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谈中国教育

合集下载

周远清会长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编委会上的讲话

周远清会长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编委会上的讲话

现在 ,杨振宁先生回到清华 ,佩戴的是清华大学
的校徽。他的回来也带来一批 高水平的学者 ,有长期
的,也有短期的。姚其智先 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
国的崛起》一书的序言 中就写过,小平 同志通过两件 事情把我国的教育带到 了改革开放 的前沿 。第一是恢
复高考,这对 中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 、改革起 了很大的 作用;第二是派遣留学生赴国外进行学习交流 。
2 0第 期(第 9 ) 0年 1 总 8 1 期
中 琵代瓣 装 国 备
周远清会长在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编委会上的讲话
很高兴能参加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杂志编 委 会全体会议 。今天 ,我想借这个机会讲四个问题 :第

教育处 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留学生和与所在的国家进 行教育的国际交流 ,其中,很重要的是进行 高等教育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这些年来走过 的道路 问题 ,我 想用三句话来加以概括:大改革、大发展 、大提 高。 大改革 。首先 是开放 ,开 放本 身就 是改革 。温 家宝总理去年在新加坡访 问时特别说 到这个 问题 。他 说,开放就是改革 。我非常 同意这个说法 。 高等教育 战线是 中 国最 早 实行开 放 的战线 。还
图灵奖的获得者 。他辞去美 国教授的职务到清华大学 来工作,并且 ,在清华办了一个软件实验班 。陈省身
先生在 南开大学成立了个数学研究所 ,中央特批拨款 建立了省身大楼 。可惜陈老先生前年就去世 了。虽然
17 年下半年 ,我国就派了个很大的代表团到美 98 国和一些国家去联系如何派遣留学生的 问题 。并且 ,
的国际交流 。所 以,高等教育应该是我们 国家最早开 放的一条战线,并且,也是收获 比较早 的一个战线 。 现在, 已经有大批的 “ 海归派 ”回国,在高等教 育和其他 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提出,要 把最好的学生送到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去培养 。当年 , 我们是把最好的教师送到最好的地方去培养。现在 , 清华大学有7 8 洋教授在带研 究生 ,每年有一千多 4位

学习心得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习心得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习心得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本周学习了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在“亚布力中国企事业家论坛第十七届年会”的演讲《中国教育不利于杰出人才的成长》一文,其中的观点使我们作为所谓的“教育人”汗颜。

我们为学生创设了怎样的环境?我们也经常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把学生培育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等挂在嘴边上,可是我们真的在做自己意愿中的事吗?我们的观念是否明晰?读完文章后细细思量,确实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人心中最直接第一位的恐怕只是“授业”传授知识吧,认为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有更强的创造力!今天学习的文章使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短视”,教授的观点使人深思,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作为教育人的责任“培育创新精神”的目标更重要;怎样保护和维持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作为小学教育的一员更应清醒的认识到“好奇心”和小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对我们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多么的重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我们也经常称这些人是“天才”。

不是还有一段流传很久有关“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们可否理解成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好奇心”“创造力”“创新精神”呢?具备丰富基础知识的人恐怕是不计其数吧,但能进行“发明”“创新”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的是什么?就事论事,问题很可能就出在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上吧!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就象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缺了这它,就不能发生反应,就不能发生质变。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的事,它应该成为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来做。

这是我们实现培育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宏伟目标的先决条!让我们学校行动起来,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无限想象力,为我们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天才,打下深厚的基础!。

清华大学历史系 彭林教授 中国古代礼仪

清华大学历史系 彭林教授 中国古代礼仪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共计19讲第一讲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中华礼仪,教给人礼仪,而不是作秀的。

现在社会,缺乏诚信人要诚信。

礼是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感你来了,你请坐,虚礼人是一种感情非常丰富的动物,每天都生活在情感中。

人可以为了情感去死。

人跟人之间的交流要真诚,把握恰当。

中国人讲的天,非常敬畏,并且探索宇宙背后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说什么了,没有说,可是什么都做了。

宇宙中,有诚。

日蚀,月食,花开,山高,不说,但是它存在的,是真实的。

真诚,真,一定是诚的。

相对的,是虚伪。

虚伪的,不长久,骗不了多久。

做真人,不要做假人。

你不喜欢虚伪的人,自己就不要做虚伪的人。

不要带着面具。

孔颖达做注: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心平正,才过人矣。

任子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惊悉,家父不幸离世你的家父,令尊二、表达敬意的原则与方式方式:敬语,孟子去见梁君,望子不是人君清华教授吴宓自号雨僧陈教授,会十几种语言,站着侍候父亲,让学生坐,去做客,主人倒水,客人不动,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夫贩者,穿桔黄衣服,戴帽子,扫卫生,在另外马路上,一直扫,满身汗,“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呀,多做一点,孩子就好过一些,”拿极其微薄的薪水,减轻社会负担。

门卫,清扫街道,虽夫贩者,必有尊严。

遇人要恭敬,低调为人,谦卦,一卦六爻,没有一个不好的。

有了谦虚,才能把礼做好。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郭颂对恩师鞠躬得到王昆的鼎力辅助,尽管七十多岁了,每次见到都是九十度鞠躬。

