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字元修”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木兰诗翻译

1. 叹息声接着叹息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听不见机杼作响,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天晚上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集市各个地方买出征用的东西。
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哗哗声。
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木兰)凯旋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据说,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雌兔哪个是雄兔呢?2.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名叫中世,是眉山的农民。
年少时跟随着村里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做乡里村学的教师。
巢谷年少时传承了父亲的知识,即使朴实但很博学。
(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非常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
巢谷传

巢谷传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名叫中世,是眉山的农民。
年少时跟随村里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做乡里村学的教师。
巢谷年少时传承了父亲的知识,朴实博学。
(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
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进士。
(巢谷)听说西部有很多英勇善战的人,骑射是天下第一,离开家乡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
(巢谷)每到一处,就与杰出的人物交友。
有个叫韩存宝的,巢谷与他的关系是最友好的。
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相处结成了金石之交。
熙宁年间,存宝作为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重视他。
适逢碰到四川西南的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各郡县都不能制服他们,(朝廷)于是命令韩存宝出兵讨伐。
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向他询问。
等到韩存宝因讨伐无功、擅自撤军获罪,将要被逮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一介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儿女免不了受冻挨饿,我袋子里还有几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可以代我送给他们的人了。
”巢谷答应了。
立刻更换姓氏名字,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韩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韩存宝死后,巢谷逃离躲避到江淮一带,恰逢朝廷赦免才露面。
我因为与巢谷是同乡的缘故,所以小时候就认识他,知道他的志向节操,是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
我入朝当官,巢谷杂处于乡民之中,没有见过一次面。
我正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
即使知道他的贤德,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发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只能为他写了立传,日后给巢蒙。
巢谷开始叫巢榖,在循州见过之后,改名叫巢难读字词橐(tuó)闾(lǘ)愍(mǐn)遗(wèi)畜(xù)儋(dān) 强(qi ǎng)筠(yūn)谪(zhē)为:当,做从:跟从素:一向,向来畜:同“蓄”储备,这里是“置办了”的意思冠:首位,第一善:友善为;成为相与:互相为:担任会:恰逢扰边:入侵边境习:熟悉许诺:立下承诺寒饿:受寒挨饿诵言:公开声言。
巢阅读题答案

巢阅读题答案巢阅读题答案巢阅读题答案1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孙。
巢父早勤文史,少时与韩准、裴政、李白、张叔明、陶沔隐于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
永王鳞起兵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
巢父知其必败,侧身潜遁,由是知名。
广德中,李季卿为江淮宣抚使,荐巢父,授左卫兵曹参军。
三迁库部员外郎。
出为泾原行军司马。
累拜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以巢父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兼御史大夫。
俄而从德宗幸奉天,迁给事中,为河中、陕、华招讨使,累献破贼之谋,德宗甚赏之。
寻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慰①使。
巢父辩而才,及见田悦,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
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巢父谓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归国者,但为一好贼耳。
”悦曰:“为贼既曰好贼,为臣当作功臣。
”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
”悦起谢焉。
数日,田承嗣之子绪以失职怨望,因人心之摇动,遂构谋杀悦,而与大将邢曹俊等禀命于巢父。
巢父因其众意,令田绪权知军务,以纾其难。
李怀光据河中,帝复令巢父宣慰,罢其兵,以太子太保授之。
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
众忿曰:“太尉无官矣!”方宣诏,乃噪而合,害巢父,并杀中人啖守盈。
初,巢父至,怀光以其使魏博而田悦死,疑其谋出巢父,故军乱不肯救。
帝闻震悼,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
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
(节选自《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删改)【注】:①宣慰: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为泾原行军司马出:出走B.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开:开导启发C.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素服:(穿)日常穿的便服D.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存恤:慰问救济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B.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C.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D.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巢父有政治预见性。
《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巢谷,初名谷,字元修”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巢谷,初名谷,字元修”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巢谷①巢谷,初名谷,字元修,眉州眉山人。
熙宁中,会沪州蛮乞弟扰边,命存宝出兵讨之。
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度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
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可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②苏轼谪黄州,与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
乃轼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绍圣初,轼、辙谪岭海,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
③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遗辙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辙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三,瘦瘠多病,将复见轼于海南,辙愍而止之曰:“君意则善,然循至儋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阅其橐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
舟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奇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因与之游.( )(2)非君莫可使遗.之者( )(3)顾.妻子不免寒饿( )(4)又奇.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 )2.下列加点词与“怀银步往授其子”中的“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C.呈卷,即面.署第一(《左忠毅公逸事》)D.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幼而.识之(《巢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B.亦强遣之.(《巢谷》)相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C.君意则.善(《巢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左忠毅公逸事》) D.阅其.橐中无数千钱(《巢谷》)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
巢谷传

