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家山歌之乡——沿河
山羊·山峡·山歌
![山羊·山峡·山歌](https://img.taocdn.com/s3/m/07860e65f5335a8102d220a9.png)
山羊·山峡·山歌——沿河三张“名片”打响对外知名度田茂昌山羊名片:沿着畜牧大县一路奔跑沿河山羊,以优良的繁殖力、快速生长、易于饲养、肉质鲜嫩、膻味轻、营养价值高而闻名已久。
1986年,该县被列为国家农业部山羊生产基地县。
2007年,该县获得了省政府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资金投入。
为此,该县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资金用于鼓励山羊发展,同时整合部门资金536万元,协调农发行贷款650万元,信用社贷款300余万元,用于项目区草水配套、草路配套、电力配套、沼气配套、青贮窖配套建设,项目区的养殖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变。
为了科学发展山羊产业,该县与贵州大学、省畜牧兽医学校、四川草原总站、百绿(国际)草业集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使项目建设得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县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中心带动”的方式,把草地项目与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结合起来抓,实行“草地中心+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进行企业化管理。
草地中心向项目区农户无偿提供草种、化肥,补助羊圈建设费,借给养殖户20只种母羊,并负责技术服务和山羊防疫治病,包销产品;养殖户与草地中心按7:3分成,草地中心收回的母羊和获得的分成用于滚动扶持发展其他农户。
在抓好政策扶持的同时,草地中心狠抓种草环节和草地管理,采取禾本科和豆科合理混播,做到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草地建设质量和群众种草养羊的积极性。
已建成了一批养羊小区、联户羊场,发展了大批养羊专业户。
项目投放的基础母羊,产羔羊6500多只,养殖户看到了生态养殖的希望。
该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已进入第4年,省、地下达项目资金4065万元,在4个乡镇的15个村落实4067户农民养殖,完成人工种草7.41万亩,改良草地1.3万亩;栏圈建设10.57万平方米,投放基础母羊6.87万只,种公羊2917只。
在项目区新修公路14.1公里、人行步道500米,维修公路6公里,建设小水池100口、引水沟渠5000米,建饲料青贮窖1万立方米、沼气池200口。
唱响武陵山区民族好声音——“画廊乌江·山歌沿河”第二届中国武
![唱响武陵山区民族好声音——“画廊乌江·山歌沿河”第二届中国武](https://img.taocdn.com/s3/m/94f9e10614791711cc7917fe.png)
7 2 岁的覃 发池是长 阳土家族 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
“ 土 家山歌邀请赛不仅是 一项 比赛 ,更是一座传 递友谊的桥 梁。伴随 国家经济 文化发展 的迅猛势头 , 武陵山片 区独具特色 的民族 民间文化也越 来越焕发 出 耀眼的光彩 。因此 ,进一步加 强合作交 流 ,显得尤 为 重要。我们 坚信 ,有武 陵山片区各兄 弟区县的共 同努 力 ,土家 民族文化一定会 更加发扬光大 ;有各级领导 和各族各界 人士的关心 支持 ,沿河 的明天一定会更 加 美好 ,武 陵山片 区的加速 崛起 一定会早 日实现 。”沿 河 自治县县 委书记任 廷涅在 第二届武 陵山片 区土家山
同 :湖南省保靖歌 手龙承 发演唱 《 土家迎客歌 》 圈H :重庆市黔 江区代表 队演唱 《 黎 水拗岩号子 》,
深 入挖掘 民族 文化资源 ,集 中展现土 家山歌 的独 特魅 对 土家 山歌 情有独钟 ,目前在长 阳基 地已经有七 、八 歌邀 请赛颁奖晚会致辞中说。 山歌邀 请赛活动 期间 ,还 举办 了中国散文诗人 走 力 ,提 振精 气神 、传 递好 声音 、凝聚 正能量 ,形 成 了 个 像我一样 的年轻人 加入到保 护和传 承土家优秀文化
沿河 山歌 :积淀 深厚 历史悠远
沿 河 自治县 地 处 黔 、渝 、湘 、鄂 四 省 ( 市 )边
-
赢得满堂彩 。 张 明松是 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 产酉 水船工号子的州
区结合 部的乌江 中下游 ,素有 “ 黔 东北 门户 ,乌江 要 级 传承人 , 自小在爷爷 的船上 听着 山歌 长大。他说 :
湖南 、湖北 、重庆 、贵州 四省市 1 2 个 区县的土家歌 手 “ 好声音”将土家民族 山歌唱响在沿河乌江河畔。
“ 自山没得 那 山高 ,那 山娇 妹捡 柴烧 ,哪年哪月 齐聚一 堂 ,以 “ 弘扬土 家 民族 文化 、促进 武陵科 学发 同到我 ,柴不 弄来水不挑 ……” 9 月2 7 日晚 ,沿河县 展 ”为主题 ,对 各地 的土家歌 曲以及个人 演唱技 巧进 土 家歌手黄旭 以高吭 的声音征服 评委 和全 场观众 ,夺 行 了精 彩的展示 。这是 沿河土 家族 自治县 继连续 举办 得 中国第二届武陵山片 区山歌邀请赛第一名 八届乌江 百里 画廊文化 旅游节 、土家 山歌 展演赛 等系 “ 河里长 , - 山里 生 ,河水露 水并 我身 ,从小爱玩 列活动 后 ,又一 推动 民族文化 繁荣 、弘扬 土家文化 传 河 中篙 ,吼着号子踏 浪行… …”来 自湖南笔保靖县 的 承的文化盛宴。 土 家族歌手 张明松一 曲极富 民族 特色 的酉水船工号子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https://img.taocdn.com/s3/m/18b61b33c5da50e2534d7f08.png)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目前航运能力300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可提高到500吨级。
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
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2010年10月18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县处在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乌江由南至北纵贯全境,地势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低,由西北、东南向中部乌江河谷倾斜。
文化旅游产业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
