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练习
毒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1、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也;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3、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S形曲线)类型较为常见;5、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6、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7、Zch值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8、安全范围和暴露范围大,则人1、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也越(大)。
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
引起动物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越小,毒性越(大)。
23、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暴露)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
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 S形曲线)类型较为常见。
5、LD50 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 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6、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7、Zch值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8、安全范围和暴露范围大,则人群暴露发生有害效应的危险性(小)。
9、跨膜转运根据其是否耗能,是否能逆浓度梯度,可分为(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种方式。
10、生物转运中,颗粒物和大分子常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
11、外源化学物在人体内常以(血浆蛋白)、(肝、肾)、(脂肪组织)和(骨)作为贮存库。
1 2、毒物的生物转化是()。
13、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转化方式,主要是(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14、A、B两外源化学物的LD50相同,但其曲线斜率不同。
A物质的曲线斜率小,需要有较大的剂量变化才能引起明显的死亡率改变;B物质的曲线斜率大,相对小的剂量变化即可引起明显的死亡率改变。
毒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描述毒理学4、机制毒理学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三、填空题1、毒理学主要分为三大研究领域,即、、。
2、毒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即为、、。
3、毒理学被应用于、、。
4、毒理学研究方法有:、、和。
5、毒理学展望主要有、、、、等等。
四、问答题1、简述确定因果关系的标准2、简述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3、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4、简述机制毒理学研究成果主要用途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4、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称为毒效应。
5、毒效应谱6、剂量7、选择性毒性8、靶器官9、生物标志1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11、LOAEL12、NOAEL13、阈值14、急性毒作用带15、慢性毒作用带16、安全限值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2、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1/ 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D.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3、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4、最小有作用剂量为()A、一种化学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化学致癌物:指能够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一类化学物质。
2.终致癌物:指间接致癌物在活化过程中间产物是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3.引发剂:指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4.促长剂:指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予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5.助致癌物:指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时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二、选择题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 A.化学物的致畸性B.化学物的致癌性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D.药物的致癌性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A.一般毒性试验B.短期试验C.动物诱癌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B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D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E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D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D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C.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 bioactivation.D. bioactivation,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三、简答题1.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答案要点:(1)体细胞突变学说。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行为b) 毒物的防制c) 毒物的来源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毒理学主要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哪些方面的影响?a) 肌肉收缩b) 呼吸系统功能c) 生殖能力d) 所有选项3. 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的程度。
下列哪种毒性描述是正确的?a) 致癌性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的致命效应b)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暴露的效应c) 气味的刺激性是毒物的生化毒性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下列哪个是最常用的毒物暴露途径?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皮肤接触d) 注射入血液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肺b) 肝脏c) 肾脏d) 心脏二、判断题1. 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受剂量大小的限制。
( )2.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以来对生物体的影响。
( )3. 遗传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基因的变异产生的影响。
( )4. 吸入毒物时,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可以减少毒物的暴露。
( )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毒物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
2. 列举常见的毒物暴露途径,并简要说明如何减少毒物的暴露。
3. 什么是LD50?它如何衡量毒物的毒性?4. 请解释毒物代谢的过程以及代谢产物的可能影响。
5. 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毒物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四、应用题1. 某工厂的职工不慎吸入有毒气体,表现出中度中毒症状。
请列举该工厂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并简述其原理。
2. 你是一家化工公司的毒理学专家,请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评估某种化学品的毒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3. 某人因长期摄入过量含汞食物而中毒。
请说明汞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可能的毒性效应。
答案:一、选择题1. 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d) 所有选项3. 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a) 呼吸系统5. b) 肝脏二、判断题1. 错误 (×)2. 错误 (×)3. 正确(√)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暴露时的有害效应,通常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症状和毒性反应;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或重复暴露下的持续性或累积性有害效应,可能对身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慢性损伤。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
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 B。
毒性 C毒素D。
毒物 E。
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 B。
应用毒理学C。
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 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A。
家兔 B。
大鼠 C.小鼠 D。
豚鼠E。
家犬4。
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
