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实录注意:惨不忍睹很血腥
族群与边界|1994年卢旺达100天种族大屠杀尸横遍野谁之过错?
族群与边界|1994年卢旺达100天种族大屠杀尸横遍野谁之过错?前言:26年前,非洲“千丘之国”的卢旺达发生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屠杀惨案,受害者是图西族人,百日内近百名平民遇难,犹如人间地狱。
这场杀戮,可怕的并不仅仅是胡图族举起的刀,还有大多数人是由于熟人的举报与揭发才未能幸免,甚至昔日的邻居就是刽子手之一。
没有人阻止这场杀戮,国际社会无人发声,竞相沉默,而卢旺达曾经的殖民主——比利时,以10名维和士兵遇害为由,也撤走了驻军。
这场杀戮看似是卢旺达内部民族矛盾,其实祸根是比利时殖民者埋下的,若不是他们强行把胡图族和图西族分出阶层,也不会有后来胡图族和图西族大大小小的冲突和矛盾。
我们先跳过1994年这场屠杀惨案,先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由来逐一说起。
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由来电影《卢旺达饭店》剧照说起胡图族和图西族,其实我觉得要分两个时期来说:卢旺达沦为殖民地前和沦为殖民地后(为什么这么分后面会讲)。
1.卢旺达沦为殖民地前,也就是1884年之前。
卢旺达当时已经存在胡图族和图西族了,还有个特瓦族。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胡图族是由尼罗特人迁入了班图族(最大族群),而图西族的祖先就是班图族,但是据现代的Y染色体的遗传研究,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有血缘关系。
也就是说,不管这两个民族祖先是不是一个,到了后来,他们已经互相融合了。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傻傻分不清。
有人说,当初比利时殖民者可是拿尺子挨个量他们鼻子宽度来区分他们的,这样说并不准确,当时比利时确实有这个举动,但最后也没通过鼻子分出来,这在后面我会写到。
而当时统治卢旺达的是图西族,我个人认为还是图西族更土著的原因,当然这个问题好多人说的不一样。
胡图族主要从事农耕,图西族则以游牧为生。
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的,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图西”和“胡图”的称呼应该都来源于之后的殖民者。
(这段没考证,但看资料据历史学家研究,“图西”一词的含义指的是大畜牧主,而“胡图”一词的含义则是指乡下人、行为粗鄙的人,可能基于地位和阶层的描述。
警惕卢旺达种族屠杀卷土重来
卡加梅的前情报部长帕特里克•卡雷盖亚(Patrick Karegeya)曾批评前者有独裁倾向,他今年初被发现死在南非,据称是卡加梅的驳斥,他屡次否认他的政府卷入此类事件。然而,这个当初脱胎于对大屠杀的英勇抵抗的政权,已沦为一个只关注自身存亡的政权。
警惕卢旺达种族屠杀卷土重来
20年前,多达100万人在卢旺达大屠杀中丧生;20年后,关于它的辩论仍在回响。卢旺达人为何自相残杀?为何世界袖手旁观?这两个问题依然是激辩的焦点。
但毫无争议的是,在为期100天的时间内,发生了现代历史上蔓延最广的一次恐怖大屠杀,受害者大多数是被砍刀砍死。就在那段历史仍深陷争论之际,一场更为激烈、更为现代的争议正在上演,争议的主题是如何评价大屠杀后首次掌权的现政府的性质。
对于我和其他人而言,卡加梅是个极为专注的发展合作伙伴。卢旺达人均收入自1995年以来翻了一番还多,近来经济每年增速达到8%,十分强劲。这个有1130万人口的小国拥有一个自律的领导层,这是它的许多邻国所不具备的。
问题在于,为了化解“仇恨电台”(Hate Radio)和民粹主义猖獗的环境(它是20年前大屠杀的导火索),卢旺达政府刻意将发展和民族和睦置于公民自由之上,结果是它如今不知道如何放松掌控。随着反政府的势力不断成长,镇压变得愈加严厉。
当我从联合国发展部门调动至政治部门担任安南副手时,卢旺达的阴影仍伴随着我。如果说卢旺达的经历给我带来了什么永恒教训的话,那便是联合国官员在梦游中走向灾难。联合国驻卢旺达的同事曾发出过警告,但徒劳无功。墨守联合国刻板流程的官员们对他们的警告置若罔闻。当我成为联合国总部主管在困难地区行动的负责人时,我让同事们戴上写有“Never Again”(绝不要重蹈覆辙)字样的绿腕带。不论是达尔富尔还是别处,我们都努力确保卢旺达的覆辙不会被重蹈。
卢旺达饭店种族屠中的人性救赎
卢旺达饭店种族屠中的人性救赎卢旺达饭店种族屠杀中的人性救赎卢旺达饭店种族屠杀是二十世纪后期最令世人痛心和震惊的屠杀事件之一。
在这场骇人听闻的灾难中,一位酒店经理的英勇行为成为了崇高的救赎之光。
本文将探讨卢旺达饭店种族屠杀中的人性救赎,展示那位酒店经理的勇敢和决心,在最黑暗的时刻为人类尊严和人性价值而战。
在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屠杀中,图西人对胡图族发动了残酷而野蛮的大屠杀。
据估计,数十万人丧生,无辜的生命被冷血地夺去。
在这一系列暴力事件中,卢旺达饭店成为庇护所。
然而,这座避难所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图西人也可以轻易地找到这个藏身之地,这意味着饭店的员工和躲避在里面的人都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然而,在这个可怕的背景下,饭店的经理保罗·鲍泽达(Paul Rusesabagina)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人道主义。
他冒着生命危险,使用他的智慧和人际关系,争取资源和帮助,使得饭店成为种族隔离及大屠杀的非正式庇护所。
虽然他是图西人,但他毫不犹豫地站在胡图人一边,保护他们免受残忍的屠杀。
鲍泽达面对的压力和困境是巨大的。
他不仅需要保护他在饭店工作的员工和客人,还需要为更多的人提供庇护。
他利用他与外界的联系,借来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使得饭店成为一个临时的庇护所。
他还通过贿赂、威胁和冷静的谈判技巧,向种族屠杀者展示出一种人性和必要的品质,以保持饭店的相对安全。
然而,即使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鲍泽达也没有失去对人性的信仰。
他在保护他所能保护的人的同时,努力减少冲突和伤害。
