性肿块。
3.辅助检查:(1)低位脓肿:肛周彩超。
(2)高位脓肿:血常规、盆腔CT。
可选择肛管直肠腔内彩超,盆腔MRI。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61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2-7日(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直肠指诊新入院病人检查抽血: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全套及输血前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肛周彩超。
肛周脓肿的治疗
![肛周脓肿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ab1869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png)
肛周脓肿的治疗
本病的治疗没有太多选择,治愈的方法只有手术,且越早越好。
在无条件或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1、保守治疗
早中期,大约从出现症状起1-5天,主要根据病变过程及症状辨证论治。
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局部外敷芙黄膏等清热消肿止痛。
2、手术治疗
(1)抽脓减压局部消毒,用20ml注射器从脓肿最薄弱处刺入脓腔,抽取脓液,边抽边上下移动针头,直至无脓可抽。
本方法可以暂时减轻脓腔张力,缓解疼痛,适用于临时应急处理,但不能代替手术。
如果病情发展快,如坏死性筋膜炎等,就不能用,以免耽误病情。
(2)切开排脓在局部麻醉下,从脓腔中间部位,切开小口排脓,术后用甲硝唑冲洗脓腔,并放置油纱条引流。
属于暂时性应急处理,或是二次手术疗法的第一次手术。
可排出脓液,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代替根治术,一般约需3个月左右,待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再行根治术。
(3)根治术
①低位脓肿-直接切开。
②马蹄脓肿-切开加旷置。
③高位脓肿-挂线术。
④高位脓肿-等压引流术。
由于切割挂线依然切断了肛直环,痛苦大,创口深。
为了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可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手术治疗,术中采取半切割挂线,并放置引流管,可不切断肛直环而使脓腔愈合。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dd1421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f.png)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指的是发生于肛管、肛门和直肠周围的一种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
肛周脓肿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
肠道细菌进入肛窦导致肛腺感染是导致脓肿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
男性与女性相比较患肛周脓肿的概率更高。
我国肛周脓肿发病率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中医与西医在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那么,关于肛周脓肿这一疾病,中医与西医是如何治疗的呢?1.西医治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对其展开常规消毒,而后进行麻醉,在排脓切开后应当对内口进行寻找,并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
医生应当在患者脓肿波动明显的位置做弧形或放射状的切口,在排脓充分后运用食指将脓腔间隙分离,运用刮匙刮除坏死组织。
然后运用生理原水与双氧水将脓腔彻底清洗,并将切口修剪成梭形,以保持引流的通畅性。
将球头银质软针从切口插入,沿着脓腔的底部运用轻柔的手法探查。
在此期间可运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伸入肛内,通过指针结合的方式寻找内口。
在找到内口后可运用脓腔牵出切口,再运用10号丝线将两端收拢,最后结扎。
在手术后应当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辅助治疗,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
同时可给予患者润肠剂,以实现对便秘的预防。
抗生素治疗。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导致肛周脓肿发病最为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
与此同时,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链球菌均会导致肛周脓肿发病。
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过程中,应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低毒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结合。
如若患者感染症状严重,则应将第三代头孢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联合使用。
2.中医治疗肛周脓肿中医内治。
中医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实践中强调对患者展开分期治疗。
患者在患病初期其会出现气血凝滞、经络阻滞的情况。
故在治疗患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应以消为原则,适宜该类患者的药方主要有黄连解毒汤加减。
基本组成药方为10克黄连,9克栀子,6克黄柏、黄芩,用水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随着患者病程的推进,在肛周脓肿中期即会出现肉腐成脓、瘀久化热的症状,所以在该阶段治疗主要秉持的原则是托。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7f4245e5727a5e9846a611c.png)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肛周脓肿诊疗常规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发病多以青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中医称之为肛痈,藏毒等。
1.诊断依据一般病情急,病史短,多在一周以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肛门旁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脓肿部位高,肛周症状不突出,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热、便秘、伴有全身发热、恶寒。
检查:肛周或直肠周围间隙有炎症肿块,浅表者可扪及波动感。
血常规检查WBC总数以及中性可增高。
