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 经验

合集下载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在食品领域,科学文献综述的投稿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分享一些在SCI期刊投稿的经验和技巧。

对于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组织: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

引言部分应该明确指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在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

结果部分应该清晰地呈现实验数据,并通过表格或图形进行展示。

最后,在讨论部分,分析结果并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提出你的观点和结论。

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观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术语,以免读者难以理解。

可以使用一些科学常用的词汇,如"研究表明"、"结果显示"、"实验证明"等,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

此外,要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如"然而"、"因此"、"另外"等,来连接各个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观点和信息。

在讨论部分,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问题,以激发读者的思考。

同时,要避免使用图片链接和依赖图像的语句,以确保文章的独立性和可读性。

要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观点时,要注明出处,并避免误导读者。

此外,要避免个人自我介绍和过多的废话,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撰写SCI期刊投稿经验的综述文章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段落的清晰性。

在语言表达方面要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并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观点和信息。

文章应准确无误,并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要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文章富有情感,读者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这样才能保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让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

SCI投稿经验

SCI投稿经验

You are welcome to resubmit your paper after a very careful revision, making sure that every aspect of the manuscrip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uthor guidelines. This should include, but not be limited to, the comments mentioned below.
最简单的一招——ISI Web of Science /
1.2 中文论文
阅读各期刊的作者写作指南(投稿须 知),并严格执行;
看看该期刊是否提供写作模版; 看看该期刊的投稿方式(邮寄?Email投
稿?或有在线投稿系统?)
个人的一些建议
若期刊提供写作模版,请务必使用, 否则影响论文送审!
(1)该刊物Keywords最多允 许提供几个? (2)是否有Recommended keywords list? (3)是否有特定的写法要求? (如提供类别号)
3cm 页边距
只允许左对 齐,不允许 右对齐。
全文保持 双倍行距。
正文中, 不插任何 图片!
参考文献, 严格参照期 刊要求!
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 ——姓甚名谁,一头雾水!
format.(和正式出版的论文版式不同!)
Number all pages consecutively, with title page being page 1.
Title
Authors
Clearly indicate who is willing to handle correspondence at all stages of refereeing and publication, also postpublication.

SCI和EI期刊投稿的七大经验教训:防止撤稿危险

SCI和EI期刊投稿的七大经验教训:防止撤稿危险

稿件追踪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来自期刊编辑部的任何信息,则应该通过电话、E-mail或信函等联系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对于网络上传投稿,一般可以在该网址上进行在线查询。

完成稿件返修后也要保持联系并追踪稿件处理的进展。

为了稿件的顺利发表,投稿和返修后要保持与编辑部联系方式的畅通,千万不要因为你的传真不通或E-mail长期不收而影响论文的发表。

2签署版权协议通常一篇文章被录用后,在接到录用通知的同时或稍后,你将收到版权协议书。

此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你(们)正式申明,你(们)将把本论文的着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权授予该杂志社,并保证该论文是作者原创,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或投稿。

填写版权协议书时,要求所有作者都签名(Signature),或者由通信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签名。

签名需要亲手签署,使用英文、中文都可以,甚至签署一个符号也行。

手写签署的同时,还需要用英语打印出作者的姓名,然后再填上填表日期(Date)。

版权协议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杂志社,返回一般有两种方式:a)填完之后邮寄至表上注明的地址;b)传真传过去;c)填完之后扫描下来,作为电子文件附件发过去。

各杂志社的版权协议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还需要填写作者的状态,有的还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等。

二、如何提高SCI、EI期刊录用论文的可能性根据实践及有关文献介绍,笔者提出一些有可能提高论文录用率的参考建议。

1文章质是根本凡进入SCI和EI体系的期刊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期刊,加上全世界投稿数量巨大,它们对稿件的录取要求很高,没有明显创新价值的论文一般是不会被发表的。

2选题对口,并符合期刊所设栏目各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是科技期刊所普遍关注的领域,所以前沿问题的选题一般较易引起期刊编辑的重视。

由于国外对中文文献不太熟悉,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结果或中文文献综述也相对较易被录取。

就论文类型而言,研究报告较易被录取,综述相对较难。

对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综述性的报道也比较为中外期刊所看重。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一、认识SCI论文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

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

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

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一)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经历(开篇) 我是一位农林科技工作者,1992年就参加了工作,不过很遗憾,截止到2019年前,还没有发表过SCI文章。

