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收 稿 日期 : 2 0 1 6—0 9—0 5
基金项 目: 四川 省 社 会 科 学 “ 十二 五 ” 规划项 目( S C 1 5 B 0 4 9 ); 四 川理 工 学 院人 才 引 进 项 目 ( 2 0 1 5 RC 6 1 )
作者简介 : 李陈( 1 9 7 3 一)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 博士 , 四川理工学 院马 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主要从 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史研究 。
中 国 经 济 理论 的 发 展 。 关键词 : 马 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 政 治经济学 ;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理 论
中图分类号 : 1 7 0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2 6 7 4 ( 2 0 1 6 ) 1 2— 0 3 8— 0 9
马克 思主 义政治 经济 学 内含经 济发 展方 式及其 演化 思 想 。马 克思 主 义政 治 经济 学 的核 心 宗 旨是发 展 生 产力 、 消灭 剥削 和实 现人 的 自由全 面发 展 。经 济发 展方 式 理论 研 究 的重 点是 如 何有 效 发展 生 产力 , 提高人 民群 众 生活水 平 。马 克思 主义 政治 经 济 学 内容 不 是 固定 不 变 的 , 而是 对 不 同 时期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发 展 的实践 经 验和 特点进 行 总结 , 并 上升 为 理 论 , 而经 济 发 展 方式 理 论 也是 不 断 发 展 创新 的 。对此 , 习
近平 总书记 在 中共 中央 政治局 第 2 8次集 体学 习讲 话 中指 出 : “ 要 立足 我 国 国情 和我 国发展 实 践 , 揭 示 新 特 点 新规律 , 提 炼 和总结 我 国经济 发展 实 践 的 规律 性 成 果 , 把 实践 经 验 上升 为 系 统 化 的经 济 学 说 , 不 断 开拓 当代 马克 思主 义政 治经 济学新 境界 ” 。 L 】 面 对新 常 态 下 中国经 济 发展 的严 峻 态势 , 创 新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政 治经 济学 和经 济发展 方式 理论 , 并将 其指 导我 国加 快 转 变经 济 发展 方 式 已刻 不容 缓 。 因此 , 深 入探 究马 克思 主义 政治 经济学 及其 指导 下 的经济 发展 方式 思 想 的演进 与 创 新 , 从 中吸 取经 验 , 就具 有 一

马克思主 义的社 会变革与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 义的社 会变革与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与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深刻而全面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对社会变革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经济理论方面也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这一理论体系犹如一盏明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建立在对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的深入分析之上。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当现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而广大劳动者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这种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逐渐激化。

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等问题,都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无法容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社会变革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他们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组织性。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

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为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等重要观点。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剩余价值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和工人阶级的贫困化,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应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出发,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中国经济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如低效的计划经济体制、失业率上升、收入分配不均等。

为了摆脱这些问题,中国领导层决定进行经济改革,寻求一种更好的经济发展路径。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领导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应用1.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制度,可以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实现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利益。

中国在经济改革中积极借鉴了市场经济的理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将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应用,为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2. 提出了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乡村、农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现象比较突出。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不平衡理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村和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了全面的经济发展。

3. 强调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应该统一发展,谋求共同进步。

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坚持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吸引外资、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私营企业等措施,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改革注入了活力。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作者:别依然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07期摘要: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中的核心分支,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学有了新的发展局面,可是由于经济学方法论发展时间较晚,因此,探索经济学方法论是一件重要的任务。

所以,本文重点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历程;趋势经济方法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所谓的经济学方法论是根据人类对于经济活动的认识方式当做分析对象的,通过探索人类认识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而整理出经济学家建立理论知识的一种思想方式。

由于我国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索较晚,因此,下面就从高中生的角度简单阐述了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一)早期的经济学方法论在很久以前,经济学家在开展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演绎与抽象的方式。

所谓的演绎方式实际上是从所具备的经验着手,接着经过严格地整理之后,归纳出来的一种原理,最后再依照新经验验证所得到的原理知识。

而演绎方式就是开始所提出来的部分基础性原理,接着从部分基础性原理着手构建理论知识,进而对其所产生的多种经济学情况展开讨论。

[2]在经济现实分析的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现象描述以及科学抽象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二重方法论。

现象描述方式就是描绘经济现象表层联系的方式,亚当.斯密使用该方式将多种现象结合起来,如此,体现出了总结归纳主义事实上是比较关注实际性的材料的,并且希望经过观察以及分析有关材料,从而得到原理。

