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第 8 卷第 3 期 ( ) 2 0 0 9年6月 犑 狅 狌 狉 狀 犪 犾 狅 犳犑 犻 犪 狀 狀 犪 狀犝 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犎 狌 犿 犪 狀 犻 狋 犻 犲 狊牔 犛 狅 犮 犻 犪 犾 犛 犮 犻 犲 狀 犮 犲 狊 犵 狔
犜 犺 犲犜 狅 狌 狉 犻 狊 犿犞 犪 犾 狌 犲犪 狀 犱犈 狓 犾 狅 犻 狋 犪 狋 犻 狅 狀犛 狋 狉 犪 狋 犲 犻 犲 狊狅 犳 狆 犵 ’ 犛 犺 犪 狀 狓 犻 狊犆 犾 狅 狋 犺 犻 狀 犲 狊 狅 狌 狉 犮 犲 狊 犵犚
, , Z HANGF a n r o n I UF e n UZ h i w e n L L g g
[ ] [ 4 5] , “ 非其人不得服其服 ” 的局面 。 历史发展到 贱”
今天 , 服饰的社会 效 用 虽 有 变 化 , 但 审 美 性、 标识性
[ 6] 虽然各个历史时代的服饰风格各 确越来越突出 。
异, 但无不是在前一 个 时 代 的 服 饰 制 度 与 风 格 的 基 础上或追求 、 或修正 、 或 扬 弃, 不 断 丰 富, 日 臻 完 善, 从而服饰 观 念 与 传 统 代 代 相 传 , 古 韵 犹 在, 古风今 存 。 今天在山西广大 乡 村 穿 用 的 “ 丧服” , 皆以麻布 为质料 , 就是一种古老的服饰习俗 。
( , , ) C o l l e eo fT e x t i l eE n i n e e r i n n dA r t T a i u a nU n i v e r s i t fT e c h n o l o J i n z h o n 3 0 6 0 0, C h i n a g g ga y yo g y g0
[ ] 2 国” 在东 方 升 起 吹 响 了 号 角 。 山西服饰文化与中
华服饰文化同源同脉 , 同兴同荣 。 自成一体 2.特色鲜明 , 服装是时代的符号 、 文 化 的 印 记、 民 俗 的 标 识。 山西作为典型的汉 文 化 生 活 区 , 衣着上体现了典型 的 汉 民 族 特 色, 也体现了深远的黄河流域文化传 创造出了与黄土地相适 统 。 在长期的社会活 动 中 , 童 鞋 童 帽、 布 腰 带, 精 巧 的 马 甲、 应的独特 的 肚 兜 、 绣衣 , 古朴的围嘴 ( 见 图 1) 、 耳 套, 色彩鲜艳的花鞋 垫、 百褶大花裙 , 精巧 别 致 的 绣 花 鞋 , 老汉头上的羊 肚肚 毛 巾 、 腰 上 别 的 旱 烟 袋 等 的 装 饰, 这些无不表 现出山西 人 风 韵 独 特 的 服 饰 艺 术 风 格 。 正 如 在 民 间流行 的 一 首 “ 数 来 宝” 所 表 述 的: 红粉蓝绿青蓝 紫, 棉毛皮丝绸麻做 ; 裤 子 做 到 胳 肢 窝, 新婚胜似小 登科 。 晋北老汉 “ 毛 窝 窝” , 晋南大娘“ 土 布 袍” ; 巧 中国结 ” , 真情纳出“ 踢 山 倒” ; 隆 冬 到, 戴毡 手编来 “ 帽, 夏天头上顶青草 ; 花 花 哨 哨 数 童 帽, 南北汉子手 巾包 ; 红主 腰 , 红 腰 带, 反 穿 皮 袄 敞 开 怀; 腰里别着 大烟袋 , 三 晋 服 饰 怪 怪 怪! 从 形 制 上 看 , 一般是以 宽松合体便于劳作 的 短 打 扮 为 主 , 它既来源于上衣 下裳 形 制 , 又 继 承 了 胡 服 骑 射 的 传 统, 还适应了黄 土地上劳作的需求 : 简 单、 舒 适、 适 用。 色 彩 的 应 用 上, 一般采用强烈的 对 比 色 彩 , 体 现 了 粗 放、 鲜明的 青、 灰、 黑 为 主, 女性 个性 。 男性以 稳 重 朴 实 的 蓝 、 则随年龄而 变 化 , 依 次 以 红、 粉、 绿、 蓝、 紫、 青等色 为主 。 随场 合 不 同 , 色 彩 应 用 大 相 径 庭, 诸如丧服 以白 色 为 主 , 新 婚 大 典 新 娘 则 兴 穿 红 色, 而且要求
[ ] 1 7 4-7 5 , 北魏第六代皇帝魏孝文 帝 为 顺 应 民 族 向 服”