并不是没有能力发表所谓的SCI,我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是可以发表到SCI杂志的,因为我们对SCI文章没有追求,也可能因为见识太少,目光短浅吧。

现在情况不同了,业绩需要SCI,考核指标需要SCI,提升成果水平需要SCI,成果报奖需要SCI,报人才需要SCI。

很多,看了SCI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不过,我想SCI最大的益处是交流国际化,这也是我在弄第一篇SCI的时候逐渐认识到的。

因为在查找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同行的国外专家发表了很多SCI文章,从中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包括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等都可以借鉴。

可能说到这,会有很多人笑话我了。

做这么多年科研工作,怎么才有这样的想法或感悟呢?No problem!谁让我的科研工作的视野就这么小呢?井底之蛙,认为我们的工作参考一下国内同行的文献就ok了,但放眼世界,真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你也想发表SCI,无论是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经历的研究工作者,跟着我看一看,怎样弄一篇自己的SCI文章。

我现在的感触是,SCI文章没那么难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言归正传,我把我第一篇SCI的发表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我在弄这篇SCI的时候想找到一些捷径,什么百度,付费的广告公司也好,都努力过了。

但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别的信息帮不到太多,也是这样的缘故,我把我的SCI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真的能够帮到大家!关于写作,回过头看,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照猫画虎!刚开始,就是看到拟要发表的期刊,通过各种渠道下载或在线看到已经发表的文章,做参考,人家怎么写就怎么描,觉得别人能发表,自己描个差不多就OK了。

于是就开笔了,真没有想太多,甚至是把原来的中文直接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English,再简单的改一改其中的语病,选词,自我觉得尽量通顺。

实际上,SCI杂志的语言要求不是都一样的,我觉得英语国家的SCI语言要求是很高的。

sci杂志投稿经验

sci杂志投稿经验

sci杂志投稿经验Sci杂志投稿经验科学家们常常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上的著名科学期刊上,以便与全球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其中,SCI杂志无疑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发表平台之一。

然而,要成功投稿SCI杂志,并非易事。

下面将以我的个人经验为例,分享一些SCI杂志投稿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SCI杂志是投稿的首要任务。

SCI杂志众多,涵盖的领域广泛,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有不同的期刊适合发表。

在选择时,可以通过阅读该杂志的近期发表文章,了解其发表方向和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的研究内容匹配。

此外,了解杂志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投稿要求等信息也是必要的。

撰写好的论文是顺利投稿的基础。

SCI杂志对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结构、语言、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合理安排好每个部分的内容,并使用恰当的段落和标题,使整篇论文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此外,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使用词汇丰富和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然后,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选择在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重要突破或有较大发现时进行投稿,可以增加论文被接受的机会。

此外,了解杂志的投稿周期,避免选择杂志的繁忙时段投稿,可以缩短审稿周期。

在投稿之前,要仔细阅读杂志的投稿要求和编辑部的指南。

不同杂志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包括论文格式、字数限制、参考文献格式等。

确保自己的论文符合杂志的要求,可以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

投稿后,需要耐心等待杂志的审稿结果。

SCI杂志的审稿过程通常比较漫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适时与编辑部进行邮件沟通,了解论文的审稿进展情况。

接受审稿意见并进行修改也是投稿SCI杂志的重要环节。

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提升论文质量和被接受的机会非常重要。

要认真阅读审稿意见,合理回应审稿人的批评和建议,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在修改时,要注意保持论文的一致性和逻辑性,并准备好回复信,解释修改的理由和方式。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SCI 投稿经历

SCI 投稿经历

今天收到邮件,我的一篇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论文已被接收,心情当时还是有点激动。

虽然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不是很高,大概2.2左右吧,这也不是我的第一篇SCI论文,但回想这一年发文章的坎坎坷坷,以及亲身经历的四川大地震,心里还是有很多的感触。

这篇论文是我在2008年二月份完成的最初稿,于二月九号投到Physics Letters A上,在经历了Technical check,with editor,under review后,于三月二十号收到编辑的决定信,当时就傻了-拒稿!受打击了。