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 B。
转录因子 C。
转录前复合物 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 E。
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
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 A。
干扰电子传递链 B。
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 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 E。
使钙离子上升7。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 B。
纤维症 C。
致癌 D.炎症 E。
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
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
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4。
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6。
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四、简答题1。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
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
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 (3)新抗原形成5.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 (3)致突变活性初筛。
毒理学练习资料
毒理学练习第一章总论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毒性作用的类别并举例说明2. 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
3. 试述修复不全导致药物毒性的机制。
二、名词解释:1. 药物毒理学;2. 治疗指数3. 安全范围;4. 毒物和毒素;5. 靶部位;6.毒性反应;7. 变态反应;8. 特异质反应;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力学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环节的毒性。
2.试述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二、名词解释:1.毒物代谢动力学;2.吸收;3.分布;4.表观分布容积;5.代谢;6.排泄;7.肝肠循环;8.零级动力学;9.一级动力学;10.半衰期;11.药时曲线下面积;12.血浆清除率第三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一、简答题试简述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常见类型二、名词解释:1. 调亡;2. ALT ;3. 脂肪肝第四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 肾毒性药物主要有哪些2. 试述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的基本原理二、简答题试简述如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三、名词解释:肾小球滤过率第五章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对心血管组织损伤类型2.心血管毒性药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3.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二、简答题1.试简述药物引起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三、名词解释:1.药物性心肌病;2.心肌蛋白第六章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 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常见类型2. 肺毒性作用的主要部位二、简答题1.试简述药物引起的呼吸道反应有哪些三、名词解释肺微粒体酶第七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 试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主要类型。
2. 试述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
3.试述产生神经系统毒性作用药物的主要种类。
4.举例说明药物引起神经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机制。
二、简述题简述下述药物及毒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制:1. 可卡因;2.利血平;3.吗啡;4.异烟肼;5.氨基苷类抗生素;6.顺铂;第八章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丙硫氧嘧啶致甲状腺肿大的毒性机制二、简答题1、试简述激素间相互作用方式(3种);2、试简述药物对甲状腺毒性的检测方法三、名词解释1.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2内分泌腺第九章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通过哪些方式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C. 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B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A.体外试验 B.体内试验C.流行病学研究 D.人体观察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A.豚鼠 B.大鼠 C.家兔 D、小鼠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A。
24小时 B.1—3个月 C.1年 D.2年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A.4倍 B.3倍 C.2倍 D.1倍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9.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A.整倍体 B.非整倍体 C.断裂 D.断片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该化学物称为DA.染色体畸变剂 B.间接诱变剂C. 基因突变剂 D.直接诱变剂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A。
致癌和促癌阶段 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 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DA.癌变发生率 B.癌变发生数C.肿瘤发生数 D。
肿瘤发生率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A.着床期 B.器官形成期C.胎儿期 D.原肠期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OAEL,若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C 该受试物毒性较强 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解磷定 B.石灰水 C.乙酰胺 D.美兰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A.皮肤癌 B.淋巴癌 C.肝癌 D.肺癌·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人量者,要求进行C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C 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A. 便秘 B.神经性皮炎C.顽固性贫血 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A.神经系统症状 B.心血管病变C.胃肠道症状 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微生物 B 外来化学物质C.寄生虫或虫卵 D.环境污染物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A.危害性 D.毒性 C.危险性 D.毒效应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A.迟发毒性作用 B.可逆毒性作用C.一般毒性作用 D.无阈毒性作用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A.接触生物学标志 D.反应生物学标志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24.苦杏仁中毒属于AA.氰苷中毒 B.皂素中毒 C.真菌中毒 D.霉菌毒素中毒25.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 B )A.铜B.汞C.铅D.铁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 D )A.大米B.面粉C.黄瓜D.薯片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 A )A.B1B.G1C.M2D.G2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 ?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1.致畸指数是( ?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 B )A.大豆B.西红柿C.玉米D.马铃薯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34.危险度是( ?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二、填空题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般以mg/kg 表示。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填空(20×1′)名解(10×3′)问答(3×12′)自主题(1×14′)名解: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有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毒物。
毒素:毒素是一类特殊的毒物,是由活的机体产生的,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毒素、动物毒素、霉菌毒素和细菌毒素等。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易感部位引起有害生物学作用的能力。
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愈大,毒性愈大。
选择毒性:如果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毒理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的有害因素对生物体特别是人体产生危害和毒作用的机制的科学,它是由古代毒理学渗透了其他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致死剂量(LD):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LD50: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者24h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阈剂量:指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机体产生不良效应的最低剂量。
