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镜头语言简析

合集下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第一集 脚步》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第一集 脚步》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开头的第一集很巧妙的将《脚步》作为了标题,在其后更是顺利引出了“哪里有人旅行过的踪迹,哪儿就有灶火”这一人和食物的关系的主题。

这个主题不仅与食物联系紧密而且具有极大的可延展性,在介绍食物这个主题之余更能介绍许多不同地方的风俗与各地人的生活状况。

整个节目的介绍过程是环环相扣并且极具逻辑性的,一开始通过介绍西藏林芝爱吃甜食的当地人获取蜂蜜的方式,引出追逐花期重装上路的养蜂人老谭的四川路菜,又从重装上路这个点着手,讲到轻装上阵与机械做最后斗争的秦岭“麦客”的小麦。

而后又通过大山与海洋的食物运输,分别讲了渔民杨世橹的海产品与大山居民的稀有的美味花菇。

然后再从前两者的家庭出发,述说了为自己女儿学习捕捉“望潮”与“跳跳鱼”技术的父亲的事迹与美食。

最后回归主题,从山东煎饼文化千姿百态变化,道出食物自主的衍变离不开人类的迁徙的主题,并由此提出“古早味”的概念,从而重新点题并在食物随着人类的步履衍变的关系的主题之上再次对中心进行升华,认为总有种不变的味道指引人们认清明天的走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除了严密的逻辑之外,我们也不难发现《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平凡的家庭或者质朴的人的经历支撑着,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故事,这使得这部纪录片中每一道被介绍过的美食还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就好比为爱吃的“跳跳鱼”的女儿特地学习“跳跳鱼”独特捕捉方式的父亲的父爱;追逐花期的惧内养蜂人和为丈夫亲手做“路菜”妻子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以及最后一群为了生计与机械做最后抗争的“麦客”无奈。

纪录片将他们的故事悉数融入一道道美食中,贯穿整个主题里。

不仅让人们对每道美食印象深刻,还让整个纪录片对于主题的把握更加深刻。

纪录片中,每一个故事都是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细节。

就切入点而言,十分贴近生活,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为了给人加强这种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生活气息的感觉,整个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选择了朴实的风格,放大了细节、整合了画面,为观众补充了不少的信息,虽然通篇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就《舌尖山的中国》而言,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言语更能使人舒适,与主题相呼应。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镜头语言的魅力《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分为7集,分别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选材、食物的转换、食物的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人与食物之间的深厚的情感。

该记录片一经播出便广受关注,备受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有益于首次使用的高清的摄录设备,精良的制作团队,优美如画的风景,垂涎欲滴的诱人食物,更是离不开后期剪辑中严谨的叙事结构,精致的画面编辑辑。

《自然的馈赠》,是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集,本集叙述了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与母亲,浙江的挖笋的老包与福建制作酸笋的阿亮夫妻,制作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湖北嘉鱼县湖面上挖藕的圣武兄弟俩,查干湖捕鱼的石把头,海南远洋捕捞队的林红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本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

通过对本集《自然的馈赠》中镜头语言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赏析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丰富的镜头语言本片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出一部用光讲究、机位多变、录音到位的美食纪录片。

本片中大量的延时摄影、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艺术特色之一,体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特性。

1、全景延时摄影镜头大量运用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常用全景用以交代环境,但长时间的固定全景镜头略显枯燥,在本片中全景与延时镜头的结合运用是一大亮点,不仅能够交代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能够将时间的飞速流逝,万物的悄然变幻灵动的表现出来,画面看起来也更具观赏性。

从本片的开场,用全景延时摄影镜头,白云飘过的高原、光影变幻的山林、平静如水的湖泊、和浪花拍打的海岸线,这一组全景镜头,对应了解说词中的中国的地貌特点丰富多样,明确了本集中自然的馈赠地理背景,时间的变幻也都尽在其中。

在单珍卓玛采集松茸的段落,第一个镜头是固定的全景,巍峨的山上白云流淌山脉,山下是被雪山环抱的寂静的县城,第二个镜头摇镜头,从平视的原始森林向上摇,显示了森林的树木高大密集,第三个镜头是固定镜头,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的全景,第四个镜头是空镜头白云的翻滚,4个镜头就清楚的交代了云南香格里拉的地貌环境。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_从_舌尖上的中国_看民俗纪录片的中..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_从_舌尖上的中国_看民俗纪录片的中..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民俗纪录片的中国文化传播肖珉[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是一部以食物为主线,讲述中国人生活状态和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其中展现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和意象为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靠的借鉴意见。

