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五)青铜器
文化常识——精选推荐
第一节文化常识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中公)1.到2010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8项: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针灸.2.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6项: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
(江西中公)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l47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l0大类.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京剧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
2.书法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人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15个历史常识小故事
15个历史常识小故事1. 青铜器的发现与应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青铜器的发现与应用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在古代非常精湛,不仅被用作礼器和陪葬品,还是古代社会中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也为后世的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礼”与“仁”,他认为通过修养自己、认真行事并尊重他人,可以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萧何与汉武帝的友谊: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汉武帝刘邦的亲信宰相。
萧何对汉武帝的贡献非常大,他参与了许多国家政治和军事决策,并帮助汉武帝建立了强大的汉朝。
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因此而不断加深,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友谊之一。
4.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被尊称为贞观之治。
在唐朝贞观年间,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并且开启了长达300年的盛世。
5. 马可·波罗与中国的交流: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探险家和旅行家,他在13世纪时访问了中国元朝,并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
他的见闻和经历被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波罗的旅行不仅促进了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丰富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6. 秦始皇与统一六国:秦始皇秦始皇帝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君主,也是秦朝的奠基者。
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战和政治手段,成功地统一了当时分裂的中国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众多领域,从哲学、文学、艺术到风俗礼仪等等。
本文将为您梳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带您一站式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文化遗产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有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
随后,中国进入了以夏朝、商朝、西周为代表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上。
接下来,进入了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代表的东周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有几个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
仁德慈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义是指忠诚、正义和道义,鼓励人们做正确的事情。
礼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智是指智慧和学问,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信是指诚实守信,讲究信任和信誉。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名著中国古代文化有许多经典名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论语》、《道德经》、《史记》、《红楼梦》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记录,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纪传体通史。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艺术中国古代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音乐和舞蹈等。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常常通过山水画、花鸟画等形式来表现。
中国书法讲究墨香和笔画的准确度,是一种高度艺术性的书写方式。
中国音乐以其古朴的旋律和复杂的乐器体系而闻名。
中国舞蹈则注重舞者的动作、姿势和舞台效果。
五、中国古代文化的风俗礼仪中国古代文化的风俗礼仪非常讲究,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00 题(有答案)
【人民日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 题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2.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南京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B、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 和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B 、《三字经》C、《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B、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晚春B、仲夏机构是:(A)A、尚书省B、中书省C 、门下省35、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B、武则天3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B 、《石头记》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B、长江C 、淮河3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4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B、二十二条41、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A、都江堰B、秦始皇陵4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B、令正43、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A、有关B、无关44、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 、佛山镇45、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46、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4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A、静脉B、动脉4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B 、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49、“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5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5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A、东B、西C、南D 、北5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B、子张C、子贡D 、颜回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B 、五谷之神56、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5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58、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B、竹59、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6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6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6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6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64、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B、耄耋6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南狮B、北狮6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A、裴旻的剑舞B、公孙大娘的舞蹈D、吴道子的画6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70、《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7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7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秦朝B、清朝7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74、“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史记》B、《论语》C、《庄子》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 