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6、细辛: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

5—1克,外用适量.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性中药饮片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表

毒性中药饮片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表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红娘虫
0.05-0.1g,外用适量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蟾酥
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孕妇慎用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生川乌
一般炮制后用
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
白芨、白薇、天花粉、瓜蒌同用
生草乌
一般炮制后用
一般不内服。同生川乌
生附子
3-15g
孕妇禁用。不宜与贝母、半夏、
白芨、白薇、天花粉、瓜蒌同用
雪上一枝蒿
内服:研末,0.062-0.125g,或浸酒
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服药期
每日最多不超过1.5g)。外用适量
高血压患者禁用
闹羊花
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及体虚者禁服
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斑蝥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
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
积用
青娘虫
0.05-0.1g,外用适量
水银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孕服忌用
红粉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
本品有毒,不可内服,只可外用。外
散剂或制成药捻
用亦不宜持久用
轻粉
内服:0.1-0.2g/次,2次/日,多入丸剂或装胶
本品有毒,不可过量;内服慎用;孕
囊,服后漱口。外用适量,研末掺敷患处
妇禁用
白降丹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
生马钱子
0.3-0.5g,炮制后入丸散用
毒性中药饮片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表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常用毒性中药材简绍及防护

常用毒性中药材简绍及防护

2、饮食护理
• (1)、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 ,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 (2)、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 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3)精神护理
• (1)、意识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 激。
• (2)、有轻生意念者,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乌头原碱类无毒 炮制——水蒸煮
双酪型生物碱
↓ 水、热
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
毒性 总生物碱含量无关, 双酯型生物碱分解或水解程度,
子 子根。
热, 寒肢冷,腰酸脚弱,阳痿 有 尿数.阴寒内盛脾阳不足
毒 之脘腹冷痛, 水肿.寒湿
痹痛,阳虚外感
舌、四肢或全身发麻, 恶心、呕吐,烦躁不 安,甚或昏迷,皮肤 苍白,心慌气短,心 率缓慢,心律紊乱,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 可获恢复,但亦有少 数由于中毒过重或抢 救不及时,终因心脏 麻痹而死亡
• 4.对昏迷的病人应尽量避免洗胃。
(3)导泻法:用于清除肠道毒素
加速毒物从肠道排出,避免肠内吸收,可口服 通下药。 • (1)硫酸镁或硫酸钠(15-30)克,加水一杯(约200毫 升)口服。 • (2)中药大黄面10克,元明粉15克,开水冲服。 • (3)石蜡油或蓖麻油30毫升口服。
• 如果中毒时间已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2小 时后,可采取温水或肥皂水灌肠,排出肠 腔药毒。
(以及相对应的对照品)
香港规管的31种毒剧药
砒石
砒霜
轻粉
朱砂
洋金花 闹羊花 生巴豆 红娘虫
红粉 青娘虫 白降丹 水银
班蝥
雌黄
生草乌 雪上一支蒿

常用具有毒性成份中药饮片调剂用量表2007-5-15

常用具有毒性成份中药饮片调剂用量表2007-5-15

18
苦楝皮 黄药子 (非药典 标准)
4.5-9g
苦楝素
19
3-9g
薯蓣皂苷(毒皂苷)
注:上述饮片的使用剂量均为炮制后,处方应付品剂量
第 2 页,共 3 页