本文通过分析《舌尖》的中国化叙事背景及意象,重点阐述了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的中国元素展现,并对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民俗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 关键词 ]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意象;跨文化纪录片是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早期以政治宣传为根本要务的《英雄的信阳人民》到现在多元价值交织下的《故宫》,正在探索中向前进步。

在 21 世纪的今天,中国以一个华丽的转型融入到世界一体化进程当中,在多元化的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如何展现一个拥有 5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风范,弘扬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习俗,是中国纪录片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直接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2012 年第一季,2014 年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化叙事手法为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民俗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参考。

面前,根据喜好夹菜、敬酒、劝菜,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相互尊敬、礼让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

所以以美食作为宣传中国文化的切入口,对于爱吃的中国人来说本身就是“讨巧”的做法。

《舌尖》镜头切换和入画方式普遍采用了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典型手法——“泼墨”,节目中涉及的人物、食材、食物、自然景观运用“重叠”和“变色”的方式紧密地拼接起来,第一季片头“用筷子夹住的腊肉山水水墨画”,第二季在筷子上流转的面条,用中国化的美食串联起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难怪不少观众在深夜看完节目后表示“忍住口水,留下泪水”。

3.“乡情”体现为文化传播内核中国人讲求“饮水思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仅仅意味着补充生命延续所必须的各类元素,可以说,这其中连接和维系的是各类感情,也是中国人关于故乡和家庭的集体回忆,是中国人丢不掉的“乡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的文化研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的文化研究

当下社会与文化转型期,全球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使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体面貌和创作风格也随之变化。

由张同道与胡智峰领导的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撰写的报告提出:《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开启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工业型模式,将纪录片分为宣教型、审美型和工业型纪录片,而工业化、模式化的制作方式正是大众文化的特征,由此可见,《舌尖》这类记录片的诞生、萌芽和发展是中国纪录片与公众建立全新密切关系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对这种社会文化语境转向的回应。

本文试在当下对纪录片的认识高度与关于《舌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产生其的全球化、大众化、消费化的社会语境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文化表征与深层内涵,尤其抓住两个题材:饮食与乡土中国。

本文试从味觉记忆与饮食文化的创新表现,历史•乡土•人性的叙事文化,都市书写与乡土中国的对比,多元•情感•诗性的审美文化,理性•宽容•超越的批判文化五个方面来进行《舌尖》的文化研究,分析其创作理念、题材选择、视听语言、叙事策略和审美表现是如何将大众文化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相结合,如何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展现出历史、记忆、礼仪、家风、民俗等系统的文化环境,如何进行乡土中国的凝眸和书写,如何通过乡村与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的传承与发展,实现纪录片的诗意回归与审美超越。

进而探讨《舌尖》是如何通过借鉴海德格尔哲学、沈从文抒情哲学等重新发现东方,发现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和未来的精神原点,构筑情感慰藉和人性关怀的诗意世界,创建新的文化启示录,成为启发文明自觉和主体建构的文明镜像,为纪录片,尤其是大众文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文化范式。

关键词:饮食文化;乡土中国;多元对话;文化自觉;人文创设(一)研究背景——社会文化语境分析随着全球化多元思潮的涌入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冲击着旧有的社会经济生活、伦理生态和道德观念,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与此同时,文化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作者:刘悦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2012年5月14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开播,在收视上全面飘红,超过CCTV1之前同时间段电视剧收视30%。

它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分别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蕴含在中华美食背后的价值观,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我国首部高端饮食文化纪录片。

本文拟从叙事语言的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该片备受受众追捧的原因。

“纪录片从来就不是艺术,从来就不以唯美和观赏为目的,它有着明确的认知价值,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目的性”。

纪录片最直达人心的东西是内容,要分析纪录片的内容制作就需分析其镜头语言的运用,因此,纪录片的叙事语言也需要通过镜头语言来完成。

1 叙事语言的分析1.1 特写镜头:表达细腻真实的情感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这既是该片纪实性的需要,同时也传达出了导演的美学思考和感情倾向。

《舌尖上的中国》中较多的运用特写镜头,首先是对于各种关食和食材的特写,这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相关,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必然要通过刻意地放大食物来展现其特色,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

另外是对于片中人物的特写,导演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些勤劳的劳动者的敬意,或许正是有了他们的汗水,我们才一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1.2 空镜头:书写艺术的情感空镜头(scenery shot)义称“景物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打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不、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一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泣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荧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便大量运用了空镜头。

《舌尖上的中国》既是一部表现美食类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展示我们祖国辽阔大地卜丰富多彩的白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纪录片,因此在片中创作者往往会用到一些富有地域色彩的景物镜头用以转场或者介绍环境交代空间。