他与种族屠杀者的对话和谈判,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坚韧。
他不屈不挠地争取每一个生存的机会,并在不断升级的暴力中坚守着自己的庇护所。
正是这位英勇的酒店经理的努力和胆识,挽救了许多的生命。
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善良和正义仍然存在,并且可以战胜邪恶。
鲍泽达在种族灭绝面前展示了人道主义和人类尊严的尊重,成为卢旺达饭店种族屠杀中的人性救赎的标志。
种族大屠杀后的卢旺达:新与旧
种族大屠杀后的卢旺达:新与旧一位曾在卢旺达当了好几年外交官的大学同窗曾对我感慨,她对卢旺达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里有黑非洲最优美的法语口音和最勤勉的劳动者,那个国家的幅员是如此的狭小,人口却又是如此的稠密,在矿藏丰富的非洲大地,它是为数不多的贫矿国家,而即便整个非洲在战后一直多灾多难,动荡不安,但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曾举国陷入过如1994年4-7月那样的灭顶之灾。
如今18年过去,卢旺达又是怎样的光景?国际传媒屈指可数有关这个中部非洲小国的报道似乎两极分化,誉之者称之为“非洲转型的楷模”、“民族和解的典范”,弹之者斥之为“一成不变的专制威权政体”、“抵制普世价值的碉堡”。
那么,卢旺达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卢旺达之新之一:不再那么贫弱卢旺达的经济增长一直被IMF和世界银行所称道。
据IMF的数据,自2—3年起,卢旺达的GDP增速一直稳定在6%以上,近两年则出现了“井喷”现象:2010年GDP增速为7.5%,2011年可能达到8.8%。
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黑非洲经济增长率普遍较高,但在缺乏矿产资源的黑非洲国家中,卢旺达的经济增长是最高、最稳定的,丝毫不比苏丹、安哥拉、加蓬等能源、矿产输出大国逊色。
近两年的经济提速,更发生在欧美深陷经济衰退、非洲各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2月7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Paul Kagame)称,卢旺达在脱贫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这个国家的贫困率高达57%,2011年则降至45%。
而据卢旺达政府同一天公布的数据,该国教育普及程度进步幅度更大,2006-2011年,卢旺达小学男生入学率从59%提高到79%,小学女生入学率从58%提升至82%,而中学入学率同比则翻了一番。
在一份官方声明中,卢旺达财政部长克旺贡布瓦(John Rwangombwa)自豪地宣称,即使是对祖国前途充满憧憬的卢旺达人,也很少有人能预测到“国家从普遍赤贫状态中脱贫致富的速度”。
【图】震惊世界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惨状
【图】震惊世界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惨状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灭绝1/8人口!以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不约而同表现了一个细节:联合国部队接走所有的白人,屠刀架在脖子上的黑人难民却不能上车。
西方文明和上帝没有拯救卢旺达。
《卢旺达饭店》中,一向西装革履的保罗,痛哭着撕扯掉领带;《杀戮禁区》中的神父把圣经交给难民付之一炬。
他们一生的信仰,随100万条生命殉葬种族大屠杀100天,被害者100万,一个国家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
联合国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9月30日宣布,卢旺达前公职部长和贸易部长判处30年监禁,罪名为在1994年共谋实施屠杀和公开煽动屠杀,而前卫生部长和外交部长则被宣判无罪。
卢旺达检察官对“无罪”这一审判结果表示震惊,将考虑上诉。
这则消息提醒世人,那场骇人听闻的惨案还远没有成为历史,还在刺痛卢旺达的神经。
整个国际社会也还站在无形的审判席上。
在信息通畅、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时代,在联合国成立近50年的时候,百万平民竟死于弯刀和木棍的屠杀之下。
更讽刺的是,大屠杀发生后并没有马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直到2004年,好莱坞电影《卢旺达饭店》上映后,人们才意识到十年前发生的“冲突”曾有多么严重。
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惨状主人公保罗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必须让他们(海外有权势的人)感到无地自容,以使他们伸出援手。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达到了这个目的。
《卢旺达饭店》在柏林电影节一亮相就引起轰动,尽管该片拍摄技巧并不算十分上乘,也没有大明星加盟,但问世不久就常被媒体和电影网站归入“经典”行列,因为它唤起了良知和反思。
幸存者认为,1994年只有杀戮没有温情“当一个国家陷入疯狂,整个世界闭上眼,有一个男人敞开了双臂。
”这句话写在《卢旺达饭店》的海报上。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当时是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他深谙于乱世中经营饭店的“潜规则”,用名烟名酒笼络一批军政商界的权贵,使这个四星级酒店成为当地最能象征品位的名流聚点。
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41约瑟夫—德西 雷·比泰洛
40内疚和悔恨
42组织者
43公房背后 44生活重新开始
45关于宽恕的交易 46宽恕
01
47高贵的 气质
02
48对图西 人的仇恨
03
49非正常 的杀戮
04
50不要宣 之于口的话
06
人物生平及 判决结果
05
51杀手眼 中的死亡
1
52还有问题吗?