2.治疗原则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其他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脓肿向其他间隙扩展,加重病情。
必要时可以不待检查结果,先行急诊手术。
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术式。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考虑根治术式。
根治术的实质是在切开引流时同期处理内口,其关键是正确地寻找内口。
3.手术治疗3.1.手术指征3.1.1.脓肿已成熟3.1.2.脓肿溃破后内口未做处理,或者引流不畅。
3.1.3.无其他严重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等。
3.1.4.无其他手术禁忌症。
3.1.5.患者愿意承担可能的手术风险。
3.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压、肝功、乙肝两对半、肾功、血糖等。
3.3.术前准备3.3.1.术前谈话:术前必须向病员或者家属讲明病情、手术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病员或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3.3.2.肠道准备:生理盐水或者软皂水500ml术前灌肠一次。
3.3.3.术区准备:备皮,清洁局部。
3.4.手术方式选择3.4.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单一间隙的低位脓肿。
3.4.2.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多间隙的低位脓肿。
3.4.3.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
3.4.4.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非瘘管性脓肿、内口不明显的肛周脓肿、患者体弱不能承受上述手术者。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b827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c.png)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通常由于肛门周围的皮肤腺体感染引起。
患者常常会出现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加速痊愈。
下面将介绍一些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早期的肛周脓肿,局部热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肿的排出,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患者可以使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进行热敷,每天多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3-5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灼伤。
其次,局部外科手术也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较大、较严重的肛周脓肿,局部手术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脓肿,避免脓液在体内蔓延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力,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
另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扩散,加速痊愈。
但需要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不要随意滥用,以免引起药物耐药性。
此外,改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长时间久坐,适量运动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
总的来说,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热敷、局部手术、抗生素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医嘱用药,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快地康复。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5690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1.png)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肛周脓肿是指直肠周围组织出现感染性脓肿的一种疾病,常见于直肠周围的肛门附近组织。
该病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肛门周围腺体感染、肛门疖肿、肛瘘、肛裂等原因。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治疗、局部处理等方法来控制感染和减轻症状。
这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无严重感染和排脓通畅的患者。
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选用针对导致肛周脓肿的致病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和消除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
2. 局部处理:包括热敷、消炎药物擦洗等。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脓肿破溃,消炎药物擦洗可以帮助清洁局部,并减轻炎症症状。
3. 排脓治疗:通过切开脓肿,引流脓液,帮助脓肿破溃和排空,促进愈合。
这是保守治疗的最后手段,在无法控制感染、症状严重以及脓液不能自行排出时采用。
但保守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无法彻底清除脓肿,容易复发,且疗程较长。
因此,对于肛周脓肿,一般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以有效清除病灶,预防复发。
手术治疗是通过切除脓肿和清创,排空和清洗脓腔,促进愈合的方法。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开放引流术:通过切开脓肿,清除脓液,切除坏死组织,帮助脓肿排空和愈合。
术后通常需要进行显微镜下清创,保持伤口畅通,避免愈合不良。
2. 切除肛管息肉术:对于脓肿的形成与肛管息肉有关联的病例,可以行切除肛管息肉术,以防止再次形成脓肿。
3. 瘘管陷阱留置术:对于与皮肤和肛门直肠管之间存在瘘管的患者,可以行瘘管陷阱留置术,将瘘管引流,促进瘘管闭塞。
4. 择期肛手术:对于复发性肛周脓肿患者,可以行择期肛手术,将直肠粘膜向外提取并进行切除,以消除原发病灶,预防脓肿的复发。
总之,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早期、无严重感染和排脓通畅的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法。
