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

合集下载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 ) 一 必须具备 完善 的公 司治理机 制 对于 实施新 资本 协 议 的 国家 或地 区而 言 , 二 第
收 稿 日期 :09— 2— 2 2 0 0 2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采用标准法 , 难以提高我 国商业
银 行 的风险管 理能 力和增 强资本 管 理 的有效 性 。标
作者简介 : 王永君( 9 2一) 男, 东东明人 , 17 , 山 经济师 , 工商管理硕士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
距 2 1 底 我 国新 资 本 协 议 银行 开始 实 施 巴 00年 塞尔新 资本协 议 的时间 已不足 两年 。在 新 资本协 议 指导下 , 国商业银 行资 本管理 发展 状况 究 竟如 何 ? 我
本文从 管理 实践 的角度进 行 了论 证 、 析和 研究 , 分 并
支柱 “ 监督 检查 ” 仅 是对 其 监管 当局 的要 求 , 是 不 也 对 商业银 行资 本管理 的要 求 。新 资本 协议 重 点强 调
理和资本管理的各 个环 节与新 资本协议要求 尚存在较大差距 , 突出表现在 : 银行董事会和 高级 管理层尽 责不到位 , 资本规划缺乏科 学性 和前 瞻性 , 资本融资过 分考虑 资本充足性要 求 , 资本配置 和绩效评价 仍以标 准法计量 资本要 求为主导等。对 此, 国商业银行 一方面应加快进行组织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 我 梳理和完善公 司治理机制 ; 另一方 面要积极推进资本管理 向经济资本 管理方式转 变和大力加 强管理技 术支持 建设等 工作 , 升资本管理水 平。 提 关键词 : 资本协议 ; 新 商业银行 ; 资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82 3 F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8— 7 6 20 )2—05 o 10 79 (09 0 o4一 6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的探讨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的探讨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的探讨摘要: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全军覆没,美国投资银行进入全面的综合经营时代,全能型的投资银行得到巩固发展。

而我国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本市场管制的放松,我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三大优秀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高盛和美银美林)的盈利结构和竞争优势,我国投资银行的盈利现状、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本市场的创新深化对投资银行业务及盈利模式的影响,结合中外投行的差异性,尝试探讨我国投资银行未来需重点发展的几项业务和竞争优势的培养。

希望通过这些简要分析和探讨,能对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的转型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文所指的投资银行为广义的概念,在我国为证券公司概念,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指我国证券公司中的投资银行部门的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承销保荐和并购顾问等),下文则专门注明。

关键词: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创新竞争优势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投资银行业(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独立投资银行都转向综合经营模式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全军覆没”,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则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独立投资银行都转化为综合经营模式,标志着盛极一时的美国独立投行模式的淡去,也意味着自1930年以来分业经营体系的彻底瓦解,大型投资银行向全能型投资银行模式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美国三大优秀投资银行的业务现状1、摩根斯坦利业务结构摩根斯坦利的收入近三年总体上仍处于上升态势,尤其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在各国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中国及几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出现较大的反弹,大宗商品也出现较大涨幅,这些给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带来了超过30%幅度的增长。

而2011年,随着新兴经济体增长开始回落,同时欧洲债务危机显现,世界经济出现复苏乏力现象,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增长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趋势
中间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将加大发展中间业务, 如支付结算、财富管理、投资银
行等,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综合化经营
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收购等 方式拓展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 业务,实现综合化经营,提高盈利 多元化。
科技赋能
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 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 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模式创 新。
在保持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 上,加大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 和投入,提高高附加值业务的比
重。
强化风险管理
在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商业银 行应加强对各类业务的风险管理 ,确保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
发展中间业务
加大在支付结算、代理业 务、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 领域的投入,提高中间业 务收入占比。
微观行为监管
监管机构可能加强对商业银行微观行为的监管,如业务合规、内部控制等。这将要求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严格 自律,确保各项业务合规发展。
科技监管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机构可能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中应积极拥 抱科技变革,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监管趋势。
结论与展望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盈利模式转型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 务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盈利模式转型的策
03
略与路径
盈利模式转型的整体策略
多元化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应通过拓展非利息收入 业务、增加资本市场业务等方式 ,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降低
对传统信贷业务的依赖。
优化业务结构
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商业银行需要满足 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了其业务扩 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金融行业是全球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到了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金融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其商业模式,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一、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金融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代。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破传统业务壁垒,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开拓新的盈利模式。