下面是编辑的信以及审稿意见,我想把它贴出来与虫友们分享,一方面我认为,通过看审稿人的意见,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答谢小木虫上很多无私的虫友们,是他们将自己的投稿经历贴在网上,与大家分享,我想我没有理由不拿出来哈!同时,也希望小木虫的虫子们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提高!好了,废话说了一大堆,不说了,下面是Physics Letters A 的审稿意见:Ms. Ref. No.: ××××××Title: ×××××Physics Letters ADear professor ××,Reviewers' comments on your work have now been received. You will see that they are advising against publication of your work. Therefore I must reject it.For your guidance, I append the reviewers' comments below.Thank you for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consider your work.Yours sincerely,×××(编辑名)EditorPhysics Letters AReviewers' comments:Reviewer #2: ManuscriptThe authors present results of the 3D electron potential ofa gated quantum point contact in a AlGaAs/GaAs heterostructure.In contrast to earlier studies, it is now possible to derive thepotential landshape without any adjustable parameter. The resultsstill agree with earlier investigations using simpler phenomenologicalmodels. Since the used nextnano3 program is available since acouple of years, I wonder why this has not been done earlier.The authors emphasize an application of their results. Havingthe complete potential landshape might help, in the future,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quantized acoustoelectric current inSETSAW devices and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However, the authors do not show or even discuss how this canbe achieved.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in the present form the paperis not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The authors shoul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questions,and remarks.1) Page 1, first paragraph'... due to the negatively applied gate voltage ...'. It is the SAWthat drives the electrons through the contact, not the gate voltage.Maybe replace this sentence by '..., depending on the applied gatevoltage'.2) Page 3, paragraph starting with 'Generally, the quantized ...''... with fixed x = 1050 nm and ...'. Skip the '.0'. One could addthat this is exactly at the center of the device.3) At the end of the same paragraph is '... once the bias is below ...'Should this not be the gate instead of the bias voltage?4) Page 4, paragraph starting with 'As we know, in the ...''... To b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calculations ...' replace by'...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calculations ...'.5) The strongly different behaviour above and below the pinch-offvoltage is not obvious for the non-experts. All curves look moreor less the same. One could, for example, add another figure, orinsert, to show the potential height versus gate voltage.6) How do thes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potential height versus gatevoltage compare with experiments? There exists at least onereport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height of quantum-point contactsbelow pinch-off as function of gate voltage (Gloos et al., Phys.Rev. B 73, 125326 (2006)). Possibly, one could also compare thepresent data with 3D simulations of quantum dots (Vasileska et al., Semicond. Sci. Technol. 13, A37 (1998)).7) Figure 1,It would be better to mark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metal gatesas the relevant parameter, and not the size of one gate.8) Figure 3The numbering of the two density axes looks rather odd. Could it notbe done with integers, like 3 instead of 3.2 or 3.0?9) Figure 5 (b)Should there not be an anomaly or kink in the potential near the Fermilevel?在仔细读了审稿人的意见后,我觉得审稿人提出的5)和6)意见非常好,后来自己想想,决定把文章来个彻底的修改。

sci 国外 投稿经验 分享

sci 国外 投稿经验 分享

sci 国外投稿经验分享有:
1.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式: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发电子邮件,还是
投打印稿。

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投稿论文的体例,按要求写摘
要、关键词,编好注释、选用刊物认可的字体、字号等。

2.稿件直接寄发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编辑:稿件附上一封简短
的信函,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学术研究方向,说明自己的要
求、希望,不要对收件人和刊物奉送过分的溢美之词。

3.稿件直接送到编辑部:这种方式近似于毛遂自荐,作者带着稿
子到编辑部,向编辑推销自己,具有亲切感。

稿件上注明作者
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与交流、沟通。

4.请导师或他人推荐:尽可能求得国内外知名专家,或领导者、
知名人士的推荐,这样的稿件更能引起编辑们的注意。

5.了解期刊的投稿指南: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指南,包括接
受的字体、格式、长度等,投稿前需仔细阅读。

6.避免学术不端:确保论文原创,不抄袭,不剽窃,不伪造数据。

7.语言要准确:请找一位英语为母语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语言润色。

8.尽早投稿:早投稿会有更多的机会被接受。

9.耐心和毅力:SCI论文发表周期长,需耐心等待。

10.持续学习与反思:每次投稿都是学习的机会,仔细阅读审稿意
见,持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效率高的sci投稿经验

效率高的sci投稿经验

效率高的sci投稿经验
1.选择合适的期刊:在投稿之前,仔细研究并选择适合自己论文主题和影响
力的期刊。

了解期刊的定位、审稿流程、接受率和发表周期等信息,有助于选择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期刊。