湖南雪灾,温总理九鞠躬,胡锦涛回见香港代表,鞠躬,见教师代表,鞠躬,见老战士,鞠躬,97年,向军人鞠躬,非典,向医护人员鞠躬用谦卑的心,对待老师、同学,家长。

2012年3月第三讲童蒙养正培根固本言、行在不在道义上,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行比言重要清华大学碑,行大于言童蒙时候,养正气,要培育,要牢固中国的古代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最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

㊃名家深度学术访谈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胡鞍钢/访谈嘉宾林晨/访谈人[访谈嘉宾简介]胡鞍钢,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㊂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经济学博士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㊁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荣誉㊂先后兼任国家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 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㊁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㊁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㊂从事国情研究三十余年,是我国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㊂[访谈人简介]林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㊂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㊂ [1]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十四亿中华儿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信昂扬地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㊂本次访谈围绕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征程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事业等内容,专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㊂请胡教授从国情研究的视角出发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㊂一、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访谈人:72年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始终不渝地追寻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㊂这一条道路要回答的正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㊁人口众多㊁文化灿烂却在近代遭遇冲击和衰落的文明中,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重大问题㊂对于这样一个伟大而艰辛的探索历程,请问您是如何认识的胡鞍钢教授:一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同时是一部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探索史㊂在中国大地上实现现代化是在世界上人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最多㊁经济最落后的欠发达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㊁城镇化㊁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历程㊂这一场现代化 持久战 大致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㊂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前,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经济的初步成长阶段(又称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程,我国确立了从 国家工业化 到 四个现代化 的现代化战略设想,并且为实现 四个现代化 目标制定了 两步走 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要建立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㊁工业㊁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走在世界前列㊂经过这一阶段的准备,我们首先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又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㊂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使我国摆脱 一穷二白 一大二弱 的境地,建立了较为独立的工业体系㊁国民经济体系㊁现代教育体系㊁医疗卫生体系㊁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军事体系㊂可以说,这近30年是奠定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物质资本㊁人力资本㊁科技资本㊁制度资本㊁国防资本基础以及世界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㊂当然,在这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严重曲折,这些挫折同样为之后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㊂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0余年,这是我国进入现代经济高速发展㊁实现现代经济起飞的重要阶段㊂这期间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化进程加速㊁经济总量扩张㊁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成功实现了现代经济腾飞㊂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重新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 中国式现代化 的新提法,推动我国现代化目标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㊁从口号性到务实性㊁从浅层认识到深化认识的深刻变化㊂在 中国式现代化 的新号角下,党中央主动调整了70年代我国现代化战略构想㊂原定于20世纪末全面实现的 四个现代化 目标被推迟到21世纪中叶,并且提出了著名的 三步走 现代化发展战略㊂可以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开始解决 富起来 问题,基本解决了我国十一亿人的温饱问题,成功实现 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㊂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㊂面对西方霸权制裁和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双重压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成功带领人民生活进入总体小康水平,实现 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㊂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设计并公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和量化指标㊂依照当时构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2%左右,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㊁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㊂这十年中,党中央高举科学发展旗帜,紧抓重要战略机遇期,朝着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为核心目标,成功使我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二㊁从下中等收入阶段跨入上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上中等收入国家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全局部署㊂党的十八大报告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再次集中设计了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具体目标,进一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升为我国现代化征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和标志性目标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五位一体 发展战略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规划制定了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㊂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新 两步走 规划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 时间表 和 路线图 ,继续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稳步前进㊂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起点上,我们也将迎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又一个30年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将继续大幅跃升,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进入比较富裕阶段;国家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构建覆盖全体人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也基本实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㊂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在人均收入水平㊁人类发展指数等主要现代化指标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综合国力㊁国际影响力将领先世界;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更加巨大,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㊂访谈人:老师,您按照历史纵向脉络为我们梳理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3个30年进程,将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历程生动地铺就在眼前㊂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那么这些成就与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胡鞍钢教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所罕见的,惠及人口之多也创下了世界历史纪录㊂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中国成功实现了从 一盘散沙 变为具有强大社会凝聚力的世界政治大国㊁从过去的 饥荒之国 变成了世界第一大农业生产国㊁从曾经的工业落伍国变为如今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大国㊁从世界最大贫困人口之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 全面小康社会 ㊂从政治角度来看,新中国的建立扭转了旧中国过去 一盘散沙㊁四分五裂 的衰败局面,才有了如今国家高度统一㊁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良好局面,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首要前提㊂我们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强的社会整合能力的中央政府,有效动员和利用全社会资源尽可能快地推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安全,为我国赢得了长达70年的和平红利㊂而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标志,中国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为当今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㊁为世界人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打下政治基础㊂从农业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从世界的 饥荒之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生产国,彻底打破了艾奇逊在白皮书中提出所谓 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 [2]1510的预言㊂我国始终坚持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依靠自己的努力有效利用稀缺耕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1%[3])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18.1%的十四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实现粮食市场有效供应,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㊂改革开放也率先在我国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重要转折构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㊂如今,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㊁城镇化㊁信息化同步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农业正依照标准化㊁集约化㊁科技化方向继续推动 