1. 大数据应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机构进行风险管理和精确定价,提高效益。

2. 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助理和虚拟客服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等领域。

3.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去中心化存储和交易,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数字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等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离不开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满足客户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1. 科技金融产品: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

创新的科技金融产品,如网上支付、P2P借贷和数字货币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全新的盈利模式。

2. 绿色金融产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金融产品成为了市场的热点。

金融机构可以推出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创新服务模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引入在线开户、移动银行和智能投顾等服务,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三、开放合作和生态建设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需要重视开放合作和生态建设。

《新资本协议》下运用次级债券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新资本协议》下运用次级债券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作者简介: 刘泰然
(19 6 6 - ) 大 学本科, 会计师, 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涞源县支行。
Hale Waihona Puke 华北金融 2 00 6 年第 7 期
13
改革 探 索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 系列 的措 施, 商业 银 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得到明 显的 好转 ,但 其整 体 资本充足率仍然偏低, 大多达 不到 8 % 的 要求 。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机 构一 般都 是通 过引 进 境外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 者的 方式 ,带 来业 务 上的合作和经验技术的引进 。 如: 建行 在境 外 时其战略投资者之一美洲银 行还 会购 入建 行 5 亿 美元的股份,未来数年内美 洲银 行还 可增 持建 行 《巴 塞尔 协议 》 规 定, 商 业银 行资 本充 足率 不 得 低于 8 % , 商 业银 行 的资 本金 包 括核 心 资本 和 附 属资 本, 核 心资 本由 普通 股等 项目 构成 , 附属 资 本 则包 括商 业银 行发行 的长 期次 级债 券。 由于 次 级 债券可 计入 银行 附属 资本 ,并 且相 对于 发行 股 票 补充资 本的 方式 来说 ,发 行次 级债 程序 相对 简 单、 周 期短 , 是一 种快 捷、 可 持续 的补 充资 本金 的 方式 , 因 此, 在 全球 范围 内其 发行 规模 不断 扩大 。
)。新协议保留 了 现 有 的资 本 定 义 以 及 新协 8% 的资本与风险权重资产 比率 的最低 要求 。 议改善了风险度量方法,即 资本 充足 率公 式分 母 中的信用风险度量更趋精密 ,新 协议 提供 了两 种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第一种是 标准 法, 第二 种是 基 于内部评级的方法 (简称 I B 法 ), 使用 I B 法必
改革探索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升级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转型。

传统银行盈利的主要方式是从贷款利息和储蓄利息中获得,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盈利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银行市场。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差收益。

银行从获得的贷款和发放的存款中获取的利息收入。

2. 费用收益。

银行收取客户的各种手续费和服务费。

3. 投资收益。

银行将空余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或其他金融产品中,从中获取收入。

4. 保险收益。

银行向客户提供保险服务,从中获取收入。

5. 外汇收益。

银行参与外汇交易,从中获取收入。

6. 资产管理收益。

银行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管理,从中获取收入。

7. 创新业务收益。

银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领域,从中获取收入。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

银行开始关注更多的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收取手续费和服务费收入。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银行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也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

创新业务收益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开始尝试更多的新型业务模式。

例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和数字货币等,这些新技术和新领域开始在银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技术革新来拓展其业务领域,从而增加新的业务收益来源。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也可以为银行赢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在经营新型业务时,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客户体验的持续改善。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商业成功,银行必须不断改善和创新。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经济实惠的互联网支付、电子钱包、手机银行等创新性业务的发展将会变得愈发重要。

不仅如此,银行还应注重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

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时,银行必须认真评估和管理风险,防范不良影响和损失的潜在风险。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7]24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7]24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2.28施行日期2007.02.28文号银监发[2007]24号主题类别银行业监督管理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正文:----------------------------------------------------------------------------------------------------------------------------------------------------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7]2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推动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银监会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在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主报告行。

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建立了有效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

新资本协议代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有助于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和推动业务创新。