二、有小毒饮片:
序号 20 品名 细辛 入煎剂量 1-3g 毒性成份 (仅供参考) 甲基丁香酚、黄樟醚 中毒症状(仅供参考) 使用注意(仅供参考) 散剂每次服0.5~1g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研末服:0.3-0.5g 多用、久服易耗气动火,对兴奋中枢神经。阴虚有热 者忌用 研末服1~1.2g,黄酒送服 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能损害肝脏、中枢 神经、血管,导致中毒性肝炎。熏灸易致熏处过敏 果实中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轻微刺激作用 煎服过量致中毒;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脾胃 虚寒者不宜 绵马贯众炭5-10g;绵马酸大剂量时可损害视神经, 引起失明,大脑白质也可受损。服用本品时忌油腻。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 者禁用 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泻者忌用 本品能使心、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能导致中 毒性肝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有肾毒性,可对肾脏造成损害 国内报道,白癜风患者口服蒺藜6g,引起猩红热样药 疹 头痛、呕吐、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散痛 等 1.5-3g 水蛭 水蛭素 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 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脱发、胸 性味辛热,含有多种生物 吴茱萸 1.5-4.5g 闷、头疼眩晕或皮疹;大量可致神经错觉 碱 、视力障碍 内服过量有腹痛病例外敷过敏:接触处红 3-9g 土鳖虫 含砷及甾醇类化合物 疹瘙痒、糜烂 大剂量口服胃肠道刺激,产生恶心呕吐, 3-9g 艾叶 挥发油含刺激成份 吸收后兴奋中枢,出现惊厥及肝损害。严 重者致子宫充血、出血,妊娠时甚至流产 口干、嗜睡、胃部不适,外用可出现局部皮 3-9g 蛇床子 挥发油含刺激成份 肤发红、瘙痒 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 3-9g 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严 北豆根 山豆根碱 重者可致呼吸停止、心脏停搏 轻者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呼吸困难、 多种间苯三酚衍生物、绵 黄视或短暂失明。重者有昏迷、黄疸、肾 绵马贯众 4.5-9g 马酸 功能损伤,最后四肢强直,阵发性惊厥, 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苦杏仁苷久煎与水→氢氰 4.5-9g 苦杏仁 呼吸麻痹、兴奋延髓 酸 头痛嗜睡、说话及吞咽困难;恶心呕吐、 4.5-9g 川楝子 川楝素 腹胀腹痛、腹泻;心悸、血压下降 6-9g 地枫皮 莽草毒素 兴奋中枢,呼吸麻痹引起阵发性惊厥 可见乏力、思睡、头昏、恶心、呕吐、心 悸、唇甲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严重者出 6-9g 蒺藜 多种生物碱和甙类 现肺水肿、呼吸衰竭,以及引起高铁血红 蛋白而产生窒息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饮片毒性与药效使用分析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饮片毒性与药效使用分析

在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疾病时常会碰到或者使用到以下几种有毒中药饮片:川乌、草乌、天南星、洋金花、朱砂、雄黄、全蝎、蜈蚣。

因为它们疗效显著,使用非常普遍。

但是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认识方面的问题,一种是认为是有毒性的,干脆不用或者是不敢用,一种是不了解它的毒性而滥用,出现了许多中毒反应,其实这些中药饮片它们的疗效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把握好它的毒性,运用好它的剂量。

它们在治疗疾病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我把它们的毒性与药效及使用分析一下,使它们更好的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1川乌1.1来源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有效成分含生物碱与乌头多糖,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本品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入心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1.2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性头痛,新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川乌1.5~9g,宜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外治阴疽肿痛,用生川乌研末适量调敷外用。

乌头碱具有局部麻醉、镇痛及抗炎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室颤,口服3~5mg即有中毒致死的报告,致死原因是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肌,但是乌头碱极易水解,水解后毒性大大降低,乌头碱水解变成了乌头原碱而药效不变。

生川乌头毒性极强,但因炮制,煎煮时间不同毒性差别很大,在炮制或加热煎煮后,毒性亦大大降低。

口服时要用炮制后的制川乌。

2草乌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或华乌头的块茎。

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含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炮制或长时间加热煎煮乌头碱水解,毒性大大降低。

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草乌1.5~6g,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

治疗阴疽肿毒,瘰疬初起,用生草乌研末适量调敷。

川乌与草乌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轻者症见口唇发麻,四肢麻木,头晕,言语不清,视物模糊,重者心率加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突然抽搐,昏迷,唇紫绀,瞳孔扩大,心跳呼吸停止,治疗可用生姜,甘草,银花煎汤口服,配合静脉输液,严重者可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阿托品及针灸疗法抢救。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
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
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浅谈门诊中药房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

浅谈门诊中药房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

浅谈门诊中药房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2-11-26T11:22:50.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黄楚燕陈木水姚媛[导读] 毒性中药是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黄楚燕陈木水姚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摘要】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毒性中药虽然有毒,只要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考虑到证型、配伍、剂量等因素,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关键词】毒性中药处方常用毒性中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094-02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中医中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中药的基础上,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中药临床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文献报道也较多.但据有关信息搜索中药临床应用学研究的报道却不多见,特别是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用药报道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本人从处方用药着手调研的基础,我院是一家集中医医疗和中医教学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日门诊中药处方调配7000多张,而中药处方中反映的用药信息是中医治疗水平的最直接体现,笔者主要谈讨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及临床配伍禁忌.毒性中药是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毒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毒性对人体具有伤害性,会造成脏腑组织损害,能使身体发生严重病理变化而引起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必须充分认识,合理使用。

