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简介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简介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前II 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
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和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的铸造工艺标志着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新高度。
司母戊鼎的外形厚重庄严,充满了威严和神秘的力量。
鼎身呈长方形,上窄下宽,从上到下由两个斜面组成。
鼎口附有四个向外突出的部分,用于支撑器物的耳朵。
每个耳朵上都有一个凶猛的饕餮纹,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鼎的腹部饰有饕餮纹、夔纹和蝉纹,这些纹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富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
在鼎的四面中部,各有一个大禾头,禾头下挂两条飞龙,增加了庄重威严的气氛。
整个鼎身结构严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感。
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非常复杂,采用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最先进技术。
首先需要炼制铜矿石,制成铜液。
然后将铜液倒入模具中,模具内部雕刻有相应的图案和文字。
在铜液冷却凝固后,需要再进行精加工和抛光处理,最后形成完美的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体现了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
它的出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商代晚期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度和复杂性。
司母戊鼎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中国古代文化自信的象征。
它的价值和重要性无可估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司母戊鼎的出土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的一个农民家中发现了这件宝物。
当时,这个农民在自家田地里挖地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大铜器。
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动荡时期,这个农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铜器的重要价值,只是将它视为普通的废铜烂铁。
后来,这个铜器被转卖给当地的古董商人,几经周折后被带到了北京。
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文物
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文物侯马晋国遗址是中国河南省侯马市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该遗址是晋国的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下面将介绍一些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精彩文物。
一、青铜器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包括鼎、簋、爵等。
这些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优美,雕刻细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件名为“侯马大鼎”的青铜器,该鼎高1.33米,重达875千克,是中国考古史上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件大鼎造型庄重大气,纹饰精美,铭文清晰可辨,是研究晋国历史和社会制度的重要依据。
二、玉器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也相当可观,其中包括玉璧、玉璋、玉琮等。
这些玉器制作精细,质地优良,光泽艳丽。
其中一件名为“侯马玉琮”的玉器,造型简约典雅,纹饰精美,被誉为中国玉器艺术的瑰宝之一。
三、陶器陶器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包括陶罐、陶盘、陶壶等。
这些陶器制作精细,造型各异,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审美观念。
其中一件名为“侯马彩陶罐”的陶器,釉色鲜艳,纹饰精美,是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四、石器除了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侯马晋国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石器,如石斧、石锛等。
这些石器制作粗糙,形状简单,主要用于狩猎和农业生产。
这些石器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铜钱在侯马晋国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铜钱。
这些铜钱大多呈圆形,中间有孔,用以串成串,方便携带和交易。
这些铜钱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六、文书除了实物文物,侯马晋国遗址还出土了许多文书和书写材料。
这些文书主要是刻在竹简、木简或陶片上,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些文书的发现,为研究晋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所述只是侯马晋国遗址出土文物的冰山一角,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晋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河南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兵器
AppreciatION 商周时期为中华文化雏形的形成时期,青铜器是这一时期代表性器物。
河南作为商周文化发育的核心地域之一,遗存了大量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兵器已然锻造得精巧细致,开了金属兵器制作的先河,为中国兵器史上重要发展期。
本文将分戈、矛、戟、剑、刀、斧、钺、镞介绍河南博物院院藏商周青铜兵器。
