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作者:王凯元何晓波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6期

摘要: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体现了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性。我国传统农业发达,农民生产经验丰富,但科学知识却贫乏。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和整理,扩大其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经验型农业传统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增加科学知识的修养,自觉融合二者并运用这种契合性,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呵护作用,创造出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技术选择;农事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67—05

从文化生态学派的观点看,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对该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的适应模式,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科学知识却贫乏。科学知识在农事劳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却为农民所乏有。专事实用的农业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差异较大,农民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却也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契合性。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整理,增加其传播途径、扩大其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传统经验型农业知识科学化、系统化、知识化,改变其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契合性视角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该增加科学知识的修持和运用,充分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运用这种契合性创造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一、地方性知识的提出

地方性知识是吉尔兹在《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中提出的概念。吉尔兹延续了韦伯关于理解的论述,认为文化是一张充满意义的网,人们置身其中,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引导和规范。它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世界”,从“距离相近”而非“距离相远”的视角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地方性农业知识历史久远,属于特定的区域,是传统农业积淀的产物,是农民的乡土实践与方法。它内生于农(牧)民和农(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适应性,且大多有传播限制,和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息息相关,它是一种动态的集合体,是建立在试验、消解、传播以及接纳的基础之上的地方化了的知识。正因为这种地域适应性,地方性农业知识多有较强的生态价值。

人们倾向于认为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仿佛二者不可调和。而事实上,二者间的隔阂并没有也不应该如此之深。在格尔茨那里,法律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律和民族志都是与所在地方相关联的议题,当法律作用于不同地域的人群时,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等背景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性法律。同样的,科学知识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它的发挥作用需要以当地文化为基础。从根本上说,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都应被看作是在历史实践中,尤其是社会与制度环境发生和发展的产物,二者需要互为补充。

二、甘肃的农事实践

农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如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积肥、治虫、除草、防灾、农机具维护以及家禽饲养等。而所谓技术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条件下,社会成员对于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一种主观努力,它既是对于另一种完全或相对不同于农民生存和生活技术的选择,也是指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的选择与实施,既是指人们对做事情的工具的选择,也是人们对做事情方法的选择。

在农事劳作中,农民的技术选择体现了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交锋。每个农民都仔细权衡各个地块在实施某种措施后所产生出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以及生产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等,在历史绵延中既有继承也不放弃创新。在技术选择中,农民会依据社会、经济、文化和地域性因素来做出决定:究竟是选择内生的、传统的“土法”,还是选择普同性的科学知识,抑或是兼而有之。

(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砂田是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抗旱耕作方式。这是当地农民为适应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而创立的用养结合的耕作方式。砂田不能无限期使用——长期不施肥或少施肥带来了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老砂田的肥力枯竭不可避免。如果想要对砂田进行重新利用,就必须进行较长时期的更新。而起砂、铺砂的劳动量是非常惊人的,并非一两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完成,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代人。正如吕永峰所言,找到一种克服或弥补砂田缺陷的办法,至关重要。

甘肃的地方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了若干适合于老砂田耕种的作物,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站为依托,整合项目和资源,使得甘肃的砂田作物种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出现了诸如会宁的砂田西瓜和甜瓜产业、靖远的砂田西瓜产业、皋兰的红枣和西瓜产业等。在甘肃皋兰,在包括科研机构以及民营的红枣经营公司所设立的沙枣研究所的帮助下,加之林业部门的配合,实践出在老砂田上种植枣树、套种金银花的方法,万亩旱砂田变成了增收的枣园,营造了“皋兰模式”,或为陇中地区解决老砂田困境破题。

在这里,有两种貌似截然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和共同体:一方面,是创立砂田的当地农民,这一传统方法的源头可追溯至明朝,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技术;另一方面,是代表科学知识的共同体,由农业科学院(所)和农技推广站以及相关农业辅助机构组成,有一个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持有科学技术。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改良与推广、土壤条件的改善和土地规划利用、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和指导、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其他各种农业条件的提升。我们很容易看到来自于后者的“专家”对于前者的诟病和压制,前者被看成是无知、被动、没有主见的单向度人,可见,两种知识的对接并非易事。正如法国农民学者蒙德拉斯所言,任何进步,尽管在别处进行过实验,但仍需在每个地方接受实验。一种新事物要顺利进入具体的农业区域,首先要完全适应那里的具体环境。

但农民们接受了基于品种试验和砂田改良的科学知识。究其原因,表面上在于他们看到了其中的产量和由此带来的效益,深层次上在于两种知识在表层对垒下存在对接的可能。

(二)田间管理

提及抗灾,人们习惯想到的是动员各方力量,将其理解为繁杂浩繁的系统工程,似乎离开科学技术、专家献策和政府动员就无从谈起。冰雹灾害也是袭击西北地区的一种常见灾害,每年五至七月为高发期,岷县、镇原、临夏、漳县、会宁、永登等地为多发区。甘南高原、天祝和岷县等地的冰雹出现的年平均日数高达6—16天。对于冰雹灾害,老百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清朝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土人见黄云起,则鸣金鼓,以枪炮向之施攻,即散去”。这种通过枪炮来驱散冰雹的方法,完全符合冰雹驱散的科学原则,后人对其多有赞誉。“土法”蕴含着“科学”,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齐集于同一种技艺,两种“知识”的界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明显。此外,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水当地还流行着在田间撒草木灰来除草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