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明朝的建立与洪武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相对强大的王朝。

明朝的建立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带领下完成的。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是一名出身贫苦的农民,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当时的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自己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并将都城定在南京。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包括削藩息兵、设立行省、整顿官制、推行农田水利和积极发展生产等。

洪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状况,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边防建设。

二、明朝的社会政治制度明朝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实行了一系列相对封建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是指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领地关系,地主对农民有相对的支配权。

在明朝时期,政治上实行集权制,皇帝权力至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明朝的官制是采用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弟有机会进入官僚阶层,成为朝廷官员。

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但也导致了官员层层推卸责任、欺压百姓的现象。

另外,明朝时期还实行了户口制度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对于农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束缚,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明朝的军事战争明朝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内外重重的困难,不仅需要巩固国内的统一,还需要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做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安全。

明朝历史上发生的较为著名的战争有崖山海战、国门战役、捉虏渡、土木围城等。

其中,崖山海战是明朝与倭寇之间的战争,明朝与倭寇有着长期的矛盾,最终在崖山战役中明朝取得了胜利。

而国门战役则是明朝与北方胡人的战争,明朝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较为重要的胜利。

这些战争都体现了明朝在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展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和军事策略。

四、明朝的文化与科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在文化和科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高中历史明朝知识点

高中历史明朝知识点

高中历史明朝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你了解关于明朝的历史吗?下面就让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把。

高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南京),大明,为明太祖,建年洪武。

2、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⑴、目的:加强中央集权⑵、措施:调整中央和地方官职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导热油泵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改大都督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制约,都督掌统兵权,兵部掌调兵权,互相牵制;战时皇帝临时任命将领。

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政。

三司相互制约,大全统归中央。

二、《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1、《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经济立法;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2、特务统治:锦衣卫掌缉捕、刑狱,监视、侦察官民,直属皇帝。

先后设东厂、西厂,宦官统领,皇帝控制。

三、八股取士⑴、目的:控制思想;⑵、特点:从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左传、礼记)命题,禁止个人见解;文体八个部分为八股。

影响:①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想。

②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

③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④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靖难之役:藩王势力膨胀,建文帝削藩,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1403年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2、营建北京:蒯祥主持;1421年热油泵建成迁都;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中央官署在京城南部。

迁都北京原因是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

明朝的兴衰和专制制度的加强记忆口诀一、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1、背景:元末暴政民抗争,各地兴起红巾军。

①红巾军起义:起义将领朱元璋,平定南方又北征。

明朝的知识点

明朝的知识点

明朝的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对今天的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明朝的一些知识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皇权专制制度,皇帝享有最高权力,而且权力极为集中。

明朝五权分立,即皇权、宗室权、权臣权、百官权及议院权,并且在这些分立的角色中都有一些不同的职责和使命。

首先,皇权指的是皇帝的最高权力,他掌握了整个政府的力量,而且还有最终决策和执行责任。

其次,宗室权包括皇室的亲戚和后代,他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权臣权是指在皇权下具有较大权力的重臣,并且他们能够对皇权表达意见并影响决策。

百官权则是指朝廷之中的官员所拥有的权力。

最后,议院权指的是明朝朝廷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其中,大臣们可以就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化艺术明朝的文化艺术非常繁荣,这也是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的原因之一。

在文化方面,明朝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教育领域。

明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明朝还大力发展了书法、绘画、戏剧等各种文化艺术,在这些领域,明朝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农业与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是明朝经济中的两大支柱。

在农业方面,明朝实行精耕细作的政策,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并且还开垦了一些新的耕地,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在手工业方面,明朝以制瓷、制药、织绸、制陶等为主要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促使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四、对外贸易和海军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军发展对明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朝的海商贸易迅猛发展,与外国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渐增多,扩大了国家的统治范围和国家的外交影响。

为了保护贸易和加强军事力量,明朝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水上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总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明朝统治知识点总结

明朝统治知识点总结

明朝统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明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包括皇帝的统治、官制、科举制度和地方政府等。

1. 皇帝的统治明朝皇帝享有最高的统治权力,他是朝廷的最高领袖。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实行了专制统治,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