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将推动银行监管技术进步,强化市场约束的有效性,增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安全性。

鉴于此,巴塞尔委员会积极推动新资本协议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近百个国家/地区明确表示将实施新资本协议。

为稳步推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升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制定本指导意见。

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是指2010年12月发布的一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旨在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将说明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要求是增加银行的资本储备,以强化其风险担当能力。

根据新协议,银行需将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提高至7%以上。

其中,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而风险加权资产则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促使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债务比例。

通过增加资本储备,银行可以以更稳健的方式规避风险,降低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其次,新资本协议使银行更加密切关注资本结构和风险管理,提高内部治理水平。

银行需要更好地理解并评估其业务和资产负债表风险,从而更好地管理其整体风险。

新资本协议还提供了更广泛的监管透明度,增强了市场对银行的信任。

监管机构将根据协议要求公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促使银行提高公开透明度,降低投资者对其风险的担忧。

此外,协议还引入了自由流动和弹性的流动性要求,以确保银行在市场流动性紧缩时能够维持稳定。

然而,新资本协议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提高资本储备可能加大银行的成本压力。

银行需要向股东筹资以增加其核心资本,这可能导致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

其次,新协议可能限制银行的信贷发放能力。

由于需要持有更多的资本储备,银行可能会减少对高风险借款人的信贷提供,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信贷供应紧缩。

总之,新资本协议旨在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增加资本储备、加强内部治理和提高透明度等措施来降低银行的风险。

然而,新协议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成本压力和信贷供应紧缩。

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合理平衡监管要求与银行经营的可行性,以确保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资本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变

资本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变

而 言 , 商行 的资本充足程 度参差不齐 , 为重要的是后续 城 更 维持和充实资本金的压力很大。 外源资本对 策 , 我国城商行 目前情况看 , 就 无论 对上市 城商行还是非上市城商行 而言 ,对 资本 金的补充 非常有限。
资充率 甬 雨 磊 本足= 丽 誓 市丽
对于 已上 市的宁波银行 、 银行 和南京银 行而言 , 以通 北京 可
① 《 巴塞尔协议 》 中间业务 包括在衡量资本充足率的指标 中, 将 而且把 表外业务 分成八类 , 并规 定 了不同业务转换为表 内 资产的风险程度 的指标—— 信用转换 系数 。通过这 个系数把各 类中间业务折算成资产 负债表 内业务金额 , 然后按表 内同等性
质的项 目确 定风险权数 , 用这些权数将折算 出的金额进行加权 , 汇总到风 险资产总额 中。