而对于无法控制感染、症状严重以及脓液不能自行排出的患者,则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肛周脓肿的治疗进展
![肛周脓肿的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559b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f.png)
肛周脓肿的治疗进展肛周脓肿是指肛管周围组织或者肛门周围皮肤发生感染并形成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红肿等症状。
肛周脓肿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近年来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肛周脓肿的治疗进展。
本文将从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采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旨在控制感染并消除炎症。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吡嗪酮等消炎药物。
抗生素治疗应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尤其应考虑使用新型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的抗菌药物。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开放引流术、闭合引流术、吸脓器抽吸引流术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肛周脓肿直径大于3cm或者患者有严重全身症状、多次反复发作等情况。
开放引流术是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取出脓液后用纱条填塞创口合并湿敷,促进创面愈合。
闭合引流术是在显露肛周脓肿后,不对其进行切开,而通过切线或切口缝合,将脓液引流出去。
吸脓器抽吸引流术是通过选择性吸引脓液,加速脓肿排空。
二、手术方式1.开放引流术开放引流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手术方式。
手术的核心是切开周围组织直至达到脓肿,将脓液引至创口,然后用纱条填塞创口,以促进创面愈合。
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较大的肛周脓肿以及较严重的脓肿患者。
2.闭合引流术三、新技术应用1.红外激光治疗红外激光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主要以红外线穿透肛门组织并聚焦于感染病灶内,加热感染病灶,杀死细菌并刺激创面愈合。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合并感染风险低等优点。
超声治疗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振荡产生热能,杀死细菌并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创面愈合快、疼痛程度低等优点,但由于其技术操作相对复杂,同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
总之,要根据肛周脓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早期采用药物治疗基本可以有效控制脓肿扩散,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症状和相对较大的脓肿则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a2ca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f.png)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正确的治疗方
法对于肛周脓肿的康复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初期的肛周脓肿,可以采取热敷和局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热敷可
以帮助脓液排出,减轻疼痛和肿胀,局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局部受到刺激和摩擦,有助于肛周脓肿的愈合。
其次,对于较大或复杂的肛周脓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彻底清
除脓肿和炎症组织,避免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是安全和有效的,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对于一些慢性复发性的肛周脓肿,可能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或者其
他特殊的治疗方法。
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总的来说,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患者在发现肛
周脓肿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加快康复。
综上所述,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和局部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和休息,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相信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患者一定能够顺利康复,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6acc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e.png)
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方法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周围疾病,主要由于肛门周围皮肤腺体感染所引起。
其症状主要包括肛门周围疼痛、肿胀、局部红肿、脓液排出等。
如果及时处理,多数肛周脓肿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不需要手术干预。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方法。
1.提高局部卫生:对于肛周脓肿的患者来说,保持局部卫生非常重要。
可以用温水进行局部冲洗,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
2.热敷:将温水加热后用热水袋或者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
热敷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肛周脓肿的消退。
3.疼痛控制:肛周脓肿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通过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等来减轻疼痛。
此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局部镇痛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等。
