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和区分厘米和米的概念。

2.能够用手指或尺子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正确的单位表示。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量房间的长度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并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表示的能力。

难点1.区分厘米和米的差异,特别是在书写时的不同表示方式。

2.激发学生主动测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并提问:你们知道除了厘米,还有哪个长度单位呢?2. 导学(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入“米”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单位来表示这些长度。

3. 探究(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用尺子分别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然后让他们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及用哪种单位表示更合适。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让他们找出至少5个物体,并列举出它们的长度,其中既包括厘米又包括米的单位表示。

5. 实践(15分钟)让学生继续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让他们在作业本上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于厘米和米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学手段1.实物和图片2.尺子3.黑板4.作业本五、教学反馈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班级点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练习测量和应用长度单位的能力,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厘米和米的概念理解较为清晰,但在实际运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和应用来加深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概述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概述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概述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三,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2,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3,第三课时:认识线段
4,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二部分:二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析版)人教版

第二部分:二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析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一升二暑期专项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学习目标:1.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直观表象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知探究一:】新知引入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新知探究:为什么结果不同我和爸爸的手的大小不一新知引入2: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新知探究:厘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

你还能找出1厘米吗?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典例分析】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2、把尺沿物体放平;3、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新知引入3: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小男孩儿的身高大约是1米.1米有10个10厘米,就是100厘米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100厘米【典例精讲】【例题1】填空.()厘米()厘米解题思路: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靠齐,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观察第一幅图可知,钉子的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端对着刻度4,说明钉子长4厘米;观察第二幅图可知,小刀的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端对着刻度8,说明小刀长8厘米.【例题2】铅笔长( )厘米 小刀长( )厘米解题思路: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靠齐,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铅笔和小刀都没有对齐刻度0,不能从刻度0开始算起,而应该将物体两端所对的刻度相减得出它们的实际长度.正确解答:铅笔长( )厘米小刀长( )厘米 【学以致用】1.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铅笔长( )厘米.橡皮长( )厘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教室长6( ) 黑板长3( )3 4课桌长50()小明身高120()3.填空.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作单位.1米= ( )厘米5米= ( )厘米100厘米= ( ) 米300厘米= ( )米4.算一算.1米-90厘米=()厘米2米+50厘米=()厘米16厘米-9厘米=()厘米24米+6米=()米【知识小结】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同一物体,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不同物体,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因此,只有用同一长度作标准去量不同长度的物体,才能知道它们各有多长.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两端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应该用米尺量,用米作单位【课堂巩固】1.(2022二下·镇原开学考)教学楼大约高16()A. 米B. 厘米C. 分D. 元【答案】A【解析】【解答】教学楼大约高16米.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楼房的高度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2.墨水瓶高约().A. 16分米B. 6毫米C. 6厘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墨水瓶高约6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墨水瓶的高度不是很矮.但也不是很高.所以用“厘米”作单位即可.3.(2022二上·兴化卷)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作单位..A. 元B. 米C. 厘米【答案】B【解析】【解答】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米作单位.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米作单位.4.(2023二上·景县卷)人走5步的距离大约是16m.()【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人走5步的距离不可能是16m.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人一步最多走1米.5步最多走5米.不可能走16米.5.(2023二上·新田卷)学校操场环形跑道长400厘米.()【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学校操场环形跑道长400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学校操场的跑道比较长.所以学校操场环形跑道应该用“米”做单位.6.在横线上填上“厘米”或“米”.一支粉笔长7________ 一个电脑鼠标长11________学校的旗杆高8________ 沙发长约3________一根玉米大约长19________ 一根跳绳长约3________【答案】厘米;厘米;米;米;厘米;米【解析】【解答】一支粉笔长7厘米;一个电脑鼠标长11厘米;学校的旗杆高8米;沙发长约3米;一根玉米大约长19厘米;一根跳绳长约3米.