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简表模板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早(下)寒武世(统)
元? 古? 宙(宇)? PT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早(下)三叠世(统)T1
古生代(界)Pz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中(中)泥盆世(统)D2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三叠纪(系)T
晚(上)三叠世(统)T3
250
中(中)三叠世(统)T2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 生? 宙 (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年代地层表
(晚蓟县世)
1200
Jx2
Jx
Pt2
下蓟县统
(早蓟县世)
1400
Jx1
长城系
(长城纪)
上长城统
(晚长城世)
1600
Ch2
Ch
下长城统
(早长城世)
1800
Ch1
古元古界
(古元古代)
滹沱系
(滹沱纪)
2300
Ht
Ht
Pt1
2500
太
古
宇
(宙)
Ar
新太古界
(新太古代)
未再分系
2800
Ar3
太
古
宇
(宙)
宇宙
界代
系纪
统世
阶期
亚阶亚期
年龄
(Ma)
代号
阶
统
系
界
宇
显
生
宇
(宙)
PH
新生界
(新生代)
Cz
第四系
(第四纪)
全新统
(全新世)
0.01
Qh
Q
Cz
显
生
宇
(宙)
PH
更新统
(更新世)
2.6
Qp
新近系
(新近纪)
上新统
(上新世)
5.3
N2
N
中新统
(中新世)
23.3
N1
古近系
(古近纪)
渐新统
(渐新世)
32
E3
E
始新统
Ar
中太古界
(中太古代)
3200
Ar2
古太古界
(古太古代)
3600
Ar1
始太古界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冥古宙(距今46亿~38亿年):隐生代、原生代、酒神代、雨海代。
?太古宙(距今38亿~25亿年):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
新太古代。
?元古宙(距今25亿~5.7亿年):古元古代: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固结纪。
中元古代:盖层纪、延展纪
、狭带纪。
新元古代:拉伸纪、成冰纪、埃迪卡拉纪。
中国地质年代表是这样的:?太古宙(距今40亿~25亿年)。
元古宙(距今25亿~5.7亿年):古元古代:五台纪、滹沱纪。
中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南华纪、震旦纪(距今8.5亿~5.7亿年)。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距今5.7亿~5.05亿年)、奥陶纪(距今5.05亿~4.38亿年
)、志留纪(距今4.38亿~4.08亿年)、泥盆纪(距今4.08亿~3.6亿年)、石炭纪(距今3.6亿~2.86亿年)、二
叠纪(距今2.86亿~2.45亿年)。
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45亿~2.08亿年)、侏罗纪(距今2.08亿~1.44亿
年)、白垩纪(距今1.44亿~65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距今6500万~5800万年)、始新世(距今5
800万~3600万年)、渐新世(距今3600万~2300万年)、中新世(距今2300万~530万年)、上新世(距今530万
~160万年)。
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60万~1万年)、全新世(距今1万年~现在)。
现在是第四纪、全新世。
☆地
质年代划分简表☆(网络资料)。
地质年代简表
晚寒武世
€3
暗绿色
中寒武世
€2
早寒武世
€1
元古宙Pt
新元古代Pt3
震旦纪Z
晚震旦世
Z2
γ23
三期800± 四期700±
一期1450± 二期1100±
绛棕色
早震旦世
Z1
南华纪
Nh
棕红色(浅)
青白口纪
Qb
中元古代Pt2
蓟县纪
Jx
γ22
1950±
棕红色(中)
长城纪
Ch
早元古代Pt1
滹沱纪
Ht
γ21
石炭纪C
晚石炭世
C2
灰色
早石炭世
C1
泥盆纪D
晚泥盆世
D3
咖啡色
中泥盆世
D2
早泥盆世
D1
早古生代Pz2
志留纪S
晚志留世
S4
γ33
γ32
γ31
加里东期
晚期(400-440)
中期(440-520)
早期(520-615
果绿色
晚志留世
S3
中志留世
S2
早志留世
S1
奥陶纪O
晚奥陶世
O3
蓝绿色
中奥陶世
O2
早奥陶世
O1
早白垩世
K1
侏罗纪J
晚侏罗世
J3
中侏罗世
J2
早侏罗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1
三叠纪T
晚三叠世
T3
γ51
印支期
195-250
绛紫色
中三叠世
T2
早三叠世
T1
古生 代Pz
晚古生代Pz1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I
紫松阶(期)P;
295
逍遥阶(期)C;
石
上(晚)石炭统(世)C2
达拉阶(期)C;
炭
滑石板阶(期)C:
系
罗苏阶(期)C;
320
(纪)
德坞阶(期)C:
C
下(早)石炭统(世)G
大塘阶(期)C;
岩关阶(期)C;
354
泥盆系
上(晚)泥盆统(世)
D3
邵东阶(期)D;
372
待建
锡矿山阶(期)D;
余田桥阶(期)D;
Pt2
蓟县系(纪)Jx
上(晚)蓟县统(世)JX2
下(早)蓟县统(世)JX]
长城系(纪)Ch
上(晚)长城统(世)Ch2
下(早)长城统(世)C%
古元古界(代)
Pt1
海沱系(纪)H1
太古宇(宙)AR
新太古界(代)Ar3
中太古界(代)Ar2
古太古界(代)
An
始太古界(代)Aro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
宇(宙)
界(代)
系(纪)
统(世)
阶(期)
Ma
第四系
全新统(世)Qh
新
(纪)Q
更新统(世)Qp
().01
2.60
S3
生
新近系
上新统(世)N2
界
(纪)N
中新统(世)Nι
233
(代)
古近系(纪)E
渐新统(世)E3
32
Cz
始新统(世)E2
古新统(世)E∣
56.5
白垩系
上(晚)白垩统(世)K2
宇
殷坑阶(期)T;
(由)
长兴阶
煤山亚阶(亚期)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1、太古宙