三农 事业繁荣发展㊂从工业发展来看,我国从一个世界工业化的落伍国成功转变为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大国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 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 [2]1430的落后工业基本国情㊂但是,我们还是依靠全国㊁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工程,建成了基本工业体系㊂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工业基础积累与发展,我国现已成长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㊂新时代中国 制造 也正逐步向中国 智造 中国 创造 发展,我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位势得到进一步提升㊂这种齐全㊁强大㊁现代的工业生产优势也在这一次的抗击新冠疫情大考中得到充分彰显㊂从文化发展来看,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文化之国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先进的文化软实力大国㊂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百花齐放㊁百家争鸣 的文化发展方针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一大批内容丰富㊁进步先进的文化内容呈现在人民眼前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为人民带来源源不断㊁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㊂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特点还在于要求推动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素养和文化素养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领导人民持续不断进行卫生革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㊂尤其是第一次卫生革命是在国家综合国力较弱的情况下,集全民力量成功控制了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传染疾病,有力维护人民生命健康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7岁提高至2021年的77.9岁,这同样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理念得到充分彰显的体现㊂此外,将人民用科学文化武装起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点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文盲率高达80%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文盲充斥㊁人才匮乏㊁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极低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困境㊂但是通过全国动员大规模的扫盲运动㊁逐步普及义务教育㊁发展高等教育, 2021年我国文盲率已降至2.67%,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我国人民文化水平已有了极大提升,正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发展跃进㊂从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言,中国从世界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成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上中等收入水平社会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贫困人口之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44元,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80%以上,属于极端贫困类型㊂中国共产党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㊁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庄严的政治承诺,通过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㊁调节积累与消费比例㊁实行有计划地减贫开发战略㊁地区专项发展计划以及精准扶贫战略等等举措,不断改善人民生活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功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增长的跨越㊂在70余年的现代化历程中,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来看,我国实现了从科学技术的 空白之国 到 世界创新大国 的巨变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研力量十分薄弱,国内仅有30余个专门研究机构㊁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㊂1956年国家制定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56 1967),依照 重点发展㊁迎头赶上 的发展方针迅速壮大我国科学技术力量㊂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步㊂在人造卫星等方面达到了同期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前列㊂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在部分行业和领域甚至摆脱了以往对西方先进技术亦步亦趋的状态,成为世界先进科技的引领者和领导者㊂如今,我国从事科研活动人数已超过509万人年(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科技人力资源国家㊂我国研发支出也超过了2.44万亿元(约相当于5531亿国际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研发经费支出国,科技创新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长起来㊂总体而言,在现代化建设许多方面我们曾是落伍者㊁追赶者,但是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同行者㊁甚至是主导者㊂仅仅用了70余年的时间就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200余年所达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成就,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豪的㊂访谈人: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世界减贫奇迹㊂而这样一条道路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有着坚实的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㊂请问老师如何看待我国现代化事业与社会主义制度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呢胡鞍钢教授: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制度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㊁显示出了巨大优势㊂这一独一无二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制度体系可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㊁人民民主的民主制度优势㊁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优势㊁民族大团结优势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以及人民中心发展思想优势等13个方面㊂这样一系列丰富的制度优势已经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㊂首先,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到底应当实行什么样的制度㊁遵照什么样的制度标准作出了历史性回答㊂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制度究竟好不好㊁完善不完善就是要看这项制度能否帮助我们 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4]㊂对于这样一个评判标准,我将它称之为 邓小平标准 中国制度标准 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㊁我国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大背景下明确提出这一制度标准是十分可贵的㊂因为这一标准明确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学习的边界:改革开放是要推动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绝不是要在政治上照搬照抄西式民主制度或是认同西式制度标准,中国还是要创造和坚持有利于中国人民㊁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点的民主制度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明确提出了8个方面的判断标准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㊁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㊁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㊁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5]㊂对于这一个评价标准,我将其称为 习近平标准 ㊂综上, 邓小平标准 习近平标准 即 中国标准 可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标准,只有扎根中国大地㊁得到中国人民认同的制度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制度㊂再者,正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党的领导制度㊁人民民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各项制度得以完善和巩固,为彰显制度优势提供前提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集中概括和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方面显著优势,这些制度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㊂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为例: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前提㊂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并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各个阶段的胜利㊂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也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执政㊁民主执政㊁依法执政能力,使自己从一个能破坏旧世界同时善于建设新世界的政党㊁从一个力量弱小的政党逐步成长为具有相当凝聚力的世界强大政党㊂由此可见,党的领导体制贯穿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且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巩固与完善㊂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我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基本优势㊁综合优势㊁强大优势和长期优势㊂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保障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绝对领导地位;人民民主政治优势极大地调动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优势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优势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㊂可以说,这些优势集合成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合力,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㊂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访谈人: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㊂请问您如何看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胡鞍钢教授: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㊂首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对人民的一项庄严承诺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将使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现代化历程㊁带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㊂这一初心生动体现在中国共产党70余年现代化征程中,从发动国家工业化到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㊁从摆脱绝对贫困到解决温饱问题㊁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从全面建设共富社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㊁从实现。