怀揣,携带 交给
巢谷答应了,马上更换姓名,怀揣着银子步行去送给韩 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 会 赦 乃 出。
赦免 才 韩存宝死后,巢谷逃到江淮一带避难,适逢朝廷赦免才出来。
③予以 乡闾 故幼而识之,知 其 志节,
因为 乡里,同乡 所以
了解 志向节操
我因为与巢谷同乡,所以从小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操,
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 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讨伐,攻打
熟悉 情形
韩存宝不熟悉泸州蛮的情形,就邀请巢谷 到军营中询问这些事。
及 存宝 得罪, 将就逮, 自料必死,
等到
获罪
被逮捕
等到韩存宝(因讨伐无功)而获罪,将要被逮捕,他预料 自己一定会被处死,
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 顾 妻子
指妻子和孩子
[北宋]苏辙
苏辙(1039-1112)
字 子,由号
,
颍散滨文遗家老。本文选自
《 北宋 》。与其父 、
兄 栾合城称集“
”,
均在苏“洵
苏”轼之列。
三苏
唐宋八大家
读一读:
➢畜弓箭 xù ➢骁勇 xiāo ➢橐中 tuó ➢遗之 wèi ➢乡闾 lǘ ➢会赦 shè
➢谪居 ➢筠州 ➢愍 ➢强资 ➢儋 ➢榖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 窃其 橐装以逃,获于新州,
差役 偷
行装
被抓获
船行到新会,有个少数民族的差役偷了他的钱袋和行装逃 跑了,在新州被抓获,
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
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就病死在那儿。我听说这个消息 后失声痛哭,
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怨恨 听从
对…感到惊异 实现
文言文巢谷传原文加翻译

文言文巢谷传原文加翻译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巢谷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少从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巢谷,字元修,父亲叫中世,是眉山的农民。
年轻的时候跟随士大夫(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年老后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
巢谷从小传承父亲的学问,虽然朴实无华但是丰富。
他被选拔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了赴试武科的人,心里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大,于是就放弃了他原来学习的知识,置办了弓和箭,学习骑马射箭。
不久,他的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进士。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泾原间。
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
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他听说西边的人大多英勇矫健,骑射击刺,是四海之内第一,他离开家乡到秦凤、泾原一带游历。
他每到一处就与杰出的人物交友,有一个叫韩存宝的人,巢谷尤其和他交好,巢谷教韩存宝兵书,两个人交往,结下了像金石一样坚固的友谊。
熙宁年间,韩存宝担任河州的将领,有功劳,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的重视他。
恰逢泸州的少数民族乞弟侵扰边疆,众郡县不能制服,朝廷于是命令韩存宝出兵讨伐乞弟。
韩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情形,邀请巢谷到军队里询问他。
等到韩存宝获罪,将要被逮捕,他自己料想一定会死,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介武夫,死了不可惜,只是妻子儿女不免受冻挨饿。
装银子的袋子里有几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人可以代我把钱送给妻子儿女的人了。
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远释褐①江夏王国侍郎,转奉朝请②。
高祖③见远,谓张弘策曰:“何远美丈夫,而能破家报旧德,未易及也。
”板④辅国将军,随军东下。
高祖践阼⑤,迁建武将军、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
顷之,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运水还之。
其它事率多如此。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
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⑥,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⑦,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武康令。
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
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双鹅为.别。
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刺史,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然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
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
天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
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
宜升内荣,以显外绩。
可给事黄门侍郎。
”远即还,迁东阳太守。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巢谷传阅读答案范文