距今时间:40亿年
持续时间:15亿年
2、元古宙
距今时间:25亿年
持续时间:19.3亿年
3、显生宙
a、古生代
寒武纪
距今时间:5.7亿年
持续时间:6000万年
奥陶纪
距今时间:5.1亿年
持续时间:7200万年
志留纪
距今时间:4.38亿年
持续时间:2800万年
泥盆纪
距今时间:4.1亿年
持续时间:5500万年
石炭纪
距今时间:3.55亿年
持续时间:6500万年
二叠纪
距今时间:2.9亿年
持续时间:4000万年b、中生代
三叠纪
距今时间:2.5亿年
持续时间:4500万年
侏罗纪
距今时间:2.05亿年
持续时间:7000万年
白垩纪
距今时间:1.35亿年
持续时间:7000万年c、新生代
古近纪
距今时间:6500万年
持续时间:4200万年
新近纪
距今时间:2300万年
持续时间:2140万年
第四纪
距今时间:160万年持续时间:160万年。
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桢和李光岑《中国地质时代表》(1990)简化
地质时代与地层单位及代号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构造阶段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时代间距
距今年龄
大阶段
阶段
显
生
代
PH
新
生
代Kz
第四季Q
全新世Q4
更新世Q1Q2Q3
约2—3
—0.012—
—2.48—
(1.64)
—5.3—
—23.3—
70
侏罗纪J
晚侏罗纪J3
中侏罗纪J2
早侏罗纪J1
73
三迭纪T
晚三叠纪T3
中三叠纪T2
早三叠纪T142联合 Nhomakorabea古
陆
形
成
海
西
阶
段
古
生
代
Pz
晚古生代Pz2
二迭纪P
晚二叠纪P2
早二叠纪P1
40
石炭纪C
晚石炭纪C3
中石炭纪C2
早石炭纪C1
72
泥盆纪D
晚泥盆纪D3
中泥盆纪D2
早泥盆纪D1
47
加
里
东
阶
段
早古生代Pz1
志留纪S
晚志留纪S3
中志留纪S2
早志留纪S1
30
奥陶纪O
晚奥陶纪O3
中奥陶纪O2
早奥陶纪O1
71
寒武纪
晚寒武纪3
中寒武纪2
早寒武纪1
60
元
古
宙
PT
新元古代Pt3
震旦纪Z
230
—800—
—1000—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生宙(宇)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1.64
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系)N
上新世(统)N2
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志留纪(系)S
晚(上)志留世(统)S3
439
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O
晚(上)奥陶世(统)O3
510
无颌类出现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晚(上)寒武世(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中(中)寒武世(统)
早(下)寒武世(统)
元古宙(宇)PT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年代地层表
年代地层表地质年代表 (Geological Time Scale)宙(宇)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代(界)纪(系) 第四纪 (Q) Quaternary新生代 (Kz) Cenozoic古近纪 (E)世(统) 全新世(Q4/Qh) Holocene 更新世(Q1Q2Q3/Qp) Pleistocene 上新世(N2)新近纪 (N)Pliocene 中新世(N1) Miocene 渐新世(E3) Oligocene 始新世(E2) Eocene 古新世(E1) Palaeocene白垩纪(K)中生显Phanerozoic 生宙( PH)同位素年龄(百万年Ma) 时间间距距今年龄 0.012 2.48(1.64)2.82 18 13.2 16.5 12 70构造阶段大阶段阶段生物演化阶段动物人类出现植物中国主要地质、生物现象冰川广布,黄土生成古约2-35.3 23.3 36.5 53 65 135(140)联合古陆解体喜马拉雅阶段被哺乳动物繁盛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繁盛继续演化发展裸子植物繁盛子植物繁盛(新阿尔卑斯阶段)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平,湖泊广布哺乳类分化蔬果繁盛,哺乳类急速发展(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现)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晚白垩世(K2) 早白垩世(K1) 晚侏罗世(J3)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中三叠世(T2) 早三叠世(T1) 晚二叠世(P2) 早二叠世(P1) 晚石炭世(C3) 中石炭世(C2)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早泥盆世(D1) 晚志留世(S3) 中志留世(S2) 早志留世(S1) 晚奥陶世(O3)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晚寒武世(∈3) 中寒武世(∈2) 早寒武世(∈1)Cretaceous 侏罗纪(J) Jurassic代 (Mz) Mesozoic73208(老燕阿尔卑斯阶段)山阶段三叠纪(T) Triassic 二叠纪(P)42250印40290支|海362(355)联409合古陆439形成西阶印支阶段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恐龙哺乳类发育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晚古生代 (Pz2)Palaeozoic 生代Permian 石炭纪(C) Carboniferous两栖海西阶段鱼类繁盛海生加无脊椎动物繁盛硬壳动物繁盛裸露动物繁盛里裸蕨植物繁盛藻类及菌类繁盛真核生物出现 (绿藻)原核生出现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动物繁盛蕨类植物繁盛大海侵,造山作用强烈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瑚礁发育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盛,两栖类发育72泥盆纪(D) Devonian47元Precambrian