2.提前准备:在投稿前,确保论文已经经过仔细的审查和修改,并符合目标
期刊的格式要求。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图片、表格、数据等,以备编辑和审稿人需要。

3.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推荐合适的审稿人对于加快审稿速度和提高论文接受
率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验的专家,能够提高审稿的质量和效率。

4.及时回复编辑和审稿人意见:在收到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后,及时、礼貌
地回复,并按照要求修改论文。

这有助于展示你对研究的认真态度,提高论文的接受率。

5.保持耐心和积极沟通:SCI论文发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
等待。

同时,保持与编辑和审稿人的良好沟通,对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

SCI期刊投稿经验-各种阶段状态解读及应对

SCI期刊投稿经验-各种阶段状态解读及应对

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1.Submitted to Journal刚提交的状态——新手请看这里!!!一般的步骤是这样的: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总结提示语:对于投稿之前和提交确认投稿过程,这里还需要对投稿新手强调以下几点。

因为这些小问题被编辑评个低印象分不划算,被打回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一条条说来:1)大多数系统是要求word投稿正文内容的,pdf多不为接受格式。

但也有很少数要求用pdf格式的,务必注意细看稿约。

2)文献格式是否按拟投杂志标准要求核准?有的投稿系统是可以直接检查的。

3)引用文献条数是否符合该杂志要求?有的杂志不特别要求,有的还是非常重视的。

如我之前投shock杂志,编辑和一位审稿人都提到参考文献不要超过35条。

如果你文章写完后,能够适当精简文献条数,那么,请删减几条吧。

4)很多系统要求勾选同意一些如伦理道德的声明文件5)提交后可能会有一个小栏目提示对提交图片的质量做了初步审查(不合格的最好重新作图再上传)6)绝大多数投稿完成后需要view submission和最后确认(approve submission)。

view submission 就是要求你再整体看看投稿填写的这些资料信息+cover letter+正文+图片表格,所生成的pdf全文是否满意、合格,也是你投稿完成前最后一次检查的机会了。

我一年来的5篇SCI投稿经历和经验

我一年来的5篇SCI投稿经历和经验

我一年来的5篇SCI投稿经历和经验时间过的好快,想想明年就研究生毕业了。

回想这两年多的小硕生涯,感到欣慰的是,已经完成了硕士课题任务,就等着明年的答辩了。

到目前为止,本人已在J Chem Phys,Int J Mass Spectrom,Chem Phys等杂志上发表了5篇SCI论文,下面就详细谈一下我的投稿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

我学的是Quantum Chemistry,主要研究的是Molecular Spectroscopy。

大家都知道,研一主要是上课和查文献,一般到研二才真正进入课题。

记得我第一次练手是从去年9月份帮我师兄修改文章开始。

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投稿到J Mol Struc (THEOCHEM)。

一个月后收到回信,minor revision。

当天revision返回后第二天中午就accepted。

由于文章很短,是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发表的。

我真正开始写文章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的。

我1月31日(农历大年初六)从家里返回学校,开始整理数据,到2月底学校开学时,两篇文章已经写出来了。

让老板看过后(说实在的,他都没怎么看),3月初开始投稿,一篇投到了Chem Phys上,另一篇投到了J Mol Spectrosc上。

4月初收到Chem Phys的回信,也是minor revision。

按照审稿人的建议修好后,4月中旬收到结果,accepted。

马上打电话给老板,说CP的文章被接受了。

为此还高兴了好几天,毕竟是第一篇处女作呀,三天后收到J Mol Spectrosc的回信。

Editor said: “The reviewer has made substantive criticisms and recommends that a major revision be carried out.” The reviewer pointed out many problems; finally said: “Recommendation : not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JMS in present form. Very heavy revision required, to be reviewed again.” 幸运的是,这个体系并不大,算起来比较快,半个月后就把所有的修改工作完成,文章也在5月初顺利地accepted。

SCI(SSCI)投稿过程总结

SCI(SSCI)投稿过程总结

SCI(SSCI)投稿过程总结SCI投稿过程总结、投稿状态解析、修稿处理、拒稿后对策及接受后总结等(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总结提示语: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

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

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通信作者标注名称: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若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2)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

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3)挑选审稿人的几个途径:很多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的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