文化向往流 通 、 服 饰 追 求 交 融 的 时 代 要 求, 往和睦 、 为改 变 以 衣 聚 类 、 以 服 分 庭 的 混 乱 现 状, 推行了以 把支离破碎 汉族服饰文化为根 基 的 服 饰 融 合 政 策 , 的服饰文化推进到 了 一 个 崭 新 的 历 史 阶 段 , 形成了 为迎接隋唐时代的“ 衣冠王 胡汉合壁的 北 魏 服 饰 ,
: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S h a n x i i s f u l l o f c l o t h i n e s o u r c e s f o r t o u r i s m. T h eb e s ts t r a t e i e so fe x l o i t a t i o na r e gr g p , , s t e m a t i z a t i o n e t c . s u mm a r i z a t i o n s y : ; 犓 犲 狅 狉 犱 狊 S h a n x iC l o t h i n e s o u r c e s V a l u e f o rT o u r i s m; S t r a t e i e s f o rE x l o i t a t gR g p 狔狑 文化遗 山西作为华夏 文 明 发 祥 地 的 组 成 部 分 , 数量多 、 历 史 久, 是公认的历史文化旅游 产分布广 、 大省 , 素有 “ 中国 古 代 艺 术 博 物 馆” 之 美 称。 “ 十年 中国看深圳 , 百年中 国 看 上 海 , 千 年 中 国 看 西 安, 五 千年中国看山西 ” 也 已 成 为 当 今 旅 游 界 的 共 识。 山 西服饰文化 资 源 作 为 山 西 文 化 资 源 的 精 华 乃 至 华 夏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从中开发其现代旅游 价值 , 建 立 和 发 展 服 饰 文 化 旅 游, 这对一个旅游大 省而言 , 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有其极鲜明的文化特征 。 珍贵文化资源 , 中华一脉 1.历史悠久 , 山西省位于黄河 中 游 , 地 貌 多 样, 气 候 适 中, 四 物 质 丰 富, 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季分明 , 之一 。 自嫘祖在山西 夏 县 养 蚕 织 绸 , 黄帝在山西安 邑钦定衣冠以来 , 山西服饰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沿革 和发展 。 依 《 魏 台 访 论》 所记载的“ 黄帝始去皮服 布” 的说法 推 论 , 在黄河流域居住的先民们着树皮 和兽皮的 时 间 起 码 还 可 向 前 推 数 万 年 的 时 间 。 黄 帝、 尧、 舜, 垂 衣 裳 而 天 下 治, 标志着上衣下裳的服 饰形式和 玄 衣 黄 裳 服 饰 观 念 的 确 立 。 在 至 今 五 千 多年的变革中 , 山西 服 饰 文 化 发 挥 了 “ 领头羊” 的作 用 。 最有代 表 性 的 就 是 在 黄 土 地 上 曾 经 发 生 过 的 中国服饰 史 上 最 著 名 的 两 次 改 革 。 一 是 春 秋 战 国
一、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特征
服饰的起源 , 意味 着 人 类 文 明 的 肇 始 。 山 西 服 饰是山西历 代 各 族 劳 动 人 民 创 造 的 既 有 丰 富 物 质 又 体 现 着 民 族 性 格、 精神风采和时代特征的 成果 ,
收稿日期 ] 2 0 0 8 1 2 1 5 [
1 2 1
[ ] 1 1 0-1 1 时代的 “ 胡 服 骑 射” , 赵武灵王颁布了秦汉服
天工 、 为世人称奇的 “ 中国结 ” 文化艺术 。
饰胡服令 , 吸收了顺 乎 时 代 需 求 与 风 尚 的 少 数 民 族 特别是胡民服饰中 上 褂 下 裤 行 制 的 长 处 , 免去了三 晋原袭周礼服制习 俗 的 缠 裹 之 劳 , 革去了深衣绕身 自缠 的 绊 脚 之 弊 , 解 除 了 拖 沓 及 鞋 之 忧, 为秦国统 一天下做好了服饰 统 一 的 准 备 , 确立了上褂下裤等 秦 汉 基 本 服 制。 二 是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的 “ 孝文易