2
53高唱颂歌的 大队伍
我也不相信有些人说我们以后再也不会经历这么严重的暴行了。大屠杀这种事只要发生过一次,如果根源还 在,而且我们不了解根源是什么,将来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是在卢旺达还是在别处,就还会再次发生。
我们感觉自己还在沼泽地里,只是没有人在后面追我们了而已。死亡不再威胁我们,但生活还在折磨我们。
我们几乎每天都和邻居谈论屠杀的事,否则夜里就会做梦。
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 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胡图人
理想国
幸存者
屠杀
屠刀
集市
布盖塞拉
卢旺达
大屠杀
图西人 上帝
道路
刽子手
主干道
熟人
卢旺达
基本戈山区
死亡
里拉琴
内容摘要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战争过后,幸存者会有强烈的欲望去做证和讲述;但屠杀过后却恰恰相反,幸存者无比希望闭口不言。他们 的闪避令人困惑。
教育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必要手段。但教育不会让人变得更善良,它只是让人变得更有能力。那些想要作 恶的人,如果他了解人类的习性,理解人类的情绪,甚至学习了社会学,那他就会更容易作恶。受过教育的人, 如果他的心是坏的,如果他充满仇恨,他就会更坏。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震惊了世界的良心。
惨案的发生,说来实在出乎任何人预料。
卢旺达当时有来自欧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但欧洲人怎么想得到,胡图族人拿着粗陋的砍刀,竟能杀死八十万图西族人。
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后来在回忆录里说,未能制止卢旺达大屠杀,是他八年总统任期内最遗憾的事。
克林顿那位负责非洲事务的白宫顾问苏珊·赖斯,则发了一个重誓:下次再遇上这种危机,哪怕烈火烧身下地狱,也要站在断然行动一边!大屠杀发生时,联合国内负责维和事务的是后来当了秘书长的科菲·安南。
面对惨案现场,他发誓“永远不再”。
1997年元旦,安南莅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他和其他人士推动下,一个简称为R2P(国家保护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的新概念开始在国际政治圈流传即政府有责任保护平民,如果一国政府做不到,国际社会可以采取行动。
2002年,非洲国家在南非德班举行首脑会议,正式成立非洲联盟。
接受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教训,联盟通过的文件里,声明联盟有责任干涉,如果某成员国听任其人民遭受反人类罪行。
非盟成了第一个将R2P纳入指导原则的地区组织。
随后,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180位各国元首无异议通过的大会公报里,正式规定了R2P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基本原则。
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大会文件虽然允许外部干涉,但订立了五个很难同时满足的条件。
2005年以来,虽然安理会决议中引用过R2P这一概念,却要到这次利比亚事件,安理会才第一次授权集体干涉。
联合国首脑会议公报里,提到干涉的是编号段落第138段里的一句长长的话。
按英文原文的顺序,五个条件罗列如下。
(1)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单个国家对他国采取行动,以避免侵略之嫌。
联军对利比亚的干涉满足这一条件。
(2)必须安理会授权。
联军这次有安理会3月17日通过的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授权采用“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
卢旺达大屠杀嫌犯终受审
卢旺达大屠杀嫌犯终受审作者:李伟来源:《检察风云》2020年第19期今年5月,涉嫌在1994年资助并推动卢旺达大屠杀的富商卡布加于法国被捕。
他已被国际司法机构追捕26年,美国曾悬赏500万美元缉拿他,并将他与“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墨西哥大毒枭古兹曼等人一同列为十大通缉犯。
6月3日,法国同意将卡布加移交给联合国法庭,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卡布加的辩护律师声称,并没有卡布加当年参与大屠杀的直接证据。
但是,相关非洲国家的官方记录、媒体报道以及幸存者的证言,都证实了他是这场人间惨剧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
部族利益在非洲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影响深远。
20世纪末,非洲国家普遍开始实行多党民主制,部族矛盾渗透到立法机构、军队、警察部队等领域,卢旺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作为比利时王国的领地,卢旺达在独立前有胡图族和图西族两大族群,前者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主要从事农耕,肤色较黑;后者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4%,主要从事畜牧业,肤色稍浅。
为了便于进行殖民统治,比利时殖民当局以人数少的图西族为统治阶层,以胡图族为被统治阶层,人为制造了二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1962年卢旺达独立,法国取代比利时,成为对卢旺达最具影响力的西方国家,并以“支持多数人自决”为由,扶持胡图族把持卢旺达政权。
在殖民时代饱受图西族欺凌的胡图族一朝“翻身”,对图西族展开报复。
1973年,卢旺达国防部长哈比亚利马纳发动政变,当上总统。
起初他对图西族强力实施打压,迫使大批图西族流亡邻国。
之后为了政治利益,胡图族开始寻求与图西族和解。
1993年8月,卢旺达胡图族政府与图西族抵抗组织爱国阵线即将签署旨在结束内战的和平协定,卢旺达政府高层中的极端势力对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感到不满,认为他在与对方的谈判中让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参加完国际会议的哈比亚利马纳乘飞机返回。
当天21时左右,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坠毁,总统遇难。
胡图族指责这一事件是图西族所为,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针对图西族的血腥报复。
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实录(注意:惨不忍睹很血腥)
卢旺达是一个位非洲东部靠近赤道的国家,很多人知
晓这个国家大约是因为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 。看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以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其实卢旺达