一、青铜戈据传世文献记载,商周时期的主要格斗兵器是青铜戈。
青铜戈在春秋时期的使用对象相当广泛,戈在实际作战中常与盾配合使用。
戈河南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兵器袁鹏博 邵 丹图1:饕餮纹戈编辑|屈梦夏鉴赏AppreciatION 鉴赏的使用地域也非常广,中原诸国、南方楚国、北方狄人都有使用。
根据内的形状,可以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三类;根据阑的特点,可以分为有阑和无阑;按锋的形状,可以分为圆锋、平锋、圭首形锋、鸟喙形锋等;按胡的特点,可以分为直胡、曲胡;按脊的特点,可以分为有脊和无脊。
1.饕餮纹戈(图1)商代,体扁而薄,长援,双刃,一边弯曲尖头,内长方形雷纹兽面,内胡援有四穿,一圆状三长方形,刃锋利,胡残缺。
长24.3厘米,内长6.8 厘米。
2.凤头无阑曲内戈(图2)商代,河南安阳出土。
长三角尖叶式,前部下刃微弯,刃对称,后銎上下横穿,有脊棱。
长23厘米,宽4 厘米。
3.狭援长胡戈(图3)战国,扬援,尖锋,有脊,长胡,近阑处有三穿,下有阑,内为长条形,上有一圆穿,下角成刺,上有两个不规则的穿。
援宽2厘米,通长18.5厘米,内宽3 厘米。
4.狭援狭胡戈(图4)战国,前锋尖锐,援窄长,有脊,长胡亦窄狭,下有阑,近阑处有四穿,阑边上有刺,内仅突出阑外2厘米。
通长15厘米,援长14厘米,援宽1.9厘米。
5.陈之俈戈(图5)战国中期,南阳出土。
前锋较锐,但缺尖。
援窄有脊,胡部三穿,一面有阴刻铭文四字,无上阑,有下阑,图2:凤头无阑曲内戈图3:狭援长胡戈图4:狭援狭胡戈图5:陈之俈戈AppreciatION 鉴赏长条形内,内上有一横穿,通体素面无饰。
河南博物院 青铜器 图解
青铜器祖辛”卣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通高25.5厘米口径9~10厘米1965年河南省辉县褚丘出土窄流平底爵商代早期(公元前1590──前1300)1974年河南新郑出土通高14.5厘米流至尾长19.5厘米盛酒器“妇好”鸮尊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盛酒器司母辛”四足觥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36厘米通长46.5厘米盛酒器“父乙”角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通高27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厘米1986年河南省信阳浉河港出土鸭形盉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771年)通高25.2厘米长31.8厘米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莲鹤方壶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鸟兽纹贯耳壶春秋 (公元前771-前476年) 1953年河南汲县出土通高34厘米口径8.9X7.6厘米王孙诰编钟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最大钟通高120.4厘米舞修52.3厘米铣间59.7厘米王子午鼎(附匕)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淅川县下寺出土口径66厘米,高76厘米嵌松石云纹方豆(盛食器)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通高24.5厘米口边长12.5厘米绦索纹兽耳铜罍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通高30.5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18.2厘米虎纹三足壶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高1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8厘米 1978年河南省固始侯古堆出土。
后母戊青铜方鼎的介绍
后母戊青铜方鼎的介绍
后母戊青铜方鼎是一件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也是中国目
前所知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于1962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现藏
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青铜方鼎高61.9厘米,重达829.7公斤。
鼎方体,
四面有耳,四隅各有一角,鼎有四个侧面都有耳,是由四个角的
立耳和四个面的折角组成,并带有三条腿。
鼎身四面四角均有饰
以兽面纹的高墙。
四面立耳上有兽面纹高鼻、双耳,口沿上有一对夔龙纹的耳。
四面墙及鼎的内底均饰以夔龙纹和兽面纹。
后母戊青铜方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壮观
的青铜器之一,被誉为“青铜之王”。
后母戊青铜方鼎铭文记载了商王武丁(约公元前1290年-前1100年)统治时期,曾经多次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并通过战
争扩大了疆域和势力范围。
这些战争极大地促进了商王对周围民
族的统治和控制能力。
—— 1 —1 —。
后母戊鼎的介绍
后母戊鼎的介绍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鼎作为古代的礼器,用来
祭祀、宴飨、田猎等重大活动。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是“国之重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
自
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国宝”评选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古
代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并为世人所瞩目。
在这些“国宝”中,有
一个堪称“国之重器”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大司马辛大方鼎)为中国首
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属商代晚期青铜器。
它是在河南安
阳殷墟王陵遗址上发掘出土的一件青铜礼器。
该鼎高109.9厘米,口径61.8厘米,重153.5千克。
鼎身铸有兽面纹样和弦纹,下
有四个兽蹄形足;鼎耳上有高浮雕兽面纹,鼎耳上铸有一立人形象;鼎腹两侧铸有长达33厘米的铭文。
该鼎于1923年出土于河
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
—— 1 —1 —。
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