Archaean 古宙( PT) 太古宙(AR)志留纪(S)早古生代 (Pz1)Silurian30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升起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发展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期海侵加广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Pz) 元古代( Pt) 太古代(Ar)奥陶纪(O) Ordovician71510东阶段寒武纪(∈) Cambrian60570(600)230 200 400 400 700 500新元古代 (Pt3) 中元古代(Pt2) 古元古代(Pt1) 新太古代(Ar2) 古太古代(Ar1)Archaeozoic Proterozoic震旦纪(Z/Sn)Sinian 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800 1000 1400 1800 2500 3000地台形成普宁阶段吕梁阶段 2800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侵入8003800陆核形成冥古宙(HD)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4600注: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原来的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分别更名为古近纪和新近纪。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I)
下(早)长城统(世)Ch1
1800
古元古界(代)
Pt1
滹沱系(纪)Ht
2300
2500
太
古
宇
(宙)
AR
新太古界(代)
Ar3
2800
中太古界(代)
Ar2
3200
古太古界(代)
Ar1
3600
始太古界(代)
Ar0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I)
宇
(宙)
界
(代)
系
(纪)
统(世)
阶(期)
Ma
显
示
宇
(宙)
PH
新
生
界
(代)
Cz
第四系(纪)Q
全新统(世)Qh
354
320
295
277
257
250
241
227
205
137
96
65
56.5
32
23.3
5.3
2.60
0.01
更新统(世)Qp
新近系(纪)N
上新统(世)N2
中新统(世)N1
古近系(纪)E
渐新统(世)E3
始新统(世)E2
古新统(世)E1
中
生
界
(代)
Mz
白垩系(纪)K
上(晚)白垩统(世)K2
下(早)白垩统(世)K1
侏罗系(纪)J
上(晚)侏罗统(世)J3
中侏罗统(世)J2
下(早)侏罗统(世)J1
三
叠
系
(纪)
T
上(晚)三叠统(世)T3
土隆阶(期)T
亚智梁阶(期)T
中三叠统(世)T2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早古生代(界)Pz1
志留纪(系)S
晚(上)志留世(统)S3
439
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O
晚(上)奥陶世(统)O3
510
无颌类出现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晚(上)寒武世(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中(中)寒武世(统)
早(下)寒武世(统)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 生 宙 (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1.64
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系)N
上新世(统)N2
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地质年代简表
注:宙、代、纪、世和期的等级来表示时间;宇、界、系、统和阶的等级来表示相应时间内沉积的地层;全 新世Q4,上、中、下更新世分别为Q3、Q2、Q1;有的把石炭纪和震旦纪分成三个时代;有的把古生代分成晚 、早古生代。如有建议,欢迎补充。
2011-10-13
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祯、李光岑编译的1990年9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资料改编) 相对年代 宙( 宇) EON 代( 界) ERA 纪( 系) PERIOD 第四纪(系)Q Quaternary 世( 统) EPOCH 全新世 Holocene (统) 更新世 Pleistocene 上新世 Pliocene (统) 中新世 Miocene 渐新世 Oligocene 始新世 (统) Eocene 古新世 Palaeocene 晚(上) 白垩世 (统) 早(下) 晚(上) 中生代(界)Mz (爬行动物时代) Mesozoic 显生宙 (宇)PH Phanero zoic 晚(上)古生 代(界)Pz3 (两栖动物与 造煤植物时 代) 古 生 中(中)古生 代 代(界)Pz2 (界) (鱼类时代) Pz Pala eozo ic 早(下)古生 代(界)Pz1 (无脊椎动物 时代) 侏罗纪(系)J Jurassic 中(中) 早(下) 晚(上) 三叠纪(系)T Trias 二叠纪(系)P Permian 石炭纪(系)C Carboniferous 泥盆纪(系)D Devonian 志留纪(系)S Silurian 中(中)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奥陶纪(系)O Ordovician 中(中) 早(下) 晚(上) 寒武纪(系)∈ Cambrian 震旦纪(系)Z Sinian 中(中) 早(下) 新元古代 (界)Pt3 Proterozoic 中元古代 (界)Pt2 隐 生 代 古元古代 (界)Pt1 新太古代 (界)Ar2 Archaeozoic 古太古代 (界)Ar1 晚(上) 早(下) 震旦世 (统) 寒武世 (统) 奥陶世 (统) 志留世 (统) 泥盆世 (统) 二叠世 (统) 石炭世 (统) 三叠世 (统) 侏罗世 (统) Qh Qp N2 N1 E3 E2 E1 K2 K1 J3 J2 J1 T3 T2 