大屠杀的惨状远不像电影中那么“轻描淡写” 。卢旺达大屠杀是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大屠杀,从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一百天里,约有50万-100万人被杀,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0%。在1990年,由图西族难
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成员是政府高级领导人。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当地媒体都支持屠杀。除了军队,参与大屠杀的还有胡图族的一些民兵组织,甚至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像如此深刻的民族矛盾的还真是罕见,都希望对方灭种,达到水火不容之势。后来北部的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最终击败政府军,控制了卢
旺达。两百万胡图族人因为害怕图西族人的报复而逃离卢旺
达,成为难民。————————————大嘴侃历史
|
挖
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_探寻世界新奇事物
|
微信
ID dazui100
民组成的反政府集团——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打卢旺达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图族领导的政府。
在卢旺达内战交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领导的政府,而邻国乌干达则支持反政府的图西族。这加剧了卢
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和矛盾。1994年4月份朱韦纳
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在卢旺达国内引发暴力冲突。
卢旺达连续发生惨案 约5000人丧生
卢旺达连续发生惨案约5000人丧生卢旺达军队的图西族士兵在凯伯霍难民营大肆屠杀胡图族人之后的惨象1995年4月20日,以图西族为主的爱国阵线武装士兵以武器被夺为由在卢旺达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内开枪射击,打死胡图族难民13人,打伤22人。
4月22日,据国际救援机构人员证实,一批胡图族难民企图冲出设立在难民营周围的封锁线,但遭到爱国阵线武装士兵的开枪扫射,难民营内陷入一片混乱,混乱中又有不少胡图族难民被踩死。
造成数百名胡图族难民死亡。
4月23日,爱国阵线武装用迫击炮轰击了卢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打死数千名胡图族难民。
连续三天,基伯奥难民营内约有5000人丧生。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居民由胡图、图西和特瓦3个部族组成。
卢部族矛盾由来已久。
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先用图西人统治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
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国外的难民多达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使殖民时代前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部族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部族冲突或部族仇杀,这次内战便是卢部族矛盾长期积累恶化的结果。
1990年10月,以图西族难民为主体的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入境内,迅速控制东北部地区并向首都基加利推进,从而开始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内战。
在非统组织及邻国的多方调解下,冲突双方1992年7月开始谈判,于1993年8月达成和平协议。
10月底联合国派来维和部队监督协议实施和根据和平协议建立过渡政府。
但双方积怨甚深,分歧太大,和平协议难以实施,过渡政府迟迟不得组建。
1994年4月6日,卢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在出席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关于解决卢旺达和布隆迪部族冲突的地区首脑会议后,与布隆迪总统同机返回基加利,座机在机场上空被火箭击落,机毁人亡。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事件」100万人被屠杀,尸横遍野谁之过与尸同行017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事件」100万人被屠杀,尸横遍野谁之过与尸同行017声明:「与尸同行」系列内容源于网络,绝无任何对尸体不敬之意,旨在满足好奇之心,同时警示各位珍惜生命,过好每个活着的日日夜夜。
“联合国士兵接走了所有的白人,却把黑人难民留给屠刀。
”1994年4月-7月,在中非卢旺达,100天内有80-100万人遭到有组织屠杀,平均8-10秒就有一人死亡——比纳粹的种族灭绝效率还高。
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国家损失了七分之一的人口——这便是震惊世界的卢旺达大屠杀。
这不仅是卢旺达的悲剧,这次,整个人类都坐到了无形的审判席上。
导火索从1962年卢旺达独立开始,种族倾轧就从未停止,冲突的两方分别是占人口85%的胡图族和占人口14%的图西族。
胡图族长期控制政权,默许对图西族的歧视,小规模杀戮时有发生。
图西族也没有自缚手脚,他们组织了反政府武装,1990年整个国家陷入内战。
随着国际社会的调停,和平协议在1993年签署,但谁也不服谁。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1994年4月6日,胡图族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专机在机场附近被导弹击落,机毁人亡,总统此次出行原本是参与和谈。
总统身亡后,内战双方随即重燃战火。
这起击落事件也成为卢旺达大屠杀的导火索,成千上万的胡图族人被煽动起来,有组织的“清理图西族蟑螂”。
胡图族和图西族古时的卢旺达并没有种族之分。
这完全是比利时人在殖民期间执行了荒谬的民族划分搞出来的。
殖民者一厢情愿地把全国划分为两个民族,划分的标准是:A看脸:身高较高、肤色较浅、鼻子较窄的人被认为是图西族,个子不高,肤色较深、鼻子较宽的则为胡图族;B看财产:有十头牛以上的人是图西族,十头牛以下的是胡图族。
种族鉴别比利时人的目的很简单,挑出长相接近欧洲人的少部分(图西族)去统治广大平民(胡图族)。
他们要求人人携带写有民族的身份证,然后故意把社会资源集中给图西族。
这造成了事实上的民族分化和社会矛盾。
卢旺达维和案例分析