故答案为:厘米;厘米;米;米;厘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数据大小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7.(2022二上·汉中卷)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房子高约3________ 橡皮厚约2________课桌高约70________ 旗杆高约15________【答案】米;厘米;厘米;米【解析】【解答】解:房子高约3米;橡皮厚约2厘米;课桌高约70厘米;旗杆高约15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8.(2023二上·京山卷)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的□里打“√”.(1)(2)【答案】(1)(2)【解析】【分析】先确定1米的长度.公共汽车的长度是超过1米的.水桶的高度是不足1米的.9.量一量.【答案】5cm【解析】10.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厘米)量一量5条边长.再填空.【答案】11.(1)上面图中的钉子长________厘米. (2)画一条比上面的钉子长2厘米的线段. 【答案】(1)4(2)4+2=6(厘米)【解析】【解答】(1)6-2=4(厘米).【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从任意一个刻度开始.然后用测量的两端刻度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2)先用加法求出要画的线段长度.再按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要画长度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12.(2022二上·景县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根旗杆高13________(2)一支儿童牙刷长15________(3)教室门高2________(4)每次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般长30________【答案】(1)米(2)厘米(3)米(4)分【解析】【解答】解:(1)一根旗杆高13米;(2)一支儿童牙刷长15厘米;(3)教室门高2米;(4)每次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般长30分.故答案为:(1)米;(2)厘米;(3)米;(4)分.【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13.(2023二上·沾益卷)(1)这个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2)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答案】(1)3(2)7【解析】【解答】解:(1)这个回形针长3厘米;(2)这支铅笔长10-3=7厘米.故答案为:3;7.【分析】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先把这个物体的一端与一个刻度对齐.然后把观察这个物体的另一端所指的刻度.最后把这两个刻度作差.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课后强化】一、单选题1.(2022二上·石碣镇卷)下面()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A. B. C.【答案】C【解析】【解答】选项A.物体的左端没有对齐0刻度线.测量错误;选项B.测量物体是.直尺没有与物体保持水平.测量错误;选项C.测量方法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直尺紧贴物体.并与物体平行.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2.(2022二上·芙蓉卷)下面的物体.高度接近1米的是().A. 台灯B. 讲台C. 教室的门【答案】B【解析】【解答】A:台灯的高度不足1米;B:讲台的高度大约1米;C:教室的门高度大约2米.故答案为:B.【分析】1米=100厘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物体的高度即可.3.(2022二上·芙蓉卷)一根长1米的绳子.先用去了70厘米.还需要用30厘米.这根绳子().A. 正好够用B. 不够用C. 还能剩下【答案】A【解析】【解答】1米=100厘米.100=70+30.所以这根绳子正好够用.故答案为:A.【分析】把1米换算成100厘米.然后看用去的长度和还需要的长度与100厘米的大小关系即可做出选择.二、判断题4.(2023二上·通榆卷)房间高3厘米.()【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房间高3米.不是3厘米.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5.(2022二上·景县卷)教室的凳子比1米矮.【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教室的凳子比1米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教室的凳子的高度作答即可.6.(2022二上·岳阳卷)100厘米比1米长一些.()【答案】错误【解析】【解答】100厘米和1米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1米=100厘米.由此判断长度即可.三、填空题7.下面的线段各是多少毫米.看图填一填.________毫米________毫米【答案】24;18【解析】【解答】第一个:24毫米;第二个:18毫米.故答案为:24;18.【分析】第一个:左端指向0刻度.根据右端的指向确定长度;第二个:左端指向1厘米.右端指向2厘米8毫米.所以长度是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8.(2022二上·兴化卷)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教学楼高大约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7________一张书桌高大约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2________【答案】米;厘米;厘米;米【解析】【解答】教学楼高大约12米;一支粉笔长大约7厘米;一张书桌高大约70厘米;衣柜高大约2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1米=100厘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9.(2022二上·龙华卷)将正确的读数写在图片下的横线上.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答案】4;3;4【解析】【解答】6-2=4厘米;3厘米;5-1=4厘米.故答案为:4;3;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四、解答题10.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11.(2022二下·镇原开学考)【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22.(2022二上·兴化卷)有一根绳子.剪去60厘米.还剩2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答案】60+20=80(厘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80厘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用剪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五、作图题12.量一量.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要求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截取与宽相等的线段.连接两个端点.即可得到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据此作图.六、综合题13.(2022二上·深圳卷)下面物体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1)________厘米(2)________厘米(3)________厘米【答案】(1)5(2)4(3)3【解析】【解答】(1)6-1=5厘米.(2)4厘米.(3)6-3=3厘米.故答案为:(1)5;(2)4;(3)3.【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14.(2023二上·乌达卷)(1)铅笔长________厘米.(2)橡皮长________厘米.【答案】(1)7(2)5【解析】【解答】(1)铅笔长7厘米.(2)橡皮长5厘米.故答案为:7;5.【分析】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15.(2023二上·沾益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小明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________.(2)作家小明的身高约是1________27________.【答案】(1)厘米(2)米;厘米【解析】【解答】解:(1)小明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厘米;(2)作家小明的身高约是1米27厘米.故答案为:(1)厘米;(2)米;厘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一填空: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的进率是10,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2,千米也叫公里,它是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

