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素材】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世界上著名的地理之“谜”1.东非大裂谷的未来根据精确测量,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而且有可能会加速扩张。
1978年11月6日,吉布提阿法尔三角区地表突然破裂,阿尔杜科巴火山在几分钟内平地突起,把非洲大陆同阿拉伯半岛又分隔开1.2米。
有科学家认为,照此速度,两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将“分娩”出一个新的大洋。
也有的科学家则认为裂谷可能转向上升运动而隆起成为高山。
2.艾尔斯巨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中的艾尔斯巨石周长9千米,高330米,堪称世界最大岩石。
一天当中,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巨石时,巨石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艾尔斯巨石的多变色,现仍为不解之谜。
3.海水会越来越咸吗海水中富含的大量盐类,使海水又苦又涩,难以入口。
有的科学家认为海水天生就咸,海水不会越来越咸;有的科学家则认为海水中的盐类来自陆地,陆地水流将岩石中的盐分溶于水中,千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成了盐类的最后归宿,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将会越来越咸。
4.“魔鬼三角区”“魔鬼三角区”是指以大西洋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的海峡为顶点,边长各约2 000千米的三角形海区。
数百年来,这里发生了许多船舶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
近三四十年,就有100多艘船舰、40多架飞机和几千人的生命在这里被吞没。
极为奇怪的是,海事发生后,这里竟然找不到任何残片,连水面上点滴油星也找不到。
科学家们对这一海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有太空黑洞说、漩涡凹面镜说等种种推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5.纳斯卡巨画秘鲁西南部纳斯卡谷地上,分布着许多深度为0.9米、宽15厘米至数米的巨大图画。
这些画一般都有几百平方米大,画技按现代二方连续画法进行(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画面)。
画的内容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
是谁创造出这些硕大无比、气势磅礴的地上图画?刻制巨画又是为什么?这些至今仍为人类文明之谜。
6.不可理解的海岛石柱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共有500多个岛屿,像一把珍珠撒在蔚蓝的南太平洋上。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参考教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你对哪些(二)
民族服装图片。
,它们与地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
有意义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拥有丰富的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谜”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联系现实,引发对现实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足之处:七年级学生理解、分析、探究能力有限,注意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示例一
教案:我们身边的地理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身边的地理环境特点2.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环境,提高地理意识教学准备:1. 教材《我们身边的地理》2. 教学课件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身边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环境,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身边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身边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系、植被等。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特点。
三、课堂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身边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
2.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身边的地理环境特点。
3. 各组汇报研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身边的地理环境特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身边的地理环境案例,如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地理知识的应用,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身边的地理环境改善方案。
2. 各组汇报改善方案,师生共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继续关注身边的地理环境,记录变化,思考问题。
2. 教师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观测等,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人口问题
风土人情包括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 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1、观看图片辨别着装的民族 2、观看图片辨别这些民居的分布地 3、观看图片指出其盛行的国家
服饰艺术 民居艺术
体育运动
唐 装
藏 袍
和服
返
蒙 古
回
包
傣家竹楼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谜
1、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形成沙漠? 2、为什么黄河水的颜色那么黄? 3、为什么企鹅只生长在南极? 4、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冲 浪
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种活动 应该在什源自地方开展呢?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冰 雪 或 寒 冷 的 地 方 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种 活动应该在什么地方开展呢?
四 合 院
巴 西
西班牙
美国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你在商店购物时注意过商品的产地吗? 为什么要了解商品的产地呢?
枸杞
宁 夏 中 宁
讨论
1、同学居住的地方主要以那些粮食作物为主, 它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有怎样 的关系?