介绍几个方法:①利用SCI、SSCI、A&HCI、ISTP检索和您研究相关的科学家;②文章中的参考文献;③相关期刊编委或学术会议的主席、委员;④以前发表的类似文章的审稿人;⑤询问比较熟识的一些专业人士;⑥交叉审稿,邀请以前的作者;⑦若是团队序贯研究,斟酌考虑自建期刊审稿人专家库。

sci投稿经验分享

sci投稿经验分享

Sci投稿经验分享科研工作中,将研究成果发表在SCI期刊上是每位科研人员共同的追求。

投稿SCI期刊不仅可以增加论文的影响力,还可以为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学术认可和机会。

然而,SCI投稿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下面就从作者、期刊、投稿流程等方面来分享SCI投稿的经验。

作者部分首先,选择合适的作者非常重要。

作者之间应当有明确的研究分工和贡献,避免出现作者冲突。

此外,作者之间需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在投稿和修改过程中能够高效协作。

期刊选择在投稿SCI期刊时,选择合适的期刊至关重要。

应当根据自己研究领域和研究水平确定目标期刊。

建议在投稿之前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指南和作者须知,了解期刊的投稿要求和流程。

投稿准备在准备投稿前,应当对论文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校和修改,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数据、图片和参考文献,并确保格式符合期刊的要求。

投稿流程投稿SCI期刊主要分为在线投稿和邮件投稿两种方式。

在投稿时,需要填写详细的稿件信息和作者信息,并上传论文的全文。

投稿后,通常会经历初审、专家审稿、修改和最终录用等阶段,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月。

与审稿人沟通在审稿阶段,有时还会与审稿人进行反复的沟通和修改。

应当认真对待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并积极改进论文。

与审稿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最终成功发表。

总结SCI投稿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耐心。

在投稿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希望以上经验分享对即将投稿SCI的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

食品领域sci的综述投稿经验
在食品领域,SCI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高水平期刊,投稿经验
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选择合适的SCI期刊非常关键。

在食品领域,有一些知名的SCI期刊,如《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等。

在选择
期刊时,需要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期刊的定位和读者
群等因素。

其次,在投稿前需要认真准备稿件。

一篇优质的综述应该有独
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要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清晰的了解,并
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

另外,语言表达要准确
清晰,结构合理,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

在投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期刊的投稿规定,包括格式要求、
文献引用规范等。

投稿后需要耐心等待审稿意见,可能会经历多轮
修改和润色。

审稿意见可能涉及到内容的修改、论文结构的调整、
数据的补充等,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最后,要注意维护学术诚信,不得有抄袭、篡改数据等行为。

此外,与同行学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参加学
术会议、交流讨论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总的来说,投稿SCI期刊的综述需要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期刊,认真准备稿件,严格遵守投稿规定,耐心应对审稿意见,维护
学术诚信,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这样才能增加稿件被接受的机会。

希望这些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SCI 投稿知识大集锦

SCI 投稿知识大集锦
论文成稿以后要多加阅读修改最好能找个本专业的老外让他们修一下我们国人很多题目做的都不错只是语言功底不行有些稿子编辑一看就觉的写的差了根本就不送审只能修改后送审因此语言一定把好如果不是很急的话先投影响因子高的杂志因为这些杂志审稿周期比较快而且提的意见很中肯如果万一不中你可以在编辑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该投其它杂志
经验 稿子在写的时候应该有个大概投哪个杂志的意向 如决定投哪个 SCI 杂志,那么文章的格式首先要符合该杂志的要求 其次在 refrence 中要尽量引用该杂志的文章 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的几率. 被一个杂志拒后一般会有个意见,应据此作出修改后再改投. 我的第一篇 SCI 比较顺利,revision 了一次就 accept 了
投稿经历 道听途说的某人投稿经历,作为经验介绍给大家。 1)稿子开始投到了一个影响因子 10 的期刊。没经过评阅人评阅,编辑部直接拒绝掉了; 2)稿件未做修改,转投影响因子 6 的期刊。第一次两个审稿人指出工作没有理论基础。作者虽然承认, 但对拒稿不能理解,一气之下,要求编辑部重新选择审稿人再审。第二次的审稿人评审结果更差,彻底拒 稿。 3)稿件再投到某影响因子 3 的期刊。3 个审稿人,2 个接受,1 个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 introduction 涉嫌 copy 他人文字。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相似度 80%。修改了那一段,再审,被拒! 4)转投某新办期刊。第一次审稿,4 个审稿人意见悬殊,2 个接受,2 个不接受。不接受的两个,一个要 求增加工作,另一个要求改变结论,要作者承认以前的一个理论比作者的好,如果承认就接受。修改后返 回,一个审稿人说未能领会其意图,拒稿;另一个要求修改结论的审稿人又提出新的意见,拒稿。作者不 死心,继续修改,返回编辑部近两个月,还没消息。 从第一次投稿到现在,大约 2 年时间。您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转载](2010-11-26 14:19:14)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转载】1. 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2. 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 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 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 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 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 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的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 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 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 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