中国式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中国式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中国式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中国式的教育其实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父母的选择而去选择的,孩子的真实欲望是什么,可能父母却没那么关心,接下来就随本文库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20xx年5月20日晚,看到清华教授鲁白先生撰文:《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自己》一文。

现将鲁白先生的主要观点摘录于下:"美国大学招生采用的是全面的考察,包括成绩单、推荐信和面试;还要看课外活动,社区贡献,看学生有没有在中学期间展现出领导力;还会考察你的特殊才能,如音乐、美术和体育;最后还要写一份漂亮的个人自述。

"在现今世界所有的社会中,中国是一个诚信度非常低的社会。

一个非诚信的社会,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用不诚实甚至欺骗的手段,来把你所有衡量的标准全面摧毁。

这样还更容易产生腐败。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所以,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高考的问题。

不能靠,至少不能全靠政府,靠教育部,或者靠大学。

中国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出在我们的学生,家长,老师上,出在我们的功利主义的文化上。

我们是一个有很长很厚重的历史,却不太能领悟教育精髓的国家。

我们的国家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没有启蒙运动,也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

我们有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举出许多被老师家长们广为推崇的「至理名言」:「读破万卷书」,好像教育就是读书;「头悬梁,锥刺骨」,告诫你读书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学而优则仕」,学好了以后就要去做官,现在可能是去赚钱。

因此,我们不需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

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以上是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对于"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主要观点。

其核心问题之一:家长不到位,家庭教育跟不上。

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作者:严必友来源:《精品》2017年第03期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知识分子》杂志主编、清华大学鲁白教授的文章“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迅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其实,对于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声讨由来已久,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做一些深入的思考。

如果一下子能找到问题的症结,那我国的教育就不会走到今天迷惘彷徨、举步维艰的境地了。

兴趣比成绩更重要现在的教育几乎已经走入了一个怪圈,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于是更招致家长和教师的不满,又增加讲解、训练的量。

因为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只有加大辅导和训练的量,学生熟能生巧,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于是,教学课时越来越多,作业、考试铺天盖地,各种课外辅导班、校外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而且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其实,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应当建立在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的基础之上,教师过多的讲解、训练也许能提高学生一时的所谓熟练程度,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而且过多的量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效果,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

我国西部某市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学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是课堂乏味、教学低效,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贫困所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美国缅因州国家培训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听教师讲解,掌握的效率仅有5%;小组交流讨论,掌握的效率是50%;而通过汇报展示,或给同伴讲授,掌握的效率高达90%。

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

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中国三大战略与规划教育人才与科技

中国三大战略与规划教育人才与科技

中国三大战略与规划——教育、人才与科技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为这个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我已经在这儿做过几次讲座了,而且我希望每一年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今天讲的内容就是围绕中国提出的三大战略、三大规划,这就涉及到教育、人才和科技,这样一个主题。

课程前言首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刚刚公布,其实它传达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我想会引起社会的震惊。

它的数据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看一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在2001年是4563万人,但是过去十年它居然翻一番,已经达到了1.2亿人,什么概念呢?1.2亿人,我称为十,第十个大的人口国家,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生就这么多人,那么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呢?高达10.12%,当然也不排除有拿到假学历,但是总体上来看呢,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我们说的人力资本大国或者说最大的国家。

那么其中我们看一下具有高中(含中专)以上,就是中专人,不叫以上的,从2000年的1.4亿人,现在已经达到1.88亿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2.94%,大家知道过去十年中国的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57%,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两部分人口合在一起,我们叫所谓的将来的人才蓄水池,主要从这两部分人产生的,就从2000年的1.86亿人,陡然上升到3.076亿人,3亿人什么概念呢?就是接近美国的人口了,因此今年的news告诉全世界,我们具有高中以上人口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而且这个比例仍然不算太高,还只有22%,所以我们要达到美国的比例的一半,那就更不得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今天中国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告诉我们这个信息,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么高的数据,我们还以为2010年也就是不到1亿人左右,但是没有想到,这次普查数据搞得比较清楚是1.2亿人,而整整把我们估计的数要多出2000万,2000万大家知道实际上在全世界都已经算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了。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梅贻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使清华大学在短短十年内由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通才教育思想;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大师论”思想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

下面对这些方面一一探究。

1.通才教育思想“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

正是奉行这种思想,清华大学得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众多卓越、一流的人才,创出了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梅贻琦在代表作《大学一解》中理论地概括了这一思想。

梅贻琦认为在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梅贻琦《大学一解》)。

梅贻琦再《大学一解》中写道“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

他认为要想实现“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就必须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以充分的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

大学着眼于“通识”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接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或研究。

否则,“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大学一解》)梅贻琦自己提出了“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的问题,他回答说培养专才“固别有机构所在”,例如“大学之研究院”,各类“高级之专门学校”和“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等等。

依照梅贻琦“先通后专”的原则,清华的学生从第二学年起才进入专业领域,而在第一年实行通才教育,即大一年级不分系,文、理、法、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都修习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共计36~38学分,占总学分的27.2%~28.3%。