事件经过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朱韦纳 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 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 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该事件 立即在卢旺达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 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7日,由胡图族士 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 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
第三,从索马里维和失败的经历来看,卢旺达的大屠杀在当时情况下 无法被阻止,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阴影使得联合国与美国对于干涉 卢旺达大屠杀有所顾虑。 第四,联合国同时进行多项维和行动,财政支出惊人,财力困难,欠 款甚多,同时联合国主要维和兵力部署在索马里与南斯拉夫,短时间 内无法调集兵力资源前往卢旺达。综合各方面因素,致使联卢援助团 资源不足。 在历时两年多的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中,由于在对形势判断的准确性、 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前后态度的一致性和实际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 瑕疵,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总体上是失败的。大国出于各自利益需要插手角力的 印迹也非常明显。 这个世界是大国主导,大国的态度决定一切,此次事件,比利时选择了退出,英 国追随了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素来对干涉内政持反对态度,导致联合国在 之后的干预中踌躇不前,美国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的利益不在那,法国一向支持 卢旺达的胡图族政权。在国家利益博弈,非洲地缘政治的权衡间,人是渺小而无 奈的。联合国为大国的不作为背上黑锅,世界不会因为一个联合国而彻底改变。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 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 大陆的一个碎片,那广袤 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 冲掉一块泥巴,欧洲就小 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岬, 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 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 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 分。所以绝对不必去打听 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是为 你而鸣的。”
非洲杀人湖揭秘
DI s^s TER REDucT1 N HI 0N J C NA
基 伍 湖 位 于 非 洲 国 家 卢 旺 达 境
内,湖边生活着 两百万人 口。看似平
静 的湖 面 下 ,却 潜 伏 着 一 头 邪 恶 而 又 可 怕 的 魔 鬼 。它 曾经 杀 过 人 ,并 将 继 续 进 行 杀 戮 ,甚 至将 自 己领 地 内 的数 百 万 人 斩 尽 杀 绝 。科 学 家 们 正 在 与 时 间 赛 跑 , 以 阻止 这个 连 环 杀 手 继 续 发
现 瓶 中 出现 了大 量 气 泡 ,并 立 即 意 识 到 深 层 湖 水 中 肯 定 充 满 了气 体 。 是什
出事 的车 子 里共 有 1 人 ,结 果 就 有 l 2 O 人 死 掉 了 。 我 们 问 这 些 人 是 怎 么 死
么气体呢 ?他看 不见, 闻不到 ,也尝
不 出 来 。他 一 下 子 就 明 白 了 一 一 是 二
村庄的路上。
当时,两个人跑过来对我们 说 ,
尔 ・ 古 森 教 授 就 受 政 府 委 派 , 来 到 西 了 出 事 现 场 所 在 的 莫 罗 温 湖 地 区 。 生 化 武 器 的嫌 疑 立 刻 就 被 排 除 了 , 因 为 受 害 者 们 看 上 去 更像 是 死 于 窒 息 。 问
到 自己 也 已 死 到 临 头 。稍 后 查 明 , 短
然 ,他不知道此举会 冒多大 的危 险,
但 他 还 是 战 战 兢 兢 地 坐 上 小 艇 ,驶 向 湖 心 , 并 向湖 底 投 去 水 样 提 取 瓶 。然 后 ,他 缓 缓 地 将 取 样 瓶 拉 上 来 。
当 取 样 瓶 快 被 提 出 湖 面 时 ,他 发
开始时 ,西 古森 对此一头雾水 ,
卢旺达饭店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
一百万人在这场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
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
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得那一刻他们丧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兽。
影片并未向大家展现血腥屠杀的场面,通过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静和温馨的生活同后半部分的动荡的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残酷。
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中,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
这一发生在通讯高度发达和标榜民主自由时代的种族清洗,在事件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的任何反响。
当Terry George2004的作品《Hotel Rwanda》出现的时候,这场屠杀已经过去了十年。
在这十年中,卢旺达作为一个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不是《Hotel Rwanda》的旧事重提,这一人类历史上灭族惨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和《Schindler's List》一样,《Hotel Rwanda》也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影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在首都基加利经营着一家由比利时老板控股的四星级宾馆。
当胡图族的武装叛乱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随即开始了对图西族的种族屠杀。