点至23 点B、23 点至凌晨1 点C、凌晨1 点至3 点7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7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8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8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8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8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84、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B、皂C、青D、苍85、《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86、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A、孔子B、诸葛亮C、班固D、程顾87、“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88、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89、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90、《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9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历史七年级文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七年级文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文物作为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历史七年级学习中所涉及的文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它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锡为合金元素的器物。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
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形态多样,器型有鼎、觥、盘等。
在中国历史上,商代的青铜器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壶等。
二、Oracle骨刻Oracle骨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它是用龟甲或兽骨制成的卜辞文字记录。
骨刻上的文字纹理由卜辞负责人刻写,内容主要是祭祀、占卜、问卜等。
这些骨刻能够为我们提供古代社会的信息,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三、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华丽的服饰,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细金线和玉色丝线交织而成,艳丽而华贵。
金缕玉衣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它是古代贵族重要的礼仪服饰之一,展现出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和文化传统。
四、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千年古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它是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一种陶制品,规模宏大,数量众多。
兵马俑的制作精细,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情和特征,栩栩如生。
它们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战争装备和军事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五、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遗产,保存在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内。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主要内容包括佛教题材、历史故事、音乐舞蹈等。
壁画的绘制技法高超,色彩鲜艳,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绘画和文化的窗口。
六、明器明器是瓷器的一种,产于中国唐朝和明朝时期。
它的特点是色彩鲜亮、纹饰精美、质地洁白、釉面光亮。
明器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明器在我国的制瓷技术史上起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瓷器出口的代表。
中国历史常识题道
中国历史常识题道一、简介中国历史悠久而庞大,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以题目的形式,介绍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常识,为读者提供一个简要但全面的了解。
二、题目1. 请问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哪个?答案:夏朝2. 下列哪个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A)象形文字B)象形符号C)字母文字D)楷书字体正确答案:A) 象形文字3.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中国的哪个地区?答案:黄河流域4. 请问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什么?答案:天子(皇帝)5. 下列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汉朝?A)秦始皇B)刘邦C)朱元璋D)杨坚正确答案:B) 刘邦6.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答案:《史记》7.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兼政治家?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正确答案:A) 孔子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下列哪个是最早发明的?A)青铜器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正确答案:A) 青铜器9.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A)慈禧太后B)康熙皇帝C)乾隆皇帝D)孝庄文皇后正确答案:A) 慈禧太后10.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哪个时期的朝代?答案:618年至907年三、结语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
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人民的心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提供的题目只是冰山一角,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并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正文:一、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概述1.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2.中国古代文化概述(1)中国农业文化:中国古代重视农业,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如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等。
(2)中国手工业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手工业文化,如纺织、造纸、陶瓷、钢铁、茶叶等。
(3)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川菜、粤菜、鲁菜、湘菜、徽菜等。
(4)中国道德文化:中国古代重视道德文化,如孔子的“仁爱”、“礼仪”、“忠诚”、“诚信”等思想。
(5)中国宗教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如道教、佛教、儒教、民间信仰等。
二、古代文化知识要点1.古代礼器(1)青铜器:古代礼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鼎、觚、爵、斝等。
(2)玉器:古代礼器中的重要玉器,如玉龙、玉凤、玉蝉等。
(3)陶瓷器:古代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如日常生活用器、瓶、壶、碗等。
(4)金银器:古代货币中的重要品种,如古代金银器中的重要品种,如金戒指、银盘、银锁等。
2.古代书法(1)甲骨文:古代文字中的一种,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最早的文字记录。
(2)楷书:古代汉字书写的主要形式,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3)行书、草书:古代汉字书写的两种主要风格,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4)隶书:古代书法中的一种,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3.古代诗词(1)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先驱,共3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分为《离骚》、《九辩》、《文赋》三部。