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河南省是出土青铜器较多的一个省,在河南出土的其他主要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欢迎阅读!河南出土的著名青铜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河南省淅川县博物馆配合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在丹江库区沿线的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七女冢、杨河、毛坪、吉岗、文坎、东沟、长岭等古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堀楚国墓葬多处,出土了大批精美器物。
这些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器形优美,纹饰瑰丽,风格多样,而且铸造技巧娴熟,制作精致,许多器物还有铭文,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在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笔者在此遴选其中几件造型奇特和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王子午鼎,春秋中晚期,通高61.3-68厘米,口径59-66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分别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收藏。
侈口,方唇,立耳外侈,束腰,平底,其下焊接三个蹄形足。
鼎身攀缘6条装饰复杂的龙形兽,龙口衔鼎口沿,龙尾上翘,龙角由卷曲盘绕的龙纹组成。
盖饰交龙纹两圈。
器口沿及中腰饰浮雕夔龙,颈及腹下部饰双勾的夔龙,腹部饰鳞纹。
蹄呈上面饰兽面纹,中置宽厚的棱脊。
有的盖上置一铜匕,大体呈柳叶形,后为长方形镂空把。
盖内有铭文1行4字,腹内有鸟书铭文14行86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用于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祀;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我为准绳。
据文献所载,王子午,字子庚,楚庄王之子,楚康王时为楚国令尹,康王8年卒,享年46岁。
该墓出土一组共七件铜鼎,称为列鼎。
七件列鼎制造装饰工艺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尺寸分别为:通高68厘米,口径66厘米;通高64厘米,口径60厘米;通高63厘米,口径62.3厘米;通高62.5厘米,口径61.8厘米;通高62厘米,口径62.3厘米;通高62厘米,口径62厘米;通高61.3厘米,口径59厘米。
气势雄伟,霸气十足,是典型的“楚式鼎”,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的典故。
杜岭方鼎简介和历史600字
杜岭方鼎简介和历史(600字)
杜岭方鼎,是中国商代早期的一件青铜器,1974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杜岭张寨南街商代早期遗址,因其造型庄重、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而备受瞩目。
该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宝级文物。
杜岭方鼎的整体造型为长方形,器身略呈浅斗状,口沿外折,方唇,附有两对对称的竖耳。
鼎身四面中央及四隅各有扉棱一条,将鼎身分为12个面。
鼎足为圆柱形,足上端与鼎腹相接处有兽面纹装饰。
整个方鼎的纹饰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其上饰以粗犷的兽面纹,风格雄浑凝重。
在工艺方面,杜岭方鼎采用了范铸法铸造,这种技术在中国商代早期已经相当成熟。
方鼎的壁较薄,最厚处不足0.7厘米,最薄处仅0.2厘米,显示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此外,方鼎的纹饰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关于杜岭方鼎的历史背景,它反映了商代早期郑州地区的社会发展和青铜文化的繁荣。
商代早期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杜岭方鼎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展示了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度成就。
此外,方鼎的出土也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总之,杜岭方鼎作为商代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对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司母戊方鼎
司母戊方鼎司母戊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 的一种。
司母戊方鼎是中国 bronzeware 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司母戊方鼎的历史背景、外观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司母戊方鼎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司母戊墓,属于商朝晚期的青铜器。
据考古学家研究,司母戊方鼎的年代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司母戊方鼎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外观雄伟壮观。
它的高度约为76厘米,口径约为46厘米,底部直径约为38厘米。
整个鼎的重量约为160公斤。
司母戊方鼎的外观特点是其造型精美,纹饰繁复。
鼎的四个腿部呈弯曲状,十分稳固。
鼎的身体部分更加引人注目。
它被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纹饰。
上层主要是神兽纹饰,中层是人物纹饰,下层则是动物和几何纹饰。
司母戊方鼎的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镌刻工艺非常出色。
司母戊方鼎代表了商代晚期 bronzeware 的高度发展水平。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加热和锻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鼎的纹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商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风貌。
司母戊方鼎的纹饰还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有关,承载着社会的种种意义。
司母戊方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权力和财富,是当时统治者的权力象征。
司母戊方鼎还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只有显贵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这样的鼎。