由于保罗的妻子是图西族人,他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卷到屠杀当中。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联合国维和部队对卢旺达的局势失去控制,保罗的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
慈悲而伟大的保罗开始像当年的辛德勒一样,用自己的金钱换取这些人的安全,把这些逃难的人统统隐藏在自己的饭店中,并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们的生命。
最后,共有1268名图西族由于得到他的庇护,免遭被屠杀的噩运。
影片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
他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通过他的努力使他的家人和朋友得到了安全。
卢旺达大屠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卢旺达大屠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指的是1994年4月,非洲内陆小国卢旺达发生的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
大约三个月时间里,数不清的无辜平民被杀害。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卢旺达大屠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希望你喜欢。
卢旺达大屠杀的时间卢旺达大屠杀时间漫长,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19世纪中叶到1990年之前,1890年卢旺达被迫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又被比利时所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卢旺达名义上是联合国托管实际仍在比利时统治之下。
20世纪60年代前,图西族人口比例仅为总人口数量的10-15%,但一直占据卢旺达领导地位,并且大部分耕地亦归图西族拥有,1959年卢旺达胡图族农民联合起来反抗图西族贵族,很多图西族贵族逃到了附近的国家,1962年卢旺达挣脱了外国殖民统治,但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社会矛盾不断升级,冲突不断,以后的20多年里,卢旺达一直对图西族实行敌视政策,加剧了图西族人的仇恨和恐慌。
卢旺达政府在大屠杀前曾在一家备受支持的广播电台大肆散播对图西族的憎恨,甚至公然宣布需要被诛杀人员的名单。
卢旺达大屠杀时间的第二阶段发生在1990年,图西族难民企图推翻胡图族的统治,卢旺达国内气氛进入白热化状态,尤其是在卢旺达政府操控的媒体大肆宣传下,很多胡图族人逐渐沉迷于胡图族权势中,不断的种族冲突使得南北分别被胡图族和图西族占领,1993年卢旺达政府在各方舆论及国际压力下,签署了阿鲁沙协议,双方终于停火。
卢旺达大屠杀时间最后阶段是在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被暗杀,国内暴力反应激烈上涨,胡图族开始大肆大范围屠杀图西族人。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有强奸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种族纠纷逐步演变为非常严重的种族矛盾,以至后来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不仅使卢旺达经济不断衰退,还使得很多女性成为寡妇,卢旺达整个国家的经济及人口都处于崩溃边缘。
而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强奸案更是令人发指,约25-50万左右的卢旺达女性受到性侵犯,且这些罪犯都是胡图族中极端组织的成员,很多女性因受到侵犯致死,在幸存者中大部分的女性因强奸而生下了孩子,这种屈辱被称为战争之孕,但是他们的家庭将这些孤独无依的孩子和母亲拒之门外,使他们陷入了更加悲惨的生活环境及情感空间,大约有一万名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并且生活着。
卢旺达种族屠国际社会的罪责与反思
卢旺达种族屠国际社会的罪责与反思卢旺达种族屠杀:国际社会的罪责与反思卢旺达种族屠杀是20世纪最为令人痛惜和震惊的大屠杀事件之一。
在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暴力事件,导致至少80万名图西人和温达人遇害。
这场种族灭绝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自身责任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本文将探讨国际社会在卢旺达种族屠杀中的罪责以及对这一事件的反思。
一、国际社会的罪责卢旺达种族屠杀之所以发生,部分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始终未能充分履行其保护人类安全的责任。
以下是国际社会在卢旺达事件中所负有的罪责。
1. 忽视早期警告:早在1993年,卢旺达爆发暴力冲突的前兆已经非常明显。
然而,国际社会对于这些警告表现出相当的漠视,并未采取积极行动来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 无视亲各方政府:国际社会虽然派出了一支维和部队到卢旺达,但在事态恶化的过程中,其未能承认亲图西应由法定接班政府执掌政权,造成了进一步的混乱。
3.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失败:国际社会的一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在卢旺达种族屠杀中未能有效行动。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数量和策略都受到严重限制,导致无法满足居民的保护需求。
4. 国际社会的不作为: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国际社会在卢旺达种族屠杀期间选择了袖手旁观,没有采取迅速而有力的行动来制止屠杀的发生。
这种不作为将国际社会置于种族屠杀的帮凶之列。
二、对卢旺达种族屠杀的反思随着对卢旺达种族屠杀事件的深入了解,国际社会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并提出了以下的观点和启示。
1. 过去的错误不能重犯:卢旺达种族屠杀给我们上了一课,即过去的错误不能再次犯。
国际社会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确保类似的暴行不再发生。
2. 保护人权的责任:卢旺达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每个人的基本人权。
各国政府应加强对人权的保护,而国际社会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3. 加强早期干预与警戒机制: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国际社会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早期干预与警戒机制。
卢旺达大屠杀本可避免?
