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翔老师

合集下载

赵谦翔《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赵谦翔《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赵谦翔《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赵谦翔《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既然学过,先读一遍然后再背一遍。

然后鉴赏,拿好教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预备起!生读课文。

师:只有少部分人读错,如:但少闲人,()两人者尔。

有人“者尔”丢掉了。

这个句子是定语后置句,“闲人”是中心词,“但少闲人”,什么样的“闲人”?如吾两人者闲人,有些同学没背好,肯定是文言句式没掌握好。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背得很好。

我想,这个我们该是鉴赏了。

初中学的时候怎么样学的,我不知道。

但是这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一看就懂。

那么今天我们是以文学的角度来鉴赏它,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在心底的酝酿,我想集团年的鉴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大家看课件!(教师出示课件)中国古代有个文艺理论家叫刘贤,他说过文学鉴赏了一个规律叫做:“披文以入情”。

然后打个比方,沿坡以(),披文的“披”字是拨开,拨开文字进入读者的感情世界,就好比是我们沿着水流去寻找水源。

这四个字我们不生疏,我们可以联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沿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临近水源便得一山。

”原来我们文学鉴赏,就是通过文字进入感情世界,它就好像寻找文学的桃花源那样。

可是,我知道现在流行的不是“披文入情”,我们现在是“蜻蜓点水,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张扬自我”。

根本不理睬文本,今天我们可要认真地来研究文本了。

请看,第一段!“元丰六年”,这里你能够看出什么呢?生:能看到时间!师:这太没意义了。

深层!(生停顿)苏东坡的元丰六年。

生:可以看到当时的境况。

师:什么境况?生:被贬师:对,这才是字面背后的意义,谁不知道“元丰六年”是时间?那不等于废话吗?小学一年级的也可以说这是时间不是地点。

但是,苏东坡被贬到杭州,这是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样一个人,是这样一种处境,写了这样的文章才有了那样的情感。

接着,六年,就说二年已经被贬到杭州了,六年已经过去四年。

中国教育名人赵谦翔

中国教育名人赵谦翔

中国教育名人赵谦翔赵谦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语文特级教师。

现任教于清华大学附中。

东北师大、首都师大兼职教授。

曾获“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2007年获北京海淀区“十五”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研究一等奖。

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赵谦翔与绿色语文》《绿色作文实例实说》等。

赵谦翔:诗意地生活在教书育人中中学读书的时候,我从未想过将来当老师。

可一旦当上老师,我就一下子爱上了这个职业,爱得如痴如醉,无怨无悔——只因为我诗意地生活在教书育人中。

一 1971年,下乡插队的第三年,因为乡中学缺少俄语教师,23岁的我竟然被破例录用为民办教师。

1978年,我30周岁。

“阶级斗争为纲”寿终正寝,消冰融雪的春风吹绿神州。

“而立”之年却一无所立的我,百感交集地写下了教育生涯中的第一首《自勉》诗:“华发已生少年头,所幸而立得自由……此生尚余三十载,不教寸阴付东流!”从此,我便走进了把“四人帮”耽误的青春夺回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0年,32岁的我,被调入县重点中学(吉林省永吉五中)。

让只读过两年高中的我来教高中,这又是怎样的破格重用啊!为了补上大学课程,1983年起我开始参加中文函授学习。

住在学校分给我的“地仅容膝,在昼犹昏”的小屋里,无法学习。

我便投身于“两山夹水,沿水有路,景色绝佳”的天然大书房,春、夏、秋三季,“举手为案,漫步当椅”,忘情地享受着“俄语——温故知新,《离骚》——背诵如流”的自学之乐。

身兼语文课和班主任的我,既想工作拔尖,又想学业优秀,恨不得把1分钟掰成360瓣来过…… 5年后,40岁的我,终于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

后来,又成为母校中文系的兼职教授。

1988年,重返故乡,在吉林市毓文中学任教。

两年后,我带的毕业班高考一炮打响,班主任工作经验又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引起轰动。

蓦然回首,“荣誉接踵而来,名声不翼而飞”。

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

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

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学校请来了清华附中教师,“绿色语文”的倡导者、践行者,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优秀教师赵谦翔,来给我们做“敬业、创业、乐业”的专题报告。

赵老师的报告,犹如一道视觉盛宴,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赵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给我们阐释了“敬业是基准线,创业是生命线,乐业是幸福线。

”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个人风采,以及他的学生的文采;揭示了我们母语的博大精深,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赵老师的高招之一是开设“班会感悟课。

”也就是针对班上的热点、难点话题,老师演讲后,学生写感悟;之后,课堂上再次评讲学生的感悟,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再次感悟,并写下心得。