不过,随着明朝的发展,皇帝的权力开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朱棣建立明成祖后,大力倡导文治政治。

2. 官制明朝官制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九品官人,从一品到九品分别是最高的官员和最低的官员。

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和学识,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存在贿赂和不公平的现象。

3. 科举制度明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主要通过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有助于选拔人才,提高了社会的社会流动性,但也存在着贿赂和作弊的问题。

4. 地方政府明朝实行了三司六部制,地方政府主要由州、县、乡三级组织,地方官员受中央官员和地方士绅监督。

二、社会经济明朝社会经济在统治时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

1. 农业明朝时期,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

明朝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比如水利工程、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

2. 手工业明朝的手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制陶、造纸、织布和铁器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3. 商业贸易明朝时期,商业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的贸易产品有茶叶、丝绸、瓷器和香料等。

在国际市场上,明朝与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

三、文化艺术明朝的文化艺术在统治时期有了丰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绘画、建筑和科技等方面。

1. 文学明朝文学主要以诗、词、曲和散文为主,代表作家有杨慎、文徵明、唐寅等。

明朝文学注重写实和抒发情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 绘画明朝时期,绘画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

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等,他们的作品以清新、婉约、含蓄而著称。

3. 建筑明朝的建筑工艺水平在统治时期达到了高峰,代表性建筑有明十三陵、北海公园和故宫等。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明朝(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明朝统治历史的知识点提纲:一、建立明朝1.元朝灭亡: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流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元朝灭亡。

2.朱元璋的起义: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3.明朝建立:朱元璋继续战争,最终统一中国,建立明朝,自称洪武帝。

4.达官显贵:洪武帝借助背后势力统治,对达官显贵进行清算,加强皇权。

二、政治体制1.皇帝的权力:明朝机构中心是皇帝,皇帝的权力凌驾于一切,实行专制制度。

2.中央政府:明朝创建了行省制度,设立吏部等六部,加强对各地行政管理。

3.地方政府:明朝地方政府设立直隶州、府、县等级制度,强化地方行政管理。

4.科举制度:明朝实施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三、军事制度1.军事:明朝开始时军事力量薄弱,朱棣发动军事,加强军队建设。

2.三大军队:明朝创立了三大军队,分别是瓦剌军、水军和矶峰军,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3.镇守边疆:明朝在边疆设置守备军队,加强对边界地区的控制。

四、外交政策1.对外扩张:明朝初期通过对抗倭寇,统一东南沿海地区。

2.对外使节:明朝与外国保持交流,派遣使节到外国从事外交活动。

3.闭关锁国:明朝后期出现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外国影响。

五、经济发展1.农业发展:明朝实行多种农田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商业发展:明朝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商业活动。

3.工艺制造业:明朝加强对工艺制造业的扶持,促进手工业和造船业的发展。

六、文化繁荣1.文学艺术:明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

2.高等教育:明朝重视教育,建立四书五经教育体系,培养人才。

3.文化交流:明朝与外国交流,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七、明朝衰落1.内外问题:明朝后期面临内外问题,包括官僚腐败、民变、外患等。

2.李自成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最终攻入北京,导致明朝灭亡。

明史复习资料

明史复习资料

明史复习资料明史复习资料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短暂的王朝,它的兴起和衰亡都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原因。

复习明史,不仅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明史的资料和思路。

一、明朝的建立与发展明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恢复了中原的汉族政权。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难。

我们可以重点了解他的家世、农民起义的经历以及他的治国理念。

同时,还可以对比他与其他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如汉朝的刘邦、唐朝的李世民等,从中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2. 明朝的统一战争明朝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

我们可以重点了解明太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夺取皇位的过程,以及他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的策略和手段。

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明朝皇帝在统一战争中的表现,如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等。

二、明朝的社会制度与文化繁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制度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

复习明史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制度与官僚体系明朝的社会制度相对稳定,官僚体系也相对完善。

我们可以了解明朝的科举制度,以及官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

同时,还可以了解明朝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中了解明朝社会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2.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们可以了解明朝的文化盛世,如明代的绘画、戏曲、小说等。