巢谷传阅读答案范文我正住在这南方遥远地区,和南蛮们一同生活,大概要此地了。
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听说他有个儿子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文,改天把它交给巢蒙。
【注释】①绍圣: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6.对以下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畜弓箭,习骑射畜:积储,准备B.所至友其秀杰友:朋友C.存宝不习蛮事习:学习D.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诵:诵读解析:A(B.友,与……交朋友。
根据其所处谓语位置可以推知。
C.习,熟悉,通晓。
根据其宾语及下文的“问”可以推知。
D.诵,通“讼”,公开。
根据后文“言”的内容和“闻者”可推断出。
)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举武艺者,心好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B.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予悯其老且病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D.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解析:A(者:助词,接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的人”。
B.前者介词,可译为“跟、同”;后者连词,可译为“和”。
C.前者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后者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
D.前者句末语气词,表陈述、感慨语气,可译为“了”,或者理解为兼词,相当于“于之”;后者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可不译。
)8.以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B.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C.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D.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解析:C(可依据陈述对象和句式特点来判断。
)9.以下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据首段交待,虽然巢谷出身寒微“农家”,但作者却为之作传,从而设下疑问,自然引出下文对“其贤”的介绍,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巢谷传

九巢谷传苏辙1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巢谷,字元修,父亲名叫中世,出身于眉山农民家庭。
年轻时跟着当地有地位有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身份的人读书,年老以后在乡里村学做老师。
巢谷幼年时就跟着父亲学习,尽管朴实无华但知识渊博。
(后来)到京城应举进士,看到赴试武科的人,心里很喜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蓄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欢武艺。
巢谷向来有力气,于是把以前学的东西丢开,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
经过很长时间,武艺学成了但武举没有考中。
2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
去游秦凤、泾原间。
所至巢谷听说西边边境有许多勇猛矫健的人,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为天下第一。
所以巢谷离开家乡到秦凤、泾原一带游历。
所到之处与杰出的人物交友,有一个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叫韩存宝的人,尤其与他友好,巢谷教他兵书,两个人相互结成金石般的友谊。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泸熙宁年间,韩存宝任河州将官,有功,号称“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重视他。
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正赶上泸州蛮的酋长乞弟侵扰边境,各州郡的官兵都不能制服。
朝廷于是任命韩存宝出兵讨伐。
韩存宝不熟悉泸州蛮的情况,所以邀请巢谷到军队中向他询问泸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州蛮的情况。
等到韩存宝因讨伐无功,擅自撤军而获罪,将要被逮捕,他预料自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
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遺之己肯定会被处死,对巢谷说:“我是泾原一带一介武夫,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是妻子儿女免不了受寒挨饿。
袋子里有几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谁能替我送给者。
”谷许诺,即便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他们。
巢谷答应了,马上改变姓名,怀揣银子步行前往,交给韩存宝的儿子。
语文文言文翻译-巢谷,字元修

巢谷,字元修巢谷,字元修。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
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
谷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
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
中途,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改)参考译文巢谷,字元修。
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
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考武科的人,很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反复练习骑马射箭。
不久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进士。
巢谷游历秦凤、泾原等地。
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
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的关系特别好。
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相互结为金石交。
恰逢遇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抵制他们,于是命令存宝出兵攻打。
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询问。
后来存宝等到获得了罪名,将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就难免挨饿受冻生活困苦,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别人可以代我交给他们了。
”巢谷答应了。
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里地,我们没有机会见面。
绍圣初年,我因罪谪被贬官住在筠州,后来从筠州贬谪雷州,又从雷州贬谪循州。
苏辙《古今家诫叙》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辙《古今家诫叙》原文及翻译译文1、苏辙《古今家诫叙》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辙《古今家诫叙》原文及翻译苏辙原文: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
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
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
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
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
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
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
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
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
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
吾病焉,是以为此。
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
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
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
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
”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译文:老子说:“因为仁慈所以能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宽广。
”有人问:“如果仁慈的话,那怎么会勇敢?”回答是:“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爱得深,所以他们替孩子考虑事情很精细。
因为爱得深,所以行事殚精竭虑,所以他们为孩子躲避灾祸就很迅速,为孩子谋利也十分果敢,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
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人贤明,这是因为形势所迫才必然到这地步啊。
”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恳切教导惟恐有没考虑到的地方,惴惴不安惟恐孩子不能全部听进去,他们感叹道:“唉,这就是父母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来教授他们,贤德的弟子,老师就引导他们;不贤德的弟子也不勉强他们。
巢谷传练习