撩动心神的影音魅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艺术分析 ;2100

撩动心神的影音魅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艺术分析 ;2100

撩动心神的影音魅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艺术分析摘要:纪录片一直是我国较为难以突破的一个领域,不受观众的青睐,而《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纪录片领域中一颗闪亮的新星,打破我国常规的纪录片形式,突破刻板、述说式的纪录片印象,为我国的纪录片走向指出一条阳光大道。

关键词:撩动心神的影音魅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技术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居高不下,拥有撩动心神的魅惑能力,究其根本就是其所特有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特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改传统纪录片形式,加入强烈的空间感叙述方式,将镜头转换灵活应用,以故事的形式体现出纪录片所表达的内容,整体的播放有层次感,表达清晰分明,具有相应的感情色彩,这些特点都致使《舌尖上的中国》更具魅力,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生动有趣,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所特有的艺术形式。

1.魅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艺术分析《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的魅力在于所记录的每一种美食都具有地方特色、具有代表性,并且其背后都参杂着或美好、或悲伤、或平淡的故事,致使各种美食的意义更为饱满生动,并且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能够了解中国的各地方美食,能够了解各地方习俗口味,能够实际的增长知识,《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较为深刻,因此,具有探讨意义,需要对其的艺术特点形式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获知其成功的秘诀以及其的精髓所在,能够为我国的纪录片发展提供良好的价值基础[1]。

1.1镜头艺术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在镜头处理过程中较为讲求镜头的远近变化以及镜头的含义,这是传统纪录片所忽略的部分,《舌尖上的中国》在镜头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借鉴电影拍摄方式,将镜头的变化设计进行构造,具体构造方式就是镜头由整体到局部,用变化的镜头将美食的拍摄地、美食的内容进行整体展示,在由美食的放大以及食客的表情将美食的美味以及美食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与味觉体验完美结合,凸显美食之美,味美、形美,在运用一些穿插式的渲染镜头将整体的艺术提升到新的层次,让观众能够享受到视觉盛宴,同时运用不同角度镜头,不同环境镜头的切换将当地的特色风俗美食的来源故事逐一展现,体现纪录片的整体感以及逻辑感,给人一种故事形式的开展方式,引人入胜[2]。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2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2

《舌尖上的中国》用影像纪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普通劳动者顺应自然,依靠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断融合的自然关系,同时也让现代文明中生活的都市人对其迥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

《舌尖》以纪录片这种生动、平实、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向观众介绍美食和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在利用镜头传达着生态保护的观念,对唤起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建立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舌尖背后的人文情怀《舌尖》之所以会不同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并且伴随着每集的播出都会引发大量的话题性谈论,是因为这部美食纪录片在解读美食、记录美食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才会引发社会各界对其文化魅力、自然饮食习惯以及故土乡愁的持续热议。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美食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所选取的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当地人日常的生活,而与以往美食节目中出现的“烹饪大师”与“美食专家”的专业客观的讲解不同,《舌尖》出现的更多的是平凡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一)思乡情怀的中国人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落叶归根”“家和万事兴”。

在古代一直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中国文化一直赋予人们安土乐天的心理以及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凡是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1]。

《舌尖》将美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中华文化之悠久、乡愁之厚重,通过用“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家常菜”、“家乡的味道”使得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及文化认同感。

“无论天南地北,只要属于家庭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团聚在餐桌周围,感受着血缘亲情的凝聚。

”在重视家庭观念的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是能比和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

在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留守儿童李建英和他的哥哥最开心的就是和外出打工归来的父母一起做稻花鱼,一起吃个简单的团圆饭。

无独有偶,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便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家常。