常见毒性中药的品种是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记载品种,毒性中药材的管理品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按毒性大小分为大毒、有毒、小毒3类。

大毒是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容易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

如川乌、草乌;有毒是毒性较强应注意控制使用剂量,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
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滕黄、天仙子、洋金花、闹金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其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度,温度不超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应用详情

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应用详情

87作者简介:赵晶(1984.02—),女,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剂。

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应用详情赵晶(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北京 100038)【摘要】目的:探究本院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详情。

方法:对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使用频率、剂量,分析其使用详情。

结果:22000张重要饮片处方中,中药饮片有小毒或者有毒的药物有25种,其中有5539小毒或者有毒的饮片处方,占比25.18%。

有毒中药饮片使用率前三位的为18.61%清半夏、15.40%炒苦杏仁、12.85%附子。

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超量使用716张,占有毒中药饮片处方的12.93%,占所有中药饮片处方的3.25%,其中超量使用率前三位的为29.75%附子、13.69%生艾叶、11.31%法半夏。

结论: 本院超剂量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较多,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规范使用剂量标准,并严格按照其规定执行,确保治疗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关键词】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超剂量【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9-0087-04中药是现阶段中医治疗多种疾病常用药物,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存在一些使用不良反应明显、存在有毒成分的有毒中药饮片[1-2]。

部分医师为了达到治疗疗效,应用有毒中药饮片时会超剂量使用,导致超剂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安全用药,保证其治疗疗效和安全性[3,4]。

进而本次针对本院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中药饮片处方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详情进行了分析。

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中国药典》中相关规定对中药饮片药方进行分析[5]。

1.2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选择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相关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以t 检验,差异显著P <0.05。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一、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白)、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嵩、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三、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四、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

五、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存放,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做好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淄博市中医医院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
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2012年3月修订。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
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滕黄、天仙子、洋金花、闹金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其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度,温度不超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 使用与中毒处理
药剂科
目录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2 毒性中药饮片的分类
3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与中毒处理
4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一、毒性中药饮片定义:
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中药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药的作用或中草药的
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 有偏也”。
半夏
半夏在临床上对治疗食道 癌、胃癌、皮肤癌有较好 的疗效。还具有降压作用。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半夏常用品种: 生半夏:不用炮制辅料,将原药村拣净杂质即可。 清半夏:是用20%的白矾经过炮制而成。功效偏重于 健胃化痰。 法半夏:是用15%甘草,10%生石灰经过炮制而成。 功效长于祛痰止咳,除湿。 姜半夏:是用25%生姜,12.5%白矾为辅料炮制而成。 功效善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
中毒症状: 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痛、流涎、呕吐、张口困难,失音、 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但长久加热 可以破坏。
中毒处理: 轻微中毒--只要停服半夏,多饮水促进代谢,很快就没事了。 较严重中毒--可以用生姜煮水频服,可以解毒。 严重中毒--应及时洗胃,并输液,应用呼吸兴奋剂。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要有效成分为细辛挥发油。
全蝎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其主要成份为蝎 毒,为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类似蛇毒神经毒蛋白。
全蝎具有抗惊厥,抗血栓、 抗肿瘤,抗癫痫的作用。
全蝎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 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 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X X X医院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材。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为加强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采购毒性中药饮片必须从持有《毒性中药材的饮片定点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和具有经营毒性中药饮片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

3、毒性中药饮片及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设专柜储存,并有明显标志,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做到账物相符,且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4、毒性中药饮片及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品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重,账物相符后,方可入库,5、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中药饮片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

合格药品入库后,应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定置码放于洁净的药柜内,并做好库房及药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XXX医院毒性中药饮片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表饮片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生川乌一般炮制后使用生品内服宜慎。

不宜与半夏、天花粉、瓜蒌、贝母类、白蔹、白芨同用生草乌一般炮制后使用一般不内服,其余同生川乌雄黄0.05~0.1g,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熏涂患处内服宜慎,不可内服;孕妇禁用生马钱子0.3~0.5g炮制后入丸散用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雪上一枝蒿内服:妍末0.062~0.125g,或浸酒外用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生半夏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生天南星外用适量,研末以酒或醋调敷孕妇慎用。

饮片炮规范(毒麻)

饮片炮规范(毒麻)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毒麻药)1- 生川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广西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川乌Chuanwu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习用名称】乌头。