5 — 8
维普资讯
过 增发 、 股 、 行可 转债 、 配 发 混合 资本 债券 等途 径获 得资 本 金 。然而 , 国资本市场 由于容量有限 , 难承担起 银行 资本 我 很 的“ 输血 ” 功能 , 资本金的增加 因受 到融 资渠道的 限制 而难 故 以持久 。而对于众多非上市城商行来说,上市融资是 不可能 的, 被外资青睐的城商行也很 有限 , 其外源融资更为 困难 。因 此, 对于我 国城商行来说 , 外源融资 的途径 和规模是非常 有限 的。此外 , 即便是通过外源融资达到 了资本监管要求 , 后续维 持 压力也很 大。以招商银行为例 , 该行上市前 20 年底 的资 01 本 充足率 为 1.6 20 0 %,0 2年 6月底上 市后 的资本 充足 率猛 2 增至 1.8 但到 2 0 63 %, 0 2年末 , 资本充足率骤跌至 1 . %, 25 到 7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王永君
【期刊名称】《征信》
【年(卷),期】2009(027)002
【摘要】距2010年底我国新资本协议银行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已不足两年,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和资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新资本协议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尽责不到位,资本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资本融资过分考虑资本充足性要求,资本配置和绩效评价仍以标准法计量资本要求为主导等.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加快进行组织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梳理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资本管理向经济资本管理方式转变和大力加强管理技术支持建设等工作,提升资本管理水平.
【总页数】6页(P54-59)
【作者】王永君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总行,北京,10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3
【相关文献】
1.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成效分析 [J], 樊亚飞
2.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J], 孟淼
3.《新资本协议》下运用次级债券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J], 刘泰然
4.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J],
5.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J], 陈之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的探讨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的探讨
经济 论 坛
狭义投资银行业务 中, 财 务 顾 问 业 务 收 入 高 于 股 权 和 固 定 收 益 承
销收入 。 2 0 1 1年 这 三 项 目收 入 占 比分 别 为 6 . 9 %, 3 . 8 %, 4 . 5 %, 这 与 高 盛
试行办法》 实施 , 证券 公 司的 资 产 管理 业 务 也 开 始 规 范地 发 展 起 来 。
并 购业 务 竞 争 优 势 的根 本 原 因 。
证 券公 司 目前 的盈 利 模 式 和 业 务 现 状 。2 0 1 1年 , 除 了 中信 证 券 的 经 纪 业 务 收 入 比重 较 低 外 ( 而 中信 证 券低 的 原 因 具 体 后 面 分 析 ) , 其他 证 券 公 司 经 纪业 务 收 入 占 比都非 常 高 。 这 里选 择 了 1 O家 上 市 证 券公 司作 为代 表 ,其 2 0 1 1年 度 营 业 总 收
( 二) 我 目制 度 变革 及 经 济发 展 转 型 对 投 脊银 行各 业 务 的影 响
1 、 经 济 结 构转 型对 投 行 各 业 务 的影 响
球银行与市场部” 汇总净收入的 2 2 . 2 %, 其 中债券承销业务收入贡献最
大, 占1 1 . 4 % 。美林 公 司在 证 券 承 销 与 分 销方 面 的业 务 方 面 优势 突 出 。 美 林 的交 易 账 户 收 入 下 降 也 与其 去杠 杆 化 有 关 ,其 收 入 占 比虽 逐 年有所下降 . 在2 0 1 1 年 占 比仍 达 到 2 7 . 8 %。 美 林 的 净 利息 收 入 虽 也 逐 年 下 降 。 但到 2 0 1 1 年 其 收入 占 比上 升 到
经过近 3 0年 的高 速 发 展 , 我 国 粗 放 的 经 济 发 展 方式 已 经严 重 影 响 到 环境 、 资源和世界经济的平衡 . 这 种 发 展 的 可 持 续 性 已经 面 临挑 战 , 经济 结 构 转 型 已迫 不得 已地 开 始 进 行 。 伴 随 着 经济 结 构 转 型 ,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的相 对 放 缓 , 实体 企 业 的利 润 率 也 将 有 所 降 低 , 这 对 我 国 投 资 银 行 业 务将 会 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我 国资 本 市 场 上 的 企 业 估 值 水 平 将 随 着 企 业 利 润 率 的 回落 而 降 低 .企 业 通 过 股 权 融 资 的 需 求 长 期 看 将 可 能 趋 于 下降 , 将 对 股 权 类 承 销 收 入产 生 负 面 影 响 ; 而 同 时 随 着 债 券 市 场 的 渐 趋 成熟 . 企 业 对债 权 类 需 求 上升 , 部 分 企 业 将 通 过 增 加 直 接 债 务 比重 摆 脱 对 商 业 银行 贷 款 的依 赖 ,投 资银 行 业 务 中 的债 券 类 承 销 收 入 还 将 会 继 续增长 ; 另外 , 随着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 并 购 行 政 管制 放 松 以 及 资 本 市 场 并 购手段的增加. 企 业 对 并 购 的 需求 不 断增 加 . 投 行 在 并 购 等顾 问服 务 业 务 也 将 相 应 增 加 。狭 义 投 行 业 务 将 伴 随 着债 券 类 承销 和并 购 顾 问业 务 的发 展 而 继 续 发 展 , 同时竞争也不断加剧 , 并 购顾问业务 、 债 券 承销 和 股 权 类 承 销 的 收 入 中期 内将 逐 步 趋 于均 衡 。 另一 方 面 . 随 着 收入 分 配 体 制 改 革 的 推 进 , 居 民 人 均 收 入 水 平 的 提 高. 居 民资 产 投 资 多元 化需 求 越 来 越 高 , 而 在 我 国 利 率 非 市 场 化 的 现 阶 段, 存 款 利 率 非 常 低 的 现状 更 加 促 进 居 民对 证 券 和 房 地 产 投 资 的 需 求 , 这 对 我 国投 资 银 行 业 的 经纪 业 务 、资 产 管 理 业 务 的发 展 都 带 来 了新 的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有关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有关思考