可是,早期的亚当.斯密进行描绘现象的时候并未做较深的研究,造成的结果会把经济现象间所呈现出来的联系看成是最后的结论。

而且,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描述现象较为广泛地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概念,可是仅仅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而李嘉图分析经济学的时候使用的是抽象法,就是首先做一个假设性的推测,接着依据假设性的前提着手,遵从逻辑推算得到一种结论,最后根据由抽象到详细和具体的程序开展讨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为后续详细探讨铺垫。

在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政治经济学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动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最后在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现代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制度问题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探讨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二是研究社会经济制度问题,探讨不同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中潜在的矛盾和危机,为理解和改造社会经济现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制度与阶级关系的理论体系,通过对经济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并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局限于对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研究,更强调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整体的社会变革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批判的眼光分析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削的过程,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接着,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在对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关系的分析上作了重要的贡献。

在20世纪的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理论,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产生了实际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务必通过对现实社会和经济变革的深刻思考,积极吸取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体系。

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在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刻分析和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拉美、非洲等地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人们认识和改变现实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浪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经济实践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和研究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反应和解决方案。

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和社会矛盾,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持。

在当代社会,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我们面临着新的经济变革和社会结构调整,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新理论观点,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理论学科,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
斯创立的一个学派。

它的演进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建设阶段和现代动态阶段。

初级阶段是指从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开始至恩格斯聚集经济学手稿结束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等经济概念和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
套较为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而恩格斯则在马克思逝世后,通过整理马克思遗留下来的
大量手稿,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建设阶段是指从恩格斯逝世至20世纪60年代左右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革命和建设阶段,主要是为了指导
和服务于革命和建设需要;第二个阶段是理论建设和系统化阶段,主要是为了使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更加系统和完整。

现代动态阶段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不断更新和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如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仍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
之一,涉及到的内容和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分析和比较、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新技术革命对劳动的影响、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代表着一个科学体系不断发展
和完善的过程,它的内容和价值将会持续影响和指导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实践。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轨迹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轨迹
研究方法以实在的经济现实为出发点,包括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所有材料的各种发展形式,以及寻求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等三个主要环节或过程,结果就是经济概念、范畴和理论的形成。把这些概念、范畴和理论在思维中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叙述方法。显然,研究方法的结果是叙述方法的起端,只有经过研究方法得出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等,才能成为叙述方法的对象和材料,成为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构件。可见,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上的实际运用,是总体方法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对经济学方法论最为直接和明确的表述。
马克思对总体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总体是由各因素构成的。总体中总有一种因素如"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改变着总体中其他一切因素存在的色彩和比重。
总体方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集中体现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在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总体中,"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总体方法是理解社会经济关系构造及其运行的根文"第二版跋"中,对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作了论述:"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演进,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的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他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成果是《资本论》,这部著作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揭示了它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在马克思逝世后,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尤其是在苏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了国家的官方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并提出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体系。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导致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批判,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的无边界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也给国家主权和经济调控带来了困难。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更加复杂的经济现象,如金融化、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等。

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新受到了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问题,并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方案。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上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相结合,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演进,而且仍然具有强大的现代动态。

它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我们可以预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会继续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理论工具和指导。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_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_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

[收稿日期]2008206220 [作者简介]张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张 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化;中国化[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当代化就是这种巨大发展的集中表现,它对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8)0820005206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30年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那么,在这一新的时期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主题和任务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即当代化与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实践相联系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只有不断地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科学和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

从大的方面看,这一结合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两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当代经济走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当代经济走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当代经济走向近代以来,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学派的交替与争论。

而在这些学派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演进和全球化的挑战,当代经济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当代经济走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则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被认为是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核心要素,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和阶级矛盾。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当代经济正面临着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转型等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否还能够为当代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对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分析,对于理解当代经济中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重新审视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当代经济中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对于探索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当代经济的发展要面对着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但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并不现实。

通过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可以在当代经济中寻找到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

其发展历程与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也紧密关联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与变革。

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在于其首创性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生产力、劳动过程、剩余价值等基本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解决了帝国主义和革命的问题,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革命是民族和解的形式”等著名理论。

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毛泽东提出的“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以及“革命与生产相结合”的理论,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指导。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崩溃和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面临了种种挑战。

某些基本假设和理论结论遭到质疑,新的问题和现象日益浮现出来,如何理解国际资本主义体系、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和新型产业、如何思考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都成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现代动态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态势,学门边界逐渐模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现象日益普遍。

在研究方法上,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很多学者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以期更加严谨和科学地分析经济现象。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计量化的经济学方法无法完全贴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范畴。