乌江流经沿河132千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峡长89公里,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
名副其实的乌江百里画廊,除了神奇的自然风光,更有其神秘的古代乌江文明。
古镇洪渡、龚滩、思渠、淇滩、夹石等记载了乌江的历史沧桑;沿河县城东岸唐代思州古城见证了沿河曾经拥有的繁华;思渠荷叶坪古城遗址、麻竹溪古城遗址、石马古城遗址蕴藏着许多历史谜团;乌江古纤道记录了先民开发乌江流域的足迹;鸾塘书院是今贵州历史上最早的书院。
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哭嫁歌词
![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哭嫁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63901e9b9ec3d5bbfd0a74f6.png)
沿河地区土家族哭嫁歌词岩上砍柴丁对丁,花钱花米是今天!太阳出来背过湾,半夜还在路上跑!洋荷叶子青友青,怪你冤女命不真!冲刺公务员考试 21:08:232、哭母亲的哭话是这样的:隔河望去蓼子丁,蓼子开花绿阴阳!罗打三天惊天地,冤女还在伤心处!好吃不过红椿甜,冤女还在娘面前!洋山竹子节节细,难喊别人一声爹,从此别了一声娘!銘哥 21:08:29哭媒人的哭话是这样的:高山顶上栽核桃,砍它下来搭座桥!从过路桥桥不越,媒人过路欲断桥船不行!水不起浪媒不狠,女不放你来坐在我的老人火铺阁,喊我老人那句话来说。
你来坐在我的老人板凳边,问我老人分不分!我的老人说我年纪小,媒人眼睛几眺眺!我的老人说我年纪细,媒人嘴巴几团团!《哭娘——八月歌》阳沟后头栽苦桃这根苦桃根不牢这根苦头要翻根你的怨女还等三个时候要开声蘭木搭起五层楼五层楼上乌鸦叫这对乌鸦叫不叫不明喊你冤女不慌行春风吹到一朵云回头不见我老人堂屋中间闹腾腾外面来的是别人不是人家大户来管是人家小户来小户人家人家来了穿衣轿穿衣轿散散心远望一乌云近望上灰尘大户人家来的夫子讲礼仪小户人家他家夫子来了八面财八面神仙下凡来正月生我随娘子盘我养大孝到你我把爹娘孝到底二月生我是儿女盘我长大把恩还三月生我儿成对老老小小来相会四月生我儿成双我在家中凑成双五月生我人之初送我上学去读书六月生我儿进屋送我上学就去读爹妈后来享幸福七月生我儿命好送我上学就去考爹妈福气快来了八月生我命不归盘儿养大孝到你多儿多女往外追九月生我无独女几天几夜操劳你十月生我遭苦罪一生只把儿女为苦生苦死为我几姊妹落泥谷子秧子深半夜起来看小星小星还在天上走父母还在路上哼半岩有根十三藤人人说你养空人养了空人一只胯舍得谷子打发我高山顶上莲二朵多生兄弟少生我兄弟是棵摇钱树冤女是个花钱人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
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冲刺公务员考试21:13:03《哭表嫂》天上大星对小星天上星子排队排大风吹我嫂嫂来清早起来穿衣裳穿起衣裳走路忙过弯过拐湿衣裳过河过水打湿鞋这回人户不该来风吹牡花像对烛前面修起竹枝路后头修起转角楼不是姐姐夸奖你是你爹娘修的起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
我的家乡--美丽沿河
![我的家乡--美丽沿河](https://img.taocdn.com/s3/m/e77ce76b01f69e3143329490.png)
麻 阳 河
古纤道
乌江纤道,始修于明朝 乌江古纤道,一条土家先民血汗凝结的长龙,它穿越岁月的时空,记载着乌江黄金水道的兴衰和船工的悲欢。 乌江古纤道,一部乌江航运史,刻在乌江岸边百丈悬崖上的丰碑,一条被称作土家人的丝绸之路。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文化遗址
肉莲花
肉莲花”又叫莲花十八响,曾流行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一带。在晚清和民国 期间,由于战乱,民不聊生,就很少有人再跳。《肉莲花》是土家族先民———古代巴 人军事乐舞遗风的延续和演变,是土家人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舞蹈气势雄 壮,吼声震天,动作激烈威猛,刚柔相济,噼啪有声,极具民族性、体育性和观赏性。
沿河县城全景图
旅游、文化
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旅游资源。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麻阳 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主体的自然风光;以土家族为主 体的名风名俗;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位主体的 红色文化,独具一格。
属级级 年麻 野重自 ,阳 生点然 河 动保保 国 物护护 年家 类野区 经级 型生, 国自 的动主 务然 自物要 院保 然黑保 批护 保叶护 准区 护猴对 晋始 区及象 升建 。其是 为于 栖国国 息家家 地一 , 2003 1987包Βιβλιοθήκη 谷 粑沿 河 小 吃
粽子
糯米包子
桑椹花生 以精选花生仁为主 要原料,配以特殊辅料,采 取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其风 味独特,香脆可口,易嚼化 渣,曾获广交会最受消费者 欢迎奖。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 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地处 黔、渝、湘、鄂四省(市)边 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县城 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 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 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 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 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 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 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 之称。2010年10月18日,沿 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 国土家山歌之乡”。
土家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进路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贵州省沿河土家