同时,还可以了解明朝的科技进步,如明代的航海技术、农业发展等。

三、明朝的外交与对外关系明朝的外交与对外关系是复习明史时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的对外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以“中正”为主导,即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和平、友好为基础。

我们可以了解明朝与邻国的外交关系,如明朝与蒙古、明朝与日本等。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1. 明朝建立和发展
-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其统治时间为1368年至1644年。

- 明朝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亚洲和世界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繁荣和创新。

2. 明朝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 明朝的政治体制实行封建制、官僚制和科举制。

- 明朝的社会结构分为五个等级:士农工商和兵。

3. 明朝的经济和文化
- 明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手工业和商业。

- 明朝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和综合性,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4. 明朝对外交往
- 明朝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其与西方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有所发展和变化。

- 明朝时期官方的对外外交有海禁政策和三官殿贸易等条约和制度。

5. 明朝的内忧外患
- 明朝的内忧表现为社会阶层矛盾、经济危机、民生困苦等方面。

- 明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于边疆民族的侵扰和海外势力的挑战。

以上是《明史》必考知识点的梳理,学习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明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明史》是明代张居正之子张廷玉主编的史书,内容涵盖了明朝的历史及皇帝们的事迹。

下面将介绍《明史》中大明王朝及重要的文化常识。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的诞生。

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是起义军的首领,经过数十年的抗争,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为后世的明朝奠定了基础。

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接任皇位,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军事扩张与外交手段,将北方的鞑靼、蒙古等势力削弱,并将明朝的疆域扩大到今天的黑龙江、新疆等地。

与此同时,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内政,如加强土地制度、设立六部等,使得明朝政权更加稳定。

《明史》中记载了大明王朝的许多皇帝的事迹和治理政策。

其中,值得注意的皇帝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

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做法,他们有的延续了前人的政策,有的推翻了前人的。

通过对这些皇帝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明朝的朝代变迁和王朝制度的发展。

在《明史》中,还涉及了大明王朝的一些重要的文化常识。

明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明朝人崇尚经世致用,重视文化教育。

文人墨客的兴起,以及理学、文学、书法等的繁荣,使得明朝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

明代的文化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明代瓷器。

明代瓷器制作精细,釉色绚丽多样,成为东方瓷器史上的重要时期。

明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学者,他们对于明朝的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文学也很繁荣,例如,元祐之治时期的文学就处于一个相对辉煌的时代。

此外,明代还发生了明太祖朱棣改制教育的大事。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明太祖设立了太学,即直接由皇帝监控的国家成员。

太学是明代重要的教育机构,由皇帝任命校长和教员,并负责选拔优秀的贡生出仕。

总的来说,从《明史》中了解大明王朝及其重要文化常识,不仅可以对明朝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对明朝的政治制度、皇帝们的执政政策、文化艺术的发展等方面有更多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

12《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化常识《明史》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部官修史书,全名为《明史全书》,是明朝宣宗时期(1368年-1487年)由明太祖派遣的历史学家贾似道主持编纂的明朝正史。

该书系统性地记录了明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它的兴起和衰亡同样是历史学家们所感兴趣的重要研究对象。

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在明朝建立之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治国政策,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明太祖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文治之政,倡导礼义廉耻,实行农商分离政策,加强对士大夫阶层的管理,使得明朝在建立初期就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在军事方面,大明王朝实行了军户制,将军人和地方豪强的兼并,士大夫的子弟降为民户等措施,严格管理兵役,实行军屯制度,加强了国家对军队的控制,保证了国家的国防安全。

在海上,明朝进行了七下西洋,开创了辉煌的航海事业。

明朝的军队备受瞩目,成为东亚地区的强国。

在经济方面,明初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和丁口限田政策,使得土地的分配更加公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朝还实行单一纺织品制度,推行保护性关税政策,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明朝的经济繁荣,商业贸易活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在文化方面,大明王朝有着辉煌的文化成就。

朱元璋推行了文治之国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了太学和书院,推广了教育教育,提倡文化自觉,推动了国家文化的繁荣。

明代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发展迅速,文化成就斐然。

在宗教方面,大明王朝主要信奉佛教、儒教和道教,宗教信仰广泛而深厚,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寺院、儒家书院、道教宫观等宗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明朝王朝在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危机,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灭亡。