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赵老师的高招之二是开设“东方时空课。

”也就是,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东方时空”栏目的节目时,全班一同观看,然后写作文(观后感),感悟“东方时空”。

接着,课堂上老师把同一体裁的作文,放在一起逐一讲评: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

把范文讲透彻,学生听评后再改。

这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生就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读书死的类型了。

学生会以“东方之子”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树立高大的理想。

如学生语录:“以前东方之子我追随你,现在东方之子我学习你,将来东方之子我成为你。

”这也成为了赵老师班级的座右铭,东方之子时时刻刻激励着学生们前行,为之奋斗。

赵谦翔老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其拓展式语文教学实验的重头戏就是绿色作文。

赵谦翔老师实施绿色作文的战略主要是以班会课和东方时空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有感而发,有事可言,有理可辩。

赵谦翔的学生作文水平极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绿色作文纠偏应试教育下由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构成的灰色作文,以真情实感筑就道德人生。

他的教学内容扩展,教育理念变革皆为引领学生走进诗意人生、绿色人生。

赵老师今天的成功,得益于他昨天的刻苦自学,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得益于他的勤奋练笔,得益于他的独特备课法,得益于他对学生无限的爱,得益于他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究与进取,更得益于他的“敬业、创业、乐业。

赵谦翔

赵谦翔

在我如愿以偿考到××初中以后,爸 爸就对我说,你要努力啊, ××这么好,你 一定要争取留在本校上高中啊。那时,我的 理想就是在××上高中。现在,当我就读于 理想的高中时,妈妈已经为我规划好了几年 之后的事情:如果高中三年学得不理想,就 去外国考大学;如果高中三年学得还好,就 考国内的名牌大学。 至于大学毕业后的去 向,首选加拿大,其次是英国。
人之大者,必有大 志向:目中有祖国,心 中有人类;绝非如人之 小者汲汲于一己一家之 私利。
人之大者,必有大 境界:求真,求善,求 美;绝非如人之小者物 欲之外再无精神追求。
人之大者,必有大 智慧:自知知人,实事 求是,追本溯源;绝非 如人之小者自欺欺人, 弄虚作假,舍本逐末。
何谓 “大写”之爱?
《东方时空》,现代的春光! 你在我的精神里折叠,成为我的 知觉;在我的心灵里沉淀,成为 我的灵魂;在我的笔下流露,成 为我的墨宝;在我的双脚下狂 舞,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二、搭桥: 让学生阅读美文。
《别让人偷去你的梦》 读写训练
别让人偷去你的梦 蒙迪· 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 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罗伯特 兴奋无比地将在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 有一个牧马场——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 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牧马场示意图, 有马厩、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和场内平 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 英姿飒爽纵横驰骋于牧马场的梦境中。
《墨舞》自序 东方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深邃 的文化,古朴的韵律酿就了一个幽 深的神潭,沧桑的岁月将它封冻。 而一缕现代的春光——《东方 时空》,却破开了这封冻百年的坚 冰,便原本沉静的潭水在流动中显 现生命的美感,焕发时代的气息。
我被应试封冻的心,一直苦苦追寻的正 是这缕解冻的春光,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奔 向这魅力无穷的乐土。在这里,我获得了新 生,热血在我胸中涌动,竞争在我眼前跳 跃,命运在我手中把握! 我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于是,以大地 为纸,潭水为墨,手脚为笔,舞蹈在天地之 间,如同一种痴醉,更似一种疯狂——形诸 文章,而高于文章。

赵谦翔

赵谦翔

五个20年坚守的美丽人生——听赵谦翔老师报告有感蔚县一中李旺莎台上的老人身形矫健、精神矍铄、声如洪钟,他就是赵谦翔。

他曾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但眼前的赵谦翔老师却是一个耐心施教的长者,用他的真诚与幽默为我们奏响了事业起航之歌。

回顾他的人生,五个二十年,他从高中肄业的下乡青年变成了享誉全国的名师。

他就是一棵坚韧的树,在时代的风雨中经受住了考验,洗礼了一身的华光。

我感动于他对热爱的坚持。

无论是俄语还是诗词语文,他从未舍弃,哪怕已没有了下锅的米,哪怕是农人不解的嘲弄,他依然不改初衷,“口吐俄语,妙笔生诗”。

在那个文化荒漠的时代,他的坚持愈加的珍贵。

他是一位文人、诗人。

我感怀于他的朴素哲学。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好,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好。

”貌似没有什么远大抱负、鸿鹄之志来的爽快,但真正做起来确是最难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赵老一生的机遇不多,但每一次他都能牢牢的抓住,这不能不和他这朴素的上进哲学有关,毕竟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天道酬勤”,他懂!我感慨于他的立志改革。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有问题,可有几个静心思量敢于和传统说不?浮躁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人沦为随波逐流的泥沙。