[ 基金项目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 服饰文化与山西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的研究 ” ( 项目号 : ) 2 0 0 8 0 4 1 0 1 5 0 0 2 . [ 作者简介 ]张繁荣 ( ) , 女, 山西太谷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服装文化 。 1 9 5 4 刘锋 ( ) , 女, 山西文水人 , 副教授 . 1 9 7 1
二、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文化是 旅 游 发 展 的 灵 魂 。 山 西 服 饰 文 化 是 一 种 既 凝 聚 了 深 刻 的 历 史 内 涵, 体现着古代文化传 统, 又蕴含了现代 人 们 精 神 风 貌 的 文 化 形 态 。 将 这 一资源作 为 旅 游 观 赏 目 标 引 入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领域 , 发 掘 其 独 特 的 旅 游 价 值, 把它与现代旅游 结合起来 , 将有助于 形 成 一 种 新 型 的 有 巨 大 的 社 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文化资源 。 “ 增添一景 ” 的价值 1.丰富旅游项目 , 山西服装 文 化 历 史 悠 久 , 内 容 十 分 丰 富, 在漫 长的演绎 发 展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了 以 汉 族 服 饰 为 主 各少数 民 族 服 饰 竟 相 争 妍 ; 以晋商服饰文化为 题,
量女人聪慧的习俗 , 女孩从董事起便在家里跟着母 亲学 “ 做针线 ” , 针黹用俱便成了山西妇女的贴身用 品, 手巧也成了山 西 姑 娘 媳 妇 的 一 项 必 备 技 能 。 令 人叹 服 的 山 西 扣 结 , 现 已 成 为 一 个 丰 富 多 彩、 巧夺 1 2 2
主流 , 佛教服饰文化 、 红 色 服 饰 文 化、 区域服饰文化 为呼应的五彩斑 斓 之 特 色 。 将 这 一 资 源 进 行 开 发 , 会形成众 多 生 动 的 观 赏 目 标 。 旅 游 者 不 但 能 看 到 而且还能领略到各地区 山西各个时代的服 饰 精 品 , 各旅游点 丰 富 多 彩 服 饰 文 化 的 特 色 和 风 采 。 各 时 期各 区 域 各 民 族 的 纺 织 工 艺 、 制 作 工 艺, 各个时代 不同风格的服饰 表 演 、 乐 舞、 节 日 庆 典、 祭 祀、 嫁 娶、 宗教等富有时代特 色 和 区 域 韵 味 的 活 动 , 无疑会为 使旅游的活 山西的旅游业增添 美 丽 而 动 人 的 一 景 , 动项目更加丰富 , 更加精彩 , 更富有感染力 。 提升一格的价值 2.丰富文化内涵 , 山西服饰 文 化 是 山 西 历 代 各 族 劳 动 人 民 辛 勤 耕耘 创 造 的 财 富 , 是 人 民 情 感 和 智 慧 的 结 晶, 它与 山西各民族的宗教 信 仰 、 社 会 习 俗、 道 德 观 念、 价值 取向 、 审美意识等密 切 相 连 , 是 民 族 文 化、 区域文化 和时代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透 过 服 饰 文 化 可 以 窥见一个民族 、 一个 区 域 、 一 个 时 代 居 民 的 性 格、 精 神和风尚 。 以 服 饰 文 化 资 源 为 观 赏 目 标 的 旅 游 活 而且也 动不仅可以再现历 代 人 民 的 社 会 生 活 面 貌 , 能揭示民族的精神 实 质 ,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情和区 域韵味 , 这不仅对海 内 外 游 客 和 炎 黄 子 孙 有 很 强 的 吸引能力 , 同时又是 我 们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必 须 着 意 突 款式的设 出的内涵 。 