(3)唐诗: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共有900余首,如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
(4)宋词: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共有3000余首,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中国青铜器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
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
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
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
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其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一应器物。
众多的青铜器皿,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
数量大、品种繁的中国青铜器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这是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之一。
其二,中国青铜器分布地区广,且质量上乘。
中国青铜器出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原,但它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东北、西北、巴蜀、岭南甚至西藏及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造型生动、精美,风格各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形状瑰异、花纹随意、富丽典雅,其精品不胜枚举,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双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莲鹤方壶、双雄宝剑、勾践剑、长信宫灯、嵌绿松石卧鹿、铜车马一流,铸造精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当然深受国内外藏家钟爱。
其他各类青铜器物,铸造者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准确把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这是国外青铜器铸品望尘莫及的。
其三,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
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
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
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放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
这些铭文也是鉴定中最难把握的一环。
其四,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就世界范围而言,从印度河流域到巴尔干半岛,从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而中国却以铸造难度较大、纹饰复杂的容器为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下列对其写作特色描写不正确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B)。
A、从文本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
B、从语言风格上看,与《尚书》相同,都比较“佶屈聱牙”。
(正确答案)C、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D、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富有感情,表现人物性格。
2、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龙虎尊B、马踏飞燕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正确答案)3、下列采用干支纪年法可表示为“辛亥年”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2011年B、2014年C、2010年D、1911年(正确答案)4、下列诗句中表示“元宵节”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正确答案)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5、谥号通常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表扬,批评和同情。
下面属于“同情”类别谥号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周穆王B、晋灵公C、隋炀帝D、汉哀帝(正确答案)6、下面各组词语中,拼写无误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义愤填膺莫衷一是锲而不舍(正确答案)B、相形见拙俗不可耐不言而谕C、叹为观止断章取意嗟来之食D、强聒不舍心无旁鹜惨绝人寰7、下列对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理解正确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主要运用了叙事的写作手法。
(正确答案)B、用“参”“商”二宿比喻朋友间不得相见。
C、表现了乱离时代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
D、以“人生不相见”开篇奠定了一种苍凉的感情基调。
8、通过学习本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B)。
A、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一起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一、青铜器的起源青铜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中国青铜器开始出现。
最早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礼仪和祭祀,如鼎、壶、爵等,这些青铜器不仅在形制上精美,而且在工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青铜器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从祭祀用途向实用领域拓展。
商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黄金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工艺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商代青铜器以商代晚期的“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为代表,成为中国青铜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三、青铜器的特点材质优良:青铜器主要由铜和锡合金构成,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工艺精湛:青铜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铸造、浇注、打磨、镂空等。
纹饰繁多:青铜器常常以动植物纹饰或几何纹样装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表现。
功能多样:青铜器既有礼仪用途,也有实用功能,如盛酒、烹饪、储藏等。
四、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中,青铜器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财富和文化的体现。
贵族阶层常常以拥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在祭祀活动中,青铜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因此,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五、结语通过对青铜器历史背景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中关于工艺美术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与表达。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当今依然闪耀着光芒,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愿我们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青铜器继续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永恒的光芒。
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是了解中华民族的基本常识,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人物故事。
在这篇1500到1800字的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1.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
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4.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5. 中国人使用汉字已经超过4000年。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有着众多的国家和思想家。
7.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君主,建立了秦朝。
8. 秦始皇兴建了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9.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持续了400多年。