可是赵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先破后立,践行“绿色语文”。

这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它始终把启迪个人的悟性作为语文教学的脉络,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青春、对生命独特的感悟,是心灵之门瞬间开启时闪烁的智慧的火花,是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展现。

我感叹于他对教育的忠贞。

升官、发财、出国的诱惑没能使他投降,他自称是“最爱教语文的人”,他也在他最喜爱的岗位上收获了成功。

赵谦翔老师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晚辈前进的方向。

我要追寻赵老执着地坚守、诗意般的人生。

一、坚定选择,做一辈子的老师还是学生时,我就对台上神采飞扬的老师们充满了敬意。

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

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

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心得1在20xx年x月x日至27日,通过在昆明参加“全国教育管理者予班主任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我受益颇多。

在培训这几天的学习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几位教育专家的精彩学术报告。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赵谦翔老师,他是一位诗人,其次,才是一名教师。

教学之道,育人之法,甚至他自己的人生选择,无一不浸润着诗人的风格。

一、育人为本,管道双赢。

在赵谦翔老师主讲的两个多小时的报告现场,赵谦翔老师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示了自己的教育成果,给在坐的老师们树立了一位名师的形象,赵谦翔老师激情飞扬讲述了他一生中不平凡的经历和真挚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对待每位学生要“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

把无私的奉献,倾注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疏导之中。

赵老师利用“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打动了学生心灵,启迪他们思考。

目的就是通过写作提升境界。

他贯彻的绿色语文教育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心动、笔动、再加行动”。

特别是他的一言心得:“老师莫做偷梦贼,学生莫被贼偷梦”一句话引发了我的许多感慨和深思。

在培训过程中,认识到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做到心目中有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做到心中有爱。

二、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的建设,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这位教育专家就说了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他人。

首先她归纳和总结了幸福、快乐、有成就的五部曲:“择业、创业、乐业、敬业、爱业”,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特别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你要学会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获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其次,她分析了做专业化的班主任要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好自己的与人蓝图,其次是了解学生的需要,按需施教。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先生的贺诗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先生的贺诗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先生的
贺诗
佚名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贺赵明先生《落叶满长安》出版兼古稀大寿rn落叶满长安,红黄炫斑斓。

rn黄如谷盈地,红似霞映天。

【总页数】1页(P41-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
【相关文献】
1.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程翔先生的贺信 [J],
2.删繁就简三秋树,吹尽黄沙始到金——观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望岳》一课三上
有感 [J], 谭清平
3.赵谦翔:"绿色语文"的倡导者--访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 [J], 桑哲
4.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谈作文教学 [J],
5.清华附中赵谦翔:倡导“绿色作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听赵谦翔老师课有感

听赵谦翔老师课有感

听赵谦翔老师课有感听赵谦翔老师课有感(一)关于教学5月8号,听了赵老师的一堂课,我很有感触,他的课简单扎实,没有花架子,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为目的,其实,语文课堂在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实效。

一堂课,无论形式多么新颖,气氛多么热烈,如果没有让学生落实知识与能力,没有实质内容,这样的课堂只能说是“热烈而空虚”,是够不上优秀课的。

赵老师的课,具有以下特点:1、简约有序,有一种“朴素的美丽”:赵老师不愧为教育专家,他恰当的处理了课堂形式与课堂内容的关系,让语文课有一种简约有序,显示出了“朴素的美丽”。

他的课堂形式非常简约,请看:(1)、教学理念:“熟读”、“深思”;(2)、教学目的:“使其言借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3)、教学步骤:A、学生初读,教师正音;B、学生熟读,教师指导;C、学生翻译,教师点拨;D、师生对话,探讨主旨。

看起来课堂步骤非常简单,但究其内涵却十分丰富。

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的“体验”中生成。

“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但有些课文是不适合“以身体之”的。

他讲的文言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以心验之”是比较实在。

语文,是一门强调“悟”的学科,语文课堂,应注重沉思,注重适度的静默,少一点形式上的“花架子”,实实在在也是一种美丽。

2、注意了以“写”与“说”结合,以写来落实说;我们说教学要以人为本,但课堂上也还有一个以文为本的问题,实实在在的文本也是需要落实的,回归文本,是课堂落实的一个重要导向。

假使课堂上尽可能扣住文本有一点课堂讨论的话,在讨论时,要求学生能引用课文中的词句作例证,会更好些;二、适度地倡导以“写”代“说”。

赵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说和写并用,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思考炼字,值得我们很好的提倡。

新课改的实施下,我们常注意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口头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无意中忽略了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