除此之外,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在不断探索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文化政治经济学、生态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等。

这些新兴领域的研究,擅长探讨一些原来未曾引起足够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和范畴。

马克思主 义的经济学说与社 会变革

马克思主 义的经济学说与社 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劳动价值论。

它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一理论让我们明白,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不是资本或者其他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

马克思还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

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然而,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

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陷入混乱。

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仅给工人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资产阶级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取巨额利润。

无产阶级则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只有通过团结起来,进行阶级斗争,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局限性,从而为我们寻求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实践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按劳分配,避免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例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宏观调控,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要重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提高劳动者的待遇和福利;要加强对公共事业的投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摘要】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在将阐述该理论的重要性。

在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和当代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在将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以及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进、创新、重要性、现实意义、基本原理、历史时期、当代经济发展方式、启示。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理论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运行规律,更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指导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增长的规律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对于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难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理论参考,为我们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对于提高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水平,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基本原理1.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规律,包括剩余价值论、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学•於%!你WKST FORUM 第27卷第1期2017年1月Vol.27 No.l Jan. 2017D01:10.3969/j.issn.l674-8131.2017.01.001马克思壬义肢治经济字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翮$李陈(四川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 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 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扩大再生 产理论;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图分类号:F014.6;F120.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 (2017) 01-0001-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宗旨是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制度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经济 发展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的不同阶段进程中所依靠的资源要素组 合方式和发展路径。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旨在研究如何 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和资源要素组合方式,以更好 地适应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结 构以及制度、市场环境的演变,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核心内容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 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 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2015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动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包含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要素的学科,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其历史演进和现代动态体现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动态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兴起和工业革命。

当时的欧洲社会呈现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剧烈矛盾和斗争,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斗争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的批判和分析,提出了私有制、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并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断深化和完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现代动态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暴露出了日益严重的矛盾和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了怀疑。

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经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这一过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与方法论变革研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与方法论变革研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与方法论变革研究作者:周浚镁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12期摘要: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两篇著作,联系研究背景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和方法论变革进行研究。

马克思不仅逐渐形成了对以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评价,进一步确定了其研究对象,而且逐步确立了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内容,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以及对逻辑和历史的正确认识;同时,还体现出与其哲学层面研究发展的双向促进。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2-0160-04O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Methodological Changes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y—Based on the Preface and Introduction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Zhou Junmei(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face and Introduction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methodological changes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y. Marx not only gradually formulated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the previous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further defined his research objectives, but also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methodology and content of his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i.e.,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shift from abstraction to concreteness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ogic and history, which also embodied the two-way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 research at the level of philosophy.Keywords: Marx; political economy;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Introduction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为马克思本人梳理经济学研究的著作,是对其研究进程进行归纳的可靠文本依据,是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进程的重要材料。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浅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浅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浅探
董瑞华;陈宪
【期刊名称】《上海经济研究》
【年(卷),期】1990()6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研究与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的学问,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时间。

其间,经历了若干个阶段。

具有比较显著特征的是以《资本论》方法论为代表的形成阶段和以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方法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

《资本论》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以前是《资本论》创作的准备阶段。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在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后开始的。

【总页数】5页(P49-53)
【关键词】资本论;方法论体系;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唯物史观;恩格斯;三个阶段;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董瑞华;陈宪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教卫党校;江西大学经济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从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分野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 [J], 尹刚;尹华北
2.网络化形成性考核评价浅探——以开放教育《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的实践为例 [J], 陈军;张光灿
3.重树马克思科学抽象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J], 杨成林;何自力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现实体现与发展路向——兼论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先导意义 [J], 任瑞敏;张晖明
5.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浅探 [J], 王双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李建平1,张华荣1,黄茂兴1(1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摘要: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包含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方法论、5资本论6方法论、恩格斯的经济学方法论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方法论,其中以5资本论6的方法论为主体。

回顾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变革。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为指导,正确对待和积极借鉴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合理因素,对于充实和丰富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理论演进;构想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7)05-0001-06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诞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对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诚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时代和实践的变革进程中,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0[1]因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注意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11萌芽与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从马克思撰写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和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到1910年5资本论6第四卷的问世。

1843年10月,马克思移居巴黎后,开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陆续写成了5巴黎笔记6和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6,这一研究促进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5德意志意识形态6,在这部著作里,他们全面地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并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唯物史观,并把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857年53政治经济学批判4导言6的发表,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之一,马克思详细地制定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全面系统阐述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到1867年5资本论6第一卷问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就基本形成了。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整理、出版5资本论6第二、三卷,并为第四卷的出版作准备。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创建了科学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21逐步发展与曲折前进阶段。