T1 P2 P1 C2 C1 D3 D2 D1 S3 S2 S1 O3 O2 O1 ∈3 ∈2 ∈1 Z2 Z1 800 1000 滹沱 1800 570(600)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 期海侵加广 吕 梁 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 运 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动 菌藻类 五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 台 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 运 侵入 动 510(500) 藻类 439(440) 409(410)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 燥,造山运动强烈 加 无脊椎 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 里 动物 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 东 升起 运 动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 发展 362(355) 290(280) 250(230) 爬行动 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 物 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 海 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 西 两栖动 平,珊瑚礁发育 运 物 动 孢子植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 鱼 物 盛,两栖类发育 208(195) 裸子植 物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 恐龙哺乳类发育 135(140) 爬行动 物(恐 龙) 生物 主要现象 植物 动物 地 壳 运 动 同位素年龄 (Ma) 0.025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1.64(2.48) 12 23.3(25) 40 60 65(80) 被子植 物 哺乳动 物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 平,湖泊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 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 现)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 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 成,大陆煤田生成 燕 山 运 动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地质年代简表
隐 生 代
前震旦纪 (系)Z
太古宙 (宇)AR Archaea n 冥古宙 (宇)HD
注:宙、代、纪、世和期的等级来表示时间;宇、界、系、统和阶的等级来表示相应时间内沉积的地层;全 新世Q4,上、中、下更新世分别为Q3、Q2、Q1;有的把石炭纪和震旦纪分成三个时代;有的把古生代分成晚 、早古生代。如有建议,欢迎补充。
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祯、李光岑编译的1990年9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资料改编) 相对年代 宙(宇) EON 代(界) ERA 纪(系) PERIOD 第四纪(系)Q Quaternary 世(统) EPOCH 全新世 Holocene (统) 更新世 Pleistocene 上新世 Pliocene (统) 中新世 Miocene 渐新世 Oligocene 始新世 (统) Eocene 古新世 Palaeocene 晚(上) 白垩世 (统)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三叠纪(系)T Trias 晚(上)古生 代(界)Pz3 (两栖动物与 造煤植物时 代) 古 生 中(中)古生 代 代(界)Pz2 (界) (鱼类时代) Pz Pala eozo ic 早(下)古生 代(界)Pz1 (无脊椎动物 时代) 二叠纪(系)P Permian 石炭纪(系)C Carboniferous 泥盆纪(系)D Devonian 志留纪(系)S Silur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奥陶纪(系)O Ordovic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寒武纪(系)∈ Cambrian 震旦纪(系)Z Sin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新元古代 (界)Pt3 Proterozoic 中元古代 (界)Pt2 古元古代 (界)Pt1 新太古代 (界)Ar2 Archaeozoic 古太古代 (界)Ar1 晚(上) 早(下) 震旦世 (统) 寒武世 (统) 奥陶世 (统) 志留世 (统) 二叠世 (统) 石炭世 (统) 泥盆世 (统) 三叠世 (统) 侏罗世 (统) Qh Qp N2 N1 E3 E2 E1 K2 K1 J3 J2 J1 T3 T2 T1 P2 P1 C2 C1 D3 D2 D1 S3 S2 S1 O3 O2 O1 ∈3 ∈2 ∈1 Z2 Z1 800 1000 滹沱 五台 1800 2500 3100 泰山 3850 地球发展初始阶段,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 570(600)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 期海侵加广 吕 梁 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 运 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动 菌藻类 五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 台 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 