4.局部护理:可以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外用,如石炭酊等,以减轻局部红肿、痛感和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穿紧身裤、内裤,以免摩擦加重患处疼痛。
5.纤维素酶治疗:适用于局部肿胀、炎症明显的患者。
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分解纤维组织,减轻肿胀,促进组织修复。
通常为外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预防便秘:便秘是肛周脓肿的常见诱因之一。
患者需加强饮食调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立。
7.避免久坐:久坐会增加肛周脓肿的疼痛和不适,容易加重病情。
患者应避免久坐,尤其是坐在硬凳子上。
如需长时间久坐,可使用坐垫进行缓冲,减少对患处的刺激。
8.避免过于频繁的肛门清洁:肛周脓肿患者在进行肛门清洁时要避免过于频繁或过于用力,以免加重感染或伤口愈合的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肛周脓肿,如在腹股沟区域形成的脓肿、复发性、复杂性脓肿等情况,保守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局部卫生、热敷、疼痛控制、局部护理、纤维素酶治疗、预防便秘、避免久坐和过于频繁的肛门清洁。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4ae13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c.png)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肛周脓肿是指脓液积聚在肛周组织内,形成脓肿。
其常见病因包括肛门或肛管周围的感染、肛门直肠损伤、肛门周围脂肪坏死等。
肛周脓肿病变范围小,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且易于扩散和并发症如肛瘘形成。
因此,及时的诊疗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的常规。
一、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排除其他直肠和肛门疾病。
2.体格检查,包括肛门和肛周区域的外观和触诊,以及直肠肛门指诊。
3.肛周超声或CT检查,可以明确脓肿的大小、范围和有无肛瘘。
二、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调整,保持大便通畅。
2.脓液引流:对于较小的肛周脓肿,可以选择局部挤压法,即用湿热敷或热水浴,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挤压,使脓液排出。
对于较大的脓肿,则需行外科手术引流。
3.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通常静脉注射抗生素1-2周,然后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4.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严重的肛周脓肿,需要行手术引流,通常选择开放引流或切开探查引流术。
三、护理1.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手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更换敷料,并及时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液、感染等情况。
2.术后局部护理:保持肛门周围干燥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3.大便及排气的护理:避免便秘,可适当添加膳食纤维,保持充足的饮水量,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避免屏气过久,适当散步促进肠道蠕动。
4.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5.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由于肛周脓肿常伴有严重疼痛,可能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和心理负担,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进行情绪支持和教育,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总结起来,肛周脓肿的诊疗及护理常规主要包括详细的诊断,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脓液引流、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局部护理、大便及排气的护理、饮食调理和心理护理。
肛周脓肿(肛痈)中医诊疗方案
![肛周脓肿(肛痈)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668770912a2161479294e.png)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西医外科治疗肛周脓肿诊疗规范
![西医外科治疗肛周脓肿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99983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6.png)
西医外科治疗肛周脓肿诊疗规范【病史釆集】1.病因: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2.症状:(1)肛门周围脓肿:位于肛门两侧方边缘或后方;全身感染不明显;局部持续跳痛, 排便加重;局部红肿、发硬、压痛,后期出现波动感,有波动后可自行破溃形成肛痿;穿刺抽出脓液。
(2)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坐骨直肠间隙内,局部剧痛,全身症状明显,寒战、发热、乏力等;患侧肛门旁肿胀及触痛。
指诊检查:患者明显触痛,有饱满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3)骨盆直肠窝脓肿:位于骨盆直肠窝内,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寒战、发热、乏力、头痛等;可有排尿困难及肛门部坠胀感。
指诊检查:直肠前壁饱满,有波动感及明显触痛;穿刺可抽出脓液。
【体格检査】肛门周围皮肤局部红肿、发硬、压痛,可出现波动感,有波动后可自行破溃形成肛痿;穿刺抽出脓液。
【辅助检査】1.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实验室检查;2.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周或直肠B超声,或盆腔CT检查。
【诊断要点】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指诊检查:患者明显触痛,有饱满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声或盆腔CT提示液性占位。
【鉴别诊断】常见皮肤肿块(皮脂腺囊肿)鉴别。
【治疗原则】保守治疗:药物(抗生素、清热药物等)治疗;温水坐浴;局部理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口引流术、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