明朝末年,经济逐渐衰落,官场腐败,民变频发,加之对外侵略,明朝逐渐失去了国家的强盛。

高考历史明朝知识点

高考历史明朝知识点

高考历史明朝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历史考试中常出现的明朝知识点。

一、建立明朝1. 明太祖朱元璋:即明太祖朱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139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自称“洪武皇帝”。

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实行商业政策,打击豪强,促进社会繁荣。

二、外交政策1. 崇祯朝西洋政策:明朝崇祯皇帝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明朝开始采取了放松对外贸易限制的西洋政策。

它发展了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增加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

2. 明代海禁:明朝初期,由于对外贸易造成了社会不稳定,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了私人海上贸易活动。

但在明朝后期,由于明朝大航海时期的到来,海禁政策逐渐放宽,外国贸易规模逐渐扩大。

三、农业和手工业1. 秧田制:明朝时期,为了开垦荒地和提高农业生产力,采用了秧田制,即把水利灌溉系统引入农业生产,解决了灌溉困难,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2. 轧钢术:明末清初时期,明朝发明了轧钢术,使得钢材生产大量增加,推动了农业工具、武器装备的发展。

四、文化和科技1. 明代科技:明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郭守敬的地动仪,徐光启的天文钟等。

2. 明代文学:明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文学家杨时、杨慎、吴承恩、罗贯中等。

五、宗教政策1. 保护宗教政策:明朝时期,明朝政府实行了保护宗教的政策,特别是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给予了支持和保护,促进了中国各宗教的发展。

2. 销毁佛教活动政策:明朝后期,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和打击佛教的发展,甚至破坏了一些佛教寺庙。

六、社会制度1. 科举制度:明朝时期,推行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明朝政府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奴隶制度的废除和妇女地位: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废除奴隶制度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的时期。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明朝的建立和初期1.建立:明朝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领导下建立的,1368年他推翻了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

2.政治体制:明朝初期采取了军阀政治,将赏戚制度推广到各地,这是明朝初期政治体制的一个特点。

3.改革:明太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废除丞相之职,设立东厂、西厂等。

4.南京迁都:明朝建立初期,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也是明朝初期重要的事件之一。

5.对外扩展:明太祖进行了对外战争,扩张领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二、内忧外患和朱棣改元明成祖时期1.内乱:朱棣在明成祖时期发生了内乱,如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斩尽杀绝的手段,击败了反对势力。

2.改元:朱棣改元明成祖,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革。

3.对外战争:明成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振兴经济:明成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植棉花、推广种植农作物,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5.修改行政管理制度:明成祖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如对官制的改革,建立了秦镇制等。

三、明朝中期和朱厚熜时期1.政治:明朝中期政治体制比较稳定,朱厚熜实施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政策。

2.改元:朱厚熜改元明英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

3.对外战争:在朱厚熜时期,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经济发展:明英宗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改革,如加强国家的财政管理,振兴国家经济。

5.文化:明英宗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如文学、绘画、舞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四、明朝晚期和朱厚照时期1.政治:明朝晚期政治比较混乱,朱厚照实施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政策。

2.改元:朱厚照改元明孝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

3.对外战争:在朱厚照时期,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经济发展:明孝宗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改革,如加强国家的财政管理,振兴国家经济。

高中明朝知识点总结

高中明朝知识点总结

高中明朝知识点总结一、明朝的建立明朝建立于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元朝的灭亡,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朱元璋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皇权,开创了明朝王朝。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权制度、官制和科举制度。

明朝的皇权制度是封建统治的典型代表,皇帝占有最高的统治权力。

官制是明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它包括了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由六部和三公九卿组成,地方官制分为省、道、府、州、县等。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官员被称为进士,是国家的官员主体。

三、明朝的经济制度明朝的经济制度主要是农业经济,良田制度是明朝农业制度的基础。

农业生产是明朝经济的命脉,明朝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业主要包括了丝绸、陶瓷、纺织等。

明朝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远销世界各地。

四、明朝的文化制度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它在文化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明朝的文化主要包括了中央文化和地方文化。