3,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4,数学书长约21厘米,宽约14厘米,厚约6毫米。

5,课桌长约60厘米或(6分米),宽约40厘米或(4分米),高约70厘米或(7分米)。

6,一枝粉笔长约8厘米。

7,一个文具盒长约22厘米,宽约11厘米。

8,黑板长约4米或(40分米),宽约9分米。

9,一个玻璃杯高约1分米。

10,一根跳绳长约2米。

11,一把直尺厚约2毫米。

12,一个小朋友身高135厘米。

13,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14,2个500米是1千米,10个100米是1千米。

5个200米是1千米。

15,长江长约6200千米,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2312千米。

16,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步行每小时4千米,飞机每小时行驶80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

17,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它们相邻的进率是1000。

18,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19,每包面粉重是25千克,40包面粉重1吨。

20,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重1吨。

21,一只熊重约400千克,一匹马重约300千克。

22,一头鹿重约100千克,10头重约1吨。

23,一只熊猫重约80千克,一只狗重约6千克,一头大象重约4吨,一头鲸鱼重约50吨。

一个小朋友重约30千克,一辆汽车载重5吨。

一枚硬币重约2克。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考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考点

第⼀单元《长度单位》教学⽬标重难点及考点第⼀单元《长度单位》教学⽬标、重难点及考点
⼀、教学⽬标
1.使学⽣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

2.在活动中,使学⽣认识长度单位厘⽶和⽶,初步建⽴1厘⽶、1⽶的长度观念,知道1⽶=100厘⽶。

3.使学⽣初步学会⽤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

4.在建⽴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初步认识线段,学习⽤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建⽴1厘⽶、1⽶的长度观念
2、⽤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单位1厘⽶及上⽶的建⽴
2、长度单位的准确运⽤。

三、本单元考点
1、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长度单位厘⽶、⽶的认识
3、⽶和厘⽶间的进率及换算。

4、长度单位⽶、厘⽶的简单计算。

5、线段的认识及绘画。

6、⽤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7、能⽤⽶或厘⽶估计常见物体的⼤概长度。

8、正确运⽤长度单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精心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一、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涉及长度单位的学习,包括对物体长度的测量、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实际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定义,掌握常见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概念1.长度:物体或线段的两端之间距离的长度。

2.长度单位:用来测量长度的标准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包括毫米、厘米、米、千米等。

3.换算关系: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4.实际应用: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物品长度等。

三、知识点梳理1.认识长度单位:学习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米与厘米的换算、毫米与厘米的换算等。

3.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测量课本的长度、自己身高等。

4.估测: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估算能力。

四、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如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身高等。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际操作与应用拓展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测量教室的长度、自己身高等。

2.拓展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了解更多高级的长度单位,如千米、光年等。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评价与反馈1.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程度,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3.反馈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课桌图片。

)师: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想量出这张课桌的长,你会怎么做?预设1:用书量。

预设2:用手比。

……二、探究新知1.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物体长度吗?(学生各抒己见,课件演示。

)用庹测量石头的长度;用拃测量布的长度;用脚测量竹竿的长度。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1拃、1脚长等都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和我分别用拃测量一张课桌的长。

预设:师生量出来的数据不一样。

师:同样的课桌,学生量着是5拃,老师量着是3拃,为什么量得结果不一样呢?预设:老师和学生一拃的长度不同。

师:要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课件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

)师: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预设1:尺子上有数字,还有一根根线。

师:这些线叫作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个比较长的刻度线,长线对着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作刻度几。

预设2:这把尺子上还有“厘米”两个字。

师:有些尺子上写的是“cm”,意思是一样的,“厘米”可以用“cm”表示。

“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设计
师:你觉得自己还行吗?
生:我觉得很难,我可以找同学帮忙吗?
师:你的主意不错,遇到困难就得找伙伴帮助,老师同意你的请求。(女生把同桌叫来,两人分工后又继续量,她们一个量,一个边算边记在本子上。)
生:我们总算量完了,黑板的长度是300厘米。(师板书:300厘米。)
师:坚持就是胜利,老师非常佩服你们。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
目标确定
1、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米尺进行正确的测量。
2、通过画、比、量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估测能力、合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让他们在课堂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验数学的乐趣。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但估计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的知道1米的长度,我们需要用到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课时教学设计
课 时
本单元第2课时
课 题
认识长度单位米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长度单位-米》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二课时,是“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中的内容。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明确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又认识的常用的长度单位。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是量化把握物体长度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以及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同时,长度单位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备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数学PPT课件