【疗效标准】脓肿处疼痛消失,局部皮肤正常,排便通畅。
【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排便顺畅,无明显肛门周围疼痛,体温正常,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2.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出血。
肛周脓肿的检查及治疗
![肛周脓肿的检查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ca26a7ae45c3b3567ec8bfb.png)
肛周脓肿的检查及治疗
*导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
……
检查
1).盆膈肌下方脓肿可见肛门周围或坐骨直肠窝处红肿、变硬、甚至可触及波动。
而盆膈肌上方脓肿会阴外观无异常。
直肠指检:坐骨直肠窝脓肿可触及该区一侧或两侧隆起,有触痛及波动。
若隆起、触痛、波动感位于直肠壁则为括约肌间脓肿。
若直肠上段肠壁外两侧有此征时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而直肠后脓肿除直肠后方有此征外,尚有肛门尾骨之间压痛。
穿刺可抽得脓液。
2).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治疗
1).脓肿形成早期,可采用抗感染治疗(包括针对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中药清热解毒、疏泻通宣,通便、热水坐浴、理疗、休息等)。
2).脓肿形成时,即应手术引流。
3).脓肿大且全身症状重者,除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外,尚需辅以支持对症治疗。
4).在脓肿切开引流时,若发现明确的内口,可同时行挂线术。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2篇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154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png)
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2篇第一篇: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肛周脓肿指的是发生在肛门周围、直肠管以上的脓肿。
其临床表现常常是肛门周围一侧或两侧、坐骨结节下方肌肉间隙内出现疼痛、肿胀、红肿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肛周脓肿不仅会持续加重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发生周围组织坏死、感染蔓延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肛周脓肿的治疗非常重要。
1. 外科手术治疗法外科手术是目前肛周脓肿治疗的最常用方法。
外科手术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开闭合合并术、局部切开引流术等,其中以局部切开引流术最为常见。
局部切开引流术时,医生会在肛门周围开刀,将脓肿内的脓液排出,并通过引流管让脓液流出。
术后需要注意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肛门周围受压,防止伤口复发。
2. 保守治疗法保守治疗法也是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
包括口服抗生素、局部热敷、消炎止痛药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脓肿较小,局部炎症不严重时的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方法只适用于轻度肛周脓肿,严重脓肿还是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 辅助治疗法肛周脓肿治疗中,有些辅助治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拔罐疗法:在肛门周围的患处施行拔罐,形成负压,吸出体内淤血和局部毒素等物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排出脓液。
中医外治法:采用中药熏洗、中药外敷、针灸、艾灸、拔火罐等传统中医方法,促进肛门周围的疼痛和肿胀缓解,加速肛周脓肿的愈合。
尽管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适合患者的方法因人而异。
因此,在就诊时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尽快治疗肛周脓肿,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第二篇:肛周脓肿注意事项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周围疾病。
患者在治疗肛周脓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减少疼痛、恢复更快。
1. 饮食调理肛周脓肿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韭菜、葱蒜、酒精等。
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多吃牛奶、鸡蛋、鱼类、谷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 科学用药肛周脓肿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周脓肿临床诊治规范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致力于推动结肠直肠肛门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由学会经验丰富的结直肠盆底外科专家组成,根据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临床实践指南,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
该指南就疾病概述、研究方法和具体建议等方面依次阐述,对专科医师、医务人员和希望了解指南中所包含的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疾病概述
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的机制是肛腺阻塞感染形成脓肿,慢性感染和引流管道的上皮化形成肛瘘。
肛周脓肿的定义取决于脓肿发生的解剖间隙,其中肛周皮下和坐骨直肠窝脓肿较为常见,而括约肌间、肛提肌上及直肠黏膜下的脓肿相对较少。
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且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的高峰年龄通常在20-40岁。
原则上,肛周脓肿的处理是及时切开和引流。
30%-70%的肛周脓肿患者会伴发肛瘘,即使没有伴发肛瘘的患者,仍有1/3患者会在脓肿引流数月到数年内诊断为肛瘘。
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初步评估
1、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危险因素、病变部位、继发性感染蜂窝织炎和肛瘘的存在。