10. 汉朝的统治者与民休息了一块田,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被称为“民本思想”。
11. 佛教是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五个朝代接续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13. 隋朝是中国曆史上短命的一个朝代,但建立了大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5. 唐朝有很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16. 瓷器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唐代的主要出口商品。
17.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有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18. 宋朝的青瓷以蓝色为主,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成就。
19. 书法在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有着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米芾、颜真卿等。
20. 元朝是由蒙古族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最后的一个朝代。
21.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并修建了故宫。
22.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有着很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历史常识之珍贵文物介绍
历史常识之珍贵文物介绍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就必须拥有足够丰富、准确的历史资料。
而传承自古代的文物,就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
在中国这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里,珍贵文物可谓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的珍贵文物。
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出现在商朝晚期至西周时期的一种古代文字,其记录着中国最早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甲骨文的主要载体是龟、龙骨或兽骨,这些载体被烧制后产生裂纹,利用这些裂纹刻画文字。
甲骨文的出现,是中华文明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并对后世文化旅行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存甲骨文文献数量有上万件之多,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
二、青铜器古代青铜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经历了从实用性到审美性、象征性的演变过程,同时记录了从商代到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历程。
其中,殷商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了顶峰,如商代的“大方鼎”、郑国大盘和华山杯等,都被誉为全球青铜器制作史上的杰作。
三、书法作品中国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书写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发展完备,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书法作品除了可以反映古代中国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风格,还包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都留下了一手或几手传世佳作,它们多以意境深远、笔意磅礴、气势雄奇著称,备受后人推崇。
四、瓷器中国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最具魅力的种类之一。
瓷器造型优美、纹饰精美、细腻缜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
瓷器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历程。
目前,中国古代的瓷器往往被认为是各种艺术品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极具收藏的价值和美学价值。
五、金属器金属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另一个重要的类别。
其中,铁器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古代金属文物中的瑰宝。
66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以下是66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新年。
2.“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
3.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4.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的哲学学派。
5.《论语》是孔子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
6.中国传统音乐包括京剧、昆曲、评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多种形式。
7.《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8.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9.《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记载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重要著作。
10.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即第一个月圆之夜。
11.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之一。
12.《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典籍,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13.中国传统画法包括工笔画、写意画和水墨画等多种风格。
14.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多种形式。
15.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中草药、针灸、拔罐等多种疗法。
16.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即第二个月圆之夜。
17.春联是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对联,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18.《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9.面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面条、馒头、饺子等。
20.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和“气韵”。
21.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2.赵州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23.《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4.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
25.《白蛇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
26.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
27.《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28.《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29.中国古代的五朵金花包括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中华文化常识之器物工艺
最初,人们是用水来映照自己的面貌。据文献记载,铜镜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史的传说时代:“(黄帝)铸镜……为十五面。”
商周铜镜背大多为娇形钮,花纹仍属几何图案,有的镜面微凸,凸面镜在汉代较为流行,可能殷人已懂得了直径较小的镜子必须铸成凸面才能照得更全面的科学道理。西周以素面镜为主,西汉铜镜逐渐厚重,东汉至魏晋时则出现了一些新的镜形,而到了唐朝,镜子就富丽堂皇了许多。
康熙时烧制的鼻烟壶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釉下彩——青花品种。色彩明快,图案纹饰有龙凤、八骏图、寒江独钓等。布局严谨规范,画工精细,绘制风格与当时画坛艺术相通,造型多为古朴的爆竹筒式。款识多为“康熙年制”双排四字款,不加双圈,笔意浑成,颇具韵味。这一时期的釉里红与红釉器色彩鲜红艳丽,瓷质细腻,造型规矩,也可称为上品。
到了光绪至民国年间,北京出现了仿乾隆内廷制作的料质珐琅彩鼻烟壶,足部也落有乾隆年款,或落古月轩款,虽皆为名家高下绘制,但胎、彩、款识显然不如前朝水平。
铜镜的起源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镜子是从西方传入的,在玻璃镜子未传入以前,我国古代人民使用的则是铜镜。铜镜古称“鉴”,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讳,将“镜”字改为“照”,铜镜因而又称为“照子”。古代铜镜一般呈圆形,镜面打磨光亮后用来照容,镜堵上有钮和花纹。
魏、晋、隋、唐随着纸绢上书写作画的兴起,特别是明清时文人书写绘画用纸用绢的增多,压书、压纸的纸镇、书镇格外兴盛,镇的质地更加多样,但自身重量减轻,体型略为缩小。质地除了铜、铁、玉、石之外增加了陶瓷、景泰蓝、象牙、竹木等都可做成纸镇,成为文房珍玩。其中镇尺从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人雅士文房使用的案头珍玩。
文博青铜器名词解释