![土家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进路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贵州省沿河土家](https://img.taocdn.com/s3/m/3b878088dd88d0d233d46a8c.png)
沿 河 土 家 族 自治 县 位 于 贵 州 省 东 北 角 、武 陵 山 区腹 地 的乌 江 中 下 游 ,素 有 “黔 东 北 门 户 ,乌 江 要 津 ”之 称 。是 全 国 四个 单 一 的土 家 族 自治 县 之 一 。 全县 总人 口 66.86万人 ,其 中以土家族为 主体 的 少 数 民 族 占 66.2%(土 家 族 人 口 43.2万 人 ,占 64.9% )。
一 、 文化传承与创新情况
(一 )挖 掘整 理 强基 础 目前 ,全县挖掘发现土家民歌 2 000余首 ,收集 整理 土 家 山歌 200首 ;对 土 家族 高 腔 山歌 进行 重 点 保 护对象选择 ,制作 山歌光碟 《大雨落来细雨飘》 《这 山望去那 山高 》,编辑 山歌 书籍 2套 ;发展县级 “非遗 ”代表性项 目传承人 l0名 ,省级“非遗 ”代表 性项 目传承人 1名。通过普查 ,建立 和完善了革命 遗址 、传统教育基地 、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化旅游 资源等档案 、资料库。 一 是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 。通过普查 ,掌握全 县文化资源情况 ,发现 22个 乡镇(街道 )有不可移 动文 物 点 172处 ,登 记 文物 点 180处 (新 发 现 156 处 、复查 16处 、消 失 8处 ),录入 文 物 点 172处 (古 遗址 10处 、古 墓 葬 51处 、石窟 寺 及 石刻 9处 、古 建 筑 47处 、近 现代 史 迹及 代 表性 建筑 52处 、其他 类 3 处 )。建立起 普查档案及资料库 ,公布 14处县级文 物保 护单 位 。发 现一 批如 黑水 温银 洲 、黑獭 田海 云 、 板 场 王 波传 承 土 家 山 歌 、民歌 的农 民歌 手 ,了解 到 沙子镇 阳戏 ,南部 乡镇傩 堂戏 、傩戏面具雕刻技艺 、 金 钱 杆 、花 灯 戏 、狮 子灯 等 传统 剧 目分 布情 况 ,同 时 发现这些剧 目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 、断代的严峻 问 题 。通过普查 ,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 供 了立法选课和参考 ,为制定文化旅游规划提供有 力 的依据。 二是对全县 重点文物及传统村落进行命 名保 护和修缮 。201 1年,县委公布 100处革命遗址和文 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同年 , 根 据贵州省文 物局批复对黔东 特区革命 委员会 旧 址纪念馆进行 了修缮 ;对淇滩古镇文物古建筑搬迁 和淇 滩第 四 区革命 委 员 会 旧址 进行 了复 建 ,对 县 级 文 物保 护单位 岵瞻亭和古建 筑 自塔进行 了成功搬 迁 复 建 。2016年将 后 坪 乡茶 园村 等 4个传 统 村 落① 列 人 中央财 政 支持 范 围 ,与 美 丽 乡村 和 新农 村 建 设 项 目一起 ,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 l生开发和建设。 三是收集家规家训等传统道德文化 。为积极利 用传统家规家训遗存承载的忠诚做人 、干净做 事 、
沿河文化
![沿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b8fcf8a84868762caaed5fc.png)
2、乌江三峡景观
3、古纤道
4、纤 夫
5、文化遗址
6、戏文化:土家族的先民为驱鬼逐疫举行一种祭祀
仪式,叫傩祭。阳戏从傩祭中汲取了营养并逐渐形成为一个剧种。 戏里的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又称为“木脸戏”和 “鬼脸壳戏”。沿河自治县位于黔渝交界地,受巴渝文化和荆楚 文化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武陵山区农耕文化和山地文化。被誉为 “武陵文化一朵奇葩”的土家阳戏,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土家族 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研究土家文化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
沙陀水电站
三、汉语方言
沿河话属于西南官话第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岷江流域及 长江两岸。岷江话的主要特征二大片岷江片。岷江小片,是 四川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是入声保留,独立成调,拥有 一套仅用于入声字的紧元音韵母,在部分地区还保留有喉塞 音韵尾,因而幵丌符合“入声归阳平”这一《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划定西南官话的标准。 沿河县城由于乌江舠运方便,不川东成渝片交往过多, 已经受其巨大影响,幵丌能算作典型岷江片方言,是一种介 于岷江片不成渝片之间的方言,但在农村的一些老人口中, 还能听到有入声有喉塞音的典型岷江片方言。
沿河土家族文化
班级:08政本 姓名:侯宇晴 学号:13 号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 铜仁地区北部、地处黔、渝、湘、鄂 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 周边不贵州省内的德江、印江、松桃、 务川和重庆市的彭水、酉阳、秀山等 县毗邻。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 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里, 326国道和411省道贯通县境。沿河 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2468.8平方公里, 辖22个乡镇,2006年末总人口57.8 万人,其中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 53%。县城常住人口8万人。县人民 政府驻和平镇,邮编:565300。代 码:522228。区叴:0856
沿河土家族城市旅游景点宣传片解说词
![沿河土家族城市旅游景点宣传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324db1ca376baf1ffd4fad71.png)
沿河土家族城市旅游景点宣传片解说词这是一片美丽而多情的土地,这里有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人猴嬉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雄、奇、险、秀”的百里画廊美不胜收,滔滔乌江演绎了土家人生生不息的繁衍。