这样学生便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为进行专深研究打下广博的基础。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学习本院系必修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积极推进标准制定 政策引领走出困境——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钟晓流副主任谈教育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标准制定 政策引领走出困境——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钟晓流副主任谈教育信息化建设

r) 2教育 技术 。在教育 装备应 用及 教学环境 建设
方 面 , 我 们 是 领 先 全 球 的 , 虽 然 我 们 很 多 设 备 是 进
口的, ̄ P lc m及 其他关键 的A t oy o N V设 备 ,但 是我们 将他 们应 用于教 育教 学 ,再 重新 组合 ,所 以从环境
构 建 方 面 来 说 , 我 们 是 世 界 一 流 的 。这 不 是 我 凭 空 编 造 的 , 世 界 上 很 多 知 名 大 学 校 长 来 清 华 大 学 参 观 时 一 致 这 样 认 为 。 我 还 记 得 2 0 年 第 二 届 中 外 校 长 04 论 坛 召 开 时 , 斯 坦 福 大 学 、 牛 津 大 学 、 剑 桥 大 学 校
板 + 笔 的 教 学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非 常 严 重 ,不 利 于 教 粉
通常是拿来主义 ,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怎么做 ,其他 学校也跟着这样做 。此外 ,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 划 ,往往把设备配置、工程集 成等工 作交给集成商来 做 ,导致没有创新。 第三 ,不尊 重科 学 。因为没 有标 准可 依 ,很 多 学校被企业牵着鼻子走 。例如投影机 ,很多人讲越 亮
积极推进标准制定 政策引领走出困境

清华 大学电化教 育 中心钟 晓流副主任谈教育信 息化 建设
口本刊记者 安 健 张 鹏
钟 晓 流 ,清 华 大学 电 Wo d r 1 u csfl n ef ,S ces 。优 与劣 不 是 自己讲 的 ,要 听 u u 同行 们 的评 价 。
化教 育 中心 副主 任 , 实 验 室 主 任 , 高 级 工 程 师 ; 中国教 育 技术 协会 技 术 标 准 委 员 会 秘 书 长 。作 为技 术 负责 人 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_刘精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_刘精明

第29卷第6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29,No.6 2008年12月T SINGHU A JOURNAL OF EDUCATION Dec.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刘精明1张丽2(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摘要: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历程,重点就学科定位、学科自觉意识、学科知识体系及主要学术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

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建立,其分支领域、分支学科的研究得到较快发展,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注重实际问题的/规范性研究0、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以及解释性教育社会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而具有独特学科性格、学科知识构型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应是本学科未来发展的首要内容。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30年回顾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8)06-0001-09教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知识源流久远而古老,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关联着教育学、社会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确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主流的教育哲学观点。

到19世纪末,一些教育思想家逐渐意识到必须将教育目标置于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予以考察。

随着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产生,这一观点进入了教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互动发展视野。

1883年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在5动态社会学6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社会学0概念,并系统讨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教育社会学的正式产生。

此后该学科经历了传统或古典教育社会学(Ed2 ucational Sociology)、新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在古典教育社会学时期,人们着重于讨论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侧重于对实际教育问题的解决;新教育社会学则转向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选择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方法上重视学理性假设的实证研究与验证,理论范式和学术风格也多秉持社会学研究的理路。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先生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先生

大 多 由 于 他 是 一 位 国 际 著 名 的 焊 接 专 家 ,但 潘 先 生 还 是

领 域 尽 量 少 发 表 意 见 。 ” 对 具 有 良好 发 展 势 头 的
i 才 、爱 才 、育 才 、荐 才 、提 7 ,
位 德 高 望 重 的 教 育 家 。他
高校 , 潘 教 授 鼎 力 支 持 。他 从 教 6 年 , 担 任 南 昌 大 学 0 并
令 人 敬 佩 。 他 担 任 南 昌 大 学
到 长 城 非 好 汉 ” 气概 , 他 的 与 锲 而 不 舍 勇 攀 科 学 高 峰 的 信 念是 相通 的 。作 为一名 老 共
产 党 员,潘教 授 的拳 拳 爱 国

自 行 建 设 的 第 一 座 核 电 站 校 长 1 年 ,一 部 旧 车 用 了 1 0 0
究 型 、盲 目扩 大 办 学 规 模 的 复 建 设 ,浪 费 国 家 资 金 , 而
潘教 授 指 导 山 东 大 学 的 学科 持 勤 劳 朴 素 的 美德 , 淡 泊名
与 学位 点建 设 ,关廷 栋 教 授 写 了 亲 笔 信 , 让 我 去 清 华 大 以待 人 , 人 皆 可 引 为 楷 模 。 世 潘 教 授 言 行 一 致 , 治 学
态度 严 谨 。 经 常谦虚 地 说 : 他
“ 虽然是 院士 , 只对 焊接 我 但
潘 教 授 的 秘 书 徐 丽 萍 老 师 主 编 的 《 所 地 方 大 学 的 一 崛 起 一 潘 际 銮教 育 文 集 》 中

专 业 领 域 比 较 了解 , 对 其 它
级 别 的 专 家 学 者 ,会 接 待 我 领 域 了解 得 不 太 多 。 对 了解 研 可 这 个 素 不 相 识 的 晚 辈 吗 ? 然 较 多 、 究 较 透 的领 域 , 以

黄千里与张光斗

黄千里与张光斗

黄万里与张光斗2003-09-09 16:05:58两个中国知识分子,他们都在上世纪30年代到美国留学,学成之后都回国报效,在国民政府部门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两人又都在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当教授,同时也都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技术领导和咨询等,继续实现他们年轻时代的爱国梦……。

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梦。

这两人就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黄万里教授和张光斗教授。

张光斗,1912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34年秋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资格,赴美学习水利工程,1936年至193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工学院硕士学位。