司母戊方鼎的存在也表明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总结起来,司母戊方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 的杰作之一。
它的制作工艺精湛,纹饰繁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司母戊方鼎的存在丰富了我们对商代晚期社会的了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样的文化宝藏,让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司母戊鼎简介和历史故事
司母戊鼎简介和历史故事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 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珍
贵遗产。
它是中国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墓中。
司母戊鼎的器形庄重大气,高约1.1米,重约875公斤。
它由三个部
分组成:鼎身、盖和鼎脚。
鼎身的外壁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和铭文,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官员的任命。
鼎盖上雕刻有神兽纹饰,展示
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信仰。
鼎脚造型独特,四个马蹄形的脚支撑着整
个鼎的底部。
司母戊鼎的历史故事牵扯到中国商朝末年的政治动荡。
相传,戊辰之年,商纣王暴虐无道,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当时,九个诸侯受不了纣
王的统治,纷纷起兵讨伐商朝。
当时记载在司母戊鼎上的铭文中,曾
经记录了这些诸侯之间的权力分配和他们对纣王的反抗。
这些铭文成
为后来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线索。
司母戊鼎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衰落,也展示了古代人们独特
的审美观和技艺水平。
它不仅是青铜器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
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还存在着3大未解之谜
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还存在着3大未解之谜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后母戊鼎,在我国是一件妇孺皆知的国宝级文物。
它出土70多年以来,先后逃过了被拆解的命运,躲过了抗日战争的炮火和文物迁台的危机。
它从安阳殷墟开始,辗转南京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世纪之路。
围绕这件“镇国之宝”,至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一、“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之争1939年,后母戊鼎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由于当时处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学术研究停滞,后母戊鼎一直被称为“商朝大铜炉”,这是安阳当地人给它取得的名字。
1959年,后母戊鼎从南京博物院被送到国家博物馆,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根据鼎内铭文将其命名为“司母戊大方鼎”。
他考证“戊”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司”是“祭祀”的意思,这是她的儿子制作的祭祀礼器。
从此以后,“司母戊鼎”成为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正名,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写进了中小学校的教科书中,一直被使用了50余年。
2011年,国家博物馆公开展览时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主张“后母戊鼎”的观点从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
后母戊鼎铭文1976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出土了“后母辛鼎”。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后母”应该是“母亲的身份是王后”的意思。
考古学是一门严禁的科学,学术界自然不会随意修改国宝的名称。
专家们基于的理由主要有3点:1.商朝金文有“正写”和“反写”的特点,“司”反过来就是“后”。
2.在有关妇好的一篇甲骨文卜辞中,同一占卜内容前后出现了“司”和“后”两种写法,证明它们是同一个字。
商朝甲骨文卜辞3.考古学家在商朝的15万片甲骨中,已经发现了90多个“后”字。
结合上下文内容,“王后”的观点更为合理,如果是“祭祀”的意思,部分内容解释不通。
二、后母戊鼎的一只鼎耳是仿制的作为一件重要的国宝级文物,竟然不是原装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淅川出土铜禁(云纹铜禁)
淅川出土铜禁(云纹铜禁)淅川出土铜禁(云纹铜禁)云纹铜禁是一件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云纹铜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而此件淅川出土铜禁可算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基本资料名称:云纹铜禁;用途:宫廷盛酒器具;质地:青铜;时代:春秋中期;地点:河南淅川下寺(子庚墓);现存:河南博物院;级别:国家一级文物;国务院规定的六十四件禁止出国文物之一。
文物简介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的宫廷盛酒器具。
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文物细部特征云纹铜禁为长方体,中心为平整光亮的素面,禁的四边和四个侧面饰多层立体透雕云纹,器下有十个昂首前行的虎形器足。
禁面四侧等距离地攀附着12条龙头怪兽,头均向禁面,呈现群龙拱卫的壮观场面。
这是一件镂空透雕、浮雕和立雕状附加饰物完美结合的青铜工艺品。
铜禁四周攀附龙头怪兽,框边纹饰结构均为多层云纹,表层纹饰与内部多层铜梗构成复杂的空间立体镂空装饰,层次丰富,花纹精细,精确度也极高,应该是使用失蜡法铸造的。
文物发掘过程1978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对楚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其中仅下寺2号楚墓就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车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贝等6000多件。