这是一片神秘而古朴的土地,土家文化霞光四射,“土家山歌” 、“土家摆手舞”、“土家肉莲花”享誉四方。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离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里,326国道和411省道贯通县境。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以前航运能力300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提高到500吨级。
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
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沙子空心李沙子空心李果实呈扁圆形,成熟的空心李外披银灰色的白蜡质保护层,平均果重约35克,单果最大重量约50克。
其果肉脆嫩、清香浓甜、汁液多、口感好、色泽鲜艳、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养颜益寿之功效。
沙子空心李的核心产区在沙子镇南庄村一带,此地群山环抱,溪水纵横,槽坝交错并存,森林覆盖率35.6%,形成了雨热同期,光温同步,昼夜温差大和小气候明显的气候特点,山青水秀给空心李生长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空心李的不菲价格也给当地的农户,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农户们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坡及石旮旯地上都栽种上了空心李树。
由于沙子空心李品质好、市场销售供不应求,比邻地区不少群众前来引种,试图移栽他乡,都因水土不服,而产生皮厚、味酸、个头小、果核不分离等变异。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县因地制宜,认真做好特色产品的发展工作,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新路子。
该县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把沙子空心李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扶持,沙子镇、中界乡成立了空心李发展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空心李生产技术指导组。
乌江画廊导游词_1
![乌江画廊导游词_1](https://img.taocdn.com/s3/m/7af0ded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4.png)
乌江画廊导游词乌江画廊导游词乌江画廊导游词1各位游客、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沿河乌江画廊旅游,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我叫×××,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
很荣幸能给大家当导游,行程大约1小时。
今天驾驶山峡1号游船的是×船长和他的同伴,他们已经在这条河上行船20多年了,行船经验相当丰富,大家尽可以放心地欣赏乌江美景。
首先,我将沿河乌江画廊旅游景区作一个简要介绍。
乌江画廊旅游景区又叫乌江山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乌蒙山麓,在重庆的涪陵区流汇入长江。
“乌江”就是发源于乌蒙山的一条江,简称乌江;一说是乌江又名涪江,因乌与涪音近而得名;有一种传说是一们姓乌的老人救了一条乌龙神,乌龙神为感谢老人而开凿的乌江,故得名。
乌江全长1037千米,流经贵州省、重庆市东南部46个县市区注入长江,是贵州的母亲河,是长江南岸最大支流,也是我国南北流最大河流,又是全国可以直接饮用水的三条河流之一。
千里乌江在沿河境内132公里,形成89公里峡谷,从南至北由五个峡段组成,它们是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统称为“乌江山峡”。
乌江画廊奇峰对峙、银泉飞瀑、峡谷幽深,两岸青山,一江秀水。
有“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意境,故乌江山峡又有“乌江画廊”、“乌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历代名人李白、杜甫、黄庭坚、翁若梅、徐迟、蒋子龙游览乌江画廊赞不绝口,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乌江山水甲桂林”之美誉。
乌江画廊的五个峡段各有特点,夹石峡山高谷深、溶洞密布,黎芝峡雄奇险秀、滩多弯急,银童峡山形妩媚、湖光镜影,土坨峡滩险浪急、怪石丛生,王坨峡温泉如玉、古道悠长。
我们今天起点是沿河县城的旅游码头:沿河是沿乌江河之意而得名,是贵州省唯一单列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4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3%,土家族称“毕兹卡”,翻译成汉语就是“本地人”的意思,说明土家人世代居住于此地,亲望乌江。
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https://img.taocdn.com/s3/m/d58fd3fb7375a417876f8f8a.png)
题目:《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2年5月26日摘要: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土家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客商前来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这块富饶的热土,和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沿河美好明天。
关键词:自然地理、沿河经济、行政区划、优势产业、物产资源、沿河概况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
周边与贵州省内的德江、、松桃、和的、、等县毗邻。
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里,326国道和411省道贯通县境。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006年末总人口万人,其中占全县总人口的53%。