巢谷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叫中世,是眉山农家的人。
(他)年少时跟随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做乡里村学的老师。
巢谷年幼时传承了父亲的学问,尽管朴实却很博学。
(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非常喜欢。
巢谷向来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
时间长了,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进士。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
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
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巢谷)听说西部很多英勇善战的人,骑射击刺的本领是天下第一,离开家乡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
(巢谷)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
有个叫韩存宝的,巢谷与他的关系是最友好的。
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相处结成了金石之交。
熙宁年间,存宝担任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封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对他感到不同寻常。
适逢碰到四川西南的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各郡县都不能制服他们,(朝廷)于是命令存宝出兵讨伐。
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泸州蛮的情况,请巢谷到军营中向他询问。
等到存宝获罪,将要被逮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一介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就难免挨饿受冻,我袋子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可以代送给他们的人了。
”巢谷答应了。
立刻更换姓氏名字,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苏辙《巢谷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19分)巢谷传【宋】苏辙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结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土大夫皆违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
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
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
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褐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苏辙《栾城集·巢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选自苏辙《栾城集·巢谷传》,有删节)10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泸州蛮乞弟扰边会:聚集B.顾.妻子不免寒饿顾:考虑C.逾月不厌.厌:同“餍”,满足,D.予愍.其老且病愍:同“悯”,怜恤1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组是A.久之.业成,而不中第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B.乃.命存宝出兵讨之谷逃避江淮问,会赦乃.出C.予以.罪谪居筠州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D.闻者皆笑其.狂恨其.不用善言1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文言文《巢谷传》原文加翻译

巢谷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巢谷,字元修,父亲叫中世,是眉山地农民.年轻地时候跟随士大夫(有身份、有学问地人)读书,年老后担任乡里村学地老师.巢谷从小传承父亲地学问,虽然朴实无华但是丰富.他被选拔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了赴试武科地人,心里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大,于是就放弃了他原来学习地知识,置办了弓和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他地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进士.b5E2R。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p1Ean。
他听说西边地人大多英勇矫健,骑射击刺,是四海之内第一,他离开家乡到秦凤、泾原一带游历.他每到一处就与杰出地人物交友,有一个叫韩存宝地人,巢谷尤其和他交好,巢谷教韩存宝兵书,两个人交往,结下了像金石一样坚固地友谊.熙宁年间,韩存宝担任河州地将领,有功劳,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重视他.恰逢泸州地少数民族乞弟侵扰边疆,众郡县不能制服,朝廷于是命令韩存宝出兵讨伐乞弟.韩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地情形,邀请巢谷到军队里询问他.等到韩存宝获罪,将要被逮捕,他自己料想一定会死,对巢谷说:“我是泾原地一介武夫,死了不可惜,只是妻子儿女不免受冻挨饿.装银子地袋子里有几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人可以代我把钱送给妻子儿女地人了.”巢谷立下了承诺,立刻改变姓名,把银子放在怀里步行,前往交给他地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韩存宝死了,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恰逢赦免才出来.DXDiT。
巢谷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老年时在里地的学校教书。
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
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武艺高强的人,很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
不久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
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射击刺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好的,于是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
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
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的关系特别好。
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熙宁年间,存宝作为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有些重视他。
正赶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抵制他们,于是命令存宝出兵攻打。
存宝不懂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作顾问。
后来存宝犯了法,就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就难免挨饿受冻生活困苦,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
别人可以带我交给他们了。
”巢谷答应了。
就更换姓名,带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赦免才出来。
巢谷与我是同乡,所以小时候就认识,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
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里地,我们没有机会见面。
巢谷逐句翻译