山西服饰 无 论 从 质 料 的 选 择 、 计、 色彩 的 组 合 , 还 是 造 型 的 考 究、 图文的刻画描 饰品的搭配 , 甚至 名 谓 的 冠 定 , 无不蕴含着山西 绘、 各族人民 各 个 时 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艺 术 造 诣 。 一 件 服饰品就 是 一 件 具 有 强 烈 艺 术 感 染 力 的 作 品 。 服 饰文化旅游作为一 种 活 动 , 可以融旅游者于活动之 中 。 人们借 助 服 饰 展 示 、 戏 曲 歌 舞、 戒服表演生动 形 象 地 展 现 山 西 历 代 服 饰 的 风 姿; 借助于宗教活 动, 礼仪活动以及娱 乐 活 动 等 展 现 历 代 服 饰 的 社 会 功能 。 游客或观赏 、 或 参 与、 甚 至 去 动 手 操 作 演 示, 使游览过程更显 得 生 动 活 泼 , 多 姿 多 彩, 趣 味 十 足。 使游客在 轻 松 愉 快 的 气 氛 中 体 验 到 服 饰 文 化 的 魅 力, 进而使山西的旅游文化品味提升一个档次 。 独树一帜的价值 3.创建旅游品牌 , 品牌 效 应 是 提 升 旅 游 竞 争 力 的 关 键 与 体 现 。 山 西 作 为 华 夏 文 明 的 重 要 发 祥 地, 文化遗产分布 广、 数量多 , 特别是人文景观 , 保留了 全国 7 0% 以上 的地面千年古建 筑 。 四 大 佛 教 圣 地 的 五 台 山 、 五岳 之首 的 北 岳 恒 山 、 四 大 石 窟 的 云 冈、 世界罕见的壶 口瀑 布 奇 观 , 以 及 太 行 革 命 史 迹 等, 共同构成了山 西得天独厚 、 古今兼 备 、 多 姿 多 彩 的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而山西又由于历史 与 地 理 的 特 殊 性 , 劳动人民也创 造了具有 自 己 独 特 风 格 的 服 饰 文 化 。 诸 如 黄 帝 的
J u n . 0 0 9 2
V o l . 8 N o . 3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张繁荣 , 刘 锋, 卢致文
( 太原理工大学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山西 晋中 0 ) 3 0 6 0 0
[ 摘 要 ]历史悠久 、 中华一脉 、 特色鲜明 、 自成一体 、 底蕴丰厚 , 效用 突 出 是 山 西 服 饰 文 化 资 源 的 典 型 特 征 , 具有丰 提升山西旅游文化内涵的旅游价 值 。 挖 掘 整 理 、 形 成 体 系, 统 一 规 划、 分 片 实 施, 抓 好 宣 传、 不断 富山西旅游内容 , 完善是开发山西服饰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佳选择 。 [ 关键词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 ;旅游价值 ;开发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T S9 4 1.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 ) 1 6 7 1 6 9 7 3 2 0 0 9 0 3 0 1 2 1 0 4
[ 3] 里外红 、 上 下 红。 山西历来就有以针黹技巧来衡
来自百度文库
图 1 山西传统服饰 : 各种围嘴 : 犉 犻 . 1 犛 犺 犪 狀 狓 犻 狋 狉 犪 犱 犻 狅 狀 犪 犾 犮 犾 狅 狋 犺 犻 狀 狊 犫 犻 犫 犵 犵
底蕴深厚 , 效用突出 3. 自 黄 帝 在 山 西 钦 定 衣 冠 以 来, 服饰逐渐成为 “ 昭名分 , 辩 等 威” 的 重 要 工 具, 成为历代统治者规 范社会成员服饰行 为 的 典 章 制 度 , 逐渐演变成区分 社会成 员 年 龄 性 别 、 行 为 动 向、 社 会 角 色、 等级地 远近亲疏关系 、 立 场 观 念 表 现 的 标 识 物, 形成了 位、 “ 贵 贱 有 级, 服 位 有 等, …… 天 下 观 其 服 而 知 贵