中央文化是指明朝政府在文化方面进行的统一规划和制度建设,地方文化是指各地方在文化方面的独特传统和发展。

明朝的文化制度包括了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等。

五、明朝的社会制度明朝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了阶级结构和家庭制度。

明朝的阶级结构主要是指官僚地主阶级和农民工匠商阶级,官僚地主阶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拥有最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权。

家庭制度是明朝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影响社会风气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六、明朝的军事制度明朝的军事制度主要包括了军事组织和武器装备。

明朝的军事组织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典型代表,它包括了军队组织、兵役制度、边防防御等。

武器装备是明朝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朝的军事装备包括了冷兵器和火器两大类。

明代文化知识点总结

明代文化知识点总结

明代文化知识点总结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力。

以下是我对明代文化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政治制度明朝建立于1368年,终结于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明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实行严格的地方行政管理。

国家设立了行政区划,进行统一管理。

在政治制度上,明朝也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要进行考试,以保证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明朝还实行了户口制度,对人口实行登记管理。

在外交上,明朝实行了朝贡贸易制度,对外国进行贸易,并穿插有朝贡的礼仪。

二、经济制度明朝的经济制度发展较为繁荣,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在农业上,明代实行了均田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手工业方面,明代的瓷器、画像陶、木雕等工艺品颇具盛名,其中明代的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瓷器的“国瑞”。

明朝实行了海外贸易制度,开启了明朝和外国的贸易往来,充分利用了海上贸易为国家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明朝还实行了关税制度,对外国商品征税,保护了本国的商品。

三、宗教信仰明朝的宗教信仰较为宽松,不同的宗教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明代,佛教、道教和儒教共存,三教有交相辉映的现象。

明朝的皇帝对佛教很有信仰,多数明代皇帝都会修建寺庙,供奉菩萨。

道教也在明朝取得了相当的发展。

另外,明代的文人士大多崇尚儒家思想,他们推崇孔子的思想,并广泛地传播儒家的思想。

四、文学艺术明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

明代的散文文学风格多样,品种繁多,内容广泛。

明代的小说文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一大亮点。

明朝的绘画艺术精致,风格丰富,形式多变。

明代的绘画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多样的风格体系。

五、建筑艺术明朝的建筑艺术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辉煌。

明代的故宫、紫禁城等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风格精美,工艺细致。

明代的园林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奇葩,风格优美,造型别致。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1.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自称“洪武”,并迁都至南京。

2. 政治体制明朝的政治体制以皇权至高、严格的官僚制度为特征。

朱元璋实行“一条鞭法”,确定官员的俸禄等级与品级,打破了世袭制,提倡科举制。

3. 科举制度明朝实行了一套完整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优秀人才,使得社会阶层得到了相对的流动。

科举制度对于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 重农抑商政策明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农业至上,限制商人财富的积累。

同时还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5. 征课制度明朝实行了征课制度,以保障国家财政的收入,这也使得农民的负担变得沉重,引发了不少民变和农民起义。

二、经济文化1. 农业明朝时期自然灾害较少,农业飞速发展。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了屯田制,使得南方的荒地得到充分利用。

后期加强了对水利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商业在明朝早期,“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城市也得到了较大的繁荣。

3. 文化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文学、绘画等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明朝的文学以戏曲、小说为代表,艺术也充满了生动和活泼的特色。

4. 科技明朝时期科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朱元璋下令修订了《武经总要》,重视火器的发展。

在农田水利、纺织、造纸、印刷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外交政策1. 对外战争明朝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扩张,先后与元朝、北元、琉球等进行了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但到了后期,明朝的对外战争渐渐陷入了被动局面。

2. 对外贸易明朝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明朝对外贸易主要以东南亚国家和中亚、中东、非洲等国家为主,贸易的规模颇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社会制度1. 奴婢制度明朝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奴婢制度,大地主家庭和寺庙对奴婢的剥削依然存在。

2. 农民起义明朝时期由于税收压力、天灾等原因,引发了许多农民起义。

明史知识点总结

明史知识点总结

明史知识点总结一、明朝的建立明朝始于1368年,这一年,朱元璋经过多年的反元斗争,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家,靠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在《明史》中,对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和建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包括他在起义战争中的善战能力,以及在继位后的政治措施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