【处方应配】写川乌付制川乌。

【炮制】生川乌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制川乌将生川乌分档,用水浸漂至内无干心,洗净,置沸水锅内,宽汤煮或蒸至内无白心,口尝几无麻或仅微有麻舌感,晒或晾至外干内润,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性状】生川乌本品呈多角状或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或顶端凹陷,有芽痕,具多数瘤状突起的分枝,直径0.8~2.5cm。

表皮灰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或具细皱纹,质坚实;或质坚硬。

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可见一多角形环纹;或粉性,有淡褐色小点形成的环纹。

气微,味辛辣、苦而麻舌。

制川乌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多凹凸不平,直径0.5~2.5cm。

表皮黑褐色或黄褐色。

切面暗棕色至黑褐色,角质状,有灰白色筋脉小点,形成环状,有的可见灰棕色环纹。

体轻,质脆;或质坚。

气微,味微苦,微有麻舌感。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生品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法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与用量】【注意】 (1)本品不宜与川贝母、浙贝母、伊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篓同用。

(2)生川乌系毒性中药,应遵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

(3)孕妇忌服;生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

【贮藏】置干燥处,生品防蛀。

川乌ChuanwuRADIX ACONITI【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异名】乌头。

【炮制】生川乌除去杂质,剪去残茎,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制川乌1、取生川乌,大小分开,用水或饱和的生石灰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或闷润后切薄片,干燥。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47 巴豆 48 甘遂 49 华山参 50 红粉 51 芜花 52 苦木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有大毒 有毒 有小毒
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 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溏者忌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0.3~0.6g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 纱布涂搽患处。 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 经 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甘、微苦,热;有毒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 辛,热;有大毒 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理品种*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 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 肾经 ~0.9g,日1次。 枝:4.0~4.5g。叶:1~3g。外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孕妇忌服 用适量。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 白蔹、白及同用。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 有小毒 17 苦杏仁 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18 制草乌 有毒 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 、肾、脾经 。 瓜蒌同用。 19 南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 20 牵牛子 有毒 3~6g 经 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 21 鸦胆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服。外用适量。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 22 香加皮 有毒 3~6g 心经 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 有小毒 23 重楼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忌服。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24 急性子 有小毒 3~4.5g 肝经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 25 常山 有毒 5~9g 心经 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研末调敷。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27 猪牙皂 有小毒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肠经 取嚏或调敷。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孕妇应慎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4.5~9g 用。 有小毒 29 蒺藜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6~9g 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 3~9g;研末吞服1~1.5g/次,1 30 蕲蛇 有毒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日2~3次。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1 鹤虱 有小毒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32 朱砂 有毒 甘,微寒。归心经 剂,外用适量 禁服。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6 附子 有毒

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13
青娘虫
绿芜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上海
(1994):芫青科动物绿芫青
Lytta craganae Pallas成虫的
干燥全体
14
生甘遂
《中国药典》2010年版
15
生狼毒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基源:藤黄科植物藤黄 Garcinia morella Desv.的胶 树脂、甘肃(2008)、北京 16 生藤黄(月黄) (1998)、贵州(2003)、山
《中国药典》2011年版 《中国药典》2012年版 《中国药典》2013年版 《中国药典》2014年版
基源1: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
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1.
生南星( 南星、蛇头 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2005)、重庆(2006)
2
砒霜
基源:液态金属汞。全年均可
采挖,采收后,将含朱砂的矿
石粉碎,投入炉中,加热蒸
馏,过滤,除去杂质。甘肃
3
水银
(2008)、内蒙(1986)上海 (1994)、广西(2007)、北
京(2000)、江西(2008)、
宁夏(1997)、山东(1990、
2002)、天津(2005)、新疆
东(1995、2002)、上海 (1994)、国家进口药材标准
(2004)、内蒙古
17
生千金子
18
闹羊花
19
生天仙子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中国药典》2011年版 《中国药典》2012年版
基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短柄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周口中西医结合医院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这些饮片必须限定剂量或限定方法使用,用法用量不当或使用未经炮制的生品,极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使用时必须按规定严格管理。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饮片专柜专账专人管理,逐方销存,定期检查账物相符情况,做到日清月结。

3.含有毒性饮片的处方单独存放,保存2年备查。

4、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5、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6、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臵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

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2):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烂,搽敷。

(3):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研末调擦患处。

11、蟾蜍:辛、凉,有毒。

归经:入阳明经。

入心、肝、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

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1只。

丸、散0.9——3克12、朱砂:甘、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用主治: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用法与用量:0.1——0.5克13雄黄:辛温有毒归经:肝,胃。