卢旺达大屠杀本可避免?作者:迈克尔·多布斯来源:《海外星云》2014年第10期20年前的一天,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的指挥官给他在纽约的长官写了一封加密电文,这份电文便是人们后来所知的“种族灭绝传真”。
罗密欧·达莱雷准将援引一个支持军政府的民兵组织的“高层教官”提供的内部信息说,要小心“反图西人的种族灭绝”阴谋。
人们纷纷谴责称,正是由于联合国官员拒绝批准这名将军搜查可疑武器存放点的计划,才为二战大屠杀后最严重的种族灭绝事件铺平了道路。
但是,递交给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证据表明,事情远比人们所说的更隐晦、更复杂。
达莱雷准将只知道那位神秘的泄密者被称作“让-皮埃”。
究竟这场屠杀是否因为经过策划而具有可预见性,学者、政治人士和律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种族灭绝传真”一直是这场争论的关键内容。
关于让-皮埃与达莱雷准将合作的动机,他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以及在联合国拒绝他的庇护请求后他的命运如何,都存在很多争议。
现在,我们对让-皮埃·阿布巴卡尔·图拉欣泽有了更多了解(他的全名由国际刑事法庭提供)。
他拥有一半胡图血统和一半图西血统,在卢旺达因为政治和种族而产生分歧的两派,和他都有关联。
虽然事实证明,他对胡图激进组织屠杀图西人的预测具有惊人的准确性,但他也在一些关键点上误导了联合国维和人员。
泄密者的背景2003年,法院调查人员对让-皮埃的妻子进行了问讯,并了解了关于他的背景以及最终命运的一些重要细节。
这些内容从未正式公布过,但现已公开。
1990年他结婚的那年,他在给一名卢旺达高官当司机。
反对派的入侵带来了骚动,让-皮埃则利用他的关系成了联攻派民兵组织的协调人。
联攻派民兵组织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卫胡图人占主导的军政府。
让-皮埃与图西人结合,本身又是图西人与胡图人婚姻的结果,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事实似乎并没有影响他在联攻派民兵组织的晋升,至少在1993年以前是这样。
这段时间,他曾告诉妻子他可能会杀了她,因为执政党正在计划开展“大屠杀”。
以卢旺达大屠杀为例谈民族问题
以卢旺达大屠杀为例谈民族问题-----观《卢旺达饭店》有感摘要:《卢旺达饭店》是一部以1994年卢旺达屠杀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本文将《卢旺达饭店》中的一些具体情境与卢旺达大屠杀这一事件相结合来探讨民族问题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与其特性.关键词:卢旺达饭店;卢旺达屠杀;民族问题提与卢旺达屠杀,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不是其他而是影片《卢旺达饭店》.《卢旺达饭店》描述了残酷、血腥的大屠杀背景下的一个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的故事.它没有对屠杀场面大肆渲染,而是以四星级的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保罗向不幸的人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利用他的金钱和机智,周旋于胡图民兵、暴徒、军队、以与政要之间,利用这家饭店,成功挽救了1268名图西人和胡图人的生命.卢旺达只有两个主体民族,胡图人约占85 %,图西人约占14%,剩下1%是特瓦人.1994年4月,胡图人和图西人的历史恩怨终于爆发了,胡图人开始了一场以灭绝图西人为目标的屠杀.在本次屠杀事件中卢旺达国内形成三股势力:图西人、温和派胡图人和极端派胡图人.图西人想要分享国家权力,参与国家政权.温和派胡图人不反对图西人享有权力.而极端派胡图人认为图西人是"蟑螂",主张灭绝图西人,号召全体胡图人团结起来,对胡图人进行报复性屠杀.因此,温和派胡图人在极端派的眼中是"叛徒",也该被消灭.很明显,保罗的行为使他成为了胡图人的"叛徒".一、从民族问题的内涵看卢旺达屠杀民族问题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自身的发展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一战后,卢旺达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被奴役近半个世纪.在政治上,殖民者扶植图西人为利益代理,通过图西族来控制卢旺达,他们占据政府要职,处于统治地位.在经济上,图西人被定义为富人,胡图人被定义为穷人.比利时在1933年实行##制度,以确定当地人的"部落"身份.所依照的标准就是财富总量,衡量的标准就是拥有牛群的数量.拥有10头牛的人被划为图西人,其余人依照他们职业的不同,分为胡图人或特瓦人.这一时期,图西人控制着生产物质资料,占有多数的可耕地,以与大量耕牛.在卢旺达这个农业国,占有耕地,确保了图西族的社会地位,对其民族自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然而,独立后的卢旺达迎来了她新的统治集团——由大多数胡图人组成的政治集团.人口上占优势的胡图人终于有了改变自己,改变本民族发展之路的机会.事实证明,胡图人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胡图政权利用国际机器给民本民族大开方便之门,制定了许多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政策,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二)民族之间的问题民族并存于同一时空中,必然形成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但由于相互间的作用力大小不同,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因而其结果对不同民族来说也可能有所不同.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上面讲到图西人在殖民统治时期享有更多的利益,并且也并未对胡图人的利益给予满足和照顾,反而变本加厉的对其经行民族压迫和剥削,引发了两个种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摩擦.所以当胡图人登上政治舞台享有话语权后也没有对图西人宽容对待.<三>民族与阶级的关系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民族都是有阶级的民族.在卢旺达殖民时期,图西人大多处于社会上层,是统治阶级,胡图人是被统治阶级.而相比之下,胡图族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却处于被统治地位.在这一时期,富人对穷人的压迫也可以表述为图西族对胡图族的压迫.卢旺达独立后,改变了阶级地位的胡图人为了报复,也对图西人实施各种压迫政策.(四)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长期相依而存.无论是国家对民族还是民族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卢旺达屠杀中,胡图人中的极端派的种族意识高于国家意识,认为种族才是真正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他们不允许有图西人的存在,所以展开了以种族灭绝为目标的屠杀.在《卢旺达饭店》中,当保罗问胡图人民兵头目他们准备杀多少图西人,头目的回答显得过于残忍.他们要把图西人杀完为止.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社会财富总量是有限的,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分配必然缠身矛盾和冲突.卢旺达乃中非小国,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两侧,面积2. 6万多平方公里,大屠杀发生时全国人口约70 0万左右,人口密度过高.而且全国耕地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积的一半,粮食不能自给.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竞争激烈,胡图人与图西人是生存资源的竞争者.(二)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国家政权直接影响各民族社会利益多寡与得失乃至生存与发展.卢旺达独立后,胡图人掌权,图西人的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使两族之间的矛盾加剧.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民族不平等,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社会原因.