而且,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明朝由一个崭新的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和富强。

二、明初的政治改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政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改革官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整顿财政,建立仓米制度;改革军队,建立都指挥使制度等。

这些改革措施对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明代初年出现了一系列由于农民战争和民变运动引发的社会动荡,明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应对,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建立后,一方面积极进行对外扩张,另一方面也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外交往来。

明代初年,朱元璋先后灭亡了元朝和南宋,统一了中国的疆土,使得明朝的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在对外关系方面,明朝还与蒙古、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交往,促进了当时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始终保持了对朝鲜的关爱,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明朝的文化繁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这在《明史》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在明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曹雪芹、吴承恩、文征明等人。

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古典文学留下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红楼梦》、《西游记》等著名的文学作品,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

在科学技术方面,明朝时期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明初,朱元璋就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科学技术的研究,使得明代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朝知识点

明朝知识点

明朝知识点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以下是关于明朝的一些知识点:
1. 建立:明朝是由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

他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

2. 都城:明朝的首都开始设在南京,后迁至北京,称为北京紫禁城。

3. 政治制度:明朝采用了集权制度,皇帝拥有绝对权力。

官员制度分为九品官人制度和科举制度。

4. 经济:明朝时期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相对繁荣。

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土地开垦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航海活动和海上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5. 文化:明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绘画、戏剧、诗词和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6. 建筑: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注重平衡和对称,以木材和青石为主要材料。

明朝的建筑代表有明孝陵、故宫、天坛等。

7. 神宗皇帝:明朝初期的神宗皇帝励精图治,减少税赋,限制官员的腐败行为,重用有才能的官员。

8. 铸币与纸币:明朝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之一,同时也铸造了许多有特殊纹饰的铜钱。

9. 社会阶级:明朝时期社会分为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不同阶级,社会地位的提升主要依靠科举考试的成绩。

10. 遭遇的问题:明朝时期面临农民起义、政治腐败、民族侵略和经济衰退等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请注意,以上知识点中不包含具体的人名和引用,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明朝知识点初中

明朝知识点初中

明朝知识点初中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朝代,它从1368年持续到1644年。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明朝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明朝的知识点。

一、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与朱元璋密不可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明朝,即洪武年间。

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减轻农民税赋、恢复科举制度等,使明朝得以稳定发展。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

明朝的政治结构包括六部、九卿、内阁等。

六部是朝廷的重要机构,负责管理各个领域的事务,如吏、户、礼、兵、刑、工。

九卿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分别掌管各个部门的事务。

内阁则是皇帝的重要辅助机构,协助处理国家大事。

三、明朝的经济发展明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明朝实行了均田制和丁调制,保护了农民的权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明朝还开展了对外贸易,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四、明朝的文化繁荣明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明朝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有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

明朝的艺术也经历了繁荣时期,瓷器、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明朝的科技进步明朝时期,科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明朝的科学家发明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和工具,如李时中发明的水银温度计、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等。

此外,明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明朝航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明朝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明朝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也是世界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

通过学习明朝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历史明朝重要知识点总结

历史明朝重要知识点总结

历史明朝重要知识点总结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始于公元1368年,当时朱元璋领导农民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事领袖,朱元璋经过多年的战争和斗争,最终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以南京为首都的大明王朝。

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为后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

明朝的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中央政权集中在皇帝手中,而地方政权则由官员负责管理。

此外,明朝建立了严格的官僚体制,并采取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得明朝国家政权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治理,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化发展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辉煌时期,它在文学、艺术、建筑、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明朝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学家,如吴敬梓、金圣叹等人,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艺术方面,明朝的绘画和书法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的绘画家和书法家大多承袭了唐朝和宋朝的传统,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建筑方面,明代的建筑工艺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宏伟的建筑,如紫禁城、明孝陵等都是明朝建筑的代表作品。

科技进步在科技方面,明朝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和工业方面。

明朝时期,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农业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增加。

同时,明朝的手工业和纺织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手工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使得明朝的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航海和地理方面,明朝也有很大的成就,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重要的贸易中心。

总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朝代,它的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明朝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一个辉煌时期。