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

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

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大大小小也写作,投稿了不少SCI期刊,这一过程中和编辑审稿人打交道也受益匪浅,自己也得到机会被不少SCI期刊邀请为审稿人。

这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一下如何提高选投SCI期刊命中率和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的技巧.首先,多读文献是关键。

套用中国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博士期间读了不下大几百篇文献,其中1,2百高水平的文章尤其是CNS (Cell, Nature, Science)上的要精读,记下读书笔记。

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路线,技术方法,结果分析,一一解析,最后总结文章的创新点,为何能发,从中那些可以值得学习借鉴。

并要求自己用1,2句话并尽可能用一个model图概括该文特色,也就是take home message. 记到本子上,下次看是一目了然,提纲挈领,便于记忆。

事实上,自今年2010年起,Cell开始要求每篇发表的论文作者提供一个graphical abstract,勾勒出该文的要点,以便读者一目了然领会文章的贡献和意义,也正是出于此意。

选刊,看自己的研究结果意义和本领域哪些杂志所发文章处于类似的水准。

如果经常看文章,这点不难,没事就浏览一下本领域的每个杂志的要目table of contents, 感兴趣的title就点击看看摘要,大概就对自己的文章水平略知一二了。

自己做的博士课题做出了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新发现,觉得投Nature Cell Biology(18分),Genes Development(15分)一档的杂志比较有戏,自己很快根据NCB要求并精读两篇NCB范文写了初稿,给导师修稿后就投到NCB。

得到评审意见是要补充新数据,我们补充了一些,但是有些数据无法很快补充,针对所研究蛋白的抗体很不容易制备,我们在response信进行了辩解,二稿投出后莫名其妙被编辑直接拒绝了,并没有送一审专家们再审。

在投GD之前,我们决定冲冲Science,同时尝试一些新试验以替代必须要有抗体才能进行的试验。

SCI投稿技巧

SCI投稿技巧

一.SCI论文,并没有想像中的难写1.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

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2.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

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

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

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

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

3.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

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

4.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5.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比如美捷登)把关,提高成功率。

二.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

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哪怕是Lancet, NEJM,JAMA等都不妨一试。

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及少数直接收稿)。

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1-2个月。

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要知道,给这则杂志审稿的全非等闲之辈。

他们在一针见血提出里文章的“软肋”的同时,往往会提出许多改进论文的良好建议。

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

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ISI Web of Knowledge 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

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及年发表量等选择。

进入杂志网站并参考其目录和发表的文章均有助于会杂志的选择。

三.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3-4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

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

如果你推荐的审稿人太忙或者太“牛”,他们根本不会理睬一般杂志的邀请,你的文章就可能不能及时找到审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刚收到一篇SCI杂志的文章让评审,结果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这几年我已陆续评审了18篇SCI稿件,涉及聚合物、环境治理等领域,共8个杂志。

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美国、加拿大、土耳其、马来西亚、埃及、突尼斯等许多国家,稿件水平可谓参差不齐,下面谈一点我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1。

英语应用水平。

总体来看,欧美的英文写作水平明显要高于其它地区,亚洲的写作水平最差。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评审美国作者的稿件,明显感觉英文写地很地道(甚至地道地很多地方的写作手法我从未见过,当然这也可能理解,毕竟英语是人家母语),而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人写的文章总让人感觉很汉语化,读起来生硬,不连贯,每个部分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显得很分离不融合。

当然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弱势,我想只有多练才能提高,没有捷径可走。

2。

文章的创新性。

其实如果你搞过科研已有一定年头,你知道一篇文章要有完全的创新性是不太可能的。

但现在的SCI杂志原则上要求能发表的文章必须是有创新性的,但以我的经验来看,很多基本没什么创新性的东西照样能发表在比较好的杂志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会写,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会哄骗评审人上当,一个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他再做一遍(当然不是完全一样的材料和实验条件),照样可以写出一篇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让你读后即使明知缺乏创新性但仍不忍拒绝的稿件来。