其实,课堂要落实,让学生适当地写一写自己的观点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赵谦翔

赵谦翔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读《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学生如何发展一直是教育的大问题,在赵谦翔的绿色语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整个领域。

一、作者成长经历简介赵谦翔的成长之路稍有艰辛,1968年,插队到吉林省永吉县土城子公社五家子二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他以读俄文版《毛主席语录》作为自我保护的方式借机学习俄语;1970年因擅长俄语而被破例录用为农村中学的民办教师;1980年到县城重点中学任教,一边教书一边进修,198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用整整20年“夺回了被‘四人帮’耽误的青春”,同年调入吉林毓文中学任教,其间用6年的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1998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附中任教,至此,“绿色语文”始有集成。

赵谦翔的成长足迹折射出一代中小学教师的奋斗历程,他的教学改革的成就也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面镜子。

二、绿色语文教学赵谦翔提出“绿色语文”这一概念,是他教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他的“绿色语文”教学思想是1996年至1999年在毓文中学成功进行的题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教改实验基础上产生的,其教改理念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悟人生”,并提出“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语文回归审美,让语文汲取国粹,让语文走进心灵”的教改实验目标,而后取得显著成果。

12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使他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清晰:“绿色语文”是培养“亲情”的语文,这“亲情”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母语一往情深、天长地久的钟情;“绿色语文”是培养“爱心”的语文,这“爱心”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之心;“绿色语文”是培养“习惯”的语文,这“习惯”就是“含英咀华”地读,“咬文嚼字”地写,“语不惊人死不休”。

赵谦翔的“绿色语文”针对的是忽视人的心灵,扼杀阅读与写作生命的应试训练,即他所称的“灰色语文”,“绿色语文”的本质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这是与以狭隘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相悖的。

赵谦翔

赵谦翔

习惯了业务培训,习惯了拿本书刊正襟危坐,以为会是一次例行报告会。

但是,很快,我们都被台上那位满头华发,士气高昂的讲学者吸引。

他就是已过花甲、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赵谦翔。

收起所有私心杂念,我们开始虔诚聆听。

报告会始终保持激情、精彩纷呈、掌声不断,我们被赵老师深深折服,他具有令人敬重的专业人格和力求完美的特质,内心保持一份宁静,一份谦逊,他志存高远,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特别具有爱思考的品质。

赵老师就是以这样一种完美的综合素养的化身,为我们处在教育一线的,有着些许彷徨、患得患失的、几多纠结的老师指点迷津,激扬人生,在有些灰色的心灵中,洒下绿色的种子,相信赵老师的‚绿色‛教育的理念会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

‚‘绿色’作为环保概念,一是指纯天然的,二是指可持续发展的。

而语文的所谓‘纯天然’,是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属性。

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

教语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就是‘绿色语文’的真谛......‛赵老师的话振聋发聩,特别是痴迷于分数、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者如当头棒喝,而我更为他满身心充盈着对学生、对教育浓浓的爱而肃然起敬。

‚终身从教,享受语文‛、‚不甘寂寞者,必须耐住寂寞‛、‚爱我所教,教我所爱,不为俗累,身心康泰‛......这一串串发自肺腑的语丝,道出了一位痴情教育、敬业乐业的老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追求。

‚20岁下乡,30岁未立,40岁犹惑,45岁始知再也不能那样活。

‛‚至于本人成功的经验,一言以蔽之:笨鸟先飞,一个劲地飞。

‛诙谐幽默的语言道出了他敬业、创业、乐业的教育人生。

再看我自己,当初走上工作岗位也曾经豪情万丈,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曾经‚指点江山‛,追求‚理想的风筝‛,无奈,随着岁月的流走,我们也开始变得随大流,甚至油滑,我们一边慨叹如今的学生难教,一边对教育的苍白发着牢骚,蹉跎了青春,磨平了棱角,以为,这就是成熟,这就是成长。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删繁就简三秋树,吹尽黄沙始到金——观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望岳》一课三上有感