在这些国宝中,就有这件被誉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主要用作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
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而此件云纹铜禁可算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故宫博物院借走的河南文物
故宫博物院借走的河南文物1、杜岭方鼎2号在郑州杜岭街出土的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是一对,他还有个学名叫杜岭方鼎,分为1号鼎和2号鼎,1号鼎的整体比2号鼎更大一些,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是2号,国博的是1号。
杜岭方鼎奠定了郑州商都的地位,也是因为这两个鼎,郑州被评为了八大古都之一。
2、妇好鸮尊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妇好鸮尊,一个收藏在河南博物院,一个收藏在国博。
妇好鸮尊是妇好一代女将军的见证,鸮即猫头鹰,在商代是战神的象征。
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二代国王武丁的妻子,曾多次率兵打仗,最多的一次带领了一万三千多人去攻打羌族,成为商朝历史上统兵最多的人。
在死了之后,商王武丁为妇好陪葬了大量青铜器,妇好鸮尊就是其中的一对。
3、司母戊大方鼎中国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一个鼎,它的墓主人也是武丁的妻子,叫做妇井,在妇好之前,也是商王武丁比较宠爱的一个妻子。
妇井也是一位女将军,被封在井方。
从妇好和妇井墓里的陪葬品,我们能感受到整个商朝在武丁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
4、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汝州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整幅图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
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
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支撑地面的水鸟。
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
据考证,它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6000年左右。
5、王子午鼎当年1976年在南阳淅川,从楚庄王的儿子子庚墓里出土的七个鼎,现在有四个在河南博物院,另外三个在国家博物院。
得从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云纹铜禁说起,当年云纹铜禁去美国展出,回来之后被国博扣留。
经过河南博物院的争取,谈判的结果是河南博物院拿五件由失蜡法制作而成的青铜器来换云纹铜禁。
最终,河南博物院用3件王子午鼎把云纹铜禁换了回来。
这五件都是国宝级文物,除了一些重量级文物,其中还有一些比较精美的文物,也被收藏在国博。
三门峡虢国墓青铜器:河南博物院青铜之二
三门峡虢国墓青铜器:河南博物院青铜之二三门峡虢国墓青铜器欣赏河南博物院藏青铜之二制礼作乐——西周时期周代商起,立国于中,营建洛邑,礼乐相成。
颍淮长子口,古器存殷风。
河淇卫康叔,历世传彝宗。
南土申与吕,身籍宝簋铭。
虢公钟鸣鼎食,应侯金瓯玉佩,千年遗籀,瞬间尊荣。
礼乐之器重启封,韶光几度匆匆。
虢国墓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
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发掘出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
其中两座国君墓中出土了很多的珍贵的一级文物,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
虢国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为研究当时的文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国。
原封宝鸡,西周晚期受平王东迁的影响迁至今三门峡市,国都上阳位于今李家窑村。
史载,虢国历史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延续了三百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他们曾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陪葬众多的兵器和车马坑,足以说明当时虢国的军事实力。
由于后来的国君骄奢淫逸,最后走上了亡国的道路。
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称雄一时的虢国从此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除给后人留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沉重而悲怆的故事外,再就是对这个古老和神秘王国一连串的问号。
而虢国墓地的发现为破解这些疑惑带来了希望。
虢国墓地规模之大、等级之齐全、保存之完好、出土文物之精美,在我国两周考古中极为罕见。
它的发现对研究两周时期的宗法、墓葬制度,以及虢国的历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虢国历史研究的空白,被评为“河南二十世纪十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和“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古虢国墓地的葬制等级,大致可分为六等:第一等级:九鼎、八簋、八鬲。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简介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简介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伟,重达 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
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鼎铭 司母戊鼎鼎耳细部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
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
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
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
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西周古国青铜珍品在河南面世,件件有铭文,字字值千金!