认识长度单位数学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1认识长度单位厘 米
新知导入
读一读
很久以前,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 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 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一拃(zhǎ)
课程讲授
试一试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课程讲授
有5拃长
想一想
有3拃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铅笔长约( 5 )厘米。
随堂练习 1
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估计:( 测量:(
)厘米 )厘米
1厘米 估计:( 测量:(
)厘米 )厘米
随堂练习Βιβλιοθήκη 下图中的铅笔有( 8 )厘米长,量一量。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感谢您的聆听
我是这样量的,纸长5 厘米多。
课程讲授
5厘米
想一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 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知识应用
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2 )到(3 )也是1厘米, 从( 6 )到( 7 )还是1厘米。
知识应用
试一试,量一量
毛笔长约(16 )厘米,
课程讲授
刻度
看一看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认真观 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数据
课程讲授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图钉的宽大约1厘米
想一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厘米”做单位

课程讲授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4 厘米多。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 0 ” 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跑道操场进行100(米)赛跑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教学楼高25(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解读)
举例:区分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能快速识别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这是长度计量的核心知识,学生需熟练掌握。
举例:当物体长度为85厘米时,换算为米和毫米分别是多少。
(3)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是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需要学生能熟练操作。
1.长度单位的概念:米、分米、厘米、毫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测量物体长度:使用直尺,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4.长度单位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相关问题。
本章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单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举例:使用直尺测量铅笔、书本等物体的长度,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2.教学难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在实际计算中,学生容易混淆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导致计算错误。
突破方法:通过例题讲解、练习题巩固,让学生多次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加深记忆。
(2)实际测量中的误差处理: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误差,如何正确处理误差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知识要点
1.长度的概念与单位
2.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3.实际问题中长度单位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长度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2.能够进行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长度单位的理解与转换;
2.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选择并运用长度单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长度单位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5分钟)
1.解释长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常见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教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

3. 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完成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2.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4. 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长度单位换算问题,并进行讨论。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认学生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用长度单位解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否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研究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研究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看法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看法,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详细单元1.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尺度,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尺度那末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长度单位的认识。

1. 厘米(cm)
- 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

我们可以用直尺来测量较短的物体,直尺上每1厘米的长度都有刻度标记。

例如,我们的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

-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 米(m)
- 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1米 = 100厘米。

生活中像教室的长、宽,操场的长度等较长的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例如,教室的门高度大约是2米。

二、单位换算。

1. 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 把厘米换算成米,就是看有多少个100厘米,例如300厘米换算成米,因为100厘米 = 1米,所以300÷100 = 3米。

- 把米换算成厘米,就是用米数乘以100,例如5米换算成厘米,5×100 = 500厘米。

三、长度的测量与估计。

1. 测量物体长度。

-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将铅笔一端对齐直尺的“0”刻度,然后读出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值。

- 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齐“0”刻度,那么物体的长度就是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2. 长度的估计。

- 可以通过与已知长度的物体进行比较来估计。

比如要估计教室的长度,我们知道自己一步大约是50厘米,走一走教室的长度,看走了多少步,从而大致估计出教室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推想、比拟,学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稳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育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索,比拟。

教学预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一、回忆引入(一)说一说前几节课我们熟悉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二)比一比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提醒课题大家都熟悉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探究新课(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想课件出示旗杆。

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索,小组争论2.全班沟通,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比照,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拟,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方,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当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板书)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索多比拟。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看、分析、沟通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进展合情推理的力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线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数学知识。

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但因为每个人身体部分的长短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时,结果不相同而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的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1、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2、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并学会画线段。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量线段及画线段。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解读)-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解读)-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和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技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确实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比如,在讲解长度单位换算时,部分学生对于1米等于100厘米这个关系感到困惑,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印象。我意识到,单纯的理论讲解可能还不够,需要结合具体物品的测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比如厘米和米。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帮助我们准确描述物体的尺寸。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展示如何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以及这样测量对于了解物体大小的重要性。
-难点二:准确进行长度测量。学生在使用直尺时可能会遇到对齐不准确、读取刻度不正确的问题。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将直尺的边缘与测量对象的起点对齐,以及如何垂直观察直尺上的刻度来避免视觉误差。
-难点三:长度单位的选择。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可能会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感到困惑。
-举例:提供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如测量书本长度用厘米,测量教室长度用米。
另外,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同时,对于那些掌握较快的学生,我也要提供适当的拓展内容,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卷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共同回固千米,说说一千米大约有多远。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课题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三、巩固、运用新知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1,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六、全课小结。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学生演示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2、复习质量单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三、全课总结: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1,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2,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练习二第二题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
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
3、小结: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4、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课题
生活中的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通过对厘米,分米,千米的学习,以及千克和吨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同学们学习积极,用心理解探索。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说分米,厘米的概念
完成填空
一、认识千米
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
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板书:1分米=10厘米
三、认识几分米。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课题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
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四、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五、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二、巩固、运用
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学生讨论完成
2、填空: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1千米=()米
1米=()厘米
1米=()分米
1分米=()毫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课题
吨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课题
分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出:1千米=1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