大肠经功用主治:解毒。

杀虫用法用量:内服0.05~~~0•1克,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宜忌: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切忌火煅14.黄药子:苦,寒。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用主治: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法用量:煎服,5~15克。

研末敷,1~2克。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末汁涂宜忌: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故胃虚弱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14.鸦胆子:苦,寒归经: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利,截疟,用法用量:内服0.5~2克,以干龙眼肉包裹或入胶囊吞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

孕妇及小儿慎用。

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15急性子:微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法用量:3~4.5克宜忌:内无瘀积及孕妇忌用16. 水蛭:咸,苦,平。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用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用法用量:煎服,1.5~3克,研末服,0.3~0.5克。

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

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宜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17.守宫:咸,寒,有小毒。

祛风,定惊,散结,解毒。

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瘰疬,恶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焙研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18.蜈蚣:辛,温,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冲服,每次0.6~1克。

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19麻黄:辛,微苦,温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法用量:煎服,2~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用宜忌: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21芒硝:咸,苦,寒归经: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用法用量:10~15克,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宜忌:孕妇及浦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22牵牛子:苦,寒;有毒归经: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用法用量:煎服,3~9克,入丸散服,每次1.5~3克。

本品炒用药性减缓宜忌: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23甘遂:苦,寒,有毒归经: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宜忌: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24巴豆:辛,热;有大毒归经:胃,大肠经功用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用法用量:入丸散服,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25商陆:苦,寒;有毒归经:肺,脾,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消肿散结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忌用26马钱子:苦温有大毒攻能主治:通络止血,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用宜忌: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27虻虫:苦,微寒。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散积消症。

用法用量:煎服,1~1.5克,研末服,0•3克宜忌: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28斑蝥:辛,热,有大毒归经:肝,肾,胃经功用主治:破血逐瘀,散结消(),攻毒浊疮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克。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

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忌用。

外用不宜久熬和大面积使用29皂荚:辛,咸,温。

有小毒归经:肺,大肠经功用主治:袪顽痰,通窍开闭,袪风杀虫用法用量:研末服,1~1.5克;亦可入汤,1.5~5克。

外用适量。

宜忌: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

孕妇,气虚阴亏有出血倾向者忌用30马兜铃:苦,微辛,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逝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一般生用,肺虚久咳者蜜用宜忌: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溏者禁服,胃弱者慎用31洋金花:辛,温。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麻醉镇痛,止痉用法用量:内服0.2~0.6克,宜入丸,散剂,做卷烟吸,一日量不超过1.5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外敷。

宜忌: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心动过速禁用,孕妇,体弱者慎用32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经:肺,大肠,肾经功用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6克,止咳蜜用,止血止痛醋炒用宜忌:本品过量或持续服用易成瘾,咳嗽或泻俐初起邪实者忌用33常山:苦,辛,寒有毒归经:肺,心,肝经功能主治:涌吐痰诞,截疟用法用量:煎服4.5~9克,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

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减轻其呕吐的副作用宜忌:本品有毒,且能催呕,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不宜用35硫黄:酸温有毒归经: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服患处,内服1.5~3克,炮制后入丸宜忌:阴虚火旺及孕妇忌用36白矾:酸涩寒归经:脾,肺肝大肠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调服或化水洗患处,内服0.6~1.5克入丸,散服宜忌: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用37蟾酥:辛温有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法用量:内服0.015~0.03克,研细,散用,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慎用38木鳖子:苦微甘凉有毒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内服0.9~1.2克,多入丸,散用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用39土荆皮:辛温有毒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涂患处宜忌:只供外用,不宜内服40升药:辛,热,有大毒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拔毒,去腐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

同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宜忌: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41轻粉:辛,寒,有毒归经: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蔹疮,内服逐水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或制膏外贴。

内服每次0.1~0.2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可至汞中毒),内服宜慎,且服后应漱口,体虚及孕妇忌服42砒石:辛,大热,有大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做复发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克,入丸散宜忌:本品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亦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忌服43铅丹:辛,微寒归经:心,肝经功用主治:拨毒生肌,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

内服每次0.3--0.6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中毒,应慎用。

不可持续使用以防蓄积中毒。

44炉甘石:甘,平归经:肝,胃经功用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吹喉。

一般不内服宜忌:宜炮制后用45硼砂:甘,咸,凉归经:肺,胃经功用主治: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克入丸,散用。

宜忌: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宜慎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