中外美食纪录片叙事策略对比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食物远征·用火篇》为例

中外美食纪录片叙事策略对比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食物远征·用火篇》为例
中国美食纪录片叙事主体在于“人”,注重情感的 表达与释放。中国纪录片导演善于从食物入手,挖掘 美食背后的人与故事,探求食物的本质和真谛。在向 世界宣传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展现中国人民对 于食物的热爱、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中 国美食类纪录片总是体现出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脚步》一集讲述了贵州雷山 桥港村苗族留守儿童李建英的故事。导演从“糯米稻 花鱼”和“雷山鱼酱”两种当地美食入手,通过对稻 花鱼的捕捉展现了李建英与半年未见的父母之间短暂 的欢乐时光,用一罐饱含家乡味道的雷山鱼酱表达孩 子对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的思念。在这个位于贵州省 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中,许多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缺
纪录片广角
中外美食纪录片叙事策略对比研究
— ——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食物远征·用火篇》为例
赵一鸣
摘要院“民以食为天”,人类探索食物的历史源远流长。很多时候,食物不仅仅为了饱腹,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 域文化和思想传承。基于中西方饮食文化与价值理念的差异,二者在美食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上也略有不同。中式 的人文情感与西方的自然简朴给予受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未来中国美食类纪录片要与时俱进,取长补短,增强自身 传播力。
非线性手法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单线、有序的模 式。三个案件的时间跨度虽然长达十年,但是跨时空 的调度、流畅的剪辑、无缝衔接式的转场,使三条线 索相互交织牵引,共同指向一个主题— — —揭开沉默的 真相,唤起迟到的正义,除了使剧情更具有张力、引 人入胜,也更加符合当下场景化、碎片化传播的特征。
《沉默的真相》通过反传统式主人公形象的建构、 能指与所指撕裂的反讽、去中心化和非线性的超文本 叙事,展现了网剧解构传统、去中心、多元化的后现 代特征,体现了后现代思维模式、表达策略、批判策 略、审美风尚,是一部成功的网络自制剧,也是一部 优秀的后现代电影。上述的叙事特征也可以看作该剧 在众多网剧中突出重围、引爆网络的原因。在如此快 节奏的时代,观众的时间精力异常宝贵,如何在有限 的篇幅里快速抓住观众眼球,紧凑高效地讲好一个故 事 就 变 得 尤 为 重 要 ,《沉 默 的 真 相》不 失 为 一 个 借 鉴 样 本。然而,它在制作上也有不少被观众吐槽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国2》的后期剪辑制作分析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2》的后期剪辑制作分析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2》的后期剪辑制作分析论文《舌尖上的中国2》的后期剪辑制作分析论文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创造了惊人的收视成绩,不但引发了许多有关"舌尖"的相关话题,也吸引了更多受众关注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

时隔两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登陆荧屏,从2014年4月18日起每周五晚播出一集,题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的纪录片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在时长为50分钟的时间里探讨国人对饮食的深厚情感。

在当下的电视节目之中,《舌尖上的中国2》堪称收视最火的节目之一。

一直以来,周五晚间是各大综艺娱乐节目的竞争时间,而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以来,很多观众选择在周五晚间守候收看这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首播的收视热度就超越了同时段的综艺节目,以2.481%的收视率力压多档节目拿下同时段的收视冠军,有关"舌尖"话题的关注度一点也不输热播的电视剧。

《舌尖上的中国2》之所以能够延续第一季的收视热潮,与其精良的制作有关。

节目制作单位除了在摄制方面花费了极大的精力选择和拍摄内容,在后期剪辑制作方面也对每集节目精心构思,平均每集约50分钟的时长里播出的镜头有1400多个,这些镜头是经过大量拍摄、筛选之后的精华,而纪录片平均拍摄素材和成片的剪辑比例为150:1.精细的剪辑让《舌尖上的中国2》每集节目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感觉,虽然整部纪录片的主题和立意较为明确,都在讲述食物和人们的生活,但每集的风格却各有千秋。

总体来看,《舌尖上的中国2》在后期制作上不仅配乐和解说的风格延续,画面也做到了行云流水、风格独特,很好地实现了纪录片的艺术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后期剪辑制作将直接影响最后呈现出的节目效果,对纪录片的制作至关重要。

一、叙事结构流畅《舌尖上的中国2》每集都会讲述多个故事,叙事结构的清晰流畅是实现纪录片艺术性的基础。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和作用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和作用

声屏世界2023/9文艺直通车纪录片之旅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和作用阴李得铭摘要:以纪实为主要创作原则、以真实人物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通过画面、音乐、音响和解说词等视听元素来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仅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内涵,还有助于受众对画面的理解,升华作品的主题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解说词可以更加明确地表现创作者的表达意图,丰富作品的叙事。

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创作经历与相关研究理论,探析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和作用,以期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叙事功能情感表达在影视美学中,以纪实为主要创作原则的纪录片,需要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语言来记录表现对象。

近年来随着《人生一串》《风味人间》等优秀纪录片作品的出现,将普罗大众的视线聚焦于传统饮食文化之上,既实现了真实客观的内容核心,又在解说语言上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记录式的解说风格,采用多元化的、符合当下时代语境的热词用语,营造出一场视听文化盛宴。

纪录片中声音的运用让作品从“冷冰冰地说话”迈向了更加积极的表述方式,成为一种更加直观有趣的艺术形式。

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就是有声电影发展中诞生出来的元素,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与表情功能。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纪录片的基本模式就是“画面+解说”的结合,而画面发挥着较强的表现作用,解说词往往充当着辅助画面叙事的角色。

如今,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完善,多部美食纪录片在新媒体领域中不断爆火,引发了更多关注。

碎片化、扁平化作为新媒体领域的两大特点,也同样影响到纪录片的发展,人们不再只关注于画面的精美,更加注重解说词对于画面内容本身不同的解读与内涵。

纪录片种类繁多,但是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纪录片,解说词作为一种传递情感、烘托氛围的重要元素,既可以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又可以提升影片的质量。