文 /田继敏 石智勇 罗友丰 王俊鹏
商 业 银行 要用 资本 来全 面 覆盖 风 险 ,用 资 本 来 约束 业务 规模 的扩 张 ,确 保 有多 少 资 本 就做 多 大规 模 ,有 多少 资本 就 承担 多 少
没 有 加 以考虑 。 第二 ,老 协议 对 信用 风 险 的计量 方 法还 是 标准 法 ,对信 用 风 险的分 类 过于 粗糙 ,这 导致 资本 的要 求 对风 险 的 变 化不敏 感 、不 准确 。
低资 本要 求 。 明确提 出 :商 业银 行要 全 面 计量 其信 用 、市 场和 操作 风 险 ,并需 持有
确 的实 施路 径和 时 间表 。 当前 ,工 、农 、 中、建 等七 家新 资本 协议 银 行均 已完成 了 新 协 议 和 内部 评 级 法 的 基 础 建 设 ;下 阶
段 ,如何 进 一步做 好 新协 议 和 内部评 级法
机构认识到 ,虽然新协议已经形成了一个
比较 全 面、合 理 的风 险监 管 框架 ,但 并 非
完 美 无 缺 :一 是 资 本 充 足 率 为 8 标 准 %的
Mac 0 1f rh2 1 农村 金 融研究
4 7
I i
> 金融市场 <
I iac l re Fnn i Makt a
的 同时,也逐步暴露 出了一 些不足 :第

( ) 0 0 巴塞尔Ⅲ的出台 三 2 1年
20 年 ,金 融 危机 的爆 发使 各 国监 管 08

老协议对风险的考虑不全面,最初仅
要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持有资本 ,虽然
在 19年 补 充增 加 了对市 场 风 险的 资本 要 96 求 ,但对 操 作 、流动 性 、集 中度 等 风 险还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提升我行盈利能力的措施建议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标志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标准进入了新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正在逐步迈进全面资本管理时代。

银监会在2011年5、6月陆续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并已开始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业内意见。

一系列以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III)为标准的监管标准将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新的监管体系,中型商业银行在这一体系框架下对盈利的稳定提升能力被赋予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对我行应对新监管体系,进行盈利能力提升可能采取的措施和建议进行探讨。

一、新版资本监管协议概述(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巴塞尔协议I)的简称。

该协议自1999年-2006年间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最终发布实施的协议成为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该协议一最低资本标准、监管监察和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强化了诸如对信用风险精确计量、流动性风险预警及防范、基于公开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等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现行监管标准即以该协议为准则制定。

而在汲取了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后,最新一代资本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III)自2011开始分阶段逐步实施,新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了更科学细致的分类界定,要求商业银行在高速信贷增长的同时必须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一方面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自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新资本协议在监管政策上的应用,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八大类监管指标的达标要求,即放映资本规模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指标;约束资本放大水平的杠杆率指标;监测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意见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

商业模式丨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何转型、升级?

商业模式丨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何转型、升级?

商业模式丨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何转型、升级?2018-09-26 15:15 来源:国立南方企业设计导读:在商业模式中,盈利模式主要研究“卖什么”的问题。

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就是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路出发,为其产品和服务构设合适的价值交易形态,以实现更多的收益。

关于盈利模式,纷繁芜杂、形形色色的说法很多,但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回到价值的本源层面就会发现,盈利模式其实很简单。

在商业模式中,交易方式和盈利模式,既相伴相生又相互独立,交易方式解决“怎么卖”的问题,盈利模式研究“卖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到底以何种价值形态销售出去。

盈利模式的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商业社会中,同样的产品或服务,物理属性虽然完全相同,但在交易当中的价值形态却有可能大相径庭。

譬如一辆汽车,既可以当作产品卖,也可以当作服务卖;既可以当作艺术品卖,也可以当作赚钱的工具卖,其背后所对应的价值形态显然是不同的。

从物质商品价值(有载体的劳动价值)、直接的劳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到资本价值,由此导致交易价格也有可能大不相同。

