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网工一班王金龙学号:1104031012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学习完整本书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有了大概的认识,简单的概括可以将整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数据表示这部分要掌握进位进数制及相互转换的方法、真值和机器数的各种表示等。
定点数的运算方面要掌握位移运算、加/减运算、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浮点数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及加/减运算。
(2).存储器
这部分在复习时要建立起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整体概念,计算机存储系统可以看成是Cache-内存-外存三级结构,大家要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复习的重点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虚拟存储器。
(3).指令系统
在指令系统知识点中,我们要掌握指令的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和各种寻址方式,还要能够区分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的区别。
另外一个就是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我们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4).中央处理器
这部分要掌握CPU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
在微程序控制器考点中,今年新增加了对微命令格式的考查。
(5).总线
总线就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号线,我们要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以及总线的组成和性能指标(例如,各类总线的宽度会影响哪些部件的性能等)。
其次,就是要掌握总线仲裁方法(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和总线操作和定时(包括同步定时方式和异步定时方式)。
最后,就是要对总线的标准有所了解,总线标准主要规定总线的机械结构规范、功能结构规范和电气规范。
(6).输入输出系统
这部分要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它们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还要掌握I/O功能、基本结构、编址方式等。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感受
学习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要求是使考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总的来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属于记忆型的知识比较多,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对相关概念、原理进行识记。
另外,就是有关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计算和评价,这一块是需要理解的,不能靠死记硬背。
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正确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各种基本概念,掌握各概念中的要点;
(2)要能将有关的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不要孤立地学习各个部分的内容,比如数据表示、运算和运算器部件等,都要关联起来;
(3)要把握重点、难点问题,分清主次。
所以,学习时要紧紧抓住考试大纲。
学习感受:
自从上了大学后,进入这个专业后才能这么经常的接触到电脑,才能学到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
正因为接触这类知识比较的晚,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感觉到吃力。
学习了这门课后觉得,计算机组成原理确实很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和庞大而且高度集成化。
这使的我们普遍感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理论从提出到实际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
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增强我们的学习兴趣。
也就更谈不上能够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
当进入存储器的学习时,各种问题就不断的出现,尤其在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时,很多的问题都是似懂非懂的,在做题目时,也是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在对于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控制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有了点了解。
最难的就要数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了。
对于计算机运算方法,这个没太搞懂,像定点运算中的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又是用的什么原码一位乘、原码两位乘、补码一位乘、补码两位乘。
总之,我是被绕晕了。
还有就是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法微程序设计,这个知识点也是不太懂,总的来说这门课程,学得不是很好。
可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计算机都有些什么硬件,都有哪几类总线,总线在计算机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有哪些等等。
让我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至少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计算机什么也都不懂。
总得来说,尽管学的很差但是收获还是或多或少有的,我就针对最近新学的微命令和微操作简单说下学习成果:
微命令就是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
微操作就是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
微指令就是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中,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由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微命令构成。
微地址就是存放微指令的地址。
微程序指令就是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许多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
总的来说,一条指令(微程序)由若干条微指令构成,一条微指令由若干个微命令构成,一条微命令对应一个微操作。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
将微程序设计技术和存储技术相结合,用微程序设计的思想来组织操作控制逻辑,将微命令按一定规则组合成微指令,再把这些微指令按时间先后排列构成微程序,放在一个只读的控制存储器中.当机器运行时,逐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所需要的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使相应部件执行规定的操作。
微命令——微指令——微程序(指令)——放在只读控制存储器中——需要执行某微操作(某条指令的某个部分)时直接取出相应的微指令就能执行。
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1.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这个微程序是由若干条微指令序列组成的。
因此,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
简言之,一条机器指令所完成的操作划分成若干条微指令来完成,由微指令进行解释和执行。
2.从指令与微指令,程序与微程序,地址与微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来看,前者与内存储器有关,后者与控制存储器有关。
三、给老师的一些建议
1.在本课程教学中,首先讲清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很难,听不懂,那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所以要将难的东西讲简单、讲通俗,再配合一两个例子,讲清楚这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用它来干什么。
在这方面个人感觉老师做的还是很好的。
2.内容上重难点突出,知识传递要贯穿一条主线,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该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讲解和配套实验,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
总体上讲,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很抽象,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同时还要多提问、留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个人认为老是在讲课时的知识点连贯性还是很好地就是提问少了,很难对大家学习状况有个了解也很难提高大家学习积极性。
3.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时,合理选择书上习题,以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
每一章讲授结束,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集体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并将作业成绩记入总成绩内。
个人感觉老师作业是不是布置的有点多了。
4.现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只按重点复习。
其实平时老师讲的多的地方、强调的地方就是重点,而考试只是重点中的一部分。
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平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思考,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等着最后老师划范围,好像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所以建议老师不要惯着大家助长这种风气。
最后在这里谢谢老师一学期一来对我们学习上的教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