2、同学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那些水果、市场上的水果有哪些?你知道其他 水果是从哪运来的吗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应该建 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新版)湘教版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课堂互动。确保教学工具的正常运行,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题型三: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解释
例题:描述和解释我国地理位置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我国地理位置复杂多样,有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多种地理位置。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内陆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边境地区地形复杂,资源丰富,但政治环境复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这些地理位置特征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分学生在回答练习题时,对于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地理专业术语的记忆和理解。
-在观察和分析作业中,有些学生对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不够详细和深入,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变化原因的探究和理解。
-在研究探究作业中,部分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够充分,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订正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
六、拓展延伸
1.用3分钟的时间介绍与地理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课堂小结
1.用2分钟的时间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记录下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1.1我们身边的地理(课件38张)-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理与生产建设 工农业(因地制宜)
地理与风土人情 人种、语言、节日、舞蹈等
随堂练习
1.“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主要反映的是( B )
A、生产建设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交通旅游
2. 精通俄语的联合国笔译员,其翻译的联合国会议文件可能提供给( D )
A. 巴西
夏穿短袖,冬穿棉袄
藏袍与地理环境 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那里气候寒 冷干燥、昼夜温差大。藏袍是藏族同胞的传统服 饰,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有肥腰、长袖、大襟 等特点。为了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藏袍衣料厚 重,便于御寒。同时,藏袍穿脱方便,晚上温度 低时,双手可藏于长袖中;白天温度升高,可将右 袖脱下或将双袖脱下围于腰间。宽松的藏袍还有 较大的储物空间,便于藏族同胞游牧迁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不断交往,藏族 服饰逐步改良传统式样,向更加美观实用、新颖 等方面发展。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
1.通过拆解分析地理二字以及有关“地理”来源的资料库,了解地理的渊源 2. 通过有关地理现象的图片、生活实例,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
情三个方面认识我们身边的地理 重点 难点
新课引入
重要资料库
最早出现: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易经·系辞》)
王充解释: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B. 英国
C. 南非
D. 俄罗斯
3. 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列关于四 合院建筑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C ) A. 下层镂空,利于通风散热 B. 屋顶为平顶,利于谷物晾晒 C. 墙壁较厚,利于冬季保温 D. 坐南朝北,利于采光
非洲物产丰饶,直播间里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来自非洲的直播嘉宾对产 品一一进行了介绍。读非洲主要矿产资源与农产品分布图,完成4题。
(名师整理)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1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优秀课件
你知道中国八大菜系吗?
鲁、川、粤、闽、 苏、浙、湘、皖
思考:这些民居有什么特色?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下面两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 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 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
你知道,“风车之国”是指哪个国 家?当地风车起什么作用的?
你能说说以上体育和娱乐活动盛行的地区?
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地理夏令营新结识的 好朋友,一个来自黑龙江省,一个来自海南省, 在谈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时,两人的答案截然不同。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这是法国这凡是尔什登么,?军人墓地
这是美这国是丹什佛么市?,市郊
肯尼亚马赛这伊一马堆拉什国么家东公西园?附近,牛群
为什么修建那么多的碉堡? 埃及 米特加姆三角洲 ,鸽舍(北纬30°42‘– 东经31°16')
哪里的公园? 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太阳能电厂
小孩玩的沙堆吗? 智利复活节岛拉帕努伊国家公园,拉诺拉拉库火山口
差异
2.“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主要反映的是( B )
A.生产建设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交通旅游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反映的是( A )与地 理的关系。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工业生产
4.荷兰风车的主要用途是( B )
A.磨面
B.抽水
C.旅游
D.灌溉
我喜欢游泳
我喜欢滑雪、滑冰
关 注 地 图
服饰
未解 之谜
时事
地理
美食
生产
建设
民居
出行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地分析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共18张PPT)
A.山区
B.牧区 C.远离城镇的农村
D.城镇或城郊
5.读阿拉伯人服饰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衣服宽大是为了便于脱穿
②衣服宽大是为了便于透气③白色是为了反射来自光④白色是为了便于识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俄罗斯北临北冰洋,该国妇女到了中老年体形变得肥胖,其地理原因( D )
2.下列四位同学的学习体会,最贴近“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是( C )
A.我记住了很多国家的首都 B.我知道了石油资源的分布 C.我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D.我会背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3.下列图片能反映炎热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C )
4.假如你要建一个服装厂,为取得好的效益,应将它建在( D )
徽菜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 重色,重火功。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 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学会使用地图
进行地理观测
经常收集资料
时常野外观察
进行采访记录
多与同学讨论
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多奥秘。 据此回答1~2题:
1.下面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属于地理之谜的是( D )
A.登革热疫情 B.禽流感 C.股市行情 D.昼夜更替
2.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C )
A.我国新疆生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B.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C.“神舟十一号”飞船如何升空 D.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
3.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活动中不需要地理知识的是( D )
知道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 学习目标 2 方面密切相关,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灵活
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知识结构
学习地理,可以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解开地理
我 之“谜” 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
们
理就在我们身边
身
边
的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
地理
地理与生产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知识 地理与生产建设
应用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乡土地理
1.你家乡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主要水果有哪些?