这其实就是一种能力。

我发现我所评审的稿件中,有一些较为相似的领域,有的作者写得很有层次感和逻辑性;而有的作者写的很简单。

3。

文章的完整性。

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IDEA,但是由于你研究内容的完整性不够,也会给评审人很不好的印象。

第一感觉就是你研究做的不系统,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考察,进而会怀疑你所得结论的真实性。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个工作尽量要做系统全面,写文章的时候当然没必要把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写进去,但是一些在类似论文中常出现的考察内容还应该尽可能包括,我们反对文章写得太长,但相较于太短的文章而言,文章内容多一些更好,至少能让评审人感觉你确实做了较为系统的工作。

评审人大不了让你修改时删掉一些内容(至少你有可删的),如果太少就麻烦了。

4。

文章的书写细节。

这一点是很多投稿人不怎么重视的,但在我看来非常重要。

说严重点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你这篇文章是否能录用。

如果说语法错误还是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常用单词的拼写错误是绝对让我无法容忍的。

至少在我看来你这个人是很不严谨认真的,连这么简单的词都能拼错,只能说明你没有把这篇文章的写作当回事。

既然你都不把自己的文章当回事,我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呢?比如我最近刚评审了一篇文章,实验部分本来是要说材料在60摄氏度烘干。

结果我看了半天也没发现60后面的那个温度符号(晕死!)。

另外,我发现很多稿件中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也经常不统一,比如公式中的符号是斜体的,可到了讨论中又变成正体的了,让人感觉很无奈!这些都能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很不严肃的科学态度。

如果一旦让评审人产生了这种感觉,那你的这篇文章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最科学的选择期刊发表你的文章的方法是根据你的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定,我不想在此方面赘述,因为学科各不相同,期刊浩如烟海,实在无法总结出有用的东西。

其实,实验工作结束,写文章之前,你就应该规划你的文章的去向,当然有许多牛人在计划实验之前就定下了文章的去向,也就是说这些文章是为特定的期刊“量身定做”的,当然录用几率非常之高!然而,对于新人们,比如我自己,多数情况下是先做了一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课题,做完了实验才想着如何介绍给大家。

因此,在你平时看文献的时候,最好对本学科的期刊有所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也许对你将来投文章有很大帮助。

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在投文章时关注,这些比较容易做到,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因此推荐给新人们:1、期刊的兴趣:不同的期刊尽管有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发表文章的领域,但是你只要认真的看三五期你就会发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还是有偏好的,这往往是受到期编辑部人员背景的影响,也就说这方面会受到期刊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副主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JACS对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文章还是比较推崇的,后来一直到07年前有机化学领衔主演,近期纳米材料也有了一席之地。

前面与Bard很有关系,中间时期与主编副主编中众多的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学者一定有牵扯,现在结构的调整导致目前的结果!如果你的文章华而不实,请投letters,如果你的文章理论基础扎实,或者实际应用面面俱到,请投full paper。

一般你的文章已经具备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的水平,那就不用为慢而苦恼,因为这些期刊为了自己的声誉而不会拖无名小辈的文章,要么直接拒回,要么一切正常进行,多数在2个月以内会有结果。

2、期刊的刊载能力: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一些急需文章的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

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

如何确定一个期刊是否处于这种状态不是很难,首先可以关注它的近几年的IF,如何在2-3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小心了。

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由于它为了保住IF不快速的下滑,不能增加期数和每期的文章量,能做就是大幅度超前出版!由于它的不错的IF 和较低的拒稿率,已经吸引了很多专业的作者投稿,那么,编辑们实际上能做的只剩下故意拖延稿件的处理进程,往往一个月左右才指派到副主编,三五个月才整理审稿意见,修改稿没有限定提交截止日期等等!目前Food Chemistry就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出到12月份了,还有260多篇在线。

不过这样的期刊还是容易中的,前提是你很乐意和它们耗时间!如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就是如此。