县城常住人口8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邮编:565300。
代码:522228。
区号:0856中文名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铜仁下辖地区:和平镇、沙子镇、谯家镇政府驻地:和平镇电话区号:0856邮政区码:565300地理位置: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2006年末)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摩崖石刻,金角罗夫墓,麻阳河,沿河乌江山峡机场: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火车站:距渝怀铁路重庆火车站60公里自然地理:塘坝金竹梯田地理位置沿河地跨东经108°03′49″~108°37′53″,北纬28°12′45″~29°05′23″。
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乌江下游,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公里。
县北部、东部同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部同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南部同德江县交界,西北部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茶叶产业发展专题片解说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茶叶产业发展专题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361cf48a58fafab069dc02e3.png)
茶香满沿河开篇:悠悠乌江水,澎湃激荡;绵绵古茶情,源远流长。
推出字幕——茶香满沿河时空概述这里是中国贵州铜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它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乌江中下游,紧扼黔、渝、湘、鄂四省要塞,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在沿河境内,沿德高速、326国道、411省道贯穿全境,为沿河搭建起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沿河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这里海拔较高,群山莽莽,云雾缭绕,风光壮丽……在这片总面积246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2个乡镇,共有南、北两个茶产业带,分别坐落在塘坝茶区、新景茶区、谯家茶区三个茶区。
多年来,县内的古茶文化在乌江文化、红色文化、土家文化的点缀下,呈现出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的时代风景,也向世人打开了一幅幅“古茶树之乡”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瑰丽画卷。
产茶历史将岁月的指针拨回到一千年前,在沿河地区就已经有了古茶种植。
发展到宋、明、清时,沿河已名声大噪,连续数百年来被皇家钦定为贡茶产地。
那一脉相承的悠悠茶韵,穿过世纪烟云,在清雅醇厚中供历代天下人品味着世事流芳。
到近代,沿河茶与沿河茶文化一直被当地的土家人传承和发扬。
历经了千年的沉淀,让世居在这里的土家族人,与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他们对茶有着敬畏之心,相信茶中有茶神存在,相信这一冲一泡、一壶一盏之间,深藏着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茶给了时间味道,也给了人间故事。
在漫长的发展积淀过程中,沿河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茶文化,为沿河的产茶历史奠定了恒久而悠远的基调。
产业现状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沿河茶产业呈现出蓬勃的旺盛态势。
如今,全县生态茶园达20万亩,认证无公害茶园面积10.5万亩,茶叶种植惠及111个行政村10500余户村民,品牌涵盖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四个无性系品种和黔眉502、601、黄金芽、黄金茶、和地方群体种等共9个品种,其中以红宝石、绿宝石为主的精品出口茶叶远销欧盟等国。
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合作社示范、农户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上,沿河县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始终把生态茶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进行打造,以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为核心,切实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茶产业发展道路。
沿河:乌江情长,山歌激荡
![沿河:乌江情长,山歌激荡](https://img.taocdn.com/s3/m/a64e02e3856a561252d36f71.png)
沿 河 : 江 情 麦 3 山 歇 激 荡 乌
● 文/ 本刊记者 文叶 飞 特约记者 席 宁 唐永福 图/ 约记者 侯德 江 特
这 里 ,你 可以轻松领略乌 江山峡 百里 长廊 百里画 ;在这 里 ,你 可以尽 情欣 赏土 家神韵 千年清风 千年歌 。这片 秀美且 多情 的土地就是 沿河。 1 月1 日,第六届乌江 山峡 百里 画廊 文化旅游 节开幕 式暨 “ 0 8 中国土 家山歌 之 乡”授牌仪 式在 贵 州省 沿河土 家族 自治县 隆重举行 。这次活动使 本土与外来 、传统 与现代文化汇聚 交融 ,体 现 了民族特 色与现代 文明的和谐结合 ,阳 春 白雪与 下里巴人 的相得益彰 ,是一 台璀璨 多姿的视觉盛宴。
文化珍宝:沿河土家族民歌
![文化珍宝:沿河土家族民歌](https://img.taocdn.com/s3/m/a0b4072c376baf1ffc4fad88.png)
民歌在 全 国众 多非遗 项 目评 审 中脱
习俗 、 生 产 生 活等 信 息 为 内容 的 歌
曲总称 。
特征 。音 乐特征 是 曲调 大 多属 于徵
调 式 、 羽 调 式 二 种 不 同 的 五 声 音 阶, 常有“ 清角 ” 、 “ 变宫” 音出现 , 形
前 歌后 舞 ’ 也 。” 巴人在 战 争 中用 歌
舞 冲锋 开道 、 使敌人 闻歌 丧胆 , 举 手
格特 点 的 民族音 乐。歌 词特 征 是讲
