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特写与全景镜头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的特写与全景镜头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挖掘的过程。

观察,用镜头来解释就是全景镜头;发现是特写镜头;挖掘是全景与特写的交叉运用。

关键名词:特写全景长镜头
特写镜头、全景镜头在纪录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在这里,我是从前期拍摄角度来阐述我的观点。

对于一个拍摄者来讲,取材的过程是一个视觉的冲击和内心的感动的过程,这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尤为重要。

它相当于一条引导线,视觉冲击好比特写,给人一种亲近感;内心冲动就是全景,呈现给人客观的氛围。

特写镜头在纪录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特写close-up
在《电影大百科全书》中这样写到:
“电影中拍摄人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视距最近的镜头。

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由于视距短近,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放大,因此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像,得到强调的效果。

电影中的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它既可通过眼睛的顾盼、眉梢的颤动以及各种细微的动作和情绪的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灵,也可把原来不易看清或容易忽视的细小东西加以突出,赋予生命,或借此刻画人物、烘托气氛,或用来介绍人物、时间、地点的特征。

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比较短促,运用得当能使观众在时间、视觉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应。

特别是当它与其他景别镜头结合起来,通过长短、远近、强弱的变化时,能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节奏效果。

电影特写镜头是由美国早期电影导演D。

W。

格里菲斯开始运用的。


(1)特写镜头对细节描述的直观生动
写散文、小说的时候,作者可以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某一部分,诸如眼睛、眉毛、鼻子、嘴、手、脚等,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读者通过这个“特写镜头”,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赵树理在《套不住的手》中,对陈秉正的“手”就写了一个特写镜头:
有一次休息的时候,陈秉正叫王新春上去吸烟。

陈秉正是用火镰子打火的,王新春说:“烧一堆柴火吸着多痛快!”一个新参加学习的中学生听说,忙帮他们就近拣柴,却找不着什么东西,只拣了二寸来长两段干树枝。

王新春笑了笑说:“不用找!你陈家爷爷有柴!”那个学生看了看,没有看到什么柴。

陈秉正老人也说了个“有柴”,不慌不忙放下火镰子,连看也不看,用两只手在身边左右的土里抓了一阵,不知道是些什么树皮皮,禾根根抓了两大把;王新春老人擦着洋火点着,陈老人就又抓了两把盖在上面。

那个学生看了说:“这个办法倒不错!”说着自己就也去抓。

陈老人说:“慢慢!你可不要抓!”可是这一拦拦得慢了点,那个学生的中指已经被什么东西刺破了,马上缩回手去。

王新春说:“你这孩子是什么手,他是什么手,他的手像铁耙一样,什么刺针蒺藜都刺不破它!”那个学生一边揉着自己的中指,一边看着陈老人的手,只见那两只手确实和一般人的手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就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起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作者在这里对陈秉正老人的手用了一个“特写镜头”。

这是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这是一双劳动的手。

他的手为什么能这样坚硬,连“棘针蒺藜”都刺不破?他的手为什么会长成这样一个形状,“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这是他长期劳动的结果。

这又是一双套不住的手,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

作者通过对这双与众不同的手的描写,反映了陈秉正老人过去的劳动经历,表现了他勤劳朴实的品质。

特写镜头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直接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细节的描述。

运用特写镜头,要有的放矢,要找得准。

“特写镜头”必须选择能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主题的最关键部分。

让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这要求拍摄时一定要抓住有说服力的画面,必须给自己的眼睛一个冲动,或者说保持自己最原始的感觉、敏锐度,抓住这个敏锐度走下去,你就会到达对细节的强调。

(2)特写镜头对细节描述的重点强调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

有了细节,可以使摄影主题深化,并且更生动形象。

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申抓取的,是依靠‘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

这种细节,不一定带有强烈的戏剧性、故事性,它常常是通过编辑、记者细心观察,抓住了拍摄对象具有鲜明特征和个性的典型行为、动作、表情,或者以物状人,从“物”上面追踪、探索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踪迹(纪录片《周总理的办公室》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这种细节,常常不需要太泛的铺陈或过
分的雕琢,而仅仅依靠一两个细腻的特写、近景即可奏效。

”它最后一句话是针对后期制作来说的。

后期制作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前期拍摄中一定要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怎样达到细腻?我觉得拍摄时一定要特意强调细节,尤其是纪录片,不会再有第二次拍摄,补拍就不够真实。

所以,要充分用镜头描述细节,只有你沉浸在细节中,你才会走进细节,你的思维才能达到捕捉的敏捷度,得到最朴实的资料。

否则,你只是形式的从原则上,从构图或者其他基本原理的习惯思维拍摄,你的思路没有打开,被理论被原则束缚了感情的冲动,没有了去感受的感染力,镜头画面就仅仅是一般的画面,仅是形式上的东西。

你是理性的观众更会理性,何况并没有真实处在现实的环境中。

在这里不得不提道鲍特的《盗窃狂》。

他在这部影片结尾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特写:法官被蒙住了眼睛,手里拿着天平,一头放的是一袋金子,另一头放的是一个面包。

放黄金的一头往下沉。

接着蒙眼睛的布掉下来了,我们看到法官只有一只眼睛,贪婪的盯着金子。

他有力的批判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我的作业中还有一个外国姑娘的镜头,这个可爱的姑娘驻足于人群之中,使我得以便利的抓拍了她丰富生动的表情。

它相当的可爱,一手拿一个大大的风车,一手抓一把烤串,你再看她狼狈的吃相,更让人忍俊不禁,感叹生活的魅力。

在这里,我并没有把镜头直接卡在这个姑娘身上,相反,是镜头中的她一步一步脱颖而出,将我的思维从“外国友人”这个概括的名词中解脱出来,转移到更真切的生活现实中来。

从而,更强调了生活的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