1.地理与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 ___地__理_环__境__的影响和制约。 (1)地理与农业:农业生产必须__因_地__制__宜___。 (2)地理与工业: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____原_料_____、能源、_水__源___、 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2.地理与社会发展:在解决全球性的_人__口___、_资__源___、__环__境__问题, 防灾减灾,促进区域_可_持__续_发__展_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321.9.320:10:3520:10:35September 3,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3日星期五下午8时10分35秒20:10:3521.9.3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下午8时10分21.9.320:10September 3,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3日星期五8时10分35秒20:10:353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10分35秒下午8时10分20:10:3521.9.3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以及地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了解地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学科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对地理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地理位置和地图等方面。
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需要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或一幅描绘城市景观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地理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张地图上有哪些地理特征?"或者"这幅图片中有哪些城市景观?"第二环节:引入地理学科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学吗?地理学研究什么内容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逐步引导他们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初步认识。
第三环节: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地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图表,让学生了解气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解释天气预报图表上的符号和含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第四环节:地理意识培养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现象,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学校附近有哪些地理特征?"或者让学生观察附近的地貌、水系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下来,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
七年级地理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上常用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巴西用葡萄牙语。 3、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 4、三大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中国本土教是道教。
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第三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是 70 亿。人口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 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低,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高。 3、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总人口
X100% = 出生率-死亡率
4、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 ,反映人口疏密程度。 5、 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的平原和盆地, 如亚洲的东南部, 欧洲的西部,
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1、 学习地理可以使我们辨别方向、认识地球、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预测天气。地理与 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联系密切。 2、 世界三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 3、 荷兰被称为“风车之国”,”低地之国”。 4、 有“水上威尼斯”之称的是意大利,位于欧洲。 5、 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冰屋,属于黄种人,擅长捕鱼。 6、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属于白种人,常穿白色长袍,是为了抵挡风沙、反射阳光、透 气。 7、 我国南方开展的体育活动是游泳,北方开展的体育活动是滑冰。 2、 麦哲伦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4、 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千米 2,极半径是 6357 千米,平均半径是 6371 千米,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坐在赤道附近。 5、 纬线是一个圆圈;纬线不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纬度越大,纬线圈越短;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6、 0°纬线又叫赤道,0°纬线也是南北纬、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北半球;赤 道以南为南纬、南半球。北极记作 90°N,南极记作 90°S。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 地区为中纬度地区,60°-90°地区为高纬度地区。 7、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各条经线等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 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 (符号相反,度数之和是 18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
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
2.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理解地理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
2.准备地球和地图的模型或挂图。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地方的感受和认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理、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等。
同时,讲解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如经纬度、地图的种类等。
3.操练(15分钟)设置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根据地图上的经纬度,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根据地形图,分析某个地区的地貌特征等。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设计说明本节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关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1.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区域认知)2.认识什么是地理,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在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综合思维)4.初步形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人地协调”这一理念,培养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问卷调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吗?是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
到底什么是“地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地理。
从文学作品中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1.展示地理图片,提出地理问题。
①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②展示撒哈拉沙漠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撒哈拉沙漠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③展示日本地震的图片。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④展示喜马拉雅山脉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认知。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补充:你们还知道哪些地理问题?总结: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好地理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们心中的地理之“谜”。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理解并描述身边常见的地理现象。
包括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地形、气候类型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地理视角去分析和认识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与思辨能力。
此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地理论据和语言组织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在于介绍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如常见的天气类型与规律,其带来的环境变化;地理区域特征的概括。
而难点则是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解释地形和气候是如何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方面产生影响,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三、教学准备:教学前需准备地图册、地球仪等教具,以供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分布。