犜 犺 犲犜 狅 狌 狉 犻 狊 犿犞 犪 犾 狌 犲犪 狀 犱犈 狓 犾 狅 犻 狋 犪 狋 犻 狅 狀犛 狋 狉 犪 狋 犲 犻 犲 狊狅 犳 狆 犵 ’ 犛 犺 犪 狀 狓 犻 狊犆 犾 狅 狋 犺 犻 狀 犲 狊 狅 狌 狉 犮 犲 狊 犵犚
, , Z HANGF a n r o n I UF e n UZ h i w e n L L g g
[ ] [ 4 5] , “ 非其人不得服其服 ” 的局面 。 历史发展到 贱”
今天 , 服饰的社会 效 用 虽 有 变 化 , 但 审 美 性、 标识性
[ 6] 虽然各个历史时代的服饰风格各 确越来越突出 。
异, 但无不是在前一 个 时 代 的 服 饰 制 度 与 风 格 的 基 础上或追求 、 或修正 、 或 扬 弃, 不 断 丰 富, 日 臻 完 善, 从而服饰 观 念 与 传 统 代 代 相 传 , 古 韵 犹 在, 古风今 存 。 今天在山西广大 乡 村 穿 用 的 “ 丧服” , 皆以麻布 为质料 , 就是一种古老的服饰习俗 。
( , , ) C o l l e eo fT e x t i l eE n i n e e r i n n dA r t T a i u a nU n i v e r s i t fT e c h n o l o J i n z h o n 3 0 6 0 0, C h i n a g g ga y yo g y g0
[ ] 2 国” 在东 方 升 起 吹 响 了 号 角 。 山西服饰文化与中
华服饰文化同源同脉 , 同兴同荣 。 自成一体 2.特色鲜明 , 服装是时代的符号 、 文 化 的 印 记、 民 俗 的 标 识。 山西作为典型的汉 文 化 生 活 区 , 衣着上体现了典型 的 汉 民 族 特 色, 也体现了深远的黄河流域文化传 创造出了与黄土地相适 统 。 在长期的社会活 动 中 , 童 鞋 童 帽、 布 腰 带, 精 巧 的 马 甲、 应的独特 的 肚 兜 、 绣衣 , 古朴的围嘴 ( 见 图 1) 、 耳 套, 色彩鲜艳的花鞋 垫、 百褶大花裙 , 精巧 别 致 的 绣 花 鞋 , 老汉头上的羊 肚肚 毛 巾 、 腰 上 别 的 旱 烟 袋 等 的 装 饰, 这些无不表 现出山西 人 风 韵 独 特 的 服 饰 艺 术 风 格 。 正 如 在 民 间流行 的 一 首 “ 数 来 宝” 所 表 述 的: 红粉蓝绿青蓝 紫, 棉毛皮丝绸麻做 ; 裤 子 做 到 胳 肢 窝, 新婚胜似小 登科 。 晋北老汉 “ 毛 窝 窝” , 晋南大娘“ 土 布 袍” ; 巧 中国结 ” , 真情纳出“ 踢 山 倒” ; 隆 冬 到, 戴毡 手编来 “ 帽, 夏天头上顶青草 ; 花 花 哨 哨 数 童 帽, 南北汉子手 巾包 ; 红主 腰 , 红 腰 带, 反 穿 皮 袄 敞 开 怀; 腰里别着 大烟袋 , 三 晋 服 饰 怪 怪 怪! 从 形 制 上 看 , 一般是以 宽松合体便于劳作 的 短 打 扮 为 主 , 它既来源于上衣 下裳 形 制 , 又 继 承 了 胡 服 骑 射 的 传 统, 还适应了黄 土地上劳作的需求 : 简 单、 舒 适、 适 用。 色 彩 的 应 用 上, 一般采用强烈的 对 比 色 彩 , 体 现 了 粗 放、 鲜明的 青、 灰、 黑 为 主, 女性 个性 。 男性以 稳 重 朴 实 的 蓝 、 则随年龄而 变 化 , 依 次 以 红、 粉、 绿、 蓝、 紫、 青等色 为主 。 随场 合 不 同 , 色 彩 应 用 大 相 径 庭, 诸如丧服 以白 色 为 主 , 新 婚 大 典 新 娘 则 兴 穿 红 色, 而且要求
[ ] 1 7 4-7 5 , 北魏第六代皇帝魏孝文 帝 为 顺 应 民 族 向 服”
文化向往流 通 、 服 饰 追 求 交 融 的 时 代 要 求, 往和睦 、 为改 变 以 衣 聚 类 、 以 服 分 庭 的 混 乱 现 状, 推行了以 把支离破碎 汉族服饰文化为根 基 的 服 饰 融 合 政 策 , 的服饰文化推进到 了 一 个 崭 新 的 历 史 阶 段 , 形成了 为迎接隋唐时代的“ 衣冠王 胡汉合壁的 北 魏 服 饰 ,