在承担完善叙事、抒情表意、解释说明、转场过渡以及对纪录片人文价值提炼升华等方面,优质的解说词可以实现纪录片在艺术领域的深化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脚步》【精选资料】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脚步》【精选资料】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解说词(2014-04-21)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

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

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

天麻和灵芝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它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

弟弟就要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

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

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这里。

白马占堆努力搜寻几天前发现的蜂巢。

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

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它冒险。

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

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和大树相连。

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

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过后,白马爬得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

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三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

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

野蜂并不怕人。

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真是又好吃又营养。

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

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

蜂蜜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

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调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它糖类无法替代。

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而言,要爬10层楼的高度。

而对对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

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

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作者:范雨来来源:《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年第01期纪录片是一种视觉感官上的艺术,是一种用形象叙述事实、用纪实抒发情感的表现形式。

如果说导演是用镜头写作的作家,那么摄影师则是写作的具体执行者,通过摄影师拍摄的镜头画面,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其根本的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所以,镜头语言的运用则成为受众与纪录作品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镜头语言的交替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了强烈的即视感。

其中,在长镜头的使用上,以现场的纪录配以播音员厚实而淳朴的声音以及主人公的同期声,传递出纪录片最为真实的画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在讲述关于叶茂荣兄弟俩采莲的过程运用到长镜头,以比较长的时间详细拍摄了采莲的辛苦劳作,通过长镜头的运用更好地表达出叶氏兄弟以采莲养家糊口的艰辛。

该片是以美食为主题,纪录的场景都是日常制作美食的画面,没有像影视般那样剧烈的情节冲突,用长镜头叙事替代情节设计,如此,还原了生活的原貌,观众的视觉感受到的也不只是平铺直叙,还有除了美食之外的丰富情感。

与长镜头拍摄手法相比,短镜头则显得短小精悍,信息的流动速度较快,传达的内容比较丰富,富于冲击力。

《舌尖上的中国》既要阐述人物与美食之间的联系,又要讲述美食的制作流程,因此短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一大特点,每一个画面基本上都是时隔3秒钟则立即切换画面,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到更多、更大的信息量。

加上与小景深镜头配合运用,使纪录片在表现食物的时候更具有唯美性。

例如第二季中第二集浙江临安的村民高宝良挖竹笋的场景,镜头虚化了背景,只凸显出竹笋的外表形态,随即将画面切换到竹笋在高级餐厅的制作流程,让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中,空镜头的巧妙运用也是恰到好处,一方面交代了纪录背景,另一方面也突出故事氛围,可以说是让全篇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不仅不会让视觉效果显得空荡,反而在表达出来的时间、空间转换和影片节奏的调节方面发挥着调和的作用。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家常》浅析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家常》浅析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摘要:在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收视大热并且引起吃货热议的狂潮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巧妙地运用了镜头、光影、色彩、声音等视听语言符号,真实再现了中国美食的历史面貌、生态现状以及制造流程,尤其是细节的刻画让画面与声音语言更富有美感,实现了视觉交流上的"共通"原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情感共鸣。

关键字:镜头,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在《舌尖上的中国》的狂热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这无异于是吃货的福音。

据说《舌尖上的中国2》历时500天,经历150个拍摄地点,见证300多种美食,累积了1000小时的视频素材。

这部纪录大片,让喜爱美食的观众大饱眼福。

最难忘的是乡音乡情,最魂牵梦绕的是家乡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2》以食物为窗口,通过解读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引爆了国人的味蕾,更是触发了人们对家乡美食的无限回味。

下面,我将对《舌尖上的中国2》中《家常》这一集进行分析镜头技巧、解说词、声音及传播文化方面的分析。

一、镜头技巧分析:营造了强大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中除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各种食材之外,更让我们不禁津津乐道的便是它的拍摄镜头了。

《舌尖上的中国》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

在《家常》这一集中,节目组分别运用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

远景的运用:印象较深的是,在山西陵川那一段的开始与结束,纪录片中分别插入了太行山、陡峭山壁和田地作物。

这种方法,让观众充分了解、体会到当地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物风情。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面食自然而然的成为当地的主要食材。

还有就是,在远景的景别中,《家常》还运用了俯拍的拍摄方法,让太行山脉尽收眼底,包括玉米地的割收状况,满面的气氛融入。

特写的运用:此纪录片中,运用的最多的拍摄方法便是特写了。

拍摄上采用微距摄影、两级镜头运用、小景别快节奏剪接等使这部纪录片彰显出独特的风格与魅力——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文理美感和对美食的垂涎欲滴表现的淋漓尽致。