西周古国青铜珍品在河南面世,件件有铭文,字字值千金!我们现在常说封建社会云云,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封建,指的是周代封邦建国的一种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诸国,其国族名称成为后来中华姓氏的来源,而其宗法制度也影响到后世家族伦理。
当时河南地区有诸多小国,两千多年后,这些国家的青铜器陆续出土,让今人有机会更加深入了解两千年前的社会制度。
西周早期的『王妊』青铜簋,1965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北窑。
器内底铸铭文:『王妊作簋。
』这是一件妊姓王妃所作宗庙彝器。
『王妊』指妊姓之女嫁于王室为妃者。
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方式,通过分封同姓宗亲以及与异姓大族通婚,实现对周边方国的管理和控制。
西周早期『(左阝右舌)』青铜卣,1965年河南郑州洼刘遗址出土,器盖与内底均铸铭文:『(左阝右舌)作父丁宝尊彝。
』洼刘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郊,是一处西周早期的贵族与平民墓葬区,与文献记载的古管国地望吻合。
管国为周初武王弟叔鲜的封国,与蔡国以及监临殷商旧地的纣王子武庚号为三监。
后因叛乱被诛。
『(左阝右舌)』是殷移民归附于周人者。
西周中期『邓公』青铜簋,1984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出土。
器、盖内均铸铭文:『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
』这是邓国国君为其女儿嫚毗出嫁应国所作的陪嫁媵器,嫚毗逝世后又作为随葬品埋入墓中。
邓为嫚姓(文献写作曼)国,商代的邓在今孟州市境内,后南徙至郾城县东南,西周初迁至南阳盆地,都城约在邓州西南林扒镇。
西周时期,邓与应国、井国有婚姻关系,春秋初与楚交好,《左传》载楚武王有夫人邓曼。
公元前678年,楚伐邓而灭之。
西周晚期『仲爯父』青铜簋,1981年河南南阳北郊砖瓦厂出土,器、盖各铸相同铭文44字。
从铭文得知,仲爯父为南申太宰。
南申即文献中之申国,姜姓,世与周室通婚姻,周室封以屏藩南国。
仲爯父为周夷王之孙,在申国为相,可见当时宗周有派遣宗室贵族入诸侯国为相的制度。
申国在春秋前期应该就已被楚国所灭,楚以申为县,设县公管理,申、息之师一直作为楚国军队在北方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以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同类型文化遗存出土的青铜器。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
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
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
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
乐器有单翼小铃。
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
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
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考古意义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河南省是出土青铜器较多的一个省,在河南出土的其他主要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欢迎阅读!河南出土的著名青铜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河南省是出土青铜器较多的一个省,在河南出土的其他主要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河南的著名青铜器,欢迎阅读!河南出土的著名青铜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河南省淅川县博物馆配合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在丹江库区沿线的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七女冢、杨河、毛坪、吉岗、文坎、东沟、长岭等古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堀楚国墓葬多处,出土了大批精美器物。
这些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器形优美,纹饰瑰丽,风格多样,而且铸造技巧娴熟,制作精致,许多器物还有铭文,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在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笔者在此遴选其中几件造型奇特和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王子午鼎,春秋中晚期,通高61.3-68厘米,口径59-66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分别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收藏。