同时,准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现象视频或案例,如不同气候区的自然景观变化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还需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视频材料。
同时,教师需提前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并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解答预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现象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随后,教师可以简短地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们身边的地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知识讲解1. 地理位置与区域认知教师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详细解释地理位置的概念,包括经纬度、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如城市、乡村、山区、平原等。
2.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水资源、土壤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如过度开发、污染等。
3. 身边地理现象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如城市交通、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等,并分析其背后的地理原因。
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1.1我们身边的地理(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2024新教材湘教版)
新授课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工业
从奶场到牛奶销售对与地址的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资金和运输等条件
新授课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农业
因 地 制 宜 发 展 农 业
新授课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农业
南方水稻
北方小麦
新授课
仿照海洋与生产建设密切联系的实例,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 要联系。
贵州梯田
新授课
一、解开地理之谜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地壳运动
2023年全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 18次,最大地震为9月18日东海海 域6.4级,其中:大陆地区11次,最 大为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台湾及 附近海域3次、东海海域中源地震1 次、南海海域深源地震1次、北部湾 1次、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1次。
新授课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2024年7月5日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房子被淹,
人们连夜搬迁,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财产。
新授课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衣
认识下列服饰吗?分别是哪里的代表性服饰呢?为什么各地 服饰会产生差异呢?
新授课
各地的美食为何不同呢?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食
新授课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认真作业,积极思考,不耻下问
多实践、实验,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地理
关心国际、国家的时事热点
课堂小结
什么是“地理”
我
们 身
“地理学什么”
边
的 地
为什么学“地理”
理
如何学好“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生产建设 地理与风土人情
课堂练习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书写材料的一次进步,推动了世界文化的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主备人:审核人:【课前延伸】【课内探究】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学习过程: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思考: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为什么日月星辰每天都绕地球东升西落?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问题二: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关系?例题1: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不相关的活动()A.外出旅游B.观看天象、星座C.修桥、架桥D.去医院看病讨论:(1)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2)提问: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问题三:地理与我们工农业生产有何联系?例题2: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A.乳制品生产B.放牧C.生产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思考:(1)我们超市里主要出售那些水果?哪些是当地产的?哪些是从外地运来的?为什么我们当地不能出产?(2)干旱地区种植农作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讨论:(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原因是什么?问题四:地理与风土人情有何关系?例题3:反映西双版纳傣族人民风土人情的节日是()。
(1)读第五页几幅图,说说这些图分别和哪些地区有关?(2)读第六页图,回答: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有哪些风俗习惯?(3)你对中国的哪些民族比较熟悉?他们有哪些传统的民族习惯?目标检测1.有“人类之家”之称的是()A.水星B.地球C.火星D.太阳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A.地形特征B.气候特征C.植被特征D.水文特征3.“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成文的。
课堂小结地理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
地理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解开地理之“谜”
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却碧波荡漾?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为什么有的地方城镇密集,有的地方却人迹罕至?……
关于地理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好地理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地理”一词的来源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就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1)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
环境中开展?
2)联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几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吗?写出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探
讨。
例: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地理与生产建设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
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此外,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荷兰的风车
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因此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
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抽水风车,并逐渐得到普及。
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大面积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
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国家的“功臣”,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
这一天,全国的风车竞相转动,举国欢庆。
仿照图1-5示例,在图1-6的空白框中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民俗风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种族的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艺术、宗教和建筑……
在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感受到南美足球比赛和狂欢节的热烈气氛,领略到欧洲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欣赏到非洲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
图1-7 因纽特人捕鱼图1-8 南美足球比赛
图1-9 意大利威尼斯图1-10 非洲传统舞蹈
阿拉伯人传统服装与地理环境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
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
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
乍一看,这种服装似乎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些不协调,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那里风沙很大,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有人曾在亚洲西部的沙漠腹地做过试验,在烈日照射下,穿衬衫的人大汗淋漓,穿阿拉伯长袍的人则泰然自若。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不少阿拉伯人开始穿西装。
但遇上节日庆典,他们仍然穿着传统服装。
1)说一说,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风土人情?举例说明它们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2)收集世界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辑一张地理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