纪录片中导演镜头语言探讨

纪录片中导演镜头语言探讨

影视大观189视界观.2021.06纪录片中导演镜头语言探讨杨雪健(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 要:在电影技术水平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纪录片镜头语言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以纪录片载体来传送事件时,需要在注重现实客观的同时,也注重艺术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导演在拍摄整理影像时,也就会融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元素。

镜头语言是传达事件的主要模式,借助合理的镜头呈现是纪录片最基本的模式。

想要保证镜头语言可以在纪录片中得到充分运用并保证成效,就可以先对所涉基础条件进行完备,然后再结合民众心理诉求和纪录片专题来拍摄和整理纪录。

关键词:纪录片;导演;镜头语言引言通常来说,镜头都属于纪录片制作时的主要元素,纪录片的形成与呈现都要以镜头的组合与排序为前提,所以,导演在相关工作环节就应当着重强调镜头语言的融入。

镜头语言形式丰富,在拼接和排序方面,会涉及单独与组合,在传达事件方面则注重事件传达和情感抒发。

那么的影像整理环节,就需要采取影像排序、动态拍摄等技术方法。

所以,对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镜头语言的应用条件 (一)在画面中找到侧重点纪录片具有客观性和专向性,那么导演在取材和整理影像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基于某一主题进行考虑,以镜头语言充分传达主题是高质量呈现纪录片的前提条件。

在实地现场取材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面对多重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就应当从某一主题的角度进行素材上的取舍,避免所整理出的影像过于零散,这样容易使得观众的专注力很快降低。

比方说,以一对伴侣相濡以沫为主题来信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就应当切合主题,以镜头语言先行呈现伴侣间的共有思想和生活模式,在总体镜头的适宜片段转入伴侣亲情暖融的场景,对具体事件上,同时需要进行平叙,也可将事件的艺术烘托控制在最少化,如此一来,就会促使观众很快抓住事件的核心处,而情感的抒发也会自然而然,从而为纪录片的高质量呈现创造条件。

(二)丰满后期的素材资料纪录片的拍摄很难多次取景,因为每一次拍摄都会有所变化,这就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从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开始保持高度的认真态度,对每一个长短镜头都需要负责。

人文美食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人文美食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人文美食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袁新;巨传友
【期刊名称】《传媒论坛》
【年(卷),期】2022(5)20
【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近年来好评率颇高的人文美食类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出现,也打开了中国纪录片的新纪元。

而这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使用,并不只是在单纯纪录每一个画面,而是通过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术的使用,再配合不一样的叙事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每一个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袁新;巨传友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2
【相关文献】
1.写意与传情:视听语言传达纪录性美学特质——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浅谈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r——以《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为例
3.美食纪录片与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以系列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4.美食纪录片与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以系列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5.浅议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食品为主题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精美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和生动的叙述手法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本文旨在对《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中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进行研究。

一、冷启动手法《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开篇采用了一种冷启动的手法,将观众直接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有主持人的介绍和解说,只有美食的视觉和音频带给观众的感受。

这种手法起到了激起观众兴趣,引发好奇心的作用,让观众主动去寻找答案,去探索精彩的内容。

二、情感共鸣《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食物背后的故事展开叙述,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第一季的第一集《独门秘方》,通过对一个家庭的餐桌故事的讲述,触动了很多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对纪录片内容更投入。

三、对比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

通过对食物的对比,凸显出中国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以及同一地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饮食习俗的变化。

这种对比手法既让观众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又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细节描写《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加深了观众对食物的印象。

比如在第二季的第三集《禁忌之味》,纪录片通过细腻的摄影镜头、精心的音效设计和细致入微的文字叙述,将观众带入了人们食用腐败食物的现场,生动地展现了丰富和独特的气味和味道。

这种细节描写不仅让观众对食物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还让观众感受到了食物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

五、情节设置《舌尖上的中国》巧妙地设置了不同的情节,通过抓住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增加了观看的趣味性。

比如在第三季的第一集《叁汁焖锅》,纪录片通过描绘海南岛母女俩自制叁汁焖锅的过程,引发了广大观众对母爱的共鸣。

情节的设置增加了纪录片的可看性,让观众更加愿意去关注和了解中国的食物文化。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运用冷启动手法、情感共鸣、对比手法、细节描写和情节设置等视听语言修辞策略,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食物文化,使观众对中国的饮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本文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了该片在叙事内容、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四个方面。

首先,文章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内容的研究,较深层次又多角度地挖掘了该片所表达、的主题。

其次,在对该片叙事风格的解读中,文章经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叙事风格简单明快,内容富有民族特色,塑造人物形象饱满。