明史明代解析

明史明代解析

明史明代解析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它的兴起与衰落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明代进行全面解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一、政治解析明代政治体系以皇帝为核心,采取集权制度。

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其下设立内阁、九卿和巡按等官职来辅助管理国家事务。

内阁负责内政外交,九卿分别掌管吏、礼、兵、刑、户、工、官、兵、刑九个方面的事务,巡按则是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

明代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举制度的实行。

科举制度以乡试、会试和殿试为主要考试形式,通过考试选拔士人入仕,并设立各级官员机构来管理考试和士人。

科举制度的实行为社会提供了晋升途径,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此外,明代政治上还出现了一些重大事件,如靖难之役、丰臣秀吉的日本侵略等,这些事件不仅对明代政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对明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解析明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以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

明代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大,同时农田灌溉技术和种植业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在明代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工匠技术逐渐提高,陶瓷、丝织等产业逐渐兴起。

此外,商业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城市逐渐兴起,市场交易活动逐渐增多。

明代的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土地兼并和赋税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

三、文化解析明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化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明代的科技发展。

明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郭守敬、徐光启等,他们在天文学、数学、农学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的文学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运动,如戚继光的抗倭运动、曹雪芹的浪漫主义文学等,这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举
•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 试,并不亲自策问。 • 【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 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 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 统称进士。 • 【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 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 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 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庙号 明太祖 明惠宗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代宗 明宪宗 明孝宗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穆宗 明神宗 明光宗 明熹宗 明思宗
姓名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年号 洪武 建文 永乐 洪熙 宣德 正统 天顺
统治时间 1368年—1398年 1398年—1402年 1402年—1424年 1424年—1425年 (2: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 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 为补充。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 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 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品卑而权 重。
明代地方官制
省 府 州 县
承宣布政 使司
• 破题——以二句散行文字,将题目字面意义破释。 • 承题——用四、五句散行文字,将破题中紧要之意,承接而下,引申 而言,使之晓畅。要求明快关连,不可脱节。 • 起讲——又叫小讲、原起,以散行浑写题意,笼罩全局。
• 入题——又叫入手、提笔、领上、领题,作用是从上文引到本题。
• 起股——又叫起比、题比、提股、前股。用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 开始发议论。两扇句式必须相同,要求相对成文,形成排偶。中股、后 股、束股也是如此。 • 中股——又叫中比,句式双行,多少无定制。内容是全篇的重心所在, 必须尽情发挥,进一步搜剔题中正反神理奥妙,要求锁上关下,轻松 灵活,宜虚不宜实。 • 后股——又叫后比,句式双行,多少无定制。作用是畅发中比所未尽, 或推开,或垫衬,要求庄重踏实,振起全篇精神。 • 束股——又叫束比。双行,每扇二、三句或四、五句。用来回应、提 醒全篇而加以收束。
科举制度· 八股文
• 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时文,制义,童试、乡试、会试 必须完成的文体,这种形式流行于宋代,在《四书》、 《五经》里出题,行文要对偶,有四、六、八股之分,
到了明代有固定格式,到了清代更为盛行。
• 题目:多出自《四书》
• 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之内),称"小题";多数字的题(大约 十字外),称"大题"。
练习
• 九品中正制:魏晋实行。家世出身,言行表现
• 【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 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未被录取者即使 至白首(老年),也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 厅、州)试与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院试录取者为生员 (俗称秀才),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 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明史》中的大明王朝及重点文 化常识
二十四史
• • • • • •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史、 元史 明史
《明史》