回国后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任职,期间曾受政府派遣,到美国垦务局实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黄万里,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改修水利工程,获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伊力诺伊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工作。

1937年回国,在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任职。

半年后任四川水利局工程师和测量队长,1947年任甘肃水利局局长。

1949年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1年回唐山交大任教,两年后,任清华大学水利教授。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上的分歧1952年毛泽东在郑州登上邙山东坝头,眺望黄河,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答道: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坝埽挡不住。

自从大禹以来,古人治水只讲疏导二字,治了几千年黄河还是条害河。

如今咱共产党要搞建设,那就不仅要免除水患,还得让黄河做点贡献。

所以,我产生一个思想,叫做蓄水拦沙,用大水库斩断黄河,叫它除害兴利!1954年,邓子恢在怀仁堂向全国人大代表们宣布了中国政府的宏伟计划:“我国人民从古以来就希望治好黄河和利用黄河。

他们的理想只有到我们今天的时代,人民民主的毛泽东时代,才有可能实现。

在三门峡水库完成之後,我们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国人民就可以去黄河下游看到几千年来人民所梦想的这一天──看到黄河清!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建设三门峡的工程目标,首先是一个政治目标,要用大坝工程来实现黄河清,来证明毛泽东的伟大和正确;经济技术目标其次,其中又以发电为主,三门峡一个大坝的装机容量相当于1949年全中国的发电机装机容量,毛泽东认为苏维埃加电气化就等于共产主义,有了电,中国离共产主义自然就不远了。

01肖巍-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

01肖巍-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

一、教育与道德教育
对于教育的几种理解:其一、“教育” 是人的“育养”。其二、教育在于人性 的启发。其三、教育在于灵魂的完善。 其四、均衡——对称——这是一切教育 最首要的规律。其五、教育是价值观的 传递。其六、培养人的批判精神和改造 世界的能力,是一种自由的实践活动。
保罗· 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 巴西教育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 的教育思想家”,“或许是近半个世纪 之内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代 表著《被压迫者教育学》自1970年出版 以来,已经再版了20余次,被译成多种 文字,也是目前被引用最多的教育文献 之一,在拉美、非洲和亚洲社会更是如 此。
原因:“熟人社会”,最早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 ,构成一张张关系网。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陌生人社会 ”,又称为“契约社会”或“法制社会”,人与人的联系脱离的血 缘和地缘的限制,处于开放中,社会靠契约、制度和法律来维系。 陌生人社会避免了人情和“关系”引起的社会不公,人与人之间通 过规则和制度,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关系。然而,在陌生人社会中 ,基于陌生人间的不信任,道德“他律”作用的减弱,“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已成了一些人的处事方式,整个社会也显得越来越冷漠 。 陌生人社会是一个由法制和制度构建的社会,法律能给社会穿上一 件保护衣,明示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侵害他人的不法行 为给以惩戒。但社会中出现的人情冷漠、缺乏道德的现象,又无法 凭借法制来解决。正如法律无法规定必须对陌生人微笑、必须见义 勇为一样,社会的温情与冷峻的法律永远都无法完全对等的连接。
美国一项信仰调查表明,93%的人相信上帝和认为自己有宗教倾向, 有人说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信仰的恢复,在没有宗教背景下,如何 进行道德教育。

教育本质的追问

教育本质的追问

教育本质的追问摘要:通过中国要派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要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两则新闻的简单对比,分析教育中存在的机会均等、就业等问题,突出教育本质在资本的逻辑中发生了异化,使塑造人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培养的对象只能满足资本需要的工具,而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大写的主体消失,用福柯的话说“人死了”。

关键词:教育;资本的逻辑;就业;需求;增补2010年3月6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和大学校长培训,未来将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1]。

这条新闻给我很大的震动,震动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落后于美国的基础教育。

2010年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今日》时表示,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学生的教育正在落后,整个国家的未来岌岌可危。

他表示赞同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清除不合格教师。

此外,他还称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2]。

其实针对中美不同的教育模式、理念和传统,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早就说:“今天中国的科技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今天的经济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这有很多的背景。

不过其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新中国的一个大贡献):就是现在教育非常之普及。

昨天我跟长春市一位领导人谈了,我说今天在长春市10岁到15岁的孩子,有多少人是文盲?他想了想,他说也许有少数孩子因为有疾病或者有非常特别的缘故,他想不出来有什么文盲。

这一点跟世界大多数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就拿美国来说,如果你问美国纽约市10岁到15岁的孩子还有多少人是文盲,至少有20%,而且另外还有20%不算是文盲,因为他可以认识一个一个字,可是他不能念一个文章。

这也许听了很奇怪,因为美国不是义务教育是12年,12年的义务教育怎么还搞出来这么多的文盲呢?这回答很简单,是因为那些小孩上学他不念书。

这个(普及教育)我想是中国的传统,加上中国的领导人的政策实行了几十年,达到了今天这个情形。

大学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大学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大学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原标题:大学的意义作者按: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媒体中看到几位大学教授对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批评。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听到学生说“要去金融公司”,深感忧虑的他说“中国大学的导向出了大问题”。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说青年人要选“对国家有意义的职业”,而大学的目标不能是培养“马云和特朗普”。

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也得到了类似的观察,他最好的学生退学回国“管理投资基金”,他就此反思中国教育让学生只知道“养家糊口”,对工作没有激情和兴趣。