删繁就简三秋树,吹尽黄沙始到金——观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望岳》一课三上有感

在初高中学生的课堂上,诗歌的技法赏析也是 后得知,对于赵老师来说,也是第一次。对于我们来
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果说,小学生是要弄懂写了什 说,这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上法,对一个全国名师
么?初中生还要关注怎么写的?高中生更要在此基础 来说,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这个底气,很重要
上进行有目的写作训练。杜甫《望岳》的写作技巧: 的一点就是赵老师对诗歌教学重点的把握和目标的
除了诗题中的“望”,诗中不见一个“望”字,但句句 精准设置。这三节课有共同的目标,但更主要的核心
都在写“望”。如何让学生发现这个“言语形式”的秘 目标是不同的:小学定位在理解的基础上个总的问题:“作 初中在此基础上赏析手法和感悟意境;高中重点在赏
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地‘望’岳,描写不同特点的‘美’ 析和引诗作文。在目标定位上,层层深入,螺旋上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 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 牢地吸引住。”赵老师显然深谙此道,他充分发挥了 教师高超的语言技艺这个“锤子”的作用,所讲的每 句话,句句有嚼头,锤锤撼心灵。当主持人介绍完赵 老师后,赵老师是这样说的:“刚才主持人所讲的那 些光荣称号都是真的,但这都是过去式了。我虽然不 是全中国语文教得最好的老师,但我肯定是中国最爱 教语文的老师。这节课不是要大家配合我,而是我要 给大家服好务……”短短几句话,干净利落中凸显教 师的教学机智,不仅消除了师生的陌生感,更拉近了 师生的心灵距离,也看出赵老师谦虚谨慎的为人风格 和精湛娴熟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艺术,一开课就体 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语言的锤炼上,看似信手 拈来,却又匠心独具。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并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和情感基调,曲调未弹,情 已溢出,这个情是赵老师对教书育人的激情,对学生 理解的温情,对课堂教学的钟情。这个“情”还体现在 老师的两个细节上:一是当看到学生穿着红色的校服 时,赵老师课前马上把自己两面可穿的棉衣换成红的 那面在外;二是每次上课师生行礼,赵老师的问好总 在学生前面。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恰恰体现了赵老 师的匠心育人,润物无声。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个“青山”是赵老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语文学 习这个根本——“语言学用”不放松,整节课,无论

赵谦翔演讲课件

赵谦翔演讲课件

漫天绿阵透清华, 满园尽带碧玉甲。 愿您的激情永远燃烧, 愿您的绿色语文发扬光大! 不争气的弟子贾儒 敬上 2008· 10 7·
亲爱的赵老师:当您第一次走进教 室的时候,您的激情万丈、您的渊博学 识还有您独特的授课方法就深深吸引了 我。“三精”牌一言心得、“绿色作文” 等 绿色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发芽。但由于我 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险些将这些绿色的 诗意之芽扼杀。正是您在这千钧一发的 时刻拯救了我,让我重新踏上了绿色语
(3) 刻苦自砺, 立足语坛。
书房铭(并序) 余家居斗室,马舍为邻,地仅 容膝,在昼犹昏。幸喜开门见山, 两山夹水,沿水有路,景色绝佳。 春夏秋晨昏学于此间,实天造地设 之书房也。余虽无刘禹锡之高情妙 笔,又何妨凑《陋室铭》之雅趣, 作《书房铭》以自娱。
脚下地毯铺金,两厢壁画堆彩,碧 绿玉白红黄;海蓝天棚缀玉蕊,变幻朝 晖夕阳。鸣琴一张,潺潺淙淙,伴我书 声琅琅;捧手为案,漫步当椅,神思纵 情飞扬。俄语温故知新,《离骚》背诵 如流,练就绣口锦肠;传道动人妙语, 授业甘甜硕果,汩汩源此书房。个中盎 然乐趣,唯有寸心品味,何妨自娱自 赏。身居斗室心陶然,读书忘却尘想。 1983· 25 8·
应试教育“急先锋”

语文教改“过河卒”
(三) 诗意教书 快乐育人
走进清华,全面绿化: 绿色诗歌,绿色作文, 绿色阅读,绿色文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凭一个“乐”字当 家
记“非典”高三复课
凭一个“乐”字当家 ——记“非典”高三复课
非典肆虐,停课回家; 四周煎熬,呼爹喊妈。 收短信:急急切切,嘀嘀哒哒; 打电话:叮叮嘱嘱,婆婆妈妈。 一朝复课,怒放心花, 归心似箭,齐齐刷刷。 一大早到学校,封门设卡, 一个班分两半,收收发发。
实验班四课: 1、古典诗文鉴赏课 2、现代文学精品课 3、班会感悟课 4、“东方时空”课

绿色语文,绿色人生一一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 鄂尔多斯市达旗八中 温改霞

绿色语文,绿色人生一一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 鄂尔多斯市达旗八中 温改霞

绿色语文,绿色人生一一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鄂尔多斯市达旗八中温改霞虽说对别人妄自评议非君子所为,但我非君子只是一介女子,所幸可自由抒怀。

明艳的三月一个全中国最热爱教语文的人一一赵谦翔老师,在3个小时一一180分钟里这个不服老、不肯老的人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我粗浅的思想认为他激扬的不只是文字更多的是对命运的征战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真”字囊括了我对赵老师全部的仰望。