盈利模式设计,就是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路出发,为其产品和服务构设合适的价值交易形态,以实现更多的收益。

盈利模式设计不能狭隘地看作是单个企业自家的事情,必须要基于整条价值链路,如果下游不接受,上游不支持,相关方不配合,盈利模式设计得再美好,也是枉然。

看盈利模式是否改变,主要是看产品或服务在交易中是否发生了价值形态转换,这种转换,一般是向上升级的。

1、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米其林是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之前都是卖产品。

后来,针对大型运输车队,米其林不再“卖产品”,改为“卖服务”。

具体的做法是:为车队设计轮胎托管服务方案,并全面接管客户与轮胎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轮胎选型、胎压管理、定期维护和专业保养等,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客户的轮胎使用成本和燃油消耗。

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公里数每月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同时根据共享价值条款,车队物流成本节约的一半,也进了米其林的口袋。

“新资本协议”之理解

“新资本协议”之理解

“新资本协议”之理解“新资本协议”一般应称之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相对于旧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而言的。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译成英文是:Basel New Capital Accord。

一、新资本的定义新资本协议是在过去10多年来国际银行业的竞争规则——旧巴塞尔协议基础上修订而成。

该协议将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监控范围由单一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信息披露)。

其中,最低资本规定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中国银监会迄今所作的大部分努力都是为了能达到最低资本规定。

在自2008年年底形成金融危机开始,全球监管层已普遍提出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设想,这意味着银行利润可能在后危机时代受到挤压。

新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纪律。

《新资本协议》在三大支柱中都涉及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有关规定。

第一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其将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在信用风险领域,即在确定信用风险时对资产证券化有特别的规定要求。

第二大支柱即监管审查,其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审查有特别的规定。

第三大支柱即市场纪律,其对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标准化方法与内部评级法的信息披露有具体的规定。

尽管如此《, 新资本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规定本身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

这是因为《新资本协议》的标准化方法与内部评级法对于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暴露使用的是一刀切的单一方法,并没有区分初级证券化与再证券化的不同风险状况。

二、旧资本协议的基本框架《资本办法》整合了巴塞尔II和巴塞尔III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面的核心要求,扩展了风险覆盖范围,提高了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合理设计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取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同时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

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

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新资本协议(Basel III)是国际银行间清算银行(BIS)于2010年发布的一系列金融监管规则,旨在提升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和市场纪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大支柱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资本充足率。

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通过增加资本金的底线要求和引入更严格的资本计算方法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抵御风险。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自有资本与其风险权重资产的比例,新资本协议将最低要求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

这样可以降低银行破产的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是监管框架。

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各国监管机构的职责和规则,并加强了国际合作。

它要求各国监管机构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包括监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和重要性等。

同时,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的审查和评估,确保银行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正常运营。

此外,新资本协议还规定了银行需要向监管机构报告和披露相关信息,以确保透明度和信息共享。

最后是市场纪律。

新资本协议强调银行应增加对风险的认识并相应地进行风险管理。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机制。

此外,银行应根据规定的流动性和资本要求制定流动性和资本规划,并进行相关的应急准备。

市场纪律要求银行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公开透明的信息,让市场能够判断其风险水平。

总结来说,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在于增加资本充足率、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和推动市场纪律。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银行业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减少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同时,新资本协议也呼吁各国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在新资本协议的推动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将更加健全,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原因、影响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原因、影响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原因、影响及对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银行业是典型的顺经济周期行业,顺应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银行业也正步入自身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在不良贷款增多、利润增速减缓。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作为盈利性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核心。

面对利润空间的不断收窄,商业银行要想在新常态下走出困境,必须要深化改革,推动盈利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指商业银行获得最大利润的方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长期以来,由于分业经营、利率管制,存贷业务间的利差较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依托以存贷利息差为利润来源的单一盈利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利差收入盈利模式难以获得较快的利润增长,银行业开始思考盈利模式转型,尝试向收入结构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发展,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来拓展收入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提供指导。

选取了我国58家商业银行2010-2015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型转型的原因和盈利模式转型的影响。