几位教授都是我素来仰慕的前辈高人,饶毅教授更是我心中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标杆和楷模。

他们几位的观点总结起来,可以看成是对中国大学教育(或者至少是精英大学教育)价值观的批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业是不是大学的首要目标?精英毕业生该考虑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道路?我对前辈们的看法有些不同意见,写出来和大家讨论。

文/王立铭其实从感情角度说,我支持几位教授的忧虑和呼吁。

我是一个晚辈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也觉得探索未知世界真的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

平心而论,如果我的学生有一天告诉我,他或者她对自己的研究心生厌倦,或是在锱铢必较地比较两份工作合同的薪水高低,我应该也会觉得有点沮丧和失望。

我也同样相信,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复兴历程里,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再次启蒙,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兴盛发达。

但是就像罗素说过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包容所有发自内心、有利于人的目的和欲望。

不管在各行各业,不管是追逐金钱、名声、知识或是社会责任,如果一所大学的毕业生,能够做到用最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对待自己的工作,用爱和宽容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的人,用经世济民的情怀对待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用好奇心和责任感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所大学才是真正的精英大学。

这样的毕业生,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有意义的人。

回到两个基本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怎样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

怎样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
40
但是对三四十岁的 教师与二十多岁的 研究生与博士后待 遇仍然太差。
41
研究人员需要长 期稳定的生活条 件才可以专心思 考问题。
42
所以他们的待遇 亟待提高。
43
III 关于创新
44
温总理在 2006 年全国 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 十六字方针。
45
其中头四字是
自主创新
46
这是今后几十年要 力求实现的总方向,
17
I
今天全世界对于大学的评 价有一个共识,就是要从 三方面来着想:
18
一、对社会的贡献; 二、本科教育;
三、研究与研究生教育。
19
关于一、二两点,五十多 年来中国的大学培养了几 代毕业生,他们对国家的 贡献是无法估价的巨大。 没有五十多年来中国大学 毕业生的贡献,今天的中 国不可能是目前所达到的 状况。
27
那么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平 均学生呢,还是应该注重 特殊学生?
28
两者当然都要注重,但是 在一个急速发展的国家, 像中国,对平均学生的训 练比在一个已发达的国家, 像美国,更为重要:
29
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大多 数大学生能够成才,能够 为社会做出贡献。在美国, 一个已发展的国家,最需 要的是十分杰出的年青人, 能够通过新的途径创造知 识与财富。
所以我认为清华的本科生 平均比哈佛的本科生好。 听说复旦前校长杨福家不 赞成我的这个说法。杨福 家也是我的朋友,关于我 们的不同意见我还没有功 夫和他细谈。
26
不过我想他心目中的是哈 佛的后来有大成就的学生, 而我心目中的是哈佛的平 均学生。也就是说他把着 眼点放在研究与研究生教 育,放在上面所讲的第三 点,而我的着眼点放在全 部三点。
54
是高速产生经济 效益的创新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

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哪个妃子谈恋爱,永远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重大的事情却都没有讲。

一、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必须有文字。

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

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二、四大文明是哪四大?四大文明分别是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1、第一名是谁?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的地方——伊拉克。

那个地方古代叫巴比伦文明。

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叫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那是人类最早发现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

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时候,中华文明仅仅初露曙光。

2、第二名是谁呢?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

3、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名次之争第三名照理应该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

但是由于这六、七十年来印度的考古发现很少,中国的考古成果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国际上把中华文明说成了第三名。

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国的名次往前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这个比较早,但这还需要国际上的认定。

4、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您可能会问,一个对后来世界影响极大的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呢?因为经过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这种文明讲的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尽管后来有所创造,但不是原创,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5、波斯文明呢?还有一个文明,就是现在的伊朗,当时叫波斯。

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经过研究以后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从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说起一,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她的一百年华诞,迎来一个新的百年纪元。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调整思路,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和改革。

其中,2011年10月18日,我校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这一自主招生新政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清华大学未来百年的育人思路;同时,由于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特殊的地位,该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新百年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三部分:“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领军计划”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学生。

根据该计划,从2012年开始,我校将对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实行有针对性地选拔,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中国当代教育公平问题概况解读“新百年计划”,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和观点。

然而,我最为感兴趣的是“新百年计划”中体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的教育公平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教育水平和环境影响等关系,一般情况,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远远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所以“新百年计划”中的“领军计划”和“拔尖计划”面对的对象几乎都来自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程度都较高的生源地,仅有“自强计划”在文件中明确的指出了“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这也就是说,清华在未来百年通过自主招生招到的学生中,至少有2/3的学生来自教育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较好的家庭和地区;而事实上,这一比例在通过高考统招进校学习的清华本科新生中则更大。

所以,这一政策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当今精英教育模式下越来越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

清华大学李亚栋教授访谈_纳米合成的巨大突破_

清华大学李亚栋教授访谈_纳米合成的巨大突破_

40SCIENCE FOCUS Vol. 2 No. 2 2007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的研究论文“纳米晶合成的通用策略”在本期Science Watch化学热点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2。

一个立足中国本土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同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蕴涵着什么原因?这又带给中国科学家以及中国的科研管理者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带着这些问题,《科学观察》记者马建华对李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简单介绍您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李教授:我于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8年入选首批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并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2000年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