真感情,真性情,真热爱,真执着!70载蹉跎岁月,半世纪纵横教坛,积淀的是他对语文、对文字执着的热爱;对事业、对工作倾力的付出;对家庭、对爱人厚重的情意。

“无悔'其行,'无愧'于心。

爱我所爱的、能爱的、竭力去爱;做我想做的、该做的、尽力做好。

其它名利皆神马浮云之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牵强、不纠结、不挂怀!因热爱语文而忧其不真,因贪恋文字而虑其不实!没有妄自尊大的盲目,只有对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们盈盈的期盼。

“自己整明白了学生才能教明白”,浅显的话语里道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

唉,想一想这许多年里被自己整糊涂的学生,怎一个'抱歉”了得!和江陈子温改霞弟子斗胆显张狂,眉紧锁,愁断肠,三更半夜,卧榻拟文章!为报半日倾心囊,才疏浅,意深长。

月明星稀天朗朗,难入眠,又何防?拾得真经,安能喜过忘?满园桃李勤耕耘,抬眼望,嗅芬芳!“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真好!满腹的诗书、满腹的才气、满腹的骄傲,年龄在赵老师这里似乎已经发挥不了它抹杀一切的作用了。

娇好的容颜或许会让人有一时的赏心悦目,但文化的积淀才会让一个人光芒万丈!对于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这句话或许合适'你的气质里有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真心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绿色',岂只是生机和活力这样浅显?外表的绿色是需要内在的坚韧和执着打底的。

语文如此,人生亦如此。

班主任培训:“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

班主任培训:“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

班主任培训:“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班主任培训: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我们4.2班的班主任王永凤老师总是这样善于学习,善于将理论练习实际指导工作。

这是一次学习后的随机记录反思,她总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2021年度,被评为我校师德标兵。

前段时间参加了班主任培训,听了六位来自北京上海的全国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报告,我的心豁然开朗。

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应该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

这几位老师各有特色,他们从容淡定的气质,豁达开阔的视野,幽默风趣的语言,熠熠闪光的智慧吸引着每位听众。

赵谦翔老师的倾大写之爱,育大写之人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谓大写之爱?那种遮羞护短的偏爱、一味顺从的溺爱、高压狠罚的变态之爱,即使再真诚,也是肤浅的小写之爱。

只有把无私的奉献倾注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疏导之中的爱,才是深沉的大写之爱。

何谓大写之人?人之大者,未必官之大者,钱之大者,名之大者,但必为志之大者,境之大者,慧之大者。

人之大者,必为大志向,必有大境界,必有大智慧。

(班主任工作/)大志向:目中有祖国,心中有人类;绝非如人之小者汲汲于一己一家之私利。

大境界:求真,求善,求美;绝非如人之小者物欲之外再无精神追求。

大智慧:自知知人,实事求是,追本溯源;绝非如人之小者自欺欺人,弄虚作假,舍本逐末。

赵老师还谈到了当前的学情百态,流畅、有趣、真实的的语言让我们忍俊不禁,同时也充满了无奈。

喝茶的,吃肠的,偷发短信嚼糖的;打盹的,溜边的,躲到厕所抽烟的;溜号的,走神的,暗送秋波诱人的;接吻的,拥抱的,躲在角落胡闹的;穿耳的,染发的,时髦一个不落的;玩新的,穿酷的,花天酒地无度的;醉生的,梦死的,人生全靠老子的;混理的,玩文的,稀里糊涂随人的;恋网的,聊天的,鉴赏诗文没边的;追星的,猎奇的,作文总是跑题的;充愣的,装傻的,考试弄虚作假的;迟到的,逃堂的,留级就去留洋的;没钱的,没势的,悬梁刺骨赌誓的;死记的,硬背的,半夜三更才睡的;南辕的,辙北的,跳进题海呛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年代初,素质教育,大旗高张,教育改革的声浪敦促我学习新理论,更新旧观念。

我从刊物上读到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讲的一则笑话:有医者,自称其善外科。

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一笑点醒梦中人:当一个语文教师只管教给学生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却不关注他们的精神素养时,他与那个治标不治本的外科庸医又有何区别?反思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历程,原来大多在灰色泥淖中蹒跚。

“教死书”:只教语文之“毛”,不教语文之“皮”;“死教书”:“满堂灌”,“题海战术”;“教书死”:自己变成“教书匠”,学生变成“解题机”。

死死板板,死气沉沉,毫无灵气,了无生机。

本以为起早贪晚地陪读,口若悬河地灌输,牺牲节假日的奉献,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如今看来竟然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第一轮语文教改: 1993 — 1996 年“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

我把当时的全国语文统编教材中包含极左思潮的文章删掉,把《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作为语文补充教材,让学生通过研读专家专著,学会鉴赏诗歌。