青铜器,简称铜器,指用青铜制造的器物,而青铜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如锡、铅等混合而成的合金。
由于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所以青铜器又被称为“金”或“吉金”,但出土的青铜器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因此才被称为“青铜”。
青铜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世界各国及地区使用青铜器的时间不一样。
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苏美尔地区的青铜器开始发展起来,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地区已可以大规模制造青铜器。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等。
不同地区的青铜器各具特色,如中国的青铜器注重造型与纹饰的和谐统一,欧洲的青铜器注重装饰的华丽和表现力等。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包括制模、制范、浇铸、修整等多个环节,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带您一起领略中华文明的瑰宝。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四项发明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造纸术使文字的传播更加便捷,印刷术使书籍的翻印更加快捷,指南针使航海探险成为可能,而火药则使军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儒家学派所依据的经典典籍。
3. 青铜器的制作与应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在商朝、周朝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高峰。
青铜器不仅用于礼器、祭祀,还被广泛用于器物和武器制作,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4.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是中国古代的文字系统,也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代华夏先民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最原始的形式的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样子。
5. 中国古代的诗词和书法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瑰宝分别是诗词和书法。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唐宋时期的诗词最为著名。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等的描写,唤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书法则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墨水和纸张的运笔和结构,展示了书法家的个性和才华。
6. 古代的农业和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耕,农业文化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古代农民通过艰辛的劳动实现了粮食的丰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农耕文化也留下了众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端午节等。
7. 古代的礼仪与风俗中国古代注重礼仪,在人际交往、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青铜器鉴定常识
古代青铜器鉴定常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法(又名常识)上海宝鼎斋沈纯理撰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
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应该怎样去鉴定其真赝呢下面将教会你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后,会形成两种坑口的器物。
一种入土前器物经过打磨等处理,器物表面早已形成氧化层的包浆而入土,这一类出土后表面或多或少仍有包浆,叫水坑器物。
另一种入土前器物表面未经处理,即没有形成氧化层的,是把全新浇铸的青铜器直接埋入土里,这一类器物出土后表面仍无包浆,叫土坑器物。
所谓水坑器物,并不是器物浸泡在水里的,而是取意于以水为净的意义,其实就是器物表面已经形成包浆的,出土后器物表面仍然比较干净的意思,这类青铜器大都会显露出,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或者专门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所谓土坑器物,倒是直指青铜器在坑口内的状况,也是说未经打磨就入土的青铜器,器物表面因其粗糙容易生锈、土咬、甚至被腐蚀,这类青铜器大都作为陪葬品用的。
前者器物以俊秀、华贵、高雅为格调,往往还能多少带有一些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要少。
后者器物以浑厚、壮实、威严为风格,大都是没有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较多,不过大的土坑器物又很少了。
凡是大件或超大件的器物,大都在封建的氏族社会里,用于祭祀中当作礼器的。
不论是那种坑口出土的青铜器物,这些都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多得的文物!(请阅插图1、)2、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是由主、副纹饰和高、浅浮雕组成,这给断代带来了依据。
但这里仅限于主、副纹饰的制作工艺上,因为其中也存在了断代的特征,如:早期夏、商、周时期,称之为老三代的青铜器,夏代器物未曾见得故不予置评,商代主、副纹饰仰或主纹饰凸显,以粗旷、简朴与厚实为风格,周代才形成风格多样化,尤其是主纹饰明显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也有的副纹饰略微低于底平面,而这样的副纹饰,其边沿没有必要另加勾线,但主纹饰仍然明显地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的,有的甚至于高抛凸显。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哪四部。
2.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 《论语》是由谁编纂的。
4. 古代中国的“儒、道、法”三家分别代表了哪种思想。
5.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些人物。
6. 古代希腊的主要哲学家有哪些。
7.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为谁建造的。
8.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9. 古代中国的“诗经”属于哪个文体。
10. 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象征什么。
11. “天人合一”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
12. 《周易》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13. 古代罗马的“元老院”是什么机构。
14.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历史特点是什么。
15.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文化遗产。
16.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是通往哪个地区的贸易路线。
17. “木牛流马”是哪个历史人物发明的。
18. “三顾茅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19. 古代印度的宗教主要包括哪几种。
20.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2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是什么。
22. “雅典”和“斯巴达”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3. “古希腊”的四大城邦分别是哪些。
24. “中庸”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概念。
25. 古代中国的“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26. “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书籍。
27. 古代埃及的法老被视为什么。
28.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分别代表了什么。
29. 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什么宗教活动。
30. “唐诗”的代表诗人有哪些。
31. “丝绸”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如何。
32. “长恨歌”是谁的作品。
33. 中国古代的“道家”强调什么。
34. “天子”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是什么。
35. “兵法”一书的作者是谁。
36. “古罗马”的“斗兽场”有什么功能。
37. “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38. “故宫”是哪个朝代的皇宫。
39.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份是何时。
40. “古代中国的书法”主要分为哪几种风格。
41. “亚历山大大帝”是哪个国家的国王。
42. “古代中国的祭天”仪式通常在哪里进行。
中国科技常识大全
中国科技常识大全
中国科技常识大全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科技常识: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青铜器: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之一,青铜器制作精美,被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such as cooking, religious ceremonies, and warfare.