该阶段主要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的经济学方法论。

从1895年开始,列宁写了大量哲学笔记,为进一步运用和发展经济学方法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列宁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深入研究,明确提出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运动的科学的结论。

列宁用这种科学方法广泛而深刻地研究了收稿日期:2007-03-10作者简介:李建平(1946-),男,福建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张华荣(196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5资本论6与市场经济。

15当代经济研究62007年第5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从而科学地创立了他的/帝国主义论0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936年,在斯大林的主持下,联共(布)中央作出了/关于开展政治经济学讲授0的决定,突破了以论证经济政策为主的方法论,开始系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1952年,斯大林写出了他的后期经济学代表作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6,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在当时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确实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少国家开始注意到传统经济体制的缺陷,相继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提出了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教条化的倾向。

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要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他们中以卡莱斯基、兰格、科尔奈等人为代表,形成了东欧学派经济学方法论,他们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方法、系统综合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史上,他们的经济学方法论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艰难、曲折的,再加上苏联、东欧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曾一度遭到巨大的挫折。

31重构与深化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至此,邓小平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体系形成并建构起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及十六大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来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把邓小平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在5资本论6的创作阶段,对以往的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批判和总结,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主张。

如前所述,5资本论6第一卷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基本形成,而5资本论6的方法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作为一个辩证法体系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看作是用于/指导0他们的/研究工作的总结果0[2],是5资本论6所应用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马克思5政治经济学批判6序言中,专门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占了序言的相当篇幅,这是意味深长的。

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5政治经济学批判6第一分册时,也强调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0,认为唯物史观的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0都/具有革命意义0。

[3]唯物史观是5资本论6方法论的核心和基石,是5资本论6方法论区别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和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所在。

第二层次是辩证方法,由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两大部分组成。

列宁曾指出/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方法。

0[4]5逻辑学6包括有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大篇,黑格尔把前两篇叫做客观逻辑,后一篇叫做主观逻辑。

客观逻辑意思是揭示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和范畴,主观逻辑是揭示主观世界运动的规律和范畴。

当然,黑格尔的逻辑学建立在绝对精神主宰一切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不过这一分法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恩格斯在5自然辩证法6一书中写道: /所谓客观的辩证法是支配整个自然界的。

而所谓主观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0[5]后者主要指/辩证逻辑和认识论0[6]。

这一层次的辩证方法是马克思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结果。

马克思1858年1月14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明确写道,他在开始写作5资本论6第一稿时,/又把黑格尔的5逻辑学6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

0[7]恩格斯在关于马克思5政治经济学批判6的书评中,也明确指出,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切现有的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惟一材料0,但是应当/作一番透彻的批判0,而/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惟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惟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

0[8]这一层次的辩证方法是相当丰富的,它既包含客观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远远不止于现25当代经济研究62007年第5期行哲学教科书上所列抠的那些规律和范畴),也包含主观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的一致等。

这一层次的辩证方法是5资本论6方法的主体,我们迄今为止对它的认识还仅仅是初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第三层次是形式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

5资本论6是从动态上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它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它主要运用的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0[9]的辩证法,但这并不排除在5资本论6的叙述过程中,也要遵守一定的思维规则,应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

例如,马克思在5资本论6第一卷第六篇为了论证劳动没有价值,劳动不是商品,就应用了形式逻辑的方法,指出论战对方犯了循环论证、偷换论题等逻辑错误。

[10]马克思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他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0[11]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也努力钻研数学,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写下了许多读书笔记和研究手稿,其中对微积分,特别是对微分学的发展过程、微分运算的辩证本质等都有独到的发现。

在5资本论6中,马克思对各个经济范畴既注意定性分析,又注意定量分析。

在定量分析中,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如模型法、图表法、公式法等,还进了大量的数学计算。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5资本论6中数学方法的应用,于是有人认为5资本论6中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这实在是一个误解。

但使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著名的5资本论6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张薰华教授于1993年出版了专著53资本论4中的数量分析6,这是研究数学方法在5资本论6中应用的一部力作,不仅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而且有力地驳斥了那种5资本论6中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的错误见解。

第四层次是马克思把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政治经济学中来。

例如,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理想化方法,这一方法要求在科学思维中,做到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使研究条件达到理想化的程度,以便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马克思在5资本论6第一卷和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从事实验的。

0[12]马克思把这一方法移植到政治经济研究学中,表现之一就是选择英国作为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0,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从而英国成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理想国家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