: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S h a n x i i s f u l l o f c l o t h i n e s o u r c e s f o r t o u r i s m. T h eb e s ts t r a t e i e so fe x l o i t a t i o na r e gr g p , , s t e m a t i z a t i o n e t c . s u mm a r i z a t i o n s y : ; 犓 犲 狅 狉 犱 狊 S h a n x iC l o t h i n e s o u r c e s V a l u e f o rT o u r i s m; S t r a t e i e s f o rE x l o i t a t gR g p 狔狑 文化遗 山西作为华夏 文 明 发 祥 地 的 组 成 部 分 , 数量多 、 历 史 久, 是公认的历史文化旅游 产分布广 、 大省 , 素有 “ 中国 古 代 艺 术 博 物 馆” 之 美 称。 “ 十年 中国看深圳 , 百年中 国 看 上 海 , 千 年 中 国 看 西 安, 五 千年中国看山西 ” 也 已 成 为 当 今 旅 游 界 的 共 识。 山 西服饰文化 资 源 作 为 山 西 文 化 资 源 的 精 华 乃 至 华 夏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从中开发其现代旅游 价值 , 建 立 和 发 展 服 饰 文 化 旅 游, 这对一个旅游大 省而言 , 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有其极鲜明的文化特征 。 珍贵文化资源 , 中华一脉 1.历史悠久 , 山西省位于黄河 中 游 , 地 貌 多 样, 气 候 适 中, 四 物 质 丰 富, 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季分明 , 之一 。 自嫘祖在山西 夏 县 养 蚕 织 绸 , 黄帝在山西安 邑钦定衣冠以来 , 山西服饰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沿革 和发展 。 依 《 魏 台 访 论》 所记载的“ 黄帝始去皮服 布” 的说法 推 论 , 在黄河流域居住的先民们着树皮 和兽皮的 时 间 起 码 还 可 向 前 推 数 万 年 的 时 间 。 黄 帝、 尧、 舜, 垂 衣 裳 而 天 下 治, 标志着上衣下裳的服 饰形式和 玄 衣 黄 裳 服 饰 观 念 的 确 立 。 在 至 今 五 千 多年的变革中 , 山西 服 饰 文 化 发 挥 了 “ 领头羊” 的作 用 。 最有代 表 性 的 就 是 在 黄 土 地 上 曾 经 发 生 过 的 中国服饰 史 上 最 著 名 的 两 次 改 革 。 一 是 春 秋 战 国
一、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特征
服饰的起源 , 意味 着 人 类 文 明 的 肇 始 。 山 西 服 饰是山西历 代 各 族 劳 动 人 民 创 造 的 既 有 丰 富 物 质 又 体 现 着 民 族 性 格、 精神风采和时代特征的 成果 ,
收稿日期 ] 2 0 0 8 1 2 1 5 [
1 2 1
[ ] 1 1 0-1 1 时代的 “ 胡 服 骑 射” , 赵武灵王颁布了秦汉服
天工 、 为世人称奇的 “ 中国结 ” 文化艺术 。
饰胡服令 , 吸收了顺 乎 时 代 需 求 与 风 尚 的 少 数 民 族 特别是胡民服饰中 上 褂 下 裤 行 制 的 长 处 , 免去了三 晋原袭周礼服制习 俗 的 缠 裹 之 劳 , 革去了深衣绕身 自缠 的 绊 脚 之 弊 , 解 除 了 拖 沓 及 鞋 之 忧, 为秦国统 一天下做好了服饰 统 一 的 准 备 , 确立了上褂下裤等 秦 汉 基 本 服 制。 二 是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的 “ 孝文易