盈利模式转型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经营现状两方面。

关于盈利模式转型影响,从营业收入稳定性和商业银行绩效水平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能够分散风险,提高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性;非利息收入的发展、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的加深能显著提高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对城市商业银行则不显著。

可见,向收入结构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转型是有效果的,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在向多元化转型,非利息收入的占比相对较高,随着盈利模式的转型,绩效水平也能显著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坚持盈利模式向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提升我行盈利能力的措施建议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标志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标准进入了新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正在逐步迈进全面资本管理时代。

银监会在2011年5、6月陆续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并已开始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业内意见。

一系列以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III)为标准的监管标准将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新的监管体系,中型商业银行在这一体系框架下对盈利的稳定提升能力被赋予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对我行应对新监管体系,进行盈利能力提升可能采取的措施和建议进行探讨。

一、新版资本监管协议概述(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巴塞尔协议I)的简称。

该协议自1999年-2006年间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最终发布实施的协议成为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该协议一最低资本标准、监管监察和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强化了诸如对信用风险精确计量、流动性风险预警及防范、基于公开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等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现行监管标准即以该协议为准则制定。

而在汲取了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后,最新一代资本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III)自2011开始分阶段逐步实施,新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了更科学细致的分类界定,要求商业银行在高速信贷增长的同时必须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一方面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自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新资本协议在监管政策上的应用,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八大类监管指标的达标要求,即放映资本规模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指标;约束资本放大水平的杠杆率指标;监测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意见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监管目标是通过监管指标体系改革,引导商业银行回归理性增长、实施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注重结构调整,改进风险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银行业稳健性和竞争力。

二、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及同业比较截止2011年9月30日,我行资产总额达到108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7亿元,属于全国性中型商业银行,据此,笔者将此类银行作为本节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

(一)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而中型商业银行作为上市股份制公司,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无疑成为中型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系的高依存度,以及相对国际主流水平明显偏高的利差区间保证了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批发银行业务能够取得丰厚的利润。

我国中型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以利差收益为主导,而利差收益又以批发银行业务收益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和利润来源。

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了银行利润受国家政策影响大,风险相对集中,资产状况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银行盈利水平的提升。

但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客户结构的变化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部分中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扩大自身零售业务比重、开拓创新业务和投行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丰富盈利来源和结构的盈利模式转型方向势必越发明确。

加入8家股份制同业2008-2011.9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资产利润率比较表(二)天津分行与地区同业间的比较天津分行成立已近7年时间,面对复杂多面的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分行上下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实现了新突破,存贷款分别站上了一百五十亿和一百亿的新台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收益结构持续优化。

但是,由于我行涉足天津市场较晚,加之资源配置约束较为紧张,天津分行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天津地区同业横向比较的结果并不非常乐观。

加入2011年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人均利润比较表在上述参与比较的8家股份制同业中,我行中间业务收入、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在2011年上半年的排名均较靠后,同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比指标排名较好(均进入前三名),由此可见天津分行的成本调控能力较强,盈利模式转型有效,但由于规模约束整体盈利能力尚显不足。

三、新资本协议对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一)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影响BCBS制定巴塞尔协议III的初衷是在的资本充足率范围较为宽泛的情况下,预防收益成本间的较大差距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通过加强资本监管从长期效果上取得正向的经济净收益。

我们将现行监管标准和即将实施的新资本协议框架进行对比,通过下面三个图标分别展现新旧监管标准下,资本构成内容的变化、监管标准的变化和风险资产计量的变化。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计量,是实施巴3新监管标准体系的基础,在这一目标下,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将大幅增加,而资产规模受制于杠杆率的限制,将被严格约束在核心一级资本规模的的25倍以内,根据BCBC基于完全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样本测试(23个成员的263家银行,分两组:一组94家、资本超过30亿欧元,其余为另一组、169家),两组样本的加权风险资产分别增长了23%和4%;而同时因资本定义变化导致的CET1的平均降幅则分别达到了41%和25%,杠杆率则分别为2.8% 和3.8%,由此可见测试样本几乎无法满足监管标准,全球银行业在资本达标方面存在想打的压力。

由于对新的监管标准对外部补充资本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严格,也就在资产扩张和资本积累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悖论,从而使未分配利润和一般损失准备成为了一级资本积累的主导内生因素,其中尤以未分配利润的积累更是成为商业银行谋求稳定扩张的中间力量。