现任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Inorg. Chem.) 杂志顾问编委、国际《材料研究快报》(Mater. Res. Bull.) 副主编、《材料研究学报》(J. Mater. Res.)责任编辑。

目前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引2 000余次。

记者:您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纳米晶合成的通用策略”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

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该研究结果的突出特点和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李教授: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其得到了科学家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对纳米晶材料进行尺寸、维度以及表面性质的控制是纳米材料研究与开发的基础。

发展通用的纳纳米合成的巨大突破清华大学李亚栋教授访谈:米材料合成方法对深入理解纳米晶成核、生长动力学、热力学等基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是当前纳米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

“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

“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第6期文/王庆环在中国教育界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钱学森之问”,其实,在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乔布斯之问”。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提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对“乔布斯之问”,如果仅仅理解为计算机领域人士对市场的雄心,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乔布斯之问”是发生在教育领域敞开怀抱纳入计算机技术,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几十年后。

因此,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乔布斯之问”不是给技术提出问题,而是给教育提出问题。

那么,“乔布斯之问”问出了什么教育问题?大投入却没有大产出“人类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力,因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但令人遗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成效不显,对教育生产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非必不可少的东西,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提出的就是这个问题。

”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曾如是说。

其实,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得都可谓轰轰烈烈,都先后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强调教学应用阶段,并都在巨额投入之下建成了一定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各国下如此大气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然而自2006年开始,对教育信息化的反思开始在欧美国家兴起,直到2009年美国教育部对2.1万名中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实实在在地给“提升质量”这一愿景泼了一盆冷水。

调查显示,当时美国中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上的能力与30年前即个人计算机进入家庭和学校时并没有明显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就是往学生脑袋里灌屎在二十世纪初至4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以内中国的大学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革命义士、抗日英雄,有科学骨干、民族精英。

而这种盛况自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衰落。

现在的各高校,包括清华与北大在内,已经没有将培养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

严重的学术腐败,枯燥且与社会脱节的课程,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们的思想僵化,对课程失去兴趣,对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失去信心,退学正是表达他们对大学教育失望的最极端方式。

至少有80%的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是酬躇满志,报着努力学习的决心的,可是在中国教育的消磨与侵蚀下,能将这一决心坚持到毕业的学生恐怕不到20%。

逃课,考试作弊已经被很多学生当成了家常便饭。

上大学的目的由最初的学习知识变成了纯粹的混文凭。

而那些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正在被逐渐磨灭。

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大学最终培养出来的成品,将是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在当今课堂,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课、不积极发言、不住守纪律、不认真完成作业、上课说小话、搞小动作、不理解老师、不心疼老师…(老师抱怨说:“现在学生难教,你有千条妙计,他又一定之规,任你磨破嘴皮可学生不往心里去。

”)学生抱怨老师要求过严、不分青后皂白的批评人、留作业太多没时间完成、上课无聊且无趣、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处理问题有失公平、时时刻刻都在听听听、写写写、做做做、去洗手间都是跑着去跑着回,甚至没时间去…(学生抱怨说:“整天奔忙于书海之中,不管是盛夏还是酷暑,真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以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可还是不符合老师的口味,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如今已“怨声载道”——“施教者呕心沥血,受教者无动于衷”“一生辛苦为谁解吗,枉费心血独自悲”
“敢问天下中国的学生在毕业后上学所学的知识还剩都少,又有多少能用的,20年后呢?”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20年后,中国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水平将会是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古板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让社会丢失了许多的达芬奇,比尔盖茨。

对于这样损失,我们是否要反省下呢?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们的精神受到极大的伤害,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受到无可挽回的扼杀,中国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与这种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美国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看的根本不是考试成绩而是20年后、30年后能否有杰出的人才。

在中国真正的高校应该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技能、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敢于权威挑战的精神。

1、什么是独立的技能?
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如果你对某东西有深入研究,可以考虑研究成果作为成绩。

我们要鼓励和发扬这样的模式,因为市场和学生需要这样的鼓励!
2、什么是独特的思考方式?
独特的思考方式不代表爆炸式的思考,而是多种寻根问底的思想,抓住一条线一直往前摸,有这样的科学精神,这条线一定能通往诺贝尔。

独特的思考方式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生得注意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目的以及合理性。

当然,诺贝尔奖不应该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以及输送人才,但是这毕竟是国际上对最顶尖人才
认可的标志。

3、什么是敢于挑战权威?
这个相信学生们都了解,羽毛和石头哪个能先着地?
这个是众人皆知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全世界只有1个人提出了不相同的结论并用事实证明了?原因就是权威的威慑。

教授:这个名词是一个长辈的名词,请不要介意别人叫你同学,叫你兄弟,或者学生。

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你研究的成果比老师是的好,你就是老师,我可以为一个同学“无聊”的问题而停下上课,动员大家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原因为什么?这个问题的隔壁很可能就是诺贝尔奖……
当然,以上的能力,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被赋予学生的。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应该停止再扼杀人才了!应该停止再向学生们的脑子里灌屎了!”当然,改革会涉及很多未知的因素,以及牵扯很多人的利益,势必受到极大的阻力,可是为了学生以及中国的未来着想,这些阻力都必须被克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