文章又通过分析片中的特写镜头、空镜头、蒙太奇、构图等镜头语言,完成了对该片叙事语言的分析。

最后,文章结尾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以及故事化的表述手法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多种技巧的悬念设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章研究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2012年红遍大江南北,是在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中,纪录片创作者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的突破。

文章认为,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内容制作,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等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都能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导火索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上播出,引爆了观众的热情、网民的热议、收视率的狂潮和媒体的话题。

至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晚二十三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在优酷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一万七千余次,土豆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了四万余次,在腾讯视频上的总播放量更是高达十四万四千余次,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相继报导,《人民日报》《东方早报》《重庆商报》等著名媒体都参与了此次“盛会”。

《舌尖上的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传奇,或者说,继《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优秀纪录片之后,中国纪录片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国纪录片源起于1958年,由于人力的缺乏、资源的不足、政治上的限制等原因,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并不完善,只能称作新闻纪录电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语言特点探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语言特点探究

FILM CULTURE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语言特点探究郁轩 孔璇(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摘要】美食纪录片愈来愈成为纪录片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自上映后广泛受到学界和业界的追捧,其独具匠心的解说词应用亦值得研究。

本文从篇章结构特点、语句表达特点、主旨内容特点三个角度解读《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词的魅力。

【关键词】解说词;《舌尖上的中国》;艺术魅力;文化色彩【作者简介】郁轩: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疆跨文化交流与双语新闻传播实务。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4-104-03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Language Features ofDocumentary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Yu Xuan Kong Xuan(College of Humanities,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Abstract: Food documentaries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subject in the documentary market. The series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has been widely sought after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industry since its release, and its unique commentary application is also worth studying.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harm of commentary in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from three angl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xt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tence exp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content. [Keywords] Commentary;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Artistic charm; Cultural color一部优秀纪录片不局限于富有逻辑的镜头语言、深刻新颖的立意、完整的框架结构及流畅的起程转和,更要有与纪录片画面紧密衔接的解说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镜头语言简析
作者:魏雪青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6期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又为观众提供了热议的话题,这其中有关于美食本身的有关于人物故事的,有关于片中音乐的,在此笔者仅仅以第一集为例,对其中的镜头语言做一个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脚步》;镜头语言;特写;变速摄影;运动镜头
2014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下文简称《舌尖2》)开播,首集开门红,收视率达到了1.572%,网络播放次数突破1000万。

时隔两年,《舌尖》系列何以能持续保持着高收视率,这不仅仅在于片中的“美食”与“故事”,还在于其精致唯美的镜头语言让观众耳目一新,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与震撼。

一般说来,影视作品的镜头语言主要包括景别、运动摄影、蒙太奇剪辑等要素,现笔者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舌尖2》第一集《脚步》的镜头语言进行简单的分析。

1 特写镜头自成风格
影视中特写镜头指的是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

特写镜头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特写镜头不能滥用,要否则会削弱它的表现力。

[1]但在《舌尖》系列中特写镜头运用的却是非常频繁,这成为《舌尖》系列镜头语言突出的一个特点,尤其是片中关于食材的展现与制作过程中特写采用更是到了极致。

对此虽有一些观众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特写太多,但是笔者认为作为美食为主体的纪录片,如果想清楚的展现出食材的制作过程,清晰而有质感的展现食材诱人的色泽与味道,特写镜头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长焦距浅景深拍摄的特写镜头,把周围背景完全虚化只清晰凸显出主体内容,起到了强化视觉的作用,能让观众排除一切干扰,注意力只集中在主体物上;同时微距摄影拍摄出的特写镜头也清晰的再现出食材本身具有的美妙的纹理和色彩,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同寻常的,奇妙的视觉感受。

《脚步》的片头,一开始就运用了一组特写镜头,手抚挂面、快速挤奶、秸秆燃烧、油泼辣椒、香浓红烧肉,立马把观众带到了诱人的美食境地里,立马引逗出观众的口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职业养蜂人老谭夫妇的途中的饮食,案板上清脆脆的黄瓜、新鲜的菜叶、透绿的莴笋、干香的麻辣香肠、油滋滋的烟熏腊肉,虽然是被冠之以路菜,但是通过特写镜头放大的展现,也变成了诱人无比的美食;而后一组特写镜头描述了豆花从倒面、搅拌、取汁、熬制、挤水、切块的制作过程,紧接又是一组特写,切香菜、拍蒜、炸花生、拍花生、取泡菜、油泼佐料,而后装盘、大口品食。