肛周脓肿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
浅表脓肿往
往表现为肛周疼痛和肿胀,但很少发热。
深部脓肿如坐骨直肠窝或者骨盆直肠间隙的脓肿可有会阴、腰骶部胀痛。
其诊断上有时需要借助指诊检查或者肛门镜进行确诊。
当患者清醒因疼痛或压痛检查受限时,需要在镇静或麻醉下完成。
肛周脓肿的鉴别诊断包括肛裂、血栓痔、藏毛窦、汗腺炎、肛管癌和癌前病变、克罗恩病以及性传播疾病。
患者病史采集上需要包括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直肠部手术史以及相关胃肠道、泌尿道、妇科病史等信息,会阴部检查应包括探查手术疤痕、肛门直肠畸形、克罗恩病肛周表现和外口的部位。
瘘管探查有助于确定瘘道的位置,但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假道。
Goodsall’s定律对于判断肛门前方瘘管走行较肛门后方准确率高。
2、肛管直肠周围肿胀疼痛,伴有发热或不适,疑似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浅表脓肿表现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或有波动感;深部脓肿直肠指检有触痛,可触及有波动感的肿块,盆腔CT、MRI或盆腔超声检查可做出鉴别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或瘘管造影对于诊断隐匿性脓肿,复发性肛瘘以及克罗恩病肛周病变是有效的。
MRI 对于肛周脓肿及其瘘管的诊断优于CT。
经直肠超声(EUS),无论是否使用过氧化氢增强,对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和分类都是有效的。
经会阴超声(TPUS),作为非侵袭性的检查方式与EUS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相似。
肛瘘瘘管造影术也是判断瘘管的有效办法。
以上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肛瘘的准确性,EUS、MRI和麻醉下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91%、87%、和91%,而两种技术联合使用的准确率可达100%。
肛周脓肿的治疗
1、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就是切开引流,一旦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不管有没有成脓(有无波动感),脓肿没有及时引流会播散引起周围间隙的感染和全身感染。
外科引流依然是肛周脓肿最基本的治疗。
原则上,切口应紧靠肛缘,以缩短潜在瘘管的长度并确保引流通畅。
坐骨直肠窝脓肿,或向上蔓延引起提肛肌上方脓肿,在肛周尽量靠近括约肌复合体外缘作引流切口。
括约肌间脓肿,或向上蔓延引起提肛肌上方脓肿,或是盆腔脓肿向下蔓延,应经肛从直肠腔内引流,也可以置管引流或挂线引流,避免形成经括约肌瘘或括约肌外瘘。
外科引流后,约有44%-50%的患者出现复发,且大多发生在初始治疗后的1 年内。
引流不畅、形成分隔马蹄形脓肿以及初次瘘管切开失败均是肛周脓肿复发的危险因素。
马蹄形脓肿多来源于括约肌间和肛后深间隙的感染,但可以蔓延到肛前深间隙,也可以蔓延至单侧或双侧的坐骨直肠窝。
1965 年首次介绍的Hanley 手术治疗马蹄形脓肿是有效的,
在后正中作放射状切口,通过主管切开引流肛后深间隙脓肿,如果需要再加两侧坐骨直肠窝切开完全引流,但该术式损伤大,大宗的病例报道还缺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长期影响的综合评估。
改良 Hanley手术是通过切开部分括约肌结合分次紧线的方法治疗马蹄形脓肿,在两侧坐骨直肠窝作对口引流,创伤小,显示出与 Hanley手术相似的疗效,且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2、对内口明确伴有瘘管形成的病人,如果是单纯性肛瘘,或复发风险较高的马蹄型脓肿,可以考虑行肛瘘切开术(一期手术);对高位复杂性脓肿、女性前侧脓肿,即使有瘘管形成,还是以切开引流或挂线引流为主,不推荐作一期手术。
肛周脓肿患者中约有30%-70%会伴发肛瘘。
脓肿切开引流的同时行瘘管切开术仍存在争议。
尽管瘘管切开术可能处理感染的肛腺隐窝,但炎症和组织水肿使得内口难以辨别,盲目探查可能造成假道或更大创伤。
因此,脓肿切开引流术时面对单纯性瘘管,是否行瘘管切开术需要权衡潜在的获益(治愈)和风险(肛门失禁),在这种情况下,挂线引流可作为瘘管切开术的安全替代,待瘘管形成或瘘管成熟后在行确定性手术或保留括约肌手术,如松弛挂线技术、推移瓣、LIFT手术。
3、对于肛周和会阴局部感染严重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伴全身感染、心脏瓣膜疾病、糖尿病和免疫抑制的病人需要应用抗生素。
原则上,身体状况良好的非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因其并不能改善治愈率和减少复发。
然而,对于伴有蜂窝组织炎、系统性疾病以及免疫抑制的肛周脓肿患者,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难愈性和复发感染创面可行创面分泌物培养。
对于艾滋病潜伏感染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者(如结核)可从微生物培养中获益并选择敏感抗生素。
推荐以下患者在脓腔切开引流前使用抗生素:心脏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移植患者。
4、大多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的病人,创面的细菌培养是不必要的,当对选择抗生素治疗有影响或高危耐药的免疫抑制病人,可以作创面的细菌培养。
其它特殊类型肛周脓肿的治疗
克罗恩病肛周脓肿:
药物治疗仍是克罗恩病脓肿和肛瘘的首选。
而手术往往作为控制感染或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抗生素治疗克罗恩肛瘘有效,特别是甲硝唑及氧氟沙星治疗瘘管性病变可使90%的患者症状改善。
然而,生物制剂是现代克罗恩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英夫利昔单抗可作为一线用药。
1级证据显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初始治愈率38%-55%,远期治愈率达39%。
1. 松弛挂线可以作为复杂性克罗恩病脓肿和肛瘘的综合性治疗和长期姑息性治疗
对于复杂性克罗恩病肛瘘,长期挂线引流可以有效地改善炎症和避免外口闭合。
对于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何时拆除挂线存在争议。
一项随机ACCENT2 试验显示,英夫利西单抗使用 2 周后拆除挂线,结果有15%的患者再发脓肿。
由此,有学者建议保留挂线直到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束。
2. 粪便转流术对控制克罗恩病肛周脓肿是有效的
对于复杂性克罗恩病肛周病变,约有31%-49%的患者需要行粪便转流手术。
证据显示粪便转流术后约有81%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尽管肛周克罗恩病最佳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仍有68%的患者最终需要行直肠切除术来控制难治性症状。
伴HIV感染的肛周脓肿:
艾滋病肛周脓肿的表现类似于克罗恩病肛周脓肿,研究显示切开引流有效,脓肿切开应充分,如果伴有肛瘘形成,可作松弛挂线引流,因此伴有肛周脓肿时不建议保守治疗。
伴结核感染的肛周脓肿:
治疗原则与肛周脓肿相同,同时结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