独立后的卢旺达,大量的财富向胡图政权聚集,图西人被严重剥削.两族之间冲突加剧.民族压迫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胡图政权为了本民族的民族权益出台一系列的民族压迫政策,使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化.三、民族问题的特性民族问题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是指民族问题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而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通常波与众多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或思想情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指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卢旺达屠杀事件中图西族和胡图族的矛盾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殖民统治加剧了矛盾,独立后矛盾被引爆,这才造成了屠杀事件的发生.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民族问题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民族问题涉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与##信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图西人与胡图人的民族问题中表现最明显的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冲突.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是指一国的民族问题会引起其他国家或国际社会的反应.卢旺达大屠杀波与了其相邻的国家,大量难民涌入卢旺达的周边国家.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是指其对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胡图人和图西人之间的民族问题在未激化之前没有受到重视和调解,反而在胡图人和图西人的一次次对抗中加剧,从而给整个国家,给两个民族带来了沉痛的创伤.卢旺达屠杀民族发展史上一次惨痛的教训,民族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引以为戒.。
卢旺达饭店种族恩怨中的人性拯救
卢旺达饭店种族恩怨中的人性拯救《卢旺达饭店种族恩怨中的人性拯救》观后感人类历史上的恩怨纷争层出不穷,而种族之间的仇恨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然而,当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交织于一起,勇敢的灵魂会在逆境中闪耀出令人动容的力量。
电影《卢旺达饭店种族恩怨中的人性拯救》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深刻而细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拯救的希望。
影片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位酒店经理保罗·鲁塞塞巴吉纳(Paul Rusesabagina)在种族冲突中如何以智慧和勇气保护了一群被迫逃亡的图西人(Tutsi)难民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作品,更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探索。
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场景再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当时的动荡和恐惧。
导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保罗的人格魅力,他既是一个普通的酒店经理,又是一个勇敢而坚定的拯救者。
保罗在种族冲突中的选择并不容易,他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和道德的抉择,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人性的信仰和善良的本能。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动机。
不仅仅是保罗,其他角色也展现出了各自的人性。
图西人难民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们的恐惧和绝望在电影中得到了真实的呈现。
而一些酒店的员工则展现出了自私和背叛的一面,这让人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当保罗用自己的智慧和资源为图西人难民们提供了庇护所。
他利用他的职位和人脉,为难民们提供了食物和庇护,并设法与联合国维和部队取得联系。
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除了人性的拯救,电影还深入探讨了恩怨的根源和种族之间的矛盾。
影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种族间的仇恨如何滋生并导致了大规模的屠杀。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禁反思人类的历史和自身的偏见,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卢旺达饭店种族恩怨中的人性拯救》是一部令人心碎又充满希望的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实录(注意:惨不忍睹,很血腥)卢旺达是一个位于非洲东部靠近赤道的国家,很多人知晓这个国家大约是因为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
看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以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
其实卢旺达大屠杀的惨状远不像电影中那么“轻描淡写”。
卢旺达大屠杀是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大屠杀,从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一百天里,约有50万-100万人被杀,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0%。
在1990年,由图西族难民组成的反政府集团——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打卢旺达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图族领导的政府。
在卢旺达内战交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领导的政府,而邻国乌干达则支持反政府的图西族。
这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和矛盾。
1994年4月份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在卢旺达国内引发暴力冲突。
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
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成员是政府高级领导人。
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当地媒体都支持屠杀。
除了军队,参与大屠杀的还有胡图族的一些民兵组织,甚至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
像如此深刻的民族矛盾的还真是罕见,都希望对方灭种,达到水火不容之势。
后来北部的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最终击败政府军,控制了卢旺达。
两百万胡图族人因为害怕图西族人的报复
而逃离卢旺达,成为难民。
————————————大嘴侃历史| 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_探寻世界新奇事物| dazu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