有些期刊的相关信息十分隐蔽,因为很多稿件即使录用了也在编辑部不在线,在线的少量文章是将要正式出版已经校样的稿件,但是你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收稿日期和正式出版日期进行计算!隐蔽性最大的是一些经常要求作者resubmission的期刊,其实标注的审稿日期之前已经折腾了作者们半年甚至一年!对于这样的期刊,唯一的办法是问问身边的其它有经验的人。

3、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周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因此未投稿之前,新虫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你意向中的期刊对审稿人是怎样要求的。

如果期刊的邀请审稿信希望受邀请者3-5天决定能否审稿,如果20天左右返回审稿意见,如果拒稿最好在10天以内返回意见的,应该是负责任的不错的期刊,因此虫友受到如此的邀请,不妨拿出来共享一下。

如ACS、RSC和Elsevier的部分期刊(如BB和EC等)都要求2-3天决定是否接受邀请,2 week返还审稿意见。

而如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半个月过去了还在提醒审稿人是否准备审稿!4、明珠暗投:有些人做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不算优秀,如果换个角度去写文章,投到其它领域的期刊,说不定就是一个香饽饽!例如,你是搞物理的,有很好的物理计算模型和功底,不妨选择一个化学或生物模型应用,投化学或生物类期刊,往往又快又好。

现在做纳米材料的经常将材料合成以后简单应用投给分析化学的期刊,因为他们的材料做的漂亮,表征的详细,反而比做纯分析的更具优势!如果你做无机材料的,研究材料对生物相关物质的催化、分离或检测,投给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期刊应该是不错的选择!5、研究Editorial Board:许多期刊的风格主要源于主编,其它顾问编委甚至副主编都是名誉上的配角,因此这样的期刊你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

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登录他所在机构的个人主页,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看他的group有没有专职助手!有的已经明确指出该助手就是为了他的期刊服务的,如:Electroanalysis 的主编J. Wang和Electrochem. Commun.的主编R.G. Compton。

那么投这样的杂志,最起码你的稿件处理进程是非常正常的。

有些期刊是副主编负责制,而且投稿时需要推荐,那么在投稿和Cover Letter中选择推荐副主编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虫友认为不应该选择中国和日本籍的,我不这么认为,凡事须区别对待。

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投的是本学科主流国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你完全可以故意选择他们,因为他们感觉能做到重要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很不容易,工作一般很卖力,而且,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一般是工作狂,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和日本牛人,晚上和周末是不休息的!不过,如果你的文章存在某方面的硬伤,那么精选副主编要权衡他的学术和工作效率,两者取得平衡。

比如你的基本理论不扎实,文章的亮点是方法新,获得的结果好,那么你千万不要推荐给那些经常发表6 pages以上article的专业副主编,最好选对你的方向稍微擦边的其它学科的人负责你的文章。

相反,如果你的工作的核心是细致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经常指导他们的学生们做类似工作的编辑们!总之,期刊的编辑部不会经常变化,而投稿人选择的期刊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最终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你的文章。

6、精选Reviewer:有人认为推荐审稿人只是投稿的一个环节,编辑不会用你推荐的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多数期刊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你推荐的审稿人的,只要你推荐的审稿人满足一定条件,这种几率就更大。

因此,你投稿时不要胡乱的在你要投的期刊上拷贝审稿人,要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推荐。

有竞争力的期刊编辑一般参考你推荐的审稿人按专业接近程度送审,因此推荐的审稿人曾经在你投送的期刊发表过文章,编辑就更容易根据他注册时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不过如果你提供的人是该专业小有名气的学者,即使他没有投过该期刊,编辑也是容易评价的,因为地球是很小的!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同时,推荐审稿人应考虑以下几点:(1)方向接近;(2)水平不要过于悬殊,因为如果你投的期刊在你的研究领域非常一般,而你的学术出身又不是很耀眼,特别牛气的人很可能拒审,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所谓牛人;(3)核实通讯e-mail,因为有些文章上的地址是学生用自己的信箱而以老板为名(中国最常见,国外不允许)通讯的,有时学生毕业甚至未毕业都基本不Check此信箱了;(2)、(3)经常导致审稿周期的延长!(4)你和你老板的学术圈子:多数做学问的还能客观公正,但是有些老板树敌较多,喜欢到处攻击,或者做各种评审过于刻薄,你不得不注意回避那些有积怨的group。

(5)审稿人的背景:第5大点选择编辑的方法在此也有用处,而且选择审稿人的空间相对更加广阔,因此可考虑的因素可以更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