侈口,方唇,立耳外侈,束腰,平底,其下焊接三个蹄形足。
鼎身攀缘6条装饰复杂的龙形兽,龙口衔鼎口沿,龙尾上翘,龙角由卷曲盘绕的龙纹组成。
盖饰交龙纹两圈。
器口沿及中腰饰浮雕夔龙,颈及腹下部饰双勾的夔龙,腹部饰鳞纹。
蹄呈上面饰兽面纹,中置宽厚的棱脊。
有的盖上置一铜匕,大体呈柳叶形,后为长方形镂空把。
盖内有铭文1行4字,腹内有鸟书铭文14行86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用于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祀;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我为准绳。
据文献所载,王子午,字子庚,楚庄王之子,楚康王时为楚国令尹,康王8年卒,享年46岁。
该墓出土一组共七件铜鼎,称为列鼎。
七件列鼎制造装饰工艺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尺寸分别为:通高68厘米,口径66厘米;通高64厘米,口径60厘米;通高63厘米,口径62.3厘米;通高62.5厘米,口径61.8厘米;通高62厘米,口径62.3厘米;通高62厘米,口径62厘米;通高61.3厘米,口径59厘米。
气势雄伟,霸气十足,是典型的"楚式鼎",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的典故。
"王子午" 鼎为研究楚国冶炼、分铸、焊接、文字、美术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王孙诰甬钟,春秋晚期,通高23.35-120.4厘米,舞修10.6-52.3厘米,铣间12.25-59.75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钟身呈合瓦形,钟口大而舞部小。
舞上有甬,作八棱体,上细下粗,甬之下部有旋,旋上有长方形旋虫。
篆间每面有18个柱状枚,钟口向上收成弧形。
部分钟内有锉磨调音的痕迹。
甬上部饰4组蕉叶纹,旋虫上饰蟠虺纹,并间饰圆涡纹四个,甬之下部饰蟠虺纹,舞部饰半浮雕式蟠虺纹。
钲间、篆间的边缘均饰陶素纹,篆间饰蟠虺纹。
隧部以两组变形蟠虺纹组成。
26件钟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
钲部及左、右鼓部均有铭文。
大者每钟铸一篇铭文,小者二钟、三钟或四钟合铸一篇铭文。
每篇铭文字数相等,内容相同,全篇共有113个字,大意是:王孙诰为款待楚王、诸侯及其父兄、诸士而作此钟,并祈欢乐万年无期。
王孙诰甬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
据测音该编钟的音域近五个八度。
全套编钟分为两层悬挂在钟架上,下层为低音区,演奏和声;上层为高音区,演奏旋律,上层七声俱全,可以旋宫转调。
该套编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保存最好的一组编钟,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薳子倗盥缶,春秋晚期,通高49.6,口径26.6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盖隆起,上有四个环钮。
器为小口,方唇,短直领,广肩,鼓腹,平底,矮圈足。
肩部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链环耳,腹下部前后各置一个环钮。
盖顶中央饰一红铜镶嵌的涡纹,外饰四个红铜镶嵌的夔龙纹,其外饰一周交龙纹间隔以六个红铜镶嵌的涡纹,盖沿上饰一周十条红铜镶嵌的夔龙纹。
腹部饰红铜镶嵌的夔龙纹两周、交龙纹一周并间隔以红铜镶嵌的涡纹、亚腰纹、云纹各一周。
近圈足处饰一周交龙纹。
盖内及器口沿内侧均铸有相同铭文10字:"楚叔之孙薳子倗之盥缶"。
龙耳虎足方壶,春秋晚期,通高79.2厘米,口宽18.6厘米,长22.7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长方形盖,盖冠侈张,盖边四面各有一个兽首形边卡。
壶作长方形侈口,长颈,斜肩,椭方形鼓腹,长方形圈足,下有两条蜷伏状的卷尾龙,凹腰而突起背、臀以承托全器。
壶颈两侧各攀缘一条花冠回首的龙形,用作器耳,并套有衔环。
盖饰透雕的龙形,颈、肩及圈足均饰以双勾的龙纹。
龙耳虎足方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以双龙为耳,以双虎为座,形象生动怪异,使庄严的器形蕴含有某种动态和旋律感,为春秋青铜器之精品。
,春秋晚期,通高48厘米,长47厘米,宽27厘米,1990年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龙首,虎身,龟足,呈侧首站立状。
龙首张口吐舌,两颊各有一朵柿蒂花,头上又盘缠六条龙,构成龙角,其中侧翼的两条大龙昂首翘尾,无纹饰,余四小龙饰垂鳞纹,姿态优美。
神兽背上有一方孔,方孔内纳一曲体方形插座,座上有一兽,兽的前足按座、后足猛蹬神兽后颈,作飞奔状,而且挺胸侧颈,口衔一条昂首曲体似腾飞状的小蛇。
神兽腹下有一环钮,背上奔兽口衔之蛇颈部亦有一环钮。
通体镶嵌绿松石,形成龙、凤、虎、云纹、涡纹等纹饰,装饰华美富丽。
神兽为分铸,整体插套而成。