运 侵入 动 510(500) 藻类 439(440) 409(410)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 燥,造山运动强烈 加 无脊椎 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 里 动物 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 东 升起 运 动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 发展 362(355) 290(280) 250(230) 爬行动 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 物 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 海 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 西 两栖动 运 平,珊瑚礁发育 物 动 孢子植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 鱼 物 盛,两栖类发育 208(195) 裸子植 物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 恐龙哺乳类发育 135(140) 爬行动 物(恐 龙) 生物 主要现象 植物 动物 地 壳 运 动 同位素年龄 (Ma) 0.025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1.64(2.48) 12 23.3(25) 40 60 65(80) 被子植 物 哺乳动 物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 平,湖泊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 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 现)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 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 成,大陆煤田生成 燕 山 运 动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地质年代简表
新
纪(系)N
早奥陶世(统)O1 晚寒武世(统) 寒武纪(系)
隐 生 宙 (
)
中寒武世(统) 早寒武世(统)
元古代 震旦纪(系)Z (界)Pt 太古代 (界)Ar
生物界演化 植物 动物 哺 乳 动 物 与 鸟 类 繁 盛
构造阶段
被 子 植 物 繁 盛
喜马拉雅 山期构造 阶段
裸 子 植 物 繁 盛
爬 行 动 物 繁 盛
燕山期构 造阶段
印支期构 造阶段
蕨类及原 两栖类动 始裸子植 物繁盛 物繁盛
裸蕨植物 鱼类繁盛 繁盛
海 西 期 构 造 阶 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藻 类 及 菌
海 生 无 脊 椎
加 里 东 期 构
菌 类 植 物 繁 盛
椎 动 物 繁 盛
构 造 阶 段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 宙(宇) 代(界) 代 世(统) 全新世(统)Qh 更新世(统)Qp 上新世(统)N2 中新世(统)N1 渐新世(统)E3 古 纪(系)E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白垩纪(系)K 中 生 代 ( 界 ) 三叠纪(系)T 生 宙 ( 宇 ) 二叠纪(系)P 晚白垩世(统)K2 早白垩世(统)K1 晚侏罗世(统)J3 侏罗纪(系)J 中侏罗世(统)J2 早侏罗世(统)J1 晚三叠世(统)T3 中三叠世(统)T2 早三叠世(统)T1 晚二叠世(统)P3 中二叠世(统)P2 早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 晚石炭世(统)T2 早石炭世(统)T1 晚泥盆世(统)D3 古 生 代 界 ) P 奥陶纪(系)O 早志留世(统)S1 晚奥陶世(统)O3 中奥陶世(统)O2 ( 志留纪(系)S 泥盆纪(系)D 中泥盆世(统)D2 早泥盆世(统)D1 晚志留世(统)S3 中志留世(统)S2 纪(系) 纪(系)Q 新 生 代 ( 界 ) K 年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年代简表
生物发展的阶段 人类出现。 动植物都接近现代。 哺乳动物迅速繁衍, 被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大量出现, 爬行类后期急剧减少。 裸子植物繁盛, 鸟类出现。 哺乳动物出现, 恐龙大量繁衍。 松柏类开始发展。 爬行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出现, 昆虫和两栖动物出现。 蕨类植物出现, 鱼类出现。 藻类广泛发育, 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大量增加。 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 无脊椎动物出现。 细菌和藻类出现。
第四纪 新生代 Kz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中生代 Mz 显生宙 PH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古生代 Pz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PT 太古宙 AR
Q N E K J T P C D S O C
欧子钦作品 Europe sub-Chin wor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子钦作品 Europe sub-Chin works
子钦作品 ub-Chin works
子钦作品 ub-Chin works
地质年代简表
宙 代 纪 符号 同位素年龄 (单位:百万年) 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 (距今) 1.6 135 205 250 205 250 290 355 410 438 510 570 2'500 4'000 至今 70 70 45 70 45 40 65 55 28 72 60 1'930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