究 意境 与喻 义 , 要 求押 韵 、 谐体 、 双
情、 有感 而发 所释 放 出来 , 其 题材 涉
及生 产 、 生活 各个领 域 山歌 中 方言土
语 与衬 词 的运 用较 为 广泛 , 是土 家 山歌 歌 词 中 能 影 响 风 格 的 重 要 因
素 。作 用在 于可 确定 土 家 山歌 的地
递情 感 , 内容 多为鼓 劲 、 协调 、 调侃 、
逗趣 , 表现 劳动 的愉 悦 , 传 递 美好 的
土 家 山 歌 是 土 家 族 人 民在 长 期 的历 史 发 展进 程 中 , 在特定的 山 地 自然 环 境 中 形成 并 传 唱 的 , 以传 递 土 家 族 历 史记 忆 、社 会 发 展 、 军 事战 争 、 宗 教信 仰 、 民族 情 感 、 民风
表性项目名录 , 贵州省沿河县《 土家
“ 周 武 王伐 纣 , 实 得 巴蜀 之 师 , 著 平
玛神 歌 、 跳 丧歌 、 哭嫁 歌 、 仪 式歌 等。
按唱 腔 分类 , 有 高腔 、 平 腔和 低腔 山 歌 。按歌 唱形 式 分 , 主要 有独 唱 、 对 唱、 组合 唱 、 一领 众合唱 等。 土 家 山 歌 是 一 种 富 有 鲜 明 风
板场乡位于沿河县城西南部
![板场乡位于沿河县城西南部](https://img.taocdn.com/s3/m/efb6a808ba1aa8114431d96d.png)
板场乡基本情况介绍
板场乡位于沿河县城西南部,乌江西岸,路距县城21公里,国土面积102.23平方公里,南北长11.5千米,东西宽15.2千米,东部与淇滩镇交界,南部与甘溪乡、夹石镇隔河相望,西部与土地坳镇相连,北部与官舟镇接壤。
全乡辖两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组,37666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单位和兄弟乡镇鼎力支持下,近几年我乡经济社会取得了飞跃发展。
一、未来五年发展总体思路
以富民强乡、实现小康为总目标,以强基础、惠民生、兴产业为主抓手,以融入成渝经济区为取向,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小城填建设为工作重点。
着力建设平安板场、生态板场、魅力板场、富裕板场、幸福板场。
二、未来五年发展主要目标
实现“11813322”的目标。
即: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五年内人均纯收入实现10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年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以上;人均投资突破2万元,户均收入增收2万元。
三、未来五年主要工作措施
1、“三化”同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推进主战略。
2、做好五篇文章:一是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公共事业发展;五是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3、实施“五个一”工程:一是蔬菜产业1万亩;二是生态畜牧业种草1万亩;三是经果林1万亩;四是生态茶、烤烟1万亩;五是劳务输出1万人。
素有“土家山歌民歌之乡”和沿河“后花园”称号的板场乡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欢迎各位领导对板场乡工作的检查指导!。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六进村工作总结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六进村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c3cd015727a5e9856a61cb.png)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六进农村”活动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话惠农·感党恩”的主题,在不断创新、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电影放映进村、小戏小品进村、法律服务进村、科技普及进村、卫生计生服务进村思想建设活动。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县情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多次召开成员单位调度会,在沙子南庄、中界罗家等村寨组建了农民文艺队伍,“文化下乡”变成了“文化驻乡”。
同时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法制讲座及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有水平、懂技术、会管理、讲法律的农村新型农民;通过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和各项致富政策的落实,提高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通过全面启动“公益数字电影进村”放映工程和广泛开展唱山歌、演小戏等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文明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培养一批懂技术讲法律的新型农民。
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法制讲座及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操作讲解、现场法律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县22个乡镇400多个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法律知识普及,共有4000多名青年农民接受培训,培养了一批有水平、懂技术、会管理、讲法律的农村新型农民。
二是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
通过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和各项致富政策的落实,提高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县卫生局开展“健康下乡”义诊活动,结合本职工作走进了全县400多个村开展义诊等活动, 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11次,参加咨询活动人数200000人次,举办健康讲座89期15000人次,孕产妇保健8441人次。