效应:指在毒理学研究中,外源化学物与动物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有害生物学改变,又称毒效应。
反应:指外源化学物引起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含的比率,一般以百分比或比值来表示。
剂量: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化学毒物进入机体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引起毒作用效应。
剂量-效应关系:是指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在个体或群体中引起某种量效应(计量指标)强度改变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在某一群体中出现某种质效应(全或无类型的计数指标)的个体在这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肝脏首过效应:从胃肠道进入的化学毒物在进入体循环前需通过肝脏代谢(若肝脏是非靶器官),从而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的化学毒物数量或减轻毒性效应。
毒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习题-含答案
第1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A第2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答案】E第3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答案】E第4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A第5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答案】A第6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E第7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B第8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答案】E第9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A第10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毒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结肠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7.代谢活化是指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9.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A.R1,R2 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Y基团为O时毒性大于SC.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D.以上都对1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A.苯B.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C.苯酚D.羟甲基八甲磷11.常见的诱导剂有A.苯巴比妥B.3-甲基胆蒽C.六氯联苯D.DDTE.以上都是12.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A.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家免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C.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D.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13.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以上都是14.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5.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17.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A.表皮角质层B.连接角质层C.上皮角质层D.真皮角质层18.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肝B.肾C.肺D.小肠19.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A.甲基化B.羟化C.共氧化D.环氧化20.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21.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B.血流量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22.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A.剂量B.作用时间C.选择作用D.蓄积作用23.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A.2B.4C.6D.824.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25.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分子量小于10026.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27.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A.内织网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28.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D.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29.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B.测定尿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的情况C.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D.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30.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A.毒作用发生快慢B.毒作用性质C.代谢解毒D.毒作用持续时间31.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吸收途径C.剂量D.作用时间32.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A.效应 B.反应C.量效应 D.质效应33.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D.宿主的其它因素第五章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1.化学结构与毒效应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2.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3.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A.理化特性B.剂量D.作用持续时间E.联合作用4.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5.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牲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E.以上都是6.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以上都是7.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8.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A.CH3ClB.CH2Cl2C.CHCl3D.CCl4E.CCl3。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理学是研究以下哪类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影响的学科?A. 化学物B. 生物物C. 物理因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外源性毒物?A. 重金属B. 农药C. 酒精D. 维生素答案:D3. 毒物的毒性通常用哪种参数来表示?A. 半数致死量(LD50)B. 半数有效量(ED50)C. 半数抑制浓度(IC50)D. 以上都是答案:A4. 毒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血液答案:D5. 以下哪种机制不是毒物的代谢活化机制?A. 氧化B. 还原C. 羟基化D. 脱氢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 毒物的毒性评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3. 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免疫介导作用4. 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通常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个体差异性5.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个阶段。
答案:I相代谢、II相代谢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要描述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
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毒物的剂量与其在生物体内引起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通常表现为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的强度或频率也会增加,但这种关系并非总是线性的,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毒物的生物转化,并举例说明。
答案:毒物的生物转化是指毒物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这个过程可以使毒物失活,也可以使其活化,从而增加毒性。
例如,酒精在肝脏中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毒理学习题集库(包括简答、名解、论述等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2、毒物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