•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 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 年(公元1644年)共276年的历史。 • 《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 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 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 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朱祁钰 朱见深 朱祐樘 朱厚照 朱厚熜 朱载垕 朱翊钧 朱常洛 朱由校 朱由检
景泰 成化 弘治 正德 嘉靖 隆庆 万历 泰昌 天启 崇祯
大事记
• • • • • • • • •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1380年,丞相胡 惟庸以“谋反”罪被杀,废丞相职位 1382年,置锦衣卫,掌侍卫缉拿刑狱之事 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即皇帝位,是为成祖 1405年,郑和首次出使西洋 1407年,《永乐大典》成书 1420年,在北京置东厂,由宦官掌管,从此宦官益横 1424年,仁宗进大学士杨荣工部尚书,从此入文渊阁者均 进尚书,阁职渐重
高考频率
• 07年重庆卷 明史· 李东阳传
• 08年四川卷
• 09年上海卷 • 10年全国卷1
明史· 郑濂传
明史· 沈周传 明史· 王祎传
• 10年陕西卷
• 11年大纲卷 • 13年新课标1 • 14年新课标2 • 15年广东卷 • 16年全国卷2 • 16年全国卷3
明史· 花云传
明史· 熊鼎传 明史· 马文升传 明史•韩文传 明史· 卢象升传 明史· 陈登云传 明史· 陈登云传
• 1426年,立内书堂,教小内侍读书,宦官始通文墨,司礼、 掌印及秉笔太监之权渐重 • 1449年,土木堡之变
• 1477年,置西厂,由汪直主管,滥捕无辜。
• 1506年,武宗命刘瑾掌司礼监。大权尽归刘瑾 • 1509年,王守仁在贵阳书院讲“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 王学影响逐渐扩大
• 1563年,戚继光、俞大猷大破倭寇,浙闽倭寇渐平
陵墓 明孝陵 失踪 明长陵 明献陵 明景陵 明裕陵
1457年—1464年 1449年—1457年 1464年—1487年 1487年—1505年 1505年—1521年 1521年—1566年 1566年—1572年 1572年-1620年 1620年(29天) 1620年—1627年 1627年—1644年 景泰陵 明茂陵 明泰陵 明康陵 明永陵 明昭陵 明定陵 明庆陵 明德陵 明思陵
• 司礼监: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 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 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 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自刘瑾之后,专掌机 密,批阅奏章,实权往往在首辅之上。 • 通政司:明代始设“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 官为“通政使”。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 “银台”。
科举考试· 明清
• 童试 每年一次
• 参考人:儒生、学生 • 地点:府州县所在地 • 主考官:知府知州知县 • 考试的内容:经、史、时务、贴诗
• 考取后:秀才(生员)
• 乡试 每三年一次
• 参考人:秀才 • 地点:府州所在地 • 监考:朝廷派人 • 内容:经、史、时务 • 考中后:举人 第一名解元
知府
知州
知县
三司: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布政使司(专管一省 的财赋和人事)、按察使司(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和监察事务)合称三司。 巡抚:从明代宣德时起,各省专设。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军 事、刑狱、吏治等。 总督:1469年明代专设两广总督,后渐成定制。清代起正式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 官,辖一省或两三省。另设专管某一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
•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 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1578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完成 • 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朝鲜求救于明,明派大军入援 朝鲜 • 1594年,顾宪成修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讽议朝政,评论 人物,东林党议始于此
•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镇抚司狱中自杀
• 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反明 • 1633年,徐光启逝世。所著《农政全书》为中国农书集大成者 • 1637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刊行 • 1641年,地理学家、旅行家徐弘祖死。著有《徐霞客游记》
•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思宗自缢于景山,明朝亡
明代中央官制
皇帝 五军都 督府 殿阁大 学士 通政使 司 锦衣卫 六部 都察院 大理寺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原是护卫皇宫、掌皇帝出入仪仗的亲军。明太 祖特令其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明中叶后成为与东西厂并称的特务组织。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初设大都督府,后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 别统管京师和外地各卫所。其职责是管理、训练军队。军令权属兵部。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 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 殿阁大学士:明初废丞相,大学士成为皇帝顾问,参预机要,后为内阁长官,权 限与宰相相当。 都察院:明清时的监察机构。1382年明太祖废汉以来的御史台,设都察院。专司巡 按州县,考察官吏,整饬风纪。1723年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合称科道。 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代刑部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成为慎 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 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
科举考试· 明清
• 会试 乡试第二年三月举行 • 参考人:举人 • 地点:礼部 • 内容:经、史、时务、八股文(制艺) • 考中后: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 殿试 会试后同年五月 • 地点:保和殿 • 主考官:皇帝 • 内容:策问 • 考中后:进士 • 一甲三人 状元 榜眼 探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