县科技局、文广局、卫生局、民政局、司法局、计生局、农业局等20多个部门到社区到村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咨询服务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群众真正感受党的惠民政策,进一步亲密了党群干群关系。
土家族的可怕之处
![土家族的可怕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cf9ba36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土家族的可怕之处:土家族有传说中的十大鬼村,由灵异事件出名,可怕的是家和墓同室,说可怕也可怕,说不可怕也不可怕,死人都是自家的亲人。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2010年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土家山歌之乡——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目前航运能力300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可提高到500吨级。
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
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2010年10月18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县处在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乌江由南至北纵贯全境,地势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低,由西北、东南向中部乌江河谷倾斜。
文化旅游产业沿河特定的地理位臵、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
乌江流经沿河132千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峡长89公里,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
名副其实的乌江百里画廊,除了神奇的自然风光,更有其神秘的古代乌江文明。
古镇洪渡、龚滩、思渠、淇滩、夹石等记载了乌江的历史沧桑;沿河县城东岸唐代思州古城见证了沿河曾经拥有的繁华;思渠荷叶坪古城遗址、麻竹溪古城遗址、石马古城遗址蕴藏着许多历史谜团;乌江古纤道记录了先民开发乌江流域的足迹;鸾塘书院是今贵州历史上最早的书院。
沿河乌江山峡不仅是千里乌江自然风光的精妙之笔,更是研究古代乌江文明的巨大宝藏,沿河也因此被誉为“乌江缩影古思州”。
“乌江缩影古思州”是沿河最具魅力的文化品牌,它可以与“武陵正源梵净山”、“天然盆景张家界”形成完美的互补优势和强强联合。
沿河文物古迹还有唐永佛寺、明天缘寺、西汉陶窑、汉砖、汉砖窑、汉墓群和清代乌江洪峰石刻、“蛮王洞”等。
近年来,引起考古学界关注的还有沿河新石器晚期至商周遗址群、海洋古生物化石等。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沿河是革命老区,是黔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
1934年贺龙、夏曦、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民族风情十分浓郁。
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习俗别具一格。
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民歌、摆手舞、肉莲花、打镏子、薅草锣鼓、傩堂戏、花灯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中肉莲花曾三次获得全国金奖。
2010年10月18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传统“沿河四宝”历史上的“沿河四宝”形成于明清时期,内容是“油桐、乌桕、蜂蜜、山羊”四大农特产品。
清代和民国时期,“沿河四宝”以其量大质优闻名省内外,其地位与“沿河盐运经济”同样重要,是沿河当时经济的主要支撑。
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沿河四宝在全县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新时期“沿河四宝”在现代生态农业倍受推崇的当代,沿河自治县又有四大农业特色产品被誉为“沿河四宝”,它们是:姚溪贡茶、金竹贡米、沙子空心李、困龙山铁叫鸡。
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2009年12月28日由国务院发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有“千里画廊”之誉的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芝、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
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县西北部麻阳河、洪渡河流域,面积31113公顷,生物资源丰富,仅维菅束植物和脊椎动物就有800余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7种,其中兽类10种,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和豹,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小灵猫、猕猴、林麝、穿山甲、水獭等;鸟类15种,均为二级动物,有鸢、秃鹫、白尾鹞、红脚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鸡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2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有天麻、穗花杉、红花木莲、白辛树、黄莲、厚朴等6种。
保护区峡谷、峰丛、飞瀑、洼地、漏斗、溶洞、天生桥、地下水、陡崖、石峰等具有奇、险、幽等特点,自然风景绮丽壮观,其间分布着76群730多只黑叶猴,是贵州黑叶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国内最重要和最适宜保护黑叶猴种群的基地。
淇滩古镇淇滩古镇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处,此镇开发较早,古迹较多,现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贺龙钓鱼台、罕见的草书碑、严寅亮等人书写的匾。