即便是生活中平常的豆花也在镜头的表现下让人大咽口水。

后面还
有老奶奶的裤带面、鲜美的望潮和跳跳鱼、柔韧山东大饼、酸甜的稻花鱼等等无不是通过特写镜头展现出的食材的特质。

有些观众反映看《舌尖》让人垂涎欲滴,甚至有了想舔屏幕的冲动,毫无疑问,在景别的表现中,只有小景别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2 变速摄影突破常规
变速摄影,最初概念来源于电影,即指改变正常速度(每秒钟24个画格,电视为25帧/秒)的摄影。

变速摄影包括升格摄影(高速摄影)和降格摄影(低速摄影),目的是为了表现正常速度所达不到的某些特殊效果。

当电影的拍摄速度超过了24画格/秒(电视25帧/秒)时,我们便称之为升格拍摄,升格拍摄的画面以正常速度放映,造成了时空上的延展放大,这便是慢镜头;而降格摄影则相反,是以低于正常的速度进行拍摄,却以正常速度放映则塑造出快动作,营造出一种快节奏。

《舌尖》系列多次运用变速摄影来进行叙事和表现一些特殊的效果。

单在《脚步》片头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鲜脆地带着水珠的青菜散落盘中、油滴下落、头插入笋根部震动引起晶莹的水珠四处飘落的升格拍摄镜头,把我们日常生活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动作进行了夸张性的放慢,给我们营造出一种唯美又奇特的视觉感受。

后面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浙江台州杨世橹捕捉跳跳鱼的慢镜头。

通过解说已经告诉观众,要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渔线,捕捉10米开外只有5厘米长的跳跳鱼其难度和精准度不亚于20米投篮。

这反而更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与兴趣,想知道难度这么大,那么杨世橹到底怎么完成的呢?随后又解说道,从发力到捕获仅仅需要八分之一秒。

如果是正常的速度拍摄,八分之一秒我们还来不及眨眼,看清过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时摄像采用了高速摄影,把正常的速度放慢,观众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发力、甩杆、钓鱼、收杆、取鱼的整个过程,让观众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惊叹于主人公精湛的捕鱼技术。

除了升格摄影的采用,本集中还有大量的降格拍摄。

白云变幻莫测的西藏高原、快速退潮的海面、房县山林上翻滚的流云、太阳瞬间升起的美好景象、车影灯光流动的北京城、光影流动的水稻田等等都是将大远景的景物以低速摄影的形式展现,不仅交代了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压缩到瞬间的变化之中,呈现出一幕幕奇异精彩的景象,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3 运动镜头灵活多变
运动摄影主要是指摄影机机位在水平以及空间中所做的各种位置、角度的变化。

一般说来镜头运动主要包括:推、拉、摇、移、升、降、甩。

[1]对于镜头的运动,除了能塑造立体的空间外,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叙事和抒情。

在第一集《脚步》片头过后的一组运动镜头让人记忆犹新,疾驰在山间公路上的摩托的航拍、大海上的忙碌的渔民的移动拍摄、走在金黄麦田里麦客的升镜头拍摄、行走在山林的藏族小伙的跟拍镜头等,这几个运动镜头的组接主要起到的是
抒情的作用,给人营造出一种个体的生命总是处于一种迁徙流转的态势。

结合解说词“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画面加解说很好地阐释了本集的题目《脚步》的寓意——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脚步》的第一个故事,藏族青年白马占堆爬上10层楼的高树采蜜的过程,也是通过运动镜头的运用表现了过程的漫长与惊险。

其中有对树木从底往上的升镜头拍摄表现高大的特点,还有父亲后背的跟拍镜头造成一定的悬念、地面移动拍摄父亲与弟弟点燃烟火的同时让我们了解到了周围的环境、最让人觉得惊险的是摄影师吊在威压上晃动着对白马爬树时前推与后拉的空中拍摄,以常规的标准看这些运动镜头拍摄的不是很稳定,这一方面是真实状况的体现,另一方面正是这些晃动不稳的镜头更好的表达出白马攀爬过程的危险,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白马的安危紧紧地揪住了观众的内心。

老汉饶长清在山林中采摘小花菇的段落中,大量地采用了后跟、前跟的运动镜头,使观众的视点与画面主体人物的视点重合,表现出明显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同时在饶长清翻找一根枯木上的小花菇时采用了一个平移的运动镜头,很让观众对周围的空间环境有了清楚的了解。

类似的运动镜头在片中还有很多,丰富灵活的运动摄影也是《舌尖2》突出的特点之一。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对《舌尖》的镜头语言的分析还包括拍摄的角度的丰富多样、灯光与色彩的纯熟运用、蒙太奇的流畅组接等等,鉴于篇幅,笔者就不一一谈到。

对于高品质的接地气的《舌尖》我们期待着它的第三季能继续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上的盛宴。

参考文献:
[1] 邵清风.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