1995 年的课题验收大获成功。

最令人振奋的亮点有两个:其一,在验收答辩现场,专家要求以“言志”为题即席赋诗, 10 分钟之内,有 2 人写出诗就算及格。

结果在限定时间内,有 16 名弟子完成诗作,博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盛赞。

其二,在验收模拟高考中,有 29 人(全班人数的 38 · 5 ﹪)以《窗中画》为题在考场上创作旧体诗,平均成绩 85 分。

这次实验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诗歌鉴赏仅仅为高考服务的应试教育的枷锁,开创了从陶冶学生情操入手的语文素质教育。

尽管这次教改实验只是类似“戊戌变法”的小小改良,但它为我的敬业又增添了“创新”的内涵:扫荡灰色污染,开创绿色语文。

“绿色”本是个环保概念,其要点有二: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

而作为语文的“纯天然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性”,就是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

从此,我从“应试教育的急先锋”,变成了“语文教改的过河卒”。

第二轮语文教学改革: 1996 - 1999 年“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实验。

这一课题被列为“九五”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

我一人兼任两个文科实验班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大刀阔斧地开创了四种新课型:1. 拓展式古典诗文课。

高一学年我把高考大纲规定必考的古典诗文全部学完,高二和高三增补了大量课外的古典诗文。

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语文的“根”:正所谓“养其根而俟其实”。

2. 创造性阅读课。

把余秋雨、余光中、周国平、王小波引入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爱默生)。

3. 主题班会感悟课。

通过一次次主题班会,激励弟子们把“心动”、“笔动”、“行动”统一起来,把“学做人”与“学作文”统一起来。

4. 《东方时空》感悟课:每周一到周四的早晨 7 点至 8 点,我的两个实验班就在教室里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东方之子、百姓故事、时空报道。

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进就是实验班的导师,而我则作为导师的助教,每周批改学生的《东方时空》观后感。

从此,弟子们再也不必面对老师凭空给出的一个话题,咬着笔头苦苦地“憋”文章。

在收视《东方时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动心的节目畅所欲言,体裁不限,写法不限。

再也听不见“没啥可写的”抱怨了,再也看不见“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灰色作文了。

无须细读,只要看一眼学生作文的标题就足以令人耳目一新:《绿化文化荒漠》《京剧改革之我见》《“白条子”谋杀农业大国》《解剖李登辉》《日本妄图改宪意欲何为》《巴以冲突之我见》《由引渡本·拉登想到的》……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从弟子们沉思的眉宇和厚实的文字中,我真切地发现着他们喜人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总结成长的心路历程,我便让他们把作文汇编成集,装帧成册,彩画封面,自己命名,自己作序。

在《东方时空》感悟文集自序讲评的公开课上 , 前来听课的领导、专家和教师把阶梯教室挤了个水泄不通。

精彩的文集序言和生动的即兴点评,让听课者大开眼界。

实践证明:《东方时空》课花费的课时是有限的,而它的效益却是无限的,学生不仅提高了作文,而且提升了做人。

不久,《东方时空》报道了我们实验班的成果。

继而,《人民教育》发表了我的《东方夜放花千树》。

从此,《东方时空》课云帆高挂,乘风破浪。

三年的教改实验,使弟子们从封闭的教学机制中解脱出来,眼观四海云水,耳听五洲风雷,把“有字书”与“无字书”融会贯通,使“作文”与“做人”水乳交融。

“东方之子,从前我羡慕你,如今我学习你,将来我成为你”业已成为实验班的精神主旋律。

毕业前,我们师生将一面锦旗赠给《东方时空》节目组,并题辞曰:博如海,高如山,美如画,永如川。

以表达对这位“作文”和“做人”双重导师的由衷感激。

多年来,在“唯升学马首是瞻”的教育理念误导下,作文教学中灰色污染日甚一日:有人把学生引进作文的套子;有人向学生兜售作文的秘诀;还有人千方百计为学生押考题、作范文……于是,作文充斥着“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成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

而我通过教改实验把弟子们从“灰色污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放飞到现实生活中开发天性,历练悟性,涵养灵性,使作文成为他们“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不久,“绿色作文”集《都市中的芳草》出版了。

1998 年 11 月末,来自全国中语会和中央教科所的专家们,给予这轮实验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全国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连续两期以超大篇幅隆重推出课题实验成果报告、汇报课实录及座谈会纪要。

