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

”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

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

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

(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

(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

(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

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

(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

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

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

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

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

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

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
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接(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

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

打破文、理、法三科界限,变科为系,取消学长制,改设系主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组织各种学术团体,开设各种学术讲座,鼓励学生专精与博涉相结合。

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是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的教育主张.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

按照尚自然、展个性原则的要求,他特别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学,尤其是要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以及学习欧美新教育思想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

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2、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这是蔡元培针对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违反自然,压抑、禁铟、束缚个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张。

教育是人们寻求解放、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

个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既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

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个人的自由都有着“独立向善”的价值,它不需要别的任何价值来证明。

也就是说,并不因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条件,也不是因为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条件,个人自由、个人发展才有了价值,个人自由、个人发展其本身就是目的,有着自足的价值。

所有个人的独特主体性的正常健康发展或自由发展,会给人类集体的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发展,提供最丰富生动的动力和源泉,在每个人的这种发展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的人生将会获得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当自由的权力成为每个个体的实际权力(特别是思想的自由),自由才不会是空洞的概念。

一个社会只有以个人为本位、为目的,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提供最佳条件,这个社会才能在整体上大踏步地前进。

3、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元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是教育独立。

所谓教育独立是指教育超然于政党、超然于教会,主张教育脱离政党、脱离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家办理。

这一思想是当时在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独立思潮中最具积极意义的主张。

这一主张对于弘扬教育的内在价值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教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其主要思想为: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大学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学科的设置应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实行教授治校。

大学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无疑是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

蔡元培主张思想学术自由,这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造就个性丰富、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他在执掌北大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大学任教,是思想自由的普遍原则,也是大学的特色所在。

良好的教育注定不会因噎废食,因为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在我们之中,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中,终究是好的多,坏的少”,人类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内在冲动永存于我们的血脉之中。

基于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

蔡元培先生那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教育主张,不难得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也就是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极力倡导教育必须“尚自然”与“展个性”,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崇尚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这对于我们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