[ 基金项目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 服饰文化与山西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的研究 ” ( 项目号 : ) 2 0 0 8 0 4 1 0 1 5 0 0 2 . [ 作者简介 ]张繁荣 ( ) , 女, 山西太谷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服装文化 。 1 9 5 4 刘锋 ( ) , 女, 山西文水人 , 副教授 . 1 9 7 1
二、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文化是 旅 游 发 展 的 灵 魂 。 山 西 服 饰 文 化 是 一 种 既 凝 聚 了 深 刻 的 历 史 内 涵, 体现着古代文化传 统, 又蕴含了现代 人 们 精 神 风 貌 的 文 化 形 态 。 将 这 一资源作 为 旅 游 观 赏 目 标 引 入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领域 , 发 掘 其 独 特 的 旅 游 价 值, 把它与现代旅游 结合起来 , 将有助于 形 成 一 种 新 型 的 有 巨 大 的 社 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文化资源 。 “ 增添一景 ” 的价值 1.丰富旅游项目 , 山西服装 文 化 历 史 悠 久 , 内 容 十 分 丰 富, 在漫 长的演绎 发 展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了 以 汉 族 服 饰 为 主 各少数 民 族 服 饰 竟 相 争 妍 ; 以晋商服饰文化为 题,
量女人聪慧的习俗 , 女孩从董事起便在家里跟着母 亲学 “ 做针线 ” , 针黹用俱便成了山西妇女的贴身用 品, 手巧也成了山 西 姑 娘 媳 妇 的 一 项 必 备 技 能 。 令 人叹 服 的 山 西 扣 结 , 现 已 成 为 一 个 丰 富 多 彩、 巧夺 1 2 2
主流 , 佛教服饰文化 、 红 色 服 饰 文 化、 区域服饰文化 为呼应的五彩斑 斓 之 特 色 。 将 这 一 资 源 进 行 开 发 , 会形成众 多 生 动 的 观 赏 目 标 。 旅 游 者 不 但 能 看 到 而且还能领略到各地区 山西各个时代的服 饰 精 品 , 各旅游点 丰 富 多 彩 服 饰 文 化 的 特 色 和 风 采 。 各 时 期各 区 域 各 民 族 的 纺 织 工 艺 、 制 作 工 艺, 各个时代 不同风格的服饰 表 演 、 乐 舞、 节 日 庆 典、 祭 祀、 嫁 娶、 宗教等富有时代特 色 和 区 域 韵 味 的 活 动 , 无疑会为 使旅游的活 山西的旅游业增添 美 丽 而 动 人 的 一 景 , 动项目更加丰富 , 更加精彩 , 更富有感染力 。 提升一格的价值 2.丰富文化内涵 , 山西服饰 文 化 是 山 西 历 代 各 族 劳 动 人 民 辛 勤 耕耘 创 造 的 财 富 , 是 人 民 情 感 和 智 慧 的 结 晶, 它与 山西各民族的宗教 信 仰 、 社 会 习 俗、 道 德 观 念、 价值 取向 、 审美意识等密 切 相 连 , 是 民 族 文 化、 区域文化 和时代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透 过 服 饰 文 化 可 以 窥见一个民族 、 一个 区 域 、 一 个 时 代 居 民 的 性 格、 精 神和风尚 。 以 服 饰 文 化 资 源 为 观 赏 目 标 的 旅 游 活 而且也 动不仅可以再现历 代 人 民 的 社 会 生 活 面 貌 , 能揭示民族的精神 实 质 ,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情和区 域韵味 , 这不仅对海 内 外 游 客 和 炎 黄 子 孙 有 很 强 的 吸引能力 , 同时又是 我 们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必 须 着 意 突 款式的设 出的内涵 。 