(二)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我行面临的发展压力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对资本质量提出了提高的要求;因为权重调整,对风险资产消耗更大。

我行作为一家中型商业银行,已经长期面临资本不足的困局。

面对型的监管标准,将承受更大的发展压力,尤其是在杠杆率约束下的平衡资产规模扩张和内生资本(利润)积累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我行经营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总行计划财务部的测算,在表内外资产总数不变前提下,若杠杆率达标,我行2011年需实现利润总额128亿元,比预算计划增加28亿元,增速将达到60%;2012年则需实现利润总额210亿元,比规划目标增加84亿元,,增速将达到64%。

若利润增速无法达到这一速度,资产规模的扩张将受到严重约束。

而考虑到我行今年4月刚刚通过增发募集了资本金,强化利润积累能力和适度控制表内外资产规模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满足杠杆率指标达标要求,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进而最终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利润积累,必然成为有效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手段。

四、我行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及建议新资本协议框架敦促商业银行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一级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表内外总资产的大小,而表内外总资产的大小又是决定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利润的稳定高速增长才能提升一级资本的内生积累能力,进而增加资产规模……所以在增资扩股的粗放型传统手段受到限制的时候,良好的盈利水平和盈利前景将是中型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发展必然要求,强化股东回报意识,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也就成为了中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核心目标,结合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就我行进一步丰富利润来源、深入推进收入结构提优化,有效升盈利能力并最终实现内生核心资本积累和资产规模夸张的良性循环所可能采取的措施提出如下建议:(一)继续深化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推进盈利模式转型近些年以来,面临不断收窄的利差区间和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以及客户越来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能够规避利率风险巩固和扩大客户群,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内容涉及资金清算结算、对公理财、资产托管、基金托管、现金管理、代理买卖、财务顾问、信息咨询、担保及承诺等,也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银行卡、外汇买卖、个人事物黄金买卖、个人理财、汇兑、代扣代缴……中间业务的种类日趋丰富、涉及面也越来越广,而建立中间业务盈利模式的关键点在于加强建立中间业务综合管理制度体系,研究金融市场热点和趋势,发现和抢占市场先机,开创品牌产品,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应该大力开展、全面发展中间业务,而是应该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和主要目标客户群,有选择、分层次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

因此,中间业务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这要求银行在产品创新、持续增长、稳定发展等领域追求中间业务质量的提升,将不同风险程度、盈利水平、服务周期的产品组合成完整的链条,确保无论经济高涨还是调整,也无论客户的风险偏好是高还是低,中间业务都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增长。

如果缺乏理性和规划的为了盲目扩张、单纯追求创收产品的种类,那只能是本末倒置的短视之举,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结合自身优劣势,有的放矢的发展符合其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才能够在有效控制成本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和盈利模式转型。

就发展中间业务而言,也有以下策略:一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确定个性化发展战略。

我行作为中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而言,全面发展中间业务,全部以“大而全”为目标不现实、也不符合自身的展需要。

因此,在发展定位上就应该根据自身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量身打造”符合自身资产规模和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向,从特定顾客的需求出发,围绕现有产品功能的扩展、延伸和不同产品间的交叉补充,重点开发金融产品附加价值。

二是优化中间业务收入格局,逐步减免常规性低端的“中间业务收入”,把培植开发创新业务、投行业务和代理业务等资源占用少、回报率高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附加值,提升盈利效率三是切实转变观念,合理制定中间业务收入定价策略。

通过加大对目标客户群的信息输送和沟通,发现客户业务需求,深度挖掘客户潜在价值,并加强客户信息收集、整合运用能力,为后续的业务调整、创新积累数据和经验。

针对不同的市场,平衡风险和收益,确立适当价格来争取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然后,在已有的信息和经验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定价策略,争取在中间业务上取得议价权,从而在不流失客户资源的情况下提高盈利能力。

四是积极创新产品业务,大力发展投行业务,从资金提供者转向咨询、承销、托管的角色转型,与客户的关系从单纯的债权债务转向更多的顾问服务,甚至于通过持续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将一些产品的利息收入转为非利息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