黔东特区第四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就在该镇,为砖木结构房屋,坐西向东,建于晚清时期,正面三门相连,内为四合天井,总面积810平方米,正门上部用石灰写有“中国工农红军沿河县第四区革命委员会”,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东特区第一次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县城南40公里的谯家镇高帽峰下,原为张家祠堂。
坐西向东,占地面400平方米,高90米,宽18米,四周是封火墙,大门由三块雕花青石搭成,台由细钻青石铺就。
祠内正殿中,有16根大柱支擎殿顶,柱基刻有龙、凤、狮、麒麟等图案;正殿前有一小院,两侧一楼一底厢房有转角回廊勾通,各房间都有匀称方格花窗。
1934 年7月,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在此建立,通过了《没收和分配土地条例》,《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等6个决议。
现与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距县城南约40公里处的谯家镇白石土地湾,建于清代同治八年(1896)年,为木质结构瓦房,有正房7间,两边是厢房,前有朝门,形似撮箕。
房顶青瓦覆盖,中部垒一“喜喜" 字,两侧塑有凌空飞鸽。
正房台阶为细钻青石,其前壁木雕窗上有花鸟虫鱼图案。
1934年为贺龙等红三军领导驻地。
1956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7月在纪念红军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县人民政府将原红三军九师政委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字“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手迹制成黑底烫金匾,挂在正房门额,举行了挂匾仪式。
2006年5月25日,与德江县枫香溪会议会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红木黄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合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金角罗夫墓位于县城西岸八宝山,占地148平方米,墓地草木苍翠,左右前三方有石墩围墙。
墓碑正面刻有“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背面刻记金角罗夫遇难简介。
民国28年(1939年)12月24日,苏联援华抗日少尉金角罗夫驾机和另两架飞机组成机组,与日军作战,在返航时迷失了方向,在沿河上空盘旋时久,因汽油耗尽迫降坝坨漫滩,其中金角罗夫不幸遇难,民国县政府将其遗体安葬在迎将桥则(今大桥西岸桥头)。
1953年县人民政府重新竖碑。
1976年因修大桥迁至八宝山石坡公墓。
1982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广场红军雕塑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夏曦率领下,经渝入沿,于5月31日到达县城西岸,6月1日经惠民渡过乌江,击溃敌军,占领全城。
1979年6月1日,为纪念红三军渡江及开壁黔东特区45年,县革命委员会于东岸观音岩脚建立“红军渡”纪念碑。
碑高4.1米,宽1.2米,四边雕有扁草五星花纹,中棣刻红军渡江及创建黔东特区简介。
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它景点摩崖石刻在县城东岸观音岩石壁上。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五月中下旬,连降四天大暴雨,乌江水猛涨,淹没了两岸田土、街道、房屋。
为记住这一洪水灾害,在观音岩佛洞内刻字标记,文曰“宣统元年岁次已酉大水至此,五月十八日汪世仁笔,六、八十老人肖世珍、周恩寿见”。
标志处高海拔314.1米,对研究乌江水历史有重要价值。
1985年1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鲤鱼池,鲤鱼池是沿河思渠镇的一个村寨,位于乌江边上,距县城58公里。
这里有土家吊脚楼群,且规模大,建设年代久,做工精致。
中华蚊母,又名水狮子,国家级保护植物。
船停靠处是一个泥沙堆积的小山堡,堡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远望去整个儿像个盆景,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乌江边上,能够看到这样一片林子,让人领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林子的树叫蚊母树,当地人叫它水狮子,这种树在江边生长,具有很强的固地作用,且一般都长不大,城里人常将它作为盆景来栽培,这里的水狮子有大碗口那么粗,当地村民说,长成这么大,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吊脚楼,从鲤鱼池塘向上望,是一排排用木料做的土家吊脚楼,沿斜坡向上走50米即进入村寨。
吊脚楼有正房和厢房,正房是一层三间,居正中,厢房一般都是两层,居正房两侧,中间形成一个院子。
正房的窗户是木雕的窗花,做工十分精细,内容十分丰富,有钓鱼的,有犁田的,有饱读诗书做官的,也有乞讨的,有跳摆手舞的,也有舞刀弄剑的,还有犀牛望月,野鹿含花,喜雀闹春,鲤鱼跳龙门等一些民间传说及历史典故,好几幢楼房是清末建的,有上百年的历史,通过窗花可以解读出当时江边土家村民的生产生活情景。
现在鲤鱼池的土家村民仍然保持着过去的一些生活生产习俗,还留有古时的灶台、家具、火铺,吃水是用背桶,种庄稼背肥也是用背桶,中老年妇女喜包白帕子,初生的小娃戴狗耳帽,如有客人去,土家村民会在堂屋或堂院里摆上一壶老鹰茶,献上几曲打馏子,能够用唢呐、锣、鼓、钹为你合奏一、二百个曲牌,声音时而欢快激越,时而婉转流畅,似行云流水,让你留连忘返。
神仙碑文,从寨子的另一头下到江边,在半山腰有一座坟,是民国五年建造的,碑板上刻有文字,两根碑柱上没有刻字,但却能够清楚地看到碑柱上的碑文,字不像是人写的,无人可识,但对得工整,像是从岩石里印出来一样,若隐若现。
当地群众说,这是神仙写的碑文。
一老农说,在建造这座碑时,石匠忙了一上午,刚把两根碑柱磨平,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工匠们准备吃中午饭后再来写碑文,但把中饭吃了下来,看到两根碑柱上已经写好了碑文,埤文既不像现写的,用手擦不去,也不像现代的字,以篆非篆,到现在为止,两根碑柱就再没刻字,人们看到的是无法解读的碑文,当地村民称之为“神仙碑文”,估计是岩石打磨后产生的奇观,究竞何故,看来只有等专家考证了。
民俗风情沿河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饮麻糖酒、吃灰豆腐、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唱哭嫁歌、跳丧鼓等,具有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