3. 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使书写和文化传播变得更加方便。
4. 火药: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最初是用于军事目的,后来也被用于烟花和医药等领域。
5. 指南针: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用于指示方向,对于航海和地理探索有重要影响。
6. 牛痘:中国古代发明的牛痘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之一,用于预防天花。
7. 瓷器:中国古代制作瓷器的技术非常先进,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非常有名。
8. 移动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非常发达,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支付,无需使用现金或信用卡。
9. 高铁: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是全球最大的,高铁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10. 电子支付:中国的电子支付系统非常普及,人们可以通过
手机或电子钱包进行支付,这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11. 医疗科技:中国的医疗科技不断发展,包括基因科学、生
物技术和中医药等领域。
12. 互联网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中国
的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云计算等领域非常先进。
这只是中国科技常识的一小部分,在中国科技领域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成就和发展。
商代青铜器种类和特点
商代青铜器种类和特点
商代青铜器是指商代时期所制作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豆、尊、爵、斝、壶、鼎、觚、卣、簋等。
1. 豆:形状呈半球状,有腹部加弧顶和平底,口沿上有窄短把。
豆器多为少数民族所用,是几何学图案表现的代表。
2. 尊:尊分为高足尊和平足尊两种。
高足尊是一种中空的圆筒形容器,底部有三个支脚,上面有两只手柄和一条盘腿的纹饰。
平足尊与高足尊相似,但没有支脚,通常用来盛酒。
3. 爵:爵是一种高颈、大口、扁腹、三脚的青铜器,用来盛酒或祭祀时放置祭品。
爵的造型庄重、雄伟,是当时贵族的象征。
4. 斝:斝是一种较大的祭礼器物,底部有三个短脚,呈倒梯形,上部有两只手柄。
斝丰满、端庄,常用来盛酒。
5. 壶:壶是一种盛水或盛酒的器物,形状高大,口较小,外形精美。
壶器的造型曲线流畅,常用动物的形象作为装饰图案。
6. 鼎:鼎是一种三足大口锅状的器物,多为祭祀和烹饪使用。
鼎器通常由鼎腹、鼎耳和鼎足三部分组成,腹部通常有纹饰和文字。
7. 觚:觚是一种高底、小口的器物,多用来盛宝石、药品等珍贵物品。
觚器呈笔立形,底部略尖,上部有两只手柄。
8. 卣:卣是一种类似于壶的器物,形状较为奇特,上部较大,底部狭长。
卣器以青铜器材质为主,用于盛水或盛酒。
9. 簋:簋是一种口较小、腹扁且有盖子的容器,多用来盛粮食、酒或其他物品。
簋器形状简单,装饰图案多为象形文字和纹饰。
商代青铜器以器物形制端庄、造型优雅、纹饰精美为特点,富有浓厚的艺术美感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磁铁矿与黑锰矿为主;
棕色 棕彩与黑彩的化学成分相同,但锰的含量低于黑彩.铁的含量高 于黑彩,可能是在黑彩颜料中搀和了红粘土;
白色 显色物为较纯的石英粉末、石膏或方解石;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 碎.然后需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用水调 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
赭石(赤铁矿的风 化物)三方晶系赤 铁矿 Haematitum, 化学成分:Fe2O3
磁铁矿, 化学成分: Fe3O4,晶体属等轴 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因为它具有磁性,中 国古代又称为慈石、 磁石、玄石。
方解石化学成分为Ca[CO3],晶体属三方晶系
的碳酸盐矿物。集合体多呈粒状、块状、钟乳状、 纤维状及晶簇状等。通常为无色、乳白色,含杂 质则染成各种颜色,有时具晕色,其中无色透明 的晶体称冰洲石,玻璃光泽。摩氏硬度3,比重 2.6-2.9,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故名方解石,性 脆。
石镰(裴李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
新疆拜城惊现新石器时期石器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
彩陶上鱼纹的演变过程
城子崖(龙山文化
遗址)出土的黑陶 艺术品蛋壳杯杯壁 只有0.5毫米厚,重 量只有50克左右, 是黑陶中的极品。
关于古代彩陶
1、彩陶的制作程序 烧制原始土陶器皿 → 打磨光滑 → 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 → 入窑烧制;
古籍中的记载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 铸鼎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 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者七 十余人,龙乃上去。……故后世因名其 处曰鼎湖。”
•《汉书.郊祀志》说:“黄帝作宝鼎三, 象天、地、人。”