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名叫中世,出身于眉山的农民家庭少从士大夫读书,(他)年轻时跟随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为里校师老年后担任乡里学校的老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巢谷年幼时就传承了父亲的学问,虽然性情质朴却知识广博举进士(于)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有参加武举的人,心里很喜欢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谷向来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置办弓箭,学习骑马射箭,时间长了,武艺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闻西边多骁勇,(巢谷)听说西部边境一带有很多勇敢矫健的人,骑射击刺为四方冠骑马射箭击剑刺击的武工是天下第一去游秦凤、泾原间,于是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
所至友其秀杰所到之处就同那里优秀杰出的人结成朋友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有个叫韩存宝的,尤其和他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熙宁年间,存宝任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很重视他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正赶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抵制他们,乃命存宝出兵讨之于是(朝廷)命令存宝出兵攻打他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存宝不熟悉泸州蛮的事情,请巢谷到军营中询问这些事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等到存宝获罪,就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我是泾原的一个武夫,死并没有什么惋惜的顾妻子不免寒饿只是我的妻子儿女就难免挨饿受冻橐中有银数百两,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非君莫使遗之者除了您没有人可以派遣去把银子送给他们的人谷许诺,即变姓名巢谷答应了。
就更换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怀揣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知道的人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赦免才出来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我因为和他是同乡,所以小时候就认识知其志节,缓急可记者也知道他的志向节操,是在紧急情势下可以托付的人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乡里谋生,我们一次也不曾见面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绍圣初年,我因罪贬谪在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后来从筠州迁徙到雷州,又从雷州迁到循州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我哥哥苏轼也从惠州又迁到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士大夫们都避讳和我们兄弟交往,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平素的亲戚朋友也不再有互通信息的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巢谷却独自在眉山愤慨地公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
城中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
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
谈曰:“晋阳之难,高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
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见:通“现”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句读之不知 B.予以罪谪居筠州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不拘于时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4分)(2)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4分)(3)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
(4分)参考答案:11.A“遗”应为“寄、送(信)”的意思。
12.D(A.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提宾的标志; B.介词,因为/介词,在; C.介词,在/介词,表被动,被; D.介词,表对象,替,给。
)13.(1)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
(要点:徙、讳、游、相闻)(2)(我)遗憾他不听从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要点:恨、用、奇、行)(3)我(当时)正住在南方,和蛮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
(要点:方、盖、终、焉)【译文】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名中世,是眉山的农民。
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年老时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
巢谷幼年跟随父亲学习,虽然人很质朴,却也博学多才。
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看见参加武举科考的人,很羡慕。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就放弃原来所学的,置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
不久学成,但却没有考中武科。
后来我入朝为官,巢谷在家乡谋生,两人不曾见面。
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罢免住在筠州,然后从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
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
只有巢谷在眉山扬言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
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
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虽死而无憾了。
”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
之事,说了一个多月也不觉满意。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瘦而多病,已经不是当日的那个元修了。
他还要去海南见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劝止他说:“你虽然一番好意,但是从这里到子瞻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
”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拦我。
”留不住他,再看看他包里,只有数十钱了。
我虽然也很穷,还是凑了点钱给他作为路费。
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奴隶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很快就病死了。
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以前赵襄子被困于晋阳,智伯率领魏、韩军队用决堤放水的方法围困他。
城内水深到要把锅吊起来才可以生火,彼此交换孩子来煮了吃。
群臣都散慢了,只有高恭没有忘记礼数。
后来赵襄子采用了张孟谈的计策解了三国的围困,论功行赏时,高恭排在首位。
张孟谈说:“晋阳之难,高恭没有一点功劳,为什么以他为先?”襄子说:“因为当时大臣们都散慢了,只有他没有忘记君臣之礼,所以我把他排在首位。
”巢谷对朋友的义气,实在比得上高恭,只可惜他没碰上襄子,而只是遇到了存宝和我们兄弟。
我(当时)正住在南方,和蛮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
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只能为他立传,改天交给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