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参考答案]一、名词1、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1、A2、D3、E三、填空1、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2、优化、减少和取代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3、毒物4、靶器官5、生物学标志6、暴露生物学标志7、效应生物学标志8、易感生物学标志9、量反应10、质反应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17、阈剂18、最大无作用剂量19、毒作用带定义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3 8.最小有作用剂量是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4 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E.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A.LD50B.LD0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5 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生物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名词解释】1.毒物2.biomarker3.medianlethaldose4.hypersensibility6 6.Zch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毒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毒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毒性作用机制B. 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C. 毒物的代谢过程D. 毒物的物理性质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毒理学中的基本概念?A. 毒性B. 毒性作用C. 毒性剂量D. 毒性效应答案:D3. 毒物进入体内后,首先发生的是: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排泄答案:A4.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肝脏B. 肾脏C. 肺D. 心脏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外源性毒物?A. 重金属B. 农药C. 酒精D. 维生素答案:D6. 毒物的毒性分类中,急性毒性是指:A. 一次或多次接触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效应B. 长期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C. 反复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D. 间歇性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答案:A7. 毒理学研究中,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A. 能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B. 能引起一半动物中毒的剂量C. 能引起一半动物出现明显症状的剂量D. 能引起一半动物出现轻微症状的剂量答案:A8. 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干扰细胞代谢B. 破坏细胞结构C.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D. 抑制酶活性答案:C9. 毒理学研究中,毒物的生物标志物是指:A. 毒物本身B. 毒物的代谢产物C. 毒物引起的生物效应D. 毒物引起的生物反应答案:B10. 毒理学研究中,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剂量增加,反应增强B. 剂量减少,反应减弱C. 剂量不变,反应增强D. 剂量不变,反应减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因素对生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答案:有害作用、毒性作用机制、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2. 毒物的毒性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3.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A.家兔 B.大鼠 C.小鼠 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 A.干扰电子传递链 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 毒性反应类型? (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习题集(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E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二、选择1、A2、D3、E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 E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 A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 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B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 B 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
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7、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 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mg 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 DA.0.6mg/人•日B.3.6mg/人•日C.12mg/人•日D.36mg/人•日E.60mg/人•日8、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 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EA、吸收速度差异B、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D、排泄速度差异E、易感性差异9、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EA.绝对致死剂量B.大致致死剂量C.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剂量)10 、LD50 的概念是 B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11、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阐述,正确的是 C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50 的值越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50 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2、如外来化合物A 的LD50 比B 大,说明 DA、A 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 大B、A 的毒性比B 大C、A 的作用强度比B 小D、A 的急性毒性比B 小E、A 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 小1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 C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14、一般对致癌物制定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 E A.10-2 B.10-3 C.10-4 D.10-5 E.10-615、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 A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1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D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17.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 CA.铜蓝蛋白B.血红蛋白C.白蛋白D.球蛋白E.脂蛋白二、选择1、A2、E3、A4、A5、B6、B7、D8、E9、E10、C 11、C 12、D 13、C 14、E 15、A 16、D 17、C1、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 A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2、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3、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 AA.简单扩散B.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4、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AA、简单扩散B、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5、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B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 C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7、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EA、酒精B、水C、吐温80D、二甲基亚砜E、植物油8、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 AA、1~6 小时B、7~13 小时C、14~20 小时D、21~27 小时E、28~34 小时9、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 EA.被机体吸收B.在体内蓄积C.被肾排泄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EA、吞噬B、胞饮C、滤过D、简单扩散E、主动转运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B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C、毒作用性质D、代谢解毒E、代谢活化12、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CA.毒作用发生减慢B.毒作用性质改变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D.代谢解毒抑制E.代谢活化抑制13、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 EA.粪便B.唾液C.汗液D.母乳E.尿液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E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15、细胞色素P-450 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D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16、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FMO 催化的是AA、P—杂原子氧化B、黄嘌呤氧化C、脂肪烃羟化D、醛脱氢E、醇脱氢17、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CA、线粒体B、高尔基体C、胞液D、细胞核E、溶酶体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 DA、减弱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19、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 CA、黄素加单氧酶B、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BA.葡萄糖醛酸结合 B.谷胱甘肽结合 C.硫酸结合 D.乙酰化作用E.甲基化作用2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D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22、硫酸结合反应需B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 DA、PAPSB、UDPGAC、半胱氨酸D、丙氨酸E、S-腺嘌吟蛋氨酸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