古籍中的记载
• 战国末年的著作《世本》和汉代纬书《龙鱼河图》说:“神 农之臣蚩尤以铜制造戈、戟、矛等兵器,因而威震天下。” 由于蚩尤与皇帝势均力敌,“皇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
中华第一刀
我国最早的青铜器 物,发现于甘肃省 东乡族自治县林家 村距今约5000年左 右的马家窑文化遗 址。它的含锡量在6 %~10%之间,已 达到青铜所要求的 合金比例。刀长 12.5厘米、宽 2.4厘米。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 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 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 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
——
器 物 篇
青 铜 器
莽莽宇宙,幽幽乾坤, 浩浩江河,绵绵山岳。
我们居住的地球大约有四十五 亿年的历史,根据地质年代的划分 方法,共分为五个时代,即太古代、 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人类的祖先出现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后期, 而人类的进化大部分是在第四纪。
代 新生代
纪
第四 纪
第三 纪
世
全新世 近代 晚期
无窑烧陶温度:700—900℃;有窑烧陶 温度:950—1100℃。
有窑烧陶方法和高温给人类冶炼 青铜制作青铜器创造了条件
4、关于彩陶彩绘的颜料 彩陶颜料使用的是天然矿 石。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色必 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而不分解,仍能保持原 有颜色。
红彩 显色元素为铁(Fe),显色物相为氧化铁(Fe2O3 );大自然中 的矿物:赭石(赤铁矿的风化物);
人类使用自然铜的时间很早,距今约10000年 前西亚伊拉克的扎威·彻米,即存在用自然铜 做的装饰品。1973年,我国陕西姜寨仰韶文 化遗址,出土过含锌黄铜残片及圆管,时代距 今约6700年,那是用原始冶炼方法,由铜锌 矿石熔化而做。
锡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 易熔,摩擦系数小
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 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 锡5%,其硬度就提高 为 68度;加锡10%, 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 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 提高。
云南省元谋县上那 蚌村
两颗猿人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和哺乳动物 化石
发掘时间 1965年5月
蓝田人 北京人 丁村人
距 今 80 ~ 60 万年 距 今 40 ~ 50 万年
距 今 15 ~ 10 万年
陕西省蓝田县城东 的九间房公王岭和 城西北的泄湖陈家 窝两个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西襄汾丁村一带
蓝田人头骨、颌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石器、动物化石、炭屑等
1975年
马厂文 化遗址
甘肃永登连城蒋家坪
前2680~2355年
青铜残刀
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大地,从内蒙古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到处都有发现,迄今总计在6000 处以上。 甘肃、青海地区的大地湾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湖北的大溪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浙江宁绍平原的河 姆渡文化,内蒙古东部和辽西的红山文化,云南、西藏的新石器文化等
不作色陶器、彩陶。许多不同种 类的石器和骨器、谷物。房屋遗 址发现400多处,半地穴及地面营 造建筑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作 采集和渔猎,
1921 年 起
龙山 文化
u 山东龙山文化:山东 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
u 河南龙山文化,分布 在豫西、豫北、豫东等 地区,
u 陕西龙山文化,主要 分布泾河、渭河流域,
石 器 的 制 作 方 法
遗址名称
青铜器出现前的中国历史简表(新石器时代)
发掘和分布地址
所处年代
发掘物
发掘时 间
仰韶 文化
初发掘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 村,现发现以黄河中游为中 心几遍于华北各地区,共发 现遗址1000余处,重点发掘 的有:陕西的西安半坡、郑 州大河村等十余处
前5000年~3000年
上述传说中如“黄帝铸鼎就是 铸造铜器,涉及中国青铜冶铸技 术及青铜文化的起源。有关这方 面的传说虽不能尽信,但结合当 今的考古发现,其中有些应是当 时真实情况的反映
中国铜6年,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碳14测定为距今6060余 年)中发现一个铜片,经化验,含有大量的铜、锌和镍,当时 由于考古工作者对这问题还不了解,未曾发表。
黑锰矿 錳的氧化物礦物 (Mn2O4),四方晶系,通 常为粒状集合体。半金 属光泽。硬度5.5,比重 4.84。黑锰矿由内生作 用或变质作用而形成, 亦是炼锰的矿物原料之 一。