山西服饰 无 论 从 质 料 的 选 择 、 计、 色彩 的 组 合 , 还 是 造 型 的 考 究、 图文的刻画描 饰品的搭配 , 甚至 名 谓 的 冠 定 , 无不蕴含着山西 绘、 各族人民 各 个 时 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艺 术 造 诣 。 一 件 服饰品就 是 一 件 具 有 强 烈 艺 术 感 染 力 的 作 品 。 服 饰文化旅游作为一 种 活 动 , 可以融旅游者于活动之 中 。 人们借 助 服 饰 展 示 、 戏 曲 歌 舞、 戒服表演生动 形 象 地 展 现 山 西 历 代 服 饰 的 风 姿; 借助于宗教活 动, 礼仪活动以及娱 乐 活 动 等 展 现 历 代 服 饰 的 社 会 功能 。 游客或观赏 、 或 参 与、 甚 至 去 动 手 操 作 演 示, 使游览过程更显 得 生 动 活 泼 , 多 姿 多 彩, 趣 味 十 足。 使游客在 轻 松 愉 快 的 气 氛 中 体 验 到 服 饰 文 化 的 魅 力, 进而使山西的旅游文化品味提升一个档次 。 独树一帜的价值 3.创建旅游品牌 , 品牌 效 应 是 提 升 旅 游 竞 争 力 的 关 键 与 体 现 。 山 西 作 为 华 夏 文 明 的 重 要 发 祥 地, 文化遗产分布 广、 数量多 , 特别是人文景观 , 保留了 全国 7 0% 以上 的地面千年古建 筑 。 四 大 佛 教 圣 地 的 五 台 山 、 五岳 之首 的 北 岳 恒 山 、 四 大 石 窟 的 云 冈、 世界罕见的壶 口瀑 布 奇 观 , 以 及 太 行 革 命 史 迹 等, 共同构成了山 西得天独厚 、 古今兼 备 、 多 姿 多 彩 的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而山西又由于历史 与 地 理 的 特 殊 性 , 劳动人民也创 造了具有 自 己 独 特 风 格 的 服 饰 文 化 。 诸 如 黄 帝 的
J u n . 0 0 9 2
V o l . 8 N o . 3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张繁荣 , 刘 锋, 卢致文
( 太原理工大学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山西 晋中 0 ) 3 0 6 0 0
[ 摘 要 ]历史悠久 、 中华一脉 、 特色鲜明 、 自成一体 、 底蕴丰厚 , 效用 突 出 是 山 西 服 饰 文 化 资 源 的 典 型 特 征 , 具有丰 提升山西旅游文化内涵的旅游价 值 。 挖 掘 整 理 、 形 成 体 系, 统 一 规 划、 分 片 实 施, 抓 好 宣 传、 不断 富山西旅游内容 , 完善是开发山西服饰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佳选择 。 [ 关键词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 ;旅游价值 ;开发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T S9 4 1.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 ) 1 6 7 1 6 9 7 3 2 0 0 9 0 3 0 1 2 1 0 4
[ 3] 里外红 、 上 下 红。 山西历来就有以针黹技巧来衡
来自百度文库
图 1 山西传统服饰 : 各种围嘴 : 犉 犻 . 1 犛 犺 犪 狀 狓 犻 狋 狉 犪 犱 犻 狅 狀 犪 犾 犮 犾 狅 狋 犺 犻 狀 狊 犫 犻 犫 犵 犵
底蕴深厚 , 效用突出 3. 自 黄 帝 在 山 西 钦 定 衣 冠 以 来, 服饰逐渐成为 “ 昭名分 , 辩 等 威” 的 重 要 工 具, 成为历代统治者规 范社会成员服饰行 为 的 典 章 制 度 , 逐渐演变成区分 社会成 员 年 龄 性 别 、 行 为 动 向、 社 会 角 色、 等级地 远近亲疏关系 、 立 场 观 念 表 现 的 标 识 物, 形成了 位、 “ 贵 贱 有 级, 服 位 有 等, …… 天 下 观 其 服 而 知 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