“绿色语文”,由此走向全国。

1999 年高考,实验班语文平均成绩 112 分,升学率高达 99 ﹪,进京率 26 ﹪,其中 2 人考入北京大学。

1 人夺得吉林省文科高考状元的桂冠, 7 人荣获吉林市市长高考奖励基金(共 10 人获奖)。

实验班以骄人的成绩证明:绿色语文可以获得“素质”与“升学”的双赢!第三轮语文教学改革:走进清华,全面绿化。

2000 年 8 月 13 日, 52 岁的我荣幸地应清华大学聘任,开始在清华附中任教。

病牛喜遇春光好,不用扬鞭自奋蹄。

我谢绝了学校领导为我“减轻负担”的关照,毅然挑起两个班语文课兼重点班班主任的担子。

中秋之夜,我与弟子们齐聚荷塘,回味《荷塘月色》;校庆之时,我带领弟子们参观校史,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真谛;课余之际,或到清华学堂前感悟青铜书雕的深意,或到王国维纪念碑前,深味“三个境界”的精髓。

进入高三白热化的“独木桥大战”,我又在鉴赏《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提出了“清华境界”说:“清华大学”,说到底,是一种境界,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代表的人生境界。

如果你仅仅是喜欢、羡慕、向往,那你便像那个“寻隐者不遇”的诗人一样,即使走进了清华校门,也不过是来到了“松下”;即使走遍了清华园,也不过是涉足于“此山中”,而作为人生境界的那个“清华大学”,依然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茫茫杳杳之中——只因为你内心深处的真正追求,还是要当“追星族”,还是要“跟着感觉”“潇洒走一回”,还是要“平平淡淡才是真”……总之,你还是摆脱不了种种浅薄的诱惑。

这,就是作为清华附中的莘莘学子,天天有幸在清华园里来来往往,却只能有少数人考上清华大学的原因;这,也就是已经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学生,每年却总有一些人拿不到毕业文凭的原因。

那位“寻隐者”的诗人,如果真的想找到隐者,其实也很好办: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也作个真隐者不就可以了吗?同理可证:如果有人真的想成为“清华人”,那就必须用“清华精神”把自己头脑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置换出去;否则,无论你怎么向往,最终也只能是仰望清华之高墙,却不得其门而入。

“清华精神”,升华了我的语文教学,也升华了弟子们年轻的生命。

2003 年 6 月 3 日,高考前最后一节语文课:《师生同释“诗意人生”》。

首先,我朗读了我在《人民教育》发表的《诗意地生活在教书育人中》,然后让弟子们写出他们对诗意人生的理解:有人说:自从我听您讲解了何为诗意的生存,我对我的人生便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清华是一种境界,绝不仅仅是一张入场券;人生决不能满足于结果,而要在奋斗中寻求诗意。

我衷心地感谢您,不仅是因为您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您让我领略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

有人说:我始终不曾怀疑过:您其实比我年轻。

所以我想,岁月其实也许并不那么可怕,人总是要渐渐老去,这些远没有我想的那么难以接受。

可怕的只是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没有活出意义,我的人生被无聊所荒废!如今我想通了,不必瞻前顾后,只要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就可以了。

有人说:三年来,最活跃的是语文课,最丰富的是语文课,最难忘的也是语文课。

为什么呢?因为我也跟着老师诗意地生活了三年。

希望有朝一日,中国教育的“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百!还有人说:我不想现在用我笨拙的笔去玷污“诗意人生”的概念,如果我能步赵老师的足迹去奋斗,也许到我“知天命”的年龄,我会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与矍铄的恩师一起探讨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真谛。

其实,正如专家所言:在海德格尔那里,文学的诗不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人生,是一种存在方式。

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

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节课为 2000 届绿色语文画上完美的句号,并带来高考的辉煌战绩:我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50 人全都考入重点大学;其中 10 人考进清华, 1 人考进北大,超额完成升学指标!考入清华的弟子则继续高张“清华精神”的旗帜。

暑假到四川考察,他们在重点中学的励志报告中,宣讲的依然是“走进清华境界”!那些没有考入清华的弟子也未丧失清华的“精气神儿”。

考入哈尔滨工大的弟子发来短信:“老师请您放心,我已把‘清华精神'带到了这里。

”——再次夺得高考成绩与人文素质的“双赢”!只有教绿色语文,才能享诗意人生!在 2003 届的新生中,开创绿色课外阅读“青春读书课”。

学生中有三种精神流行病:贫血(爱心缺失)、缺钙(心理脆弱)、脑膜炎(思想疲软)。

历史课讲日本鬼子南京大屠杀,竟有人伏案酣睡,有人谈笑风生;语文课讲谭嗣同为变法而甘愿流血牺牲,竟有人笑他“愚昧无知”;讲林觉民为“大爱”舍“小爱”,竟有人批评他“不懂爱情,与革命私奔”;以“创业的思考”为题作文,竟有人嘲笑志士仁人“大而空,全无用,为国立功劳,自己脑袋掉。

”都说当教师是个“良心活儿”,而这颗良心,说到底,是代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社会的良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