5、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 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 途。
6、彩陶中的一些类型从形制到用处都与后期出现的青铜器 十分相似,这表明一个有连续历史的民族,必然有连续的 艺术传承。
✓鼎盛期 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
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500~1600 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
✓转变期 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
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 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 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 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 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 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 二、举世无双的。
白云翔 在“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一文中根据迄今发现的早期铜器, 结合有关冶金史学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上对中国早期铜器及中国青铜器起源的有关 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的结论是:
1、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独立起源的,但起源地 并非一处,而是分别起源于以甘肃和青海一带为 中心的西北地区、以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中西部 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2、中国早期冶铜术的发展道路是先黄铜、青铜 等原始铜合金和红铜的冶炼并举,经过红铜阶段 的发展,最后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青铜冶铸技术;
3、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
、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 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 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
1953 年 、 1954 年和1976
山顶洞 人
距今约1.8万 年
北京市周口店龙骨 山北京人遗址顶部 的山顶洞
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骨针、 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 “项链”,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中国 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方式
1930年
注: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还有马坝人、长阳人、资阳人、柳江人、河套人等,古人类化石遗存十分丰富。
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14 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 3段、锁骨1根、月骨一块、零散和附连在颌 骨上的牙齿153颗、约代表43个个体。除人 类化石外,尚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以 及丰富的用火遗迹
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在石器中, 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
1963
1921 ~ 1966 年 历次发掘
在遥远的轩辕氏、神农氏、赫胥氏的时期,是 “以石为兵”,用来砍伐树木,建造宫室;黄帝时 期,是“以玉(可以理解为磨制精细的石器)为兵”,用以伐 木和建房凿地;夏禹时期,“以铜为兵”,决江导 河,兴修水利;到春秋战国之际的当时,才又“作 铁兵”,威服三军。
这里所描述的由石而铜而铁的递变过程,和历史上从石器到铜器 再到铁器的发展过程,是基本符合的。只是《越绝书》风胡子的话比 欧洲考古学提出这三个蝉联时代的概念,要早两干多年。
• 1973年,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碳测定为距今5970年) 中,又发现了一个铜片,经化验测定为铜65%、锌25%、锡2 %、铅6%(发掘报告尚未发表,此数据承半坡博物馆见告)。
•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刀,碳14 测定(公元前2575~2500,树轮校正前3100~3010)
更新世 中期 早期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距今年代 (万年)
1 13 70 180 500 2400 3500 5500 6500
人类进化中的三个里程碑 ☻爬行到直立 ☻取火和用火 ☻使用和制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