毒理学练习
毒理学练习第一篇:毒理学练习毒理学练习第一章总论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毒性作用的类别并举例说明2.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
3.试述修复不全导致药物毒性的机制。
二、名词解释:1.药物毒理学;2.治疗指数3.安全范围;4.毒物和毒素;5.靶部位;6.毒性反应;7.变态反应;8.特异质反应;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力学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环节的毒性。
2.试述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二、名词解释:1.毒物代谢动力学;2.吸收;3.分布;4.表观分布容积;5.代谢;6.排泄;7.肝肠循环;8.零级动力学;9.一级动力学;10.半衰期;11.药时曲线下面积;12.血浆清除率第三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一、简答题试简述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常见类型二、名词解释:1.调亡;2.ALT ;3.脂肪肝第四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肾毒性药物主要有哪些2.试述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的基本原理二、简答题试简述如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三、名词解释:肾小球滤过率第五章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对心血管组织损伤类型2.心血管毒性药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3.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二、简答题1.试简述药物引起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三、名词解释:1.药物性心肌病;2.心肌蛋白第六章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常见类型2.肺毒性作用的主要部位二、简答题1.试简述药物引起的呼吸道反应有哪些三、名词解释肺微粒体酶第七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主要类型。
2.试述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
3.试述产生神经系统毒性作用药物的主要种类。
4.举例说明药物引起神经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机制。
二、简述题简述下述药物及毒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制:1.可卡因;2.利血平;3.吗啡;4.异烟肼;5.氨基苷类抗生素;6.顺铂;第八章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丙硫氧嘧啶致甲状腺肿大的毒性机制二、简答题1、试简述激素间相互作用方式(3种);2、试简述药物对甲状腺毒性的检测方法三、名词解释1.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2内分泌腺第九章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一、论述题1.试述药物通过哪些方式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论述题
1.试述药物毒性作用的类别并举例说明
2. 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
3. 试述修复不全导致药物毒性的机制。
二、名词解释:
1. 药物毒理学;
2. 治疗指数
3. 安全范围;
4. 毒物和毒素;
5. 靶部位;
6.毒性反应;
7. 变态反应;
8. 特异质反应;
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力学
一、论述题:
1.试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环节的毒性。
2.试述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二、名词解释:
1.毒物代谢动力学;
2.吸收;
3.分布;
4.表观分布容积;
5.代谢;
6.排泄;
7.肝肠循环;
8.零级动力学;
9.一级动力学;10.半衰期;11.药时曲线下面积;12.血浆清除率
第三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一、简答题
试简述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常见类型
二、名词解释:
1. 调亡;
2. ALT ;
3. 脂肪肝
第四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 肾毒性药物主要有哪些
2. 试述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简答题
试简述如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三、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
第五章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试述药物对心血管组织损伤类型
2.心血管毒性药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
3.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作用机制
二、简答题
1.试简述药物引起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三、名词解释:
1.药物性心肌病;
2.心肌蛋白
第六章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 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常见类型
2. 肺毒性作用的主要部位
二、简答题
1.试简述药物引起的呼吸道反应有哪些
三、名词解释
肺微粒体酶
第七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 试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主要类型。
2. 试述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
3.试述产生神经系统毒性作用药物的主要种类。
4.举例说明药物引起神经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机制。
二、简述题
简述下述药物及毒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制:
1. 可卡因;2.利血平;3.吗啡;4.异烟肼;5.氨基苷类抗生素;6.顺铂;
第八章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试述丙硫氧嘧啶致甲状腺肿大的毒性机制
二、简答题
1、试简述激素间相互作用方式(3种);
2、试简述药物对甲状腺毒性的检测方法
三、名词解释
1.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2内分泌腺
第九章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试述药物通过哪些方式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2.试述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的分型、机制及生物学特点
二、简答题
1.试简述免疫毒性检测的临床试验主要有哪些?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2.体液免疫;3.变态反应;4.免疫应答
第十章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试述药源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毒性机制。
二、简答题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为什么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
2.试简述抗肿瘤药对骨髓的毒性作用
三、名词解释:
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造血生长因子
第十三章药物致癌作用
一、论述题:
1.试述药物对癌基因的影响过程
二、简答题
1.试简述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1、致癌作用;
2、直接致癌剂;
3、间接致癌剂;
4、促癌剂;
5、癌基因
第十四章药物生殖和发育毒性作用
一、论述题
1.药物生殖及发育毒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题
1.试简述药物对致畸敏感期的作用特点
三、名词解释:
1、胚胎毒性;
2、致畸性;
3、致畸剂;
4、母体毒性;
5、至畸指数第十五章药物的遗传毒性
一、论述题
1.试论述突变引发的后果有哪几方面?
二、名词解释
1、突变;
2、遗传毒性;
3、致突变性;
4、诱发突变
第十六章药物成瘾和药物依赖性
一、论述题
1.试述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机制
2.试述阿片类药物美沙酮替代戒毒治疗法
二、简答题
1.试述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有哪些。
2.以吗啡为例,论简述戒断综合症的特征及临床表现。
1.精神依赖性;
2. 生理依赖性;
3. 药物成瘾;
4. 稽延症状
第二十章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
一、论述题
1.试述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及依据。
二、简答题
1.试简述长期毒性试验如何分组及确定给药剂量和周期
三、名词解释
1、LD50;
2、ED50;
3、最大耐受量;
4、最大给药量;
5、近似致死量;
第二十四章药物临床应用的毒性问题
一、论述题
1.试述临床用药产生毒性与机体有何相关性
二、简答题
1.试简述药物中毒急救的一般处理步骤
三、名词解释
1.药源性疾病;
2.药物不良反应的自发呈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