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设计奇巧,满身弥漫着神秘的气氛,在铸造工艺、镶嵌技术和造型构思上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充分体现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克黄升鼎,春秋中期,通高36.7厘米,口径38厘米,1990年淅川县和尚岭1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方唇外折,长方形立耳外撇,颈内收,束腰,腹部微鼓,平底,下附三兽面蹄足。
鼎耳饰三角纹。
颈部饰一周宽带状蟠虺纹,并有两个兽形饰。
凹腰处饰陶素纹,腹部饰两排垂鳞纹。
内底中部有铭文1行4字:"克黄之鼎升 "。
器主人克黄为斗氏,楚庄王时任箴尹之职,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令尹子文之孙。
斗氏出自楚公族,是若敖氏之后。
楚庄王时,斗氏族人斗越椒叛乱,为楚王所败,斗氏族遭致族灭。
当时克黄正从齐国出使返回,同行的人劝他不要回楚国。
克黄认为不可弃君命,于是返回楚国向楚王复命,完成自己的职责。
楚庄王为之感动,赦免了克黄,恢复官职,弃改为"生。
"此鼎铸造应在公元前605年,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楚国升鼎,具有重要的断代价值。
镶嵌红铜壶,春秋晚期,通高41.8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14.6厘米,1990年淅川县和尚岭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有盖,盖顶隆起,呈圆笠状,下部纳入壶口内,盖上附有四个环形钮。
器为侈口,长颈,鼓腰,腹部两侧各饰一个铺首衔环,下腹内收,平底,高圈足。
盖上正中镶嵌一个柿蒂纹,钮间有四组立兽,每组两只,头相对,昂首,张口,目圆铮,挺胸,站立,短尾上翘。
器表饰满铸造时镶嵌上去的红铜图案。
图案分七层,每层分数组,层间及组间用对等三角形图案隔开。
从上往下,第一层为凤鸟,共三组,每组有两只凤鸟。
第二层有三组图案,正中间有位仙人,两侧各立一只凤鸟。
第三层有三组图案,正中一组两条龙捧一位仙人。
仙人的两侧各有一只虎。
该组两侧的下角有云气纹。
第四层有四组相同图案,每组有两人、两兽、两只小山羊。
第五层有四组图案,每组两人、两兽。
第六层有三组图案,每组两人、两兽、一仙人。
仙人居中,两侧各有一组斗兽图案。
第七层有六组画像,每组一兽,状似犀牛。
整幅图案左右对称,布局严瑾,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透雕变形龙纹俎,春秋晚期,通高24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俎面为长方形,中间略窄,微凹。
四足呈扁平的凹槽形。
俎面及四足有透雕的矩形纹,俎面四周饰变形龙纹。
王孙诰戟,春秋晚期,通长27.4厘米,援长20厘米,胡长6.5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戈头援上部微弧,锋无收刹,援中呈条状凸起,短胡,有三穿。
内为长方形,中部有一长方形单穿。
在胡正面有错金鸟书铭文2行6字:"王孙诰之行戟"。
透雕倗矛,春秋晚期,通高30.7厘米,叶宽8.4厘米,1978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形体较大,骹作圆筒形,矛脊中空与骹相通,骹部一侧置三角形环钮,以系缨络,两叶尾收刹,叶上饰镂孔窃曲纹。
骹口部饰兽面纹两组。
骹上有铭文:"倗之用矛"。
综上所述,河南淅川楚墓出土的青铜器,在继承中原商周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产生了地域文化的特质性。
种类繁多、形象奇特、线条流畅、细微精美的纹饰,除范铸外,还采用了错金、嵌铜、镶嵌绿松石等工艺;精美、繁缛、夸张、华丽的装饰风格,反映了楚人独特的审美意识等。
所有这些,不胜枚举,对研究中国的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一.司(后)母戊鼎大方鼎司母戊鼎大方鼎是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早就了解它了。
后母戊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3月,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
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
"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司母戊鼎大方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
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
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二.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四羊方尊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